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程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第一篇:比较文学复习重点比较文学复习重点比较文学(新)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兴起,最为突出的标志是。

2、最能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勃兴之后的骄人成绩的,应推朱光潜的与的《谈艺录》。

3、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这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

4、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介于两种或两种之间的学理关系。

5、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

6、在一个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两者可以互为指称。

7、世界文学是 1827年在评论他自己的剧本的法译本时最早提出的。

8、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体就是。

9、比较视域内质的最高层面用八个字来概述,就是与。

10、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平台是指层面。

11、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最早是由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中提出来的。

12、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

13、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14、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征是。

1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李达三提出中国学派乃,它遵循东方特有的折衷精神。

16、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

二、名词解释1、国别文学2、民族文学3、总体文学4、世界文学5、比较视域6、对话平台7、汉学8、主题学9、意象10、接受11、海外华文文学12、译介学三、问答题1、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特色是什么?2、中国比较文学正式建立的突出标志是什么?3、文化研究有什么样的学科特征?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与文化研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4、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有哪些?5、为什么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两个重要标识?6、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涵盖了哪些类型?7、什么是比较文学?8、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9、国外汉学能够为比较文学提供哪些借鉴?10、平行研究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11、试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跨文化特点。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较⽂学复习资料第⼀章⽐较⽂学的历史第⼀节⽐较⽂学学科的兴起时间和地点:19世纪后期的欧洲原因:⼀、社会经济——决定作⽤各民族⽂学间存在着交流和融合、影响和接受的历史需要——⾸要前提;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主义意识对学科的催⽣(法)基亚:资本主义促成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世界主义意识开始觉醒;(德)施莱格尔兄弟19世纪浪漫主义⽂学运动时期,先后提出“⽂学开放性”和“⽂学普通性”;歌德:提出“世界⽂学”的概念世界主义意识的影响:改变了⼈们的⽂学观念,其表现是:(1)认为⽂学既是民族的,也是全体⼈类的;(2)不同民族或地区的⽂学既有共同性存在差异性;(3)各民族⽂学是在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三、科学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上半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风靡欧洲,其内在本质就是科学主义。

实证主义强调真实与准确第⼆节⽐较⽂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学科形成的标志第⼀次⽤“⽐较⽂学”这个词是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在1816年主编的《⽐较⽂学课程》1829,维尔曼《⽐较⽂学研究》(1)⽐较⽂学杂志的出现。

表明学科在理论上的成熟。

1877,匈⽛利梅茨尔《总体⽂学⽐较》——第⼀本⽐较⽂学杂志;(2)⽐较⽂学理论著作的出版。

1886,英国波斯奈特《⽐较⽂学》——世界第⼀部⽐较⽂学理论专著,预⽰着⽐较⽂学从具体的研究实践向学科理论建设⽅向的发展;(3)⽐较⽂学作为正式课程进⼊⼤学;(4)学术论⽂、⼯具书的出现。

1897,瑞⼠贝茨《⽐较⽂学⽬录初稿》——世界上第⼀部⽐较⽂学⼯具书;<⽼师提了这⼀点>(5)⽐较⽂学教授职位的设⽴。

<书上的>⼆、各个学派的观点(学派、主要观点、代表⼈物及其作品)(⼀)法国学派(⽐较⽂学发展第⼀阶段)戴克斯特(前驱)、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伽列、基亚影响研究;在研究⽅法上,强调实证主义巴尔登斯贝格:1921《⽐较⽂学评论》杂志梵.第根:巴黎⼤学教授,1931发表《⽐较⽂学论》(专著)该书主要观点:(1)划出⽐较⽂学研究的界域。

(完整版)比较文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比较文学复习知识点

第三章复习题⏹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分别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

其中最基本。

这四种研究类型中最主要的两种是: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 2.从传播方式来看,影响研究中的影响分为哪两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3.影响的过程可以分为放送、接受和传播途径。

从放送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称之为“流传学学”,从接受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之为“渊源学学”,从传播途径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媒介学学”。

⏹ 4.影响研究的具体方法是:考据的方法、科学性、历史性,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 5.第一次正式正式提出“阐发法”这一名称的台湾学者是古添洪。

