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生化(旧资料)

合集下载

高级动物生化复习资料--研究生

高级动物生化复习资料--研究生

1. 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肽平面、Rossman折叠、Bohr效应的概念、分叉进化。

(1)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上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状态。

(3)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结构中有一些二级结构的组合物,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

(4)结构域:蛋白质三维结构中存在着易于鉴别的具有重要的功能球状亚结构,1973年温特劳弗尔(Wetlaufer)将蛋白质中的这种亚结构称为结构域。

(5)三级结构:指二级结构和非二级结构在空间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包括主、侧链原子在内的专一性三维排布。

(6)四级结构:四级结构就是指蛋白质分子中亚基在空间排列状态、亚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的布局。

(7)肽平面: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约40%),不能自由旋转,所以肽键是一个刚性平面,称为肽平面(酰胺平面)。

(8)Rossman折叠:蛋白质中常常还有两组βαβ组合成的一种更为复杂的超二级结构,这种结构称为Rossman折叠,它包括两个相邻的βαβ单元,即βαβαβ,有时还有ββααββ结构,这是βXβ单元的特殊形式。

(7)Bohr效应:H+ 浓度或pH的变化可以影响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合力。

在肺组织中,CO2分压低、H+ 浓度低、pH较高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增加,所以易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

但在周围组织中,CO2分压高、H+ 浓度高、pH较低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降低,所以氧合血红蛋白易释放出氧成为脱氧血红蛋白。

这就是Bohr效应。

(8)分叉进化:这种从一个共同祖先蛋白质发展出另一种新蛋白质的现象称为分叉进化。

2试举两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与生物功能具的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蛋白质与其它生物大分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都是由氨基酸顺序决定的。

牛的催产素和抗利尿素的结构相似,都是环八肽,但有两个氨基酸不同。

动物生理生化与产量的教学

动物生理生化与产量的教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动物生理生化基础 01 知 识
动物生理生化与生 02 长 的 关 系
动物生理生化与繁 03 殖 的 关 系
动物生理生化与产 04 量 的 关 系
动物生理生化与疾 05 病 的 关 系
动物生理生化实验 06 技 术 与 实 践
动物生理生化基础知识
动物生理生化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动物生理生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动物生理生化与产量的关系
动物生理生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 用和意义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 和测量动物的生理生化
变化
分析法:通过分析动 物的生理生化数据来 了解其生理生化机制
观察法:通过观察动 物的行为、形态和生 理特征来了解其生理
生化状态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 动物或同一动物在不同 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 来了解其生理生化机制
疾病导致动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 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
疾病影响动物免疫系统,降低抵 抗力,增加感染风险
生理生化与疾病的关系:生理生化变化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生理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血压等生理生化指标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防治的生理生化方法:通过调节生理生化指标来防治疾病 实例分析: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生化防治方法
添加 标题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添加 标题
生殖激素和繁殖性能
添加 标题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添加 标题
生长激素和代谢调节
添加 标题
抗逆性和应激反应
01
选育优良品种:选择生长速度快、 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
03
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 湿度、通风和光照,减少应激反应
05
加强疾病防治:定期进行健康检 查,及时治疗疾病,减少损失

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正常参考数据表

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正常参考数据表

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正常参考数据表豚鼠属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

又名天竺鼠、海猪、荷兰猪。

喜群居,头大,颈短、耳圆、无尾,全身被毛,四肢较短,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有尖锐短瓜,有抓人,不喜于攀登和跳跃,故可放无盖小水泥池中进行饲养。

习性温顺,胆小易惊,有时发出吱吱的尖叫声,喜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

豚鼠的性周期为16.5(12~18)天,妊娠期68(62~72)天,哺乳期21天,产仔数3.5(1~6)只,为全年、多发情性动物,并存有产后性周期。

豚鼠正常体温38.6(37.8~39.5)℃,心跳频率280(200~360)次/分,呼吸频率90(69~104)次/分,潮气量1.8(1.0~3.9)ml,通气率16ml(10~28)/分,耗氧量816mm3/g活体重,血压75-120mmhg,红细胞总数5.6(4.5~7.0)百万/(mm3),血红蛋白14.4(11~16.5)g/100ml血,白细胞总数5000~6000mm3,血小板11.6万/mm3,血浆总蛋白5.4(5.0~5.6)g%,血容量占体重的6.4%,染色体32对,寿命5~7年。

家兔属哺乳纲、啮齿目、兔科、草食性哺乳动性。

家兔体小力弱、胆小怕惊、怕热、怕潮,喜欢安静、清洁、干燥、凉爽的环境,不能忍受污秽的条件。

就是食草类(herbivorous)单胃动物。

圈养原则就是以紫细食米居多,精饲料辅以。

讨厌群居,白天活动太少,都处在假眠或歇息状态,夜间活动小,取食多。

存有剥木、扒土的习惯。

家兔有特殊的血清型和唾液型。

根据血细胞型凝集素的有无,家兔的血清可分为α′、β′、α′β′、o四个血清型。

家兔的α′、α′β′血清型易产生人血细胞a型抗体,而β′、o血清型则易产生人血细胞b型抗体。

在家兔唾液中,已确认有易于获得人血细胞a型物质(称排出型)和不易获得人血细胞a型物质(称非排出型)的两种类型。

唾液a型物质的有无与血清型、凝集素的强弱及脏器中的a型物质存在与否无一定关系,但同a型抗体产生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动物生化第六章 脂类代谢

