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hj 615-2011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hj 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hj 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有机组分之一,对于了解土壤质量、农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对于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至关重要。
1.2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化对于监测和评估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测定方法存在复杂、耗时且不灵敏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且精确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新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hj 615-2011标准所推荐的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探索其在测定土壤有机碳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一系列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与其他常用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的意义在于提供给科研工作者和实践者一个简单、高效且精确的土壤有机碳测定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土壤质量及其环境响应,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能够拓展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注意:全文内容仅作参考,请根据具体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修改补充)2. 原理及方法:2.1 重铬酸钾氧化法原理:重铬酸钾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机碳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在高温下与重铬酸钾反应,使有机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入硫酸作为媒介和硼砂作为指示剂。
重铬酸钾会被还原为Cr3+离子,并伴随着颜色的变化,由橙红色转变为绿色。
颜色的深浅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来测定,从而得出土壤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
2.2 分光光度法介绍: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吸收或透射来测定其浓度。
对于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来说,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以实现最佳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土壤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土壤中总有机碳的测定土壤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是土壤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机碳是土壤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含量对于土壤质量评价、农田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有机碳的定义及意义总有机碳是指土壤中所有有机物质中的碳元素的总量。
有机碳是土壤中的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植物残体、动物残体、微生物体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产物等。
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直接反映了土壤的肥力、保水保肥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
同时,土壤中的有机碳还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具有调节作用。
二、总有机碳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干燥燃烧法、湿热酸化法和光谱法等。
干燥燃烧法是一种常规方法,通过将土壤样品干燥后进行高温燃烧,然后测定燃烧后的残渣中的碳含量来计算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湿热酸化法则是将土壤样品与浓硫酸和高温下进行反应,使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测定二氧化碳来计算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光谱法则是利用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特有的吸收光谱特征,通过光谱仪器来测定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三、测定总有机碳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的采集: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代表性的样品进行采集,避免污染和混杂。
2.样品的处理:样品在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处理,避免有机碳的损失和变化。
3.测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合的测定方法,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仪器的校准:在进行测定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5.数据的处理:测定结果应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以得出准确的总有机碳含量。
四、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气候条件等。
为了提高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含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碳测定方法
