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律动对儿童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浅谈“身势律动”在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身势律动”在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身势律动”在低年段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讲,在生理、心理上都带有幼儿的特征。

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好模仿;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律动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增强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及创造力。

身势律动即体态律动(体态语言),它是课堂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

有科学家通过测试,得出结论:“人的记忆,80%是靠视觉来确立的。

”在音乐的情感和意境的启迪下,教学中通过运用肢体语言(如行动、跑步、跑跳、旋转、扭动、摇摆、拍手、拍肩、捻指等)形象地演绎出它的节奏和歌曲内容。

将“律动”教学与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很好地培养其音乐素养,最终达到高效课堂。

一、“身势律动”在新歌导入中的运用唱歌教学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呢?我们用歌曲的伴奏音乐,让孩子先律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歌曲的节奏、节拍、旋律有初步的印象。

如:在学习歌曲《小雨沙沙》时,设计律动要非常鲜明、形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模仿:先请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双手做一做小雨从天上落下来的动作,再做一做小种子说话的动作,孩子们马上就能模仿得非常整齐,这既让孩子们很开心又使他们能直观地理解、记忆歌词大意。

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使得后面学习新歌的过程也会变得很轻松。

二、“身势律动”在歌曲学习中的运用歌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提示学生注意歌唱的姿势、呼吸、咬字、吐字外,还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表情动作。

歌唱时适当地配合身体动作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大意编排简单的动作,这样学生熟悉歌曲的速度就明显加快。

教师常运用柯达依手势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动”中学习乐谱,有趣而又简单。

如:在教唱《勇敢的鄂伦春》的歌谱时,采用柯达依手势,帮助学生对乐谱的识读和记忆打下了基础。

教学时,整首歌谱学生都在律动,用简单的手势高低位置来控制了音高区域的变化,促使学生非常准确地将歌谱唱会,在玩中学、学中乐。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体态和律动的训练来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更有感情地表现音乐,不仅提高了音乐素养,也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

一、体态律动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动,因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使用体态律动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韵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愉悦地学习音乐。

2、提高音乐表现能力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音乐内涵,把握音乐韵律,在音乐表演中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通过体态和律动的配合,可以使音乐表演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打动人心。

3、培养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体态律动教学是一种身体训练的方法,通过体态和律动的配合,可以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适当运用动作小学生喜欢动,但是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动作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

对于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应该选择简单的动作,比如手指张开合拢、手摆动、脚跳动等。

对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尝试一些相对复杂的动作,比如手指交叉、人字型走路、分组对打等。

对于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动作和律动,比如扭动身体、转圈、分组对拍等。

2、加强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加强体态律动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练习的程度要适当,不能过于强烈,而且时长也要适当,不要超过学生的耐力范围。

3、结合教学内容体态律动教学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比如在学习歌曲时,可以逐渐引导学生通过体态和律动来理解和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韵律和演唱技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容,并能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进行真实的音乐表达。

三、注意事项1、体态律动教学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能强制要求学生完成某种动作。

2、体态律动教学应该关注安全问题,避免学生在动作中受伤。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素质教育得到重视。

小学音乐的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遵从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音乐和节奏。

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教学方式之一,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在鼓励学生学习音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音乐课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有助于小学生记忆歌词,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想象力。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小学音乐;教育应用引言体态律动教学法是将身体动作融合音乐节奏,从而开展音乐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当前,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对音乐学科教学本质的认识,注重收集体态律动教学素材,丰富体态律动教学形式,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

1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要知道,一个人要想学好音乐,首先必须要有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由于每个人的审美水平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所以他们的音乐审美需求也不同。

人们常说,在学习方面,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音乐,小学音乐老师可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音乐更有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希望能够很好地感受和表达音乐。

其次,小学音乐应该与所有学生融为一体。

这也意味着教育者必须考虑每个孩子的心理个性和整体发展。

现阶段,基础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学校、家长和教师的重视,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律动的重要性