动物生化第六章 脂类代谢

AMP , PPi O RCH2CH2C ~ SCoA C 肉碱转运载体 O
脂酰 CoA
RCH2CH2C ~ SCoA
O 脂酰 CoA RCH2CH2C ~ SCoA 脂酰 CoA 脱氢酶 △
2
FAD FADH2 O
2~ P 呼吸链 H2O 脱 氢
反烯脂酰 CoA △
2
β α RCH CH C ~ SCoA H2O 加 水
必需脂肪酸的作用

必需脂肪酸是组成细胞膜磷脂、胆固醇酯和血 浆脂蛋白的重要成分
近年来发现,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等生 物活性物质是由廿碳多烯酸,如花生四烯酸衍 生而来的 这些物质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细胞代谢调节活动, 与炎症、过敏反应、免疫、心血管疾病等病理 过程有关


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动员
组织脂的成分主要由类脂组成,分布于动物体内所有
的细胞中,是构成细胞的膜系统的成分 其含量一般不受营养等条件的影响,因此相当稳定。
三.脂类的生理功能

脂肪是动物机体用以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 脂肪可以为机体提供物理保护。 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组织细胞的膜
系统的主要成分。

类脂还能转变为多种生理活性分子
②脂酰CoA从胞液转移至线粒体 内
内膜空间 线粒体内膜 基 质
Acyl CoA ① CoASH
肉碱
肉碱
Acyl CoA ② CoASH
移位酶
脂酰肉碱 脂酰肉碱
① 肉碱脂酰转移酶 Ⅰ
② 肉碱脂酰转移酶 Ⅱ
脂肪酸 跨线粒体内膜 的转运
肉碱
即 L—β 羟基 γ— 三甲基铵基丁酸,是 一个由赖氨酸衍生而成的兼性化合物 ,它 的分子式是: (C9H3)3N+一CH2CH(OH)CH2COOH

动物生理生化

动物生理生化

动物生理生化动物生理生化是研究动物体内生理过程和生物化学反应的科学领域。

通过了解动物体内的生命过程、功能和代谢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征,为动物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一、动物生理学1.1 呼吸系统动物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从而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不同动物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如鱼类通过鳃进行呼吸,哺乳动物则通过肺部呼吸。

1.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动物摄食、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食物在消化道中经过机械和化学作用,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以供机体利用。

1.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系统。

血液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通过心脏收缩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动物生化学2.1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之一,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和生命过程。

动物体内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通过氨基酸序列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功能蛋白。

2.2 糖代谢糖是动物体内的重要能量来源,参与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过程。

动物通过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调节体内血糖水平,保持能量供应的平衡。

2.3 脂肪代谢脂肪是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同时也参与结构和功能的调节。

动物通过脂肪的合成、分解和氧化调控体内脂肪含量,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和内环境稳定。

2.4 代谢调节动物体内存在多种代谢调节机制,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来调节代谢过程。

充分了解动物的代谢调节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与代谢相关的疾病。

三、动物生理生化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3.1 动物保护通过研究动物的生理生化特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动物物种的适应性特点,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

3.2 动物疾病研究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动物体内生理生化过程的紊乱密切相关。

通过深入研究动物疾病的生理生化机制,可以寻找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促进动物健康。

3.3 医学研究动物生理生化的研究成果对于人类医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专科动物生化知识点

专科动物生化知识点

知识点回顾:等电点、肽键、二面角、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肽单位平面、蛋白质的变性、复性、盐溶、盐析、透析、变构效应典型实例:胰岛素(结构、激活、一级结构与功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变构效应、分子病)、核糖核酸酶A(变性与复性)、细胞色素C(一级结构与亲缘关系)习题:1. 某氨基酸溶于水(pH=7)所得的溶液pH=6,则该氨基酸的pI应是大于6、等于6、还是小于6?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存在,当其溶于水时pH下降,说明其在水中释放质子,为使该氨基酸达到等电点,只有加酸才可使其回复到两性离子,所以该氨基酸等电点小于6。

2. 简述蛋白质α-螺旋结构要点?主链围中心轴呈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形成右手α-螺旋, 每旋转一圈为3.6个氨基酸残基, 螺矩为0.54nm;其结构靠第一个肽键平面上的NH和第四个肽键平面上的CO形成氢键;第二个肽键的NH和第五个肽键的CO形成氢键, 按此类推, 使α-螺旋结构趋于稳定。

3.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变性的实质是什么?引起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如:加热、紫外线、超声波等;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有机溶剂等。

引起变性的实质是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

4. 胰岛素和血红蛋白均为1个以上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比较这两种蛋白质中肽链间的作用力形式?胰岛素的两条链,最初来源于同一条肽链,这两条肽链间由共价键二硫键相连;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相互间只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

5. 已知一纯的含血红素蛋白质,其含铁量为0.426%,则该蛋白质最小分子量为多少?56/0.426%=13,145 注意相对分子量、绝对分子量、摩尔质量知识点回顾:酶的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键专一性、基团专一性、立体化学专一性、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单纯酶、复合酶、活性中心、结合基团、催化基团、必需基团、酶原、诱导契合学说、酶活力、比活力、抑制剂、激活剂、调节酶、共价调节酶、酶的变构效应、同工酶习题:1. 在酶分离纯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在酶分离纯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保护酶的活性,不使酶在纯化的过程中失活,因此酶提取纯化应注意以下问题:1)pH值,选择酶最稳定的pH值,确定合适的缓冲容量的缓冲溶液;2)温度,一般来说0℃时酶比较稳定,一般在0~4℃时操作;但有例外,如丙酮酸羧化酶,在0℃时不稳定,而在260℃时稳定;3)防止氧化:多含—SH,可加入β-巯基乙醇、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二硫苏糖醇等进行保护;4)避免重金属污染:主要注意溶液的配制,亦可加入EDTA络合去除;5)蛋白酶的污染: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苯甲基磺酰氟)、DFP(二异丙基氟磷酸)或胰蛋白酶抑制剂;6)介质的极性和离子强度:要求疏水环境可使用蔗糖、甘油等降低溶液的极性;需要提高离子强度的极性介质,可加入KCl、NaCl来调节。