有机碳测定方法有机碳是指含有碳元素的有机物质,是土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对于土壤质量评价、土壤肥力状况的判断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
一、湿热钾二氧化钛法。
湿热钾二氧化钛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与氢氧化钾和二氧化钛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干燥,然后通过酸的作用使样品中的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最后用碱液中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酸碱滴定确定有机碳含量。
二、湿热氯化铬酸钾氧化法。
湿热氯化铬酸钾氧化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与氯化铬酸钾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干燥,然后通过酸的作用使样品中的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最后用碱液中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酸碱滴定确定有机碳含量。
三、湿热铬酸钾氧化法。
湿热铬酸钾氧化法是有机碳测定的一种常用方法。
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与氯化铬酸钾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干燥,然后通过酸的作用使样品中的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最后用碱液中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酸碱滴定确定有机碳含量。
四、湿热硫酸铜氧化法。
湿热硫酸铜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与硫酸铜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干燥,然后通过酸的作用使样品中的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最后用碱液中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酸碱滴定确定有机碳含量。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对于土壤质量评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壤全碳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全碳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土壤全碳含量,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以及土壤的肥力状况,并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估。
实验原理:土壤全碳测定是通过定量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来评估土壤质量和肥力状况的常用方法之一。
有机碳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本实验采用酸化铜氧化法测定土壤全碳含量。
酸化铜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原理上是将有机碳氧化为CO2,风化铜被还原为铜。
其中,土壤样品经过预处理后,添加硫酸铜溶液和液体硝酸,然后加热反应,使有机碳氧化生成CO2,并被稀硝酸捕集,通过测定捕集的CO2的体积可计算出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土壤样品- 化学草酸- 硫酸铜溶液- 液体硝酸- 高压消解管- 电磁加热板- 试管- 酸碱滴定装置实验步骤:1. 准备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收集并去除杂质,取所需重量的土壤样品放入高压消解管中;2. 加入适量的化学草酸,使土壤样品与草酸的比例为10:1,用搅拌棒充分混合;3. 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和液体硝酸,使样品完全酸化;4. 将高压消解管放入电磁加热板上,加热至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气体;5. 用试管将产生的CO2气体捕集起来,并用酸碱滴定装置测定CO2气体体积;6. 根据CO2气体的体积,计算出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根据测定所得的CO2气体体积,通过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
将得到的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有机碳含量差异。
根据有机碳含量的高低,可以评估土壤质量和肥力状况。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测定土壤全碳含量,可以评估土壤质量和肥力状况。
有机碳含量高的土壤通常具有较好的肥力和较高的土壤质量;而有机碳含量低的土壤则相对瘠薄。
因此,合理调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1,经典测定的方法有干烧法(高温电炉灼烧)或湿烧法(重铬酸钾氧化)。
放出的CO2,一般用苏打石灰吸收称重,或用标准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
用上述方法测定土壤有机碳时,也包括土壤中各元素态碳及无机碳酸盐。
因此,在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机碳时,必须先除去CaCO3。
除去CaCO3的方法,可以在测定前用亚硫酸处理去除之,或另外测定无机碳和总碳的含量,从全碳结果
中减去无机碳。
干烧法和湿烧法测定CO2的方法均能使土壤有机碳全部分解,不受还原物质的影响,可获得准确的结果,可以作为标准方法校核时用。
由于测定时须要一些
特殊的仪器设备,而且很费时间,所以一般实验室都不用此法。
2,高温电炉灼烧和气相色谱装置相结合制成碳氮自动分析仪。
已应用于土壤分析中,但由于仪器的限制,所以未能被广泛采用。
3,容量分析法。
虽然各种容量法所用的氧化剂及其浓度或具体条件有差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土壤有机碳(SOC)是表征土壤肥力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是作物高产稳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土壤总有机碳测定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法
土壤总有机碳测定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法一、引言土壤总有机碳是指土壤中所有有机物质的总含量,是评价土壤质量和肥力的重要指标。
测定土壤总有机碳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法是一种常用且简便的方法。
