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
茶树菇的种植栽培技术
茶树菇的种植栽培技术茶树菇的种植栽培技术茶树菇俗称茶薪菇,茶树菇味道鲜美,脆嫩可口,清香而无异味,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中医学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稀食用菌之一,是目前宴席和酒家最受青睐的菌类菜肴。
茶树菇主要来源野生,我国始于1972年,1990年在江西广昌较大面积上人工栽培成功,尔后进行规模生产。
茶树菇的生物特征1、温度茶树菇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因此该菌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
其菌丝在5-35℃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8-28℃。
茶树菇属恒温结实性菌类,出菇不需要温差刺激,其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3-28℃,最适宜为18-24℃,20℃时出菇速度快。
2、水分茶树菇栽培料含水量可控制在65%左右,生长较快,若培养料偏干或偏湿测不利于菌丝生。
子实体形成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生长过程则要求较低,因此在菇期先保持空气相对温度100%,待出菇后降至85%则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3、空气茶树菇属好氧性真菌、菌丝生阶段要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因此栽培袋的培养环境必须通风良好。
但在出菇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有稍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出菇和菌柄伸长,从而提高产量,因此子实体发育时应适当减少通风,这种现象类同于金针菇栽培。
4、营养茶树菇系木腐菌,常野生于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或杨树、柳树等腐朽部分。
因其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能力弱,但蛋白酶活性强,利用蛋白质能力强,最适碳氨化为60:1,栽培料中增加有机氮(如麦皮、米糠玉米粉、饼肥等)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
5、光线茶树菇菌丝生长过程通常不需要光照,但其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出菇时栽培室要求有较强的.散射光有利于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
6、酸碱度(PH值)茶树菇性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PH值在4-6.6菌丝均能正常生长,最适PH值为5.5-6,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不良,因此栽培时一般可采用自然PH值,但要防上偏碱性。
茶树菇高产栽培措施(二)
粗,否则影响菇的品质 和产量 。当茶树菇子实 体菌盖开始平展 ,菌环 未脱落 时就要采收。因 茶树菇菌柄较脆 ,容易
折 断 , 采收 时 应 抓住 基 部 拨下 , 同时 防 止 伤及 幼 菇 。采 收 后 菌 袋料 面 需 清理 干 净 ,将 袋 口捏
主治风热感 冒、头痛 目赤、咽喉肿痛 等 畜 粪 水 1 0 千 克 。 7 份 ,每 6 7 方 米 50 l f 6平
症 。标 准化 种植 技术 如 下 : 追 施 腐 熟 人 畜 粪 水2 0 千 克 。9E ,每 00 ,份 J
1 生 长习性 。 薄荷 为多 年生草 本 6 7 方 米 追 施 腐 熟 人 畜 粪 水 20 千 克 。 . 6平 00 植 物 ,喜温 暖湿润气候和 阳光充足 的环 遇雨及时疏 沟排 水,遇旱灌溉 。 境 。在疏松 、肥沃 、排 水 良好的 沙质壤 土上生 长 良好。
茶 树 菇 高产 栽 培 措施 二) (
7 出菇管理 。 ()割袋 、排袋。茶 茶树菇生长的需要。 ()出菇。出现小 . 1 4 树菇菌袋培养5天左右 ,菌丝长满菌袋 , 5 菌袋 富有弹性 ,菌丝分泌 色素吐黄水 ,
菇蕾后 ,要增加空 气相 对湿度 并保 持在 9 %~9 %,早晚应喷水保 湿。光线强度 5 8 袋 口表面菌丝带点褐色时即为转色。此时 控 制在5 0 oo 克斯 ,温 度控 制在 1 - 0 ~lo ̄ 8
要 适 时割 袋 ,用 锋 利 的小 刀沿 扎 1绳 将 袋 2  ̄ 5 1 4 C,这样开袋后l ~1天子实体大量发 O 5 的 口部割掉 。出菇前要进 行催蕾管理 , 生。出菇后 ,必须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和减
茶树菇栽培技术
茶树菇栽培技术茶树菇又名茶薪菇,在生物分类学上属担子菌担子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成熟的茶树菇菌盖表面平滑或有皱纹,呈现暗红褐色或浅土黄褐色,并带有丝绸光泽。
茶树菇味道鲜美、口感很好,其子实体中含有葡萄糖、菌蛋白、矿物质、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食用珍稀菌种。
只要满足温度5~35℃,空气相对湿度70%~90%的条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栽培。
本期节目我们以袋式栽培法为例,介绍茶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
一、茶树菇的菌种制作不管种什么菇,都要有种源。
我们可以自已动手,从品质优、长势好的新鲜菇上取得它的组织,用这组织作种源,进行培养、扩繁。
