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作品
摄影赏析第10讲 作品--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宽频版
![摄影赏析第10讲 作品--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宽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a4ab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c.png)
新闻人物 单幅 三等奖
新闻人物 单幅 三等奖: 《利比里亚墓地》, 罗林·科尔,美国,《洛杉
矶时报》
新闻人物 组图 一等奖
新闻人物 组图 一等奖: 《老挝苗族游击队》, 菲利普·布朗金苏普,澳大
利亚,VU图片社
新闻人物 组图 二等奖
新闻人物 组图 二等奖: 《伊朗巴姆古城地震》, 吉安·格雷技普,丹麦,
图片社
日常生活类 组图 三等奖
日常生活类 组图 三等奖: 《郊区的物神崇拜者》, 桑迪·尼科尔森,澳大利亚,
瑞达克斯图片社
体育特写类 单幅 一等奖
体育特写类 单幅 一等奖: 《塞拉利昂截肢者足球
队》, 亚当·纳德尔,美国,《基
督科学箴言担》委派任务
体育动作类 单幅 一等奖
体育动作类 单 幅 一等奖:
《悉尼先驱晨报》
艺术娱乐类 单幅 三等奖
艺术娱乐类 单幅 三等奖: 《漂流在冰山之中的红沙
发:导游克拉拉·希格多 特》, 郝斯特·维克巴斯,德国, 《地理》杂志委派任务
艺术娱乐类 组图 二等奖
艺术娱乐类 组图 二等奖: 《布基纳法索电影院里的
两个男孩》, 史蒂芬·扎比特泽,法国
艺术娱乐类 组图 三等奖
伦比亚,《哥伦比亚人报》 谁斗谁呢?!
体育动作类 组图 二等奖
体育动作类 组图 二等奖: 《皮划艇》, 亚当·普里蒂,澳大利亚,
盖提图片社
体育动作类 组图 三等奖
体育动作类 组图 三等奖: 《跳水比赛》, 克雷格·寇尔丁,澳大利亚,
《悉尼先驱晨报》
谢 谢!
艺术娱乐类 组图 三等奖: 《地下城市》, 劳尔·贝林寇·修索,西班牙
当代热点 组图 三等奖
当代热点 组图 三等奖: 《帕梅拉之死》, 提皮·索勒,美国
第五十四届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欣赏
![第五十四届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84c5531152ea551810a687ff.png)
第五十四届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欣赏北京时间2011年2月11日18:00(荷兰当地时间2月11日11:00),第54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
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着火人从铁塔上跳下图为一个全身着火的人从铁塔上跳下。
5月22日摄于布达佩斯。
MTI匈牙利籍摄影师Péter Lakatos凭此作品获得荷赛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
突发新闻单幅二等奖-救援海地废墟中妇女图为对一名困在地震废墟中妇女的救援行动。
1月12日摄于太子港。
海地籍摄影师Daniel Morel凭此作品获得荷赛突发新闻单幅二等奖。
突发新闻单幅三等奖-爱情游行拥挤的人群图为在“爱情游行”入口处拥挤的人群。
7月24日摄于德国杜伊斯堡。
德国《图片报》德国籍摄影师Uwe Weber凭此作品获得荷赛突发新闻单幅三等奖。
一般新闻单幅一等奖-海地老钢铁市场火灾图为发生老钢铁市场的火灾。
1月18日摄于海地太子港。
Contrasto的意大利籍摄影师Riccardo Venturi凭此作品获得荷赛一般新闻单幅一等奖。
当代热点新闻单幅三等奖-波托卡里中心图为波斯尼亚小镇斯里布瑞尼卡的波托卡里纪念中心,摄于7月11日。
意大利Prospekt的摄影师Ivo Saglietti凭借此图获得当代热点单幅三等奖。
一般新闻单幅二等奖-僧侣为灾民火化图为僧侣准备为地震灾民集体火化。
中国摄影师牛光,凭此作品获得荷赛一般新闻单幅二等奖。
一般新闻单幅三等奖-墨西哥冲突被斩首者图为墨西哥毒贩冲突中被斩首的受害者的头颅。
2月6日摄于墨西哥华瑞兹市。
美国籍摄影师Javier Manzano凭此作品获得荷赛一般新闻单幅三等奖。
新闻人物单幅一等奖-Feroz Ahmad的葬礼图为Feroz Ahmad的葬礼。
9月6日摄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Pahan市。
美联社印度籍摄影师Altaf Qadri凭此作品获得荷赛新闻人物单幅一等奖。
当代热点新闻单幅二等奖-越南橙剂儿童图为越南岘港市因橙剂而致残的9岁的Nguyen Thi Ly。
新闻摄影例子
![新闻摄影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313a9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d.png)
新闻摄影例子
以下是一些新闻摄影的例子:
