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课后练习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知识小册子练习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知识小册子练习鲁科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13d4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8.png)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知识点1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化学科学的发简史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1)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________,这是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知识点2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1)实验化学研究手段有波谱(如________光谱)、色谱、________、飞秒化学、原子示踪等。
(2)理论化学以理论计算为主要手段,辅以计算机模拟。
3.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成果——抗疟新药的发现知识点3 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1.化学科学的发展、探索空间(1)微观层面上:操纵________和________,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能源和资源方面:人类能更好地处理能源和资源以及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
(3)材料科学方面:使各种新型________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进一步丰富人类的物质世界。
(4)环境方面: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________。
(5)人体健康方面: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________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
2.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由于化学科学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使得化学同其他各学科的联系愈加密切,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使化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拓展,也使化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科学”。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知识点11.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伏加德罗门捷列夫2.(1)结晶牛胰岛素(2)青蒿素知识点21.原子分子表征物质不同层面2.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知识点31.(1)分子原子(2)生态环境保护(3)动能(4)有力保障(5)分子2.基础实用创造。
2024_2025版教材新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4_2025版教材新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94b87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4.png)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后篇巩固提升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化学改变过程中,肯定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种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也不变。
因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2.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李四光是我国当代闻名的地质学家;华罗庚是闻名的数学家;钱学森是闻名的物理学家;侯德榜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第一颗明星,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人,他独创的联合制碱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3.古诗词是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宝。
仅从字面上分析,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改变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项,涉及野草的燃烧,属于化学改变;B项,涉及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改变;D项,涉及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改变。
4.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留意节约用水B.削减食品加工过程C.发展氢能和太阳能D.大量运用化石燃料(自然气、煤、石油)能产生大量CO2,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5.宣扬科学学问、介绍高新科技、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和当代中学生的义务。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镁等微量元素D.这种环保汽车不消耗任何能源,均属于化学物质;口服液中的氮、磷、镁元素属于常量元素;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任何汽车都会消耗能源。
6.爱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现有下列做法:①推广运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运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运用清洁能源⑤过量运用化肥、农药⑥推广运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爱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可以有效限制“水华”“赤潮”等环境问题;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回收资源,削减环境污染;③推广运用一次性木质筷子,会奢侈大量木材,不利于环境爱护;④推广运用清洁能源,能有效限制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减轻“酸雨”等危害;⑤过量运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⑥推广运用无氟冰箱,可以有效地减缓“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89741a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e.png)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发生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也不变。
因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2.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献。
其中,李四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地质学家;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钱学森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侯德榜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第一颗明星,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人,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涉及了化学变化B.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的熔点低于纯铁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种对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属于化学变化D.“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高价金属硫化物,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的意思是城门的铁锁打开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剑刃硬度要求大,所以用剂钢,剂钢的成分是碳铁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成分金属的熔点,因此剂钢的熔点低于纯铁,故B正确;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属于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矾是某些硫酸盐的结晶水合物,不是金属硫化物,故D错误。
4.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非常丰富。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的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粮食酿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 不符合题意;火药在使用后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5.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和当代中学生的义务。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2cf0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7.png)
第1章相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必备学问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学问点1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很多重大的独创和发觉,它们为世界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下独创和发觉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 )①火药'②指南针'③造纸'④印刷技术'⑤炼铜、炼铁、炼钢'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⑦人工合成蛋白质⑧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A.②③⑥⑧ B.①③⑤⑦C.④⑤⑦⑧ D.①③④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觉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B.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不亲密C.化学探讨会造成严峻的环境污染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3.下列科研成果中是由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是( )A.1869年发觉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理论体系B.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合成C.20世纪现代量子理论化学的建立D.氨的工业合成4.下列各项中,主要属于化学科学探讨范畴的是( )A.很多金属和合金具有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即具有超导性B.