⏹ 6.接受研究可以看作影响研究的发展,它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阐发研究可以看成平行研究是衍生出来的一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1.影响研究:是指对跨民族、语言和文化界线的不同文学之间基于事实联系之上的互相渗透与互动的影响史实进行的一项专门研究。

⏹ 2.平行研究: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与异,并导出有益的结论。

⏹⏹ 3.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在同一民族内部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 4.圆形的研究:⏹ 5 .平行回现论⏹三、简答题⏹1、渊源学分为哪五类?笔数的渊源、口传的渊源、印象的渊源、集体的渊源、孤立的渊源⏹ 2.影响研究的理论体系(理论基础)有哪四个方面?1.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2.影响的事实联系论3.影响的历史意识论4.影响即对创作的理解论⏹ 3.影响研究的步骤有哪些?1.影响存在的提出2.材料的搜求和考订3.假设的证明4.影响的深入研究⏹ 4.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之间的差异?1.平行研究尚未发现或根本不存在事实联系2.平行研究范围广泛,影响研究范围窄⏹ 5.阐发研究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哪两点?1、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2、理论对理论的互相阐发3、以别的学科对文学作出阐发⏹ 6.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相同点: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同样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或者研究自己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影响研究有一致性。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4、欧洲中心主义:比较文学研究刚好诞生于19世纪末欧洲帝国主义的强盛时期,并无可辩驳地与之联系在一起,早期比较学者的跨文化视野是靠当时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拓展出来的,当时的欧洲在对世界发号施令,帝国主义的地图为当时的文化视野提供了通行证,然而满怀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理想的比较学者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

由于眼界、学养的局限以及欧洲中心主义的心理痼疾,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们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这门学科限定在印欧语系之内,从而忽略了非西方文学的存在以及东西文学交流互动的价值和意义。

5、美国学派: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的比较文学学派,认为比较文学不再是文学史的一支,而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的文学研究,反对单纯追求“事实联系”的比较文学研究,主张用大规模综合比较和审美批评的方法。

这一学派开启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先河,代表人物有韦勒克、亨利·雷马克等。

6、平行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作为美国学派极力倡导的研究方法,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

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平行研究关注的是“文学性”和作品的美学价值,其理论前提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

平行研究大大开拓了比较文学的疆域,拓宽了比较文学的视野,提升了比较文学的高度,克服了影响研究画地为牢的局限。

7、教堂山会议(哪一年那个地方内容是什么,对法国主义的挑战):指在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理论的僵化的、保守的实证主义提出了质疑,提出了恢复比较文学研究的“人文主义精神”,注重文学审美价值关系的平行研究,从此美国学派作为比较文学学派的一支开始与法国学派一起受到国际比较文学界的重视,并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绪论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人:1886年,波斯奈特,创作世界上首部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

·1904年,黄人在《中国文学史·分论》中对波斯奈特及《比较文学》一书作出介绍.·早期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译著:A 1931年,傅东华译,法国洛里哀著《比较文学史》;B 戴望舒译,梵·第根著《比较文学论》。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末得以诞生.·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人:1827年,歌德。

·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1877年,匈牙利,《世界比较文学报》。

·德国比较文学的开端:1887年,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法国学派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韦勒克、韦斯坦因、雷马克。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一期发表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为“跨异质文化”。

·比较文学的基本功用,在于跨越和沟通。

·法国学派以文学的输出和输入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以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为支柱的影响研究体系;美国学派以文学的审美本质和世界文学的构想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以类比、综合和跨学科等方法为支柱的平行研究体系;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体系的五大支柱方法是双向阐发法、异同比较法、模子寻根法、对话法、整合与建构法。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征,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1■比较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原因(了解)【选择】1)人民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发展,是比较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3)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2.比较文学”的定义【选择】【简答】法国学派一一影响研究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起点(作家、着作、思想)—放送者到达点(另一国的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一一接受者沟通二者的媒介(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传递者美国学派一一平行研究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中的所谓比较”并不是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而是一种观念,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一种研究工作中的基本立场,是指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

3.“四跨”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填空】4■三个文学关系【填空】【简答】事实联系一一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一一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它们的相异和相同都有某种可比性,因而具有研究价值交叉关系一一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阐发的关系5■比较文学的开放性【选择】【简答】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一、多选:1、比较文学学科形成标志:(1)名称提出;(2)讲座、课程开设;(3)创办杂志;(4)出版专著2、比较文学法国学派成员:代表人物(三位奠基人: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安培“创建比较文学史”、圣伯夫“理论上的肯定”);三个第一(第一位比文化成因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梅茨尔)、第一本理论专著(波斯奈特));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3、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4、媒介学的个体媒介包括方面:作家、学者、翻译家、外交人员、文化使者等。

