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插秧作 用 . 机插 同时可 以进行 深施 肥 。具 体操作 要求
如下 :
1 插 秧 机下 田前 要考 虑 好插 秧 行 走路 线 和 转移 ) 地块进 出时 的路 线 。
械 收获等 生产 环节 . 具体 操作 规程 如下 :
1 水 稻 棚 盘 育 秧 技 术
2 插 秧 时 , 田边 应 留 m一 幅插 秧 机 的作 业 宽 ) 靠 度 。插秧 到两 端地 头 时 , 端地 头各 留下一 幅插 秧机 两
商 品化供 秧 、 建机 械 化插 秧 、 获作 业 服 务 队等 手 组 收 段 。 现 流动 作 业 , 高 机 械 的 利用 率 , 进 稻 区生 实 提 促
产 机械化 进程 。 经 过 多年 的水 稻 机 械化 生 产 实践 ,经 过农 机 推 广 工作 人 员反 复 试验 研 究 、 索 , 探 总结 形成 了一 套 比
业 , 有 田面平 整 、 具 田表无 稻 茬 、 作业 遍 数少 等优 点 。 使 用碎 土搅浆 平 地机 应 注意 :配 套 动力 应选 择 2 4 8~
4 4型拖拉 机 ,5 0 6 4型机 身质量 过 大 , 过后 的轮 辙难 轧 以平 掉 ; 选择 碎 土搅浆 平地 机作 业 幅宽要 与 动力机 械 相 配套 , 般 2 4型 配 2 幅宽 较 适 宜 ; 早顶 凌 整 一 8 m 提 地, 水耙 轮在 4月 2 0日开始整 地 , 而碎 土搅 浆平 地机 应在 4月 1 l 0 E开始整 地 。碎 土搅浆 后 , 土质 较疏 松 , 尤其 是黑 土地 , 既要 防止 泡 田时间 长 , 成机 车 陷车 , 造 又要 争取沉 降 时间 , 以要把 握好 时间 。 所
证 播种 分布 均匀 , 秧苗 整齐 。在插 秧机 取秧 量调 至 中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 生产技术
2023-11-08
目录
• 引言 • 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 •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技术 •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设备选择与使用 •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效益分析 •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保障水稻生产对于国家粮食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施药技术
施药机械
使用喷雾机、喷粉机等设备,将农药均 匀地喷洒在水稻植株上。
VS
施药种类与用量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要求,选择合 适的农药种类和用量,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
机械收割技术
收割机械
使用水稻收割机进行收割,根据不同地区的 水稻种植方式和收获要求,选择合适的收割 机械。
收割方式
采用分段收割或联合收割方式,根据水稻成 熟度和种植条件进行选择。同时注意晾晒和 储存,保持水稻品质。
04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设 备选择与使用
耕整地设备选择与使用

用于耕整地,根据土壤质地、水分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犁具,操作 时注意保持深度和翻土效果。
旋耕机
适用于较软或水分较多的土壤,可以减少土壤阻力,提高耕作效率 。使用时需调整深度和旋转速度。
深松机
用于深层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有机质。深松机操作时 应注意保持深度和行距的均匀。
适量施肥
掌握施肥的时机和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和增加生产成 本。
提高肥料利用率
采用高效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病虫害防治
01
02
0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 手段防治病虫害,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
化学防治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1机械全程化技术分析所谓机械全程化,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机械完成水稻的生产,加工,包装。

而详细地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主要包括一些农业技术和农艺要求,比如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以及耕地、育秧、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的一些机械化操作。

1.1水稻棚盘育秧技术:盘土配置、播种、盘土规格。

1.2水田机械化整田技术:基础整地、播秧前整地。

1.3泡田技术。

1.4水稻机械插秧技术。

1.5水稻机械收获技术。

1.6粮食处理机械化技术。

在近几年宝应县也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买进了一批先进的农业机具、并且引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在宝应县地区水稻是最主要的大众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植保、排灌、收获、加工等生产环节完成机械化作业有极大的困难,所以水稻机械化种植方面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难点。

2宝应县对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各种应用成效2.1我县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为一年两熟制。

该省稻麦机械化生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对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选择以及其生产效率问题是不明确的。

以组织模式和技术模式的耦合,构建了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概念模型,归纳得出江苏省当前有24种典型的.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

并分析了该省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发展历程,并与日韩发达国家相关机械化生产模式相比,得出其还有进一步发展优化空间。