律动的重要性

律动的重要性
律动就是让学⽣通过⾝体来体验节奏感。

律动教学是⾳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作来诱发孩⼦⾃⾝的⾳乐潜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达到逐步培养⼩学⽣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进⽽提⾼⼩学⽣⾳乐作品情感能⼒的⽬的。

律动教学是引导⼩学⽣⼈⼈参与的⼀种有效形式,是融⾝体、⾳乐、情感为⼀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的⾳乐教育体系,当学⽣参与这种体系的活动时,会沉浸在⼀种快乐和良好的⾃我感觉⽓氛中,这是⼀种艺术上的感受、体验和追求。

律动教学的⽬的就是要引导⼩学⽣积极参与⾳乐、体验⾳乐;引发学⽣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的创造能⼒;培养学⽣聆听⾳乐的兴趣与态度;⿎励学⽣勇于表达⾃⼰的审美体验,实现⾳乐的审美教育价值关键是在唱游过程中利⽤律动来接受⾳乐教育,接受⾳乐美的熏陶。

实现⾳乐的审美教育价值。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探讨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探讨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探讨律动是指一种有规律的声音或音乐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律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感觉和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协调能力。

本文将探讨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1. 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律动是一种有规律和节奏的声音,在音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律动,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如节拍、节奏、速度、韵律等。

这些知识对学生学习音乐非常重要,并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演奏和合唱。

2.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律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更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学生在律动中需要通过听觉、视觉、肢体协调等多种方式来感受音乐的节奏与韵律,并通过演奏或合唱来表达出来。

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

3. 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律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让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渐升华为理性认知。

在律动中,学生需要不断地体验和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通过多次练习和不断的提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1. 律动教学应该从形象入手小学生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律动教学应该从形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简单有趣的动作来感受律动。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舞蹈、手语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律动教学应该结合音乐理论知识律动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形象感受阶段,同时也需要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了解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韵律等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

律动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感受和理论解释,而应该与音乐演奏和合唱相结合。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演奏、合唱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律动的感受和理解,增强其艺术表达能力。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而体态律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体态律动的概念与特点体态律动,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受和表达音乐。

它不是简单的舞蹈,而是将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与身体的运动相结合,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具有直观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可能较难理解,但通过身体动作,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和强弱变化。

其次,具有参与性。

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再是单纯的听众,而是音乐的创造者和表现者。

再者,具有综合性。

将音乐与身体运动、情感表达等多方面综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音乐的感知往往停留在表面。

而体态律动能够让学生通过身体的运动,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从而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首欢快的歌曲时,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手、跺脚,他们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歌曲中的快乐情绪。

2、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节奏感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体态律动,学生能够在身体的运动中直观地感受节奏的长短、强弱,从而提高节奏感。

比如,在节奏训练中,让学生用走步、跑步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节奏型,能够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节奏。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体态律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由地发挥创造,设计独特的动作。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

4、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体态律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的渠道。

当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诠释音乐时,他们能够更好地释放内心的情感,增强情感体验。

三、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歌曲教学中的应用在教授歌曲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自由地摆动身体,初步感受歌曲的特点。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下 子集中起 来。随着音乐旋律 孩子们 摇 着小船 , 渐渐 驶入优美 的境界 中 , 哼
起 了旋 律。这样就 可以在轻松 的律动 中引导 学生理解音乐语言 。 2 把 音 乐和 肢体 语 言结 合起 来 , . 发展学生的想象 力、创造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的一种游戏活动 ,音乐是它的灵魂 , 儿童 在伴 随着音 乐的活动 中 ,通过 想
如歌曲 ( 《 国旗 国旗多美 丽》就 可 以根据里 面的歌 词来创编动 作 。 “ 国 旗 国旗真美 丽, 金星金 星照大地 , 愿 我
变朵小 红云 , 飞上蓝天亲亲您 。”让学
低段的歌 曲 , 不管是演唱 的、 欣 赏的 . 都可 以让 学生 用 自己 的动作
来表 演 . 达到手 、脚 、眼神等 的协 调 .
通过丰 富的想象 和心灵去表 现这些动 作. 从而激发 了学生的想象力。而通过
听音乐 有节奏 的 自由律动更 是可 以发 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在 拍
皮球》一课 中 , 前面统一动作 而在 结尾 处可 自编表现球 类运 动的各种动作 。 3 把音乐、舞蹈 、表演相结合 , . 为 学生学 习舞蹈和表演艺 术奠定基础
得 音 乐 审 美 的 体 验 和 享 受 成 功 的 欢
愉 。在教 学中我根据 小学 生生理 和心 理 的特点 ,将 体 态律 动运用 到课堂 教 学之 中 以此来提高 学生的 学习兴趣 , 激发 学生 的艺 术创造 力 ,收到 了良好 的效果 。 律动 是 以发展儿 童协调 性能 力为
生即兴 表演, 尽情表现对国旗的热爱 。
3 根据情景 来刨编律动 的动作 . 如 温 暖的家 这首歌 曲旋 律比 较 优 美, 现 了小 朋友 对 爸爸 妈妈 的 表