动物的生理生化

动物的生理生化
影响因素
食物成分、消化道运动、消化液 分泌、消化道血液供应、神经调 节和体液调节等。
消化道微生物群落与宿主互作
微生物群落组成
消化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形成复杂的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功能
参与食物消化、合成维生素、调节免疫等。
宿主与微生物互作
宿主提供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和营养,微生物帮助宿主消化食物、抵御 病原菌等。同时,微生物群落失衡可能导致消化道疾病。
排泄系统其他器官的功能
膀胱
储存尿液的器官,具有伸缩性,可容纳大量尿液 。
尿道
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管道,具有括约肌控制 尿液排出。
肾脏神经调节
肾脏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控制肾 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等生理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体液调节
体液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激素类物质,可通过作用于心血管系 统的特定受体,调节心血管活动。例如,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
输出量增加。
06
动物排泄系统生理生化
肾脏结构和功能特点
肾小球
由毛细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负责血液过滤,形成原尿。
肾小管
具有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对原尿进行进一步处理。
02
基因表达的翻译调控
翻译是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翻译受到多种因素
的调控,如mRNA的结构和稳定性、翻译起始因子的作用等。
03
基因表达的转录后和翻译后调控
除了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调控外,还存在转录后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机制
,如RNA编辑、蛋白质磷酸化等。这些机制可以进一步调节基因表达产
核酸结构与功能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为 DNA和RNA两类,它们在细胞 内的存在形式和空间结构不同, 但都具有储存、传递和表达遗传

昆虫生理生化知识点总结

昆虫生理生化知识点总结

昆虫生理生化知识点总结昆虫的呼吸系统昆虫呼吸的方式主要有体表呼吸、气孔呼吸和气管系统呼吸三种。

体表呼吸是通过体壁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适用于小型和薄壁昆虫。

气孔呼吸是昆虫在体表具有气孔,通过气孔与外界环境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适用于适中大小昆虫。

气管系统呼吸是昆虫通过气管系统将氧气输送到不同部位的细胞中,适用于大型昆虫。

昆虫的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是由血管、血淋巴、心脏和血细胞组成,其功能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各个细胞,并将代谢产物和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中。

昆虫的心脏是由一系列横纹肌构成的管状结构,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与舒张来实现血液的循环。

昆虫的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器、食道、贮食室、中肠和直肠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将消化后的养分输送到各种细胞中。

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根据不同食性形态各异,适应不同的食物种类。

昆虫的排泄系统昆虫的排泄系统由马氏管、贮尿囊、中肠和肾组成,主要功能是将体内代谢产物和废物排出体外。

马氏管和贮尿囊是昆虫体内产生尿液的部位,尿液中含有甲酸盐、胱氨酸、蛋白质和无机盐等成分。

昆虫的神经生理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腹神经节组成,外周神经系统由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

昆虫的感觉器官包括触角、眼睛、嗅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这些器官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进行信息传导。

昆虫的内分泌系统昆虫的内分泌系统是由脑下垂体、中肠、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外分泌器官组成,内分泌系统参与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等生理过程。

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分泌促生长激素、蜕皮激素、卵白素和酶类等物质,影响昆虫的生理功能。

总之,昆虫的生理生化知识是一门非常广泛而又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探讨昆虫的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神经生理和内分泌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昆虫的生存与生长规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生理生化与动物育种技术

动物生理生化与动物育种技术

动物生理生化与动物育种技术动物生理生化是研究动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理机能的科学领域。

而动物育种技术是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和繁殖具有理想品质或特征的动物个体,以达到改良或改进动物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动物生理生化与动物育种技术的关系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动物生理生化的基础概念与原理动物生理生化是一个涉及兴奋传导、新陈代谢、组织器官功能和激素调控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在动物体内,化学反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各种物质在动物体内进行代谢和转化。

此外,动物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功能也与生理生化过程密切相关。

生理生化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酶、激素、抗体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等。

研究动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可以揭示动物的生命过程和生活习性,为动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第二部分:动物生理生化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动物育种技术旨在通过选择与繁殖来改善或改进动物的品种特性,以适应人们对某些性状的需求。

动物生理生化的研究成果为动物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例如,在家禽育种中,研究人员通过了解鸡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选择具有高生长速度和优质肉质的鸡进行繁殖,以提高肉鸡产量和质量。

此外,对鸡体内酶活性、营养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鸡对不同食物的适应性和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在畜牧业中,动物生理生化的研究可用于改良牲畜的繁殖性能和产量特性。

通过研究动物体内激素的调控机制,可以控制动物的发情期和配种时间,提高繁殖效益。

此外,研究动物体内的抗体产生机制,有助于提高牲畜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第三部分:动物生理生化对动物育种的挑战和前景尽管动物生理生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挑战。

首先,动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受到基因、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因此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其次,动物育种需要长期的实践验证和大规模的实验数据,以确保育种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然而,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动物生理生化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大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大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兽类学报1998,18(4):317~319A cta T heriolog ica S in ica大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3D ETER M INAT I ON OF THE B LOODPHY SI OLOG Y AND B I OCHE M ISTRY VAL UESOF THE GI ANT PANDAΞ 大熊猫(A lu rop od a m elanoleuca )是举世瞩目的珍稀濒危动物,被誉为中国的国宝,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重视。

