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盆景鉴赏(学生案例)

合集下载

赵庆泉文人树盆景艺术欣赏,美得不像话!

赵庆泉文人树盆景艺术欣赏,美得不像话!

赵庆泉文人树盆景艺术欣赏,美得不像话!文|赵庆泉我对文人树情有独钟,由来已久。

起初是读画谱的时候,发现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尤其是文人画中,树木大多都是主干瘦劲,枝叶疏朗,鲜有矮壮丰满的树形。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即绘画不同于盆景,画粗壮的树和画细瘦的树并不存在成本不同的问题,画粗画细都一样,但为什么画家很少画粗树呢?最后终于明白,其实这完全是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所致,因为瘦中更见风骨,瘦中更见精神,瘦劲简洁的树形更能抒发作者的情怀。

都说盆景要具有诗情画意,要达到形神兼备,其实文人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凝望》(黑松,树高105公分,树龄约30年)《独秀》(五针松,树高70公分,树龄约35年)《风骨》(真柏,树高115公分,树龄约30年)《雅集》(真柏,树高100公分,树龄约35年)《高风亮节》(刺柏,树高115公分,树龄约90年)《奔月》(真柏,树高85公分,树龄约30年)《入云》(真柏,树高132公分,树龄30年)《清影》(黑松,树高84公分,树龄约25年)《守望》(五针松,树高85公分,树龄约25年)《古风》(黄山松,树高85公分,树龄约80年)《清秋》(老鸦柿,树高85公分,树龄约10年)《相依》(真柏,树高110公分,树龄约30年)《高士图》(五针松,树高95公分,树龄约30年)《邀月》(真柏,树高85公分,树龄约30年)《疏影》(梅花,树高85公分,树龄约15年)《疏影》(梅花,树高85公分,树龄约15年)雪景特写《天姿》(真柏,树高65公分,树龄约25年)《出尘》(黑松,树高106公分,树龄25年)《荟萃》(真柏,树高115公分,树龄约30年)《临虚》(真柏,树高86公分,树龄30年)【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配套K12】六年级上册《小小园艺师》教案设计

【配套K12】六年级上册《小小园艺师》教案设计

六年级上册《小小园艺师》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小小园艺师》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7课第二课时内容。

园林景观是现代人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有其独特的文化功能。

因此园林景观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综合体。

本课以“小小园艺师”为题,让学生能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进入,快速找到学习位置并建立浓厚的兴趣。

基于这个铺垫,师生一起在园林美景的欣赏中得到净化,提升美的感受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观察感悟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2、让学生在制作模型中,掌握材料特性和造型手法的运用。

3、让学生在设计营构中,增强经营组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盆景的设计制作方法,与同学合作自制小盆景,增强学生设计制作能力及经营组织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山石、盆等学生:了解有关盆景造型的常识。

准备石块、沙土、枯枝、野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欣赏交流.出示苏州园林美景,欣赏图片。

2.寻找发现这些图片中有哪些相同的东西。

3.谈谈课前所了解到的对盆景的认识和兴趣所在。

4.认识盆景,文字展示: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盆、配景、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是以微缩景观的方式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艺术品。

5.了解盆景的种类:(1)树木盆景。

(2)山水盆景。

(3)水旱盆景。

6.了解盆景的造型:一角式、开合式、摆件式等。

二、欣赏探究、师出示自制盆景,生讨论后给出建议。

2、总结出制作步骤:(1)摆放主体石料,注意大小搭配,疏密相间。

(2)在适当位置添加小摆件。

(3)师示范制作盆景过程,生找出其中的优缺点。

提出:盆景应主次分明,布局合理,不能太满,也不能太空。

三、自主创作、比赛前的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制盆景小模型辅以石子、沙土、枯枝、野草等材料,打造一件微缩景观。

(2)20分钟内完成一个盆景。

(3)给盆景取一个贴切、有新意的名字。

2、由个别小组组长说说小组的构思和分工情况。

桂花盆景常见造型

桂花盆景常见造型

2023-11-07contents •自然式造型•规则式造型•象形式造型•抽象式造型•桂花的品种与特点•桂花盆景的养护与管理•桂花盆景的市场与价值目录01自然式造型总结词临水式造型将桂花树植于浅盆中,模拟树木依水而生的自然状态,展现出优雅、流畅的自然之美。

详细描述临水式造型的桂花盆景以曲线的枝条和伸展的树冠为特点,模拟树木依水而生的自然状态。

这种造型的盆景通常将树干斜卧于盆中,树冠自然垂落,整体呈现出优雅而流畅的自然之美。

树干斜卧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视觉效果。

悬崖式造型的桂花盆景将树木悬挂在盆景的边缘,形成一种垂挂于悬崖上的视觉效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动感。