经过三个阶段就可以进入出菇生产了。
(图)(一)母种制作:第一个阶段是制作母种。
(图)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⑴母种培养基的配置母种培养基的原料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
下面我们以配置1000毫升母种培养基为例,将马铃薯切片后,称重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
琼脂要泡在水中备用。
把量筒里的水倒入锅中,加入马铃薯片煮沸,煮至用筷子轻轻一碰,马铃薯片就碎了,这样就可以用纱网过滤煮好的马铃薯液,然后倒在量筒里,看一下,如果不足1000毫升,就加水补足1000毫升,再倒入锅中煮沸,捞出琼脂加入锅中,然后加入葡萄糖,煮至葡萄糖和琼脂完全融化,母种培养基就配置好了。
⑵母种培养基的分装分装母种培养基时,用注射器抽取热的母种培养基,每次15毫升,注入到18毫米×200毫米试管中。
要注意:母种培养基的温度降到45℃以下时会凝固,所以分装过程要在母种培养基凝固前完成。
分装完后,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住。
⑶灭菌把每七根试管用皮筋扎成一捆,用报纸包裹试管口,再用皮筋将报纸扎紧。
将试管放入高压灭菌锅内高压灭菌,盖上锅盖,拧紧压紧螺帽,在压力为0.135Mpa(兆帕)的条件下,持续灭菌40分钟。
灭菌完后,要打开放气阀释放灭菌锅内的压力,直到压力表的指针归零,确认没有压力后,才能打开灭菌锅,用湿布包裹试管取出。
茶树菇栽培注意通风换气
茶树菇栽培注意通风换气
茶树菇目前多采用立式栽培,一头出菇,菌袋规格35×17厘米,每袋装干料400-500克,料水比1:1.2,pH值6-6.5。
菌袋灭菌后接种,发菌时间50天左右。
为加快发菌,可在菌袋中央打一深洞,将菌种放入洞内并撒在表面,菌丝可提前10天左右发满菌袋。
当菌丝发满全袋,料面开始分泌黄水时开袋,拉直袋口,袋口覆盖无纺布,并在无纺布上和栽培房内喷水,使湿度达85%-95%,给予一定的散射光,注意通风换气。
菇体长到10厘米长,菌盖呈球形,菌环还未脱离时就可及时采收。
采收后把料面清理干净,每个菌袋料面喷100毫升水,盖好无纺布,继续养菌出菇。
第二潮菇收后,视气温和菌袋营养状况,适当添加一些营养水和维生素,出第三潮菇。
茶树菇目前生物转化率为70%-80%。
开袋后如果出现菇蚊、菇蝇危害,及时用菇虫净防治,保持环境卫生,清除残菇坏袋,注意降温降湿,保持通风透气。
- 1 -。
北方茶树菇半地下式菇棚出菇袋栽技术
培 养 料 配 方
棉 籽 壳9 0 %、 麦 皮 8 %、石 膏 1 %、糖
0 . 5 %、石 灰0 . 5 %。
根 据 生 产 所
需 的 数 量 及 比 例 进
行 配 合 , 并 加 水 拌 料 , 料 水 比 为
1: 1 . 2 左 右为 宜 。
选 用规 格 1 5 ~l 7 厘
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鲑 ~
米 ×3 5 厘 米 ×0 . 0 5 厘 米低压 聚 乙烯 拉开袋 口 ,可淋 1 次重水 ,并重 复上
塑料 袋 ,每袋料 干重3 5 0 克左右 ,湿 述管理 ,5 ~7 天后 又可 长一 潮 菇 , 重7 2 0 ~7 5 0 克, 装料松 紧适度 ,及 时 共可采收4 ~6 潮菇。 套 上 颈圈 并 塞好棉 塞 ( 也 可用 编 织 四 、病虫害的防治 1 . 病 害。茶树 菇 主要病 害有 : 线扎 紧 ) ,然后进 行 常压 灭菌 。料 温降 至3 0 ℃以下 方可 接 种 。接 种 量 萎 缩病 。 防治方 法 :一 是注 意 加强
5 . 及 时 采 收
当菌盖 颜 色转 成 暗红 褐色 ,子
6 ~8 朵 ,当茶树 菇 子实 体菌 盖开 始 实 体 长大 至八 成熟 时 ,菌盖 尚 内卷
平展 ,菌环 未脱 落 时就 要 采收 。采 为 采收适期 。
( 邵红梅 山东省 夏津县 蔬 菜 收 后菌 袋料 面 需清理 干 净 ,袋 口捏 拢 ,让 菌丝休 养 恢复 2 ~3 天 ,然后 局 )
本栏 目由山东省食用菌协会与本刊合 办
扣 芬柑 半地下式 枷 出茹臻 戴 携 芥
5 ℃以上 ,秋季9 月温度 降至2 5 ℃以 华北 地 区棉 籽 壳 、棉 饼 和麦 麸 l 资源 极其 丰 富 ,而棉 籽壳 、棉 饼 和 下 出菇为宜 。
茶薪菇长袋堆垛式栽培技术
茶薪菇长袋堆垛式栽培技术茶薪菇又称茶树菇、油茶菇、杨树菇和柳松菇等,学名柱状田头菇,盖厚柄脆,味纯鲜香,营养丰富。
中医认为其性平、甘温、益气开胃,具有祛湿、利尿、健脾胃、平肝清热、抗衰老、降胆固醇、防癌、抗癌等功效,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并成为国际菇类交易市场十大畅销菌品之一。
文章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栽培场所与季节选择、栽培种制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和采收等环节总结长袋堆垛式高产高效栽培茶薪菇的技术要点。
1栽培场所选择将闲置的蔬菜大棚(105mx8m)简单改造为菇棚。
在原有大棚塑料薄膜、草帘遮阴的基础上,加盖1层黑色塑料薄膜和1层棉帘,增加保温、保湿及避光效果。
在大棚宽向侧面单门基础上,另一侧也设置个单门,形成对流门,并增加若干个对流通风窗,门窗均需安装纱窗。
棚内地面整平,入口处悬挂灭蚊灯,纵向相隔约20m安装1套用油桶改制成的加温暖炉及其排气管道。
2栽培管理技术2.1栽培季节:茶薪菇是一种中温恒温结实型菌类,自然条件下可选在春季和秋季栽培。
西北地区宜采用秋季栽培,一般安排在8月中旬~10月底陆续分批生产菌袋,接种后培养菌丝约2个月,10月底~12月分批开袋出菇。
只要棚内控温不低于15℃,冬季照常长菇,春节前后即可陆续采收和上市销售。
2.2栽培种制备:栽培种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85%、玉米粉5%、麸皮7%、石灰3%,料水比为1:1.3,含水量60%~62%。
按配方称料,将料拌匀后发酵1周,再装入15cmx33cmx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常压灭菌。