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要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所释放出的能量可用于发电C.自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会造成电磁污染D.美国科学家利用分子组装技术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算盘”,该“算盘”的“算珠”由球形的C60分子构成学问点2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5.A.化学科学的特征就是相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建性和好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改变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确定发生了化学改变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6.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学问推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C.确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D.确定条件下,水在20 ℃时能凝固成固体7.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发觉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探讨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0f9a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c.png)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含答案)鲁科版2021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化学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开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合成氨技术,制造出能促进粮食增产的大量氮肥,使成千上万的人免除饥饿的威胁。
以下对化学史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中制得的碱是烧碱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C.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D.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控制PM2.5污染源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PM2.5的污染D.PM2.5颗粒可以吸附SO2和NH3,加重对人体的危害。
SO2和NH3水溶液都可以导电,都是电解质。
3.以下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B.C.D.4.以下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D.利用滑轮提升重物5.中华民族的创造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奉献。
以下古代创造中,不涉及化学反响的是A.陶瓷烧制B.活字印刷C.粮食酿醋D.火药使用6.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以下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7.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化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物质不能杀灭冠状病毒的是A.双氧水B.84消毒液C.75%的医用酒精D.明矾溶液8.?青花瓷?中所描述的“瓶身描述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以下有关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B.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C.性质稳定.不易脱色D.x=69.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以下成语中涉及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木已成舟B.铁杵成针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10.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分层作业1 走进化学科学 (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分层作业1 走进化学科学 (2)](https://img.taocdn.com/s3/m/01e5386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1.png)
分层作业1 走进化学科学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1.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河南郑州联考)我国科学家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是( )①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合成②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基础③首次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2.(山东莱阳一中模拟)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B.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是道尔顿提出了电子学说C.尽量购买本地、当季的食物,可减少运输中的能耗,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题组2.化学科学及其特征3.(安徽定远中学模拟)下列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山东泰安模拟)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B.化学科学的特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C.化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D.现代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不需要做化学实验5.(辽宁实验中学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B.化学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中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基础科学C.化学变化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所有形式D.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题组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与应用6.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关于其研究领域说法错误的是( )A.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B.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C.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D.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解决环境、能源、资源问题7.下列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分子组装技术操控球形C60分子构成“纳米算盘”B.两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核,释放巨大能量,用于发电C.大量电器释放电磁辐射,造成电磁污染D.许多金属在低温下具有超导性8.(河南部分学校模拟)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B.研究氯气的性质用到观察、实验等方法C.中国3 200兆帕超级钢问世,说明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课后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课后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1999fe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0.png)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课后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一、选择题。
(18题)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B .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C .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 .利用滑轮提升重物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陶瓷烧制B .活字印刷C .粮食酿醋D .火药使用3、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B .钠着火后,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C .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 .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l -和Cl 2都有毒 B .液氯和氯水都有漂白性C .将NaCl 溶液滴入AgNO 3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AgNO 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D .含Cl -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黄绿色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 .次氯酸钠溶液 B .次氯酸钙溶液C .氯水D .氯化钙6、在一定条件下,某固态化合物X 受热分解的反应为X=====△A ↑+B ↑+2C ↑,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 2密度的12倍,则X 的摩尔质量是( )A .24 g ·mol -1B .50 g ·mol -1C .80 g ·mol -1D .96 g ·mol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0.1mol/LCuSO4溶液100 mL,需称量胆矾1.6gB.40gNaOH固体溶于1L水,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C.200mL0.2mol/LMgCl2溶液中Cl-的个数为0.08N AD.从100mL1mol/LH2SO4溶液取出10mL溶液,此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8、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表所示:阳离子NH4+、Na+、Mg2+阴离子OH-、NO3-、SO42-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分别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80f8f34ad02de80d4d840ac.png)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 戴维B. 阿伏加德罗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层采用高温时自动烧蚀的耐高温、抗氧化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带走热量从而保证内部温度不致过高。
B. “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钙、铁则分别是钙离子和铁离子。