详细描述悬崖式造型的桂花盆景以垂挂于盆景边缘的树干为特点,呈现出一种悬崖式的自然状态。

这种造型的盆景通常将树干弯曲并从盆景的一侧垂挂下来,形成一种强烈的立体感和动感。

盆景的配石和配件也可以用来增强这种效果。

总结词丛林式造型的桂花盆景通过多株树木的组合和搭配,模拟出一种自然的丛林景象,展现出树木之间的共生和和谐。

详细描述丛林式造型的桂花盆景以多株树木的组合和搭配为特点,模拟出一种自然的丛林景象。

这种造型的盆景通常将多株桂花树种植在一起,通过修剪和造型使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呼应,形成一种自然的丛林效果。

配石和配件也可以用来增强这种效果。

02规则式造型对称式对称式造型01这种造型以对称的方式展现桂花的美丽,通常将树木置于盆景的中心位置,左右两侧进行对称修剪,形成较为规整的造型。

特点02对称式造型能够展现出桂花的整齐与秩序感,适合用于展示桂花的优美形态和色彩。

技巧03在制作对称式造型时,需要注意保持树木的平衡感和协调性,避免出现过于呆板或突兀的情况。

同时,根据个人的审美和喜好,可以适当调整树木在盆景中的位置和高度。

这种造型以一棵高大的桂花树为主,周围环绕着低矮的植物和石头,形成一种向心性的美感。

中心式造型中心式造型能够突出桂花的雄伟和壮观,同时能够通过周围的陪衬物来增强整体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古木虬枝见精神》教案

《古木虬枝见精神》教案

《古木虬枝见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感悟中,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

2、让学生在制作模型中,掌握材料特性和造型手法的运用。

3、让学生在设计营构中,增强经营组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

难点:让学生掌握材料特性和造型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树木盆景实物和相关图片。

学生:了解有关树木盆景及树形态和造型的常识,准备细铁丝和橡皮泥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欣赏交流1、引导学生欣赏树木盆景,初步感受盆景中树木的形态和造型。

2、学生谈谈课前所了解到的对盆景的认识了解和兴趣所在。

(1)小组交流,师生畅谈。

(2)课件文字展示:盆景是植物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形象思维艺术,也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于一体的精神文化。

不同时代的人,亦有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栽种盆景那是自古至今都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丰富、和平环境下的一种精神文明表现。

树木盆景在我国盆景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具有独特的风韵和技巧。

其表现手法随着地区的差异,取材的不同,形式的多种多样而千变万化。

有的以露根、虬干取胜;有的以叶形、叶色见长;有的以花、果取景。

树姿则力求古朴、秀雅、苍劲、奇特,色彩要丰富,风韵要清秀,这是树木盆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求。

3、欣赏示范作品。

用铁丝、橡皮泥等相近材料塑造的各种树的造型。

(1)比较后面的盆景和前面所看到的盆景的共同点和差别。

(2)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盆景中的树木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发现材料:细铁丝、彩色橡皮泥等材料。

展示实物盆景、课件演示、教学范作。

二、探究体验(一)尝试制作(二)实践反馈1、学生尝试:根据刚才所看所想,试着运用所准备的工具制作一棵简单的树。

2、学生交流:在制作中积累初步经验。

师生探讨:在尝试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

三、学习新知(一)了解常见树木的基本特征。

(二)学习制作树木模型的方法和要领。

1、欣赏图片与讲解。

松柏直立挺拔、柳树婀娜多姿、枫树色彩艳丽。

《树木盆景制作》PPT课件

《树木盆景制作》PPT课件

6.蚜虫治理
蚜虫种类繁多,危害普遍,被害树桩 一般叶片卷曲下垂,严重时叶表污黑、干 枯而脱落。防治方法:一般用4O%乐果 2000-300O倍水溶液喷杀,每周一次。或用 鱼藤2.5%800-1200借水溶液喷杀。
(三)修剪
盆景树木仍在不断生长,如任其自然生长, 不加抑制,势必影响树姿造型而失去其艺术价值。 所以要及时修剪,长技短剪,密技疏剪,以保持 优美的树姿和适当的比例。
4.修枝
修技方式应根据树形来决定,如为云片状造 型,则将枝条修剪成平整状。有碍美观的枯枝、 平行枝、交叉技等,均应及时剪去。
5.修根
翻盆时结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长的应予修剪。 树木新根发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块底面,则翻 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根系发达的树种, 须根密布土块底面,则应换稍大的盆,疏剪密集 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数新根进行翻盆。一 些老桩盆景,在翻盆时,可适当提根以增加其观 赏价值。并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培以疏松肥 土,以促发新根。
(五)放置与保护
树桩盆景的放置,也应据树种的特性 确定位置。
一般应放置在通风透光处,要有一定 的空间湿度处。
但有的树种喜荫,有的树桩需要阳光 多一点,这样就要采取如遮荫或遮光措施。
如常绿的一些阔叶或非阔叶树种黄杨、 杜鹃、山茶花等大都喜荫,而紫薇、银杏、 海棠等喜阳,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有 的树桩盆景还有耐寒或非耐寒性,对非耐寒 性的树桩一般冬天还要进入温室维护管理, 如榕树、福建茶等。
二、树木盆景的快速成型
(一)盆景形式的选择
初学者可从丛林式盆景人手,选取数株高 低不等,粗细不同,疏密不一,体态多异的 品种如:瓜子黄杨、池柏、榆树、金钱松、 竹类等。
竹类盆景
可作单株或多株合栽

