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中国古玉及玉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玉石文化与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的玉石文化与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的玉石文化与象征意义玉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崇尚为华夏之石。

自古以来,玉石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艺术和宗教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玉石文化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一、历史上的玉石文化中国人对玉石的崇尚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石就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和贵重礼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石更是成为君王地位的象征,君王们常将玉石作为玺印、服饰和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对玉石的尊崇与珍视,体现在对于玉石的用途和制作工艺上。

玉石被广泛用于制作器物、装饰品和雕刻艺术品。

传统的玉器工艺精湛,无论是翡翠、和田玉还是青田玉,都展现了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完美工艺的追求。

二、艺术上的玉石文化中国古代的玉石艺术形式独特丰富,包括雕刻、琢磨和雕塑等。

这些艺术形式中所呈现的人物、动物、花卉以及各种图案,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例如,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神兽,也是玉石雕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吉祥和权威,玉石雕刻的龙常用于明器、玺印和灯座等物品上,寓意着权势和吉祥。

而凤是中国古代的吉祥象征之一,常与龙一同被雕刻在玉石器上。

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好运、幸福和美丽,玉石雕刻中的凤常常被用来装饰宫殿、玺印和礼器等,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除了神兽,还有各种吉祥图案和花卉被雕刻在玉石上。

典型的如“葫芦”、“如意”、“莲花”等图案,都代表着幸福、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三、宗教上的玉石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中,玉石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道教中有许多神灵和仙人常常被描绘成手持玉如意的形象,寓意着招财、福祉和好运。

佛教中,玉石也是一种重要的供奉物。

佛像常常用玉石制作,尤其是翡翠。

佛教徒认为玉石具有净化心灵、遥通神明的作用,因此常将玉石供奉于寺庙和家中的佛龛。

玉石在宗教信仰中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装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玉石与神明之间的联系来祈求保佑和祈愿。

中国古代玉石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中国古代玉石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中国古代玉石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玉石文化是其中的一大特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崇尚玉石文化,将其视为高尚的象征。

玉石在中国的文化中,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物质,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和文化。

“玉人尊之若神”、“玉牒重于金钩”等古语,都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于玉石文化的重视与崇拜。

一、中国玉石文化的历史中国玉石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的玉器进行礼仪活动和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石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

在古代,玉石文化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发展和变迁。

中国的玉器制作技术逐渐完善,并出现了很多精美的玉器工艺品。

在商朝时期,古玉器多以玉璧、玉璋、玉琮、玉杯等器皿形制为主,也有贝雕和铜雕交错使用的器物。

在汉朝时期,玉器逐渐向日常使用和装饰品方向转化,出现了手镯、耳坠、项链、戒指、鉴宝、鉴定等形式。

此时期最著名的玉器之一是“渡辽红山玉玦”,此类玉器造型精致,玉质温润,纹饰繁多,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既具有实用性,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随着唐代的兴起,玉器制作技艺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

唐代玉器在制作工艺、造型设计等方面都达到了顶级水平,其中有成品、概念、原材料、甚至制作工具等,这些珍贵文物见证了这一时期的宝贵历史。

二、中国玉石文化的传承中国玉石文化的传承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古代,玉石文化还有祭祀的色彩,玉器被视为一种崇高的礼仪器具,具有祭天、祭祖的意义。

同时,玉器也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之一,世代传承。

到了现代,中国的玉石文化逐渐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

玉器不再只是贵族和富人的专属物品,逐渐走向了百姓家中。

经过长期的发展,玉石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和收藏价值。

同时,在玉石文化传承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权威机构的发展与研究,也为玉石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保障。

