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1. 引言蔬菜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蔬菜的设施,其温湿度控制对于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温湿度控制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2. 温湿度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温湿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在适宜范围内,适当调节温湿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增加养分吸收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3. 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原理3.1 温室环境参数测量为了实现精确可靠地温湿度控制,需要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测量。

可以使用传感器测量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将测量结果传输给控制系统。

3.2 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算法是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

常用的控制算法有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模糊逻辑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并对其进行参数调整,以实现对温湿度的精确调节。

3.3 控制执行器设计根据温湿度的调节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进行操作。

常用的执行器有加热设备、通风设备、喷水设备等。

通过对执行器进行精确操作,可以实现对温湿度的有效调节。

4. 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4.1 系统硬件设计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需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处理单元(CPU)等硬件设备。

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参数,执行器用于实现环境参数调节,CPU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预定算法进行处理和决策。

4.2 系统软件设计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需要编写相应软件进行控制。

软件需要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控制算法的实现、执行器的控制等功能。

同时,软件需要具备数据存储、报警处理、用户界面等功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用性。

5. 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需要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与优化。

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来评估系统对温湿度变化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提高,对于数量较多的大棚,传统的温度控制措施就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为此,在现代化的蔬菜大棚管理中通常有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蔬菜大棚温湿度,适应生产需要。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基于P89LPC938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原理,主要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等。

该系统采用LPC938单片机作为控制器,DHT11进行温湿度采集,并通过无线模块NRF24L01进行主机与从机的无线通信,利用其I2C总线技术控制SRL_11280W_LCD液晶实时显示。

使用户在控制室即可监测温室大棚内的实时温湿度,从而方便用户对温室大棚的管理。

关键词: 单片机P89LPC938; 传感器DHT11;液晶SRL_11280W_LCD; 无线模块 NRF24L01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以优质、高效、高产为目标的现代化农业转化新阶段。

而大棚作为现代化农业设施的重要产物,在国内多数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棚可以避开外界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人为控制或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可以看成是一个半封闭式的人工生态环境。

由于大棚中各种环境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因此控制技术直接决定着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大棚监测系统一般包括三个模块:环境参数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

在目前的监测系统中,需采集的环境参数主要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大棚的规模及所在区域设定不同的采集方式,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大棚监测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温度的调节。

这时可将一天分为午前、午后、前半夜和后半夜4个时段来进行温度调节。

午前以增加同化量为主,一般应将棚温保持在25~30℃为宜;午后光合作用呈下降趋势,以20~25℃为好,避免高温下养分消耗过多;日落后4~5h内,要将棚内温度从20℃逐渐降到15℃上下,以促进体内同化物的运转。

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该文介绍了了一个温室大棚温度以及湿度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AT89S51单片机、H104陶瓷湿度传感器、AD590温度传感器等构成,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检测与控制,从而有效提高温室的产量。

这个设计的系统具有成本低,同时运行稳定等特点。

这个系统首先对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采集, 接着根据测量的参数对于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调节,最后达到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检测自动控制想要实现对于一个地方湿度以及温度的控制,过去传统的做法是:使用湿度计以及温度计来对其湿度以及温度值进行测量,接着人工的方法来其进行加湿以及加热操作或者是采用适当通风以及降温设备来控制其的湿度以及温度。

但是使用湿度计以及温度计直接进行人工测量的缺点是其精度相对其他方式来说比较低,此外采用人工读数这种方式有可能产生很大的读数以及偶然误差,因此人工对于进行温湿度检测的方式不仅速度慢,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如今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个方面的进步,在温湿度的控制方面也不例外。

现代的控制主要是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出现,这是由各种模数转换器以及传感器等组成的,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其对湿度以及温度的检测速度提高很多,同时测量的精度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有时候所采用的传感器定平稳性比较差,灵敏度比较低,就会导致其系统可靠性以及检测的精度还不够理想。

最近几年来,单片机和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人们对相关检测的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设计就是针对此问题,设计相对性能稳定、精度高的温度湿度控制装置。

该仪器可广泛应用于大棚、仓库、体育场等领域。

1 温室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设计思路将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为了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经过处理的信号,把信号通过单总线传递到单片机上。

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一、概述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对于蔬菜大棚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因素是温湿度控制。

温湿度太低,蔬菜就会被冻死或则停止生长,所以要将温湿度始终控制在适合蔬菜生长的范围内。

传统的温度控制是在温室大棚内部悬挂温度计,工人依据读取的温度值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