校园观赏植物记录

校园观赏植物记录

银杏Ginkgo biloba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 4 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 3~5 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者 2 裂,宽 5~8 (~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 2 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 3~5 叉),叉端生 1 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 1 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者近球形,长 2.5~3.5 厘米,直径 1.5~2 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者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 2 (稀 3)纵棱;内种皮膜质银杏寿命长,中国有 3000 年以上的古树。

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

土壤为黄壤或者黄棕壤, pH 值 5~6。

初期生长较慢,蒙蘖性强。

雌株普通 20 年摆布开始结子, 500 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子。

普通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萌动展叶, 4 月上旬至中旬开花,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种子成熟, 10 月下旬至 11 月落叶。

银杏树的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四川,河北,湖北,河南,甘肃等地。

全国最大的银杏哺育基地是山东省郯城县。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

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

叶形古雅,寿命绵长。

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

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

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

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

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欣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白果具有药用价值。

生吃引疳解酒,降痰,消毒杀虫,熟后吃益人,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自浊。

盆景欣赏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盆景欣赏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初中美术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盆景的基本概念、种类、制作技巧,培养学生对盆景艺术的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让学生掌握盆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盆景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盆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盆景设计的效果图绘制。

2. 盆景养护和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盆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盆景?盆景有哪些种类?二、讲授新课1. 介绍盆景的基本概念:盆景是一种将树木、山水等自然景观浓缩于盆中,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观赏品。

2. 介绍盆景的种类:山水盆景、树木盆景、竹石盆景等。

3. 讲解盆景的制作技巧:选材、造型、布局、色彩搭配等。

三、欣赏案例1. 展示优秀盆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2. 分组讨论:如何将自然景观融入盆景设计中?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盆景。

2. 指导学生进行盆景设计效果图绘制。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盆景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提问:盆景设计效果图有哪些作用?二、讲授新课1. 讲解盆景设计效果图的作用:预测盆景成型的面貌,指导定向培植与加工。

2. 讲解盆景设计效果图绘制技巧:分析树材、照图养护、明暗处理等。

三、欣赏案例1. 展示盆景设计效果图,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2. 分组讨论:如何根据效果图进行盆景养护?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盆景设计效果图。

2. 指导学生进行盆景养护实践。

五、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评价学生的盆景设计效果图和养护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让学生掌握了盆景的基本概念、种类、制作技巧和设计效果图绘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榔榆盆景作品解析

榔榆盆景作品解析

榔榆盆景作品解析如下:
榔榆盆景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植物艺术品。

在盆景艺术中,榔榆常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造型,如附石式、丛林式等。

以一个具体的榔榆盆景作品为例,它呈现出一种丛林式的造型。

在盆景中,有多根榔榆枝干错落有致地分布,呈现出一种自然丛林的感觉。

这种造型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榔榆的自然美和生命力。

在制作榔榆盆景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环境因素。

由于榔榆的根系较为发达,为了确保盆景的稳定性和生长效果,通常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盆土。

此外,为了促进榔榆的生长和造型的美观,还需要进行定期的修剪和蟠扎。

在观赏榔榆盆景时,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植物的自然美,还可以感受到制作者对植物生长和造型的精细掌控。

制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各种造型技巧,将大自然的景色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盆景中,为人们带来一种别样的视觉享受。

总之,榔榆盆景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生命力,成为了植物艺术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写金弹子树盆景的作文

写金弹子树盆景的作文

写金弹子树盆景的作文
金弹子树盆景的静谧世界。

嘿,看看这金弹子树盆景,阳光洒在上面,叶子绿得发亮,真
的像画出来的一样。

这树啊,风一吹,枝条就开始跳舞,仿佛在跟我说悄悄话。


些金色的果实,真的像弹珠一样,太迷人了!
根部更是不得了,弯弯曲曲的,像龙的爪子一样。

它们扎在土里,稳得很,看着就让人放心。

到了晚上,月光下的金弹子树盆景就像个神秘的小精灵。

那些
金色的果实,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感觉都能当星星了。

下雨后,这盆景简直美翻了!叶子上的雨滴像珍珠一样,闪闪
发亮的。

果实也被洗得更鲜亮了,香气四溢,我都忍不住想尝一口。

说真的,这金弹子树盆景,不仅是一盆植物,简直就是个艺术品!每次看它,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魔力。