《中国玉文化常识》课件

《中国玉文化常识》课件
中国玉文化常识
欢迎来到《中国玉文化常识》PPT课件!通过这份课件,您将深入了解中国玉 文化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工艺与艺术、鉴定与收藏,以及未来的发展与前景。
中国玉文化简介
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的玉器文化是指以玉为载体的文明,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意义
玉具有质朴、脆弱、灵性等多种特性,被赋予 了吉祥、神秘、高贵等美好的文化内涵。
中国玉文化知识的总结与思考
文化历史
中国玉器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具有重要的 文化和艺术常挑战性的领 域,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经验。
工艺技艺
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技术达到了高峰,涌现出 了无数的精美佳作。
未来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玉文化将会逐渐成为更加活跃 的行业和品牌,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 价值。
2 收藏指南
建议从品种、质地、工艺、风格、品相、来源、历史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收藏。
3 著名玉器收藏家
清代著名收藏家、学者唐鹤徵曾说过:“玉器是东方人的浪漫情怀,亦是思想的隐居之地"。
中国玉的市场和行业
市场规模 产业链条
中国玉器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2026年市场 规模将达到240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玉器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并且在制造、设 计、打磨、销售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玉的价值
价值体现
中国玉的价值体现在自然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 值等多个方面。
价值争议
中国玉的价值争议不断,既有引人注目的天价玉器, 也有流传出来玉器鉴定残缺不全的情况。
中国玉文化的未来展望
流行趋势
中国玉已经从传统工艺转向现代设计,通过玉石与 时尚元素的结合,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
发展前景
随着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进步,中国玉文化的前景 非常广阔,将会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文化品 牌。

中国玉文化课件

中国玉文化课件
中国玉文化课件
目录
• 中国玉文化概述 • 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 • 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 中国玉器的市场与价值 • 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玉文化概述
玉的起源与历史
玉的起源
玉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工具 和饰品。
玉的历史
玉文化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占有重 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的 用途和意义也在不断演变。
资料。
玉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01
02
03
艺术收藏
玉器作为艺术品,被广泛 收藏于博物馆、私人藏家 和艺术机构,丰富了现代 社会的艺术视野。
文化旅游
玉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 要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了 地方经济发展。
品牌营销
玉文化元素被应用于产品 设计和品牌形象塑造,提 升了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 力。

镂雕
通过去除玉料内部的某些部分 ,使图案或文字呈现出空洞的
效果,具有通透感。
圆雕
全方位雕刻立体形象,使玉器 呈现出三维立体的形态。
微雕
在极小的玉料上刻划精细的图 案或文字,需要高超的技艺和
耐心。
玉器的镶嵌与搭配
镶嵌工艺
将金属或其他材料嵌入玉器中,以增强玉器的装饰效果和牢 固度。
搭配技巧
根据玉器的款式、颜色和纹理等特点,选择适合的配饰进行 搭配,如宝石、珍珠、绳索等。
02
玉器也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 ,如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成 为艺术家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 要载体。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收藏家们通过鉴赏和收藏 玉器来品味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收藏玉器需要注重真伪鉴别和价值评 估,同时还需要了解市场行情和投资 风险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ppt课件
高133厘米,重832.84 公斤。
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 中国商代中 期的青铜器。1974年于 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 街出土。共两件。一件 高1米,重86.4千克, 方形,深腹,双耳四足 ,腹上部饰兽面纹,两 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 体质朴庄重 ,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馆。
比较两鼎之间的整体比例关系,以及耳、足等部分造型有改进
一、因料施艺 二、剜脏去绺 三、化瑕为瑜 四、废料巧用 五、俏色巧用
一、浮雕 二、透雕 三、圆雕 四、内雕 五、螺纹
ppt课件
26
伊势和巧用
ppt课件
27
• 俏色玉是玉雕 艺术宝库中技 艺最为精湛, 艺术价值最高 的品种之一。 成于乾隆三十 八年的“相荫 仕女”玉雕, 更是俏色玉中 的佼佼者。
龙虎尊
商器。原器一九五七年出土 于安徽阜南县。器高五十点 五厘米,口径四十四点九厘 米,重约二十公斤,是一件 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 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 盛酒器。龙虎尊的肩部饰以 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 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 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 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 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 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 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 镂孔。
• 元代玉器 :技艺加强,融合少数民族风格。
渎pp山t课大件 玉海
13
明代:世俗化成为主流;玉器皿成就突出。玉带 发展到顶峰。 还有像生玉、陈设玉,以及坠饰、
串饰、簪等。
清代:颠峰时期。玉器皿、陈设玉最为显著。出 现一批生活化的作品。乾隆时期,玉料充足,技
艺成熟,出现了以玉山子为代表的大型玉雕作品。 清代玉材以新疆与为主,常见的有青玉、白玉, 在清后期,翡翠由于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极力推 崇,上升到玉料的最高地位,被誉为玉石之王。

