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水利工程与流域综合治理
高三地理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人教版 (2)知识精讲
![高三地理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人教版 (2)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c23d24b2804d2b160a4ec006.png)
高三地理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1. 学习目标要求:(1)知道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
(2)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的基本情况、库区移民安置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了解开发性移民的含义及其优点。
(3)了解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针对不利影响所采取的相应对策;(4)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2. 知识结构:发生区域正面效应(有利影响)负面效应(不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主要在库区具体影响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有效控制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调节局地气候;⑥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和耕地;②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可能诱发地震,增加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④影响三峡自然景观;⑤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⑥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⑦孳生蚊虫,影响健康二. 重点、难点1. 重点(1)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防洪(2)开发性移民(3)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2. 难点(1)开发性移民与补偿性移民的区别和利弊(2)“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三. 具体内容1. 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江河治理和水利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我国,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原因,造成河流径流呈现巨大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对主要大江大河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成就巨大,但一些主要大江大河的抗洪能力仍然较低,遭遇特大洪水危害的危险性日益增大。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江河治理,是持续稳定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推荐)高二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推荐)高二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e8f3fce45c3b3566ec8b38.png)
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考点搜索】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巨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教材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分析了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
最后,教材用了一幅宜昌——重庆段航道剖面示意图和一组数据,形象而具体地阐明了三峡水库对改善川江航运的作用。
◆知识纲要自然原因三洪灾成因峡人为原因工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程防洪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建防洪效益减轻洞庭湖淤积设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的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意发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义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和航运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黄金水道”作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作用用其它效益: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重要图释1、图5.3“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1)读图后,说出长江中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2)分析“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形成“悬河”。
一旦发生洪水,堤防漫溃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农田、企业、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荆江的措施主要有: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完成了几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
(3)在图上找出主要分洪区。
2、图5.5“长江三峡图”(1)掌握长江三峡的组成、名称及其在图上的位置:说明:①长江三峡的长度数据有多种,如192千米、193千米、204千米208千米等。
②有的著作中把大宁河宽谷划入瞿塘峡,把香溪宽谷划入西陵峡。
(2)在图中找出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
【学习策略】1、注重图文结合,要从长江流域的整体去看三峡工程的位置、洪水的成因及其防洪效益、三峡电站的输电范围、三峡工程对川江航道的改善等问题。
5.2中国大型水利工程与流域综合治理
![5.2中国大型水利工程与流域综合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ba7297dd88d0d233d46a51.png)
负面作用较大 的影响
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 采用“蓄清排浑” 工程设计中大坝增强了抗御地震能 力 移植、人工培育和建立植物园、保 移植、人工培育和建立植物园、 护区等
负面作用较小 的影响
三、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 1、影响 、 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对策(文物古迹) 对策(文物古迹) 或迁移重建,或原地保护, 或迁移重建,或原地保护,以使其损失 减小到最低限度 搞好旅游规划和管理, 搞好旅游规划和管理,加强三峡文化自 然景观的保护,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和景点, 然景观的保护,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和景点, 促使长江三峡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促使长江三峡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⑵金沙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作用: 金沙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作用 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 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环境和下游航 运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将成为中国“西电东送”战 运条 略的骨干电源,对实现能源合理配置、改善电源、改善 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金沙江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 ⑶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 金沙江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 堪称世界之最。 堪称世界之最 金沙江水量充沛且稳定,落差大而集中(干流落差 3280米)。水力资源占全国水能总量的16.7%。宜宾以 上称金沙江,流经青、藏、川、滇,石鼓以上为金沙江 上游,石鼓至攀枝花为中游,攀枝花至宜宾为下游。