1. 《饥饿的女孩》:摄影师拍摄了苏丹大饥荒中的一名赤身裸体的小女孩,被秃鹰盯着的情景,这张照片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新闻奖。
2. 《手》:乌干达儿童的手的照片,获得了1982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奖。
3. 《母爱》:尤金·史密斯在日本九州熊本县的渔村拍摄的母子照片,表现了大爱与大恨,是对人类现状的控诉。
4. 《悲伤》:一个小男孩因为家里的六只羊被计程车撞死而哭泣的照片,让人心碎,同时也为孩子和他家人的命运担心。
这些新闻摄影作品都捕捉到了重要的瞬间,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问题和人类的情感。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全球十大摄影作品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全球十大摄影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f9bec82e7c1cfad6185fa72a.png)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全球十大摄影作品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普利策新闻摄影奖(THE PULITZER PHOTOGRAPHY PRIZE)是美国普利策奖(由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发起)中的一部分,它代表了美国新闻摄影界成就的顶峰。
首届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每年的获奖照片都构成构成了美国记忆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绝大部分。
虽然它们大多反映的是美国生活,但其影响力成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WORLD PRESS PHOTO)因每年在法国举行,又称“荷赛”。
40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还在不断扩大,到现在,每年全都音乐作品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艺术摄影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它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网络时代的见证。
世界野外摄影比赛大奖世界野外摄影比赛大奖(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YEAR COMPETITION)于1965档案馆年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策画,当时自然保护主义还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世界野外摄影比赛大赛一直致力于唤起人们对野外动物更的兴趣,它最重要自然的主题就是保护自然。
每年,大赛的评委们从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张野外摄影佳作中评选出两个大奖作品及其它40种主要奖项。
世界野外摄影比赛大赛已成为国际摄影表演赛界重要的竞赛之一。
正如赛事的组织者所谓,通过这个竞赛,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精彩和它对人类生存人类的内涵。
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玛格南图片社1946年后成立于法国巴黎。
发起人有卡蒂埃-布勒松、戴维·西摩、乔治·罗结和比尔·范迪维尔(Bill Vandivert)。
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旧称马格兰摄影通讯社),是一家世界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摄影经纪公司,在纽约、巴黎、伦敦和东京设有分部。
2007“创新杯”科技新闻·艺术摄影比赛获奖作品(五)
![2007“创新杯”科技新闻·艺术摄影比赛获奖作品(五)](https://img.taocdn.com/s3/m/160817047cd184254b35352c.png)
2007 ∞ 卸 蔚面∞
科技新闻 艺术摄影比赛获奖作品 (五)
பைடு நூலகம்
维普资讯
艺术类三 等奖
日落沙 河 季 小 兵 z L 京 高技 术 刨 ! E 服 务 中心
蜻蜒 白玉 芬 北 京机床 研 宽所
建设 中的艺 术 栾 悦 虹 北 京 科 技 开 发 交 流 中心
酲莲流辉 李钮亮 北 京技 术市场管理 办公室
红 树相和谐 , 张 平 北 京技 术 市 场 管 理 办 公 室
幸福 梁 行 健 北 京 科 枝 协 作 中心
. ..
_1 ^ . .
.