C. 下图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g)+B(g)=2C(g);△H=QkJ/mol(Q>0)D. 已知4P(红磷,s)=P4(白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3.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 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 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 揭示了燃烧的本质D. 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舍勒——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B. 汤姆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C. 维勒——合成尿素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 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5.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A. 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B. 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C. 氢原子光谱发现电子分层排布: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D. 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电子: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6.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利用原子、分子的组合,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C. 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7.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1.1走进化学科学练习题答案带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1.1走进化学科学练习题答案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37303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7f.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1.1 走进化学科学练习题答案带分析学校: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亲密有关,以下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热碱水消除炊具上的油污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C.用酒精擦洗布料上的油污D.用食醋除掉水壶内的水垢2、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能够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以下各组仪器中能够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 试管、蒸发皿B. 试管、烧杯C. 试管、平底烧瓶D. 蒸发皿、圆底烧瓶3、《本草纲目》中“黄连”条当今记录 : “吐血不只 ,用黄连一两 ,捣碎 ,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该过程中没有波及的操作是()A. 分液B. 加热C. 称量D. 过滤4、以下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选项是()选实验现象结论项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未见银镜产A淀粉没有水解氮溶液生混淆分别装有Cl2和 NH3的集气产生大批白NH3显复原性B瓶中的气体烟和碱性第1页 /共11页向 1.0mol ·L-1的 NaHA 溶液中滴NaHA 溶液显C溶液呈黄色加 2 滴甲基橙碱性同样的锌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锌与盐酸反必定是Cl-对该D且 c(H+)=1mol ·L-1的盐酸、硫酸应产生气泡反响起到促使反响较快作用5、化学反响常陪伴着颜色变化,以下现象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A.无色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接触变为红棕色B.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积淀D.将足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渐渐褪去6、以下对于实验中颜色变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显红色,加热后变为无色B.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证明溶液中必定含有Fe2+C.将润湿的红纸条放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纸条退色D.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Na2SO3溶液,终点时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7、以下有关实验操作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能够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靠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能够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能够接触容量瓶内壁8、用某种仪器丈量某一溶液的体积时,平视读数为n mL,仰望读数为 x mL ,俯视读数为 y mL 。
高中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练习1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练习1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49dc56c281e53a5802ff61.png)
走进化学科学1.化学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可燃冰做燃料B.黄豆酿酱油C.爆竹燃放D.活性炭除味【答案】D【解析】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黄豆酿酱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燃放爆竹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除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①组成②结构③性质④转化⑤制备⑥应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答案】D【解析】化学科学的定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故D项正确,答案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分子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答案】C【解析】A、我们生活环境中的药物、化纤、塑料、电池、计算机芯片,都来自化学家的研究成果,化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选项A不正确;B、化学研究不只是认识分子,还能制造分子,化纤、塑料等高分子都是化学研究的成果,选项B不正确;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选项C正确;D、选项过于悲观,要相信我们一定能研制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用品和生活用品,通过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及优化环境的途径来提高生活质量,人类不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选项D错误;答案选C。
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化学物质)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下列对于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科学家可以操纵原子和分子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电子D.化学科学只能认识分子【答案】B【解析】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A错误;B. 科学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成熟的应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操纵单个原子和单个分子,然后再按科学的方式把它们重新组合。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2)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1【2019-2020学年度】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2)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1【2019-2020学年度】](https://img.taocdn.com/s3/m/24702a7490c69ec3d4bb753a.png)
D. 以任意比混和两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9.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甲的单质是(用符号表示,下同)_________;乙元素是________;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丁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
NH4HCO3=NH3+H2O+CO2
2NH3+H2SO4=(NH4)2SO4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平均值
使用样品的质量/g
8.00
8.00
8.00
8.00
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g
1.71
1.69
1.70
1.70
<1>陈红认为反应后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是氨气(NH3)的质量,根据陈红的分析,请利用实验平均值计算出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百分含量。
(4)[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木炭粉完全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请你回答:
<1>烧杯中__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2>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11.一般不易用水除去CO中的CO2,也不易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其理由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新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教材新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93b2724b73f242326c5f4d.png)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后篇巩固提升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种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也不变。