如果仅靠人工控制既耗人力,又容易发生差错。

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现在,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提高,对于数量较多的大棚,传统的温度控制措施就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为此,在现代化的蔬菜大棚管理中通常有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蔬菜大棚温度,适应生产需要。

它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做到常年工厂化,进行高效率,高产值和高效益的生产。

蔬菜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是专为蔬菜种植温室研制的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自动监控室内温湿度。

本方案结合了蔬菜栽培温室的特点,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克服了传统模拟式温湿度传感器的不稳定、误差大、容易受干扰、需要定期校准等严重缺陷,本产品测量数据准确,精度高,运行稳定,质量可靠,在蔬菜温室大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组成及工作原理在蔬菜温室里安放温湿度传感电子标签及相应的读卡设备。

标签会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如蔬菜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等,通过无线方式不停地向外发送信息,这样安装在附近的读卡器就能接收到这些信息,并将接收到的的信息传到管理中心的主机。

如果温室当前的温湿度不利于蔬菜生长,主机就会按照使用人员指定的方式输出多种报警来提醒大棚管理员做出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塑料大棚蔬菜的智能化管理。

监控系统安装后,操作人员可根据传感器实时温湿度数据对温室内部采暖、通风等设备进行操作,有效解决了现代化智能连栋温室运行费用高,耗能大等缺点。

监测系统还可根据蔬菜生长条件设置警报值,当温湿度异常时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

本套系统防水防尘,可以长时间运行于温室等高温高湿环境。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引言温室大棚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设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提高温室环境的稳定性和作物的产量,监测和控制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手段。

系统需求分析在温室大棚的种植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重要的气候因素。

因此,本系统的设计需满足以下需求: - 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能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 - 提供可视化界面,以便农民能方便地观察温室大棚的环境变化; - 当温度或湿度超出预设范围时,能自动发送警报信息。

系统设计本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温湿度传感器、单片机控制模块、Wi-Fi模块和远程访问平台。

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是监测温室大棚内温湿度的核心部件。

常用的温湿度传感器有DHT11和DHT22等型号。

传感器将温度和湿度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提供接口供单片机模块读取。

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负责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信和数据处理。

它通过读取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判断,以决定是否触发警报或发送数据到远程访问平台。

Wi-Fi模块为了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本系统中将使用Wi-Fi模块连接到互联网。

Wi-Fi模块可以将单片机控制模块收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发送到远程访问平台,并接收远程控制命令。

远程访问平台远程访问平台是农民和温室大棚之间的桥梁,为农民提供了监测和控制温室大棚的接口。

农民可以通过平台查看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数据、设置阈值和接收警报信息。

系统实施本系统将采用Arduino作为单片机控制模块,使用DHT11作为温湿度传感器,ESP8266作为Wi-Fi模块。

远程访问平台将使用云服务器和Web开发技术来实现。

Arduino编程Arduino编程主要包括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信、数据处理和与Wi-Fi模块的通信。

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将传感器数据转换为温度和湿度值,并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蔬菜、花卉等植物的设施,通过人工调控环境条件,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监测和调控,设计了一个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时监测和记录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能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报警,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人机界面组成。

传感器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检测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常用的温湿度传感器有DHT11和DHT22等,其精度和稳定性较高。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传送给数据采集模块,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传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该模块通过微处理器将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同时,该模块还可实现对传感器的参数设置和控制。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系统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该模块可选择无线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等,也可以选择有线通信方式,如以太网、RS485等。

通过与上位机或者手机APP的交互,实现对温室大棚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控制模块是根据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和设定的阈值进行控制操作。

当温湿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模块会触发报警装置,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调节。

同时,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自动调节温室内的温湿度,以保持恒定的环境条件。

人机界面是操作人员与监测系统进行交互的平台。

通过人机界面,操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温室内的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参数的设定和控制命令的下发。

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方便操作人员快速理解和操作。

对于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性能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精度和稳定性: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应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传感器,减小误差和波动。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在农业生产中,蔬菜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能为人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蔬菜大棚中,最关键的是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营养液等的控制方法。

传统的控制方法完全是人工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

我的作业设计是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DSl8B20、湿度传感器是HR20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液晶显示LCD1602、键盘等组成。

此设计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

因此就必须利用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

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进行测控。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环境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框图如图l 所示。

控制系统主要有单片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换电路、报警装置、执行机构、主控计算机等组成。

其核心是单片机芯片组,作为系统各种参数的处理和控制器。

完成各种数据的处理和控制任务。

同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主机。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被测控参数点的个数和控制的要求来决定单片机的数目。