二、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法的原理该方法是利用重铬酸钾在硫酸存在下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CO2,然后通过测定CO2的体积或质量来计算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
三、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过空气干燥后研磨成细粉,去除杂质。
2. 称重:称取0.5克左右的土壤样品。
3. 加入试剂:将称取好的土壤样品加入事先准备好的含有重铬酸钾和浓硫酸的消解瓶中。
4. 摇匀:用试剂瓶塞密封消解瓶,充分摇匀混合物。
5. 加热:将密封的消解瓶放入预热好的恒温器中,加热反应2小时。
6. 冷却:取出消解瓶,待其冷却至室温。
7. 加水:打开消解瓶,用蒸馏水冲洗瓶塞和瓶口,将溶液转入锥形瓶中。
8. 酸碱中和: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中的酸碱度中和。
9. 定容: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10. 转移:将溶液转移到测定管或烧杯中。
11. 测定:将测定管或烧杯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用燃烧管将管口与水面连通,记录水面的初始高度,然后将管口燃烧掉有机物,记录CO2体积的变化或称取质量。
12. 计算:根据测得的CO2体积或质量,计算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浓硫酸和重铬酸钾溶液。
2. 加热时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溶液溢出或瓶子破裂。
3. 消解后的溶液要冷却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4. 测定时要注意记录准确的数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5. 实验后要注意清洗实验器材,防止试剂残留。
五、总结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总有机碳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总有机碳含量,为土壤质量评价和农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并掌握好操作步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B9834-88土壤有机碳有机质的测定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风干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氯离子(cl-)含量大于2.0x104mg/kg的盐渍化土壤或盐碱化土壤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0.5g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6% (以干重计),测定下限为0.24% (以干重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613 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在加热条件下,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被过量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重铬酸钾中的六价铬(Cr6+) 被还原为三价铬(Cr3+),其含量与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成正比,于58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三价铬(Cr3+) 的含量计算有机碳含量。
4干扰和消除4.1土壤中的亚铁离子 (Fe+) 会导致有机碳的测定结果偏高。
可在试样制备过程中将土壤样品摊成2~3 cm厚的薄层,在空气中充分暴露使亚铁离子(Fe2+) 氧化成三价铁离子(Fe*)以消除干扰。
4.2 土壤中的氯离子(CI)会导致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结果偏高,通过加入适量硫酸汞以消除干扰。
5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在25C下电导率<0.2mS/m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5.1 硫酸: ρ (H2SO4) =1.84 g/ml.5.2 硫酸汞5.3 重铬酸钾溶液: C (K2Cr2O7)=0.27 mol/L称取80.00 g重铬酸钾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移至1000 ml容量瓶,用水定容,摇匀。
土壤中总碳的测定
土壤中总碳的测定土壤中总碳的测定一、方法提要本法测定的结果是试样的总碳含量,包括碳酸盐的碳和有机碳的含量,试样用管式高温炉灼烧产生全碳量的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乙醇—乙醇胺吸取液吸取,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乙醇钾标准溶液滴定,测得全碳量。
二、试剂1、乙醇—乙醇胺吸取液:100mL 无水乙醇中加入100ml 乙醇胺和0.3g 百里酚酞,摇匀备用。
2、乙醇钾标准溶液: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解在乙醇中,配制成乙醇钾标准溶液(依碳的含量)。
3、乙醇钾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0.0400g 预先在105—110℃烘干过的基准碳酸钙于瓷舟中,按分析手续进行标定,按下式计算滴定度: T=Vm 1200.0 式中:T ——乙醇钾标准溶液对碳的滴定度。
(g/mL ) V ——滴定时所用乙醇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m ——所用碳酸钙的重量。
(g )4、碳酸钙:基准试剂。
5、二氧化锰:活性。
三、仪器:1、管式炉:瓷管:φ121×φ225×600(mm )瓷舟:88mm2、滴定—吸收装置。
四、分析手续1、连接好滴定—吸收装置,逐渐将炉温升至1200℃(指放瓷舟处温度),通氧气检查,确信装置不漏气后,加吸收液于吸收杯中,使液面高出杯内筛板2~4cm 。
2、将盛有0.0400g 碳酸钙的瓷舟用不锈钢钩将其送入管式炉高温区,迅速塞紧胶塞,通入氧气(约0.3升/分),待吸收液蓝色褪去后,滴加滴定液至出现稳定的淡蓝色,取出瓷舟。
3、称取0.2000g 试样于瓷舟中,按步骤操作滴定。
五、分析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碳的百分含量:C(%)=mV T ×100 式中:T ——滴定液对碳的滴定度。
(g/mL )V ——分析试样所用滴定液的体积。
(mL )m ——称样量。
(g )六、注意事项:1、每个试样滴定到终点后,要稳定30秒以上再取出瓷舟。
2、通入氧气的流量要稳定,大约控制在每秒3—4个气泡。
3、每次滴定终点,颜色必须一致。
土壤全碳的测定方法
土壤全碳的测定方法
《土壤全碳的测定方法》