中国古玉及玉文化

中国古玉及玉文化

中国古玉及玉文化1、概述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

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

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因此本章有必要向鉴赏者就中国古玉及玉文化基本内容作简要介绍,目的是引起鉴赏者对中国古玉及玉文化的兴趣和重视。

2、中国古玉简介2.1 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从今天的宝玉石学的角度讲,玉石是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能用来雕琢玉器工艺品或做其它珠宝饰品的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材料的总称。

但在古代,由于缺乏对玉石自然属性的了解,人们主要强调的是它们的社会属性,因而,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与今天相比差别较大,究何所指,有时难以决断。

但一般来讲,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和理解有下列几个特征。

1、以色辩玉玉石被中国古代称为“美石”,美与不美主要表现在颜色上。

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古人不可能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对玉作出本质的定义,只能以直觉为基础,以多数人的喜好和公认为依据,因此以色辨玉必然是古人识玉的一大法则。

例如章鸿钊所著《石雅》中清楚写到:“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

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

其它描述玉的古籍,如《渊鉴类涵》、《潜确类书》、《玉纪》等均将颜色作为辨别玉和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2、玉与器同称中国的文字,往往一字多义,古文尤甚。

一个“玉”字,按传统习惯的用法,是包含了玉石和玉器两方面的涵义。

《中国玉文化》课件

《中国玉文化》课件
玉与中秋节:在中秋节期间,人们常以玉为礼物,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思念
玉与中秋节的寓意:玉在中秋节中寓意团圆、美满、幸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和追求
其他传统节日中的玉文化元素
元宵节:玉兔灯、玉兔糖等玉兔 元素
中秋节:玉月饼、玉兔等玉月饼 元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端午节:玉粽、玉龙舟等玉粽元 素
其他玉种
玛瑙: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纹理,硬度较高,常用于制作饰品 水晶:透明或半透明的石英晶体,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光泽度,常用于制作饰品 翡翠:硬玉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常用于制作饰品和工艺品 岫玉:软玉的一种,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常用于制作饰品和工艺品
各种玉石的特点与鉴别
和田玉:质地细腻,光 泽柔和,颜色丰富,有 白色、青色、黄色等
玉建筑:玉雕建筑、玉雕装 饰等,将玉文化融入现代建
筑设计中
玉饰品:玉手镯、玉项链、 玉戒指等,设计精美,深受 消费者喜爱
玉文化创意产业:玉文化创 意产业园、玉文化创意产品 等,推动玉文化产业的发展
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趋势
传承:玉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人们对玉的喜爱和追求从未停止。
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玉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从传统的玉雕、玉器制作,到现代的玉饰品、 玉艺术品等。
趋势: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玉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未来玉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广阔。
创新:在传承玉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和需 求的玉文化产品。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端午节与玉文化
端午节:中国传 统节日,纪念屈 原
玉文化:中国传 统文化,代表吉 祥、平安、长寿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古代玉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玉文化内涵。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对玉器情有独钟,将它视为吉祥、神秘和永恒的象征。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玉器与玉文化的探讨,深入了解玉器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一、古代玉器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古代玉器包括玉雕、玉琮、玉璧、玉佩、玉环等多种形式。

玉雕是最为常见和代表性的一种,它是通过对玉石进行雕琢、雕刻、打磨等工艺制作而成。

古代玉器制作工艺精湛,需要耐心和技艺的积累。

工匠们经过精细的雕刻和打磨,使得每一件玉器都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光泽。

二、古代玉器的象征意义古代中国人视玉为吉祥、神秘和永恒的象征。

玉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玉象征美德、高尚品质和吉祥幸福。

玉器在婚姻嫁娶、祭祀祈福、官员册封等场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其象征着瑞气、和谐与吉祥,古代玉器在中国的传统礼俗中拥有独特的地位,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体现。

三、玉文化与古代玉器的结合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玉器形成了紧密的结合。

玉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含了对人类心灵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古代玉器通过寓意深远的纹饰、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玉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四、古代玉器的传承与发展古代玉器传承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才情,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演变。

在不同历史时期,古代玉器的风格和制作工艺也有所变迁。

例如,商代的玉器研磨光洁、简约大方;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则更加雕琢精美,纹饰华丽;而汉代的玉器重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结合。

古代玉器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延续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也为后世的艺术演变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五、现代玉器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古代玉器的精神得以延续,并在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

