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海南旅游业)
旅游规划论文
论海南旅游岛空间布局与重点旅游产品打造的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海南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的特征重点打造的旅游产品及特色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当中,最关键是空间布局,而空间布局首要解决功能分区。
这次5大功能组团主要是由于每个区块的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现代服务发展的情况,根据每个区块的资源特点,人口分布,环境容量、现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等发展要求,界定了不同的分区。
”北部组团以海口市为中心,包括文昌、定安、澄迈三市县【发展定位】突出发展商务和专题旅游邓小刚介绍,作为北部组团中心的海口,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和旅游集散地,这是北部组团的最大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个组团依然承担这个功能。
北部组团的责任突出在发展商务旅游、专题旅游等。
像发展会展业北部组团就最具优势,因为这里是全省的交通枢纽,配套完善,比如交通、宾馆酒店,这个组团的相关功能最齐全,最能承担这种责任。
南部组团以三亚市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乐东三县【发展定位】打造山海互动的特色旅游“从滨海资源、气候等方面的特点来看,南部组团都非常有优势发展滨海热带度假旅游。
纲要中也提出要将三亚打造成世界级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
之所以把保亭、乐东划进南部组团,是考虑到可以进行资源互补。
保亭、乐东聚集了热带雨林资源,而离三亚这个度假目的地近,能充分发挥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的集聚、辐射作用,打造山海互动的特色旅游胜地。
”邓小刚表示。
中部组团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白沙四市县【发展定位】建设黎苗族文化旅游项目邓小刚说,从全省发展来讲,中部的核心任务是保护生态,保护水资源。
在这个前提下,中部组团就可以开发比如森林旅游等。
同时,中部组团又是黎苗族聚集地区,可以把黎苗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展示出来,发展民俗风情旅游。
在中部,将重点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和黎族苗族文化旅游项目。
西部组团包括儋州、临高、昌江、东方四市县和洋浦开发区【发展定位】开发森林游以及工业旅游邓小刚称,在旅游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开发中来讲,西部组团的市县起点比较晚些,但是西部有自己的特色。
海南旅游业的良性发展[论文]
海南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摘要】海南岛上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旅游资源丰富,极富特色。
但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涌入,海南旅游业恶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其危害也日益凸显,不仅危害到旅游景区的发展,而且对旅游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游客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因此海南旅游旅游业的治理非常必要,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海南旅游;过渡商业化;问题;道德弱化;改善措施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0036-02海南成为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面临了一些问题:如旅游商业化现状,旅游道德弱化行为,旅游安全问题和旅游诚信问题的凸显。
因此,为了确保海南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一、海南旅游商业化现象一篇《失望的海南旅游》,读者这样说道:“在三亚,你最大的感觉是,只要是能说出点来头的景点都要收费。
如潜一次水需要480元,照3张水下照片需要180元,而480元一次的潜水价格,本身已经不低,但竟不提供免费的呼吸嘴,一个一次性呼吸嘴的价格要价20元;潜水时贵重物品存放储物柜20元一次;三亚之行,‘大小洞天’,沿海滨溜达了一趟,150元/人不说,可气的是,所谓的小洞天就是一块破石头,后人凿了个洞,可以在里面弯着腰转一圈,腿脚不好的人估计有个3分钟也能出来了”。
本来是供游人参观休闲娱乐度假的场所,慢慢变成吆喝叫卖讨价还价甚至是坑蒙拐骗的集市。
很多以“文化”为口号的旅游景区“关卡林立”,形形色色的商贩云集,各种低档伪劣的旅游产品充斥旅游景区。
如饭店食宿漫天要价、导游欺迫威胁游客消费、景区景点想尽办法收费。
旅游的味道越来越淡,商业的味道越来越浓。
[1] 二、海南旅游业商业化原因海南岛是中国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2大岛。
(完整版)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一)发展优势 (9)(二)现状分析 (10)(三)发展缺陷 (13)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六、总结 (16)七、附录 (17)一、海南省基本概述(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
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1、总概况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
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3)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依然强劲。
工业经济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对全省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概述:
海南旅游业是海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海南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海南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投资大量资金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
包括高速公路、机场、港口、酒店、航空公司等。
交通便利的同时,酒店星级化标准提高,满足了游客对于住宿品质的要求。
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海南旅游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海滩度假、温泉养生、民俗文化、山水探险、热带雨林探险等。
游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旅游的满意度。
三、国际赛事和会议的举办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积极举办各类国际赛事和会议,如海南环岛帆船赛、海南国际旅游岛挑战赛、博鳌亚洲论坛等。
这些国际级赛事和会议的举办不仅提升了海南的知名度,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吸引海外游客的政策优惠
为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海南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优惠,如免签政策、免税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来海南旅游,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五、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海南旅游业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通过规范管理,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能够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总体来说,海南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传统线路过度发展等。
在未来,海南应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产品的创新度和品质,加强与国际接轨,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业的竞争力。
海南 论文开题报告
海南论文开题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海南的旅游业发展。
然而,尽管海南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实际运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着重研究海南的旅游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海南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分析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在问题;2.提出针对海南旅游业问题的解决方案;3.探讨如何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方法2.1 数据收集本研究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访谈等。