5、文类学:文体学、二、单选1、影响郭沫若的美国诗人:朗费洛2、比较文学的作用: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和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3、法国学派的特点:比较文学是国际关系史,不主张比较“影响研究”。

4、文类学研究的问题:文类的历时研究和文类的共时比较、缺类研究5、文化翻译中文化意义增加的情况:6、宗教对文化的影响:加速了各文明之间的文化融合和发展。

三、填空1、中国的第一部比较文学著作卢康华、孙景尧《比较文学导论》2、钱钟书的比较文学著作《谈艺录》、《管锥编》3、中国的狄更斯:老舍4、对卡夫卡产生影响的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5、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是比较文学的重要论文6、每一篇艺术作品都有主题,但都不一定纳入母题之中。

四、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征,加强文学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译介学:是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的种种变异现象,探讨产生这种变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比较文学是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一门新兴学科的名称,这门学科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也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一、比较文学的形成与发展⏹1、比较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

2、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史前史、学科史:(1)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学派:a、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研究;b、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是考据,寻找事实材料,它排斥审美分析。

法国学派创立了影响研究,使用严谨求实的研究方法,并用累累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这门学科的科学价值,使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确立了牢固的地位,功不可没。

但是,法国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有狭隘性、机械性以及文学沙文主义倾向等局限。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美国学派:a、比较文学是跨越国家界限的文学研究;b、比较文学是跨越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

美国学派创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使比较文学有了向纵深发展的可能性,但有狭隘性、理论不够严密、研究范畴过于宽泛的弊端。

(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中国学派近代:中国比较文学拉开序幕“五·四”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兴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比较文学沉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中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中国学者开创了跨文化体系的东西方文学以及东方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为进行全球范畴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开辟了道路。

二、比较文学的定义、研究目的、学科特征1、定义: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研究目的: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认识民族文学的特性与人类文学的共性。

3、学科特征A、开放性: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是开放的——它不受时空、文学形式、研究对象的价值、研究内容与学科的限制;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是开放的——它能迅速吸收种种非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

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资料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就是比较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一种可资研究文学规律的内在价值,是提供比较研究的可能,并保证比较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指的是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

在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这种学理依据是不断拓展的。

2、什么是“期待视野”?作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

如古典小说读者对“金榜题名”等大团圆结局的期待。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三、论述:(54分)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1)定义: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学科(如各种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另一端,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

因而又称为科际整合。

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知识形态的一致性、共通性,同时也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

(2)必须注意文学性与系统性两个方面。

(3)举例:比如文学与音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文学与哲学:存在主义与文学。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消极一面:“误读”就是对原作的“曲解”、“误解”、“改变”,它自然会导致文学传播中的部分失败,使译作读者看不到异质文化文学的真相;而且,翻译界已取得共识,文学翻译应最大程度地在各个层面上忠实于原作,所谓“信、达、雅”,“误读”显然与翻译的宗旨相悖。

如上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有人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问题,应该说就是翻译“误读”引起的后果。

积极作用:(1)便于外国文学作品在本国传播,促进文化交流。

(2)在“误读”中可能阐发出原作中一些未被发掘的新意,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

自考《比较文学》复习笔记

自考《比较文学》复习笔记

《比较文学》复习笔记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

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

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法。

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

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

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亨利。

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

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

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质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学派及发展1、比较文学之父”维尔曼。

2、“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一种从跨文化角度对分别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多种文学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或内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学问。

3、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强调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1)、外在联系,即事实联系,可以进行影响研究(2)、内在关系,即价值关系,可以进行平行研究(3)、交叉关系,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4、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在研究视野上具有跨越性;其研究对象应具有文化性;其研究方法是综合性的;其体系建构上是开放性的;其研究过程则是对话性的。

5、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最早提出“世界文学”Weltiliteratur概念,(1)、施德里希、雷马克:指一系列文豪巨匠的文学作品和文学遗产,如《荷马史诗》、《唐·吉诃德》、《神曲》、莎士比亚戏剧等经典文学遗产,以及经过时间考验并获得了世界声誉和永久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

