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一年上册《龙咚锵》教学实录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唱歌《龙咚锵》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唱歌《龙咚锵》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6c93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4.png)
一.教学目标:1、通过唱《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2、用民族打击乐器鼓、镲为歌曲简单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龙咚锵》,感受过新年热闹的音乐情景,表现过新年的愉快心情。
教学难点:掌握节奏,并能用乐器伴奏。
三.教具准备:打击乐器、钢琴、课件、灯笼等饰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老师早就听说咱们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最棒,聪明活泼、能说会唱,所以,很高兴,今天能和咱们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一起上音乐课,你们喜欢吗?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生:师:老师带来几张画面想考考你们,你知道这些画面都体现哪个传统节日?生:观看图片师:介绍中国春节的一些风俗:很多地方庆祝新年的方式都不相同,比如在北方,他们喜欢吃饺子,预示明年丰衣足食;而在南方,会包汤圆吃,表示来年团团圆圆;还有的地方会举行踩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比赛来庆祝新年。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事情或者是最令你难忘的事情吗?生:师: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待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
可以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
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春联:上联是:过新年呀龙咚龙咚锵,下联是什么呢?(多快乐呀龙咚龙咚锵)。
有上联也有了下联,再来一个横批就完整了!横批是:(龙咚锵)。
----------贴课题师: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唱一唱这首《龙咚锵》。
1、初次聆听音乐范唱师:听完这首歌,你觉得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2、读歌词: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
3、有节奏的读歌词,并加上声势动作。
4、聆听歌曲并做声势动作。
5、跟老师的琴逐句学唱歌曲。
多种形式练唱(男生唱、女生唱、小组唱)并背唱。
6、分角色朗读和演唱歌曲:“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反应力,我出左手表示这边的同学唱......哪一组没接上就算输。
一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龙咚锵》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龙咚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3b81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c.png)
其次,我们将通过歌曲《龙咚锵》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乐理知识。学生将学习如何辨别不同的音符和节奏,如何正确地节奏和唱名。
最后,我们将通过小组合作、音乐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
动作2:双手上举,左脚向前踏出,右脚跟随,重复两次。
动作3:双手放下,左脚向前踏出,右脚跟随,重复两次。
动作4:双手向后摆动,左脚向前踏出,右脚跟随,重复两次。
答案: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例题4:
请根据《龙咚锵》的旋律和节奏,填写完整的歌词。
答案:
龙咚锵,龙咚锵,龙咚锵咚锵咚锵|龙咚锵,龙咚锵,龙咚锵咚锵咚锵
例题5:
请根据《龙咚锵》的旋律和节奏,填写完整的舞蹈动作。
答案:
动作1:双手叉腰,左脚向前踏出,右脚跟随,重复两次。
一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龙咚锵》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一年级上册音乐-第6单元《龙咚锵》教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一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第6单元《龙咚锵》教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歌曲《龙咚锵》的学唱、理解和表达,以及对音乐节奏和乐理知识的初步掌握。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龙咚锵》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龙咚锵》教学目标和《龙咚锵》重难点。
唱歌 龙咚锵-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 龙咚锵-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0acb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e.png)
唱歌龙咚锵-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唱出《龙咚锵》这首歌曲;
2.能够理解歌词中表现出的节日氛围,并有所感悟;
3.能够积极参与唱歌活动,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二、教学准备
1.教师需要准备音乐播放器,播放《龙咚锵》的音频文件;
2.学生需要准备齐全的学习用品和好的听觉环境。
三、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
1.让学生集体唱一遍《龙咚锵》这首歌曲;
2.盘点学生已经学过的歌曲,并引导他们回顾一下这些歌曲表达的意义和某些节日的文化背景。
2. 学生体验
1.让学生再次听一遍《龙咚锵》这首歌曲,并仔细观察歌词;
2.鼓励学生表演歌曲节奏,并模仿其中的音节。
3. 分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学生向外发出一片声音,每个人都要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声音;
2.借助合作的形式,鼓励每个学生大胆表演动作和唱歌旋律。
4. 教学反思
1.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反思,记录下每个学生的思考内容;
2.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思考内容进行追踪评估,并根据其反思内容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指导。
四、教学总结
1.唱歌是孩子学习音乐的重要形式,要求教师严格控制唱歌练习的质量;
2.借助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教师需要发挥评估的作用,监控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学习进程。
龙咚锵课堂实录
![龙咚锵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467880179563c1ec5da71e2.png)