土壤中的有机碳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土壤的碳循环、评估土壤质量以及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全碳含量成为土壤科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全碳测定方法。
一、干燥燃烧法
该方法是将土壤样品在低温下逐渐干燥,然后通过高温燃烧将有机碳转化为CO2,并使用气体分析仪测定CO2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大量样品快速测定,但需要使用高温炉和气体分析仪。
二、酸碱滴定法
该方法是将土壤样品与酸溶液反应,使有机碳转化为CO2,然后使用酸碱滴定进行测定。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土壤样品的测定。
但由于酸、碱和滴定剂的浓度和体积的精确控制比较困难,测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三、连续燃烧法
该方法是将土壤样品连续燃烧,在高温下将有机碳转化为CO2,并通过红外光谱仪或红外探测器进行测定。
该方法测定简便、准确度高,并且对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氧化物含量不敏感,适用于大规模样品的测定。
四、质谱法
该方法是利用质谱仪对土壤样品进行直接测定,通过质谱仪的碳同位素比值进行判断。
该方法准确度高,但设备价格较高,操作复杂,适用于专业实验室。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土壤全碳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验目的、样品数量和实验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减少测定误差,还需在每个步骤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土壤全碳含量数据。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是一种测量土壤、水体、沉积物等样品中有机碳的方法。
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的有机碳含量能够反映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的变化。
因此,测定这些样品中的有机碳含量对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常用于环境监测、土壤质量评估和农业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总有机碳测定方法。
1.燃烧法。
燃烧法是测定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有机碳含量的传统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分别燃烧成CO2和H2O,再通过测定释放的CO2体积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适应性较好,但需要高温燃烧,因此需要较长时间和较高成本。
2.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程度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测定微量的有机碳含量,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地球科学、环境研究和水土保持等方面。
但该方法需要精密仪器,并且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3.恒流量滴定法。
恒流量滴定法是利用电化学滴定的原理来测定土壤、水体、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对硫酸盐、铁和硫等干扰物的影响较小,且反应速度快,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该方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无机碳的样品,但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4.蒸馏-滴定法。
蒸馏-滴定法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之一,通过样品中的氢氧化物反应蒸馏,并将蒸馏液中的CO2与BaCl2反应,生成BaCO3,然后通过滴定计算样品中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测定含有较低有机碳浓度的水体样品。
但可能存在部分有机碳无法蒸馏出来的问题。
总之,总有机碳测定方法种类繁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所和限制。
在进行有机碳测定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实验要求和样品特点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方法标准进行操作,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测定CO2法:将土样中有机碳高温氧化后,测定释放出的CO2的量。
2. 湿烧法: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碳)与铬酸、磷酸溶液在160℃下进行消煮,氧化有机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连接在烧瓶上的截流装置中的氢氧化钾所吸收,形成的碳酸盐用氯化钡溶液沉淀之,过量的标准氢氧化钾,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酸回滴,即可从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钾量求出土壤有机碳含量。
3. 高温灼烧法:风干土壤样品在燃烧炉中加热至900℃以上,样品中有机碳
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用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吸收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后剩余的氢氧化钡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由空白滴定和样品滴定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差计算二氧化碳产生,根据二氧化碳产生量计算
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土壤有机质检测仪SL-TJD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动植物的残体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有机质。
它的含量决定了作物的生长,并对土壤的营养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起着关键作用。
总体思路是测量土壤中氧化有机碳的含量,有机碳含量乘以有机质换算系数为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检测方法一般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分析性质。
