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机会成本递减
W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递减,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减,此时PPC凸 向原点。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 C,所必须放弃W的数 量逐渐递减。
C
图1-4 机会成本递减
三、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假设商品价格等于成本,则小麦(对布匹)的相对价 格(Pw/Pc)=小麦的机会成本( ΔC / ΔW) 。
案例
单位劳动投入 产品 大米 小麦 棉布 钢铁 中国aLi 10 10 20 20 美国 a′Li 10 5 4 2 相对劳动生产率
a′Li/aLi1 0.5 0.2 源自.1第三节相互需求原理
约翰· 穆勒是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他提出的相互需求原理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重要 的说明和补充。 互惠贸易的范围——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贸易条件的决定——相互需求程度 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条件
案例
国家 美国 法国 中国 泰国 布aLc 2 5 9 8 小麦aLw 0.5 2 6 8 布的相对成本aLc /aLw 4 2.5 1.5 1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
假设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但有许多种产品:M种,分别用1 ,2……M表示。
中国和美国都能生产也需要消费这M种产品,那么按照比较优势,中国和美国各自应该
一、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 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 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 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 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 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 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 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贸易行为和相关规则。
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研究贸易的原因、影响和规则,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动因和影响,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补性生产的产品交换。
比较优势是指在相对成本方面的优势,即某一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经济发展。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主张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补性生产的产品交换。
绝对优势是指在绝对成本方面的优势,即某一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经济发展。
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提出的,主张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补性生产的产品交换。
比较成本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时所需放弃的其他产品数量的较低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资源的机会成本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经济发展。
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国际企业理论、产品寡头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理论。
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更多关于国际贸易的动因和影响,强调了技术水平、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国际企业竞争等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新贸易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转移,提高产品差异化和创新能力,推动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及国际贸易复习题(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分标准:每错一小题减1分,减10分以内为优,减20分以内为良,减30分以内为及格,减30分以上不及格。
一、填空题(40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分配时,是以___单个经济社会_____作为基本的单位。
•2、要素禀赋理论是指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于它们不同的_ _______。
•3、相互需求理论认为,_____ 是由贸易双方的供给条件曲线或相互需求曲线决定的。
•4、从广义上看,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 •5、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从开发到退出市场,要经历_初始期_____、_成长期____和__成熟区______。
•6、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
•7、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它描述了一国的条件。
•8、生产可能性边界又叫,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RT反映了产品转换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9、在要素禀赋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两个。
正因为如此,有时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称为 2*2*2 模型。
•10、若A国的要素禀赋为(w/r)A,B国的要素禀赋为(w/r)B,且有:(w/r)A>(w/r)B,则称A国是资本丰裕国家,B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11、如果在 k/l(A)> K/L(B) 下,X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大于Y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1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13、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14、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
02《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15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2)
见教材P24页例子 页例子 见教材
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两国相对价格存在差异为先决条 件的,即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上的。 由于A国在封闭条件下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 的相对价格,因此,我们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在Y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同样的道理,B国则在Y 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X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国之间的贸易方向取决于比较优 势,即每个国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 于比较劣势的商品。 End16
End 5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1)
国际贸易理论采用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采用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 和规范分析( 和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两种。 )两种。 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 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 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 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 响等问题; 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采 用自由贸易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End2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的世界
这里仍然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如果两个国家在封闭条件 下,相对价格完全一致,那么,即使允许商品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 贸易也不会发生。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引入以下5个条件: 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 规模收益不变 5、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 外部经济性 上述5个条件保证了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因 此,在这些条件下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发生的。
国际经济学第3章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递增成本下:即使是小国,也存在不完全分 工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国际贸易利益: 又称为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 是指同封闭经济相比,开放经济在既定的生产资
源和技术条件下新增加的利益,表现为整个社会福利 水平的提高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KX
OX Y Y0 Y1 Y2
LY
OY
(X1,Y2)
(X0,Y2)
E2
X2
(X0,Y1)
E1
Y2
E0
X1
KY
X0
Y1
LX
Y0
E0
(X0,Y1) (X0,Y2)
E1 E2
(X1,Y2)
O
X0
X1
X2