2.2我县在用机械化创造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对周边地区的村民发挥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和先进装备的引进,还为宝应县的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农业机械化事业在生产实践中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宝应县的农业生产力。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操作标准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操作标准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操作标准
技术名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技术概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在水稻生产进程中,以知足水稻稳产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采纳机械化技术手腕在耕整地、育秧栽植、植保、收成、烘干等环节实现机械标准化作业,将水稻生产各环节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的一项综合性技术。

最近几年来,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用工矛盾形势严峻,只有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作业,一方面能保证稻田按时栽插,提高产量和质量,关于推动粮食增产、农人增收和适度规模经营具有踊跃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增进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增进农村经济全面进展。

2021年,潜山县实施了农业部要紧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水稻)项目,形成了适宜我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线路、技术模式和机具选配方案。

依照农业部《关于开展要紧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行动意见》(农机发[2021]1号)的文件精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农业进展方式转变,解决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难题,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增产增效情形: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增产45千克/亩,节本增效170元/亩。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机械化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关键。

下面对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一、耕种技术1. 耕种模式选择:水稻机械化栽培主要采用汉普森直播、秧田整地直播和直栽等耕种模式,根据地区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耕种模式。

2. 耕作机具选择:选择适用的深松翻耕机、旋耕机、稻田旋耕机等机具,确保耕作质量。

3. 田间作业时间:田间作业时间要根据气候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田间作业时间,避免大雨和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下作业。

二、肥料管理1.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养分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量,采用分时施肥、控释肥料等技术,提高施肥效果。

2. 肥料施用方法:采用均匀施用、分期施用和局部施用等方法,保证肥料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3. 催化剂使用:适当使用催化剂,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增加作物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病虫害防治措施: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并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四、水分管理1. 灌溉技术: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包括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2. 灌溉量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水量,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过量灌溉和缺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3. 防渗排水:通过修建沟渠、设立排水井等措施,防止地下水位过高,保持土壤通气性,减少水分积渍。

五、田间管理1. 杂草管理:及时进行杂草防除,采用机械除草、化学除草和农艺措施等综合管理方法,减少杂草对水稻生长的竞争影响。

2. 种植密度调整:根据水稻品种与生态条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保证每亩有效株数,增加产量。

3. 土壤保育:加强土壤水肥保持,采取保留茬、旋作、翻耕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存在着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耕作环境恶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发展。

为了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广和应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势在必行。

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现状目前,我国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在水稻种植环节,传统的耕种方式主要采用牛耕、水耙、手插秧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在水稻收获环节,人工收割的方式还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下。

在水稻田间管理方面,传统的除草、施肥、喷药等作业同样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助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应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高效、节约和环保。

1. 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在水稻种植环节,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首先是耕种环节,可以采用旋耕机、深松机等机械化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力或畜力耕作方式。

其次是插秧作业,可以采用水稻插秧机,自动完成插秧作业,减少人工劳动。

在水稻收获环节,也可以应用水稻收割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提高收割效率。

在水稻田间管理方面,也可以应用机械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在水稻田的施肥作业中,可以采用化肥施肥机,能够精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范围,减少化肥的浪费。

在水稻田的除草作业中,可以应用除草机械,自动完成除草作业,提高除草效率。

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可以应用喷药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喷药方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机械化作业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使得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一、前言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中国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高度的食用价值。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稻生产也逐渐向机械化方向转变,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地准备阶段水稻机械化生产首先要进行土地准备工作。

在选定好水稻种植地点后,首先要进行翻耕和平整土地的工作。

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拖拉机等农机具进行翻地、耙地、平整等操作,以确保土地表面平整,便于后续作业操作。

2. 播种阶段播种是整个水稻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人工播种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和准确性。

目前市场上普遍流行的有种子机械播种机、直播机等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化播种设备进行作业。

3. 灌溉施肥阶段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和营养物质,因此灌溉和施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采用机械化灌溉设备和施肥机械,可以大大提高施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4. 除草防病防虫阶段水稻田间管理除草、防病、防虫工作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人工除草和喷药效率低下,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采用机械化除草、防病、防虫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

5. 收割阶段水稻的收割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手工收割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并且易受天气影响。

现代化的水稻收割机械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收割效率、减少损失,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状况进行精准调节,提高作业质量。

6. 储存运输阶段水稻收割完成后,需要对水稻进行储存和运输。

传统的人工装袋、搬运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容易破坏水稻粒、损失较大等。

采用机械化储存设备和运输设备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损失。

三、总结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议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

小议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

小议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对杂交水稻进行种子处理、播种、管理和收获等全过程进行自动化生产。