现代玉器设计师通过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得玉器在形式、材质、工艺等方面展现出新的面貌。

同时,现代玉器注重时尚感和审美需求,为人们带来不同于古代玉器的审美享受。

古玉及玉文化范文

古玉及玉文化范文

古玉及玉文化范文古玉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玉作为一种贵重的矿石,被人们喜爱并加工为各种器物和装饰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象征。

玉文化是一种集中体现中国古代智慧的文化,玉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

古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器物。

在夏、商、周等古代王朝时期,玉的使用逐渐得到推广,并成为统治阶级内外的标志。

在古代社会中,玉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象征意义。

它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尊贵的身份,是富贵和权力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被视为美德和品格的象征。

古人认为玉石纯净无瑕,象征着道德的高尚和人格的完美。

因此,玉器对于古代统治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贵重的装饰品,更是一种凝聚精神力量的象征。

古人常常将玉器作为自己的宝贝,并将其传承给后代,体现了家族的尊荣和传承的意义。

与此同时,玉文化也承载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

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相信玉具有辟邪、避灾和保平安的功效,有着神奇的力量。

因此,在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在玉上雕刻符号、神灵和吉祥的图案,以驱邪辟邪和祈求吉祥之意。

这些图案不仅美观,更蕴含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哲理。

另外,玉文化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工匠们对玉的加工技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们通过琢、磨、雕、刻等复杂的工艺,将玉石雕刻成各种形态的器物和艺术品。

这些玉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古代的玉璧、玉佩、玉饰等都是玉文化的杰作,不仅形制独特,而且雕刻精细,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玉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延续到现代。

无论是古代的玉器,还是现代的玉雕艺术品,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玉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综上所述,古玉及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瑰宝。

古玉通过其独特的工艺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中国古代玉文化

中国古代玉文化

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国古代玉文化孕育了中华古文明的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玉器。

考古发掘表明,我国发现玉石和使用玉器有上万年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玉器高峰时代,即东汉时袁康所说的“玉兵时代”,他在《越绝书》中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1]。

在这个时代人们使用当地所产玉石制成了大量玉器。

当时有三个产玉中心:一是南方江浙一带以良渚为文化中心;一是北方辽宁一带以红山文化为中心;一是西北以昆仑山和田玉为中心。

据考古学家研究,这个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代。

1、玉的概念及玉的意识玉是什么,什么是玉?玉和玉器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的问题。

《礼记·聘义》载孔子曰: “夫昔者, 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而泽, 仁也;缜密以栗, 知也;廉而不刿, 义也;垂之如队, 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 其终诎然, 乐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孚尹旁达, 信也;气如白虹, 天也;精神见于山川, 地也;圭璋特达, 德也;天下莫不贵者, 道也。

诗云: 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故君子贵之也。

”这是孔夫子从儒学理论的角度、用拟人手法阐释的玉概念。

许慎《说文解字》: “玉, 石之美, 有五德: 润泽以温, 仁之方也;理自外, 可以知中, 义之方也;其声舒扬, 专以远闻, 智之方也;不挠而折, 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 洁之方也。

”基本上承袭了孔夫子的观点。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玉作六瑞, 以等邦国”,“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说的则是用自然玉石做成的器物, 以及玉器的社会功能。

《周礼》中对君王和公侯大臣用玉作了规定,以用玉表示不同等级和权力,并用玉作六器。

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孔子“比德于玉”,把玉的物理性质同道德相联系,提出了九德、十一德之说,如《礼记》中,孔子说,玉之贵是“夫昔者,君子德于玉”,提出玉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德。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载体,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精神象征。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从那时起,玉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玉的分类及象征意义、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早在中国古代,玉就被视为神圣的象征,被尊奉为美德的象征。

玉的盛行与玉石的珍贵、美丽以及与天人合一、自然为纲的哲学观念密不可分。

在西周时期,玉被视为天地之精华,象征君权;在春秋战国时期,玉逐渐普及,成为文人墨客的时尚之选;到了秦汉时期,玉的地位更加崇高,玉制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日常生活中。

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也对玉的分类和象征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颜色、质地和纹理等特征,玉石可以分为和田玉、翡翠、青玉等多种品种。

其中,和田玉是最负盛名的一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象征着美德、高洁、圣洁等美好品质。