。自
●;
:
日出 冯淑 琴 北 京札 庶 研 究所
樱花 杨京彦 北 京机床研 究所
法国 巴 黎的早 晨 孙 颖 北 京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
春 回潭 柘 寺 郭骏 北 京 工 业 设 计促 进 中心
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推荐表
![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推荐表](https://img.taocdn.com/s3/m/652dad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c.png)
会
效
果
填报作品刊播后的社会影响,转载、引用情况。通讯社作品填报落地和采用情况。不得超过500字。
参评国际传播奖项的,同时填报境外落地、转载情况。网络转载的,注明转载链接,并提供境外用户的浏览量和点击率(可另附页)。
︵
初推
评荐
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由
︶
初评评委会填报评语及推荐理由。报送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附件3
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推荐表
标题
作品类别
新闻摄影类
(单幅/组照/国际传播)
作者
编辑
原创单位
刊播单位
刊播版面
(名称及版次)
刊播日期
2021年 月 日
新媒体
作品网址
网站、客户端和微博、微信账号发布作品填报。
所配合的文字报道的标题
注:仅供配合文字报道的作品填报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同时填报作品全媒体采编制、发布以及作品点击量、转发量、受众参与度等情况。不得超过500字。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2年 月 日
联系人
(作者)
手机
电话
电子邮箱
邮编
地址
以下仅供自荐作品填写
获奖项名称等级
推荐人姓名
单位、职称
手机
推荐人姓名
单位、职称
手机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https://img.taocdn.com/s3/m/7471f6f7700abb68a982fb7a.png)
绪
一、摄影术的诞生
论
1、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依赖于两个因素
人们对影像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需求。 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2、摄影--人类视觉的延伸
摄影、电影、电视构成传播视觉信息的影像文化。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J.N.NIEPCE)将一种印刷用 的沥青涂在金属板上,然后把涂有沥青的金属板臵于暗箱 中排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餐桌)
(2)三脚架: 是支撑照相机使之在一定的高度上拍摄的摄影附件。 用长焦镜头拍摄或进行长时间曝光摄影时,将照相机安装 到三脚架上,可保持拍摄时的平稳性,从而保证所摄画面 的清晰度。
(3)遮光罩:
遮光罩的作用是只让成像光线进入镜头,防止拍摄范围 外的强烈直射光照射到镜头的表面,以免所产生的杂光投射 到底片上,降低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甚至产生眩光与耀斑, 破坏画面的预期效果。 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由于其视角不同,需要匹配不同大 小的遮光罩,遮光罩的遮光角度应比摄影镜头的视角稍大一 点为宜,太小则容易遮挡所摄画面,出现画面四角被遮挡变 暗或变黑的现象,太大则无法起到良好的遮光效果。 在没有遮光罩,又要逆光或侧逆光摄影时,为避免产生 灰雾或出现眩光,可临时用手或其它物体遮挡强光,防止强 光直接照射透镜表面,但注意不要遮挡所摄画面。
照相机雏形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二、拍摄照片所涉及的问题
1、选择:用照片来表达什么。
2、构图:如何安排被摄体在画面中位臵 3、照明:摄影用光。 4、照像机控制(光圈、快门、聚焦) 5、曝光 6、后期制作
三、照相机的控制
1、镜头开囗(光圈大小)
2、曝光时间(快门速度)
第八章新闻摄影作品评析
![第八章新闻摄影作品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ff38c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1.png)
美轰炸机飞过体育场
• 荷赛体育专题单幅体育专题二等奖。 • 空 隐形轰炸机飞过Rose Bowl体育场。
1月1日摄于帕萨迪纳 • 体育画报居旧业贫。。23.4.2423.4.24Monday, April 24, 2023
•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3:44:2123:44:2123:444/24/2023 11:44:21 PM
•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3.4.2423:44:2123:44Apr-2324-Apr-23
•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缺乏,可得无限完美。。23:44:2123:44:2123:44Monday, April 24, 2023
•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3.4.2423.4.2423:44:2123:44:21April 24, 2023
• 照片素材来源于2009年10月24日湖北 荆州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 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打捞公司打 捞尸体时竟然漫天要价,面对同学们 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 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 元的捞尸费的事情。
• 2010年,《挟尸要价》夺得了中国新 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
二、新闻摄影作品的作用
• 1、使新闻传播更加广泛高效 • 2、强化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 3、装饰版面,突出看点和卖点 • 4、表达并提升报纸品质
&2 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 一、新闻性 • 1、画面内容要具有新闻价值; • 2、表现方式要新。
• 二、真实性 • 1、事实真实〔基本要素真实〕 • 2、形象真实〔抓拍而非摆拍、技术
处理不能过度〕
• 3、文字说明真实
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694c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2.png)
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新闻摄影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其作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观赏性。
因此,对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内容真实性、构图与表现形式、时效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首先,新闻摄影作品的内容真实性是评价的首要标准。
新闻摄影作品所呈现的场景、人物和事件应当忠实于事实,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篡改或虚构。
摄影师应当通过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所见所闻,不能随意加工或修饰图片,更不能通过后期处理来改变事实真相。
只有真实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传递真实的信息,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其次,构图与表现形式也是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摄影作品的构图要符合新闻报道的要求,能够突出报道事件的主题和重点,同时要注意画面的整体美感和情感表达。
摄影师应当通过合理的构图和精准的抓拍,将新闻事件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一眼就能够理解事件的发生和背后的故事。
此外,时效性也是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新闻摄影作品要求能够及时呈现事件的真实情况,捕捉到最真实、最具有代表性的瞬间。
摄影师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抓拍到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只有及时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最后,社会影响也是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甚至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摄影师应当在追求新闻价值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避免过度渲染和煽情化的报道方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
综上所述,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内容真实性、构图与表现形式、时效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
希望摄影师们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和新闻素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为社会传递更多真实、客观、有影响力的新闻信息。
精选图片新闻摄影作品《远山的呼唤》26资料PPT课件
![精选图片新闻摄影作品《远山的呼唤》26资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63dc79aa00b52acec7ca6e.png)
Consequences of Inequity
n The employee is motivated to have an equitable exchange with the employer.