X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或称为社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 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的产出量。即|dY/dX|。
Y
·M ·N
U3 U2 U1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O
(A国)
U3′
·M′
U2′
· U1′ N′
X (B国)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均衡消费点。 BB′表示X和Y在价格既定条件下一国的国民预算线①。 ① 国民预算线是指在X和Y的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国民收
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点的轨迹。
Y
B′
C U0
O
BX
第二节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国际经济学3 -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需求 (社会无差异曲线)
贸易条件下的均衡
各国内部相对 价格相等
3.2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 曲线
1、成本递增 引入目的:更接近经济现实
机会成本不变( 1 )不符合实际;( 2 )难以得到唯一的均 衡解。
定义:每多生产1单位的X产品所必须放弃的Y产品的生产数 量是不断增加的,即随着X产品产量的扩大,X的机会成本是 不断增加的。
3.5C 不完全分工(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
固定成本下的贸易所得:在固定成本条件下,每一个国家都 完全分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C
C
U.S
120 70 60 A E B 90 110 180 W
120
B1
U.K
50 40
A1
E1
40 60 70 120
W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在两国生产中存在着不完全分工 这种不完全分工的原因是:
3.4 孤立均衡
什么是孤立均衡? 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 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位置上。 两条切线在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 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3.4A 对于孤立均衡的说明
在一般情况下,国际贸易会导致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都发生 改变,相对价格趋同。例如说在封闭情况下,A国X与Y产品的 相对价格是1:2,B国X与Y产品的相对价格是1:4,通过国 际贸易世界价格变为1:3,处于国际贸易之前两国相对价格 的中间地带,通过贸易,两国均获得好处。 但如果A国是大国,B国是小国,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世界相对 价格等于A国封闭状况下的国内价格,B国也即小国得到全部 的贸易好处。无论是李嘉图模型,还是标准贸易模型,都是 如此。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增口是任 加赚有何 本取限国 国别的家 财国,金 富金只银
银有储 才靠量 能出都
本国同 国购时 金买要 银别限
国制 商或 品禁 支止 出本
鼓励出口 限制或禁止进口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三、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叶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四个特点:
将劳动分工推广到国际领域,认为国际分工也会提高整个 社会的消费水平或福利水平
机会成本不变 简单直观 不能解释一国两产品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两产品劳动
生产率均低的国家间的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评价
进步性: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国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局限性: 只说明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一)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
代表人物: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 政策主张: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 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 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 货币财富。 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部分)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2.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第一节 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平衡论 贸易平衡论 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二、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和汇率理论
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和汇率理论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和汇率理论变得愈发重要。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而汇率则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价值。
这两个领域都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深入研究它们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国际贸易和财务分析至关重要。
一、国际贸易理论Adam Smith在他的《国富论》中首先就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即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这个理论是由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发展而来的。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较低,那么它在这种商品上就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优势。
国际贸易的推进核心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各自专注于其优势产业,然后从其他国家进口其优势之外的商品。
David Ricardo在他的比较成本理论中进一步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他认为,即使一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对该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同样有益。
事实上,无论是怎样的紧密与发达的经济体系,都不能无时无刻地为其民众提供各种物品和服务。
因此,各国通过贸易得到了经济上的利益,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总的来说,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各国的专业化与重点发掘自身的核心优势产业,以此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而比较成本理论则是把社会的经济价值归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增值,让各国共同分担经济的利益。
二、汇率理论国际贸易与汇率密不可分。
汇率是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经常受到影响因素的影响。
自由浮动汇率是当前国际市场汇率机制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
主要的汇率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资产市场模型等等。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在相同汇率下,两个国家的商品价格应该相等。
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较高,则该国的货币汇率将下降,因为该国商品的竞争力会下降。
利率平价理论则是认为在不同国家的贷款市场上,利率的差异会推动汇率的变化。
以美元汇率为例,如果美国的利率提高,则外国投资者会买美元以获得更高的回报,从而导致美元升值。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提供有关如何制定和实施国际贸易政策的指导。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理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相对优势产品,从而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大卫·里卡多认为,国际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这一理论为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效果提供了基础。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至关重要。
国际贸易政策可以通过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补贴等手段来调整贸易条件,以保护本国产业、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然而,过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导致贸易战,损害全球经济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国际贸易政策需要兼顾本国利益和国际合作,遵循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
除了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还包括绝对优势理论、重复比较优势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新兴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也不断涌现。
例如,新经济学派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此外,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等也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领域。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它研究如何通过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资源优化和互利共赢。