环境因素数据采集模块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02浓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等组成,分别实时采集各测控点的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模拟量并转换为电信号。

经前置放大后送给A/D 转换芯片。

数据转换电路包括A /D 转换和D /A 转换电路。

完成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执行机构包括各种被控制的执行设备。

在系统的控制下启动调节设备如喷雾机,吹风机,加热器,CO2发生器等进行升温降温、加湿换风、C02浓度调控、光环境调控、土壤环境调控等操作来调节大棚内的环境状态。

另外还有光电驱动隔离,其作用是有效地隔离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

抑制大电流、大功率负载开启产生的各种电磁辐射和电压冲击等干扰,保证系统可靠稳定地工作。

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单片机内设定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的上下限值和报警值并予以保存,各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参数值送到单片机后与其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在设定的上下限值范围内。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1.系统概述: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温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智能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温湿度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主控台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

通过监测和分析温湿度数据,可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2.系统组成:(1)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湿度数据。

(2)传输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主控台。

(3)主控台:用于接收和显示温湿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

(4)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历史温湿度数据,方便后续分析和查询。

(5)控制模块:根据温湿度数据进行控制,如启动或关闭加热器、通风设备等。

3.系统工作流程:(1)传感器模块采集温湿度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主控台。

(2)主控台接收到数据后,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

(3)控制模块根据温湿度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如开启或关闭加热器、通风设备等。

(4)数据存储模块将历史数据进行存储,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4.系统特点:(1)实时监测:能够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温湿度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温室内的环境变化规律,并作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3)远程控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器对温室内的设备进行调整和控制,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4)报警功能:当温度或湿度超过设定的范围时,系统能够发出报警,及时提醒用户进行处理。

5.系统应用:(1)农业生产: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帮助农民实现对温室环境的精确控制,提高产量和质量。

(2)科研实验: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应用于科研实验中,帮助科研人员掌握实验环境的变化,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设施园艺: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应用于设施园艺中,帮助园艺师提高植物生长环境的掌控能力,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总结: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模块采集温湿度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到主控台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并根据数据进行控制。

大棚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大棚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大棚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温室,对于温室效应,人们对其要求逐渐变得全面而严谨。

要以生产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也就意味着要不断加强自动化的程度。

但是,对于过去传统的蔬菜温室,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为人工亲自操作,其温室的检测与控制必需由人来完成,如需要有人去观测放置在温室里的温度计,才能掌握其温度状况。

关于此类模式,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还无法获得良好的检测和控制效果,信息反馈和处理既不准确也不快速,其导致的结果便是无法保证棚户的经济利益。

因为传统温室的管理模式未尽人意,同时要以“高效、科学”作为农业生产原则,以促进我国农业进步为目标,本人认为当务之急是研发制造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装置,从而优化无人监测的温室管理模式,改善其管理效率和生产水平。

关键词:温度质量自动化控制Abstract:Now that the number of greenhouse is increasing, the demand for greenhouse effect is also more stringent. In order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utomation is also required more and more. Traditional greenhouses can only be manually detected and controlled. Thermometers are hung inside the house, and the way to view thermometers is based on the past. This method is time-consuming, laborious and costly, with low accuracy and manipulation. It is easy to bring huge losses to the shacks. The traditional way is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be satisfied.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agriculture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ccuracy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nd develop a device with low price, high automat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unmanned autom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ion.Key word:temperature quality automation control目录目录..................................................................................................................................................................... 前言..................................................................................................................................................................... 1对设计的整体概述 ..........................................................................................................................................1.1系统设计背景 ......................................................................................................................................1.2 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4存在的问题 ..........................................................................................................................................1.5本文的主要设计工作 ..........................................................................................................................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系统总框设计 ......................................................................................................................................2.2传感器的选择 ...................................................................................................................................... 3系统硬件设计 ..................................................................................................................................................3.1单片机模块 ..........................................................................................................................................3.1.1单片机的选择 ..........................................................................................................................3.1.2单片机最小系统 ......................................................................................................................3.2温湿度采集模块 ..................................................................................................................................3.21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3.3液晶显示模块 ......................................................................................................................................3.3.1 LCD1602概述 ..........................................................................................................................3.3.2 LCD1602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3.4报警 .......................................................................................................................................................3.5控制 .......................................................................................................................................................3.6阀值 ....................................................................................................................................................... 4系统软件程序的设计 ......................................................................................................................................4.1软件程序设计 ...............................................................................................................................................4.2仿真软件介绍 ...............................................................................................................................................4.2.1 Proteus简介 ...............................................................................................................................4.2.2 Keil C51编译器简介.................................................................................................................4.3整体下载与调试 ...........................................................................................................................................4.3.1 USB转串口驱动安装 ...............................................................................................................4.3.2下载程序 ....................................................................................................................................4.3.3调试 ............................................................................................................................................ 5系统总体设计 ..................................................................................................................................................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前言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世界上各个国家也重点关注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