近年来,国内的动物学工作者在大熊猫的繁殖、育幼、饲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而大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资料甚少,仅有大熊猫血液部分指标报道(陈威巍等.1992.野生动物,(67):42;康维等.1991.中国兽医科技,(12):43)。

迄今为止,比较系统的大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资料尚未见报道。

为此,我们于1991~1995年对成都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18只健康大熊猫进行了26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动物来源 大熊猫18只,均系饲养于成都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健康大熊猫。

其中10只雄性、8只雌性。

雌性当中有3只2岁龄以下的幼年大熊猫。

(2)血样制备 大熊猫经氯胺酮麻醉后,从颈静脉或前臂静脉采血8~10m l ,分装于抗凝和不抗凝两支试管内。

将不抗凝之试管放入37℃水浴30~60m in ,析出血清,分装待检。

(3)测定项目及方法 1)血红蛋白(HB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2)红细胞(RBC )、白细胞(W BC )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显微镜计数法;3)血细胞压积(H ct .H t ):自动血液分析仪;4)二氧化碳结合力(CO 2C 1P 1):微量滴定法;5)钾(K +)、钠(N a +):火焰光度测定法;6)氯化物(C l -):硫氰酸汞比色法;7)血清钙(Ca 2+):O cpc 法;8)血清铁(Si ):亚铁嗪法;9)无机磷(P ):硫酸亚铁还原法;10)血糖(B s ):GOD 2POD 法;11)总蛋白(T P ):双缩脲法;12)白蛋白(A ):溴甲酚绿法;13)谷丙转氨酶(GPT ):改良赖氏法;14)谷草转氨酶(GO T ),乳酸脱氢酶(LDH ),酸性磷酸酶(A CP ),碱性磷酸酶(A KP ):速率法,501半自动生化仪测定;15)淀粉酶(SAM ):碘比色法;16)尿素氮(BUN ):二乙酰—肟;17)肌酐(C r ):苦味酸去蛋白法;18)总胆红素(TB I L ):改良T G法(咖啡因法);19)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薄膜蛋白电泳法。

《动物生化》课件

《动物生化》课件

3
疾病防治
通过动物生化研究,深入了解动物疾病发生和发 展的机制,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动物生化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药物研发
利用动物生化研究成果,深入了 解动物生理和药理反应的机制, 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医学诊断
通过动物生化研究,深入了解动物 体内生化过程的变化和调控,为医 学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 亲和力进行分离的技术,常 用于分离和纯化特异性结合 的蛋白质、酶和核酸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的技术。
DNA分子杂交技术
利用DNA分子的互补性进行特异性结合,常用于检测和鉴定DNA 序列的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通过DNA聚合酶的作用,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DNA序列的技术, 常用于基因克隆、基因分析和基因诊断等领域。
酶的作用与特性
总结词
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节性等特点。
详细描述
酶是生物体内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反应速度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 节性等特点,能够保证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酶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和疾病机制具 有重要的意义。
揭示动物生化反应的机制。
代谢组学技术
03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动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和调控,探
索动物生化过程的调控规律。
动物生化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1 2
品种改良
通过动物生化研究,深入了解动物生长发育和代 谢的机制,为品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营养与饲料
利用动物生化研究成果,优化动物的营养需求和 饲料配方,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效率。

808动物生理生化

808动物生理生化

808动物生理生化一、动物生理动物生理是指动物体内各种生理机能的表现和调节。

动物的生理过程包括营养吸收、运动、呼吸、循环、排泄、神经传导、感觉等多个方面。

1. 营养吸收动物通过消化系统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机械消化通过牙齿和胃肠蠕动等方式将食物分解成较小的颗粒,化学消化则是通过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

2. 运动动物通过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运动实现身体的运动。

肌肉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导使得肌肉纤维收缩,从而产生力量和运动。

3. 呼吸动物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

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从而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4. 循环动物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

心脏起到泵血的作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动脉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产物通过静脉带回心脏,进一步经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5. 排泄动物通过排泄系统将代谢产物和废物排出体外。

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将体内废物和过剩物质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6. 神经传导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处理和发出信号。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将信息传递到全身各个部分。

7. 感觉动物通过感觉系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动物通过感觉系统获取信息,并通过神经系统进行处理和反应。

二、动物生化动物生化是指动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

动物的生化过程包括物质的合成、降解、转化、储存和能量的释放等。

动物生化复习要点

动物生化复习要点

动物生物化学复习重点1.蛋白质化学考试内容●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考试要求●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肽键的特点●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核酸化学考试内容●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核苷酸的结构●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3.酶学考试内容●酶催化作用特点●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考试要求●了解酶的概念●了解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熟悉酶的国际分类(第一、二级分类)●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掌握核酶概念●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别构酶的结构特点和性质)4.维生素和辅酶考试内容●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考试要求●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5.生物氧化考试内容●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ATP的生物学功能●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考试要求●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掌握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掌握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6.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考试内容●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考试要求●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了解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理解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掌握磷酸戊糖途径、限速酶调控位点及其生理意义7.脂类的代谢与合成考试内容●脂肪动员的概念●脂肪酸的 -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血脂及血浆脂蛋白考试要求●了解甘油代谢:甘油的来源合去路,甘油的激活●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理解脂肪动员的概念●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8.含氮化合物代谢考试内容●蛋白质在细胞内的降解机制及其特点●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过程●尿素循环的流程考试要求●了解蛋白质降解的过程●掌握尿素循环的流程9.DNA,RNA和遗传密码考试内容●DNA复制的一般规律●参与DNA复制的酶类与蛋白质因子的种类和作用●DNA复制的基本过程●转录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mRNA、tRNA、 rRNA和非编码RNA的后加工●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考试要求●理解DNA的复制和DNA损伤的修复基本过程●全面了解RNA转录与复制的机制●理解RNA的复制●理解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掌握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因子的性质和种类●掌握DNA复制的特点●掌握DNA的损伤与修复的机理●掌握转录的一般规律●掌握RNA聚合酶的作用机理●掌握逆转录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10.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考试内容●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原理和密码子的概念、特点●tRNA、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原理●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考试要求●全面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掌握翻译的步骤●掌握翻译后加工过程11.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考试内容●基因工程的简介●DNA克隆的基本原理●基因的分离、合成和测序●克隆基因的表达●基因来源、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核酸顺序分析●基因的功能研究(针对基因功能的相关研究技术如基因敲除和RNA干扰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基础研究与技术结合的典范)●RNA和DNA的测序方法及其过程●蛋白质工程考试要求●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核酸顺序分析●了解蛋白质工程的进展●掌握基因工程操作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掌握研究基因功能的一些方法和原理●掌握RNA和DNA的测序方法原理及其过程●掌握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生物学考研农学联考复习动物生理生化科目解题指导PPT教案