这项技术的广泛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劳动力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议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关键技术。

一、杂交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杂交水稻种子的处理是机械化制种的第一步,种子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种子的质量,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机械化播种。

种子处理技术包括种子清洗、去壳、打磨、翻糙等工序。

种子清洗是指用清水浸泡种子,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保持种子的清洁;去壳是指去除种子表面的外壳,以便更好地吸水和发芽;打磨是指用砂纸或打磨机对种子进行表面处理,增加种子的氧气透入和营养吸收;翻糙是指将打磨后的种子再次浸泡,以去除表面残留的较大颗粒杂质。

二、机械化播种技术杂交水稻的全程机械化制种的重要环节是机械化播种技术。

传统的手工播种耗时耗力,而且播种密度不易控制。

而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播种效率和精度。

目前,常用的机械化播种设备有直播机、条播机和沟播机。

直播机是将处理好的种子直接喷洒在水稻田里;条播机是将种子装入播种器内,通过机械装置按照一定间距和深度播种;沟播机是在水稻田里先做好播种沟,然后通过机械装置将种子放入沟内。

三、机械化管理技术机械化管理技术包括除草、施肥、喷药等环节。

传统的除草、施肥、喷药都是依靠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稳定。

而机械化管理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除草机是用于清除水稻田里的杂草,可以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择机械式或化学式的除草设备;施肥机是用于将肥料均匀撒布在农田里,可以根据作物需求调节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喷药机是用于在水稻田里喷洒农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选择不同的喷药方式。

四、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收获是机械化制种的最终环节,也是决定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收获方式是手工收割,效率低下,而且易造成作物损失。

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超级杂交稻是指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高产、高效、高抗性的水稻品种,是近年来水稻产业中的重要科研成果。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农作物种植领域逐渐受到重视。

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还可以有效应对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为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尚存在一定的难题和挑战。

传统的稻田管理方式多依赖人工劳动,机械化程度低,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有必要对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提高其推广应用效益,推动我国稻米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稻谷种植中的推广应用效益,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术的特点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揭示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对超级杂交稻种植的促进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机械化生产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作用,为相关农业生产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也可为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 正文2.1 超级杂交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特点1. 自动化程度高: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2. 精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对种植环境、水肥管理、病虫害控制等的精准化管理,确保作物稳定产量和质量。

3. 节约资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有效节约耕作水平、农资投入等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适应性强: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种植需求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要求

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要求

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要求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机械化作业在水稻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确保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质量,有以下几个要求:1.土壤准备和耕作:在水稻种植前,必须进行土壤准备,包括翻耕、平地、施肥等工作。

机械化作业要求土壤犁耕深度达到20-25厘米,平地度达到1-2厘米,施肥均匀,确保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2.播种和定植:机械化播种要求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水田中,并确保适宜的种植密度。

水稻定植时,机械化作业要求将幼苗均匀地插入湿润的土壤中,确保根系能够良好地发育。

3.灌溉和水田管理:机械化作业要求在整个生育期间定时进行灌溉,并确保水田内的水分供应均匀稳定。

此外,还需要进行水田管理,包括排除杂草、病虫害处理等,确保水稻良好的生长环境。

4.施肥和施药:机械化施肥要求将肥料均匀地施于水田中,避免肥料的浪费和过量施用。

施药时,机械化作业要求将农药均匀地喷洒在水稻上方,确保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同时避免对水稻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5.收割和脱粒:收割时,机械化作业要求将水稻穗割断,保证底部割断面平整,避免漏收和损失。

脱粒时,机械化作业要求将水稻穗进行彻底脱粒,确保出粮率和质量。

6.储存和运输:水稻在机械化作业后需要进行储存和运输。

机械化作业要求将收割后的水稻及时储存,确保粮食的保鲜和质量。

运输时,要求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和方式,避免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污染。

除了以上的质量要求之外,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养和维护:机械化设备在水稻生产中使用频繁,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机械化作业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要求人员具备相关的培训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确保作业质量和安全。

3.监测和评估:对机械化作业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总结起来,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要求包括土壤准备和耕作、播种和定植、灌溉和水田管理、施肥和施药、收割和脱粒、储存和运输等方面。

小议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

小议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

小议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1.地力准备阶段地力准备是整个全程机械化制种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开沟、平整、施肥、深耕等多项工作。

其中最关键的是开沟和平整。

在开沟过程中,应根据杂交水稻的生长特性和农地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开沟方式和深度,同时确保开沟质量达到标准。