中国古代人民普遍认为,玉是与天地精神相通的物质,能够使人们心灵纯洁,陶冶情操。

玉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美好品质的象征,也代表着国家的统一、权威和荣耀。

玉还在中国传统婚礼中被视为最好的见证品,代表着夫妻之间的忠诚和永恒的爱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玉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也不断变化。

在古代,人们注重玉石的形状、质地和纹理。

玉器制作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追求简洁和平衡的设计风格。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注重玉器的工艺和技巧,制作大量精美的玉器作品。

明清时期,玉器工艺达到了巅峰,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制作精细。

玉文化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木雕、瓷器、刺绣等领域。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和文化遗产。

玉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哲学思想,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加强对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学,让玉文化继续熠熠生辉,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中国玉文化PPT课件

中国玉文化PPT课件
化,黄河半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石至今有七、 八千年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 “玉石之国”的美誉。
4
二、礼仪玉和葬玉---神玉---贵重的礼器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 是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 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 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 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 成部分。
45
46
A货: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天然翡翠制品
B货:经强 酸浸蚀、 注胶、染 色的翡翠 制品
C货:本身 材质不是 翡翠,仿 翡翠制品
47
人养玉----玉的保管养护
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暴晒 忌化学剂 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 佩挂件最好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 定期清洗,玉件一般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清洗 避免与硬物碰撞、共存
8
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玉并赋予“德”的内涵 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将玉与物质、社会精神三合 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 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 精神内涵。
9
五、中国四大名玉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约有一百余处,中 国历史上在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产出的"和田玉"、河 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和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
10
和田玉/昆仑玉
中国玉作为这一独特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先民 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这个筛选过程极 为漫长,可以说贯穿于石器时代的始终。

中国的玉文化与玉器艺术

中国的玉文化与玉器艺术

中国的玉文化与玉器艺术自古以来,玉就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玉从来都是一种神圣、珍贵、完美的象征。

它不仅代表了尊贵、高贵、品位,也是一种精神、艺术和文化的载体。

玉器艺术不仅是中国古代工艺文化中最有特色、最具魅力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地位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的玉文化与玉器艺术。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那个时候,玉器还只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或武器,它的艺术价值还没有被完全认知和开发。

到了商代后期,玉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贵族及贵族墓主人。

到了周代,玉器成为了祭器、礼器、佩饰、武器等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礼仪与文化形态。

在古代,人们视玉为吉祥物和幸运之物,用来辟邪、避灾、祈福。

在民间,常见的风俗是新婚夫妇戴上玉佩,意在聚财、免灾、延寿、和睦。

玉石光言吉祥美好,其物质和精神特性被崇拜、追求和热爱。

同时,玉器也成为了权贵、富商和达官贵族炫耀地位的象征。

不同贵族、不同地域的玉文化和玉器艺术各具特色。

在玉器艺术上,人们通常会认为器形、纹饰、材质、做工这四个方面是评判一件玉器好坏的关键。

其中器形是指玉器所具有的造型名称与功能。

纹饰则是指玉雕上的图案与纹路,这是玉器的主要魅力所在。

材质方面,不同的玉石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如有玉、碧玉、和田玉等。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玉器的工艺水平,它决定了玉器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能否代表当时时代发展的高度,甚至对今后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世界上诸多的名贵实用的玉器至今仍悬而未决地地向我们展示着古代中华民族的美丽。

在玉文化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许多的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化,如“琼浆遥相望”、“玉女穿梭”、“雪中送炭”等。

这些文化和传统,也通过玉器艺术的传承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如传说中“平安扇”的神话,现在依然可以用做礼品,成为具有古代文化气息的收藏品。