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7000多人迁到沪、 7000多人迁到沪 7.2000年8月—9月,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7000多人迁到沪、浙、粤、 2000年 9 苏等省市,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苏等省市,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三峡移民的基本方针是异地安置 B.三峡移民外迁是自发外迁 C.三峡库区土地容量严重不足D.迁入区人少地多生产资料十分充足. 三峡库区土地容量严重不足D 迁入区人少地多生产资料十分充足. 2002年 2002年7月4日,我国首次利用黄河上人工水库拦蓄的水形成人造洪水, 我国首次利用黄河上人工水库拦蓄的水形成人造洪水, 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进行冲沙减淤试验。据此回答7 8 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进行冲沙减淤试验。据此回答7—8题。 8.此次试验所用的水主要来( 此次试验所用的水主要来( A.三门峡水库 C.刘家峡水库
世界著名生态工程——中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世界著名生态工程——中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1322d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6.png)
绿色天地●撰文/李世东张炜启动背景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区、市);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
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支流众多,其中支流长度500公里以上的有18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达437条;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湖泊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长江流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拥有众多稀有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居中国七大流域首位。
长江流域年均水资源总量9960亿立方米,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8亿千瓦,可开发量约2.6亿千瓦。
森林资源蕴藏量大,矿产资源丰富。
经济总量超全国的45%,人口占全国的38.5%,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长江流域的过度索取和破坏,给母亲河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生态灾难。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长江流域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载过重,人地、人粮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
尤其是中上游地区,过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据历史记载,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曾超50%,20世纪60年代初期下降到10%左右,1989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9%。
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生态环境质量低下成为制约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水土流失严重。
20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80年代达到62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达到24亿吨,其中长江上游地区为重灾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5.24万平方公里,年侵蚀量19.48亿吨,分别占全流域的80%和87%,且水土流失的强度大。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水利工程和江河湖泊的严重淤积,全流域每年损失的水库库容量达12亿立方米,相当于报废12座大型水库。
水利工程保护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水利工程保护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487b9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e.png)
水利工程保护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使用的过程中会对水土情况造成一定的破坏,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水利工程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引言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工程量较大,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意识到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将会促使工程施工中出现严重水土流失情况发生,对工程的正常施工造成严重阻碍,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给后续的防治工作带来更大的困境。
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要以水土流失的预防为先,治理为后,做好施工中的防治工作,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有效保障,同时,还使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制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1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1.1分布区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很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如果不及时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会导致水土流失的范围不断扩大,可能从山区逐渐蔓延到平原或从农村逐渐延伸到城市,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还会对工业、林业等产业造成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具有分布广、扩散快的特点。
1.2强度变化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升,集中性的机械挖采和排弃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不断恶化,使土壤强度迅速下降,并不断侵蚀周边区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强度不断增加,造成大范围且十分严重的危害。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建设区、淹没区、移民安置区等区域造成影响,原有植被被破坏,导致大面积的地面裸露,从而引发水土流失。
1.3工程影响水利工程往往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涉及大量工程内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增加工程成本。
2024年水利工程项目计划
![2024年水利工程项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98ae7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e.png)