平整地面是保证机械化播种开始的前提,应通过耕作和碎土等多种手段确保地面平整,防止雨后产生积水、影响育秧质量。

2.育秧阶段育秧是种植农作物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机械化育秧中,应统一种子深度和种子数量,确保杂交水稻幼苗生长正常。

此外,还需要通过水肥一体化来控制土壤湿度和营养,从而确保杂交水稻幼苗健康地生长。

3.整地阶段整地是机械化种植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整地阶段中,应将杂交水稻株高、密苗率和定植时间等因素考虑在内,统一作业方案,保证整地质量,避免造成机械化播种过程中出现问题。

4.播种阶段机械化播种是实现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重要环节。

在播种过程中,应根据地面情况、种子状态和播种机型等因素,确定适当的播种深度和速度,同时注意保证播种质量和密度一致。

5.保护阶段在保护阶段中,应采用科技手段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保证杂交水稻的生长健康。

此外,还需要注意定期施肥和及时清理杂草,以达到最大化的产量。

总之,机械化制种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种植的必要手段。

通过地力准备、育秧、整地、播种和保护等一系列关键步骤,可以实现高效、稳定、规模化的杂交水稻种植。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种植技术将继续发展,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建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数十亿人口依赖水稻为主要食物来源。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许多国家都在推动水稻的机械化生产。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推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问题一:机械化生产的成本高昂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由于农田地块分散、田地复杂多样,传统的水稻机械化设备往往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农田地貌。

农民需要购买不同类型的机械化设备,如水稻收割机、插秧机、除草机等,这使得机械化生产的成本高昂。

建议:鼓励农业机械化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研发出适合不同农田地貌的多功能机械设备,减少农民的投资成本。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政策或者贷款支持,帮助农民购买新型的机械设备,从而降低其成本。

问题二:机械化生产对农田环境的影响由于传统的机械设备往往对土壤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比如使用拖拉机耕作可能导致土壤压实和水土流失。

机械化生产还会增加农药、化肥等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建议:推广新型的机械化设备,如无人机施肥、植保等,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破坏。

加强对机械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问题三:机械化生产对农民的影响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推进,农民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传统的人工劳动逐渐被机械设备所取代,这导致一些农民失业或转行。

由于机械化设备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维护,一些老年农民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

建议: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机械化生产的接受度和适应能力。

鼓励农民参与农机合作社或者农业合作社,共享机械设备,减少投资成本,增加收益。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农民退耕还林或者发展农业观光等新型产业,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问题四:机械化生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推广,一些区域的农田逐渐变为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农作物的单一生产和种植模式可能会增加病虫害的风险,一旦发生病虫害,可能会对粮食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

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

南方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南方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是指为满足南方水稻栽插、直播等种植生产需要,选用适宜的水田耕整机械,按照农田耕整要求和作业规范,完成水稻田水耕作业所形成的机械化作业技术。

一、工艺路线灌水泡田→耕翻灭茬→施肥→平整→沉淀。

二、耕整地质量要求耕作深度要适宜、一致,无重耕、漏耕。

旋耕深度10~15厘米,犁耕深度宜在20厘米以下;田面平整,经过平整后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表土硬软度适中,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泥浆深度5~8厘米,水深1~3厘米。

采用犁耕方式,高留茬和秸秆要深埋犁底层,旋耕方式秸秆还田,采用切碎、秸秆均布和整田时秸秆土层搅和均匀。

机插秧大田田面要求:田面整洁,无杂草、残茬、杂物,利于插秧机行进作业,否则,残茬杂物易拖带刮倒已插秧苗;田面高低有度,在3厘米的水层条件下,高不露墩,低不淹苗,以利于秧苗返青活颗,生长整齐;表层硬软相宜,一般要求耕整后大田表层稍有泥浆,下部土块细碎。

耕作层不能过深,整地次数不能过多,土层不能过于黏糊。

三、耕整方法1、茬口地耕整(1)前茬秸秆粉碎耕整前茬作物收获时必须进行秸秆切碎或粉碎,并均匀抛撒。

采用旱地旋耕整方式,因耕深浅,尤需秸秆切碎、均铺。

(2)旱耕整总体上是两种形式:旋耕和犁耕。

利用旋耕机、正反旋埋茬耕整机等旋耕作业,土壤含水率需在30%以下,作业时要稳定耕作深度,以达到旋切能达到的10~15厘米上限深度为宜。

采用反旋埋茬方法残茬、秸秆覆盖率最好。

犁耕在农场和成片大田采用较多,其对秸秆埋覆较深,达15~20厘米,对前茬秸秆切碎和铺放要求不及旋耕高。

地块高底不平,可采用交叉作业和激光平地技术作业,对高低落差大的田块,要划格作业,大田隔小,以保证相对范围内的平整地质量标准。

犁耕作业不要每季都进行,宜3~5年犁耕一次,与旋耕作业相交替。

旱耕的田块,在旱耕结束后,晾晒1~3天,再上水浸泡1~2天,完成后续平整作业,这样不易形成僵土。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12.21•【文号】国发〔2018〕42号•【施行日期】2018.12.2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