文献综述将用于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关于海南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和数据。
实地调查将在海南的不同旅游景点进行,以收集实际的观察和数据。
访谈将与海南旅游业相关的专家和从业者进行,以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2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将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处理。
定性分析将通过对文献综述和访谈内容的内容分析和主题分析来识别出现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定量分析将对实地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识别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3.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将获得以下结果:1.分析海南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服务质量不稳定等;2.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改善旅游资源开发平衡、提高服务质量稳定性等;3.探讨促进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加强旅游业监管等。
4. 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介绍海南旅游业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详细描述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分析海南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讨论与分析:探讨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结论:总结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制定论文
论《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的制定摘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处理立足本地的地理和气候优势,还要充分运用海南特区立法权,订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规范海南国际旅游的相关法律措施,明确海南旅游业国际化的相关政策及法律制度,本文旨在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先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提出建议,希望对其有所裨益。
关键词:旅游定位;海南岛旅游;国际旅游岛;旅游岛条例海南省经过20年的探索、开拓与发展,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国务院同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
海南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必要性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选择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开放战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战略的重要内容。
(1)贯彻党中央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行动;(2)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战略意图的重要举措;(3)中国旅游转型升级和建设旅游强国,打造世界级品牌度假旅游产品的重要响应。
实现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走向世界。
①2、海南旅游的产业发展海南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3、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优惠的特区政策、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热带岛屿旅游资源,国内其他省份无法与之相比。
(二)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的可行性1、我国打算进一步开放旅游业,海南可以作为试点。
海南省应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试验”为契机,充分发挥特区体制、政策优势加快海南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推动投资主体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接待设施国际化、旅游服务管理国际化;加快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完善旅游国际化的配套接待体系。
海南旅游论文
海南旅游引言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岛屿,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因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广受游客的喜爱。
本文将对海南旅游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1. 海南旅游的发展现状海南旅游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和投资,海南的旅游设施、交通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例如,海南建设了多个国际机场,并在岛屿各地建设了高品质的酒店、度假村和娱乐设施。
海南旅游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内外游客对海南所拥有的自然风景的热情。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美丽的海滩,吸引了大量热带海滩度假爱好者。
此外,岛上还有许多自然景点,如热带雨林、温泉和瀑布等,给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2. 海南旅游资源2.1 自然景观海南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亚的亚龙湾和大东海等海滩。
这些海滩以其清澈的海水和细腻的沙滩而闻名,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日光浴和游泳者。
此外,海南的火山口湖——鳄鱼冈湖也是一大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湖边钓鱼、野餐或者观赏日出日落。
2.2 文化遗产海南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琼剧、儋州古城和海南省博物馆等。
琼剧是海南的传统戏剧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彩的表演而闻名。
儋州古城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手工艺品。
海南省博物馆则展示了海南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展品和陈列向游客介绍海南的多元文化。
3. 海南旅游产业海南旅游产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南的酒店、餐饮、交通和零售等相关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海南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在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宣传和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旅游服务的提升,提高了游客在海南的满意度。
4. 海南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海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海南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大家对于旅游需求, 多年来呈上升趋势, 带动了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
海南作为中国旅游热门城市, 其丰富旅游资源使其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但也不乏存在部分问题。
论文简单分析了海南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处理方法, 努力争取推进海南旅游发展, 让其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目前海南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探讨据中国旅游业统计数据可知, 中国居民旅游花费正在逐年增加, 人均水平达成672元, 同比增加了11%, 预示着中国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海南因为其独特地理、气候等特点, 在旅游业上相比较其她城市更具优势, 加之大量资源、环境、政策法律支持, 使得其成为大多数人旅游首选之地。
从1999年到海南省接待过夜游客以及旅游总收入能够清楚看到, 其旅游发展不停增强, 但尽管海南省旅游发展迅猛, 还有75加景区景点, 包含: 天涯海角、亚龙湾、蜈支洲岛、日月湾、文昌宋氏祖居、海口五公祠、西岛、西沙群岛等著名旅游景点, 但在猛烈旅游竞争市场环境趋势下, 海南旅游发展也陷入了一定困境, 出现不少问题。