合理制定和实施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新兴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仍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经济学章节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章节知识点总结在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不可或缺,下面将结合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流通。
国际贸易的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和资本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的生产技术都不如其他国家,只要它在某种产品上的生产技术相对较好,它就应当专门生产该种产品,并从其他国家进口其他产品。
这样,各国都有所专长,相互贸易,可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2.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国能以较少的劳动时间生产一种产品,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国际贸易的益处在于各国分工合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3.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理论不能仅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理论上。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两国某一产品的比较成本差异仍可能使双方都从参与贸易中获得利益。
4.资本理论资本理论是指不同国家在使用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上存在着的差异。
例如,发达国家劳动力比较密集,而发展中国家资本比较密集。
资本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资本的跨国流动,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或调整贸易收支而实施的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保护主义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两种。
1.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是指一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采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关税、配额、进口禁止、出口补贴等。
保护主义政策可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但是也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国际分工难以实现。
国际经济学-际国贸易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03
主张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应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以促进其
成长壮大。
新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认为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外部经济理论
强调外部性,如技术溢出、专业化分工等,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 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由雷蒙德·弗农提出,认为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市 场策略。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0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涉及到的研究工具有计 量经济学、博弈论、比较制度分析等。
02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微观层面 主要研究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宏观层面主要研究国家之间的 经济关系和政策协调。
VS
挑战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面临着许多挑 战,如贸易保护主义、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环境问题等。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 应对这些挑战,推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健康发展。
07 国际经济学与世界贸易组 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促进自由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推动自由贸易,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 济交流与合作,从而增加全球福利。
国际贸易理论不仅有助于解释国家间的贸易关系,还有助于预测贸易趋势,为国际 经济合作和竞争提供指导。
02 国际经济学概述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家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 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国际贸易、国际 投资、国际金融等。
2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 资源交换和配置,以及国家之间经济政策的相互 影响和协调。
04 贸易政策和措施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 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获得贸易利益。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 品时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情况。
资源禀赋理论
总结词
资源禀赋理论,也称为H-O理论,认为各国 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 品,并从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 品进口。
创造就业
贸易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 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收 入来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04
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化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 势。
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加速了技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关税定义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种,其目的是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种类
关税可以根据征收方式、税率、征收对象等不同标 准进行分类,如普通关税、最惠国关税、反倾销关 税等。
关税影响
关税会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贸易量、产业结构、 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 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贸易促进了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国家能够更加专注 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 步推动经济增长。
贸易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转移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引进先进技 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思维导图)
自由竞争下的更优体现在(利得)=分工利得+贸易利得
总体均衡分析
贸易影响和贸易利益
局部均衡分析
丰富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劳动 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解释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是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 产率差异的原因
各国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进行完全专业化分工生产,但是这一点与现实有较 大的出入。
标准化阶段(技术停滞)|劳动密集型
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和收入水平决定的。如果两国 的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偏好结构也必然相似,则他们之间的贸易量可能 较大,反之则相反。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重叠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从需求角度分析说明了当代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和同一工业行业的双向贸易
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双赢游戏,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亚当斯密的研究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体系中,开创了国际贸易的经 济分析
如果一国两种商品均出于绝对劣势,另一国均为绝对优势,那么国际贸易还会产 生吗?处于劣势的国家还会获利吗?--绝对优势理论只是国际贸易的一周特例, 不具有普遍意义。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两国贸易平衡,不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
产量/劳动投入
劳动生产率
2 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
劳动投入/产量
生产成本
判断方式
绝对优势理论模型
自由竞争下的更优体现在(利得)=分工利得+贸易利得
总体均衡分析
贸易影响和贸易利益
局部均衡分析
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其结 果会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由生产契约线一一对应导出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1-2
17
最优:
(1)要素得以充分利用,无闲置; (2) 最有效率的生产; (3)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产量组合点,每 一个最优组合点对应的两部门生产都实现了利润最大 化;
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一国在既定技术和要素状况下的 供给能力,两种产品的产量极限。
什么情况下,产量组合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内 部,边界外部?