待培养料冷却到28℃以下,在袋两头上接入茶薪菇试管种。
接种后置于25~27℃菇棚中,一般培养25~30d左右满袋,备用。
2.3培养料配制2.4装袋灭菌:选用规格为17cmx55cmx0.05cm的聚乙烯塑料茶薪菇生产专用菌袋,每袋装料约2.8kg(干料约1.3kg),高度为40cm左右,用专用套环两头封口,并及时移入灭菌锅,于100~105℃保持23~25h,达到彻底灭菌。
茶树菇栽培技术
茶树菇栽培技术
用麦草粉,稻草粉和棉花籽、麸皮以及适量糖水和磷酸钙搅拌发酵配制培养料,搅拌的时候最好是用搅拌机,保证含水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准备塑料袋,装上培养料在模板上将其固定,进行蒸汽高温灭菌后进行接种,每一袋培养料中最好接种五袋最佳,接种的温度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进行采收。
一、茶树菇栽培技术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的配方为麦草粉,稻草粉和棉花籽、麸皮等,适当撒入糖水和磷酸钙搅拌发酵,搅拌的时候最好是用搅拌机,培养料内的水分要充足,保证含水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2、装袋灭菌
准备塑料袋,装上培养料在模板上将其固定,进行蒸汽高温灭菌,让生长环境保持没有其他真菌会感染,不然的话长出来的就不会茶树菇了,而是变异的菌种。
3、接种
接种的环境一定要干净,接种的温度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不宜过高,这个温度是菌丝发育的适宜温度,在接种的时候,菌丝的生长速度和菌丝接种的数量成反比,为了保证接种的成功率,每一袋培养料中最好接种五袋最佳。
4、采收
当茶树菇子实体菌盖开始平展,菌环未脱落时就要采收,采收时应抓基部拨下,同时防止伤及幼菇。
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干净,袋口捏拢,让菌丝休养恢复2-3天,5-7天后又可长一次菇,共可采收4-6。
如果看见长出来菇有腐烂迹象的需要马上摘取,避免真菌感染其他茶树菇生长发育。
二、茶树菇病虫害防治
1、药剂防治
用5%锐劲特1500倍液直接向菌袋喷雾,锐劲特农药对菇蚊、蚊蝇具有触杀、胃毒及内吸传导作用,幼虫为害严重的三天后再喷一次。
2、灯光诱杀
菇蚊、菇蝇的成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或高压静电灭虫灯诱杀。
长江流域茶树菇袋料栽培技术
/NONGCUN XINJISHU /农村新技术食药用菌·种植流域茶树菇料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选择长江流域茶树菇袋料栽培可在春、秋季进行。
茶树菇菌丝生长温度3~35℃,最适温度23~28℃;出菇温度16~32℃,最适温度20~25℃。
春季袋料栽培的茶树菇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接种,4月中下旬至5月开始出菇;秋季袋料栽培的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接种,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出菇。
二、培养料配方及调配1.培养料配方配方1:阔叶树木屑36%,棉籽壳36%,米糠或麦麸20%,玉米粉5%,豆饼粉或茶籽饼粉1%,石膏粉1%,白糖1%。
配方2:棉籽壳84%,米糠或麦麸10%,豆饼粉或玉米粉5%,石膏粉1%。
配方3:甘蔗渣粉39%,棉籽壳39%,米糠或麦麸20%,石膏粉1%,白糖1%。
配方4:阔叶树木屑73%,米糠或麦麸20%,豆饼粉或玉米粉5%,石膏粉1%,白糖1%。
配方5:玉米芯粉50%,棉籽壳30%,米糠或麦麸17%,石膏粉2%,白糖1%。
配方6:麦草粉75%,米糠或麦麸15%,玉米粉8%,石膏粉1%,白糖1%。
配方7:稻草粉或稻壳39%,棉籽壳39%,米糠或麦麸12%,玉米粉8%,石膏1%,过磷酸钙1%。
配方8:棉籽壳60%,稻草粉或稻壳15%,米糠或麦麸15%,玉米粉8%,白糖1%,过磷酸钙1%。
配方9:棉籽壳83%,米糠或麦麸10%,豆饼粉或玉米粉5%,石膏粉1%,白糖1%。
配方10:茶籽壳粉70%,米糠或麦麸20%,茶籽饼粉8%,石膏粉1%,白糖1%。
以上配方中,主料以棉籽壳较好;阔叶树木屑以泡桐、杨树、柳树等速生、材质疏松木材的木屑较好。
有条件的栽培基地,给培养料中另外添加总量5%~15%的茶籽饼粉,则栽培效果更好。
2.培养料调配先将棉籽壳、麦草粉、稻草粉、稻壳、甘蔗渣、茶籽壳粉、玉米芯粉、阔叶树木屑等主料按配方量倒入拌料场堆成锥形,再把米糠、麸皮、玉米粉、豆饼粉、茶籽饼粉、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按配方量撒向堆面,人工翻干料堆2~3遍,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60%~65%;加水前将白糖按配方量溶于水中,然后一同泼入料堆,再人工翻料堆3~4遍,将培养料搅拌均匀,也可用搅拌机将培养料搅拌均匀。
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
汇报人:XX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的背景 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要点
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的效益分析 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的 背景
茶薪菇的起源和分布
起源: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起源于中国 分布:茶薪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特别是福建、浙江、湖南等省份 历史: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价值:茶薪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和药品的加工和生产