(一)整体计划定位不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海南是中国唯一一个位于热带城市, 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优势, 使得其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丰富, 再加上大量人文景观, 以及深受欢迎文化传统, 能够说海南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旅游宝岛。
但从现在海南开放旅游线路来看, 基础以沿海岸线全岛旅游为主, 或是主推三亚热带海洋旅游, 且多以观光为主。
这么单一旅游模式, 从长远发展来说不利于海南旅游业发展, 也浪费了海南丰富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二)营销力度不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不可或缺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旅游资源宣传推介, 这就包含到了旅游营销。
然而在这方面, 海南营销算不得有效, 更多是经过低价、折扣等来吸引客源, 不利于打造专属海南特色旅游, 档次和品位也难以有所提升。
而相关海南旅游景点宣传推广工作, 也很不到位, 仅仅只有出名天涯海角、亚龙湾等让人耳熟能详, 难以吸引更多潜在用户。
《海南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论文任务书
[6] 陈乔, 徐洪琼.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 2021(2012-1):55-57.
[7] 王珏, 张玉秀, 黎莉. 海南邮轮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国内外经验借鉴[J]. 2021(2014-4):72-79.
第三部分为根据SWOT分析结论给出当前海南旅游发展的建议。
毕业设计要求:
1.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规范进行写作,做到主题突出、观点正确、结构合理,文字通顺。
2.任务书与毕业论文内容紧密结合,任务书应对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工作内容进行说明。
3.论文格式、字数要求、查重等应该严格按学校要求进行。
3.完成本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目的:通过SWOT分析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在此过程汇总发现海南旅游存在的优点扬长避短。
2.毕业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支持、工作要求等):
毕业设计的内容:
本文共计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通过体现海南旅游现状的几个主要因素呈现出海南旅游发展的现状;
第二部分为采用SWOT 分析法对海南旅游业发展进行精心分析;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法,是指通过研究列出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并按照矩阵进行组织。然后,借助系统分析的思想,将各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经过科学系统的整理,结合被研究客体的实际,从而得出分析结论,有效指导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实践较为广泛认可本文在讨论分析海南旅游发展时,将使用到SWOT分析法,找到海南旅游的优势与劣势,弄清楚海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外部机遇和发展挑战帮助海南旅游更好的分析和定位,为海南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海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问题:1.资源单一化。
海南省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和海滨旅游上,缺乏多元化的旅游资源。
2.旅游产业链不完整。
旅游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不够成熟,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区开发等。
3.服务质量不够高。
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素质低下的员工、服务意识淡薄等。
4.过度开发。
一些旅游景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甚至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
机遇:1. 政府支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自贸区的设立,海南省将迎来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国内外市场需求。
近年来,境内外游客对海南省旅游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非常大。
3. 多级医疗资源。
海南省是国家卫生城市,拥有多级医疗资源,这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4. 旅游业现代化升级。
海南省正在推进旅游业的智慧化、数字化升级,这将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
对策:1. 完善旅游资源规划。
通过市场调研和旅游资源调查,制定出多元化旅游资源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 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机制。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严格落实旅游服务规范,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3. 加强环境保护。
推崇珍爱自然环境的理念,提倡生态旅游,严格控制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节奏,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创新旅游产品和业态。
开发全新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关注个性化需求,真正满意各类游客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应加强战略调整,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打下稳固基础,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课题研究论文: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研究
159368 旅游管理论文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研究20xx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x年将海南初步建设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时隔四年,我们来看看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状况如何。
从上表显示的数据来看,近几年海南岛的旅游人次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且每年的旅游总收入也以超过10%的速度增加,有些年份甚至超过了20%,这样的数据不禁让人欣喜。
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不难预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积极重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不断攀升的房价和难以遏制的购房潮预示该岛会有源源不断的游客,我们对国际旅游岛的未来充满希望。
但海南岛的旅游发展就真的没有让我们担忧的问题吗?数据飞升就一定让人乐观吗?早在20xx年,海南省人大财经委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尽管海南国际旅游岛各项优惠政策稳步推出,但在机制、规划、政策和管理四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对该岛的旅游发展形成制约因素。
例如旅游市场不够规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有游客在网上晒出三亚天价账单:海鲜排挡吃海鲜,三个普通菜花了近4000元;手指池鱼,店家立马捞出过称,11斤,每斤580元,共计6000元。
导游随意增加自费旅游项目,欺骗游客消费。
游客缺少适当的投诉渠道,或是投诉无果,因而通过网络表达出来,引起不少共鸣和哗然一片。
这些宰客,胁迫游客消费的情况每年都让游客抱怨不已,大家都在期待有所改善。
有分析指出,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海南岛的旅游旺季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一年差不多有半年是淡季,因此经营者们就形成了在旺季大赚很赚的“共识”;另一方面由于海南岛的导游数量不能满足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导游准入的门槛较低,导游的素质参差不齐,且大多数导游没有正式的用工合同,旅行社只为少数导游买了保险,故导游们要在导游这一繁重累人的工作与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在游客身上打主意自然难免。
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康养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宠。