浅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律动作为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音乐的节奏感,更是培养孩子们音乐才能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律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及提高小学生律动能力的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律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律动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中的节奏感。

律动不仅仅是音乐的节奏感,还包括音乐的速度、力度等多个方面。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1. 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

通过律动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演奏技巧。

律动能够让孩子深入感受音乐的节奏感,从而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感悟。

2. 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律动是音乐的基本元素,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还有一种身体和情感的参与感。

通过律动的学习和运用,可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不同节奏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欣赏。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音乐教育中,律动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合奏和合唱等集体演出,小学生可以通过律动的统一和配合,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运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进行培养。

1. 节奏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节拍器、使用打击乐器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的概念和技巧。

同时,可以通过唱歌、做手势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律动的脉搏,并学会正确掌握音乐的节奏感。

2. 舞蹈教学。

舞蹈是律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学生通过舞蹈来感受和表达音乐的律动感。

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并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 乐器演奏。

乐器演奏是律动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演奏乐器,学生可以通过手指、手臂等身体的运动来表达音乐的律动感。

浅谈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概述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理解和研究体态律动,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运用和发展,使体态律动的教学成果遍地开花。

1.唤起孩子音乐自学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一种事物很感兴趣的时候,他就能够把所学事物高效地学会和掌握。

体态律动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动”这个优点,在学习音乐中,让孩子动起来,使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且对接下来的活动保持渴望和迫切,这样孩子们会比未动的情况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正是由于课堂上引入体态律动,才将课堂的整个气氛调动起来,使孩子们全部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孩子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学到了知识。

2.提升孩子的技术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在孩子用肢体去表达思想的时候,正是孩子对思想的理解最强的时候。

在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音符,让孩子进行理解,并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每个孩子的想法不同,如果给他们每个人一个高音,他们就会表演出不同的音效,就会谱出一曲美妙的乐曲。

在孩子们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创新,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1)表演力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最活泼的时期,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里,孩子往往会缺失这些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在课堂中引入体态律动,孩子们就可以通过肢体的律动去表达自己用心感受的东西,表演自己所想表演的东西,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调动自己与生俱来的表演能力,进而加深对歌曲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粉刷匠》的时候,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教师引导孩子将自己的理解用肢体表达出来,孩子们就可以把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牢记于心,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

(2)反应能力在课堂中,如果教师教给孩子的歌曲是通过孩子的表演反映出来的,并且大多情况下是即兴表演,这样,就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反应力,久而久之,对培养孩子的反应力是大有裨益的。

音乐(心得)之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重要性

音乐(心得)之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重要性

音乐论文之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重要性龙山县水田小学田辉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起用“学科综合”的现代教学理念,通过民俗——艺术——歌曲——舞蹈一块儿进行音乐、舞蹈、艺术学科的综合教学。

让学生在情境延伸中饶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在舞蹈动作中表现歌曲情境。

体现以上新的理念:一、以音乐为本,经音乐为主线,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例如在教学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时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利用舞蹈辅助教学,加深对歌曲情境的感受。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小学生正处于富有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二、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学要求,当孩子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在他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强烈的求和欲,愉快地学音乐。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就会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地激发。