(2)、韦勒克:指一种未来的理想的文学,理想的文学时代。

(3)、韦勒克: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是具有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视角的学术研究。

这里世界文学也指出了比较文学研究所必需具有的历史意识。

(4)、歌德:指一种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国际性、世界性精神生活方式。

其中蕴含着对于“世界文学”这一客观文学存在的认知和态度。

6、民族文学概念(national literature):在某个民族文化土壤里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本民族的政治、社会历史、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反映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

7、外国文学(foreign literature):顾名思义是指外国语言文学,包括了英国语言文学、俄国语言文学、法国语言文学等非本国语言的其他各国文学。

8、总体文学(general literature):一般文学或普通文学,由法国梵·第根首先提出;总体文学专门研究许多国家中共同发展的问题,如综合研究在理查生和卢梭的影响之下的欧洲感伤小说的发展问题就属于总体文学。

比较文学教程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教程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教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世纪末。

2、最早出现的比较文学学派是国学派。

3、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成立。

4、民族主义中潜在的一种盲目自大的危险,容易滋长种族歧视与排外情绪,即所谓的。

5、思潮流传主要表现为文学思潮的传播。

6、异质文化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接收,过滤,进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叫做。

7、学被认为是在19世纪从德国的民俗学热中培育出来的一门学问。

8、“文类”一词,我国又称。

9、阐发研究是比较诗学中的。

10、中国戏曲中只有正叙式而没有。

11、比较文学在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

12、“比较文学之父”是指。

13、第一个比较文学教授是。

14、中国比较文学的摇篮是。

15、用西方理论阐发中国文学现象的第一人是。

16、世界趋同性首先表现在模式上。

17、比较文学要求人们从的角度观察文学现象。

18、比较文学的影响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作用下的结果。

19、平行研究的提出是学派的贡献。

20、渊源学研究文学作品的目的是揭示出一定的。

21、西方的悲剧理论反对结局。

22、诗学在西方泛指。

23、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

24、的质量是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25、在西方,《圣经》同文学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和繁荣是()。

A、二三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C、四五十年代D、五六十年代2、小说中事件发生,人物出现的背景叫()。

A、场景B、背景C、情景D、环境3、宗教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

A、体裁上B、语言上C、作家身上D、主题上4、西方文艺理论的核心术语是()。

A、言志B、创作C、品评D、典型5、美国比较文学家列文曾将文类比较比作()。

A、集会B、交流C、公共机构D、沟通6、将一国文学介绍、传播到另一国去的个人叫()。

A、个人媒介B单独媒介C、文学媒介D传播媒介7、文本的渊源研究集中于文本自身的()。

A、外在关系B、内在关系C、相互关系D、相对关系8、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主要表现为一种()。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西方的情诗:萨福《相思》但丁《新生》普希金《我曾经爱过你》
B 都有一个曲折反复而冲突阻力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思想,主张“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以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因而情诗创作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历代的妓馆青楼却又是公开的。因此,文人的作品中自然形态的情诗少,但民间的情况又不太一样。
(4) 宗教情感上
中国人对于超生死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信心,情人死后也就与草木同朽了,等待来世的不可期;
西方人浓厚的基督精神,相信在天堂中还能再相见。如弥尔顿《悼亡妻》等都坚信死后与亡妻会在天国相见,天国几乎具有地理的真实性
(5) 情景上
中国:闲庭深院,沉香亭畔,罗帐半掩,炭火微温,月影阑珊,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水调歌头》
6. 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77年,匈牙利 梅茨尔创办的《总体比较文学报》
7. 比较文学理论著作问世:1886年,英国 波斯奈特的第一部比较文学论著《比较文学》
8. 比较文学讲座出现:1892年戴克斯特“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9. 比较文学专著出现:《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戴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勃兰克斯
13. 比较文学转折点:教堂山回忆(1958年,国家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打好,揭开了美国学派的序幕)
14. 美国学派:强调无事实影响下的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分为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
15.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提出了“文学发展过程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一部分”。
16. 日尔蒙斯基《比较文学与文学影响问题》提出:可以根据文学史上在相似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类似现象来进行研究。
经伏尔泰改变后的《中国孤儿》中,搜孤、救孤的悲剧冲突为次要的,虚构了成吉思汗和伊达梅之间感情与理智的悲剧冲突。表现理智与天才对盲目。野蛮的暴力所具有的优越性,强调道德的力量。