合作推广:与相 关企业和机构合 作,共同推广该 技术
培训和指导:为 种植户提供技术 培训和指导,帮 助他们掌握该技 术
建立示范基地: 通过建立示范基 地,展示该技术 的实际效果和应 用前景
技术应用的前景和展望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的产品市场需 求将不断增长。
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茶薪菇古茶号袋料栽培技术通过优化 培养基配方和降低染菌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轻劳动强度:该技术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接种和培 养管理,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环节和强度。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分析
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 袋料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 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注意事项:灭菌后需待栽培袋冷却 后再进行接种,避免高温对菌种造 成伤害。
接种和培养管理
接种:将菌种接入袋料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培养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促进菌丝生长。 翻堆:定期翻动袋料,使菌丝均匀生长,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采收:当茶薪菇长成时,及时采收,避免过熟或老化。
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
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一、概述茶树菇学名“茶薪菇”,别名“神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粪绣伞科。
是一种食用及药用为一体的大型食用菌。
它食用味美、柄脆、香浓、纯正,菇汁有较浓的松乳红菇香味,故用它做调料,主菜十分完美,是宾馆、宴席最佳佐料。
药用滋补壮阳,对肾虚、尿频、水肿、祛湿利尿、健脾胃有独特的疗效。
对美容、保健、抗癌、降血压,中老年人防衰老、小儿低热、尿床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功能,茶树菇的提取物对小白鼠的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达80-90%,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中心测定,内含人体必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和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抗癌物质、多糖和各种营养元素,普遍高于其它食用菌近十倍。
该产品荣获“中国乡镇企业第三届出口产品展销会”金奖、全国食药菌双交会“优质产品奖”、“96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国际名牌食品奖”,中国消费者基金会确认为该产品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国家科委“星火科技重点项目”、国家经贸委列入名牌产品之一。
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中央电视台在“星火科技”“科技博览”“金土地”等栏目作过多次专题报道。
列入亚太地区对华投资重点项目,团中央、国家科委授于本项目的发明人谢远泰为全国农村星火带头人。
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好评。
二、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1、形态: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cm,表面平滑,初暗红褐色,有浅皱纹,菌肉(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白色,有纤维状条纹,中实。
成熟期菌柄变硬,菌柄附暗淡粘状物,菌环残留在菌柄上或附于菌盖边缘自动脱落。
内表面常长满孢子而呈绣褐色孢子呈椭圆形,淡褐色。
2、春秋两季群生和单生在茶树根部及腐朽洞内。
外形类似“鸡纵”,常被人们误称“鸡纵”,野生产量较少,十分珍贵。
第三节生物学特征茶树菇人工栽培历史极短,科研人员对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但从茶树菇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其生长的基质,就可以初步了解它的生物学特性,茶树菇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热带地区却罕见,极冷极热的气候条件都不适合茶树菇的生育,茶树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养方法来进行栽培。
茶薪菇袋料栽培能高产
未来发展展望
研究方向一
深入研究茶薪菇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为进一步提高产量 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向二