n To reduce inequity, employee may…
reward for one’s job contribution - an exchange n People compare their exchanges with their
employer to exchanges with others-insiders and outsiders called referents n If an employee believes his treatment is inequitable, compared to others, he or she will be motivated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 that is, seek justice.
n Reduce inputs (reduce effort) n Try to influence manager to increase outcomes
MBAO 603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c Reward Systems I: Pay for Performance
Reward Systems in most case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other HR systems.
MBAO 603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新闻摄影作品类
![新闻摄影作品类](https://img.taocdn.com/s3/m/72d378e0aeaad1f346933f0b.png)
新闻摄影作品类一等奖(7件)序号题目刊播单位作者编辑1 漫漫背水路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徐彦张静2 美丽撑伞女孩在哪里?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张泰山王德仁3 美哉,江郎山申遗成功衢州日报毛水华徐元昌汪江渔杨静4 高铁·基石青年时报王芯克姜胜利5 只有一名学生的课堂丽水日报官伟汪起腾6 达错一家人都市快报朱丹阳傅拥军7 夜游都市快报朱丹阳傅拥军二等奖(13件)序号题目刊播单位作者编辑1 折翅的“候鸟”台州日报叶晓光2 寻找世博园的的金华元素金华日报洪兵马和来陈少华3 万条鲢鱼一夜翻白温州都市报陈侄辉王蓓4 神奇的现代农业衢州日报徐元昌廖峥艳毛水华汪江渔5 西南大旱挖坑取水都市快报韩丹傅拥军6 “80后”学子西湖勇救“80后”落水者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吴煌李震宇李克伟7 流泪的山核桃浙报集团图片中心梁臻洪加祥8 宁波支教姑娘严意娜终圆陇西高原造桥梦宁波日报严龙顾玮9 夜候广场为了那一张返乡的车票浙报集团图片中心李震宇汪起腾裘志伟10 “淘金”杭州湾青年时报王芯克姜胜利11 堵车·堵心都市快报陈中秋傅拥军12 河道中浮萍疯长少年郎难觅清凉嘉兴日报储永志张蔚飞13 千余“外乡人”搬进浙报集团图片中心裘骆佳汪起腾三等奖(22件)序号题目刊播单位作者编辑1 寻亲浙报集团图片中心梁臻裘志伟2 兄弟,求求你不要跳东南商报王鹏戚颢钱元平3 罗雪娟热效应衢州日报廖峥艳吴云胡巩民4 大连捞油的渔民都市快报许康平傅拥军5 大楼倒塌痛失亲人丽水日报官伟王文勇6 大热天,带着孩子去打工金华日报时宽兵王健7 瑞安“菜刀男”当街劫持女青年温州商报潘祝平潘捷8 沪杭高铁世界新速度浙报集团图片中心邵全海徐斌9 换子案庭审书记员落泪温州都市报王飚王冰黄建凡10 秋滨一废弃工厂泄漏七八吨强酸金华日报傅俊吴振荣11 10个红马甲一个路口金华日报李建林阮锋12 上海献花市民都市快报许康平傅拥军13 娘,终于见到你了!台州日报杨辉张莉贝14 鸟为谁亡钱江晚报莫国红陶玉其熊晓燕15 爱心拍卖,让周苏红落泪浙报集团图片中心潘良干裘志伟16 遭捆绑的大树被扭曲的生命金华日报洪兵章果果劳剑晨17 流浪猫,哪里是它们的家?金华晚报钱启仁吴涛常博18 百年龙窑再燃窑火千年技艺重现世间丽水日报官伟王文勇19 赶海人东南商报戚颢楼小娴20 绍兴百名歌手迎唱建城2500年绍兴日报袁云李成通21 女老板挺着肚子来招工温州日报苏巧将赵用22 牵挂嘉兴日报储永志杨晓东。
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846a98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6.png)
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1. 灾难报道,一些获奖作品可能是关于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或
紧急事件的报道。
这些作品通过捕捉灾难现场的瞬间,展示了人们
在困境中的勇敢、坚韧和互助精神。
例如,一张在地震中拍摄的照
片可以展示建筑物倒塌、人们逃离、救援行动等场景。
2. 社会问题关注,一些获奖作品可能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困、
难民危机、环境破坏等。
这些作品通过真实而有力的图像,让观众
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现实。