生物学考研农学联考复习动物生理生化科目解题指导PPT教案

(二)脂肪酸的βˉ氧化
1、饱和偶数碳脂肪酸的β-氧化
βˉ氧化学说:
●早在1904年,Knoop就提出了脂肪酸β氧化学说。 ●用苯基标记含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饲喂动物,尿中是 苯甲酸衍生物马尿酸。 用苯基标记含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饲喂动物,尿中是苯 乙酸衍生物苯乙尿酸。 ●结论:脂肪酸的氧化是从羧基端β- 碳原子开始,每次分 解出一个二碳片断。 ●产生的终产物苯甲酸、苯乙酸对动物有毒害,在肝脏中 分别与Gly反应,生成马尿酸和苯乙尿酸,排出体外。 ●β-氧化发生在肝脏及其它细胞的线粒体内。
脂酰CoA 脱氢酶
RCH=CH-CO-SCoA
FAD
FADH2 呼吸链
H20
β-烯脂酰CoA 水化酶
H2O
RCHOHCH2CO~ScoA NAD +
β-羟脂酰CoA 脱氢酶
呼吸链
NADH
H20
RCOCH2CO-SCoA
β-酮酯酰CoA 硫解酶
CoASH
脂酰CoA R-CO~S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2) 脂肪酸向线粒体的转运一
★中、短链脂肪酸(4-10C)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并在线粒体内活 化生成脂酰CoA。长链脂肪酸在线粒体外活化为脂酰CoA。
★活化的脂肪酸经肉碱转运至线粒体内,肉(毒)碱化学成分为:Lβ羟基-r-三甲基铵基丁酸
★线粒体内膜外侧(胞质侧):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催化,脂酰CoA 将脂酰基转移给肉碱的β羟基,生成脂酰肉毒碱。 线粒体内膜:在线粒体内膜的移位酶催化下将脂酰肉碱移入线粒体 内,并将肉碱移出线粒体。 线粒体内:膜内侧:肉碱脂酰转移酶Ⅱ催化,使脂酰基又转移给CoA, 生成脂酰CoA和游离的肉毒碱。

家畜及实验动物生理生化参数

家畜及实验动物生理生化参数

家畜及实验动物生理生化参数一、介绍家畜及实验动物生理生化参数是指用于描述家畜和实验动物身体功能和代谢状态的一系列指标。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动物的生理状态和生化代谢,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二、体温体温是描述动物体内热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家畜和实验动物的正常体温范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季节变化、品种差异等。

通过测量动物的体温,可以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

三、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指动物每分钟呼吸次数,反映了动物的呼吸代谢状态和肺功能。

家畜和实验动物的呼吸频率与其体重、年龄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正常的呼吸频率范围可以反映动物的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

四、心率心率是指动物每分钟心脏跳动次数,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家畜和实验动物的心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体温、年龄、运动状态等。

通过测量动物的心率,可以评估其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五、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的压力水平,是评估动物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家畜和实验动物的血压与其心率、血管阻力等因素相关。

通过测量动物的血压,可以了解其循环系统的状态和功能。

六、血液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是评估动物体内代谢状态和器官功能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血氨、血尿素氮、肌酐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动物的营养代谢、肝肾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七、血液电解质血液电解质是指血液中的离子浓度,包括钠、钾、钙、镁等。

这些离子在维持动物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血液电解质的浓度,可以判断动物的水电解质状态和酸碱平衡情况。

八、激素水平激素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调节信号分子,包括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

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动物的代谢状态、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测量血液中激素的浓度,可以了解动物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九、能量消耗能量消耗是指动物在特定时间内消耗的能量量,反映了动物的代谢水平和能量利用效率。

415动物生理生化备考资料

415动物生理生化备考资料

415动物生理生化备考资料朋友,你要考415动物生理生化呀,我可太有话想和你说了。

我当初备考的时候,那真的是一头雾水。

动物生理这部分,细胞的基本功能就把我弄得晕头转向。

我当时就想,这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怎么这么复杂啊,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感觉每个概念都在脑子里打架。

我就和一起备考的同学抱怨,我说这细胞的功能都这么难,后面可咋整。

同学就跟我说,你得静下心来,一个一个理解。

于是我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细胞,去想如果我是细胞,我怎么去转运物质,慢慢地,好像就有点开窍了。

再说到血液这一章,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刚开始我死记硬背,效果特别差。

后来我就去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像贫血的人为什么会脸色苍白、容易疲倦,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红细胞的功能,这可比单纯背那些文字要记得牢多了。