古玉与玉文化(1)PPT文档68页

古玉与玉文化(1)PPT文档68页

独山玉
南阳玉产于河南南阳市北 8公里独山,故又称独山 玉。
独山玉是以硅酸钙铝为主 的多种矿物元素玉石,主 要成分为基性斜长石、辉 石,少量橄榄石、角闪石 、黑云母等。硬度为 6~6.5,硬度可与翡翠媲 美,国外有地质学家称其 为“南阳翡翠”。
独山玉
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 柔润、透明度高,色彩有 绿、蓝、黄、紫、红、白 六种颜色,以芙蓉石、透 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 是工艺美术雕件的重要玉 石原料。
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 汉白玉、黄玉,多为色彩分明 的多色玉,色泽好,花纹奇。
矿石成分主要为蛇纹石、透闪 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 等。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 做玉玺,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
冰花芙蓉玉 , 清爽亮丽 , 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特别适合 年轻人和肤色白的人佩带。
王脊棱刀 (商代晚期)
中国古代玉器(礼乐器)
玉环 (战国早期)
玉瑗 (商代中期)
玉透雕蟠螭饰璧 (东汉)
用青海软玉制作的2019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基 本造型就取自古玉器的玉璧和玉璜的组合。
青白玉银牌
白玉金牌
青玉铜牌
2019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银牌和铜牌
小结
一、对悠久中国玉文化史的认识和体会: 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玉 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这是区别 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
玉双龙首璜 (战国晚期)
五千年前的玉器已从最初的装饰功能,逐渐 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等社会生活结合在一 起,演变成为信仰、权力、地位的象征。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与古代国家的政治、典 章制度、艺术、文化及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
玉器具有无穷的魅力,她能为不同文化、不 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接受。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一种珍贵的石头,玉器不仅代表着贵族的身份和权力,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从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象征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玉器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的玉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出土的玉器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玉器的形状和制作工艺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但其地位和重要性从未改变。

二、玉器的制作工艺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需要经过多道精细的工序。

首先,选取适宜的优质玉石,然后进行设计和雕刻。

雕刻技术主要包括削、刻、磨、擦等。

最后,对玉器进行打磨、抛光和装饰等,使其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和样式。

这些制作工艺不仅需要工匠们的耐心和技巧,还需要对玉石的特点和纹理有深入的了解。

三、玉器的象征意义古代的玉器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具备实用性,更有着象征意义。

首先,玉器通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幸福和长寿。

其次,玉器也被视为权力的象征,贵族和官员常佩戴玉器以显示其身份和地位。

此外,玉器还被视为美的象征,赋予了人们审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价值。

四、玉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玉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统一和文化传承。

从商代到周代,玉器一直被视为统治者权力和身份的象征,通过玉器的审美和象征意义,不同地区的统治者能够传递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

其次,玉文化也对人们的心灵和道德修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玉被视为圣洁和善良的象征,培养了人们勤俭节约、尊敬他人、追求美好的品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玉器与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玉器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象征意义和对古代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象征意义上看,古代的玉器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渴望,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中国古玉及玉文化12.1 概述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

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

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因此本章有必要向鉴赏者就中国古玉及玉文化基本内容作简要介绍,目的是引起鉴赏者对中国古玉及玉文化的兴趣和重视。

12.2 中国古玉简介12.2.1 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从今天的宝玉石学的角度讲,玉石是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能用来雕琢玉器工艺品或做其它珠宝饰品的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材料的总称。

但在古代,由于缺乏对玉石自然属性的了解,人们主要强调的是它们的社会属性,因而,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与今天相比差别较大,究何所指,有时难以决断。

但一般来讲,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和理解有下列几个特征。

1、以色辩玉玉石被中国古代称为“美石”,美与不美主要表现在颜色上。

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古人不可能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对玉作出本质的定义,只能以直觉为基础,以多数人的喜好和公认为依据,因此以色辨玉必然是古人识玉的一大法则。

例如章鸿钊所著《石雅》中清楚写到:“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

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

其它描述玉的古籍,如《渊鉴类涵》、《潜确类书》、《玉纪》等均将颜色作为辨别玉和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2、玉与器同称中国的文字,往往一字多义,古文尤甚。

一个“玉”字,按传统习惯的用法,是包含了玉石和玉器两方面的涵义。

玉石是未经雕琢的原料,玉器则是已经琢磨而成的器物。

这两个概念照理说是不可混用的,但在古籍之中,却大多是用一个“玉”字概括之,说玉石是它,说玉器也是它。

玉与器同称这种现象跟古人对玉崇拜的起因和心理有关,玉为人所爱,首先就在于它的优良品质,无论琢磨也好,不琢磨也好,发挥作用的是其美质,所突出的也是其美质。

《礼记·效特性》曰:“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玉之美,在其质,由其质”。

正因为古代人们较看重玉石和玉器的质,故琢磨与未琢磨就不那么重要了,这种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的认识水平。