2.机会成本(边际转换率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在 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 增加某一产品的一单位产量, 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 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 的机会成本分三种情况:机 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减。
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不涉及货币因素 。相对价格、实际工资(购买力)、
等价物、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幻觉。
在分析框架上,本科阶段的贸易理论模型采用
2×2×2模型:假定世界上只有两国(A国和B国)、
两商品(X和Y)、两要素(K和L)。 便于二维几 何图示。 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of
Technical
r Substitution )
(4)契约线:
图1-1
14
图1-2
15
产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要素价格变动,从而引起要素 在两部门之间来回流动,引起不同的要素分配。两部门 之间的不同的要素分配对应不同的最优产量组合点。无 数要素分配点组成契约线。契约线上每一点对应一个最 优产量组合点。所有最优产量组合点组成PPF。
的最优均衡点(X,Y)。 图1-4中直线段BB’代表的财富 (国民收入预算)是否固定?来自于哪里?该财富值是 否可以达到?
国际经济学中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中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经济学的领域中,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为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起源、模式和影响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框架。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当时,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逐渐增加,学者们开始思考是什么驱动了这种经济活动,以及它如何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
其中,绝对优势理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比如说,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投入的劳动成本比其他国家都低,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通过这种方式,各国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整个世界的产出。
假设国家 A 生产小麦的效率极高,而国家 B 生产布匹的效率极高。
那么,国家 A 专注于生产小麦并出口,国家 B 专注于生产布匹并出口,双方进行贸易后,都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对方的产品,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然而,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在现实中,并非每个国家在每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于是,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
相对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高,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存在劳动投入相对较低的产品,该国仍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而获利。
举个例子,国家 C 生产一辆汽车需要 100 个工时,生产一台电脑需要 80 个工时;国家 D 生产一辆汽车需要 60 个工时,生产一台电脑需要 40 个工时。
从绝对成本来看,国家 D 在生产汽车和电脑上都具有优势。
但从相对成本来看,国家 C 生产汽车的相对成本更高,而生产电脑的相对成本相对较低。
所以,国家 C 专门生产电脑,国家 D 专门生产汽车,然后进行贸易,双方都能受益。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18世纪的亚当·斯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关键要素理论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新兴的贸易理论也相继涌现,如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最早也是最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之一,由亚当·斯密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进行的,国际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通过比较各国在不同产业的边际成本差异,国家可以选择将生产要素配置在其相对优势的行业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绝对优势理论则是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进行的,即一个国家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它产品,从而实现互利互惠。
关键要素理论由荷兰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纳吉提出。
关键要素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模式取决于不同国家拥有的要素禀赋差异,即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分配与利用的不同。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在贸易中的地位取决于其要素禀赋的优势。
除了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近年来新贸易理论也不断涌现,并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角度。
新贸易理论主要关注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它认为,国际贸易的模式是由不同国家在产品设计、品牌建设、研发投入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的。
同时,战略贸易理论也是新兴的贸易理论之一,主要关注于国际贸易中的策略行为和竞争。
战略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被视为一种战略游戏,在贸易中的每个参与者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和行动,同时也会考虑对手的选择和行动。
通过对策略行为和竞争的分析,战略贸易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
UIBE-王明荣
6
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
2020/4/2
UIBE-王明荣
7
主要内容
第一讲 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讲 贸易均衡价格的确定 第三讲 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四讲 新贸易理论
2020/4/2
UIBE-王明荣
8
第一讲 古典贸易理论
一、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二、 古典贸易理论