《龙咚锵》——课堂实录课题:龙咚锵(选自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十课第一首歌)教学背景:我校是一所城市学校,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共40人,多数学生家庭条件较好,课外学习钢琴、舞蹈、其他乐器的孩子较多,音乐基础较好,有较强学习兴趣和音乐表现力,平常的音乐教学基础比较扎实,课堂氛围比较轻松,我很喜欢孩子们。
教材分析:《龙咚锵》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
四二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过年热闹的氛围中表现自己愉快的心情,感受传统节日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结实明亮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愉快的表情和动作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方法与过程:体验过年热闹的氛围,听辨模唱中学会歌曲,从力度、音色、咬字吐字等方面探究歌曲的表现方式,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用声音、动作等有感情的表演歌曲教学难点:初步掌握附点节奏,教学准备:红绸,民族打击乐器:小鼓、小镲,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实录:一、创设情境,感受氛围师生随律动《龙咚锵》伴奏音乐进教室。
[在《龙咚锵》欢快的乐曲中,孩子们拍着手,一一和老师击掌,拉近师生距离,使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在新课伊始感受到了欢快的节日气氛。
] 师:孩子们,听了刚才的音乐,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1:很高兴。
生2:很开心,很愉快。
生3:好像过节一样。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你猜猜看,是什么时候的情形,“穿新衣,戴新帽,敲锣打鼓真热闹。
放鞭炮,拍手笑,人人都有新面貌。
”生齐声答:过年师:过年的时候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呢?生1:放鞭炮生2:走亲戚生3:可以拿红包,有压岁钱生4:一家人吃年夜饭师: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呢?请大家仔细观看。
(课件演示各个地方关于过新年的场面并配着《龙咚锵》的伴奏音乐。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学实录.docx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学实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3fa850c240c844768eaee7a.png)
《龙咚锵》教学实录教学思路:年是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节口,那欢乐的笑声、喜庆的氛围、吉祥的祝福、新年的礼物,让孩了们特别的高兴与满足,木课通过表演、舞蹈、演唱、对年画的欣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屮国年文化的悄趣,同时了解与屮国年文化有关的习俗。
并且在音乐对比的拓展活动屮,提升对过年时“团聚”的深层次理解。
同时让学生体验深厚的亲情与友情。
教学目标:•通过对年画、拜年等年文化的艺术要素的挖掘,以表演、语言表述、模仿,多种艺术手段,让学生多方位感受过年带给他们的愉悦。
同时培养学生多种艺术能力。
•充分利用听觉及対旋律的记忆、鼓点节奏的模仿,让学牛•在愉快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歌曲,同时引导学住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1111。
•比较《龙咚锵》与《思乡曲》音乐情绪的反差,结合视听感受,让学生体验不同音乐风格带来的不同情绪,以此感受到过新年人们在不同处境下的不同内心情感,提升对过新年更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创设拜年情境,分角色表演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牛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头饰、评价标志。
学具准备:筷子、绸带教学过程:出示课题(播放课件1)一、听音乐进教室:(播放课件2、3)师:小刖友们,让我们听着音乐,做你喜欢的动作进教室,好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相互问好。
二、观看MTV :1、小朋友们,很高兴乂和大家在音乐课堂中见面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來了一段画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待会把你们看到的内容告诉大家。
(教师播放课件4-MTV)(学生观看M1N)。
2、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语言表述)。
3、小刖友们看的真仔细,看到了这么多情景,可是,这是一段无声的曲而,如果让你为这段曲面配乐,伤;想用什么情绪的音乐?为什么?4 老师就带来一段欢快的音乐配合这段画面,请同学们拿起绸带,用最喜欢的动作,把你听到的、看到后的高兴心悄表现出来,好吗?(教师播放课件4—音乐)(学牛.舞动绸带,进行表演)三、欣赏年画:(播放课件5——9)1、过年还有一种风俗就是贴年画,年画的内容一般都具有祥和、幸福的含义,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儿幅年画,你们看看,年画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绘画作品在颜色、内容上冇什么不同?2、你最喜欢那一幅?如果让你送给你的家人或朋友,你想送给谁?为什么?3、如果让你设计一幅年画,你想设计什么内容?为什么?四、★拜年表演:(播放课件9-音乐)1、老师也很喜欢这幅年画,从画屮我们看到了拜年的情景,拜年是人们在过年时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龙咚锵》教学案例
![《龙咚锵》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261970a0975f46526d3e1de.png)
《龙咚锵》教学案例教材:人音版第一册音乐教材第十课。
教材分析:歌曲《龙咚锵》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过年歌曲,节奏、旋律、歌词多次重复,使歌曲显得简单通俗,加上歌声与锣鼓声的交替,使过年的气氛更加的热烈、欢快,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新鲜好奇、模仿性强,他们还喜欢“自己动手、发现探索问题”。
而且,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几种打击乐器,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节奏类型,为本课的理解、探究、实践打下了基础。
教学设计:根据歌曲本身的特点,结合学校特色、学生实际,再考虑到新课程标准的部分要求,本人设计了这堂综合性的课例。
通过最初的感受、探索、体验,了解三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发现“龙咚锵”声音的组成,进而在“欣赏和学唱”中感受三种乐器带来的特殊效果。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能与同学合作为歌曲实行简单伴奏,表现过年时欢快喜庆的气氛。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龙咚锵》,体验过年的愉快心情。
2、理解民族打击乐锣、鼓、钹,能掌握其奏姿,引导学生探索奏法,并能为歌曲简单伴奏。
3、通过欣赏和学唱,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和器乐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1、通过感受、体验、探索、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感受过新年热闹的音乐情景,能用欢快的声音表达歌曲。