2024年水利工程项目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年水利工程项目计划一、水利工程项目建设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2024年,我国将继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加强水土保持、河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2. 长江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
随着长江流域城市化的加速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增加,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2024年,我国将启动长江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通过建设输水管道、水库等设施,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确保各地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3. 新疆综合利用水资源工程。
新疆是我国的水资源贫乏地区之一,但又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
为了解决新疆的水资源短缺问题,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新疆综合利用水资源工程的建设力度,通过引水、节水等措施,提高新疆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疆的粮食生产。
4. 水利灌溉设施升级改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很大。
为了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2024年,我国将对水利灌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需求。
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1. 建立全国水资源调配规划。
2024年,我国将建立全国水资源调配规划,通过制定统一的水资源调配政策和措施,实现各地水资源的有序调配和合理利用,提高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完善水资源监测和预警系统。
水资源监测和预警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但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监测数据不够及时和准确。
2024年,我国将完善水资源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监测设施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实时性,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 推进水资源税改革。
水资源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手段,通过对水资源的征税,可以有效调控用水行为,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分配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分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be0d2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b.png)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分配的影响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利工程则是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分配的影响,从多个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和作用。
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 梯级利用水利工程通过建设多级水利枢纽,如水库、堰塞湖等,实现水资源的梯级利用。
这种枢纽通过调蓄、导流、放水等手段,将水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地区,确保其高效利用。
2. 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通常会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包括水土保持、水资源调度、生态补偿等措施。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流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改善灌溉系统1. 引水工程水利工程中的引水工程对于灌溉系统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水渠道和输水管网,将水资源从水源地引入农田,实现即时供水,提高农作物的灌溉效果。
2. 智能灌溉技术水利工程中的创新技术也在不断推动灌溉系统的改进。
例如,智能灌溉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过度灌溉。
四、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1. 调水调度水利工程通过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调度,能够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旱季或长期干旱地区,通过有效的调度,将水资源供给不足的地区,满足人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
2. 人工增雨针对干旱地区,水利工程还可以采用人工增雨技术来增加降雨量,提高水资源供给。
这种技术通过喷洒云雾化剂或催化剂,刺激云层形成雨滴,从而增加雨水的降落。
五、保护生态系统1. 水生态恢复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调节水流和水位,促进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这样可以保持水生态的自然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 水生态修复对于破坏严重的水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可以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改善水环境,引入适宜的水生物种群,重建生态链条,实现生态系统的再生。
六、结论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水利工程在水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灌溉系统、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努力,水利工程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生活和经济需求,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
新四大工程黄河长江治理
![新四大工程黄河长江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182f2af242336c1eb95e8c.png)
中国“十五”期间四大工程1、中国“十五”期间建设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作用及意义:水畅、气充、电足、路通)西部大开发的三个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重点工程输送资源源地输送目的地南水北调西线方案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入黄河、解决西北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北京和天津东线方案长江下游扬州三江营河北、天津西气东输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上海西电东送南部大通道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水电站广东中部大通道金沙江干支流水电站、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华东地区北部大通道黄河上游水电站和山西、蒙西地区坑口火电站北京、天津、唐山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引水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中国2002年底开工巨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最早开工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东线方案,实现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分三条路线:东、中、西线(“东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利用江苏省已有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从长江下游抽引长江水,利用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