真的太美了!。

盆景的设计理念案例分析

盆景的设计理念案例分析

盆景的设计理念案例分析盆景的设计理念案例分析盆景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为模板,通过精心布局和修剪植物、布局石块等,将自然景观压缩到一个小小的空间中,以达到美化环境、激发情感和提升空间美感的目的。

下面以一个盆景设计理念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池塘山石盆景这个案例的设计理念是以山水画为蓝本,通过盆景布局再现自然山水景观的美。

这个盆景的主体是一个小池塘,池塘中生长着绿色的植物,仿佛是山涧中清澈的溪流。

池塘旁边有几块奇形怪状的山石,它们通过石底垒成不同高低的石台,呈现出峰峦叠嶂的山势。

山石上长满了苔藓和矮松,形成了一幅悠远的山水画卷。

这个案例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气韵生动”的盆景艺术追求。

池塘的水面和绿色的植物给人以生气勃勃的感觉,仿佛能听到水流的声音。

而山石的形状和矮松的姿态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岁月的积淀。

整个盆景呈现出一种融合了山水画意境的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这个案例的设计也体现了“寓意深远”的盆景艺术追求。

山水画一直以来都代表着团结、和平和富饶,因此这个盆景的设计也映射出这些美好寓意。

池塘代表着水源的丰富和生命的滋润,而山石则象征着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个盆景所呈现的是一种平淡中蕴含着哲理的美。

通过分析这个案例的盆景设计理念,我们可以看到,盆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模拟自然景观,以人工手法创造出更小、更精致的自然美。

而这个案例的设计中,则体现了“气韵生动”和“寓意深远”的两个盆景设计追求,通过布局和选择植物、山石来表达出自然的生机和力量,以及与之相关的美好寓意。

这个案例的盆景设计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它不仅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欣赏到自然美,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哲理,从而提升我们的审美意识和生活品质。

树木盆景造型技艺实习

树木盆景造型技艺实习
点,也就没有力度,侧枝上铁丝的固定是要固定在上一级枝条上。 • ②肩跨式固定 将金属丝中段分别缠绕在邻近两个小枝上,既固定
得好,又简便,还省料。但当邻近枝条太接近甚至近于对生时不宜用 肩跨式。 • ③杜绝缠绕 杜绝两条铁丝交叉缠绕,防止“+”形出现。 • ④枝片下垂幅度的调整 一般第一层枝片下垂幅度大,越向上越小, 直至平展、斜伸。如第一主枝下垂幅度不够大,可用金属丝或绳子往 下拉或在枝上悬一重物。 • ⑤枝条前后方向的调整 观赏面正前方的枝条应舒展自然,尽量避 免“切干”现象发生。
• 3)蟠扎后的管理 • 蟠扎后2—4天要浇足水分,避免阳光直射,叶面
要经常喷水,伤口两周内不吹风,以利愈合。蟠 扎后,粗干3~4年才能定型,小枝定型也得一两 年,定型期间应视生长情况而及时松绑(老桩多在 l~2年松绑,小枝一年松绑),否则铁丝嵌入树皮 甚至木质部,容易形成枯枝或枯死。再说留之过 久也不雅观。解除铁丝时,应自上而下,自外而 内,与缠绕时相反,精心操作,勿伤枝叶。如发 现铁丝嵌入树皮,可用钢丝钳将线圈一段段剪断, 分段取下。
• 退火 :铁丝使用前应放在火上烧一烧称退火,烧到冒蓝 火苗铁丝发红为止。取出后将铁丝自然冷却,于是铁丝就 变得柔软起来,并失去了刺眼的金属光泽,使用起来也得 心应手。如不退火,铁丝硬而有弹性,光泽耀眼,不好使 用。
• 蟠扎要领:主要是主干和主枝的蟠扎技巧 • 1)主干蟠扎要领 • ①根据树干粗细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对号使
2修剪方法及修剪反应
• 盆景修剪方法归纳起来有摘、截、缩、疏、伤五种方法。 在修剪时间上应冬剪与夏剪相结合,在方法上应蟠扎与修 剪相结合,各种具体剪法综合应用
• ④缠绕的方向、角度与松紧度 如要使枝干向右旋转作弯, 铁丝应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逆时针方向缠绕。金属 丝与枝干成45度,角度过小缠绕的铁丝太稀,力度不够, 达不到造型的要求;角度过大,“线圈”太密则变成了 “铁树”。缠绕过程中铁丝要贴紧树皮徐徐缠绕,由下而 上由粗而细,一直缠到干顶,要求间隔一致、松紧合宜, 太紧易伤皮,太松了主干不能保持弯度