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海南省的康养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如何提升海南康养旅游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海南省是国内最早推出康养旅游的地区之一,2016年以来,海南康养旅游业表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2018年,海南省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053亿元,其中来自康养旅游的收入占比达到了20%左右。
目前,海南省的康养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三亚、儋州、琼海等地。
三亚的亚龙湾、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景点是海南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康养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省还拥有众多的温泉资源,其中鹤山温泉、南山温泉、大三亚湾温泉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此外,海南省的康养产业也在不断完善。
海南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进一步发展康养旅游产业。
此外,海南还制定了一整套医疗机构和服务体系规划,如“海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8-2020年)”,为康养旅游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
二、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海南康养旅游发展快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康养旅游服务品质有待提升目前,海南省的康养旅游业的服务品质与知名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有的康养旅游产品与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缺乏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难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2、康养旅游业态单一目前,海南省的康养旅游业态以热海景区和温泉景区为主,有些地方的康养旅游产品已经较为单一,游客体验感不是很好。
3、康养旅游业发展缺乏支撑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如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的缺乏。
此外,专业的康养服务人才缺乏也是制约康养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对策探讨1、提升康养旅游服务品质康养旅游服务只有越来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因此,提升海南康养旅游的服务品质尤为关键。
乡村旅游业开发论文-旅游业发展论文
乡村旅游业开发论文旅游业发展论文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摘要: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对于发展我国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在阐述乡村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指出了海南目前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了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假设干意见》,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从此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掀起了区域旅游全面开发的热潮。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目前在各地方兴未艾。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的向往。
特别是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来说,利用周末闲暇,到城郊乡村野外体验农事、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于有着特色热带海岛农业旅游资源的海南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表达“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二〕乡村旅游的类型1、观光型乡村旅游。
主要是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欣赏型乡村旅游,如参观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民居建筑,或欣赏民俗表演等。
【发展】简析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字】发展简析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海南中学高二(15)班陈美政杨宇指导老师:刘海兰2006年11月27日,我们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一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对海南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以及旅游服务项目进行了考察。
从中,我们对海南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感到自豪和喜悦,但同时有对旅游业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深感忧虑。
因此,我们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作了以下简略的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海南的旅游资源具有强大的优势。
凡是到过海南的人,无不为海南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和洁白的沙滩所折服。
海南有不少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的海滩,如亚龙湾、大东海、石梅湾、万泉河入海口等。
全岛16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一半属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质海滨沙滩。
就海滨的风光和其它条件来说,国内任何地方都无法同海南相比:阳光不如海南充足明媚,海水不如海南清澈好看,沙滩不如海南洁白柔软,气候不如海南温暖湿润,特别是海南是全国冬季唯一能进行海水游泳的地方。
就资源品位而言,海南的海滨风光比之美国的夏威夷、印尼的巴厘岛、泰国的巴堤亚、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一点也不逊色,并且旅游资源更多,自然条件更好。
因而有“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之说。
迷人的海滩景致是海南发展旅游业的最大资本。
海南的第二大旅游资源是她丰富的热带植物。
作为全国唯一地处热带的海岛,典型的湿热带气候给了这里的植物最佳的生长条件,众多的橡胶园,挺拨的椰树,修长的槟榔树,娇艳繁多的热带花卉,散发浓香的热带水果园,等等,构成一幅独特的热带风光。
尤其珍贵的是,海南还拥有被国际旅游组织评定为A级的尖峰岭热带原始森林、五指山原始次森林带,以及全世界独有的青皮林、红树林。
这些热带植物资源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
温泉是海南另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的温泉并不多,吉林、北京等地有一些,但名气不大,西藏的温泉很多,但海拨太高,游客难得去。
海南就不同了,全岛都有温泉,已发现的有30多处。
海南省旅游演艺业发展探析
海南省旅游演艺业发展探析1. 引言1.1 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素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拥有优美的海岛风景和独特的热带气候,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近年来,海南省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旅游业年均增速超过12%,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演艺业在海南省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海南省以其独特的海岛文化和多元民族特色,将旅游演艺融入到旅游产品中,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海南琼剧、热带雨林演艺、海滨花车巡游等一系列旅游演艺活动不仅展示了海南独有的文化魅力,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游客需求的不断提升,海南省旅游演艺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演艺节目过于单一、品质参差不齐、市场开发不足等。