比如,一张揭示贫困地区儿童生活状况
的照片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关注。
3. 人物故事,一些获奖作品可能通过展示特定人物的故事,让
观众对其生活、经历和情感产生共鸣。
这些作品可以是关于普通人、社会活动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各种各样的人物。
例如,一张记录
了一位医生在战区救治伤员的照片可以展示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
4. 体育报道,一些获奖作品可能是关于体育赛事或运动员的报道。
这些作品通过捕捉比赛中的关键时刻、运动员的表情和动作,
展示了体育的激情和竞争力。
例如,一张捕捉到运动员在比赛中奋
力拼搏的照片可以传达出他们的决心和毅力。
总之,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和风格,通过图像的力量向观众传递信息和情感。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享受,更是引发思考、关注社会问题和推动变革的媒介。
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获奖作品(单幅)
![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获奖作品(单幅)](https://img.taocdn.com/s3/m/ea6c4ece58f5f61fb7366695.png)
战争灾难等突发事件类新闻单幅获奖照片
金奖
一个人在清除一个最近在叙利亚空军空袭中被打死的小女孩周围的瓦砾。拍摄于2012 年8月15日,阿勒颇北部的阿扎泽。 戈兰· 托马舍维奇Goran Tomasevic
战争灾难等突发事件类新闻单幅获奖照片
银奖
2012年10月18日,在叙利亚阿勒颇中心的争夺地带,两名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士兵从一 处狙击地点向外瞄准。 哈维尔· 曼扎诺JAVIER MANZANO
新闻人物单幅获奖照片
优秀奖
卡莉丝塔·金里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兼前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的妻子,与共和党的支持者 在萨玛莎·伯格餐厅。照片拍摄于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圣地亚哥。 作者: 格雷戈里·布尔
经济及科技类新闻单幅获奖照片
金奖
13岁的阿卜杜勒·萨马德在孟买一家汽车厂里拿着旧车引擎的部件。
日常生活类新闻单幅获奖照片
银奖
2012年10月2日,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同性恋者陆忠参加婚礼时受到围观,低头沉默。当天,一对同 性恋人——24岁的陆忠和20岁的刘旺强——在老家柘荣县公开举行婚礼。 作者:周平浪/信息时报
日常生活类新闻单幅获奖照片
铜奖
2012年7月26日,安徽合肥闹市中,一民工在工棚里用晚餐。身后的高楼为他们所建, 但却没有他们容身之地。 作者:吴芳/合肥晚报
2012年3月20日,在法国巴黎,中国艺术家李炜靠铁丝在空中表演。李炜1970年出生于中国湖北, 现居北京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描绘他与地心引力抗争的情况。作者:弗朗索瓦·莫里
日常生活类新闻单幅获奖照片
金奖
2012年3月4日,在孟加拉国东北部城市坦盖尔的妓院里,十七岁的妓女哈市拥抱着一 位长期顾客。 作者:安德鲁·比拉伊
十大震撼新闻摄影作品【组图】
![十大震撼新闻摄影作品【组图】](https://img.taocdn.com/s3/m/4ff221f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f.png)
十大震撼新闻摄影作品【组图】纵观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给人感觉是相当有冲击力。
正如人们说的,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你离的不够近。
水平、技巧、态度、运气都会在图片的质量上起作用,你做好准备了吗?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还是欣赏这些图片作品吧。
■化学品运输车在无锡发生重大险情/张立伟采编过程:2007年1月2日上午我接到电话得知一辆运输铝粉的化学危险品运输车正在燃烧。
于是我马上拿起相机赶到了现场。
当时无锡下着大雨,而对于遇水燃烧的铝粉来讲则意味着危险,爆炸时时都可能发生。
此时我与消防官兵坚持并肩作战,共进共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铝粉车上的火焰越烧越大,当消防官兵发起总攻的时候,画面上的一瞬间发生了。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运输车发生了强烈的爆炸。
而这时的我始终盯紧了相机取景器中一切。
当回看这张照片时才体会到了一丝后怕,但瞬间永久的定格在了相机中。