生化呢,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那可是重点。

我看着那些氨基酸的结构,就觉得像看天书一样。

我内心特别焦虑,觉得自己肯定学不好了。

但是我知道不能放弃啊。

我就自己动手画那些氨基酸的结构,画着画着就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了。

酶这部分也不简单。

我在学习的时候就想,酶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专门打开特定的反应之门。

我去分析每一种酶的作用机制,就像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一样。

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每弄明白一个知识点,我都特别有成就感。

代谢这一块更是大难题。

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它们之间还相互联系。

我经常在想,这生物体内的反应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一个环节出错可能就全盘皆乱。

我把这些代谢途径画成一张张的图,贴在我的书桌前,每天看每天看,直到把它们都印在脑子里。

朋友,备考的路虽然难,但只要你坚持,肯定能行的。

你在学习的时候也可以多找些有趣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知识,不要死记硬背,相信你一定可以顺利通过考试的。

动物的生理生化研究实验

动物的生理生化研究实验
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动物生理生化研究可以为生物学领域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有助于揭示生物进 化的规律和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促进人类对动物生命现象的理解
深入了解动物行为
通过对动物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 行为习性和生存策略,为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处提供科学依据 。
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康生长。
动物实验操作
03
进行动物实验操作前,需对动物进行适应性饲养,并进行相关
实验操作培训,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生理指标测定
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可采用相应的 测量仪器和方法。
生化指标测定
包括血糖、血脂、蛋白质、酶等生化指标的测定,可采用相应的 试剂盒和生化分析仪。
组织器官生理生化指标
肝脏功能指标
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等, 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
肾脏功能指标
如尿素氮、肌酐等,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
心肌功能指标
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可以反映心肌的损伤程 度。
04
动物模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疾病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过程监控
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 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和 结果,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
实验后处理
对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 安置和处理,确保动物 福利。
实验安全与防护
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设施完备、操作规范,防止实验事 故和交叉污染。
个人防护
实验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 罩、护目镜等。
废弃物处理
对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标识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

808动物生理生化

808动物生理生化

808动物生理生化一、引言808动物生理生化是指对动物身体机能以及生化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它涵盖了动物内部环境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介绍808动物生理生化。

二、动物内部环境调节动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是对内部环境进行调节。

这是通过机体对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因素的调控实现的。

例如,当机体温度过高时,动物会通过出汗或呼吸排出多余的热量,以维持体温平衡。

此外,动物还通过饮食、呼吸和代谢产物排泄等方式调节pH值和离子浓度,以确保正常的生理功能。

三、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外界的刺激。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节,用于将信息传递到机体不同部位。

四、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可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

它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组成。

不同的器官承担着不同的消化功能。

例如,口腔中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够分解淀粉为糖,胃中的胃酸和酶则能够分解蛋白质,小肠中的消化液则能够分解脂肪。

五、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物质运输到全身各个细胞,并参与调节体温和酸碱平衡。

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送到全身,血管则负责血液在体内的运输。

六、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动物的呼吸系统包括外呼吸器官和内呼吸器官。

外呼吸器官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将氧气引入体内,然后通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内呼吸器官则负责将氧气输送到细胞,并将代谢产物带回肺部。

七、排泄系统排泄系统负责将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它包括肾脏、肝脏和皮肤等器官。