: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从加高后扩容的汉江调水,经陶岔渠首闸(河南),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
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线的20余座城市供水。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78c87ca26925c52cc5bfcd.png)
读图,把图中 的名称写在下面: 读图,把图中(1)—(13)的名称写在下面: 的名称写在下面 (1)长江上中游的分界 宜昌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______(2)长江中下游的分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 长江中下游的分 湖口 长江航运的起点______(4)长江沿岸 界______(3)长江航运的起点 宜宾 长江航运的起点 长江沿岸 的港口______(5)长江沿岸的港口 武汉 长江沿岸的港口______ 的港口 重庆 长江沿岸的港口 (6)长江沿岸的港口 南京 长江沿岸的港口______(7)长江口的大港 长江沿岸的港口 长江口的大港 上海 ______ 嘉陵江 岷江 均为重要支流) ((8)至(13)均为重要支流)(8)______(9)______ 至 均为重要支流 乌江 汉江 湘江 赣江 (10)______(11)______(12)______(13)____
案例六: 案例六: 白帝城将成江中小岛:白帝城 白帝城将成江中小岛: 现在的最高点为231米,2009年三 现在的最高点为 米 年三 峡库区三期水位蓄水后, 峡库区三期水位蓄水后,水位将达 到175米。这样,白帝城露出水面 米 这样, 的只有50多米 多米, 的只有 多米,现在三面环水的 白帝城将成为江中一座小岛。 白帝城将成为江中一座小岛。届时 的白帝城范围将缩小一部分, 的白帝城范围将缩小一部分,但旅 客观光游览的环境将更加优美。 客观光游览的环境将更加优美。水 位上涨将为游客上下白帝城提供方 便,旅客在江边下船后不用再上 800步石阶,便可一睹白帝城的容 步石阶, 步石阶 貌。
主要问题
问题1 三峡的成因和位置是什么? 问题1:三峡的成因和位置是什么? 问题2 三峡工程的选址、主要设施和规模如何? 问题2:三峡工程的选址、主要设施和规模如何? 问题3 三峡工程建设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问题3:三峡工程建设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我国历代水利的发展
![我国历代水利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e803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b.png)
我国历代水利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水利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辉煌。
从古代的黄河治理到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水利始终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柱。
以下是我国历代水利的发展情况。
一、古代水利中国古代水利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当时人们开始修建简单的水利工程,如堤防、水库等,用于灌溉和防洪。
其中,最著名的是都江堰工程,它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统一整治堤防,开创了全流域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先河。
汉代以后,水利工程逐渐增多,其中以隋朝的京杭大运河最为著名。
这条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方的水路交通,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隋朝还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用于灌溉和防洪。
唐宋时期,水利工程达到了高峰,其中以西湖、镜湖等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成为了当时的标志性建筑。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还提出了“水旱灾害与水土保持”的思想,强调了保持水土的重要性。
二、近代水利进入近代以后,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水旱灾害等问题。
这时,水利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治理海河工程。
1911年,中国第一家现代水利机构——中华工程师学会在上海成立。
同时,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水利技术,如引进抽水机、水泥、钢筋等材料和技术。
这些技术和材料的引进为中国现代水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水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和建设力度。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水利部,负责全国的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
此后,中国水利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这些工程的修建不仅提高了中国的防洪能力,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同时,中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如建设水库、灌溉渠道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除了大型水利工程外,中国还注重了水土保持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完整版)中国在建大型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完整版)中国在建大型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6416fa9a4431b90d6c85c79d.png)
中国在建大型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1.辽宁观音阁水库工程
2.辽宁白石水库工程
3.河北桃林口水库工程
4.海河干流治理工程
5.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
6.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
7.山西汾河二库工程
8.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程
9.甘肃引大人秦工程
10.甘肃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合作开发项目11.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
12.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工程
13.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14.上海防汛墙加固工程
15.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16.安徽无为大堤加固工程
17.浙江珊溪水利枢纽工程
18.浙江碗窑水库工程
19.江西鄱阳湖治理一期工程
20.湖北荆江大堤二期加固工程
21.汉江王浦洲水利枢纽工程
2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24.湖南洞庭湖防洪蓄洪工程
25.湖南江垭水利枢纽工程
26.四川石板水电站工程
27.四川大桥水库工程
28.广东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a0d8eaad51f01dc281f1ff.png)
案例六:
白帝城将成江中小岛:白帝城 现在的最高点为231米,2009年三 峡库区三期水位蓄水后,水位将达 到175米。这样,白帝城露出水面 的只有50多米,现在三面环水的 白帝城将成为江中一座小岛。届时 的白帝城范围将缩小一部分,但旅 客观光游览的环境将更加优美。水 位上涨将为游客上下白帝城提供方 便,旅客在江边下船后不用再上 800步石阶,便可一睹白帝城的容 貌。
长江洪水的形成,首先是_自_然__原因;其次才是人__为_原因,
它_加_重__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
返回