■34座的校车上挤了118个孩子/唐光峰该作品及时揭示了目前民工子弟学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画面简洁,瞬间抓取到位,信息量丰富,牵动了广大读者的心,可谓一图胜千言。
■怒打女婿/夏永采编过程:2007年11月21日,打工者肖志军因为拒绝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导致妻子李丽云和即将临产的孩子不治身亡。
11月23日,本报派出记者追踪报道。
摄影记者夏永在现场一路追随,完整记录下一位母亲在痛失女儿后的悲痛与无助。
在医院会议室内,死者母亲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冲向肖志军,用桌上的矿泉水瓶使劲砸去,肖志军低着头,一言不发。
水花飞溅中,夏永按下了快门。
亲人逝去,悲痛是人之常情,但以愤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是这位母亲无奈的宣泄,也是该事件当日的冲突核心和最高潮。
画面构成上,摄影记者以成熟的手法凝固了最为激烈的击打瞬间,忠实并且较为完美地记载了冲突双方的情感表现。
基于这样的考虑,选择图片时,图片编辑把这张图片放在了当日本报最为重要的位置——头版。
■五瓣公章彰显民主/张宏伟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中国的热门话题,也是新闻摄影的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苏珊.温丝特[美]纽约 1997年 1998年世界摄影大奖赛获奖作品只要有两个小时不注射海洛因,戈罗瑞娜就会发狂。
发狂的戈罗瑞娜看上去很可怕,她会不停的撕扯自己身上的衣服,并在胸前的皮肤上留下斑斑血痕。
她嘴里发出野兽一般的声音,扭曲的面孔上涕泪横流,有时还会在垃圾堆里不顾一切地滚来滚去。
不难想象,在这种时候,戈罗瑞娜已不是朋友们所熟悉的那个戈罗瑞娜了。
2、杰达.杰克本森[美] 1997年 1998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迈克.泰森在拳击场上将对手埃文德.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视为猎物而肆无忌惮地撕咬下一大块,就此泰森再次扩大了知名度。
事故发生在1997年6月28日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场重量级拳击赛的第三局。
泰森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罚款、禁赛等处罚,他还不得不退还3000万美元的酬金。
目前霍利菲尔德受损的耳朵已由外形整容师进行了补治。
3、罗伯特.杜瓦斯诺[法]巴黎 1953年前面求职的姑娘正接受“面试”。
巨大的失业数字令歌舞厅老板有了挑三拣四的权利。
1953年,著名的摄影家罗伯特.杜瓦斯诺受《摄影记者》杂志之托,拍摄了一组关于巴黎马约尔歌舞厅的专题报道。
对于当时生活十分拮据的杜瓦斯诺来说,接受杂志社这个合约意味着经济困难的缓解。
但一向以拍摄严肃题材著称的摄影家,却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以风月场为主题的报道任务。
然而,当他深入到马约尔歌舞厅的生活中后,却发现这里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可能代表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当时的马约尔歌舞厅规模很小,只有仅能容纳400人的观众席,它还没有雄心去争取在歌舞演出界名播全球的地位。
然而靠着为换一片面包的姑娘们的大胆的裸露表演,马约尔歌舞厅最终声名远扬了。
4、维吉纽约 1945年“库尔斯,35岁,曾做过管道修理工。
他在天堂夜总会扮作舞女跳脱衣舞。
这是家专为男同性恋者服务的夜总会。
”维吉报道说:“库尔斯因涉嫌在夜总会外向男性伴侣卖淫而被捕。
当我前往囚车拍照时,‘她’立刻摆了副明星姿态,并且提醒我发表照片时尺寸最好大一点”。
5、维吉 1952年纽约往腿上抹金粉准备上场的脱衣舞女对门边那个怒气冲冲的男子无动于衷。
斑驳的墙壁和杂乱的物件与前台并没什么共同之处。
维吉从不让他的人物从环境中分离出来以简化画面,也从不害怕闪光灯在人物身后留下阴影。
他的意思是:“我(摄影师)在,我抓拍。
”完全美国式的直率。
6、这是一幅令人毛骨惊然的照片。
1972年6月8日,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
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已经变得歇斯底里,对着平民村庄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轰滥炸。
照片拍摄的是一群孩子被从天而降的燃烧弹吓坏了而四处奔跑的情景,特别是中间那个小姑娘因为身上的衣服被烧着,不得不赤身露体地在路上奔跑。
这个形象十分鲜明地展示了皮肉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极度恐惧。
这个形象撕扯着每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的读者的心。
