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_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PPT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要依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 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 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 推拿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3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
通过负压吸附作用,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气罐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 作,避免自行操作,以免 误伤经络。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开具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中药种类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开具处方,患 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更改药方 或停药。
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指标
通过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分 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经验教训总结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个体化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优势明显
02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如推拿、针灸、拔罐等,可提高治疗
效果。
长期预防管理
03
பைடு நூலகம்
颈椎病需长期预防管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
02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痛有定处,伴有舌质紫暗、脉 涩等症状,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03 肝肾亏虚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状,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临床科室诊疗规范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2 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GF-07 眩晕诊疗规范GF-08 腰痛诊疗规范GF-09 痹症诊疗规范GF-10 面瘫诊疗规范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颈椎病的康复
该型X线片异常比较典型:
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或线列发生改变,椎间隙狭窄、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狭窄
康复医学
表1 颈椎病时各神经根受累的临床表现
椎间 盘水 平 C4-5
C5-6
受累神 经根 C5
C6
疼痛部位* 感觉减退区
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面 三角肌区
上 臂 外 侧 , 拇指、食指 前臂桡侧
康复治疗的总原则: 针对各型特点,采用适当的综合治疗,要求 病人积极配合,坚持足够疗程,并注意消除工作和生活上可能加 重病情的因素。
所选用的疗法应有助于调整和改善颈椎节段与周围各种软组织的 相互关系.
从而减轻或消除对各种神经和血管组织的刺激和压迫、恢复或 改善颈椎的稳定性
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X线平片检查 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或线列发生改变,前纵韧带钙 化,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体移位,椎间孔狭窄。
(一) 神经根型 主要表现为颈背肩痛,但疼痛程度与头颈活动受 限轻重不一;常伴有上肢麻木和感觉障碍;可有上肢无力和肌肉 萎缩。
常见体征
腱反射反常 臂丛牵拉试验与压头试验 可以运动有两型或两型以上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变异很大, 以上各型常同时存在,临床上较难截然分开。
康复评定
颈椎的活动范围测定 肌力的测定 感觉和反射的测定 疼痛与压痛点的测定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 ADL能力测定
三、康复治疗
(一) 治疗目标和治疗原则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症状 体征,尽量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和工作能力,而不可能是消除颈椎 间盘退变与颈椎骨质增生。
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增大、颈背部痉挛的肌肉放松,并 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水肿吸收、粘连松解,从而能缓解和消除 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使症状逐渐减轻与消失。
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脊髓型:①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②线片上 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 髓压迫。③除外肌萎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 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椎动脉型: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 颈试验阳性。③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 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⑥除外椎动脉段(进入颈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 脉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 底动脉供血不全。⑦椎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 ()间歇拔伸法:患者仰卧位,一手托住颈枕部,一 手把住下颌,纵向用力拔伸,持续分钟,可反复 次。
• .整复类手法
• ()旋提手法:嘱患者颈部自然放松,主动将头部水平旋转至 极限角度,并做最大限度屈曲,达到有固定感。医生以肘 部托住患者下颌,轻轻向上牵引秒钟后,用短力快速向上 提拉,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扳动时要掌握好发力时 机,用力要快而稳。
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 .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 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 .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 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 (四)证候诊断
• .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 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 薄白,脉弦紧。
穴、相应颈夹脊、列缺、人迎。颈夹脊穴要向颈 椎方向斜刺给予一定的提插捻转刺激。其余诸穴 用补法、也可加用电针、艾柱,每日一次,天位 一疗程。 • .灸法: 阿是穴、大椎、大杼、悬钟、太溪。每次 选用穴用艾条雀灼灸,每次次,每穴分钟,次为 一次。 • .耳穴疗法 • 取穴:颈椎、颈、神门、肾上腺、肾。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是临床医生指导诊断和治疗颈椎病的准则,
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诊断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般适用于颈椎病的诊治与康复指南:
1.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
的程度、部位和性质,以及有无神经损伤的征象,如肌力减退、感
觉异常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颈椎的体格检查,包括触摸颈椎、测量颈椎的活动度等。
2. 影像学检查:通常采用X线、CT或者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颈椎病的诊断。
X线可以显示颈椎的骨结构,CT和MRI可以更加详细地观察颈椎的软组织结构和椎间盘的状况。
3.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颈椎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休息、生
活方式调整、理疗、药物疗法等。
理疗包括颈部牵拉、物理疗法、
康复运动等。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颈椎病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
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的选择会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
因素。
5.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疼痛管理等,旨在增加颈椎的稳定性、改善颈部功能、减轻疼痛和恢复生活能力。
总之,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治疗颈椎病,同时也提醒患者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所以对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有效。
因此,患者应尽早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
颈椎病诊疗方案
【定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病症。
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那么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痹〞范畴,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
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时机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21版】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病症〔麻木、疼痛〕和体征;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根本相符合;4.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二)西医诊断标准1. 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病症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2.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病症〔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根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4.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
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颈椎病临床诊疗指南
颈椎病临床诊疗指南【概述】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发病原因】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
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
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
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
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
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亚洲人种相对于欧美人来说椎管容积更小,更容易发生脊髓受压,产生症状。
在单侧椎动脉缺如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差别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另外,颅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狭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发育异常,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病理生理】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之一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颈椎间盘运动范围较大,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的脱水,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继而发生变性,甚至破裂。