但受农机产品需求多样、机具作业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亿万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水稻收割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在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含量高,难以普及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需要依靠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精密的技术,对使用者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水平要求较高,这就导致了技术含量高,难以普及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小农户来说,资金有限、技术水平低,难以购买和使用先进的收割机械设备。

2. 经济成本高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的设备价格较高,使得一些小农户难以承受,这就限制了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机械化收割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和维护成本,这也使得一些农民望而却步。

3. 故障率高,维修困难水稻收割机械化设备由于长期使用容易出现故障,由于技术水平和维修设备都面临一定的困难,导致了故障处理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

这一问题也限制了农民对于机械化设备的使用。

4. 土地条件限制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使用效果有所不同,例如在坡地、湿地等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并不如平原地区,这就限制了机械化技术在不同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二、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补贴力度、设立专门的机械化设备购置资金、提供技术指导等措施来扶持农民购置和使用水稻收割机械设备。

也可以引导农村合作社、合作社等组织共同购置使用,降低经济成本。

2. 提高技术培训力度加强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水平。

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组织技术交流会、引入技术专家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3. 开发适合不同地区的机械化设备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地条件,开发适合的机械化设备,提高机械化设备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和效率。

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水稻收割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建议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问题分析1. 机械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仍然不高,一些地区仍然依赖于人工劳动。

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也使得水稻生产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2. 机械化设备不足现有的水稻机械化设备种类不齐全,且在规模化生产中使用的大型机械化设备相对较少。

这使得一些水稻种植户难以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我国水稻机械化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一些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设备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导致了水稻机械化的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4.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稻的机械化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例如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过多,机械作业对土壤的损害等。

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对农田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5. 缺乏专业人才水稻机械化领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使得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这也制约了水稻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二、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并对水稻机械化生产给予一定的扶持和补贴,以推动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2. 完善设备体系鼓励农机企业加大水稻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力度,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和适用性,同时完善设备体系,使得水稻机械化设备的种类更加齐全,以满足不同地区和规模的生产需求。

3. 强化技术推广加强水稻机械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各类机械化设备,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4.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水稻机械化生产中的环保意识,推广绿色农业生产理念,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水稻全程机械化

水稻全程机械化

水稻全程机械化摘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涵盖了从耕整地、育秧、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内容。

1水稻棚盘育秧技术1 ) 盘土配制。

本田土含量占8 5 %,腐殖土或草碳土占1 5 %,采用3次混拌法拌匀盘土药剂和化肥,保证盘土粘结力,提高秧片强度。

2 )播种。

使用人力播种器,严格控制播种量,保证播种分布均匀,秧苗整齐。

在插秧机取秧量调至中间位置时,单臂取秧常规的为3 ~5株/次,稀植的为2 ~3株/次。

3 ) 盘土规格。

厚度应控制在2 ~2 ..7 c m,其中:盖籽土厚0 .3 .~0.4 c m,秧片宽度必须控制在于27~2 8 c m,四边平整,保证插秧时秧片不卡箱和不出现断苗现象。

2 水田机械化整地技术1 ) 基础整地。

基础整地应用激光平地技术,用激光机平地后,可节省土地9 %,节水2 0 %,提高产量2 0 %~30%,并提高化肥利用率等。

2 )插秧前整地。

插秧前使用碎土搅浆平地机作业,具有田面平整、田表无稻茬、作业遍数少等优点。

使用碎土搅浆平地机应注意:配套动力应选择2 8 4~4 0 4型拖拉机,6 5 4型机身质量过大,轧过后的轮辙难以平掉;选择碎土搅浆平地机作业幅宽要与动力机械相配套,一般2 8 4型配2 m幅宽较适宜;提早顶凌整地,水耙轮在4月2 0日开始整地,而碎土搅浆平地机应在4月1 0 E l 开始整地。