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一下子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
这幅照片逼真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显示了战争对人类灵与肉的深重伤害。
美国人早已被这场远离美国而无休止的战争弄得漠然麻木了,但这幅照片重又唤醒了他们的良知,于是一场反战的浪潮重又兴起。
不久,越战宣告结束,人们说,是这幅照片促使越战提前半年结束。
1973年,这幅照片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同年,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又被评为年度最佳照片。
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当年9岁。
照片成名之后,她成了新闻摄影跟踪的人物。
成年后,她移居美国,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经历讲述和平的意义。
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还留有当年烧伤的疤痕。
作者黄功吾是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当年只有22岁。
7、非洲大陆,充满了天灾与人祸。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少雨,连年干旱,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中、在瘟疫中备受折磨而走向死亡。
许多记者在那里拍摄的镜头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
这幅作品很有代表性。
记者前去采访旱情十分严重的乌干达,深深地为那里经受的苦难而感动。
他没有一般化地去拍摄面黄肌瘦的灾民,也没有去拍摄寸草不生的干裂土地,而是拍摄了一个对比强烈的镜头——丰润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于干旱恶果的强烈感受和向社会呼吁的热望。
作者大胆的画面剪裁,舍弃了对比以外的一切东西,而使人们的视觉感觉强烈而集中,强化了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使干旱带来的深重苦难在无言中得到充分展示。
新闻报道摄影以瞬间纪实为使命为优势,然而,在拍摄的一瞬间,又能以恰当的构图、生动的形象冲击人们的视觉,震撼人们的心灵,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8、萨姆.希尔 1937年1937年5月,德国“兴登堡”号飞艇顺利飞跃大西洋,正要在美国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基地着陆时,因撞击建筑物而爆炸起火。
这一灾难是人类的悲剧,更使德国国家尊严严重受损。
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飞艇曾经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它意味着将来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驾驭天空。
30年代,由于飞艇的成功,德国人曾经认为未来的天空将是他们的舞台,就像英国人从前称霸海洋那样。
“兴登堡”号是飞艇中最好的一只,然而却如此惨败。
当时,这一事件被22架电影摄影机和许多摄影师拍摄下来。
因为大家早就架好设备,对准天空,要拍摄它成功着陆的镜头,却未曾料到拍下这一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幕。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人们头脑中牢记着这个画面,这惊心动魄的瞬间。
由此也可以看到摄影化瞬间为永恒的独特魅力。
9、(美国)斯坦利.福尔曼 1975年作者是《波士顿先驱美国人报》记者,听到火警后,他连忙开车赶到现场。
一边朝火场跑,一边把携带的两台相机调好光圈和快门,同时观察着着火房屋的情况。
紧张中,一名消防队员正跨到太平梯上,想帮助已经站在太平梯上等待救援的两个女孩——19岁的黛安娜和3岁的蒂亚娜。
作者用镜头密切地注意每一个下落的东西,没想到却拍摄到了这桩惨剧的全过程。
第二天,这组照片见报后,波士顿居民大为震惊。
人们被激怒了,强烈要求当局采取措施,检修这些不太平的太平梯。
波士顿政府在24小时之内对全城的楼房进行了检修,以使人们的生命得到可靠的保障。
这幅触目惊心的照片,令人目睹了惨剧的过程,显示了摄影纪实警示社会的强大力量。
这组照片荣获了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
其中这一幅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年度赛中被评为最佳新闻照片。