园林景观成功案例——大学校园里的对节白蜡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成功案例——大学校园里的对节白蜡园林景观

白蜡 gui78di 白蜡树
我们一路上看到大学城的对节白 蜡大树,有的周围配上了各种灌 木,有的配上了一人多高的景观 石,不管是怎样的搭配,都显示 出一种朝气蓬勃的气势,衬托着 这里的学子,显得格外精神。
我们一路上看到大学城的对节白蜡大树有的周围配上了各种灌木有的配上了一人多高的景观石不管是怎样的搭配都显示出一种朝气蓬勃的气势衬托着这里的学子显得格外精神
园林景观成功案例——大学校 园里的对节白蜡园林景观
一、概述:
山东济南大学城用非常能衬托出大 学城的氛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这样的景观,得到了广大师生的 一致称赞。
二、详细说明:
山东济南的大学城在武汉绿林园 艺引进对节白蜡大树、桩景、三 角枫、朴树80多棵,价值1260万 元。这一工程得到了大学城领导、 众多教职工和莘莘学子的欢迎。 因为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园林景观 工程,这一工程还获得了巨大的 成功,为对节白蜡树在北方城市 的推广做出了示范性的榜样。
据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山东省, 重视环境重视绿化,大力推动绿 化工程,而建安大学城作为省重 点的工程项目,其景观工程的打 造更是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 武汉绿林园艺作为中国首家大型 对节白蜡开发者,也不遗余力为 打造适宜性生活、环境优良的城 市而奋斗。
经过联手,终于为山东济南大学 城打造了既有园林景观的美观性, 又有大学城实用性的景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学生都 表达了对大学城景观的喜爱。
李同学来自浙江,他说:“这里 有一种叫对节白蜡树的景观大树, 非常有观赏性,很有一种欣欣向 荣的活力。”还有一位来自湖北 的女同学更是很激动,她说: “我对对节白蜡知道的比较多。 这种树寿命长,能有两千年,它 还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珍稀树木, 其他国家都没有。”她还兴致勃 勃的告诉我们,观赏这种树,要 看它的树形、造型、气势。

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三)

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三)

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三)作者:张志刚动静结合盆景艺术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也是由“点、线、面、体'结合而成。

盆景中的“动”主要指线条(如干、枝的伸展轨迹;树冠和山体的轮廓线)和块面(枝片、山体)呈现一定的运动倾向,造成视觉上的不安定感;“静'则是针对“动”而言,指在画面中维护安定的元素,这种元素包括线条的运用、块面的平衡、摆件的设置等。

它与'向背、弛张、轻重、险稳'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动静结合的关键在于“动势与均衡,两者矛盾的变化统一'。

盆景创作力求变化,形式上立足于“动',因为“一动则千姿百态',然而动极则不安,故另一面又必须动中求静,力求均衡。

在树石盆景中,为了更多地表现动势与均衡的搏弈,主要的树木、山石要偏离中轴线安置,如一般主树或主石都立于盆一侧的1/3处,从轮廓线上形成不等边三角形,然后充分运用争让、顾盼、开合、弛张等动静关系,将众多素材组合为一个活泼的整体。

盆景本身是静态的,我们在创作时要有意打破平衡,塑造不安定感,进而求动。

如风树的造型,利用蟠扎技艺使枝条向一侧飘动,给人以“风吹枝动”的立体感觉,为维护画面的平衡,在树的下方布置了许多石头,既是造景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稳定画面;再如树木造型中通常塑造一大飘枝,目的也是打破两侧对称,进而增加树体的动态变化,这类树木运用到水旱盆景,通常飘枝置于临水一侧,既显灵动,又有变化,但另一侧需构置“静”的元素(加树、布石、放摆件等),以求得画面的平衡感。

轻重相衡盆景的造型结构通常体现于两种形式美:一种是对称的美,这类形式多表现于树木盆景,外形呈正置的等腰三角形或半圆形,虽然也有节奏感和变化,但立足于“静“,体现庄重、严谨之美;还有一种为均衡的美,均衡是指画面上的视觉形象用物象的重量来比拟,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用重量的平衡来比拟画面的均衡,以求得画面不对称的对称,不平衡的平衡。

它表现了一种活泼、舒展之美,树石盆景构图一般采用该形式。

盆景的鉴赏与制作

盆景的鉴赏与制作

盆景的鉴赏与制作盆景的鉴赏与制作南国风情盆景鉴赏鉴赏中国盆景的标准,经学术争鸣,并经历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的实践,逐步形成共识,即以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为最佳作品。