碎土搅浆后,土质较疏松,尤其是黑土地,既要防止泡田时间长,造成机车陷车,又要争取沉降时间,所以要把握好时间。

3泡田技术根据插秧作业时间决定泡田时间。

一般沙壤地泡2 ~3天,粘壤地泡3 ~4天,放水沉淀后的田面应无硬块,泥浆呈花达水。

用一节手指划出现沟并徐徐游合时为适宜机插,过软继续沉淀,过硬水耙后再沉淀.直至达到要求。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

它既包括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又包括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

只有把机械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生产中,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

2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机手在机插秧时,要直线行驶,来回进行,合理密植。

一般机插秧,行距为30cm左右,穴距为12~15cm。

空穴率不超过3%。

机插的秧苗深浅要一致,基本做到无深秧,无漂秧。

3机械耕整地技术使用水田耕整机,水田驱动耙或旋耕机等机械对水田进行耕整。

机耕要求耕透熟土层,覆盖平,无残茬,晒垡2~3d,水整后地面高差不过3cm,土壤柔软无僵垡。

4机械深施肥技术为提高肥料利用率,通常在进行土壤深耕作业时,使用化肥深施机械装置,将底肥翻到土表以下6~15cm,在农作物追肥时也可应用这项技术。

5机械植保技术主要采用机动远程喷雾防治病虫草害。

一般田块,操作者只需站在稻田的纵横埂上,交错喷雾,无需下到稻田中间,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业效果。

6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收获机型,采用分段收割与联合收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在黄熟期,当稻谷中含水量在18%~19%时收割,留茬高度一般在30cm以下。

7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后,直接将秸秆粉碎抛撤到田中,放水泡田后补施氮肥,然后用反转旋耕灭茬机或水田旋耕埋草机或水田驱动耙等水田埋草耕整机具进行埋草整地作业,该技术适宜双季稻或多季稻产区。

另外,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还有利用节水、节能机械排灌和田间运输等机械化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3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本技术是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提升我省水稻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

适宜于全省水稻生产区域推广应用。

一、机插品种的选择与搭配中稻一季晚稻机插品种选择范围较大。

但机插早、晚稻品种选择与搭配必须以确保晚稻安全齐穗为首要条件,考虑双季稻生产特性和种植区域特点,湘南地区。

早稻选择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的品种,最长不能超过115天,晚稻选择全生育期115天左右的品种,最长不能超过120天。

湘北地区。

早稻选择全生育期105天左右的品种,最长不能超过110天,晚稻选择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的品种,最长不能超过115天。

二、农业机械与设施配备(一)耕整机械。

选用拖拉机牵引的水田耕整机、自走式旋耕机、水田激光平地机等耕、整地机械,机械规格应因根据田块的形状、大小、土质等合理选用。

(二)播种机。

选用播种流水线或自走式秧盘播种机。

(三)床土机械粉碎机、筛选机。

机械规格根据育秧的规模、土壤特性、杂质组分等情况进行合理选用,粉碎泥土的规格质量符合水稻播种需求。

(四)催芽设施。

催芽器、催芽室,可根据水稻种子用量选用相应规格和容量种子催芽器,建设智能恒温种子催芽室。

—111—(五)喷水设施。

喷灌、洒水设备,可根据育秧的方式和规模自主选用。

(六)育秧盘。

选用58×23×2.5厘米规格的毯秧或钵毯秧硬质塑料育秧盘。

(七)保温设施。

简易育秧大棚、工厂化育秧温室或塑料薄膜、竹弓等覆盖物。

(八)插秧机。

选用行距25厘米,株距10-16厘米的插秧机。

(九)植保机械。

选用单旋翼或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杆式喷雾机、喷枪喷雾机或其它喷雾机械。

(十)收割机械。

选用损耗低,清选效果好的水稻联合收割机。

(十一)烘干机械。

选用低温循环式或横流式、混流式谷物烘干机。

三、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一)机械育秧1.秧田准备。

选择排灌畅通,管理和运输方便,位于机插大田中心的田块做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为1:60。

播种前7-10天翻耕秧田;播种前3-5天,亩基施水稻配方肥25-40千克,然后用旋耕机旋耕整田;播种前2-3天,按厢宽150厘米,沟宽30厘米,分厢平整秧田,做好秧厢。

2.育秧基质。

选用商品基质、过筛细土(粒径≤5亳米,pH值5.5-6.5)或秧田泥浆。

3.浸种催芽。

种子经清水或盐水清选后,用强氯精或咪酰胺等消毒剂浸种消毒8-10小时,洗净后用清水浸至90%的种子破胸露白,芽长、根长不超过2亳米。

芽谷在阴凉处凉干6-8小时或过夜后播种。

4.播种—112—(1)播种期。

早稻根据机插品种、机插面积、机插进度和气候条件分期分批播种,保证在最佳秧龄适时机插,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以3月20-25日播种为宜。