大棚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

大棚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

蔬菜大棚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摘要温室大棚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棚测控系统是实现大棚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用计算机控制的方面也涉及到各个领域,其中在大棚内用单片机控制温度、湿度是应用于实践的主要方面之一。

对于蔬菜大棚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因素是温度和湿度等控制。

本设计是一个专门为温室大棚温湿度测量控制而设计的系统。

通过对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设计来达到监控要求。

硬件部分实现了对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的设计;软件部分主要根据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出了主程序和子程序流程图,并通过程序实现。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性价比,选用价格低、性能稳定的元器件。

通过实践证明,系统具有性能好、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实现对温湿度等的显示、调节和控制。

系统在其它领域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棚,温度,湿度,传感器目录前言 (1)第1章设计方案论证 (2)1.1 设计要求及框图 (2)1.2 元器件的选择 (2)1.2.1 单片机的选择 (2)1.2.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1.2.3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3)1.2.4 显示模块的选择 (4)1.2.5 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 (4)第2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6)2.1 系统硬件的简述 (6)2.2 单片机模块的设计 (6)2.2.1 单片机的功能特性描述 (6)2.2.2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8)2.3 温湿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9)2.3.1 温湿度传感器的概述 (9)2.3.2 传感器的接口说明 (9)2.3.3 硬件连接 (10)2.4 显示模块的设计 (10)2.4.1 LCD12864的概述 (10)2.4.2 LCD12864引脚说明 (12)2.4.3 LCD12864的主要技术参数 (13)2.5 报警电路的设计 (14)2.6 功能键的设计 (15)2.7 控制电路的设计 (15)第3章软件系统设计 (17)3.1 软件设计的整体思想 (17)3.2 程序流程图设计 (17)3.3 DHT90软件系统设计 (18)3.3.1 DHT90测量流程图 (18)3.3.2 传感器的电气特性 (20)3.3.3 启动传感器指令 (20)3.3.4 发送命令 (21)3.3.5 测量时序 (21)3.3.6通讯复位时序 (21)3.4 DHT90的温湿度补偿及转换 (22)3.4.1 相对湿度 (22)3.4.2 温度转换 (22)3.5 LCD12864软件系统设计 (23)3.5.1 LCD12864显示流程图 (23)3.5.2 写数据到模块 (24)3.5.3 从模块读出数据 (25)3.6 按键软件系统设计 (26)第4章调试 (28)4.1 软件调试 (28)4.2 硬件调试 (28)4.3 液晶模块调试 (29)4.4 报警电路调试 (29)结论 (30)参考文献 (31)附录 (32)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得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温室大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温湿度作为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温室大棚内植物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手工操作,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实现对温湿度的精确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自动采集和分析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精确控制。

本文首先介绍了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和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温湿度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控制执行模块等。

本文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精确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系统总体设计在《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的项目中,系统的总体设计是确保整个控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实现预期功能的关键环节。

总体设计主要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方面,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考虑到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我们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STC89C52单片机。

该单片机具有高速、低功耗、易于编程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

除了单片机外,还需要设计外围电路,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信号调理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以及执行机构控制电路等。

我们将选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湿度,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单片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

基于单片机与PLC的农业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与PLC的农业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与PLC的农业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背景下,单片机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应用逐渐凸显出其在农业大棚环境控制中的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与PLC的农业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详细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高效、稳定且易于实现的农业大棚环境控制方案。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大棚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

接着,详细阐述了单片机与PLC在农业大棚温湿度控制中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

随后,文章将重点介绍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硬件选择、电路设计、软件编程以及系统调试等方面。

在硬件选择方面,我们将介绍适合农业大棚环境控制的单片机和PLC型号,以及相关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选择原则。

在软件编程方面,我们将提供基于C语言和梯形图的编程示例,并解释如何通过编程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精确控制。