3、玉的认识与政治、文化意识或道德标准密切联系根据中国古代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并根据见之于史册各种神话故事和流传于民间的大量传说,中国古代关于玉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五种说法:万物主宰说:这种说法将玉的地位推崇为万物的主宰;天地之精说:这种说法将玉形成归纳为天地之精华;道德楷模说:玉在礼仪上被标榜为道德的楷模;辟邪除崇和延年益寿说:这种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因而玉被用作巫术活动的主要器具。

玉还具有治病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

这一认识从今天科学的角度看,应具有相当的科学基础。

这些说法就其实质来讲,是表明当时玉的认识与政治、文化意识或道德标准密切相关,这一整套玉的理论完全是以玉论人,讲的是当时统治阶级的形象。

12.2.2 品种和用途中国古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品种日趋繁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家族。

不同着眼点,可有不同的分类。

本书仅从中国古玉的用途出发,对其品种及用途作简要介绍。

1、石器类本应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但从玉石学的角度看,它们是一类特殊的玉器,因为许多石器都符合耐久、美丽等特征,考古发现的许多石器也是用今天的玉石材料制成的,同时它们也记录了当时人类行活状况的许多信息而具有较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石器的主要品种有: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石簇、石核、小石片、石砧、砸击石器、锤击石器、石锥、石纺轮、石钺、石耜、石铲、石锄、石犁、石戈、石凿、石锛、石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石臼、石珠、石环等。

2、礼乐器类这类玉器各种中国古玉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是古代进行祭祀活动、朝享、交聘、军旅等礼仪活动中所用的玉器,其品种繁多,主要品种有:(1)玉璧:是“六瑞”中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礼器。

呈圆形、片状,中部有孔。

环状实体部分称“肉”,孔洞部分称“好”。

比例有严格的规定:《尔雅》有:“肉倍好,谓之璧”之说。

其形状如图11-2-1。

玉璧的颜色为天蓝色,是礼天的玉器品种,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苍璧礼天”之记载。

图 11-2-1 玉璧的形状和尺寸示意图图 11-2-2 玉琮和形状示意图(2)玉琮:一种中间为圆筒状,外圈为正方或钝角四方形的器物,见图11-2-2。

琮的材料要求为黄色,琮是礼地的品种,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

玉琮的外方内圆代表了天圆地方的观念,中间穿孔代表天地之间的沟通。

此外,玉琮还被用于符瑞、敛葬等。

(3)玉圭:是一种扁平长方体器物,它是六瑞中最为每繁杂的一种重要礼器。

若板状器顶端为平的,称平首圭,顶端为尖的则称尖首圭,其形状见(图11-2-3)。

制作圭的材料要求是青色的,它是礼东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青圭礼东方”的记载。

此外,玉圭还用于代表地位高低、符节、行使征守恤荒、和难聘女、治德结好、易行除慝等功用。

图11-2-3 圭的形状示意图(4)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体器物,一端斜刃,另一端穿孔,《说文》云:“半圭为璋”。

其形状见图11-2-4。

玉璋也是六器之一,作璋的玉材要求其颜色是红色的,璋是礼南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赤璋礼南方”的记载。

图11-2-4 璋的形状示意图(5)玉璜:是一种圆心略缺的半圆形片状物,两端各有一孔。

《说文》释璜:“半璧也”。

但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表明,大多数璜仅三分之一璧(图11-2-5)。

璜也是六器之一,且是其中样式最繁硕、数量最多和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礼乐玉器。

做璜的玉材要求其颜色为黑色,璜是礼北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玄璜礼北方”的记载。

此外,玉璜也作为佩饰物。

图11-2-5 璜的形状示意图图11-2-6 琥的形状示意图(6)琥:是圆雕形片状体或饰虎纹形的虎形器(图11-2-6)。

要求做琥的材料为白色,琥是礼西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白琥礼西方”的记载。

同时,玉琥也是王候用以调兵的信物。

(7)珑:龙形玉器。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历代关于龙有无数神奇的传说。

许慎《说文》中解释:“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秦汉以后,玉龙主要是作为“祷旱玉”,民间认为龙能呼风唤雨。

(8)玉磐:一种标准形制如矩形尺状的器物。

中国上古时,玉磐是宫廷举行大礼秦乐时的主要打击乐器。

(9)玉册:是由数块扁平长条形玉片组成,上面书刻文字,内容有祭祀、明誓、悼文、记史等,是上层统治者的专用物。

3、佩饰类和装饰类佩饰类和装饰类玉器的品种繁多,十分庞杂,大致说来有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身饰几大类。