大棚育秧可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棚内温度稳定在12℃时开始播种,宜3月15-25日播种;中稻4月中旬左右播种,一季晚稻根据前作和有利于尽可能避开极端高温抽穗灌浆安排播种期;双季晚稻根据早稻成熟期确定播种期,早稻在7月15日前成熟,宜6月20-25日播种;7月15日以后成熟,宜6月20-25日播种。

一般而言,早稻齐穗后播种晚稻比较适宜,可保证晚稻不超龄机插。

机插面积大,应根据机插进度分批播种,确保秧龄20-25天插完,最长不超过28天。

(2)播种量。

种子用量为每亩大田早稻杂交稻3千克,常规稻6千克。

每亩大田备秧40盘左右,每盘播种芽谷杂交稻70-80克,常规稻130-150克,另每亩备用盘育抛秧5-10盘用于补秧。

(3)播种方式。

播种前芽谷用烯效唑和防治苗期病虫效果好的拌种剂拌种。

用58×23×2.5厘米规格的毯秧或钵毯秧硬(软)塑秧盘播种。

基质或过筛细土育秧,用播种流水线或自走式秧盘播种机在适宜场地播种;泥浆育秧,在整好的秧厢上摆盘上泥浆,泥浆厚度约2厘米,抹平并适当沉实后用自走式秧盘播种机或手工播种。

手工播种应按盘称量分三次细播匀播,先播总量的70%,再播总量的20%,剩下的10%用于微调,播种时从秧厢边缘开始,厢中间结束,秧盘四周要播够,播种后用泥浆、细土或商品基质盖种。

5.叠盘出苗。

用播种流水线或自走式秧盘播种机在场地播种的,播种后可移入密室或叠盘(7-10盘)覆膜出苗,待出苗整齐,芽长约1厘米时—113—移至秧厢。

在秧田播种的,播后用稻草或遮阳网覆盖防鸟,待出苗整齐后移除覆盖物。

6.秧苗管理(1)温度控制①早稻大棚育秧温度控制出苗期:棚内温度控制在30-32℃;1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秧苗1.5-2.5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内温度控制在20-22℃,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秧苗2.5-3.0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移栽前将大棚边膜揭开炼苗3天左右。

②早稻拱膜育秧温度控制出苗期膜内温度控制在32-35℃促齐苗。

出苗后如气温过高,揭开膜两头通风降温,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每隔3-5天中午揭开膜两头通风换气1次,降低膜内湿度。

1叶期适温保湿壮苗,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

2叶期通风炼苗,促根下扎,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

3叶期炼苗控长。

(2)水分管理。

早稻摊盘后要及时补水,第一次浇水要浇透,以盘底滴水为宜;出苗后保持盘土湿润,移栽前适当控水,促进盘根。

出苗至插前5-7天保持盘土湿润,晴天及时浇水,低温阴雨期间,盘土发白也不能浇水。

插前5-7天排水露板,促根控苗,使根系盘结牢固,机插时控制厢面土壤含水量35-40%;中晚稻在秧苗扶针前保持厢面无水,厢沟满水,严防高温煮芽;1叶1心后保持平沟水,厢面湿润不开裂,开裂则灌“跑马水”;3叶期后以湿润为主,插前5-7天以干为主,沟中无水,保证水不上厢。

插前5天内如下雨,需盖膜遮雨,防止床土含水率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机插,机插时秧块含水量以不超过40%为宜。

—114—(3)控苗。

中晚稻在秧苗1叶1心时要进行适当控苗,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150克兑水30千克喷施,促壮促蘖。

(4)施肥。

早稻秧苗后期如出现脱肥现象,应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起秧前1天,喷施1次0.5%尿素溶液作“送嫁肥”;中晚稻在秧苗2叶1心时,每亩秧田追45%的水稻配方肥2-4千克作“断奶肥”。

(5)病虫防控。

早稻在齐苗和雨过天晴后,亩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0克兑水40千克或9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预防立枯病和绵腐病;中晚稻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稻蓟马、螟虫、稻瘟病等,要及时用药防治,插前2-3天,每亩喷20%氯虫苯甲酰胺10克+25%吡蚜酮16克作送稼药。

