中西方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人类从事绘画创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当原始人还居住在洞穴里茹毛饮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人类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在距今两万年前的洞窟里和数千年前的彩陶上,都留下了人类早期绘画的例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由于民族历史、文化和地域等不同,绘画的种类、材料、形式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不同的流派和体系,由此形成了中西方绘画不同的艺术特点。

中国画在表现上注重写意,注重意境美,不以写实为最高标准,是表现而不是再现,它既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一种意象。意象比具象和抽象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它不受透视、比例、解剖、光影的限制,但也觉不忽略这些因素,而是巧妙地利用它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超越对具体物象的描摹、再现,去主观地表现,强调作者主观情感的充分流露。例如,李可染先生的《清漓风光图》:江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烟雨迷蒙,一片杏花春雨江南景象。使无论是否到过漓江的观者,都有一种真切的感受,觉得画的很像,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画中并不是真实的漓江。如果将照片与画相比,绝不相同。同样,拿着画去漓江找画中的地方也找不到。这是因为李先生的这幅画所表现的是他对漓江多次游

历后的感受和理解,是从多角度观察漓江后的一种感受、一种思考、一种升华、一种“自我”与“物象”的统一,是一种对漓江的意象。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高度的意象性,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画典型的艺术特征。

所谓的“西方绘画”,是指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简称“西画”。传统的西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请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它与中国传统的绘画体系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有个说法说:东方人是线性的唯美思维方式,

西方人是三维空间的立体思维方式

我不能说这个说法是对还是错,但至少在绘画上有这个趋势。据说,当年郎世宁给乾隆皇帝画了一张肖像,乾隆皇帝说:“你画的很像,但是不美”。后来,郎世宁也改革自己的绘画方法,把西方优点融入中国画的形式里。我觉得乾隆的这句话确切的概括出了中西方绘画的一个特点:西方绘画注重形似,中国画注重神似。

首先,东西方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不同,它导致了各自的绘画在审美观念上必然会出现差异。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认为世界是天、地、人三方面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这一点出发,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特别强调顺应

自然,强调个人的“小我”必须融入民族的乃至宇宙的“大我”。这种文化精神反映在绘画观念上,就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认为艺术的最高层次不是站在客观之外把握它的特点与规律,而是尽可能融入到客体之内去,理解客体、体会客体,让主、客体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中国画历来不以再现自然、悦人耳目为目的,而是重在“立意”,使作品成为画家修养、人格和情绪论的载体。所以中国画历来偏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注重抒写主观感受,不过分强调客观,“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所以画家所画常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受拘束。

与此相反,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和哲学传统,部体上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即以天人相分的观念为基础的。在西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神临自然、宗教的权利至高,就是人要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这两者的观念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天人相分、天人对立的。从这种观念出发,西方人文理想的最高目标就是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从而得到人生幸福。西方的自然科学在伽利略以来的400年间,都是在走一条分析的道路,总是不断地将客观物体一分为二。这种精神渗透到绘画中,便体现为强调客观地表现现实对象。西方绘画总是把科学运用到绘画中,要求画家以纯客观的方式把握自然,即画家所看到的一定要和自己画的一模一样。

以上这些哲学与审判观念上的差异,又进一步造成了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手法和基本技法上的不同。

西方绘画要客观地再现眼前的现实世界,所以特别强调用色彩和光影的明暗对比去塑造对象。例如,《加谢医生的肖像》中红桌子与蓝色大衣的色彩对比,传达出了深思的情感。《鸢尾花》中白花与红蓝花的色彩对比,表现出来作者的孤傲。这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画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对于中国画来说,线条是基本造型手段,色彩是从属性的,而且不画光影明暗。中国画不仅重视形与色,更重视内在精神,要求画活,有生命感。中国画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画家们总是靠粗粗细细的线条勾勒造型,然后辅以颜色。有时是单黑色,有时是五彩的。它们往往也会被精心区分出干、湿与浓,而这些差别一般都不会被明显地强调。中国画常常是要观赏者从并不丰富的色彩层次中去领略世界的五彩斑斓,去想象物体的凹凸远近。这种感受不是来自视觉直观,而是依靠了联想和想象的参与。例如齐白石的《虾》,简单的几笔勾勒,也没有水的陪衬,却让人感受到虾在水中游动的乐趣,栩栩如生,在纸上似乎要动起来。

西方绘画则不同,他们所画的物象界限不是用线条,而是用色彩的深浅、光线的明暗来表现,就像我们眼见的实物一样。西方绘画用亚麻籽油来调和各种颜料,色彩特别丰富。

通过这些色彩的精心运用,画家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差异,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以及物体在一定的光源照射下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西方绘画总是刻意地强调色彩的丰富性与结构上的差别。它所追求的,是在色彩的冷与暖、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关系中,营造出直观的视觉效果。从整体上看,这种美学追求更有光学意义,更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思考。

中国绘画运用的是散点透视,充分利用纸面空白,突出中心,以结构入画,以线造型,以墨为主,主客观统一设色,凭借形象记忆作画,追求动势与神似,画面要求气韵生动,形神具备,活色生香。散点透视可以表现很广阔的空间,突出大场面。例如《清明上河图》,在这个长卷中,通过画家的引领,使我们在一幅画中从汴梁柳芽新绽的郊区,看到人群拥堵的街区,从画面中心的“虹桥”看到出城结束画面。整幅画完全是在一种移动的视点中观察和表现,在画面中巧妙地安排了开端、引伸、高潮、结尾,表现了如文章一样的节奏感,如电影般使人身临其境。另外,历史上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也运用了散点透视。

而西方绘画运用的是焦点透视,突出主体,引人注目。例如描绘《耶稣受难》中突出了主体耶稣。此外,西方绘画强调描述,画中有情节、有冲突。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