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营养与糖尿病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与糖尿病的关系
摘要: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缺乏,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效用差导致血液葡萄糖浓度过高引起的糖代谢混乱,并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混乱,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全身多种并发症。糖尿病类型中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本文阐述摄入食物过多,食物主要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过剩对胰岛素的伤害,引起糖尿病的发病率升高。归纳说明平衡膳食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关键词:糖尿病平衡膳食预防运动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缺乏,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效用差导致血液葡萄糖浓度过高引起的糖代谢混乱,并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混乱,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全身多种并发症。病人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肾病、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等。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加重,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发病率仅次于心血管恶性肿瘤,已列为第三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糖尿病的发病正出现年轻化趋势。同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不同,一旦发病就是终生疾病,平时所谓的‘治愈’,不是真正的治愈。因此要真正的了解病情和合适的治疗非常必要,健康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和自我检测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
1 营养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血糖值的升高。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不同,血糖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其影响程度可用血糖指数(GI)来衡量。
血糖指数=食物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积\等量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积×100。
1.1 能量
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肥胖者多有内分泌紊乱,如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肪、肌肉以及肝细胞内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最终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而发生糖尿病。一般随着体重的下降,葡萄糖耐量可以得到改善,并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
1.2 碳水化合物
当一次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时,血清葡萄糖浓度迅速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平衡。多余的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或转化为脂肪储存。当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而需要更多胰岛素,或伴有肥胖等导致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时,机体则需要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由此加重了胰腺的负担,使胰腺因过度刺激而出现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出现糖尿病。除摄取量外,碳水化合物的分子量、种类也可以影响糖尿病的发病。通常认为,单糖类和双糖类(分子量相对较小)较多糖类(分子量相对较多)更易通过肠道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餐后血糖值的升高也较为迅速,对胰腺的刺激较大。不同结构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引起的血糖反应也不相同,以淀粉为例,直链淀粉引起的血糖反应较支链淀粉作用慢。
1.3 脂肪
膳食中多余的脂肪均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细胞中,可以引起肥胖进而出现糖尿病。膳食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主要在骨骼肌内被利用,它与葡萄糖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作用。如果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进行氧化供能的作用则增强,从而使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即在某种血浆胰岛素水平下,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这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肥胖者体内脂肪酸生成量较非肥胖者多,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也较高,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也较高,且多在年轻时发病。
1.4 蛋白质
目前还无证据表明膳食蛋白质含量与糖尿病发病的直接关系,但蛋白质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蛋白质的代谢也必然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样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1.5 矿物质和维生素
目前没有关于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糖尿病的确切相关报道。
2 糖尿病的营养防治
初步了解糖尿病发病的相关营养因素,使我们在膳食中应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等不平衡膳食,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2.1 能量控制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体重是评价能量摄入量是否合适的基础指标,最好定期测量(每周一次),并根据体重的变化及时调整能量供给量。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消瘦者则适当增加,以维持体重达到或略低于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又称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2.2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刺激糖的利用,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和改善葡萄糖耐量。但超量会加重胰腺负担,不足又会引起酮血症,一般成人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350克。营养治疗开始时应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在每日200克,治疗后症状改善,如血糖下降、尿糖消失,可逐渐加致200-350克,并根据血糖、尿糖和用药情况随时调整。食物中糖类的含量并不是影响血糖指数唯一因素,进食速度、食物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和脂肪的含量、胃排空速度等,都会影响血糖指数。一般规律是粗粮的血糖指数低于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低于精制糖。故糖尿病患者宜多食用粗粮和复合碳水化合物,少食用含精制糖的甜点,如蔗糖、麦芽糖等纯糖食品。为了改善食品的口味,必要时可选用甜味菊、木糖醇等甜味代替蔗糖。若
食用水果,适当减少主食,可进血糖指数低的,如桃子、梨、花生等。
2.3 脂肪的摄入量
膳食脂肪摄入量应适当限制,尤其是饱和脂肪酸不宜过多,一般成人患者每日摄入脂肪量为45-55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低于300毫克,同时患高脂血症者每日低于200毫克。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和肝、肾、肠等动物内脏,还有如鱼籽、虾籽、蛋黄等。
2.4 蛋白质的摄入量
因糖尿病患者糖异生作用增强,蛋白质消耗增加,易出现负氮平衡,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成人每日每公斤可进1.2-1.5克,但糖尿病伴肾功能不全时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为每日每公斤0.5-0.8克。另外,膳食中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乳、蛋、豆制品等。
2.5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糖尿病患者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的限制,较易发生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因此,应供给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应限制钠的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2.6 膳食纤维的摄入
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还具有降血脂作用。不溶性膳食纤维间接缓解餐后血糖升高和减肥的作用。一般建议膳食纤维每日20-35克。
2.7 酒
糖尿病患者建议禁酒。有些患者一时难以戒酒,应避免空腹进酒,饮酒时伴随进食。若患者伴有胰腺炎、高血脂、神经疾病和肾病时绝对禁酒。
2.8 餐次分配
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可按早、午、晚各占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五分之二、五分之二的能量比例分配。在总能量范围内适当增加餐次有利于改善糖耐量并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 运动锻炼的指导
3 运动锻炼的指导
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脂肪组织的分解,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在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量时,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进行运动时应避免空腹,以餐后30分钟到1小时开始运动为宜。患者应避开药物作用高峰期,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如走路、骑车、慢跑等)、医疗体操为主。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钟为宜。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期间,要特别注意有无出冷汗、饥饿感、乏力、头痛、心悸、手足震颤、恶心及精神症状等低血糖表现,如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口服糖一块、糖水或其他糖类食品,出门带上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