进一步加强海南省旅游演艺业的发展,提升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旅游演艺业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演艺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省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旅游演艺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丰富游客的旅游选择,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演艺能够展现当地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通过演艺节目的呈现,也可以加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
旅游演艺业还能够为当地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2. 正文2.1 海南省旅游演艺业的发展历程海南省旅游演艺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早期的海南旅游演艺业还比较简单,主要以民间传统文化表演为主,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南省旅游演艺业逐渐开始蓬勃发展。
海南旅游品牌国际化论文
试析海南旅游品牌的国际化【摘要】海南旅游品牌的国际化定位,指的是海南的旅游业发展,应该以现已形成的国际性旅游中心为基础,通过优化有本港特色的旅游资源及努力开发国际业务和举办国际旅游会展,以吸引更多的世界各地游客。
主要体现在旅游品牌的国际化视角设计、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水准、国际化融资方式、国际化管理模式等。
【关键词】海南;旅游品牌;国际化麦克·唐纳德认为:“一个成功的品牌应该包含一个具有特点的产品、一种有特色的服务、一个人或者地方”。
旅游品牌是该区域的多项产品组合形成的精髓,是整合旅游资源的品质、标识、个性形象及市场影响力等要素的而形成的综合实体。
海南旅游品牌的国际化定位,是指海南的旅游业发展,应该以现已形成的国际性旅游中心为基础,通过优化有海南特色的旅游资源及努力开发国际业务和举办国际旅游会展,以吸引更多的世界各地游客。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品牌的国际化视角设计。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从旅游品牌中得到的价值满足和精神享受。
旅游者有不同的类型,就有不同的消费需求,那么旅游的品牌定位要从主客观条件和因素出发,寻找适合竞争目标要求的目标消费者;要根据细分中的特定细分市场,满足特定旅游者的特定需要,找准市场空隙,明确品牌定位。
根据旅客的来源,决定风情设计,进行合理定位。
分布于不同地区的旅游消费者对同一类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偏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旅游产品的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措施的反应也不同。
比如三亚,这几年主要以俄罗斯为主的国外游客群的增加,那么我们在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上,要改变过去把旅游团队作为重点客户的做法,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俄罗斯度假客、日韩高尔夫球客、自驾游客等高消费散客群体来海南旅游。
第二,旅游品牌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水准。
推动海南旅游业设施水平国际化,要加强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国际旅游岛的地位。
完善旅游景区与交通网线的连接道路建设,加强针对国际旅游者的旅游交通服务,增强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构建便捷旅游交通体系。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摘要】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资源过度开发、价格虚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巨大。
为了解决问题,海南省可以通过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等多方面措施来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展望未来,海南省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关键词:海南省、旅游业、发展、问题、机遇、对策、前景展望。
1. 引言1.1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海南省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海南省的旅游业也逐渐成为该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年度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收入也稳步上升,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海南省的旅游业以热带海岛度假为主题,涵盖了海滩度假、海上娱乐、热带雨林探险等多种旅游项目。
海南省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等地的旅游资源丰富,成为游客喜爱的目的地。
作为中国唯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海南省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断拓展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旅游业投资力度,为海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海南旅游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2. 正文2.1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地域单一化:海南省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滩、热带雨林等地区,缺乏多样化和全面性,游客在海南旅游往往会感到单一化和乏味。
2. 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旅游业快速发展,一些旅游产品和景区存在质量问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游客体验。
3. 旅游环境保护不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景区的环境受到破坏,例如过度开发导致的破坏性后果,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旅游业是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中关联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产业。
建省办特区以来,我省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通过确立和实施“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海南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南省旅游行业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初步具备了年接待游客2500多万人次的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也由建省前的26位上升至15位。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
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
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5年月15日摘要旅游业素有“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
自海南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其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然成为海南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为了更全面地研究海南旅游业发展问题,本文将主要从带动效应与影响因素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在分析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产业、旅游业发展、带动效应、影响因素Abstract:Tourism is known as "the forever sunrise industry" laudatory name.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aina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quickly has already become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of hainan,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Hainan, this paper will also drive effec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wo angles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Hain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role in promoting,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industry, tourism development, driving effect, influencing factors.