因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2.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李四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地质学家;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钱学森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侯德榜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第一颗明星,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人,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3.古诗词是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仅从字面上分析,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项,涉及野草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项,涉及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项,涉及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4.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注意节约用水B.减少食品加工过程C.发展氢能和太阳能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天然气、煤、石油)能产生大量CO2,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5.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和当代中学生的义务。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镁等微量元素D.这种环保汽车不消耗任何能源,均属于化学物质;口服液中的氮、磷、镁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任何汽车都会消耗能源。
6.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现有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可以有效控制“水华”“赤潮”等环境问题;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回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会浪费大量木材,不利于环境保护;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能有效控制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减轻“酸雨”等危害;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以有效地减缓“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基础练习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基础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22bf9b3caaedd3382c4d37a.png)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联合制碱法是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并设计生产的B.氯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态存在,18世纪70年代,首先发现并制得氯气的化学家是汉弗莱·戴维C.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D.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分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A.制铝锭B.制电线电缆C.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D.制防锈油漆3.材料科学是以化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兴热门学科,下列有关高中化学学习过的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A.纳米材料属于胶体B.钢、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陶瓷、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聚乙烯、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4.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煤燃烧时加入生石灰固硫B.工业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制盐酸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在汽油中添加部分乙醇作汽车燃料5.中科院科研人员在Na-Fe3O4和HMCM-22的表面将CO2转化为烷烃,其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Fe3O4和HMCM-2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B.利用CO2合成烷烃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C.转化过程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X 与Y 都有4 种一氯代物6.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
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版教材新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版教材新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f63f4d910ef12d2bf9e72d.png)
版教材新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篇巩固提升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种类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均不发生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也不变。
因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2.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答案C解析题述四个选项中的科学家均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其中,李四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地质学家;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钱学森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侯德榜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第一颗明星,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人,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3.古诗词是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仅从字面上分析,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C解析A项,涉及野草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项,涉及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项,涉及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4.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注意节约用水B.减少食品加工过程C.发展氢能和太阳能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答案D解析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天然气、煤、石油)能产生大量CO2,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5.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和当代中学生的义务。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镁等微量元素D.这种环保汽车不消耗任何能源答案A解析任何物质都由化学元素组成,均属于化学物质;口服液中的氮、磷、镁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任何汽车都会消耗能源。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课后练习四十六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课后练习四十六](https://img.taocdn.com/s3/m/a93d848ec5da50e2524d7ff9.png)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课后练习四十六第1题【单选题】新科技革命三大支柱通常是指( )①能源②交通③通讯④材料⑤信息.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④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在人体内没有调节体温的作用,但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海带、鸡肉、苹果等酸性食物C、凡是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类,因此糖尿病人不能吃有甜味的食品D、可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钡可用钡餐透视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道尔顿、阿伏伽德罗、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C、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是因为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分散系一定是气溶胶,且富含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B、化学将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做出重大贡献C、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是从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可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4O5)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分享了2015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乙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gB、青蒿素的化学合成方法没有任何研究意义C、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是物理变化D、用乙醚提取黄花蒿叶中的青蒿素比用水效果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①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结构模型;②卢瑟福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③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④玻尔轨道式原子结构模型。
近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练习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近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练习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9bb535172ded630a1cb63f.png)
2018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模拟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个或两个正确答案)1. 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作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A. ①③B。
③④ C. ①④D。