鉴赏中国盆景,要通过观、品、悟过程,鉴赏形象美(源于自然),同时鉴赏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诱发欣赏者思想的共鸣,进入作品境界的意境美(高于自然),以达到艺术美的享受。

(一)盆景的形象美树木盆景的植物勃勃生机,四季变化,春日观花,夏日观叶,秋日观果,冬日观骨,而且形态各异,令人遐思;其造型多移情自然,美不胜收。

山水盆景的山石,以石寓山,小中见大。

鉴赏形象美,实质上就是鉴赏盆景载体(树木或山石)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手段),所达到的高于素材的自然美。

(二)盆景的意境美中国创作盆景都有题名,通过题名,概括盆景特征、神韵,表达主题,使欣赏者顾名思义,对景生情,寻意探胜。

鉴赏中国盆景是一种欣赏、审美活动,通过观、品、悟全过程,达到艺术美的享受。

由于鉴赏者艺术素养有高低之别,见解不同,以及欣赏习惯各异,其鉴赏结论不一。

只有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欣赏自然之神功,领略造化之奥秘,体会情景之交融,鉴赏盆景艺术之真谛。

以鉴赏树木盆景为例。

观———首先观赏盆景形象美,观赏该作品属哪种类型,是观叶类、观花类,还是观果类;用的是什么树种,其树种根、茎、叶、花、果形态和色彩是否美观,是否富于变化;其树种是否易于造型,“缩龙成寸”,“小中见大”;再观赏该作品造型是否立意在先,依题选材,形随意定;该作品经艺术处理是否“不露做手,多有态若天生”,然后再观赏该作品经精心培养,是否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观赏仅是视觉感受,但盆景不是单一的视觉艺术。

品———品赏则是鉴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扩充、丰富作品景象的过程,是一种再创性审美活动。

但鉴赏者必须建立在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基础上才能进行再创性审美活动。

盆景的鉴赏实验报告

盆景的鉴赏实验报告

盆景的鉴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和了解盆景的鉴赏技巧和方法,掌握盆景的基本构成要素和修剪技巧,提高对盆景的观赏和欣赏能力。

二、实验装置和材料装置:实验室内摆放了各种类型的盆景,以供观赏和鉴赏材料:各种类型的盆栽植物、盆景工具(如修剪刀、工作台等)三、实验步骤1. 鉴赏盆景的整体效果首先我们观察盆景的整体效果,包括盆景容器的选择和搭配、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布局的合理性等。

盆景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要符合自然的规律。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例如欣赏盆景的整体形状、色彩搭配、空间感等,户外盆景还需要考虑光照的影响。

2. 鉴赏盆景植物盆景的植物是盆景的灵魂,我们可以从植物的造型、叶片的形状、花朵的颜色等方面鉴赏植物。

要了解植物的习性,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以便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盆栽和盆景的搭配。

3. 鉴赏盆景的构图盆景的构图是指通过植物的分布、形状、比例等方式来展现盆景的美感和艺术性。

可以观察盆景的主体植物和辅助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否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还要观察植物的位置、大小、高度和方向等因素,来进行构图的评价和鉴赏。

4. 鉴赏盆景的修剪技巧盆景的修剪是盆景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修剪可以调整植物的形态、造型和比例,使盆景更加富有观赏价值。

我们可以观察盆景的修剪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盆景整体布局的需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赏和鉴赏不同类型的盆景,我们发现盆景的美在于它的整体性和细节处理。

一个好的盆景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盆景的整体效果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觉得与自然融为一体。

2. 盆景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应当符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并且植物的形态、颜色和比例要协调统一。

3. 盆景的构图应当合理,要考虑主体植物和辅助植物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植物的位置、大小、高度和方向等因素。

4. 盆景的修剪要合理,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盆景整体布局的需要进行修剪,使盆景更加富有观赏价值。

树木盆景造型资料课件

树木盆景造型资料课件

树木盆景的分类与风格
分类
根据植物种类、造型特点、风格类型等不同标准,树木盆景 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类型包括松柏类、花果类、杂木 类等。
风格
不同地区的树木盆景风格各具特色。中国南方的树木盆景注 重植物的自然形态和线条的柔和,北方的树木盆景则强调植 物的雄浑和气势的宏大。此外,日本和韩国的树木盆景也有 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跨界合作
通过研究新的栽培技术、造型技巧和材料应用,提高盆景 品质和多样性,满足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态的需求。
与其他产业如文化创意、旅游、教育等领域合作,拓展盆 景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树木盆景造型资料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树木盆景概述 • 树木盆景造型技术 • 树木盆景的素材种类 • 树木盆景的创作设计 • 树木盆景的欣赏与评价 • 树木盆景的实践应用与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树木盆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树木盆景是一种以植物为材料,通过修剪、整枝、 攀扎等园艺手法,将植物固定在盆中,塑造出各种形态的 艺术品。
素材选择
根据主题构思,选择适合的植物素材。例如,松柏类树木通常用于表现古老、坚 韧的意境,而观花植物则更适合表现春天的气息。同时,应注意素材的健康状况 和适应性,以确保其生长良好。
布局与构图技巧
布局
盆景作品的布局应注重层次感和空间感。通过合理安排主景、配景和背景,使整个作品错落有致,形成和谐的整 体。
02
CATALOGUE
树木盆景造型技术
蟠扎技艺
蟠扎的作用
通过蟠扎可以改变树木的枝条走 向,培养出优美的树形,增加树
木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盆景欣赏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盆景欣赏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盆景的基本知识,包括盆景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盆景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动手设计盆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盆景的基本知识。