物理性质(TOC分析法)为通过高温1100°灼烧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使其释放出二氧化碳,然后用高灵敏检测器收集转化为样品的TOC值,TOC值乘以1.724系数即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该方法测试精度高,稳定重复性好,但是检测为土壤中总碳的含量,容易受样品中的碳酸盐和高浓缩碳等无机碳影响。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为实验分析常用的重铬酸钾容量法,也叫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或者丘林法。
原理是利用氧化剂重铬酸钾氧化土壤样品溶液中的有机碳,然后通过硫酸亚铁滴定空白和样品溶液,通过消耗重铬酸钾的差值来进行计算有机碳的含量,实验结果乘以换算系数1.724即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该方法是用电炉外加热到170°到180°进行氧化反应,另一种氧化方法是制备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1:2混合),稀释热可到120°进行反应,但是该方法对有机碳的氧化不如外加热法彻底,对有机碳的氧化率只有77%左右,所以还是优先考虑外加热法。
这里重点说下该方法为通用方法,但是对实验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高,操作过程复杂,还涉及后面的计算等环节。
我们一般这里采用光度比色法进行升级改进,四兰仪器推出的土壤有机质检测仪SL-TJD利用待测溶液浓度与吸光度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服从朗伯比尔定律,以此直接测定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快速便捷,使用门槛低,检测精度高等特点,为广大农业从业相关人员认可,相关产品详情可参考四兰仪器官方网站描述,也可拨打网站热线进行咨询,这里不再详述。
另外土壤有机质检测方法还有CNS元素分析法和微波消解法,微波消解法需对微波炉的工作条件进行校准,且消解过程需在高压罐中进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土壤有机碳测定(Determin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SOC)是了解和研究土壤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具有土壤供应植被营养元素的重要作用,也影响土壤的可湿性和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potassium dichromate oxidation-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PDO-SPM)是目前测定土壤有机碳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基本原理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有机质在硫酸和重铬酸钾溶液中氧化而发生淡紫色铬褐色沉淀,然后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使用该淡紫色铬褐色沉淀的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大小。
2、样品的处理
获取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经过研磨,洗涤,用0.25mm孔径的筛子筛分,这种孔径土壤粒度上,然后加入大豆油酰胺,+ K2Cr2O7-H2SO4-HCl 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加入土壤样品中后,充分搅拌,使有机物完全溶解,形成褐色混合液,过滤,再将滤液放入100mL烧瓶容量,在室温下搅拌加热蒸发至祀,使沉淀物形成淡紫色。
3、计算结果
在实验室中,将5mL祀液取来,放在室温,并迅速放入600nm有效波长分光光度仪中进行测定。
将测定结果通过脉冲网络公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得出总有机碳浓度。
最后,把这些数据保存,允许得出总有机碳的值。
综上,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土壤有机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处理样品,然后用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最后把这些数据保存下来,就可以得出总有机碳的值。
此法很容易操作,试验结果准确,广泛用于土壤有机碳的测定,建议广泛应用。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滴定法
1.测定燃烧-滴定法原理测定燃烧-滴定法是目前世界通用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最可靠的方法,它结合了燃烧和滴定分析技术,以定量地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
在燃烧-滴定中,土壤中的有机碳将在高温室(550℃)中燃烧,燃烧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水和灰分。
随后灰分等剩余物质被酸溶解,并与标准溶液做滴定反应,来定量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
采用这种简便易行的滴定方法,能较准确、高效地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
2.测定燃烧-滴定法试剂准备及配制1)0.11mol/L K2Cr2O7溶液:向清水中称取0.11mol/L的K2Cr2O7,溶解后用水稀释到1000mL。
2)50mL的标准氯化铵溶液:取50mL的0.1mol/L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至1L。
3)2mol/L H2SO4加热溶液:在实验室专用的烹饪刷里,将2L的清水和2mol/L 的硫酸放入刷里,并在室温下加热加热至沸腾。
3.测定燃烧-滴定法实验流程(1)粉末化处理:从土壤中抽取适量样品,并经200目Sieve筛混合及适当细化。
(2)燃烧:将粉末化后的样品放入燃烧仪中,设定(550℃)燃烧30min,以燃烧掉样品中的有机质,同时记录燃烧后的体积。
(3)滴定:将燃烧后样品过滤后,取出滤液分装20mL,加入0.5mL的50 mol/L的氯化铵,再加入20mL的2mol/L的H2SO4加热溶液,搅拌混匀,数分钟后在室温下加入0.11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至褐色淡消失,完成一次滴定。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滴定液中Cr2O7的浓度接近稳定值,记录滴定液总体积。
(4)计算:按公式计算土壤有机碳含量:(初始样品重量-灰分重量)/初始样品重量x消耗Cr2O7量x6.63.即:DOC×6.63(%,灰分用量按惯例可任意确定)4.测定燃烧-滴定法的特点(1)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所得有机碳含量可代表土壤碳汇概念,不失为全面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指标之一。