10、美国洛高.莫洛比托 1967年事情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7月17日早晨,电线工人兰度.赞比安到杰克逊维尔市进行例行检查时,碰到了一根活的高压线,立刻被电击得不省人事。
在附近工作的工人马上跑过来抢救。
画面上是最先跑过来爬上电线杆的工人汤普逊。
他发现赞比安已经窒息,马上用口对口的方法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随后的工人上来一起把赞比安救落到地面,送往医院,终于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赞比安的生命。
这是拯救生命的一吻,这是伟大的一吻。
作者洛高.莫洛比托是一名有经验的记者,当他走在路上时,听到人们惊慌的叫喊,便马上跟着跑了过去,观察事态的发展,最终拍摄到这幅感人至深的照片。
让世界充满爱,这个镜头让人们看到人间深深的爱。
第二年,这幅作品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大奖。
11、(美国)帕特里克.德马克林 1976年明亮的阳光,灿烂的阳光,是生命之源。
有阳光,才有万物的生长,才有茁壮的生命。
在大山大川之间,万物之灵的人,万美之荟萃的人,耸立其间,这是多么壮美与豪迈的形象。
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构思,塑造了一个现代的、浪漫的经典形象。
背靠大自然,令我们想起了不朽的《蒙娜丽莎》,作为人文主义觉醒的象征,她把自信的微笑洒满全世界。
而今天的新女性,却以更加理性与冷峻的目光投向远方,千年人类衣着文明随风飘洒,与浓云似的黑发形成对应,而打破传统,敞胸露怀地迎接阳光,溢发出现代人情怀的浪漫,时代前进了,我们不妨把这个形象与维纳斯——蒙娜丽莎一脉相承地贯穿起来欣赏。
12、庄重与浪漫似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时代特征。
德马克林却将二者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将人物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位年轻的女郎,秀美而健康,她深知这一点,于是极为庄重的姿态中双眼沉稳、率直地直视摄影师,直视我们。
不容回避,要你说出是爱是恨。
而在庄重的形象中,秀发凌乱,上身裸露又十分浪漫。
这是一个十分有人性与个性的形象,一位模特曾说:“很多摄影师都把我们当做静态生活中的苹果或者别的什么来拍摄,从不把我们当成自己。
德马克林却不同。
他总是抓住我们的个性。
”他努力使拍摄对象的个性更加耀眼,更加灿烂,他以博大的胸怀,澎湃的激情准确地表现丰富的人生。
13、(美国)帕特里克.德马克林 1975年德马克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时装摄影师,而且是一位超群出众的肖像摄影大师。
他拍摄的人像作品,每一张都散发着自然的魅力,传统人像中的一本正经,另类人像的不伦不类,在他的人像作中均无踪影,有的是质朴的表情、自信的眼神、坦诚的率真与你对视,与你会心,“我就是我”的自信与坦诚,令人直接感受到人物的心灵。
经典的传统首先在于精湛技艺的运用,影像的细腻、影调的丰富、构图的简洁、主体的突出,都恰到好处而无可挑剔。
艺术需要创新,于是许多摄影者千方百计在画面上寻求与制造刺激点。
其实这幅作品告诉我们,精美得无可挑剔就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14、(美国)托马斯1928年谋杀和被处死是人类社会中恐怖与残忍的事件。
有谋杀就有“杀人偿命”的惩罚。
人们不愿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而一旦发生,又都希望看到当时的情景。
1928年1月12日,美国妇女罗丝由于谋杀亲夫与同谋犯格雷一同被判处上电椅处死。
《纽约每日新闻》的执行编辑们不满足于用文字报道死刑的情况,认为公众有权利看到实际情况的照片。
但是,美国同世界各国一样,许多牵扯政治、军事、法律的事件,就有一个不约而同的规定:不许拍照!结果他们就商量出一个办法,决定用一架微型照相机,系在记者的脚踝上,这样可以通过监狱看守的搜身。
在刑前一个月,《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托马斯被借到纽约,因为当地记者和监狱官都不认得他,行动不易被识破。
托马斯住在旅馆里,用一架改装的微型照相机进行练习,一根长长的快门线从裤腿里往上结在胸前,拍摄时,把裤脚稍稍提起,便可露出镜头。
终于等到执行死刑的那一天,托马斯混在记者群里进入到监狱。
罗丝被带上电椅,捆上了皮带,第一次通电,她震动了一下,托马斯及时拍了下来。
第二次、第三次通电,只要电流一通,他都偷偷地揿动快门。
事后他飞快地赶回报社冲洗。
因为曝光时间长,影像有些模糊,但是,正好从中看到人被电击的恐怖情景。
照片被用整版篇幅刊登在《纽约每日新闻版》上,通栏大标题是“死亡”!当时,这张照片震动了整个美国,全国上下议论纷纷。
做历史的见证人,不给任何重要事件留下历史的空白。
这是新闻摄影师的使命。
这幅照片的拍摄与发表就是明证。
15、(美国)玛格丽特.怀特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印度的局势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