(6)壮秧指标。

早稻秧龄18-25天,叶龄2.5-3.5叶,苗高12-17厘米,茎基宽≥2亳米,单株白根数≥10。

秧块苗齐苗匀,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散。

秧苗密度:杂交稻1.5-2.5株/平方厘米,常规稻 2.5-3.5株/平方厘米。

中、晚稻秧龄17-22天,叶龄2.5-3.5叶,苗高15-20厘米,茎基宽≥2亳米,单株白根数≥10。

秧块苗齐苗匀,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散。

秧苗密度:杂交稻1.2-2.5株/平方厘米,常规稻1.7-3.0株/平方厘米。

(二)大田耕整早稻要根据稻田茬口和土壤质地等情况,采用不同耕整方式。

一般在机插前10-15天进行翻耕,翻耕前亩基施水稻配方肥25-40千克,机插前2-3天进行旋耕和平田。

整地要求:犁耕深度15-20厘米,旋耕深度10-15厘米,田面平整无残茬杂物、高低差<3厘米。

大田平整沉实1-2天后机插;中、晚稻田,灌水翻耕,翻耕深度15-20厘米,然后施基肥(水稻配方肥25-40千克/亩)旋耕和平整。

在有水的田块,则直接施基肥旋耕(1-2—115—次)和平整。

整地要求:翻(旋)耕深度15-20厘米,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泥面高差<3厘米,表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

早稻用全喂入式收割机收割的田块可直接翻耕和旋耕,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割及杂草多的田块,则需将稻草移出1/3-1/2或清除杂草后再翻耕和旋耕,以免因稻草或杂草过多影响整地质量。

大田平整后沉实1-2天机插。

(三)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时,采用相互配套的插秧机和同步侧深施肥装置一次性完成水稻机插秧、施肥作业,实现在秧苗侧深处定位、定量、均匀施肥。

1.机具调试(1)转动部件加注润滑油,对机具的控制系统、种植系统和施肥系统等逐项检查并调整,确保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机技术状态良好。

(2)作业前,进行5-10分钟的空运转,机具各运行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

(3)除去肥料中的粉末和结块,并装填到肥箱中,盖上箱盖。

2.施肥量调节(1)依据水稻品种特性、稻田地力和肥料类型,合理安排施肥量。

采用常规肥料的,应按基蘖肥N肥总量的80-95%施用;采用缓释肥的,应适当减少施肥量。

(2)按照机具说明书调节施肥量,调节时应考虑到肥料性状及田块打滑对施肥量的影响,调节完毕进行试排肥确认实际施肥量。

(3)试排肥采用场地测试,在不装秧苗的情况下使插秧机进行原地空取秧100次,使用容器接取并称量各行排出的肥料质量,根据插秧行株—116—距和打滑率计算实际施肥量。

3.起秧与运秧。

田间道路宽畅平整的地方,可将秧块连同秧盘提起,平放在运秧车或运秧架上运往田头。

否则,起盘后小心卷起秧块,叠放于运秧车或其他运秧工具内,叠放层数一般2-3层,切勿过多而加大底层压力,避免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利于机插。

4.密度与基本苗。

早/晚稻机插密度常规稻25×(10/12)厘米,杂交稻25×(13/14)厘米。

每亩插2-2.6万蔸左右。

基本苗:杂交稻7-9万,常规稻9-11万,具体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质地、肥力和管理水平等调整确定。

5.肥料选用(1)肥料可选用复合肥料、掺混肥料、配方肥料,缓释肥料、控释肥料、缓控释肥料,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水稻侧深专用肥。

(2)肥料应为球形,表面光滑,比重一致,颗粒均匀,直径在2-5毫米。

(3)肥料理化性状应稳定,不易吸湿,不易发粘,不易结块。

(4)肥料应硬度适中,颗粒度≥90%;颗粒平均抗压强度≥45N,即用手抓捏,也不易碎裂。

(5)肥料应未结块,混入的粉末较少。

6.插秧(1)插秧机进出位置和行走路线。

根据田间道路布局和田块形状、大小,确定插秧机进出田块的位置,设计好插秧机行走路线。

(2)取秧量。

为保证基本苗,毯秧机插一般将插秧机取秧量调到最—117—大。

钵毯秧机插要求每蔸插1钵秧,须将横向取秧次数调至与秧盘横向钵数相同,纵向取秧量与秧盘纵向钵间距相同。

(3)插秧质量。

要求“五花水”(水深处不超过2厘米)插秧,栽插深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以“不漂不倒、越浅越好”为原则,漏插率<5%,漂倒率<5%,不弯蔸,不雍泥,每蔸苗数2-7苗。

插完后灌浅水护苗活蔸(特别是晴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