目录一、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1)二、旅游研究意义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成果1、旅游的概念及旅游业的概念 (5)2、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3、研究成果 (8)三、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各市县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1、灰色关联判别分析模型 (9)2、结果分析 (9)四、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分析 (10)五、参数估计与诊断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1、变量的选取 (12)2、参数估计与诊断检验 (13)3、误差修正模型 (14)六、预测判读 (15)七、对策建议 (16)八、分析与总结 (18)九、参考文献 (19)一、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海南旅游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包括海南岛和中沙、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广阔的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 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是中国最小的陆地省,最大的海洋省,省会为椰城海口市。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地。
这里四季无冬,阳光充沛,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堪称人间天堂、南海明珠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2年来,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是最具特色与潜力的外向型产业。
海南旅游基础设施良好,旅游配套接待业已形成体系,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依托于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国家赋予的独一无二的入境旅游优惠政策,海南省确立了旅游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显著,旅游增长方式已呈现出由适度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产品从观光旅游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客源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旅游产业步入了发展加速、质量提高的转型升级时期,呈现出国际化、度假化、品牌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高尔夫、温泉康体、中医理疗等旅游新业态发展迅速。
个性化度假旅游产品在国内外独树一帜。
产业经济的能力。
海南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热带农业娱”配套齐全的度假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体系,具备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等特色产业。
尤以旅游业增速迅猛,目前已初步建成“吃、住、行、游、购、气候环境年均日照300天以上。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清新、阳光充沛、植被常绿、长夏无冬,全岛中部地区气温较低,西南部较高,1月份平均气温17.2℃,7月份平均气温28.4℃,物产资源i海南资源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8%以上,拥有大片热带雨林,植物种,其中36种具有开采价值。
近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已探明个天然港湾星罗棋布,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
海南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 59储量1040亿立方米,可采量为700亿立方米。
种类达4000多种,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盛产香蕉、芒果、龙眼、荔枝、椰子、槟榔及其它热带水果。
作为海洋大省,海南的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68发展前景街位于澄迈的老城经济开发区四季康城二期(南海大道与南一环路交界)。
该项目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民族风情演艺于一体,创新海南城市商业、创新全将充分整合全国商会优势资源,通过岛内岛外双输出、线上线下双运营,集特产享受吃、住、玩、购、娱“一站式”全新人文旅游。
该项目预计3年启动期年营业海南省2016年度重点项目首家登台签约,意味着该项目正式启动。
据悉,风情额达10亿,5年的发展期营业额达30亿,8年后的稳定期营业额将突破百亿。
国特产经营模式。
届时,游客可以体验品尝地域特色美食,欣赏民族文艺表演,南建成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正式颁布,海南正在全面启动国际旅游岛建设各项工作。
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将海目前,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国际旅游岛建设描绘出了海南未来发展的蓝图,也为国内外有志之士投资海南旅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日前在三亚举行的海博会上,由海南省内蒙古商会牵头、新榕地产开发建设,联合近20家海南省级异地商会规划打造的9.45万平方米海南中国特产风情街,作为二、旅游研究意义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据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
1、旅游的概念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定义多种多样,一些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分别从交往、流动、目的地、时间、相互关系、生活方式等不同角度对旅游进行了界定。
德国的蒙根·罗德1927年指出,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1942年对旅游进行了定义,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社会现象及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这个定义于20世纪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所采用,并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定义。
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20世纪50年代指出,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在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1974年指出,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1980年指出,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指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具有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等特点。
世界旅游组织规定: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在此定义的基础上,从事旅游活动的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
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参与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活动;旅游的社会属性和发展特征,决定了它是人们体验异地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一种高级娱乐活动,并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高级需要形式;从事旅游活动的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旅游具有异地性、流动性和暂时性的自身特征。
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
它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
它的基础经济活动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大部门组成。
此外,还有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旅游商品的零售企业、园林设施、文化娱乐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
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
旅游业从业务类型看,包括3种类型:一是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国内旅游,二是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出境旅游,三是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入境旅游,后两种类型的旅游业务活动属于涉外性质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