(2)能准确、客观反映出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特征,有助于为土壤有机碳含量分类及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土壤toc测定方法
土壤toc测定方法
土壤TOC(总有机碳)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干燥重量法、比色法(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等。
其中,干燥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土壤样品的干燥重量与TOC含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称量土壤样品的干燥重量并计算TOC含量来确定TOC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并将其烘干至恒重。
2. 称量烘干后的土壤样品的质量,记为m1。
3. 将土壤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中,并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4. 将溶解后的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5. 将过滤后的溶液转移到干燥瓶中,并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使其自然挥发水分。
6. 再次称量干燥瓶中的质量,记为m2。
7. 根据干燥重量法的公式计算TOC含量:TOC(克碳/千克干土)= (m2-m1)/m1 × 1000。
高效液相色谱法也应用得相当广泛,其特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高。
以上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法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法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与土壤结构形成、水分保持能力、养分循环等密切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燃烧法是目前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机碳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将土壤样品进行高温燃烧,将有机物完全燃烧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测定有机碳的含量。
下面将介绍燃烧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采集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从同一土层深度采集多个样品,并将它们混合均匀,以减小样品的不均匀性。
采样时应避免接触到任何有机物,以免造成有机碳的污染。
样品采集完成后,将土壤样品放入预先称量好的燃烧瓷舟中。
这里需要注意,燃烧瓷舟应事先经过高温煅烧,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有机物污染。
燃烧瓷舟内放入的土壤样品应适量,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燃烧的完全性。
接下来,将燃烧瓷舟放入预先烧燃的高温炉中。
炉温应控制在500-600摄氏度,保持一定的持续时间,一般为2-3小时。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将有机碳完全燃烧为二氧化碳。
需要注意的是,炉内的氧气供应要充足,以保证有机物的充分燃烧。
燃烧完成后,需要将炉内的燃烧产物冷却,再将其通入装有碱液的吸收瓶中。
碱液中的水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这样就可以通过测定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来计算出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含量。
最后,需要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定量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红外法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而计算出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
总之,燃烧法是测定土壤有机碳的一种可靠方法,它简单、快速、准确。
在进行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以避免有机碳的污染。
此外,对于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分析方法的选择也需要充分考虑,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燃烧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为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六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TOC仪测定法
实验六 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TOC仪测定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利用TOC分析仪测定土壤有机碳的方法2. 了解土壤有机碳在环境科学研究的意义二、实验原理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体中的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包含多种物质,从简单的糖类,到复杂的大分子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
土壤有机碳在土壤中含量并不高,一般在5%以下。
土壤中有机碳还是土壤形成的主要标志。
土壤有机碳的复杂组成使其具有许多特性,例如,它与重金属离子和水氧化物相结合,既而形成水溶性和不溶性复合体;可以与粘土矿物和颗粒物相结合;吸附各种污染物;吸收和释放植物营养元素;保持土壤水分等。
因此,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的性质以及各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歉意和转化有很大的影响是环境分析测定的基本项目之一。
此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碳循环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而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气二氧化碳的固定或释放有重要影响。