三、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感培养为目的,通过审美实践,纯洁和丰富情感,美化心灵,完善人格,是美育教学的体现。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感受,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可通过听觉、视觉产生一种“审美情趣判断”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通过对律动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能挖掘出蕴藏在教材以及学生中的无限潜力,更能创造出无限音乐艺术、音乐教育和审美体验的价值。

音乐与律动:孩子的感官发展

音乐与律动:孩子的感官发展

音乐与律动:孩子的感官发展音乐与律动在孩子的感官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早期婴儿到青少年,音乐和律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律动,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感官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社交技能,促进身心健康。

本文将探讨音乐与律动对孩子感官发展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孩子的感官发展。

音乐是一种全面的感官体验,可以激发孩子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在早期婴儿阶段,音乐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声音的认知,培养听觉敏感性。

婴儿在听到优美的音乐时,会产生愉悦的情绪,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音乐还可以通过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提高专注力和记忆力。

通过与音乐互动,婴儿可以学会模仿声音、舞动身体,培养自己的动作协调能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音乐和律动对于感官发展的作用也在不断加深。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形式,孩子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律动训练也是孩子感官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跳舞、做体操等活动,孩子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健康。

除了在学校中接受音乐和律动训练,家庭也是孩子感官发展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音乐环境,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在家中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孩子接触不同风格的音乐,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此外,家庭也是孩子进行律动训练的好地方。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跳舞、做体操,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家庭氛围的温馨和谐也会对孩子的感官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音乐与律动对孩子的感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律动训练,孩子们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感官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增强社交技能,促进身心健康。

家长和教师应该重视音乐与律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律动氛围,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探讨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探讨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探讨律动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律动指的是音乐中的节奏感,是音乐的基础骨架和灵魂。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律动的价值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律动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等能力,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律动训练能够让儿童更好的掌握音乐节奏,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让儿童在音乐中体验到快乐、自信、自在等愉悦情绪,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律动是音乐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律动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对音乐节奏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进而提高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律动训练,儿童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韵律美感,从而培养出儿童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律动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律动训练中需要儿童掌握一些规律性的节奏,这对儿童记忆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律动训练也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进而提高学习和思考的效率。

1.律动游戏律动游戏是小学音乐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让儿童进行有趣的律动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快乐中感受到音乐节奏的美感。

比如可以让儿童在教师的带领下做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唱歌或跳舞等活动,进行集体合作的律动游戏,让儿童在玩中学习,轻松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2.律动歌曲律动歌曲是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唱歌,让儿童体验律动,理解律动,从而帮助儿童掌握节奏感。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节奏感明显的儿歌、流行歌曲等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让他们完成不同难度的节奏练习或唱跳配合的表演,既可以让儿童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也可以锻炼儿童的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3.律动教具律动教具是小学音乐教育中常用的良好辅助教学工具,比如节拍器、打击乐器、编钟等。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重要作用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重要作用

-089-2020年第24期(总第224期)美育体育MEIYU TIYU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重要作用陈晔荔(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000)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非常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的教学工作。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律动教学。

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音乐教师可以进行律动教学,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音乐课堂更富有活力、更精彩,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简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律动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4-0089-02引 言律动就是跟着音乐节奏进行一定的活动,虽然听起来不陌生,但是对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其的确是一个较为新鲜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还不太适应传统的上课方式,普遍存在上课坐不住、活泼好动等情况。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律动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节拍、鼓点、动作的学习,既能有效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又能在活泼、和谐的气氛中好好学习。

一、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游戏、音乐更有意思的了,让他们在课堂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课简直是折磨。

想办法激起他们的兴趣才是教师应该做的。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律动教学,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因为课堂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的游戏活动,课堂的趣味性也大大提高了,不再死板、枯燥,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歌曲时,教师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唱歌曲,就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首歌曲。

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律动教学,让一位学生扮演燕子、一位学生扮演大树、其他学生扮演春天的各种事物,边玩边学,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浅析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在我国,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应用较多。