探索新型的栽培技术和方法,如液体菌种、有机肥料等,以提高茶 薪菇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方向三
加强茶薪菇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出更多具有营养价值和 药用价值的茶薪菇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THANKS
茶薪菇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 呈扇形或肾形,表面光滑,呈黄 褐色或淡黄色。
茶薪菇的营养价值
01
02
03
蛋白质
茶薪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含量高达30%以上,是 鸡蛋的3倍左右。
维生素和矿物质
茶薪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 烟酸、铁、钙等,具有很 高的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茶薪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 值,能够提高免疫力、降 低血压、调节血脂等。
谢谢您的观看
市场前景与竞争优势
市场前景
茶薪菇作为一种高品质的食用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市场前景较好。
竞争优势
茶薪菇袋料栽培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稳定等优点,相对于其他栽培 方式具有竞争优势。同时,通过精细管理和科学种植,可以提高茶薪菇的品质 和产量,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
05
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02
袋料栽培技术
袋料的选择与准备
袋料选择
选择新鲜、无病虫害、无杂菌的原料,如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 ,以保证菌袋的质量和茶薪菇的产量。
袋料配比
根据原料的理化性质和茶薪菇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袋料的营养成 分,如添加适量的麸皮、玉米粉等作为氮源,石膏粉作为调节剂。
袋料预处理
将袋料进行预湿、搅拌、堆闷等处理,以提高其吸水性和透气性,有 利于菌丝体的生长。
茶树菇栽培技术
茶树菇栽培技术(一)、栽培方法:栽培方式目前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水培法也试验成功。
(二)、栽培材料: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茶饼粉、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但以茶籽壳、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色泽、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特殊风味。
木屑以阔叶树木最好,如杨树、柳树等栽培茶树菇产量较高,菌丝生长较快。
不管采用哪一种木屑都以陈旧的比新鲜的好,要把木屑堆于室外,长期日晒雨淋,让木屑中的树脂挥发及有害物质完全消失。
未经堆积的木屑,栽培茶树菇菌丝生长慢,产量低。
其配方中加入棉籽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制作的培养基通气较好,可提高产量近一倍。
(三)、拌料装袋:先将棉籽壳粉碎成米粒大颗粒状,先一天用1-2%石灰水浸泡10-14小时,捞起后,加入其它培养料拌匀装袋,茶籽饼需粉碎成粉末状,拌入其它培养料内装袋灭菌。
各种培养料最好是80-90目,旧料比新料好,棉籽壳要提前一天加水搅拌,堆积、覆盖薄膜,使其吸水均匀,第二天再加入辅料,充分拌匀,含水量应掌握在70-75%以内。
料拌好后,即可装袋(袋子规格32×15或40×17-18cm,5丝米的聚丙稀薄膜制成),装袋时要求光滑均匀,而且要装紧,再用扎口线扎紧,送入灭菌灶内灭菌。
灭菌、接种、培养:(一)、灭菌:装袋完毕,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净菌袋表面,便可进锅灭菌。
高压灭菌要求温度在115公斤压力下灭菌3小时,常压灭菌需温度在100℃后再保温100℃,维持10-12小时。
(二)、接种:首先应选择质量好,菌龄不超过80天的适龄菌种,接种时的菇筒的余温不能超过36℃,否则易烧死菌种,造成不萌发菌丝的现象。
温度低于30℃后,将菇筒放入接种箱内,再将各种接种器械经75%酒精消毒后(一般各种器械用酒精棉擦二遍)放入接种箱内一起用消毒粉消毒15-20分钟,可开接种,接种时袋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处,袋口朝下,除少量菌种接入洞内,大部分菌种放在培养基表面,然后扎紧袋口,一瓶生产种可接菌袋20-25袋。
袋栽培茶新菇优质高产新技术
袋栽培茶新菇优质高产新技术袋栽培茶新菇优质高产新技术茶新菇,又名茶树菇,隶属真菌门,属于菌纲,伞菌目,盖锈伞科、田蘑属类。
该菇与杨树菇为相似种,自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含量高,风味独特,咀嚼感好,深受欧洲和东南亚市场青眯的珍稀菇品,被誉为“中华神菇”。
“中华神菇”致富好门路近年来,日本爱知县把该菇视作名贵特优产品,经中国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验测。