肾脏通过滤过和分泌将废物排出,肝脏则负责解毒和分解代谢产物,而皮肤则通过汗液的分泌将废物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生理部分复习题一、选择题2新生动物肠道吸收大分子蛋白质借助于(2 )来完成(1)单纯扩散(2)主动转运(3)内吞机制2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2 )通透性较大(1)Na+(2)K+(3)Na+和K+(4)其他离子3.心动周期是指(1 )(1)心脏机械活动周期(2)心脏生物活动周期(3)室内压变化周期4.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3)(1)基强度(2)阈电位(3)阈强度(4)适宜刺激5.完成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微循环的(2 )(1)直接通路(2)营养通路(3)动—静脉短路6.内环境是指(1 )(1)细胞内液(2)细胞外液(3)体液(4)组织间液7.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1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2)降低气道阻力(3)降低呼吸膜的通透性8.碱贮是指血液中的(2 )(1)Na2HPO4/NaH2CO3(2)NaHCO3(3)NaHCO3/H2CO3(4)NaOH9.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转送到靶细胞的方式称(3 )(1)远距分泌(2)旁分泌(3)神经分泌10.中性粒白细胞主要作用是(1 )(1)参与炎症的反应(2)参与过敏反应(3)缓解过敏反应(4)产生抗体11.短暂而尖锐的定位清楚的快痛,其感觉传入纤维是(2 )(1)无髓鞘的B类纤维(2)有髓鞘的A类纤维(3)无髓鞘的C类纤维12.心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1 )(1)M型(2)N型(3)B型(4)A型13.机体神经调节的特点是(1 )(1)作用迅速、准确、短暂(2)作用缓慢、广泛、持久(3)无髓鞘的C类纤维14.专司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细胞是(1 )(1)红细胞(2)白细胞(3)血小板(4)淋巴细胞15.微循环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是(2 )(1)直接通路(2)动—静脉短路(3)营养通路16.呼吸运动调节的基本中枢在(3 )(1)大脑(2)小脑(3)延髓(4)下丘脑17.动脉血压中反应心肌收缩力大小的是()(1)收缩压(2)舒张压(3)脉搏压18.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官位于( 4 )(1)颈动脉窦(2)颈动脉体(3)主动脉弓(4)肺泡和细支气管壁19.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液分解的过程称(2 )(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性消化20.外周化学感受脑脊液中(3 )的过变化(1)Po2降低(2)Pco2降低(3)[H+]升高(4)Po2和Pco2不变21.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主要是(2 )(1)胃(2)小肠(3)大肠22.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运动( 2 )(1)加强(2)减弱(3)不变(4)不一定23.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3)(1)与刺激强度有关(2)与直径成正比(3)与髓鞘的厚度无关24.含内因子的消化液是( 1 )(1)胃液(2)胰液(3)唾液(4)小肠液25.心迷走宰经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2 )(1)已酰胆碱、正肾上腺素(2)去甲肾上腺素26.对糖代谢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1 )(1)胰岛素(2)胃泌素(3)甲状腺素(4)肾素27.动物饲料中经常缺碘时,甲状腺细胞(3 )(1)聚碘能力加强(2)碘化程度加强(3)甲状腺素合成增多28.牛的等热范围是(1)(1)10-20℃(2)15-25℃(3)16-24℃(4)20-23℃29.胃液中的盐酸是由(3 )分泌(1)主细胞(2)粘液细胞(3)壁细胞30.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2 )的通重吸收(1)水(2)Na+(3)K+(4)Cl_31.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主要是(2 )(1)胃(2)小肠(3)大肠32.雌激素属于激素中的(4 )(1)蛋白质类(2)肽类(3)脂肪酸衍生物类(4)类固醇类33.动脉血压中反应外周血管阻力大小的是(3 )(1)舒张压(2)收缩压(3)脉搏压34.甲状旁腺素的英文缩写为(1 )(1)PTH(2)CT(3)LH(4)NIT35.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2 )(1)乙酰胆碱(2)肾上腺素(3)去甲肾上腺素3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因为(1 )(1)突触后电位对Na+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2)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3)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4)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37.下列哪种物质是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递的( 3 )(1)Na+ (2)Ca+ (3)Co2和O238.受精卵在雌性动物子宫内生长发育为成熟胎儿的过程即为( 2 )(1)受精(2)妊娠(3)分娩(4)着床39.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3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2)囊内压(3)血浆胶体渗透压40.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2 )(1)条件反射(2)非条件反射(3)躯体及内脏反射41.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1)(1)主动转运(2)单纯扩散(3)内吞机制42.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3 )(1)纤维蛋白溶解(2)纤维蛋白的激活(3)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43.动脉血压中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大小的是()(1)舒张压(2)收缩压(3)脉搏压44.微循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是(3 )(1)直接通路(2)营养通路(3)动—静脉短路45.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1)乙酰胆碱菜(2)肾上腺素(3)去甲肾上腺素46.最大呼气未尚存留于肺中的气体量是( 3 )(1)余气量度(2)补呼气量(3)功能余气量47.消化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3)(1)H20(2)无机物(3)酶48.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液分解的过程称(2 )(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消化49.胆汁与脂肪消化关系密切的成分是()(1)胆盐(2)脂肪酸(3)胆色素50.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2 )(1)刺痛哭(2)定位不明确(3)必有牵涉痛二、多项选择题1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12 )(1)红细胞数量(2)血浆蛋白含量(3)Nacl含量(4)白细胞(5)白细胞数量2.工作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2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3 )(1)Na+内流(2)K+外流(3)Ca2+内流(4)K+内流(5)Ca2+外流3.心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跳(24 )(1)加快(2)减慢(3)加强(4)减弱(5)不一定4.对心输出量有影晌的因素是(34 )(1)毛细血管压(2)淋巴回流(3)心率(4)动脉弹性(5)心动周期5.在下列肌肉中,(14 )是吸气肌(1)肋间内肌(2)肋间外肌(3)膈肌(4)腹肌(5)胸肌6.内在神经丛包括(24 )(1)肌间神经丛(2)黏膜下神经丛(3)心内神经丛(4)锥体系统(5)特异性投射系统7.对蛋白质消化无直接作用的消化液为(13 )(1)唾液(2)胰液(3)胆汁(4)胃液(5)小肠液8.瘤胃内能合成的维生素是(25 )(1)维生素D(2)维生素K(3)维生素C(4)维生素A(5)维生素B9.胆囊收缩素的作用是(25 )(1)促进胃液分泌(2)促进胰液分泌(3)促进唾液分泌(4)促胰岛素分泌(5)促进胆囊收缩10.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分别由(2)、(3)分泌(1)G-细胞(2)S-细胞(3)I-细胞近球小体(4)K-细胞(5)C-细胞11.哺乳动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在下列部位吸收(15 )(1)小肠(2)大肠(3)胃(4)食道(5)瘤胃12.牛羊等动物的营养物质吸收(14)可在(1)小肠(2)大肠(3)胃(4)瘤胃(5)瓣胃13.动物呼吸和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分别在(35)(1)大脑(2)小脑(3)下丘脑(4)脊髓(5)延髓14.在尿的生成过程中,肾小管的作用包括(23)(1)滤过(2)重吸收(3)分泌4)分泌肾素(5)分泌抗利尿素15.