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音乐经验少,而且偏爱综合性活动和含游戏性质的活动。

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听觉和运动觉相结合,达到心理和生理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促进他们更生动、更准确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因此,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律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重要性引言:目前,律动教学的概念在我国尚有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为在音乐的伴奏下做简单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模仿动作、舞蹈动作)。

还有的理解为律动包括儿童舞蹈、歌表演和韵律体操。

在本文论述的律动教学,是将音乐的学习与身体的运动相结合起来,用身体的各种富有韵律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以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目的。

现在,世界各国所有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都把律动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律动教学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

由于律动教学符合音乐学习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已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领域,也为学生对于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律动教学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具有三个特点:1、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在逐渐发展;2、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3、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效果。

注意力是记忆能力的重要条件,它可以使人脑对于某些输入的刺激的反映得到加强。

这样,心理活动就集中到一定的对象上,使得记忆的过程处于积极的状态,保证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意可以是随意的,可以是不随意的。

音乐的形式是在时间流动中展开的,因此,记忆对于音乐活动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由于律动教学符合该时期学生的记忆特点,如果合理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

事实证明:如果识记的任务与有兴趣的活动及活动的动机相联系时,识记的积极性和识记的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编创重要性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编创重要性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编创重要性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编创的重要性摘要:新课标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学是创新的教学、灵性的教学,它鼓励音乐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创作、创编便成了音乐课上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音乐老师们都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即兴舞蹈、编排情景短剧等等环节,音乐课堂气氛很热闹。

关键词:律动编创音乐课一、律动的含义及分类1.律动的含义。

律动又称为音乐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力度等,有规律地反复地做某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

它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律动的分类。

根据律动的性质,将律动划分为固定律动和即兴律动,将它们有机地穿插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另外,还可以根据歌曲(乐曲)的"特点来创编律动。

使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静动结合,相辅相成,以动态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更快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固定律动是在课堂中某一特定时间里进行的常规律动。

它可以缓解疲劳状态,营造音乐课堂的学习气氛。

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任务是比较辛苦的,长时间的学习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疲倦。

针对这一现象,在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学习之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音乐律动,可以缓解上一节课带来的疲劳,同时也可以是学生尽快进入到音乐学习的氛围中。

二、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歌曲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们不停地反复的唱歌,不仅让学生的嗓子受不了很疲劳,而且学生们觉得也比较枯燥,如果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和逼真的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表现歌词内容,这样学生们会很开心地来主动学习老师的动作并且不由自主地进行模唱,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不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了学习注意力,而且会达到“寓教于乐”的优化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创造力。

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要把创造性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学生学习歌曲时,学生们在聆听欣赏音乐作品时,会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动作,这表明边唱边动作或边听音乐边动作更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要及时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创编一些符合歌曲特点的律动。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作者:易娜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8期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相较于小学生接触的书面语言,音乐的语言似乎更能直接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也能更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本文在探讨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性的同时,提出教学建议,使律动表现音乐,更使律动走进孩子们的心,为他们做好艺术启蒙工作。

关键词:律动小学音乐重要性引言“音乐使一切东西都活了起来”,一位音乐家如是说,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小学阶段是学生们的音乐启蒙阶段,低年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如何出色地完成音乐启蒙是众多小学音乐教师责任,同时也是重担。

律动是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的舞动,增强“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似乎是不可逆的洪流。

[1]一、律动使小学生提高注意力小学生年纪尚轻,活泼好动,容易受影响,注意力不集中,律动通过舞动使音乐的表达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提高孩子们听课的效率,为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教师们应该以带领律动、摆动、拍手、画节奏曲线的方式吸引小学生们的听课注意力。

以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例,教师们在教授《太阳出来喜洋洋》一歌时,歌中“罗儿”“郎郎扯光扯”等歌词富有较强的动感与表现力,此时身为教师可以在听歌曲时领唱这些动感与表现力较强的歌词,令学生们感受到歌曲传达出来的喜悦之情,并鼓动学生以赋予动作,提高听课注意力。