本产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17种氨基酸和1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与抗癌多糖,其药用保健疗效明显,高于其他食用菌,具有降低胆固醇、利尿、小儿低热、尿床、健脾等独特疗效;对美容、养颜、保健、防癌、抗癌、中老年人防衰老等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功能。
茶新菇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出菇温度范围广,适用于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为此这一项食药兼用的真菌,被列为全国“万村致富之路”项目之一。
茶新菇栽培新技术我场于90年代引进茶新菇通过多次试验和栽种,现已掌握到茶新菇高产优质的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一)季节选择:茶新菇生长温度范围较广,菌丝5℃~34℃均能生长,但以25℃左右为最适宜;予实体分化温度范围为13℃~32℃为宜。
最适20℃~28℃。
根据茶新菇的温度特性在南方各省区可以常年栽培。
(二)栽培方式:茶新菇采用袋料室内架层栽培,也可以野外菇棚夏季休闲期套栽。
通过栽培袋解口增氧,促进出菇次数,提高出菇率,这是目前栽培茶新菇一种新技术。
(三)培养基配方:棉籽壳80%、麦麸皮20%、石灰粉3%。
实践表明采用棉籽壳配方作培养料,菌丝生长快,出菇数多,产量高,为栽培最佳培养基。
(四)菌袋生产:栽培袋规格15×30cm聚乙烯塑料袋,培养料混调含水量60%装袋约10cm,每袋料湿重约500~600克,相当于干料的250~300克左右。
袋口不用颈圈,将袋上端折下即可,或用纱线绑好袋口。
通过常压灭菌,温度达102度,保持35小时以上。
茶树菇短袋栽培技术
“神菇 ”。
它味道鲜美, 茶树菇干品、鲜品的出口和 一) 营养菌丝对木质素、 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所以材质疏松、 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茶树菇短袋栽培技术金志强摘要 详细介绍了 茶树菇的生长条件, 重点阐述了 茶树菇的短袋栽培技术并对 病虫害的防治 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茶树菇 生长条件 栽培 病虫害茶树菇,又叫茶薪菇 、茶菇、油茶菇、神菇 。
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多丛生,菌 盖直径5-10cm ,表面平滑,暗红褐色,菌柄实,长 4〜12厘米,自然分布在福建、台湾、云南、西藏等地油茶树上,但产量极少,十分珍贵。
茶树菇与杨树菇,柱状田头菇、 柱状环锈伞、柳菌、柳环菌属于同一物种,但在品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茶树菇在 风味,香气,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明显优于杨树菇等品种。
茶树菇营养丰富, 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是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菇类。
它富含人体所需 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十七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 16.86% ,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且有滋阳壮阴、美容保健 之功效,对肾虚、尿频、水肿、风湿有独特疗效,民间誉之为 柄脆, 味纯清香,口感极佳 ,为宾馆,家庭宴席高级保健食品。
内销都非常受欢迎。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生长条件应茶树菇生长。
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需要的氮源较高,人工栽培中,往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麦皮、玉米粉、油茶饼等,增产效果明显。
(二)温度茶树菇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在5〜3 5C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在23〜2 8C ,超过 34C 停止生长,;子实体出菇温度在13〜30C 之间,子实体原基 分化的温度范围是 12〜26 C,最适温度在18〜2 4C ,满足其最佳的温度,既能利 于子实体的形成, 又能加快其生长速度, 还能利于转潮, 在有效出菇期间内增加出菇批 数。
(三)水分(湿度)茶树菇栽培要求含水量在65%左右,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 应 灵活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一、概述茶树菇学名“茶薪菇”,别名“神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粪绣伞科。
是一种食用及药用为一体的大型食用菌。
它食用味美、柄脆、香浓、纯正,菇汁有较浓的松乳红菇香味,故用它做调料,主菜十分完美,是宾馆、宴席最佳佐料。
药用滋补壮阳,对肾虚、尿频、水肿、祛湿利尿、健脾胃有独特的疗效。
对美容、保健、抗癌、降血压,中老年人防衰老、小儿低热、尿床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功能,茶树菇的提取物对小白鼠的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达80-90%,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中心测定,内含人体必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和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抗癌物质、多糖和各种营养元素,普遍高于其它食用菌近十倍。
