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字字形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文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 皆收于“ 字下。 6” 再如新版《 大字典》 师 7 簋“ ” 收于“ 俘” 字下。董莲池先生早已指出此字为“ 字。“ 为“ 捋” 8” 8” ①师7簋铭文: 之初文。 殴 8( 捋) 士女牛羊, 捋) 吉金。 捋” 训为“ 取” “ ” “ 。 8( 3.未采用时代更早的文字字形 “ ( 。 能” 字下新版《 大字典》 所收字形为西周金文, 但实际上甲骨文已有“ 能” 字, 作“ ” 屯2 1 6 9) 新版《 大字典》 熊” 字所收字形最早为诅楚文“ ” 字。楚帛书“ 熊” 字作“ ” 甲1·6 “ ( 。季旭癉 9) 。楚帛书“ “ 先生认为“ 能” 和“ 熊” 应该分别指不同的熊类。“ 熊” 指“ 大熊” 熊” 字从大, 熊” 所从之“ 火” ② 、 “ 可能是由“ 大” 讹变而来的。“ 能” 熊” 一字分化说不可靠。 “ 革” 字下所收最早字形为西周金文, 然而“ 革” 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 见于花园东地甲骨卜辞, 作 “” ( 、 “” ( 。刘钊等编《 、 花4 花4 新甲骨文编》 李宗编《 甲骨文字编》 皆收于“ 革” 字下。 7 4) 9 1) “ “ ( 、 “” 索” 字下所收最早字形是楚帛书“ ” 字。然而, 索” 字已见于甲骨文, 作“ ” 合集1 5 5 1 6) ( 、 花1 等形。刘钊等编《 新甲骨文编》 李宗编《 甲骨文字编》 皆已收于“ 索” 字下。西周金文亦有 2 5) 索” 字, 作“ ” 西周中期) 辅师9簋, 西周晚期) “ ( 伯壶盖, 、 “” ( 。
二 文字学概念的混淆
《 汉字大字典》 与《 汉语大词典》 之间最大的区别应该是体现字与词的区别和联系, 使读者理解字 如通假字、 异体字、 古今字、 同形字、 繁体字、 简化字等。然而, 新版《 大字典》 在术语 与字之ຫໍສະໝຸດ Baidu的关系, 的使用上常常混用, 这必然导致读者混淆各种概念, 给语言文字研究带来麻烦。 通” 和“ 同” 混用, 造成通假字与异体字的混淆。 1.术语“ 按照新版《 大字典》 的体例, 通假字用“ 通” 表示, 异体字用“ 同” 表示。但《 大字典》 中“ 通” 和“ 同” 用 法失当的地方很多。例如“ 丁” 字下说: 用同‘ 徵’ 并引宋罗泌《 路史·循蜚记》 予观于经, 而信二 “ ” , : “ 这里“ 丁” 假借为 “ 徵” 丁” 与“ 徵” 显然不是异体字。因此此处当用 “ 通”而非 “ 同” 书之足丁也。 ” 。“ 。 “ ; ; 。今按: 、 “ 才” 字下: 财” 裁” 在” 这三个义项都是假借义, 却用了“ 同” 通” 两个不 ⑥用同“ ⑦ 通“ ⑧ 通“ 。“ 。这里“ 。“ 同的术语。⑥也应该用“ 通” 伊” 字下义项⑤用同“ 依” 伊” 显然是假借为“ 依” 且” 字( 二) 广韵》 子鱼切。①同“ 俎” 说文》 且, 荐也。 王筠《 释例》 且, 盖故俎字。借为语词既久, 始从半 。《 : “ ” : “ 《 肉定之。经典分用。 ” , : “ ‘ ’ ” 雎” 人名。《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范且曰: 弓之折, 必于其尽也。 王 ⑥ 同“ 集解》 引顾广圻曰: 范雎也。且、雎同字。 今按:这两个义项都是假借义。 义项 ① “ 且”用作 先谦《 “ ” 俎” 且” 与“ 俎” 虽然在形音义上都有联系, 但仍然是两个字。甲骨文“ 且” 字作“ ” 合集2 “ 。“ ( , 7 0 8 0) ( , 取象于俯视的俎, 故仅见正面的案板。西周金文“ 俎” 字作“ ” 三年:壶) 取象于侧视的俎, 故可见 且” 用作“ 俎” 当视为通假。义项⑥“ 且” 显然是假借为“ 雎” 不能视为异体字。故 俎的两条腿。因此“ , 用“ 同” 不妥。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此不赘述。