2. 盆景的审美特点。

教学难点:1. 盆景设计的创意与构思。

2. 盆景制作的技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盆景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

3. 制作盆景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盆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盆景,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盆景的基本知识,包括盆景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了解盆景的历史、流派、制作技巧等。

三、欣赏盆景1. 教师展示盆景实物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盆景的审美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盆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盆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点。

二、盆景设计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盆景设计。

2. 学生根据主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构思。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制作盆景1. 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动手制作盆景。

2. 教师讲解制作技巧,如修剪、造型、摆放等。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盆景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盆景设计的创意与技巧。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盆景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设计、制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盆景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树木盆景的动势造型

树木盆景的动势造型

树木盆景的动势造型
唐吉青
【期刊名称】《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近年来,动势盆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研究和制作动势盆景的人越来越多,学习和掌握树木盆景的动势造型的基本技法,成为大家的一个关注点。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唐吉青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8.1
【相关文献】
1.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一) [J], 刘传刚;冯连生;唐吉青;张志刚;贺小兵;
2.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二) [J], 刘传刚;冯连生;唐吉青;张志刚;贺小兵;
3.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三) [J], 刘传刚;冯连生;唐吉青;张志刚;贺小兵;
4.树木盆景的动势造型 [J], 唐吉青
5.论盆景艺术造型:—兼谈盆景的动势 [J], 贺淦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木盆景鉴赏
肖晓阳
盆景是以树、石为主要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在盆中微缩地再现自然界美景的一种陈设品。

这种“以小见大”的“盆中景”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它既体现作者的栽培制作技术,也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

根据所表现的景观不同,可把盆景分为树木盆景(图1)、山水盆景(图2)、树石盆景(图3)三种。

盆景是中国的国粹,但因其制作与鉴赏的专业性较强,所以这门技艺尚未普及。

树木盆景是以“树”为“景”,摒去了其它参照景物,其“景”较为抽象,不如山水、树石盆景直观。

而“树木”又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会欣赏树木盆景是提高盆景鉴赏力的关键,对盆景艺术的普及大有助益。

基本活动:阅读与探讨
一、认真阅读引言及以下有关树木盆景鉴赏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1.盆树自然美的构成要素
盆树之美有一定的要素可循,其人工之美在于构图,自然之美则由
根盘、隆基、干形、肌理、枝态及花、叶、果的特征共同体现。

好的根盘应当是:树头四周有较多粗细适当的根,紧伏地面呈辐射
状延伸,先端分出小根。

美好的根盘不但使树稳固,还能展现盆树的“力
度”,对作品的欣赏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隆基是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即“树头”部),它应相对膨大,与
根部相接 成喇叭状为好。

自然界的树木以“老”、“大”为美,它们都具
有美好的根头。

盆树的理想干形应是:近根部粗壮,愈往树梢愈细(俗图1直干式 图2山水盆景
图3 树石盆景 图4
称“收尾”),由粗而细自然过渡的圆形树干,对于任何形式的盆树而言都是最佳干形。

至于收尾的快与慢,干形的修长与矮壮,将形成不同的风格,并无优劣之别。

根、头、干的状态如图4。

肌理指树干表皮的纹理,因树种不同而异。

山松呈鳞甲状肌理、柏树呈丝状肌理、榆树呈石状肌理。

这些肌理能增加树的苍老古朴美感。

枝态之美以岭南盆景的“脱衣换锦”法的展示最为突出,其法是将树叶全部摘除,以展示落叶后的“寒树”相,而后又能陆续观赏到新叶初萌的春树和枝繁叶茂的夏树。

摘叶观赏必使枝的优缺点暴露无遗,所以必是形态优美之树才可行。

好的枝态能提升树的形态美,它应当是粗细长短合适,生长情况正常,疏密得当。

至于枝的造型则属人工美的范畴,“枝法”是盆景的高级技艺。

盆树之叶以小为好,叶子宜平展、有光泽。

叶色鲜艳会使盆树更悦目,槭树就是以赏红叶为其特色。

盆树之花以形简、型小、色鲜、气馨为好;果则以色艳、形美、型小为好。

2、 树的基本形式
盆树的常见形式主要有:直干式(图1)、斜干式(图5)、曲干式(图4)、文人式、卧干式、临水式、悬崖式(图7)、双干式(图8)、丛林式(图10)、附石式等。