比较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考试复习资料绪论1、学习比较文学应明确的几点:(简答\判断)比较文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是国际视野,并非简单的文学比较;其目的是共建和共享人类多元的文学成果。

2、学科的基本特征是跨越性:(三个跨越性)1)超出一国范围之外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跨国性。

2)文学与人类其他领域,包括艺术、哲学、历史、社会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比较,跨学科性。

3)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的比较研究,跨文明。

3、比较文学的意义:1)对于其他学科的建设起到影响和推动作用;同时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启迪作用。

2)比较文学能够帮助我们改善人文生态环境,促进不同名族、不同国家文化与文学间的相互交流,能加强民族与民族间、国家间文化文学的相互尊重和互识、互证、互补,共建全球多元化文学。

3)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

4)扩展人们的净胜世界,5)从他人的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6)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构建的重要途径。

4、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其定义有一定的边缘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法国学派: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甚至作家生平之间的实际联系,强调事实考证。

(梵·第根、卡雷、基亚)美国学派: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是跨学科的研究。

(亨利·雷马克)中国学派:5、法、美、中学派的特点和局限:1.法国学派。

特点:提出比较文学是国家间的关系史,其特点是跨越国家或民族的的界线,研究国家民族间的文学影响和事实联系,重事实考据。

局限:排斥美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研究范围狭窄。

2.美国学派。

特点:提出平行研究的新方法;反对欧洲中心论;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立价值;主张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读和文学评价,注重文学和和其他关系的研究,重视科学性和美学性。

局限:1)由于不重事实基础,因此在判断和结论方面的准确性以及理论深度往往是因人而异,差异较大;2)由于研究范围较宽,研究对象缺乏严格的限定。

(完整版)比较文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比较文学复习知识点

第三章复习题⏹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分别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

其中最基本。

这四种研究类型中最主要的两种是: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 2.从传播方式来看,影响研究中的影响分为哪两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3.影响的过程可以分为放送、接受和传播途径。

从放送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称之为“ 流传学学”,从接受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之为“ 渊源学学”,从传播途径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之为“ 媒介学学”。

⏹ 4.影响研究的具体方法是:考据的方法、科学性、历史性,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 5.第一次正式正式提出“阐发法”这一名称的台湾学者是古添洪。

⏹ 6.接受研究可以看作影响研究的发展,它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阐发研究可以看成平行研究是衍生出来的一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1.影响研究:是指对跨民族、语言和文化界线的不同文学之间基于事实联系之上的互相渗透与互动的影响史实进行的一项专门研究。

⏹ 2.平行研究: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与异,并导出有益的结论。

⏹⏹ 3.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在同一民族内部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 4.圆形的研究:⏹ 5 .平行回现论⏹三、简答题⏹1、渊源学分为哪五类?笔数的渊源、口传的渊源、印象的渊源、集体的渊源、孤立的渊源⏹ 2.影响研究的理论体系(理论基础)有哪四个方面?1.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2.影响的事实联系论3.影响的历史意识论4.影响即对创作的理解论⏹ 3.影响研究的步骤有哪些?1.影响存在的提出2.材料的搜求和考订3.假设的证明4.影响的深入研究⏹ 4.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之间的差异?1.平行研究尚未发现或根本不存在事实联系2.平行研究范围广泛,影响研究范围窄⏹ 5.阐发研究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哪两点?1、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2、理论对理论的互相阐发3、以别的学科对文学作出阐发⏹ 6.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相同点: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同样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或者研究自己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影响研究有一致性。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和文化之间的比较,探索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之处。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涉及多种文学传统,例如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等等。

为了更好地复习比较文学,下面将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方法。

1. 文学史纵向比较比较文学的核心是对不同文学传统和时期之间的比较,因此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时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或现代主义时期,详细了解其中的文学作品和思潮。

然后,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一步理解文学发展的规律和影响。

2. 文学流派横向比较另一个重要的比较文学方式是对不同文学流派的横向比较。

通过选择一个具体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或奇幻文学,可以深入了解该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然后,选择其他不同流派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题材、风格和结构等方面的异同。