三1.长峡江工荆程江的段防与洪黄效河益下游河床的共同特征_地__上_河_,
其成因是_上_游__过__度_砍__伐_,__森__林_覆__被_减少,水土流失
加剧,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荆
按照三峡工程的移民方案,将百万移民就近安置下来,这
并不意味着问题就算解决了;相反,更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将由此而生。库区附近迁入百万新移民后,库区周围陆地上的 人口密度不可避免地迅速增加,这么多的移民要生存,当地的 耕地条件能够满足他们务农的需要吗?实际上,库区两岸都是 海拔较高的山地,坡度险陡、土壤瘠薄,可耕地极为有限。在 这样的山区里,一旦人口密度骤然过度增加,有限的耕地必然 无法负担,这就会迫使新移民满山开荒。如此一来,自然植被 的破坏必将加重,森林和草地的面积会迅速减少,水土流失也 随之更加严重,紧接着就会出现水库淤积速度加快。一旦库区 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生物种群的栖息地也会缩小,这样三峡地 区的生态和环境条件就必然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从点到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淮河治理
![从点到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淮河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27309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b.png)
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9期!"#$%&'()*+,-./01王 瑞 芳 〔摘要〕治淮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
从1950年冬开始,党和人民政府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先后组织实施了三期工程建设项目,有计划地对淮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治淮工程经历了从点的治理,到点线结合的治理,再扩展到面的治理的过程,不仅修建了众多的大中型水库,提升了拦蓄洪水的能力,而且整治了淮河干支流,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有效地遏制了淮河水患。
治淮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也留下了值得汲取的宝贵教训。
〔关键词〕淮河治理;蓄泄兼筹;治淮工程;从点到面〔中图分类号〕D232;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6)-09-0044-11FromsmalltoLarge:TheGovernanceofHuaiRiverintheBeginningoftheNewChinaWangRuifangAbstract:TheHuaiRiverprojectisthefirstlarge scalewaterconservancyprojectofthewholebasin,withmulti pleobjectives,constructedaftertheestablishmentofthenewChina.Sincethebeginningofthewinterof1950,theCPCandthepeople’sgovernment,undertheguidelineof“floodstorageanddischarge”,hasorganizedthreephasesofconstructionprojects,andsystematicallycarriedoutthe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theHuaiRiverBasin.Theprojecthasgonethroughfromthepointofgovernance,governanceofpoint linecombination,andthentothegovernanceofallsides.Manylargeandmedium sizedreservoirshavebeenbuilt,whichenhancesthefloodstoragecapacity,andtheHuaiRivertributarieshavebeenrectified,whichimprovestheflooddischargecapacityandeffectivelychecksthefloodofHuaiRiver.TheHuaiheRiverhasmaderemarkableachievements,andalsoleftvaluablelessonstobelearned. 新中国大规模的治水事业,是从治理淮河起步的。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专题复习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de31ac4da38376baf1fae89.png)
程 为例 )
考 点 1水 土 流 失 发 生 的 原 因 、 害 及 防 治 ( 黄 土 高 原 . 危 以
为例 )
【 命题 角度 】 提供 区域 图或景观 图作 为考核背 景 , 多 以人 类 与地理环境 协调 发展为 切人点 , 自然 和人文 因素 两个方 从 面 , 不 同区域 水土 流失 成 因进 行 比较 , 出治 理 水土 流失 对 提 的重要 措施 , 试题 主要 以非选 择题 的形 式 出现 。
发 和 加 剧 自然 灾 害 的发 生 。
自 洪 水 力 量 游 干 流及 中 游 支 流 洪 水 来 量 大 。 特 别 是 雨 期 大 范 围 上
然
因 素
内普 降暴 雨 . 引起 长 江 上 游 干 流和 中 游 支 流 洪 水 同 时
暴发
,
中 下 游 势 必发 生特 大 洪 水
东送 等 ) 的原 因 、 施 及 应 注意 的问题 , 择 题 与非 选 择题 措 选
并重。
表 2
答{ 物质基础: 平地多 疏松的沙 质沉积 物 漠l I 因 动力因 大风 日 素: 数多, 风力大 倍1  ̄¥AI: 激增 人r N 人口 对生态环境的 压力; 类活 人 动不当, 对土地 因I { 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利用
、
草 地面积 , 实施退 耕 还林 、 还草 工程 ; 改善 天然 草 场和植 被 ; 确 定合 理 的载 畜 量 , 强 放 牧管 理 , 行 轮封 轮 牧 、 护草 加 实 保 场、 保持水 土 。小流域 的综合 治理 : 塬 、 保 护坡 、 固沟 。 【 点链 接 】 热 中西部地 区生态建设 与农业 发展方 向。
南四湖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思考
![南四湖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65acb0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68.png)
2021.254南四湖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思考屈建春 王国瑞 李振卿一、概况南四湖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南北狭长125km,东西宽6~25km,周边长311km,面积1280km 2,总库容47亿m 3。
南四湖流域北起大汶河左岸,南至废黄河南堤,东以泰沂山脉的尼山为分水岭,西至黄河右堤。
包括山东、江苏、河南、安徽4省38个县(市区),总流域面积3.17万km 2。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淮河流域第二大淡水湖,统筹做好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南四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形式不够丰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景观水利建设欠缺。
近三十年来基本没有建设新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目前南四湖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还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二级坝枢纽工程。
2. 河道治理兼顾河道自然状态有所欠缺在南四湖流域的河道治理中,一般采用梯形断面,上宽下窄,边坡稳定,底部平整,施工简单,工程中河槽断面大多采用单一断面,河道比降过大,排水过多。
南四湖流域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紧张。
排洪泄洪过程中水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兼顾好综合治理、生态治理和雨洪资源利用。
3.前期工作协调困难工程前期工作往往得不到土地管理、林业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相关手续办理困难。
甚至有些工程勉强实施了,但由于一些手续缺失,造成工程无法及时竣工验收。
4.工程建设周期长,设计变更多工程开工前,迁占补偿工作是主要制约因素,施工单位经常要等待迁占工作完善后才能开工。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工期较长,往往存在超出设计工期的现象,工程设计有时需要变更。
受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的影响,部分工程施工进展缓慢,甚至存在停工再复工的现象。