3、盆树的构图要领
枝的布局与形态
(1)树干上下枝在形态与布局上的差异:一般是下粗上细、下长上短、下垂上翘、下疏上密。

(2)从正面投影上看,干上的枝自下而上大体呈一左一右交替布局的“互生”状态。

枝的伸展方向除了向左右以外,还要有前、后、左前、
右前、左后、右后的方向枝。

但前后枝一般少
用,用这两种枝时,一般都要向侧偏,
(3)从侧视看,枝片上方大体呈馒头形,
从俯视看,枝片的外廓如同一片叶子,主脉(最大枝条)与次脉(主脉上的侧枝条)的延伸方向也与叶脉的伸长方向相似,见图9。

图9
图5斜干式
图6悬崖式
图6双干式 图6丛林式
树冠的形态
一枝中的各枝条及叶子连缀成片,称为枝片。

各枝片连缀成冠状,称为树冠。

从正面看,树冠以斜三角形构图为宜,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以角度小的一端居下为妥(见图10)。

从俯视看,树冠外廓约呈鸡蛋形,纵向窄、横向宽。

树冠虽呈斜三角形,但其外廓线不可平直圆滑,而应有曲折变化。

树冠的大小应与树干的粗细成正比。

树冠的虚实布局
树冠的布局讲究“虚实聚散”。

密为“实”、疏为“虚”;有物为“实”、无物为“虚”;枝片间相连或相近为“聚”、相离为“散”。

枝片有疏密聚散的变化才能富于韵律美感。

树冠布局应避免两个极端,其一是将所有枝叶连成一片,不露空间,形如戴帽(日本盆景常如此),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

其二是将树冠分解成若干个独立枝片,互不关联,形如云朵或云片,给人以做作、匠气之感,见图11。

“空间”是“虚”的具体体现,应作为盆景构图的一大要素加以研究。

树冠内的空间有三种:开放型空间(与树冠外空间相连)、封闭型空间(空间四周被枝叶包围)和散漫空间(稀疏枝叶间透出的支离散漫的空间),见图12。

要使盆树富有灵气,应使这三种空间在树冠中的运用善于变化。

以开放型空间为例,不宜左右对称,否则将使树冠断层,极不自然(见图13);也不可数个开放型空间上下均匀排列,而显刻板。

上述两例的空间位置如无法改变,那就应使空间在大小、形状或空间类型上作变化,见图14。

枝片应有大小疏密的变化。

对于大的枝片同样不能一片茂密,其外廓线也要有曲折变化。

因此应在大枝片中的适当部位疏剪枝叶,产生散漫空间或封闭型空间。

或者通过剪扎造型,在大枝片中分解出一个小枝片来,使“片中有片”,这样就可消除臃肿笨重感,并使外廓线曲折生动,见图15。

树冠布局应先从大处着眼,避免琐碎,关键是把握好“连断互用”,即既有独立枝片,又有合并枝片。

上下枝片间的“连”有三种:全连(连成一片)、半连(部分相连,留有空间)、散连(通过稀疏枝叶相连,似连似断)。

通过这三种相连形式,使各枝片之间产生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11
图12
图10 图
15
图14 图13
一、 分组探讨下列问题。

1、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各有何异同?
2、随便在盆中栽棵树或种些草能称盆景吗?为什么?
3、好的盆树,它的根、头、干应具备什么样的形态?
4、为了使盆景能“以小见大”,树种要求“叶小节密”(节
密是指枝条上侧枝的间距短)。

那么,什么是“以小见大”?
它与“叶小节密”有何关系?
5、 阐述图例所示的几种主要形式树木盆景的造型特征。

6、 图1、图16、图17均为直干式盆树,请鉴别它们的优劣,
并加以评析。

拓展活动:佳作收集大比拼。

一、分组查阅有关刊物或相关网站,看看盆树的形式都有哪些,并设法获取相应
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在班上交流。

二、 各组收集佳作的,从中筛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上展示、评析。

三、 评出班级收集的最佳盆景图片若干,写出评析文章,以此材料办一个专刊。

创新活动:请你参与设计
一、树木盆景最好“按图制作”,对不良的作品也可“按图改造”。

图19即是根据图18改造设计的。

请你谈谈图18的优缺点?图19有何改善?
二、分组讨论图 20与图21作品的优缺点,尝试绘制这两件作品改造后的成型图。

图16

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