这样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流派的发展和特点。

3. 文学主题比较除了比较时期和流派之外,比较文学还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比较。

例如,可以选择“爱情”这一主题,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描写方式和表达手法。

通过比较,可以观察到不同文学传统和文化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进一步加深对比较文学的理解。

4. 多维度比较比较文学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层面的比较,还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比较。

例如,可以从社会背景、文化语境、作者背景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通过综合多个维度的比较,可以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和影响,拓展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与认识。

5. 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最后,作为复习比较文学的重要方法,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深入研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不同文学传统和时期的代表作品,在实践中感受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同时,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将为比较文学的复习提供具体的材料和例子。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导言: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揭示文学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比较文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 《比较文学导论》 - 张东树著《比较文学导论》是一本比较文学的入门教材,由张东树教授撰写。

本书系统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为初学者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学习资料。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了解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 季羡林著《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是季羡林先生的经典之作,是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和总结的著作。

本书详细阐述了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文本比较、文化比较、历史比较、意象比较等。

该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不同方法的应用,提升比较文学研究的能力。

3. 《比较文学概论》 - 王士元著《比较文学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教材,由王士元教授编写。

本书详细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同时,该书还梳理了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包括文学与文化、文学与语言、文学与心理等。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比较文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4. 《比较文学与东西方文化传统》 - 叶浴钢著《比较文学与东西方文化传统》是一本探讨比较文学与文化传统关系的重要著作,由叶浴钢教授撰写。

本书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文学作品,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同时,该书还深入探讨了比较文学在跨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中的作用,为读者拓宽了视野。

5. 《比较文学研究导读》 - 陈文新、胡解福主编。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 比较文学学科萌芽于19世纪30年代,19世纪70、80年代正式产生,二战后繁荣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2.“比较文学”一词出处:法国教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编篡了一本各国文学选集,以《比较文学教程》命名。

法国学者维尔曼于1827-1830年在巴黎大学开设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并在1829年出版著作《比较文学研究》。

1830年,安贝尔接替他开设“各国比较文学史”讲座。

3.中国的“比较文学”1904年黄人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分论》中对波斯奈特与《比较文学》一书作过介绍。

真正使“比较文学”在中国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是1931年傅东华从英文转译的法国学者洛里哀的专著《比较文学史》。

戴望舒翻译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

各种西文的“文学”既指一般的文学作品,也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在西文的“比较文学”中,“文学”实际上只是文学研究的意思。

中国的“文学”专指文学作品。

4.外国学者的定义法国学者最早提出定义。

(卡雷、基亚)美国学者的定义。

(享利·雷马克)苏联学者的定义。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5.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三种文学关系:事实联系、价值关系、交叉关系(二)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三)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

6.国别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7.总体文学:原意是指文学的问题、原则、源流、运动,是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上是文学理论的别称。

是从多国文学现象中探讨一般规律。

8. 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可比性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一、国外的比较文学(一)史前史贺拉斯、维吉尔、普鲁塔克;中世纪的欧洲(但丁);18世纪启蒙运动(伏尔泰)18世纪(……)(二)学科史(1)学科的诞生:1,杂志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总体比较文学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教程名词解释1、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

2、文类学:是专门研究文学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理论的分支学科。

3、比较诗学: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比较研究。

4、渊源学:研究文学作品中主题、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因素的来源,换句话说,即考察作家作品所吸收和改造的外来因素。

5、译介学:译介学又称“翻译” 。

是国际间文学影响和交流的最直接最普遍的手段。

如今翻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

6、流传学: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成就、命运和影响,这种研究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的,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索。

7、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8、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

例举1、平行研究的主要特点:a、能综观全局,同时更具评论精神。

平行研究较影响研究具有更多的理论价值和普遍意义,平行研究所具有的逻辑推理的思辨方法是它最有价值的方面之一。

b、用价值关系去取代事实关系,着重考察的主要不是外部关系,而是内部关系。

平行研究不再受“事实联系”的束缚,从而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空间,为了解各国文学特别是在各自独立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文学提供了理论通道。