难点:探索“龙咚锵”声音的组成及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光盘、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舟山锣鼓》。
设计意图:了解地方民间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1、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由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为大家表演的《舟山锣鼓》。
2、学生观看录像,感受宏大的场面。
3、师:看完录象,能和老师交流一下你的感受么?。
(提示:你都看到了哪些乐器在演奏?)4、学生自由发言。
5、师介绍:刚才我们欣赏的《舟山锣鼓》是我们舟山的传统节目,在全国也很有名气。
这是我们学校民乐队员05年“六一”节在浙江电视台参加的演出,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呢!羡慕么?想不想也当一名小乐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民乐中的几件乐器。
《龙咚锵》课堂实录
![《龙咚锵》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ac97535bcd126fff7050b58.png)
《龙咚锵》课堂实录1.导入:师:小朋友们,新年到了,我们除了用唱歌、跳舞等表演形式来表达快乐、高兴的心情外,还可以怎样做呢?生:还可以弹钢琴、古筝、吹笛子、拉小提琴等。
师:说的非常好。
我们还可以用演奏乐器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件乐器,请看: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师:展示锣鼓镲的实物,请学生指认。
并介绍三种乐器的名称,同时用多媒体出示锣鼓镲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乐器,加深印象。
2.激趣学习(1)师分别范奏锣鼓镲,请学生徒手模仿演奏姿势,并辨别不同音色。
(2)展示动画演奏,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3)师再次分别敲击锣鼓镲,请学生用象声词表示三种乐器的音色。
生:鼓-dongdongdong锣-tang-tang-tang-镲-kuang kuang kuang师:你们太棒了,这些词语非常适合这三种乐器的音色。
(4)师带领学生做“击鼓传花”的游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师:我这里也有三个词语,它们分别是:锣-cang,鼓-dong,镲-cai。
请你跟着老师的敲击读读,拍拍,敲敲,并比较一下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鼓的节奏:××××dongdong dongdong镲的节奏:××××cai cai cai cai锣的节奏:×—×—cang- cang-生做练习后回答:锣的声音长,鼓的声音短。
师:让我们来做“击鼓传花”的游戏吧生参与“击鼓传花”的游戏,体验音的长短。
3.播放视频,请你分别模仿演奏姿势。
想一想:这三种乐器,一般适用于什么场合,它们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生回答:过年、结婚、丰收…。
高兴、热闹…。
师:说得非常正确。
这三件打击乐器,就是我们民间常用来表现热闹喜庆场面的。
4.下面,我请小朋友们上台来敲一敲,听一听,在敲击乐器的哪个部位时,发出的声音比较好听。
(轮换练习,感受音色的美感。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龙咚锵》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龙咚锵》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1f76c00866fb84ae45c8d9f.png)
小学一年级音乐《龙咚锵》课堂实录教材分析:器乐曲《小拜年》器乐曲《小拜年》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
歌曲4/4拍,F羽调式。
他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
由于歌曲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着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
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气氛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歌曲《龙咚锵》《龙咚锵》是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人音版实验教材小学第一册第十课《过新年》里的内容,《龙咚锵》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朋友们敲锣打鼓欢庆新年的愉快心情。
我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无论从教学结构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为出发点,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紧密相连,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启发者的身份,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体验、感受、发现、表现、创造音乐的美,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充分体验到过新年的热闹和高兴。
因此本节课中,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音的强与弱。
2. 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式。
3. 通过学唱歌曲《龙咚锵》,让学生感受新年的音乐情趣,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4.聆听《小拜年》,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难点:1.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龙咚锵》。
2. 在感受与活动中听辨不同力度的声音,从而体验声音的强弱。
3.基本掌握鼓、锣、镲的演奏方式,为歌曲伴奏。
设计理念:1.采纳与学生生活经验贴近的作品,促进学生再造想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更好地表现作品。
2.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综合性实践创新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龙咚锵(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一年级上册
![龙咚锵(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16814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2.png)