在环境演化研究中,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是重要的气候替代指标。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过程包括样品氧化合检测两部分。
样品氧化可有干法氧化合湿法氧化,本实验采用干法氧化,即燃烧法。
干烧法是将土壤样品置于炉中通过高温燃烧,使其中的有机碳氧化成CO2,然后通过滴定法、重量法、热量法、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技术测定CO2量,并最终计算出TOC的含量。
有机质燃烧不充分时可能产生一定量的CO,为将其完全转化成CO2,经常需要借助一些过渡金属,如Pt、Cu、Ir、Ni等的氧化物进行催化氧化。
当燃烧温度过高时,诸如碳酸盐类矿物会发生分解释放出CO2,因此,在测定前,通常需要去除土壤样品中的所有碳酸盐矿物。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 仪器及设备TOC仪、天平、分析筛(100目)、烘箱、样品舟(陶瓷舟)2. 主要试剂盐酸溶液(1 M)量取85ml浓盐酸,边搅动边缓慢倒入500ml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土壤toc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toc含量测定方法宝子,今天咱来唠唠土壤TOC(总有机碳)含量咋测定哈。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干烧法。
就是把土壤样品放在高温的环境下,让里面的有机碳都转化成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量,就能算出TOC的含量啦。
这就好比是把土壤里的有机碳都“赶”出来,然后数数有多少。
不过呢,这个方法对设备要求有点高,得有专门能达到高温的炉子啥的,就像你要做一道很精致的菜,得有高级的厨具一样。
还有湿氧化法。
这个方法就是利用化学试剂把土壤里的有机碳氧化掉,变成二氧化碳或者其他能测量的物质。
就像是给土壤里的有机碳找了一群“化学小助手”,让它们发生反应。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设备要求没那么高,不过呢,化学试剂的选择和操作可得小心点,不然就像做饭的时候调料放错了,结果就不对喽。
重铬酸钾氧化 - 外加热法也挺常用的。
简单说呢,就是用重铬酸钾这个厉害的“小能手”去氧化土壤里的有机碳。
这个方法比较经典,很多时候都能派上用场。
不过它也有小缺点,可能会受到土壤里其他物质的干扰,就像你在一群小伙伴里找一个特定的朋友,旁边有人捣乱就不好找啦。
现代还有用仪器直接测定的方法呢,像总有机碳分析仪。
这就像一个智能小管家,你把土壤样品放进去,它就能自动给你算出TOC的含量。
但是这仪器价格可不便宜呀,就像买个超级豪华的大玩具一样。
不管用哪种方法,在测定之前都得把土壤样品准备好。
要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不能随便挖一点就了事。
采集完了还得好好处理,去除杂质啥的,就像给土壤做个“美容”,让它能更好地接受测定。
宝子,你看,土壤TOC含量测定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像解开一个小谜题一样有趣呢。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标准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标准
总有机碳(TOC)是指水体或土壤中的有机碳总量,包括溶解态有机碳(DOC)和非溶解态有机碳(NDOC)。
TOC的测定方法标准对于环境监测、水质评价、
土壤肥力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TOC测定方法标准,以供
参考。
首先,常用的TOC测定方法之一是高温燃烧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燃烧将样品
中的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含量来计算样品中的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TOC测定方法是紫外光氧化法。
该方法利用紫外光照
射样品溶液,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通过检测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此外,还有一种TOC测定方法是化学氧化法。
该方法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样品
中的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吸收法或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样和土壤样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最后,还有一种TOC测定方法是微生物氧化法。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对样品中
的有机碳进行氧化分解,然后通过测定氧化产物的含量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有机碳的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
综上所述,不同的TOC测定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测定。
在进行TOC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测定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TOC测定方法标准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字数:2853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19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SSM-5000A有机碳固体分析仪基于非色散红外法测定固体中的总有机碳,采用直接进样的分析方式,避免了酸消解过程中难于控制的缺陷,操作简便可行,本文利用该仪器进行了各类土壤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8%—112%之间,相对偏差在0.5—2.6之间。
关键词:非色散红外法;土壤;总有机碳
Abstract:SSM-5000A organic carbon solids analyzer was based on the non-dispersive infrare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in the solid, using the direct injection analysis, to avoid the defects are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acid diges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feasible, using the instrument to determinate various soil samples, the recovery was between 88%--112%, the relative deviation was between 0.5—2.6%.