也就是说,平行研究可以将地球各地的文学现象最大限度的纳入其研究领域。

2、2、主题学主要研究内容:a、题材史。

主题学中题材史研究采用的是影响研究的方法,即对某一题材、人物在不同民族文学中流传演变的历史的研究,b、主题学(狭义)。

狭义主题学探讨各国文学见没有联系的相同或相似内容如主题、题材、人物和环境等因素的异同。

3、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a、基本内涵: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产生联系和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手段,也就是说,它研究的重心是作品在交流中的 “中间环节” ,即研究一国文学是怎样传播到另一过去的。

b、方式:主要是翻译,还有其他传播方式,如改编、改写、借用和仿效等,或借助媒体的力量,对外国文学加以评论和介绍。

4、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题材、人物所体现的思想,是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

它具有抽象性和丰富性两个特点。

母题是主题最基本的成分。

一方面,它是主体的最小要素,另一方面,母题又具有强大的生成力,可以变换出大量的故事。

5、阐发研究的基本内涵:所谓阐发研究,即将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些具有内在可比性的基本问题加以互相印证,相互发现,相互阐释,并相互运用,以求把握文学的普遍规律。

换句话说即在互相参照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共同问题,证实共同性,以达到近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6、美国学派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法国学派的研究视野?一是将比较文学定位于文学研究,而不是史料研究;二是要求人们不仅要看到不同国家的文学上的异同,也要研究文学与其他领域的关系,从而夸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将文化引入比较文学。

这两点突破了法国学派局限于西欧文化系统和文化遗产和过分拘泥于实证主义方法,强调实施联系和考证忽视对文学作品的美学分析。

,问答1、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冲突与融合的角度谈谈研究比较文学的意义。

答: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以成为国际人文学科显学之一的新兴学科,它在全世界的影响正日益扩大。

在现下全球化的时代,毫不疑问,21 世纪的比较文学,必定是以跨文化研究作为重要内容与努力方向。

21 世纪必定是多元化的时代,这个多元化,预示了文学研究不可能局限于一种文化之中,必定跨越文化界限,彻底打破历来所谓的西方东方界限。

从某种意义上老说,比较文学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

到20 世纪下半期,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学之间跨文化体系的文学比较研究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此时的比较文学“突破了法美学派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拓展了异质文化之间文学比较研究的路径,改变了西方话语霸权一家独白的局面。

”这样的跨文化的文学研究,其意义将远远超出文学自身的范畴,将对社会发展卓出巨大贡献。

2、以戏剧作品为例,谈谈中西戏剧特点的异同及相互渗透。

答:特点异同:在结构形式上中西戏剧有着各自的传统。

中国古曲戏曲结构多是线状的,西方戏剧结构多是网状的。

中国戏曲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枝不蔓,不存暗线。

如《窦娥冤》从窦娥七岁被卖到她死后父亲为之雪冤为止,线索极简单,而每一情节无不顺序而下。

中戏曲讲究“一五一十,从头到末”“有头有尾,首尾呼应” ,,因而重视剧情发展的前因后果。

如《柳荫记》的结构即属此类,“结义——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 逼嫁——哭坟” ,事件呈纵向发展。

西方传统戏剧历来重视情节,把情节看做戏剧的第一要素。

西方戏剧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形式:一是种倒叙式,又称闭锁式;一种是正叙式,又称开放式。

中国戏曲只有正叙式而没有倒叙式。

西方传统的风格是写实的。

西方戏剧要求戏剧语言是接近生活的语言。

西方戏剧对表演艺术突出一个真字。

中国戏曲的风格是写意的。

中国戏曲传神写意的追求与舞台空间的虚拟性十分不开的。

如果说西方传统戏剧偏于强调真,中国古典戏曲则偏于突出美。

相互渗透:中西戏曲的交流始于18 世纪。

1755 年,8 月20 日《中国孤儿》在巴黎国家剧院上演,观众感应热烈,演出时盛况空前。

19 世纪翻译到了欧洲的中国戏剧,法国朱安译的《灰阑记》《赵氏孤儿》等。

从20 世纪初起,不仅翻译剧本越来越多,评注和研究性著作也相继问世。

梅兰芳 1930 年访美, 1935 年访苏,在西方人面前展示了东方古国独特的艺术世界。

1936 年布莱希特发表著名的论文《中国戏剧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为西方戏剧创作和表演打开了新的洞天。

东西方戏剧的互渗为各自的戏剧发展开启了新机运。

3、联系具体的实例,谈谈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答:人们通常认为,哲学与文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解释世界。