在主体工程完工后,个别专项工程进展缓慢。
工程建设与档案管理常常不能同步,延误了工程竣工验收。
5.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较高且到位率低南四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主要分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投资比例一般为4∶6或5∶5,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较高。
(完整版)中国在建大型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完整版)中国在建大型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bdc032d4ccbff121dc368352.png)
(完满版)中国在建大型水利工程分布表示图
中国在建大型水利工程分布表示图
1.辽宁观音阁水库工程11.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
2.辽宁白石水库工程12.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工程
3.河北桃林口水库工程13.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4.海河干流治理工程14.上海防汛墙加固工程
5.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15.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6.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16.安徽无为大堤加固工程
7.山西汾河二库工程17.浙江珊溪水利枢纽工程
8.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程18.浙江碗窑水库工程
9.甘肃引大人秦工程19.江西鄱阳湖治理一期工程
10.甘肃河西走廊 (疏勒河 )农业灌溉暨移民
部署合作开发项目
20.湖北荆江大堤二期加固工程
21.汉江王浦洲水利枢纽工程
2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24.湖南洞庭湖防洪蓄洪工程
25.湖南江垭水利枢纽工程
26.四川石板水电站工程
27.四川大桥水库工程
28.广东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
1 / 1。
发挥黑山峡水利枢纽综合效益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发挥黑山峡水利枢纽综合效益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5f9bf0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e.png)
度大,信息化推进难度大。2017 年 12 月,甘肃省景电管理局联合多方向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申报《无人值班泵站智能远程测控应用设计示范研
究》课题,
率先在多泥沙高扬程梯级泵站开展无人值班智能化研究与应用。
理地确定黑山峡河段的开发方案,充分发挥其综合
“水火无情,人间有爱”。生命重于泰山。宁夏
效益,对全流域的防洪保安、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新闻网发表的《黄河大柳树水利工程论争回忆》中
至关重要。
写到:1956 年“经苏联专家来现场鉴定,青铜峡的地
1 总结经验,
科学规划
黄河治理不仅保障了 70 多年伏秋大汛岁岁安
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纲要要求“推进古贤水利枢纽
的主要任务,明确各河段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治理标
前期工作,深化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专题论证,完
措施,从全流域的角度确定黑山峡河段的功能定
善以骨干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为主的水沙调控体
位,
科学合理地论证开发方案。
系,优化水库运用方式和拦沙能力。……”科学合
2 客观论证,确保安全
梯级泵站无人值班智能化体系、多沙水流离心泵站故障诊断与健康状态评价、水泵磨蚀监测分析评估及灌区高扬程梯级泵站区块化管理等四
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在机组倒转监测、水泵磨蚀状况监测、出水阀门启闭故障监测等三个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
新甘肃 2021-01-18;作者:
杨唯伟)
·2·
成前兰州河段结冰封河、有踏冰过河的历史,水库
的小观音水库已发挥很好的效益了!争来争去浪
建成后兰州段竟然不结冰更不封河了),以防造成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与整治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与整治](https://img.taocdn.com/s3/m/db2b30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d.png)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与整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河道的治理变得尤为重要。
河道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水资源、减少水灾、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与整治的关键问题和方法。
一、治理目标和意义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与整治旨在改善河道水质、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灾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河道治理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等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治理方法和技术1.河道规划与设计河道治理的第一步是进行规划与设计。
规划要考虑河道的环境特点、地质条件、水生态系统等因素,确定河道的治理目标和措施。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河道的排水能力、航道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等。
2.河道整治与疏浚河道整治主要包括河道疏浚、改道、定界、防护等工程。
通过疏浚可以提高河道的通水能力,减少水患的发生。
同时,改道、定界和防护可以保护河岸,减少侵蚀和沉积,提高河道的稳定性。
3.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要兼顾生态修复和保护。
通过人工造岛、种植湿地植被、建立生态廊道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对水生物资源保护和河道污染控制,提高水质。
4.流域综合治理河道治理要与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协调河道治理与流域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
通过建立流域管理机制、加强河道管理和监测,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管理。
三、案例分析1.黄河治理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然而,长期以来,黄河频繁泛滥,造成了严重的水患和河道严重淤积。
为此,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黄河治理工程,包括黄河防洪和整治工程、黄河补水工程等,有效提高了黄河的疏水能力和综合利用率。
2.长江河道整治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河道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中国实施了长江三峡工程、长江禁渔政策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航运效益:
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宜 宾-宜昌)航运条件。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 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船队从上海 直达重庆,通过能力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 1/3。
⑷其他效益:
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 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 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到华北)以及库区水 产养殖等方面,改善中下游平原去生态环 境,调节库区气候,发展旅游业等,发挥 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百万移民及其安置:
1、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百万移民是三 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1)三峡移民的特点有:三峡工程淹没范围 广、移民人数多、搬迁规模大、移民安置任务 艰巨,关系重大。
(2)表现在: ①库区安置移民的环境容量不足,是最大
困难。(因生态环境脆弱,贫困落后,人 多地少) ②教育、科技落后,文化素质较低;风俗 习惯、乡土观念等增加移民难度。 ③移民处理不当,可能影响社会安定。
意义:保证移民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来,为 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有 利于长治久安。
成功实例: ①湖北秭归桐树湾:就地后靠进行开发性移
民的典型。移民原则:“搬得出、稳得住、 逐步能致富”;后靠安置模式:“线上一条 路、路边两排房、房后一片园”。良性生态 农业模式:“猪—沼—果”。
②浙江嘉兴市嘉善县:成功安置外迁移民的 典型。原则:“相对集中,插花安置”。
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工程概况:
三峡工程位于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坝高 180米;1820万千瓦。有防洪、发电、航运、养 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同时在南水北调、开展 旅游、发展库区经济、改善中下游生存环境、 滚动开发长江水能等方面发挥巨大的效益。是 当今世界最大型水利工程,影响深远。涉及到 的问题有防洪、泥沙、淤积、移民、技术、资 金等。
⑵发电效益: ·三峡建电站的条件:三峡位于我国第二阶梯 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 大,峡谷区,河道窄,水流湍急,水力资源 丰富。 ·三峡电站规模:世界规模最大,1860万千瓦, 占长江可开发水能的28%,相当10个大亚湾。
三峡电站带来的三大效益体现在:
①社会效益: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 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它将作为未来全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 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经济效益:每年可为增加5000多亿元的产 值提供电力保证。
填图:填出用:
(1)防洪效益:——成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 长江洪灾的原因: 首先是自然因素:①气候:长江流经湿润区,降水多;
②水系: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有些年份, 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上游川江洪水也 随之袭来,多股洪水汇聚,干流势必出现特大洪水。 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如,
(2)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主要表现在:
①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
②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 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
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区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 可能性增加; ④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 ⑤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 ⑥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⑦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等。
四、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 影响和对策:
1、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1)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主要表现在: 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 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②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⑤调节局地气候; ⑥与火力相比,还可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
①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建高产稳产梯田和 经济林园;
②新建加工、建材、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二、三 产业。// 异地安置:鼓励移民自愿外迁,搬到三峡工程 收益省份,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③国家首次实行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给与政策和 资金上的优惠。
4、开发性移民:
2010届中国地理高考复习 课件系列
26《中国大型水利工程 与流域综合治理》
一、全国概况:
我国河湖众多,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 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各大江河流域洪涝、干 旱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全国有近一半的人口、 1/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面临洪 水威胁的平原、盆地,及大江大河中下游。所 以,兴修水利、防治水害、综合治理各大江河。 如:长江、黄河、海河、淮河。
过去:水库移民长期沿袭按被淹没的实物量,
向移民一次性发放赔偿费的做法。没有帮助移民开 发新的生产出路,等赔偿费用完,移民的生活往往 仍没有着落,从而产生种种问题和矛盾。
现在:制定开发性移民方针,也就是通过发展
经济来安置移民,即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 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 展经济、广辟生产安置门路,拓展环境容量,对移 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安置作全面安排。
2、移民安置的有利条件:
①库区受淹面积不集中、需要安置的移 民相对分散的特点——对策: 就近后靠安置。
②移民中57%属非农业人口,可随城镇 新建、工厂搬迁各就其业。
3、36万库区农民移民出路:
农民安置采取“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 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于自找门路安置相结合”政策。 本地安置:
①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使水土流失的加剧,导致流域 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淤积, 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导致湖泊萎缩,使湖泊调蓄洪峰能力削弱。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三峡水库是长江干流上第一座调控水库,①
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对整个中 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②提高荆江河 段的防洪标准(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配 合分洪、蓄洪工程,可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 ③可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④减轻洞庭湖淤 积。⑤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损失。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 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