文章将对系统的调试过程进行说明,包括硬件连接、软件调试以及系统性能测试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基于单片机与PLC的农业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掌握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统总体设计在农业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中,单片机与PLC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单片机以其低成本、低功耗、易编程的特性,负责现场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而PLC则以其强大的控制逻辑、稳定的运行性能,负责整体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单片机部分主要负责采集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给PLC进行处理。

我们选用具有AD转换功能的单片机,可以直接将温湿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数据的处理与传输。

同时,单片机还需具备与PLC通信的功能,如使用RS485或RS232等通信协议,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蔬菜大棚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设计

蔬菜大棚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设计

蔬菜大棚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设计蔬菜大棚是一种人工控制环境的农业生产设施,可以为蔬菜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实现蔬菜大棚的恒温恒湿控制,需要设计一个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测温度和湿度,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

1.温度监测与控制:-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大棚内部的合适位置,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变化。

-控温设备:例如水冷却系统、加热系统等,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控制温度,保持大棚内部的恒温状态。

-温控器:接收传感器数据,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控制。

2.湿度监测与控制:-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大棚内部的合适位置,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湿度变化。

-控湿设备:例如加湿器、除湿设备等,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控制湿度,保持大棚内部的恒湿状态。

-湿度控制器:接收传感器数据,根据设定的湿度范围进行控制。

3.控制系统集成:-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节,控制温度和湿度。

-人机界面: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监测和设置,方便农民了解大棚内的状态并进行调节。

以上是蔬菜大棚恒温恒湿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要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添加其他功能,如自动通风、光照控制等,以提高蔬菜大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设计蔬菜大棚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时1.传感器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较小的误差。

2.控制设备的选择:根据大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温和控湿设备,确保能够满足大棚内的需求。

3.控制策略的制定: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需求和不同阶段的要求,制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策略。

4.系统稳定性的考虑: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良好的控制效果。

5.节能与经济性的平衡:在设计系统时考虑节能和经济性,选择节能设备和控制策略,降低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蔬菜大棚恒温恒湿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温度和湿度的监测与控制,以及控制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实用的毕业设计课题。

该系统旨在帮助农民控制和维持大棚内的温湿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益。

以下是设计该系统的几个主要步骤:1. 确定系统需求:首先需要与农民沟通,了解他们对大棚温湿度控制的具体要求。

例如,他们希望保持大棚内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及监测并控制湿度水平等。

2. 选择传感器:根据系统需求确定所需的传感器。

可能需要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用于检测大棚内的环境参数。

3. 确定控制方法:根据系统需求和传感器的输出,设计控制算法来实现温湿度的自动控制。

例如,可以使用PID控制算法或模糊控制算法。

4. 选择执行器:根据控制算法的输出,选择合适的执行器来实现温湿度的调节。

例如,可以使用风机来调节温度,使用喷雾系统来调节湿度。

5. 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直观的用户界面,使农民可以轻松地监测和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

界面可以使用单片机或者计算机上的软件来实现。

6. 系统集成:将所有的硬件和软件组件集成在一起,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协同工作。

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7. 调试和优化:在实际使用中,进行系统的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并满足农民的需求。

8. 编写论文:根据设计过程和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包括设计目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运用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软件开发等知识。

通过该设计项目,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和综合应用知识的机会。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1 引言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人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应按易于使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由PLC控制的温室温度在设施农业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原始的温室温度的控制系统是荷兰应用手动控制,后来又发展到机械设备,到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替代了原始的机械设备的控制,使温室控制进人一个新的时期。

美国、以色列、日本、荷兰等国均致力于该项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公认的成就。

国外的高档温室已达到了工厂化管理的程度,对多种环境因子能够进行集中调控。

我国温室生产的整体水平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表现在设施结构、配套设备、环境调控与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

高档温室基本上靠进口,价格昂贵。

其自动化控制与监控系统更是如此。

目前智能温室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各种传感器检测温室环境参数,自动调节各个设备的工作状况,从而达到全天气候无人监控条件下的温室正常运行。

受课程时间限制该设计主要对温室大棚内空气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根据农作物需求自动调节温湿度的目的。

不同农作物生长所需温度及湿度存储在PLC的数据寄存器中,通过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温度湿度经A/D转换模块转换后与寄存器中预存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再对执行机构做出相应的操作,直至检测到的温湿度值在寄存器中的预存值范围内。

2 系统总体方案及重要参数的调节与控制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根据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模型制定环境设施输出方案是温室环境控制的关键技术。

为避免控制方案过于复杂,本设计选择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温室内空气温度、湿度作为基本的监测和控制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