1.理论介绍:《龙咚锵》是一首富有节奏感的歌曲,它包含了基本的音乐节奏元素。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能够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龙咚锵》这首歌曲,来感受它的节奏特点,并观察它是如何在不同的节日庆典中被应用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中的“龙咚锵”节奏型和正确的音准。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节奏。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从学生的分享来看,他们的思考还不够深入。我考虑在以后的课堂中,提供一些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2.学会歌曲中的节奏,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学唱歌曲,注意音准、音色和音量的控制,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5.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节奏和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龙咚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一年级上册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融入音乐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丰富的文化背景。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创作节奏时,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创作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协作还不够默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在小组中更好地分工合作。
四、教学流程
《龙咚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一们将要学习的是《龙咚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节日庆典或者看表演时,有没有听到过热闹的鼓声和镲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龙咚锵》这首歌曲的节奏奥秘。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唱歌《龙咚锵》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唱歌《龙咚锵》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2ab1b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0.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唱歌《龙咚锵》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龙咚锵》这首歌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学会用自然的音色、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3. 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龙咚锵》,了解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运用自然的音色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龙咚锵》乐谱,相关文化背景资料。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歌曲《龙咚锵》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a.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掌握节奏和音准。
b.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演唱能力。
c. 集体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3. 欣赏与讨论:a. 播放歌曲《龙咚锵》,让学生欣赏。
b.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如节奏、旋律等。
c. 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4. 总结与拓展: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龙咚锵》的重要性和价值。
b.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欣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龙咚锵》的准确性和自然度。
2. 学生对歌曲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承。
3.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正确的演唱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演唱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歌曲《龙咚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a.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掌握节奏和音准。
b.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演唱能力。
c. 集体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3. 欣赏与讨论:a. 播放歌曲《龙咚锵》,让学生欣赏。
《龙咚锵》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龙咚锵》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8e80e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4.png)
《龙咚锵》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龙咚锵》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龙咚锵》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龙咚锵》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篇1教材选自: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册,第3单元,课题名称:《龙咚锵》。
设计理念:遵循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这一基本概念,针对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出发,采用模仿,自主、探究、体验式的方法让学生快乐中学习,自信中展现,激情中创造,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发展音乐感受音乐,表现和创造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目的:(一)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二)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三)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备课思路:给孩子创设一个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和时空,在一个自己布置的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教具准备:鼓、中镲、春联、窗花、福字、灯笼、糖葫芦、教学过程:课前与孩子们交流,并带来过年礼物(自制糖葫芦)发给孩子们,为一会的课堂教学作好铺垫一、课件引入:(鞭炮声;礼花、舞弄、跳舞等场面)(阶段目标:以谈话方式引入,在音画中感受,在快乐起舞中进入课题)师:“时间过得真快,新年就要到了,你们高兴吗!你们快乐吗!,让我们一起来迎接新年的到了吧!”——点课件1、欢呼“过年咯”2、律动(学生手拿糖葫芦)(歌曲《龙咚呛》)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背景flash画面加音乐)(阶段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过节文化,让孩子们沉浸在节日的围氛里)1、教师出示介绍节日东西,糖葫芦、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的新年礼物,你们看,这是中国结,它象征吉祥如意,这是春联,它给春节带来了温暖和喜庆,这是窗花,它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你们想不想亲自来布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行动起来吧!”2、师生同布置教师师:“哇!孩子们的手真巧,把咱们的教室布置的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2081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f.png)