反复聆听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双手随歌曲旋律摆动或拍手,并且可以要求学生站起,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喜庆的、合乎歌曲情感的氛围,提高学生听讲的趣味性,增强歌曲的感染力,也增强孩子们的艺术感受能力。

二、律动使小学生想象力提升艺术是感性的,音乐更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在语数英等科目用脑的同时,音乐强调用心,律动即为音乐感染下心灵的表达方式,不压抑孩子们律动的欲望,鼓励孩子们以律动表达心灵,可以促进孩子想象力极大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律动对儿童的重要性新课程把音乐教育的基本目的和目标界定为:通过提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

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将体态律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律动是以发展儿童协调性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着音乐的活动中,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出一定的形象,通过表演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从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

律动是一项普遍受到小朋友欢迎和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在音乐教学中能恰当的利用律动,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它具有其他学科不同的优势,它变枯燥的知识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征。

并充分体现了愉快的教学。

其次,律动实现了在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有负担,师生关系融洽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也能从中发觉出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人。

所以,音乐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多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跟唱、听唱、机械模仿等传统教学模式。

这种被动倾听的读谱学唱教学割裂了音乐语言与身体语言、心理语言的沟通,使得音乐课堂枯燥乏味、沉闷,学生喜欢音乐却厌烦上音乐课。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在本能听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赏能力,是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教学中,我主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将音乐和律动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

在音乐教学中凡参与律动的孩子,对律动无不怀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这种兴趣又夹杂着孩子生性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

而音乐教育中的律动教学形式,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更适合小学生爱动的特点,是唱、动、表演等多门艺术的综合教学。

1.根据拍子来创编律动的动作
在低段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二拍子和三拍子为主。

如一年级上册的歌曲中《爷爷过生日》《雁群飞》《小列兵》等都是二拍子的歌曲。

三拍子的歌曲有《青蛙合唱》《小鼓响咚咚》等。

可以根据歌曲的节拍,请小朋友做各种各样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律动。

2.根据歌词来创编律动的动作
如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就可以根据里面的歌词来创编动作。

“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

”让学生即兴表演,尽情表现对国旗的热爱。

3.根据情景来创编律动的动作
如《温暖的家》这首歌曲旋律比较优美,表现了小朋友对爸爸妈妈的依恋。

运用律动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静结合,以动态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更快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在我的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对儿童的重要意义
1.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段儿童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我们教师要想激发儿童的这种求知欲望,就要满足他们好动的天性,激起他们学习的兴
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能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边唱边表演,随着音乐做各种律动,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例如在教唱歌曲《小小的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摇着小船去游玩。

来,让我们一起来摇小船!”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

随着音乐旋律,孩子们摇着小船,渐渐驶入优美的境界中,哼起了旋律。

这样就可以在轻松的律动中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

2.把音乐和肢体语言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学生们常常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心灵去表现这些动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而通过听音乐有节奏的自由律动更是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例如在《拍皮球》一课中,前面统一动作而在结尾处可自编表现球类运动的各种动作。

3.把音乐、舞蹈、表演相结合,为学生学习舞蹈和表演艺术奠定基础
低段的歌曲,不管是演唱的、欣赏的,都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达到手、脚、眼神等的协调,让学生慢慢积累动作语言,接受舞蹈艺术的练习。

例如在学唱完《小列兵》后,让学生到班里的“小
舞台”上表演,大家评议,改进动作,美化表现,增加队型变化……最后,在教室的“舞台”中出现了一群生龙活虎的小列兵。

这样,学生在律动中感觉到了舞蹈艺术。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长时间的学习会让小学生产生心理疲倦。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学生上新课之前安排了一些音乐律动,这个律动
可以是和节奏有关的游戏,或是根据拍子做动作。

如可以让学生听着变换的旋律打固定的节奏型,这对节奏的掌握很有帮助。

或者根据本堂课要教唱的新歌的节拍让学生跳跳基本舞步等。

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的疲劳状态,使学生大脑得以调整,还调节了课堂气氛,保持了学生愉快的学习心情,有利于进行下面的新课教学。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