大字典》 相较于其他大型字书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收录了甲骨文、 金文、 战国秦汉简牍帛书文 《 字、 小篆、 石经古文、 玺印文字、 隶书、 俗体字等, 为读者尽可能地提供每一个汉字的演变线索。由于所 从而导致一些错误的发生。以下我们略举数例以申之。 吸收的成果未能及时纳入古文字研究新成果,
中国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
谈谈第二版《汉语大字典》中存在的文字问题
马剑斌
【 摘 要】第二版《 汉语大字典》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所用古文字字形有问题。有的是误将通假字当本 有的是因为未能采用古文字考释最新成果而误用字形, 有的则是未能采用时代更早的字形。二是文字 字, 通” 和“ 同” 混用, 造成通假字与异体字的混淆。再有, 同形字没有区别出来。 学概念上常常混淆。如术语“ 通假字和古今字、 异体字和古今字、 繁体字和简化字等关系的处理也多有不当之处。三是文字编排体例上 存在问题。如对字书所谓“ 古文” 的处理、 对字书中俗体字的处置、 有的字头无需分立等。 汉语大字典》 古文字; 编排体例 【 关键词】第二版《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 上古史。( 福建 厦门 【 作者简介】马剑斌, 3 6 1 0 0 5)
一 古文字字形中存在的问题
1.误将通假字当本字 例如《 汉语大字典》 第二版“ 左” 字下所收“ ” 同簋) 中山王鼎) 二形皆为“ 差” 字, 差” 从左 ( 、 “” ( “ 声, 古文字资料中常见“ 差” 左” 通假例。 、 “ 又如“ 甸” 字下收盂鼎“ ” 即“ 田” 字。“ 田” 与“ 甸” 虽然是同源字, 也是同源词, 但仍然是 。“ ” 盂鼎是假借“ 田” 字为“ 甸” 字。 两个不同的字, “ 俎” 字下收传卣“ ” 此字描摹不准确, 准确的字形为“ ” 、 ( ) 。这两个字形都当隶定 "方鼎“ ” 为“ 当为“ 字异体。“ 用作“ 俎” 属通假。 , 礖” 礖” , #” 2.未能采纳古文字考释新成果而误用字形 例如新版《 大字典》 老” 字下所收“ ” 铁七六·三) 珠一八) 燕六五四) 三个甲骨 “ ( 、 “” ( 、 “” ( 文字形乃“ 瞽” 字。《 甲骨文编》 收在“ 老” 字下, 刘钊等先生的《 新甲骨文编》 和李宗先生的《 甲骨文字 皆收在“ 瞽” 字下。又如“ 见” 字下所收“ ” 朱二五) 裘锡圭先生已指出甲骨文中这类“ 目” 字下作 ( , 编》 站立人形的乃“ 视” 字, 刘钊等先生的《 新甲骨文编》 和李宗先生的《 甲骨文字编》 皆将这类形体收在 “ 视” 字下。 “ ( 、 “” ( 、 “” ( 又如新版《 大字典》 稻” 字下录了三个甲骨文字形 “” 乙四五六七) 佚四) 前 二·一六·四) 乃“ 字。刘钊等编《 新甲骨文编》 李宗编《 甲骨文字 。然而这三个字形已有定论, 、 $” 1 9 1
汉语大字典》 以下简称《 大字典》 是当今影响最大、 收字最全、 最为权威的工具书。2 大 《 ( ) 0 1 0年《 字典》 第二版出版了。笔者怀着期许, 以为有所修订, 但结果发现其中的问题仍然很多。我们认为, 既 大字典》 那么其中的文字问题就必须代表当代文字研究的新成果、 新水平。这包括文字学 , 然称之为《 需要指出的是, 体例问题也是导致《 大字典》 出现文字问题的原因之一。 理论和古文字研究。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