case1-美国:6美元/H ,英国:1英镑/H
表2.2.2-3 工资与比较优势(1英镑=2美元)
2020/4/2
UIBE-王和综合了前人成果,因此 曾长期被看作李嘉图之后古典 经济学的最大权威。
2020/4/2
UIBE-王明荣
14
劳动的报酬——工资 (詹姆士.穆勒等人的工资基金说) 资本的报酬——利润 (西尼尔的节欲说) 土地的报酬——地租 (李嘉图的地租论)
2020/4/2
UIBE-王明荣
17
经济思想史参考书
斯坦利L.布鲁(Stanley L. Brue),经济思 想史,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4/2
UIBE-王明荣
18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1.代表人物:托马斯.曼 2.代表作品:《贸易带给英格兰的财富》 3.主要思想 ① 早期,重金主义 ② 晚期:贸易差额论 ③ 认为国家财富的衡量标准是稀有金属 ④ 政策上,强调政府的干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⑤ 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 ⑥ 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经济学
授课教师
王明荣
2020/4/2
UIBE-王明荣
1
参考书目
1、Dominick Salvatore 《国际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八版,2003年
2、P. Krugman,M. Obstfeld,《国际 经济学》(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020/4/2
UIBE-王明荣
2020/4/2
UIBE-王明荣
20
(一) 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斯密
1.主要观点
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贸易交换本国具有绝对 劣势的产品,有效利用资源,使世界产出最大化。
2.分析
产品
表2.2.1 绝对优势 美国
英国
小麦(蒲式耳/H )
6
1
布(码/H)
4
5
交换 :6W =6C
获利
2020/4/2
UIBE-王明荣
19
二、古典贸易理论
主要假设 ①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② 劳动是唯一的要素,劳动是同质的(核心) ③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④ 自由贸易 ⑤ 劳动在一国国内是自由流动的,在国家之间无劳
动力的流动,要素充分利用 ⑥ 生产成本固定 ⑦ 没有运输成本 ⑧ 没有技术进步(静态分析法)
1.主要内容: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2.分析
表2.2.2-1 比较优势
产品
美国
英国
小麦(蒲式耳/H )
6
1
布(码/H)
4
2
交换:6W=6C
贸易所得
2C
6C
互惠贸易范围:4C<6W<12C
2020/4/2
UIBE-王明荣
23
3.工资与比较优势
产品
美国
英国
小麦(蒲式耳/H )
6
1
布(码/H)
4
2
古典经济学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劳动价值 理论的建立。
2020/4/2
UIBE-王明荣
12
2、约翰.穆勒的综合
现在认为经济史上的第一次综合是约翰.穆勒 的综合。
约翰.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第一本有里程碑 意义大的经济学教科书《政治经济学原理》 中把斯密的生产费用学说、詹姆士.穆勒等人 的工资基金说,西尼尔的节欲说、李嘉图的 地租论等进行了综合
2
绪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020/4/2
UIBE-王明荣
3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开放经济的一般经济规律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交往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活动 展开国际范围内的合作和竞争 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 增加各国福利
(一)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斯密 (二)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李嘉图 (三)理论的扩展和验证 (四)评价 三、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四、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2020/4/2
UIBE-王明荣
9
导言
简单经济思想史
2020/4/2
UIBE-王明荣
10
1、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中心是研究国民财富增长,他们强调 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因此,增加财富的方法就是通 过资本积累等途径来发展生产。
亚当.斯密第一次宣称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 国民财富的源泉。他一方面批判了重商主义所主张 的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另一方 面又克服了重农主义者所持有的只有农业劳动才创 造财富的偏见。
2020/4/2
UIBE-王明荣
11
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 扩展到生产领域,从而使经济学开始成为 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真正有意义的经 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开始的。
从生产的不同方面说明了生产要素的价 值的决定与价格的形成。
2020/4/2
UIBE-王明荣
15
3、边际革命
19世纪70年代,奥国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 经济学家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 学家瓦尔拉斯——边际三杰。
2020/4/2
UIBE-王明荣
16
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 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观的劳动量,而是 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是 一种与古典经济学家截然对立的主观价值 论。
2020/4/2
UIBE-王明荣
4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 要素国际间流动 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跨国公司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收支调节 汇率决定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
2020/4/2
UIBE-王明荣
5
三、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相结合 理论和政策相结合 吸收和评价相结合
2020/4/2
2C
UIBE-王明荣
24C
21
绝对利益的评价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说明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 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未解释在产品生产中都居于有利或不利地位国家 是否可以参与国际贸易的问题
2020/4/2
UIBE-王明荣
22
(二)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李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