该产品荣获“中国乡镇企业第三届出口产品展销会”金奖、全国食药菌双交会“优质产品奖”、“96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国际名牌食品奖”,中国消费者基金会确认为该产品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国家科委“星火科技重点项目”、国家经贸委列入名牌产品之一。
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中央电视台在“星火科技”“科技博览”“金土地”等栏目作过多次专题报道。
列入亚太地区对华投资重点项目,团中央、国家科委授于本项目的发明人谢远泰为全国农村星火带头人。
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好评。
二、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1、形态: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cm,表面平滑,初暗红褐色,有浅皱纹,菌肉(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白色,有纤维状条纹,中实。
成熟期菌柄变硬,菌柄附暗淡粘状物,菌环残留在菌柄上或附于菌盖边缘自动脱落。
内表面常长满孢子而呈绣褐色孢子呈椭圆形,淡褐色。
2、春秋两季群生和单生在茶树根部及腐朽洞内。
外形类似“鸡纵”,常被人们误称“鸡纵”,野生产量较少,十分珍贵。
第三节生物学特征茶树菇人工栽培历史极短,科研人员对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但从茶树菇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其生长的基质,就可以初步了解它的生物学特性,茶树菇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热带地区却罕见,极冷极热的气候条件都不适合茶树菇的生育,茶树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养方法来进行栽培。
(一)、茶树菇生产发育的营养条件:因为食用菌没有绿叶素,只能依靠同化有机物为生,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类以及生长素物质。
茶树菇的碳源主要来自于各种植物性原料,如: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茶饼粉等。
菌丝又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利用木质素能力较差,利用蛋白质能力极强,茶树菇所吸收的碳素大约只有20%左右被用于合成细胞物质,80%被用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被氧化分解,因此在茶树菇的生命活动中,对碳素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最大。
(二)、温度:茶树菇的生长发育只有一定的温度下方能进行,菌丝生长的温度是10-34C,耐低温性能比较明显,-5C时,6小时方能恢复生长,40C以内四天不会死亡。
它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4-28C,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10-34C,最适温度是22-28C,出菇期不受温度刺激。
(三)、水分:水分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细胞内含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维持一定的紧张度,赋予菇类一定特征性的形态外观。
水又是菌体细胞内最主要的溶媒,菌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到水中,才能被菌丝细胞吸收利用,同时细胞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因此水对菇类生理作用是很重要的。
茶树菇培养料含水量一般在70-75%左右。
菌丝培养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5-70%最好,出菇时要求环境相对湿度达到90-95%,若低于70%,菌盖外表变硬甚至发生龟裂,低于50%以下,会停止出菇,已分化的幼蕾,也会因脱水而枯萎死亡。
(四)、光照:茶树菇不同于一般的绿色植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需要直射阳光,但在生长中保持一定的散射光是很有必要的,菌丝培养阶段不需光照,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完成它的生活史。
出菇阶段要求慢射光刺激,300-500IX最为合适,没有照度表的情况下,做到三分阳七分阴。
(五)、空气:同其它生物一样,食用菌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茶树菇在整个出菇阶段,需要氧气,但要求不高,局部的二氧化碳较高,有利用菌柄变长,产量较高,生长环境要求空气新鲜,CO2浓度在0.03%以下。
(六)、PH值: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通常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茶树菇偏碱,中性,PH值5.5-6,在弱碱环境也能正常生长,内部的PH值变化不大,菌丝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少量的。
