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课程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复习笔记改版整理

前言电视摄像历史沿革

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雷金早在1912年,他就开始研究电子摄像技术。1923年发明电子电视摄像管 1931年兹沃雷金终于制造出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摄像机显像管。

20世纪60年代晶体管摄像机全部采用电子管电路,体积庞大,耗电多,笨重,绝大多数为黑白摄像机机,图像质量不高——多用于演播室。

70年代集成电路与晶体管由于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摄像机的体积、重量和各项电性能指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节目范围扩大。

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个时期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像机的调整和控制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摄像机的功能和画面质量产生了新飞跃,并向数字化和固体化发展。

90年代CCD时代数字和CCD摄像机时期这一时期广播级、专业级和家庭领域的摄像机已全面实现数字化。CCD摄像机完全淘汰了真空管摄像机,成为广播用摄像机的主流。

★第一节电视传像原理★

1.电视传像方式:是将光图像分解成许多小的单元,这些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称为像素;接着将每个像素进行光电转换,得到能代表每个像素亮度,色度信息的电信号并传送出去。

2.隔行扫描:采用隔行扫描,一帧像素分两场传送,从大面积看,相当于一副图像亮两次,所以逐行扫描要50HZ的换幅率才能不闪烁,而隔行扫描需25HZ就能满足。

3.电视系统的分解力:是描述电视系统分解,传输图像细节的能力,是一个测量的指标。线扫面,点像素成像。

4.小孔成像原理: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5.光电转换系统:摄像机把它“看见”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电视接收机再把这些信号转换成屏幕图像,录音话筒把“听见”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扬声器再把这些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6.分光实验:分离光线三原色

分光装置:分色镜系统、分光棱镜、条纹滤波镜

一、摄像机的成像装置

成像装置:摄像管、真空电子管、光导摄像管

利用电子束扫描感光的光电靶产生视频信号

CCD 电荷耦合装置:CCD上含有大量微小光敏单元,他们把光学图像转变成携带电荷的光点,这些电荷暂时附着在光点上,然后一行行转变成视频信号。

CCD尺寸:

1/2英寸好于1/3英寸好于1/4英寸好于1/6英寸

在像素相同的情况下,CCD尺寸越大越好。

镜头分辨率(像素、带宽)越高,成像面积越大,成像质量越好。

二、摄像机镜头的工作原理:

凸透镜聚焦

三、摄像机镜头的基本构造:

1、聚焦环(对焦环)

焦距: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成像装置的距离。

2、变焦环:广角、中焦、长焦

摄取景物的镜头视场角是极为重要的参数,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象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视场是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距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视场角与焦距的关系:镜头视场角随镜头焦距及摄像机规格大小而变化,镜头的焦距与视场角的大小成反比,即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

以下列举几个实例: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例如: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 45°左右。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 23°左右。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 14°左右。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12°左右。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 8°左右。

覆盖景物镜头的焦距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1) f=u•D/U

(2) f=h•D/H

f:镜头焦距、U:景物实际高度、H:景物实际宽度、D:镜头至景物实测距离、u:图像高度、h:图像宽度

举例说明(计算题):当选用1/2″镜头时,图像尺寸为u=4.8mm,h=6.4mm。镜头至景物距离D=3500mm,景物的实际高度为U=2500mm(景物的实际宽度可由下式算出H=1.333•U,这种关系由摄像机取景器CCD片决定)。

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1)中,可得f=4.8•3500/2500=6.72mm,故选用6mm定焦镜头即可。

注意:其实老师的笔记有误,H应为高度。U(其实应为W宽度英文是Width)为宽度。不过不影响。

★第二节摄像机基础操作★

☆第一部分摄像机基本操作原理

1.聚焦:摄像机与摄影物镜第一主点的距离,调节透镜组的间距,以使影像在成像装置上得到清晰正确的反应。

2.景深:如果把无数个同样体积的物体放在摄像机前的不同距离,那么,拍摄时,有一部分物体会在焦点上,能看清楚,有部分会在焦点之外,模糊不清,在焦点上能看清楚的那些物体构成的区域,叫做景深。网络上关于景深的另一种解释:所谓的景深,指的就是拍摄主体前后的清晰程度。景深越浅,背景就会越模糊,而主体就会被突显出来。景深越深,则背景与主体都会变的清晰。

3.光圈

(1)光圈定义:镜头中用来控制通光量多少的机械装置。

(2)光圈作用:a、控制进光量b、控制景深

(3)光圈的单位(f)

f 系数: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 64)

数字越小,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多;

数字越大,光圈越小,通光量越少;

4.摄像机调节概念——影响景深三要素

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摄像机到物体的距离固定

镜头焦距短,景深区较大;

镜头焦距长,景深区较小。

左图采用27-70mm镜头拍摄右图采用80-200mm镜头拍摄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光圈开口大,景深区较小;

光圈开口小,景深区较大。

左图采用F4光圈拍摄,右图采用F8光圈拍摄

机器与物体间距离与景深的关系:

摄像机离物体越近,景别越小,景深越小;

摄像机离物体越远,景别越大,景深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