十.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1:请简述歌曲《龙咚锵》的基本信息。
答案:歌曲《龙咚锵》是一首以春节为主题的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它通常在春节期间演唱,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音版 音乐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图表、视频等。例如,可以准备新年相关的一些图片和视频,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新年的氛围和文化背景。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音乐乐谱,让学生在学唱歌曲《龙咚锵》时能够直观地看到音符和节拍。
在歌曲《龙咚锵》的案例分析中,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们表现出对案例的深入理解和思考。他们能够从案例中提炼出歌曲的特点和重要性,并能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表现出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能够深入讨论与歌曲《龙咚锵》相关的主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们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学生们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并能够接受其他学生和教师的提问和点评,表现出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互动能力。
2. 拓展建议:
(1) 组织一次新年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的新年音乐作品,并交流欣赏心得。
(2) 邀请一位音乐专家或传统文化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春节音乐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龙咚锵》∣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龙咚锵》∣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a7dc39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0.png)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深感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未来,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2.音乐表现与创造:学生能够运用基本音符、休止符创作简单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展现音乐创造力。
3.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歌曲背后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4.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自主学习与探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音乐节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龙咚锵》这首歌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这首歌是由简单的音符和休止符组成,它们构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音乐,甚至创作音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歌曲《龙咚锵》来感受节奏和旋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它们表达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龙咚锵”节奏型和基本音高的辨识。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拍手、歌唱等互动方式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龙咚锵》相关的音乐问题,如如何用打击乐器模拟歌曲中的节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打击乐器伴奏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为歌曲《龙咚锵》添加节奏。
《龙咚锵》小学音乐教案
![《龙咚锵》小学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d4725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8.png)
《龙咚锵》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龙咚锵》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龙咚锵》的旋律和节奏。
2.分析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3.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龙咚锵》的旋律和节奏。
2.难点:创作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龙咚锵》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引导学生分享听完歌曲后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龙咚锵》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
(2)分组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3.分析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龙咚锵》的结构,如歌曲的段落、旋律走向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创作舞蹈动作(1)教师示范简单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舞蹈动作。
(2)学生分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3)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练习演唱《龙咚锵》,并尝试创作舞蹈动作。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2.歌曲演唱:评价学生掌握《龙咚锵》的旋律和节奏情况。