第四节栽培技术(一)、栽培方法:栽培方式目前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水培法也试验成功。
(二)、栽培材料: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茶饼粉、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但以茶籽壳、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色泽、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特殊风味。
木屑以阔叶树木最好,如杨树、柳树等栽培茶树菇产量较高,菌丝生长较快。
不管采用哪一种木屑都以陈旧的比新鲜的好,要把木屑堆于室外,长期日晒雨淋,让木屑中的树脂挥发及有害物质完全消失。
未经堆积的木屑,栽培茶树菇菌丝生长慢,产量低。
其配方中加入棉籽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制作的培养基通气较好,可提高产量近一倍。
(三)、培养基配方:(略)。
(四)、拌料装袋:先将棉籽壳粉碎成米粒大颗粒状,先一天用1-2%石灰水浸泡10-14小时,捞起后,加入其它培养料拌匀装袋,茶籽饼需粉碎成粉末状,拌入其它培养料内装袋灭菌。
各种培养料最好是80-90目,旧料比新料好,棉籽壳要提前一天加水搅拌,堆积、覆盖薄膜,使其吸水均匀,第二天再加入辅料,充分拌匀,含水量应掌握在70-75%以内。
料拌好后,即可装袋(袋子规格32×15或40×17-18cm,5丝米的聚丙稀薄膜制成),装袋时要求光滑均匀,而且要装紧,再用扎口线扎紧,送入灭菌灶内灭菌。
五、灭菌、接种、培养:(一)、灭菌:装袋完毕,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净菌袋表面,便可进锅灭菌。
高压灭菌要求温度在115公斤压力下灭菌3小时,常压灭菌需温度在100C后再保温100C,维持10-12小时。
(二)、接种:首先应选择质量好,菌龄不超过80天的适龄菌种,接种时的菇筒的余温不能超过36C,否则易烧死菌种,造成不萌发菌丝的现象。
温度低于30C后,将菇筒放入接种箱内,再将各种接种器械经75%酒精消毒后(一般各种器械用酒精棉擦二遍)放入接种箱内一起用消毒粉消毒15-20分钟,可开接种,接种时袋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处,袋口朝下,除少量菌种接入洞内,大部分菌种放在培养基表面,然后扎紧袋口,一瓶生产种可接菌袋20-25袋。
(三)、培养:接种后速将菌袋放入培养室的菇架上培养(培养室内放入菇筒的前三天应做好消毒灭虫的前期工作,否则容易感染杂菌及病虫害;菌袋立着放比较好,20天以后应堆起,横着放,底对底,一般应放5-6层为宜),室内应保持23C左右。
相对空气湿度应保持不超过65%左右。
室内光照不能太强,应在黑暗下培养,以免一面发菌,一面出菇的现象出现,早晚通风,勤打扫,特别注意防鼠害,以免感染其它杂菌,造成严重损失,菌丝生长经30天左右,可解开扎口线,进入少量空气,使其更快成长。
一般,温度适宜,在60天左右,可开袋出菇。
六、出菇管理:菌袋长满菌丝后,再过10天左右,积温度在1600-2000度时可搬入事先经消毒灭虫的大田棚内,也可在室内,再将菇筒用0.5%PP 粉液体冲洗干净菌袋表面的灰尘及细菌,干后用刀片在接种口即菌袋顶部割开一寸左右小口,盖上薄膜,保持温度在20-28C左右,相对空气湿度85-90%以内,开口后十几天,不能直接喷水,以免感染杂菌,开口五天后,湿度过高,早晚通风可长一点,一般10-15分钟,湿度过低,可在旁边喷水提高湿度。
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阶段料面颜色起变化,初期出现黄水,表面有深褐色的斑块。
接着出现小菇蕾,只要温度湿度适合,一般开袋后15-20天内开始出菇。
从菇蕾采收一般需要5-7天。
第一期出菇时不须过多喷水。
采收第一期菇后应停止喷水5-6天,任其恢复菌丝生长,为下期出菇积累营养。
15天后再逐步提高温度到第二期菇长出,时间间隔约需5-15天。
以后按以上管理方法,再出第三期菇,采摘三期菇后,如菌袋干燥失水,可开袋喷水,增加湿度,还可出二期菇。
只要管理得当,一般每袋可出鲜菇3-4两,干菇0.025-0.04斤左右。
生物效率高达80-90%。
七、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防为主,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消毒工作,发现杂菌及时处理,因为茶树菇出菇的气温较高,菌科蛋白质较高,容易发生虫害,最好方法是人工捕捉,万不得以用0.1%菌合脂或迷灭丁加水喷射,可以完全根治,但要注意浓度不要过高,使菇蕾中毒、腐烂,造成损失。
八、加工与保藏:(一)、干制原理:鲜菇经过干制处理之后,借助热力作用,将组织中的水分减少到一定的限度,使制品中所含可溶性物质的浓度相对提高,尽快降低菌类细胞的酶活性乃至酶失活,从而降低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使产品得以较长时间的保存,不致于发生腐烂变质,并有可能保持菌类的良好品质。
(二)、烘烤技术:茶树菇一般采用烘烤法干制,烘烤技术与干制品质量密切相关。
鲜菇采摘后,最好用阳光先晒半天,按大小分开,除去杂物、蒂头,再将茶树菇的菌褶向下,排放在烤盘上,送到烤房烘烤。
温度由低到高,温度过低会使产品腐烂变色,温度过高会把产品烤焦。
一般要求烘烤前将烤房预热到40-45C,进料后下降30-35C。
晴天采收的菇较干,起始温度可高一点,雨天采收的菇较湿,起始温度应低一点。
随着菇的干燥缓慢加温,最后升到60-65 C,勿超过75C,整个烘烤过程,视产品种类与干湿度总需6-10小时。
另外,烘烤过程中要勤翻动检查,随着菇的干缩进行并盘和上下调换位置。
烤到菇体含水量13%以内(菌柄干脆易抖断)时取出密封保藏,该菇易返潮,应放于干燥处保存,这样的干制品,菌盖保持原有特色,菌褶全淡黄色,香味浓。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质量,扩大出口外销,不断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