Key words: non-dispersive infrared method, Soil, TOC.
中图分类号:Q938.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壤有机质(SOM)是农田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许多特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机质的存在有关,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
保护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物和病菌损害) 以及促进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指标, 可反映各种利用和管理条件下土壤恢复与退化的能力,有机质中碳的含量即土壤中的总有机碳,由于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巨大库容,[2]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就可能影响到碳向大气的排放,以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同时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
[3]土壤有机质的分析方法有重铬酸钾容量法[4]和固体进样直接分析方法,[5] SSM-
5000A是TOC-V系列总有机碳分析仪的专用附件,它与TOC-V相结合,构建成一个有机碳固体样品分析系统,能够检测固体、悬浮液和溶液。
本文介绍了利用SSM-5000A有机碳固体分析仪的测定方法,并且运用该仪器进行了各类土壤样的测定,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进行了评定,得到的结果令人满意。
1. 方法原理
将试样连同净化空气分别导入高温燃烧管和低温反应管中,经高温燃烧管的水样受高温催化氧化,使有机化合物(TC)和无机碳酸盐(IC)均转化成二氧化碳;经低温反应管的水样受酸化而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二氧化碳;其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引入非色散红外检测器。
由于一定波长的红外线可被二氧化碳选择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氧化碳对红外线吸收的强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故可对水样TC和IC进行定量测定。
TC和IC的差值,即TOC。
2. 仪器与试剂
2.1总有机碳分析仪(TOC-V)日本岛津
2.2固体进样器(SSM-5000A)日本岛津
2.3.SSM-TC: 无水葡萄糖(C6H12O6) 优级纯,在75℃下烘干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后备用。
2.4.SSM-IC: 碳酸钙(Ca2CO3) 优级纯,预先在280~290℃下干燥约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后备用
2.5.磷酸优级纯
3. 测定标准曲线
分别称取葡萄糖12.50mg,25.50mg,50.30mg,得到TC曲线,称取碳酸钠40.40mg,80.10mg,160.0mg,得到IC曲线,通过曲线分别计算TC和IC的含量,二者之差即为TOC。
4.样品测定
4.1实际样品的测定
根据样品的实际情况,取菜土样、稻田样、尾砂、底泥四份样品,每份样品进行平行样测定3次,再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测定加标回收率。
表1实际样品的分析和相对偏差
4.2有证物质的测定
通过分析环境土壤标准样品GSS-1(1.80±0.16%)和ESS-1(0.54±0.07%)
中,所有结果都在允许范围内,结果见表2。
表2 标准样品分析结果
5.结果讨论
5.1 石英舟的选择
样品燃烧不完全会直接影响结果的真实性,所以为了能够使样品完全燃烧,应在石英舟的底部放置适量的石英棉以增大接触面积。
5.2 研磨样品
很多情况下,固体样品中的各种组分并不是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因此,必须使固体样品均质化。
样品颗粒越小,燃烧氧化反应(TC分析)和酸化反应(IC 分析)的效率就越高。
通过研磨后200目的样品就能较完全的燃烧,结果准确性高。
5.3样品称量
通过实验,样品的重量在200mg左右时出峰最好,结果可信度更高。
6. 结论
通过对校准曲线、标准样品、实际样品及其加标回收率的实验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的优点,且减少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避免了前处理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能满足分析土壤中总有机碳的分析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等常绿阔叶林与杉木林的土壤碳矿化潜力及其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7,26(12):1918-1923.
[2]芦思佳.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
学,2010,38(6):3078- 3080.
[3]缪琦,史学正,于东升等气候因子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幅度效应研究[J]. 土壤学报,2010,47(2):270- 278.
[4]李小涵,王朝辉,两种测定土壤有机碳方法的比较[J]. 分析仪器,2009(5):78-80.
[5]李晓丹,王超。
固体进样—土壤中总有机碳的测定[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35(4):65-6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