3.舞蹈创作:评价学生舞蹈动作的创新性和表现力。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创作舞蹈动作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3.增加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1.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听一首特别的歌曲,你们猜猜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学生:“《龙咚锵》!”教师:“没错,就是《龙咚锵》。
我们先一起来听一遍,感受一下它的韵律。
”(2)歌曲学习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的旋律。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精选6篇)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77e2d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0.png)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2、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休止符的演唱。
一、教学过程:导入: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啊就要过新年了,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过年呢?那你们回忆一下自己家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是庆祝新年的。
1、观看幻灯片。
在过年的时候,除了穿红衣、贴对联、窗花、放鞭炮这些庆祝过年的方式,在北方人们还会吃饺子预示是明年的丰衣足食,在南方人们会吃汤圆来表示来年团团圆圆。
还有的地方举行踩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的比赛,用这种方式庆祝新年。
二、今天呀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三件乐器:首先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第一件乐器:鼓。
那么,有哪位小朋友能让它发出声音呢?生:有哪位小朋友能让它发出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有规律的声音呢?生:好,鼓发出的声音是长音还是短音啊?生:好,我们就一小节敲击两下。
同学们看老师怎么敲击,请同学们拿出双手的食指模仿老师的敲击动作(带领同学们练习)。
那能不能为接下来的这首歌曲伴奏呢?(听音乐<龙咚锵>引导为歌曲伴奏)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第二件乐器:锣。
那么,我要找个小朋友来让它发出声音。
生:谁能让锣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呢?生:锣的声音是长的还是短的呢?生:嗯,那请看老师怎样做(引导一小节敲击一下)。
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双手,左手提锣,右手拿锣锤来模仿老师敲击的动作。
(听音乐引导为歌曲伴奏)我们一起来认识最后一件乐器:镲。
有那位同学能让这件乐器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呢?生:那同学们,镲发出的声音是长音还是短音啊?生:所以,我们让它和锣一样一小节敲击一次。
唱歌《龙咚锵》教案一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
![唱歌《龙咚锵》教案一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9513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1.png)
1.感知与欣赏:通过学习《龙咚锵》,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2.表演与创造:引导学生用歌声和打击乐器表达音乐,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文化理解:了解歌曲背后的民族文化和节日习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高文化素养;
4.团队协作:在集体演唱和伴奏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时,协作配合还不够默契。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增加更多的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们在练习中学会倾听、沟通和协调。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虽然能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表达观点时还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也会尽量创造更多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举例解释:
-在歌曲演唱方面,学生需重点关注歌曲中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以及旋律的起伏变化,如“龙咚锵”这一句的节奏型和音调的高低。
2.教学难点
-节奏掌握:一年级学生对复杂节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如八分音符的连续出现;
-旋律记忆:歌曲中旋律的跳跃和重复段落的记忆,对学生来说是挑战;
-音乐表现:如何通过歌声传达歌曲的情感,特别是对于活泼、欢快的氛围表达;
唱歌《龙咚锵》教案一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龙咚锵》教案,一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学习歌曲《龙咚锵》,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2.通过演唱《龙咚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感知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4.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咚锵》教学实录
新授
1、初听歌曲
师:请小朋友们听歌曲,听一听这两个小乐器是不是藏在歌曲里,他们是怎样演奏的?多媒体播放歌曲范唱。
生:我听到他们藏在歌曲里了。
他们演奏起来是“龙咚锵”的声音。
师:你听的真仔细,他们发出龙咚锵的声音,哪位小朋友能模仿一下他们的歌声?
生错误的模仿
师:没关系,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相信大家就能模仿得很好了。
复听歌曲。
生大部分能准确的模唱出来。
板书龙·咚龙咚∣锵0 ‖
师: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唱出堂鼓和小钹的歌声,食指敲桌子表示敲击堂鼓,拍手代表演奏小钹。
师生一同练习三遍
师:下面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合作演奏。
请一名同学上前演奏小钹,老师演奏堂鼓。
演奏完后师生共同评价,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演奏,之后请两位同学分别演奏堂鼓和小钹。
2、师:请小朋友们看屏幕,请大家跟音乐唱出堂鼓和小钹的声音(大
屏幕的歌谱用红色标出堂鼓和小钹的声音,一目了然。
)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继续演唱乐器的声音,老师演唱其他部分。
演唱完后师生互评
师:孩子们,小钹可是个干脆利落的小乐器,做事情从来不拖拖拉拉,唱起歌来也响亮干脆,最后一个“锵”字,你们能和小钹唱得一样响亮干脆吗?
生:能!
师:你们的回答真干脆,那我们再来唱一遍。
师:大家唱得真好,老师也想唱一唱堂鼓和小钹的声音了,我们交换一下吧。
师生交换演唱。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