抗利尿激素(45)(1)由下丘脑分泌(2)由腺垂体分泌(3)是甾体类激素(4)提高远曲小管对水的通透性(5)提高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16.外周神经递质包括(12)(1)乙酰胆碱(2)去甲肾上腺素(3)多巴胺(4)谷氨酸(5)四碘甲腺原氨酸17.下列氨基酸类属于抑制性递质的是(35)(1)天冬氨酸(2)谷氨酸(3)R氨基丁酸(4)半胱氨酸(5)甘氨酸18.损坏动物的下丘脑,不直接影响动物的(34)(1)情绪反应(2)体温调节(3)心跳节律(4)呼吸节律(5)内分泌19.由甲状腺分泌的两种激素是(1)(3)(1)甲状腺素(2)肾上腺素(3)降钙素(4)VITD3 (5)甲状旁腺20.雌激素和雄激素分别由(2)(3)(1)睾丸曲细精管(2)睾丸间质细胞(3)卵巢黄体(4)胎盘5)输卵管三.填空题1)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有()()()2)动物的血浆酸碱度稳定在(7.35—7.45),血浆中缓冲作用最大的缓冲对为(NaHCo3/H2Co3)3)动物体内两大循环分别为()和()4)小肠运动的方式分(蠕动)(分节运动)和(摆动)5)尿液生成的三个过程分别为(滤过)(重吸收)(分泌)6)机体机能活动调节方式有()()和()7)甲状腺素的合成步骤为()()()()8)中枢抑制根据其发生机制可分为()和()两类9)肾血流量的调节包括()()10)病胃内的微生物主要为厌氧性的(真菌)(细菌)和(纤毛虫)三种11)氧的运输形式为(物理溶解)(化学结合)12)心肌细胞可分为()()两类13)兴奋性产生的基础为(),动物机体血液总量包括()和()14)机体内环境是指()15)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三种1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17)普通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和(兴奋性)四种生理特性18)气体运输方式包括(HCo3-)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两种19)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方式有()()和()三种20)神经纤维传导具有()()()()和()等特性21)甲状腺素的生热作用T3较T4强()倍22)降钙素是由甲状腺的()所分泌23)心肌细胞具有()()()()生理特性24)高等动物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为()()和()25)每一心动周期中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之为()26)动物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分()和()两种27)血浆蛋白包括()()()三种28)心脏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之为()29)机体散热的方式为()()()和()30)动物生理上最好的神经型为(),神经纤维直径越大传导速度()31)胰岛素由胰岛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的()分泌32)动物体内的生长素由胰岛的()和()分泌33)中枢抑制根据其发生机制可分为()和()两类34)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为()35)饲料在动物体内内消化方式有()()()和()36)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有()()37)尿液生成的三个过程分别为()()()38)每一心动周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39)血液凝固的三个主要步骤为()()()40)兴奋性变化的四个时相为()()41)机体机能活动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途径来实现42)刺激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刺激的时间均对兴奋有影响43)血浆中的主要抗凝物质是(肝素)和抗凝血酶344)纤溶酶原激活物包括血管激活物,(组织激酶)和依赖于因子XI的激活物45)心肌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性46)CO2在血液中主要以生成(NaHCo3)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47)CO2在血液中主要以碳酸氢钠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两种化学形式运输48)胃液中含有HCL,胃蛋白酶(粘液)和内因子49)胃泌素由G-细胞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胃液的分泌)50)胃泌素由(G-细胞分泌)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胃液的分泌51)胰液中含有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的胰脂肪酶52)肾小管能够分泌(K+)H+和NH3等物质53)根据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54)根据传递信息的方式,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类55)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有(M)与N两个类型56)小脑具有(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三方面57)牵张反射包括(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类58)甲状腺可分泌(甲状腺素)降钙素两种激素59)乳的生成包括(选择性吸收)和乳腺的合成两个过程60)分娩过程一般分为(开口期)胎衣排儿期和胎衣排出期三个阶段四.判断题1生理学急性实验方法能完全反应器官在体内的正常活动情况()2由血浆蛋白质构成的渗透压称之为晶体参透压(×)3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之为组织呼吸(√)4饲料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液分解的过程称之为化学消化(√)5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跨膜转运称单纯扩散(×)6T淋巴细胞主要是参与机体细胞免疫(√)7自律细胞中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低()8小肠以环状肌的自律性舒缩为主的运动称钟摆运动()9M型受体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10浅感觉传导径的特点是先前行后交叉(×)11肾上腺素增加心率的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小()12肠道内的Fe3+可直接吸收入血()13瘤胃是吸收挥发性脂肪酸的主要部位(√)14饲料在消化道内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称物理性消化()15由血浆中的电解质构成的渗透压称胶体渗透压()16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17脂溶性维生素D、E、K靠被动转运而吸收()18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保钾排钠(√)19肽类激素的合成过程与蛋白质相似()20肾上腺能受体对效应器的作用只有兴奋性()21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的保钾排钠(√)22小肠以纵行肌的自律性舒缩为主的运动称自律性分节运动()23心肌细胞兴奋性的有效不应期指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24主动转运是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25胃液中的酸度主要由游离盐酸决定(√)26肾小分泌H+的目的是保存血浆NAHCO3的含量()27N型受体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28深感觉传导径的特点是先交叉后前行(×)29胰岛素是由胰岛的A细胞所合成()30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属于肾上腺能纤维()31B淋巴细胞主要是参与体液免疫(√)32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远快于无髓纤维()33甲状腺机能不足的幼畜会出现侏儒症(×)34静息电位与K+外逸有关(√)35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形态不变(√)36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可能发生溶血(√)37心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38和P-细胞相比,蒲肯野氏细胞的自律性较低(√)39蒲肯野氏纤维具有自律性(√)40心血管的基本中枢在延髓(√)41、O2与血红蛋白结合受PO2的影响(√)42、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道平滑肌收缩(×)43、瘤胃微生物主要是厌氧纤毛虫,细菌和真菌(√)44、肾小体包括肾小球的肾小囊(√)45、谷氨酸是一种抑制性递质(×)46、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主要改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47、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特定的感觉(×)48、醛固酮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9、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故不能合成激素(√)50、甲状腺素均能使机体代谢率升高(√)名词解释1、自身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