哲学是对世界的清楚深刻的认识,而文学则是对世界的虚构和隐喻。

由此,哲学与文学之间形成一种等级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文史哲是不分家的。

西方早期也是如此,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喜欢用寓言的形式写论文,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则是诗与剧的综合体,书中讨论的多是一些哲学和美学问题。

A、哲学对文学的滋养。

一部作品之所以伟大,除了他展示的精妙绝伦的艺术形式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传达出深刻复杂的思想。

文学既是对生活的反映,又是一种评价,几乎所有的作家在创作中都必然会将一定的哲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特别是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作家。

在伏尔泰的小说《老实人》和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均有体现。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单个作家或作品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思潮,并促进文学思潮的出现。

不可否认,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时而也有不和谐之音,思想大与形象,主题先行,在文学创作中时有发生。

B、文学理论批评中的哲学思想。

任何一种文学理论和批评都有其哲学思想作背景。

文学批评中的哲学思想在批评活动中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它具有对研究对象的定向和选择作用。

批评家对对象的选择从来就不是随意的,在处理纷至沓来的文学现象时,它必然有一番理性的考虑,有意无意之间受到一定理论范式的支配。

文学批评还需要借助哲学的穿透力观察文学作品,揭示其深度。

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就是在唯物主义哲学指导下19 发掘俄罗斯文学的美学和历史意义的。

一种新的哲学思潮的出现往往会冲击或否定国有的文学观念,从而促使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演变。

毋庸讳言,哲学自身的谬误也会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受到损害。

C、文学与哲学的互渗。

随着文学特别是小说的独立精神的增强,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小说的论文化倾向。

这类小说在功能和目的上与哲学极为相似,成为探讨人生的手段。

在阅读理论上,也出现了文学与哲学位置互换的现象。

与此相对,对文学作品最相宜的阅读则是用哲学的姿态阅读,梳理其与内在的作为根基的哲学诸对立命题之间的关系。

鉴于学科之间出现日益综合和边界淡化的趋势,文学与哲学的互渗现象将会继续发展。

文学与哲学是“互携互渗”的。

抽象的哲学思想经过优美的文字处理,往往更能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而文学创作的哲学化追求,则能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4、以中西的爱情诗歌为例,谈谈中西诗歌在地位、观念、内涵及风格上的差异。

答:地位:从总体的情况看,中国古典文学中表达爱情的诗篇没有西方文学中爱情诗的数量多和地位显赫。

西方文学中爱情是数量之多、地位之突出是中国文学不能望其项背的。

观念: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使爱情受到道义责任的约束,而不像西方成为至高无上的“绝对‘;中国没有宗教观念,因而也不把爱情视之为圣灵赋予结合的一种外在标志。

在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上,西方诗人认为爱情具有至高无上的魅力,是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力量。

爱情与事业不是相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爱情不仅是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力量,而且还是事业成功的标志。

与此相反,在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上,中国诗人更注重功名,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涵:西方爱情诗大半写婚前恋,因而赞颂人体美、申诉爱慕轻的居多。

而中国古代爱情诗大半写婚后恋,而尤以写惜别悼亡的作品为最佳。

西方爱情诗最长于写“慕” ‘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中国爱情诗最善于写“怨” ,如李白的《长相思》。

中国诗人也有写婚前恋的,但也大都是“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的哀怨。

西方诗人也写悼亡诗,如弥尔顿的《悼亡妻》,但他坚信死后会同亡妻相会在天国,这天过就是纯圣灵的象征。

中西爱情诗也有些婚外恋的,但结局却大不相同。

西方的婚外恋往往写主人公除万难而终得与新欢结合,写遂愿的狂喜。

中国重婚而轻爱情,婚外恋多写“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风格:中国爱情诗的主导风格是含蓄、婉约、遮掩式的,重柔性美。

西方爱情诗大多大胆、直率、热烈、明快、显露,多阳刚之气论述1、结合具体的文学现象,论述宗教对东西方文学研究的启示。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深化与巫术仪式常常混融在一起。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宗教对文学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负载的关系。

西方文学是在宗教的怀抱里长大的,基督教与西方古典文学的关系之密切怎样估计也不过分。

佛教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关系是有目共睹的。

一是格律,发端于沈约等人倡导的永明体,就是从梵文经典那里学来的,他受到转读佛经的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