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
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
椎间盘退变常会引起继发性的椎间不稳定,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指南
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指南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身体不适逐渐出现,其中骨科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
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脊柱骨骼的疼痛、僵硬、羸弱等不适,严重的会严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以下是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指南。
一、颈椎病颈椎病是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手臂麻木无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颈椎病的诊断通常采用CT、MRI等检查技术,治疗方面则采用手术、物理治疗、中药等方式进行。
手术:主要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颈椎退行性变等病变。
手术方式包括开颈椎手术、微创手术、经皮椎动脉镜手术等方法。
物理治疗:主要采用牵引、按摩、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善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松弛状态,从而缓解颈椎疼痛和手臂麻木无力的症状。
中药治疗: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敷的方式,调整人体的气血和经络,促进颈椎创伤部位的愈合,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二、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进展严重的还会出现骨折等情况。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为骨头易碎、骨疼痛等,主要通过骨密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治疗方面通过药物、手术和生活调整来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抑制骨质疏松发展的药物,如骨钙素、雌激素、磷酸盐等。
其中雌激素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副作用较大。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已出现骨折等情况的病患。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改善骨密度的瑞迪西琼等。
生活调整:主要包括锻炼、改善饮食、戒烟、戒酒等,注重补充钙质,增强骨质密度,从而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降低。
三、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科疾病中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患有髋关节疼痛、髋关节骨质疏松、髋关节变形等疾病的病患。
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目前,其手术方式已经较为成熟,手术后的康复期较短。
总之,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依据具体疾病的类型和发展程度,采用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也应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损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延长身体的健康寿命。
颈椎病的诊疗规范方案
颈椎病诊疗常规一、概述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体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痿证”、“眩晕”等范畴。
本病多发生于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
颈椎病的发生部位以颈5-6、颈6-7节段较为多见。
统计学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故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临床表现颈椎病起病缓慢,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
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并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各型临床表现如下:1、颈型:为颈椎病最初表现,主要表现为颈项疼痛强直、僵硬感、肩背沉、头部屈曲、转动受限,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病损体征。
2、神经根型:此型最多,因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所致,根性疼痛是本型最突出的表现,为尖锐性疼痛,似刀割、烧灼、放电感,疼痛的部位都在受累神经根的分布区。
可放射到肩、上臂、前臂、手指及前胸。
根性疼痛可因头颈、上肢活动及腹内压增加时而增重。
卧床休息、提肩活动等可使疼痛减轻。
感觉异常多为麻木、针刺、冷热和肿胀感。
受累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可使疼痛减退或痛觉过敏。
患侧上肢沉重无力,手的握力减小。
病久者可出现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
颈椎病康复评定的内容
颈椎病康复评定的内容
颈椎病康复评定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评估: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数字评分法(NRS)等工具,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频率。
2. 活动度评估:测量颈椎的活动范围,包括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方向的活动度。
3. 肌力评估:评估颈部肌肉的力量,包括颈前肌、颈后肌、侧屈肌等。
4. 颈椎功能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5. 神经系统评估:检查上肢和下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压迫或损伤。
6. 影像学评估:通过 X 光、CT 或 MRI 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颈椎的结构和形态。
7.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颈椎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
8. 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以确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以上是颈椎病康复评定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的评定内容和方法可能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而有所不同。
评定结果将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颈椎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颈椎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痛、肩背酸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手臂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颈椎病,我们提供以下健康教育指导。
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会增加颈椎受力,容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应该保持挺直的背部,头部微微向前,避免过度仰头或低头,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
2.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现代人普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这不仅增加了颈椎受力,还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和痉挛。
使用手机和电脑时,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当休息并进行颈部放松运动。
3. 注意枕头的选择:枕头的高度和硬度对颈椎的健康非常重要。
应该选择高度适中、松软程度适度的枕头,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
同时,应定期更换枕头,避免积累的污垢和细菌对颈部健康的影响。
4. 运动和伸展颈部肌肉:适当的运动和伸展颈部肌肉可以增强颈椎的稳定性,缓解颈部的疲劳和僵硬感。
可以进行头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转动,每次持续约10秒,每天多次进行。
5. 注意保暖和避免受凉: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和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颈椎病的风险。
在寒冷的环境中,应该注意保暖,避免颈部受凉。
可以使用围巾或颈套等保暖物品。
6. 饮食均衡,补充适当的营养素:适当的饮食均衡可以增强颈椎的健康。
应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素的食物,如鲜果、蔬菜、豆类、奶制品等。
7. 避免过度劳累和重物提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过度劳累以及提拿重物都会对颈椎造成不良影响。
应该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提拿过重的物品。
8. 定期进行颈椎保健检查:定期进行颈椎保健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和询问症状来评估颈椎的健康状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治疗。
颈椎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包括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注意枕头的选择、运动和伸展颈部肌肉、注意保暖和避免受凉、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重物提拿,以及定期进行颈椎保健检查。
颈椎病(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22版)
(依据重点专科检查要点修改,按照公文字体排版)针灸推拿科颈椎病(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一、病名中医病名:颈椎病(TCD编码:A03.06.04.05)西医病名: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M47.001+G99.2*、神经根型M47.201、交感神经型M47.202、混合型M47.8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②颈、肩、背疼痛,肌肉板硬,或伴有头痛、头晕,上肢酸胀麻木。
③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棘突两侧压痛,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
④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及分型。
①颈型: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被动活动疼痛加重。
②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疼痛向上肢放射痛,手指活动麻木不灵。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上肢腱反射可能减弱。
③椎动脉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伴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或出现一过性眩晕,甚至突然昏倒,以头部突然旋转伸展活动有关。
椎动脉扭曲试验(+)。
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伴有反射性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同侧面部充血、出汗、头痛、咽部有异物感及血压升高等症状。
⑤脊髓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伴运动障碍、肢体麻木、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CT、MRI提示硬脊膜、脊髓受压或椎管狭窄。
颈椎病诊疗方案
【定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
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痹”范畴,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
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4.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二)西医诊断标准1。
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2.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4.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
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