②④2. 下列最适宜为潜艇里驾乘人员呼吸提供氧气的反应是_____A. 电解水制氧气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
氧化汞受热分解制氧气D. 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3. 小强同学仔细观察某食品的配料表:白砂糖、精面粉、奶油、食盐,你认为此食品中不包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A. 糖类B。
油脂C。
无机盐D。
维生素4.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的顺序合理的是______①化学沉淀(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淀④加热煮沸A。
③②①④B。
③①②④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
任意丢弃大量的塑料食品袋.塑料薄膜等不会造成“白色污染”B。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基础训练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基础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4bb488c555270722182ef781.png)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I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B.II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III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IV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2.古代和近代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中,认为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是()A.惠施(中国)B.墨子(中国)C.德谟克利特(希腊)D.道尔顿(英国)3.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骑自行车上下班B.减少食品加工过程C.发展氢能和太阳能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4.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种类5.西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对于水银的描述:“味辛,寒……熔化还复为丹”。
这里的“丹”是指() A.银B.汞C.氧化银D.氧化汞6.《本草纲目》中对利用K2CO3去油污有如下叙述:“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文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A.水解反应B.置换反应C.酯化反应D.加成反应7.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
“蜃”的主要成分是A.CaO B.SiO2C.Al2O3D.Ca(OH)28.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介绍: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
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
其中的“可燔石”指()A.氧化钙B.碳酸钠C.碳酸钙D.氢氧化钠9.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与化学制备无关的是()A.青铜器B.铁器C.石器D.高分子材料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走进化学科学含解析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走进化学科学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e4fdf93169a4517623a38b.png)
新20版练B1化学鲁科版1.1走进化学科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考点1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2019·山东烟台检测)下列有关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B.袁隆平先生和屠呦呦女士均是与化学科学领域相关的科学家C.人类历史上,重金属的发现和应用较早,而轻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则较晚D.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答案:B解析:袁隆平先生是杂交水稻领域的科学家。
2.(2019·福建漳州一中期中)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及事实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科学的发展可借助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B.现代化学的发展可带动相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C.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答案:D解析: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是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不是核糖核酸,D项错误。
3.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B.拉瓦锡建立氧化学说C.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答案:A解析:化学元素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4.(2019·武汉二中高一月考)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答案:C解析:C项,包含了CaCO3+CO2+H2O 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两个化学过程。
5.化学在古代与现代的科技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古代与现代的冶金技术均利古代与现代的火箭发射均利古代捣碎中药与现代中药纳古代风筝与现代热气球飞行答案:A解析:金属的冶炼是将金属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古代和现代的冶金技术不同,但原理相同,故A项正确;古代的火箭所用燃料是火药,现代的火箭使用的是液态燃料,故B项错误;无论是古代捣碎中药还是现代中药纳米粉碎,均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项错误;现代热气球飞行是利用燃料燃烧提供热量,使热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
科学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 )
A.原子B.分子C.原子核D.电子
2.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该过程利用了SO2的氧化性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3.与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无关的是( )
A.化学元素的概念B.英国科学家波义耳C.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D.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4.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两个氢元素B.NO2: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2HCl:两个氯化氢分子D.Mg2+:镁的化合价为+2价
5.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下列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A.旧报纸B.香烟头C.废金属D.饮料瓶
6.化学肥料“三要素”是
A.C、H、O B.N、C、K C.N、S、P D.N、P、K
7.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陶瓷烧制B.活字印刷C.粮食酿醋D.火药使用
8.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包含化学变化,而“绳锯木断”则不包含化学变化
D.“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发生了化学反应
9.食品分类的一种方法如下表.以下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精制面粉B.精制豆油C.新鲜海带D.酿制米酒
10.只需一滴,清水就能变高汤——一种颇为神奇的食品添加剂名为“一滴香”,在媒体广受关注。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通常应提倡多加B.食品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应该禁止使用
C.食品添加剂用得恰当,对人体不造成伤害D.化学融入烹饪学,是人类文明的退步
1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A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12.金属冶炼技术随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
下列金属中,最晚实现工业冶炼的是
A.金B.铜C.铁D.铝
13.下列说法均摘自某些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A.铅笔芯的原料是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以用嘴吮吸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B.CO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放置数盆清水,这样可有效的吸收CO,防止煤气中毒
C.汽水浇灌农田有一定的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纯碱又名烧碱,成分是氢氧化钠
1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网购、支付宝、中国高铁、共享单车。
“新四大发明”中与化学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A.网购B.支付宝C.中国高铁D.共享单车
15.下列仪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冷凝管B.圆底烧瓶
C.分液漏斗D.容量瓶
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既可用作净水剂,也可用作消毒剂
B.小苏打、氢氧化铝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D.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00纳米)的颗粒物,则PM2.5在空气中能形成胶体。
17.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18.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O2→CH3COOH过程中,只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催化剂加快了该反应的速率
19.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介绍: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
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
其中的“可燔石”指()
A.氧化钙B.碳酸钠C.碳酸钙D.氢氧化钠
二、工业流程题
20.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有大量硫酸亚铁,少量Ag+和Na+。
今设计一种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1)药品①是_____
(2)沉淀是________
(3)药品①是____
(4)母液中存在的阳离子_____
参考答案
1.C2.C3.C4.C5.B6.D7.B8.D9.D10.C11.B12.D13.C14.C15.B16.B17.C18.B19.C 20.Fe Ag、Fe 稀硫酸Fe2+、N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