以下对其中几个常见的品种作进一步描述。

(1)瑷:圆形板状体,中间有一大孔,其孔径与其边缘之比为1:2,《尔雅》中有:“好倍肉,谓之瑷”可用证明。

瑷主要作佩饰用,但也有其它用途,例如作请召的信物,《旬子》说:“召人以瑷”,还作为引导君王上阶之器,以免君王失坠等。

(2)环:形同璧,区别在于肉和好的比例,《尔雅》云:“肉好若一谓之环”。

古人佩环是为了象征自始至终不渝的精神,除佩饰外,还用来传递回归、回还的信息。

(3)块:是一种带缺口的环形器,产于新石器时代,常作耳饰。

古人佩块有两个含义:一是决断事物;二是表示断绝之意。

(2)冲牙:片状长牙形玉器,是佩带在人身较下部的玉器。

(3)玉翁仲:人形佩饰。

传说翁仲姓阮,越南人,秦朝时来到中国,他体高魁梧,作战勇敢,攻无不克,为纪念他,人们将他的像制作成不同的雕塑和佩饰,并用来驱魔避邪、保全平安。

(4)玉刚卯、严卯:方柱形玉器。

中间有一穿孔,一般是用白玉琢作,成双成对。

严卯刻文曰:“疾曰严卯,帝今夔化,慎玺固伏,化兹灵殁,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刚瘅,莫我敢当。

”汉代贵族习惯佩饰刚卯,认为可以去凶化吉。

(5)玉斛:角形圆柱体,《礼·内则》云:“左佩小玉斛,右佩大玉斛”,除佩饰外,还有实用价值。

(6)玉剑饰:用于剑及鞘上的装饰玉件,常见的有剑首、剑格、遂、剑等。

(7)搬指:体作圆筒形,戴在手指上的玉饰。

(8)玉镯:是一种短筒形腕饰,为古代人们最早和最基本的装饰器件之一,故历代以来,流行不衰。

(9)玉带板(跨):佩带在腰部玉器,由许多玉片缀附在革带上而成,据说由唐高祖李渊所制。

玉带板不但作佩饰,而且是身分和等级高低的标志。

据《新唐书·东服志》记载:“三品官着金玉带,13跨;四品8跨;五品10跨;六、七品官是银玉带9跨”。

(10)玉人:人形玉饰品。

品种很多,有各种人像、佛像、观音等古人佩玉人饰,一是纪念,二是为了保佑平安。

除上述之外,还有如玉鱼、玉片饰、玉坠、玉牌、玉锁、、玉发箍、玉簪、玉笄、玉帽花、玉带钩、玉带扣、玉提携、朝珠、手串、朝带、顶圈、香囊、兽形器、人首形器、飞天、方勒、生肖、法轮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4、兵器和仪仗器类玉兵器和仪仗器主要出现在商、周两代,以商代前期最为突出。

主要品种有玉戈、刀、戚、钺、牙璋、斧等(图11-2-7)。

图11-2-7 各类玉兵器示意图5、葬玉类葬玉开始于新石器时代,盛行于汉代。

其品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陪葬之用,即将死者生前使用的玉或专门为死者制造一些玉制品随死者葬于墓中,或是让死者灵魂得到安慰,或是让死者进入阴间仍能飞黄腾达、高官厚禄;第二类是专门的丧葬器,古人迷信“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

丧葬品的主要品种有:(1)玉衣:有称玉匣或玉柙,用金丝银丝或铜丝将上千块小玉片联串而成的衣服。

玉衣起源于汉朝,分金缕、银缕和铜缕三级。

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玉衣;更次一级的用铜缕玉衣。

(2)玉含:是放入死者口中的玉器,含玉有蝉形玉、玉鱼、珠、玉贝等(图11-2-8)。

图11-2-8 几种玉葬器示意图(3)玉塞:堵在死者九窍(两眼,耳,两鼻孔,口、前后阴)的玉器。

塞耳鼻、前后阴者一般器形如棒,横截面或六角、八角或圆形,一端略细,一端略粗,眼塞一般是片状,男子则套以琮形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