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分析作品(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小说阅读)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一、考点解读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1)人物性格刻画丰富、细致,(2)故事情节构造完整、复杂,(3)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绘以及语言上的风格。

小说的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应该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四个方面来进行。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的语言风格可以分为平实古朴、明白晓畅、平白如话、简洁明快、典雅清丽、淡雅疏朗、含蓄深沉、幽默风趣、充满哲理等等。

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

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

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还可以从选材、结构等方面去分析。

在小说中,表达技巧主要从结构是否巧妙,选材是否恰当和渲染是否合理入手。

二、答题技巧提醒(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

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

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

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

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1)小说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小说往往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而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三是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用来烘托人物,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小说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多胜少、文短意长。

在选材上,往往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个镜头、一幅剪影;在布局上,不必求全,力求单纯。

)小说的表现手法很多,塑造典型性格的写作方法有直接描写(最常见)和间接描写。

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创作用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以描写其他人物来烘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样,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用是烘托人物感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包括时代风貌、民族风情、城乡建筑、住所陈设等。

(2)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

“形散”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广泛,无所不包,凡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均可入题。

二是表现形式自由灵活。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经常综合运用;结构上也比较自由灵活。

“神聚”是指文章的主题思想集中鲜明。

用一个深刻鲜明的主题,将看似互不关联的人、事、物、景,用多种表现手法精心构思、严格布局,结构成一个有机艺术整体,以此做到“神聚”。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①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表现某种抽象的内涵。

其特征是利用象征之间的某种类似点,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形象而含蓄的表现。

②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主要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篇章立意上的手法 考题: 赏析画线句 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 直接要求赏析修辞、表现手法、人称用法。
考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①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 切自然。 ②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 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
题目回顾
1、第⑨段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什么作用? 《我读梵.高》 2、赏析第③段画线部分的写法。 《流水写意》 3、赏析第⑦段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鸟群》
• 第115页~116页知识点要细看。
• 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南方夏季的漫长和令 人难挨,风是灾难性的,雨也是热的; • 这就为下文写玉岩书院的清凉和可爱作了反面的 (对照性)铺垫(说“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也可)。

拟人:例如“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殊热 烈”“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艳”等 赋予红叶人的情态,揭示出其精神品质。 比喻:例如“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 这一比喻很新颖别致,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 树的神韵,也给秋天增添了生气。 排比:例如“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那样 的红叶„„”,从不同角度赞美红叶。 反问:例如“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引 发读者的深思。(任答两种即可)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体裁的根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点分析】本考点要求同学们掌握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由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

【知识汇总】一、根本特征1. 散文的根本特征〔1〕情感强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 小说的根本特征〔1〕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2〕通过故事情节,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在情节的开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3〕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主要表现手法1. 记叙〔1〕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表达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有时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读者或者作品中形象的距离。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拟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拟广阔的活动范围。

〔2〕记叙的方式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使文章层次清晰。

倒叙: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指表达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 描写〔1〕人物描写角度与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正面、侧面描写。

〔2〕描写景物角度及表现手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远近、俯仰、动静、声色、虚实、点面、正侧结合;白描。

【考查方式】1. 作者在某段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 本文写的是××,但是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色?3. 作品在人称使用上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例题讲解】〔2022·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

现代文阅读 常用写作手法

现代文阅读 常用写作手法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

5.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陈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小说阅读: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

考点题型均是围绕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这一核心。

2.阅读策略(1)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主要考察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常见提问方式:①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品质。

②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人物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意义)。

答题模式:文章通过(描写方法)的描写方法,如(举例说明),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形象)(2)把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4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4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考点4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大类: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构思手法。

修辞手法多在解答句段赏析题中重点考查,描写手法包括写人手法(正面描写中的肖像、动作、语言、细节等,还有侧面烘托)和写景手法(如多种感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等),多在分析人物形象与分析写景特点类题中考查。

而构思手法,常见的有对比、衬托、象征、想象、抑扬、伏笔照应、卒章显志等,多在分析小说的整体构思类题中考查。

纵观近几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属于高频考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4选1的客观选择题中有所涉及,另一方面是在主观题中直接考查。

高考对小说表现手法的考查,主要涉及修辞手法、人物刻画手法、情节手法、内容的详略选择、叙述的虚实结合等。

考生复习时,要对这些手法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全面掌握,并学会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考向一修辞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是文化的沉淀①人到中年,越来越感觉到李泽厚先生的“人是文化的沉淀”这句话实乃至理名言。

②以我自己为例,青少年时期历经的家庭惨变,以及异常艰难的成长历程,使我对家乡充满了恐惧与离弃感。

于是成年以后最大的愿望之一,竟是远离家乡。

我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文化归属问题,只知道自己显然不是海派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产物——尽管我是在上海接受的研究生教育,并在岭南生活了整整11年,两地均有恩泽于我。

③就在今年4月中旬应湖南卫视之邀回长沙时,刚从英国回来的毛先生听说我要去长沙,欣然欲同往一观。

到达的当天下午,我们抽空一起游了已有千年历史的岳麓书院。

17年前我曾在长沙生活了整整5年,可当时这一“千年学府”未曾开放,故一直无缘得见。

而第一次进这书院时,漫溢于其中的氤氲之气,竟使我深深感受到自己与湖湘文化那种深入骨髓,却无法诉诸言辞的血脉相连感。

④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时,我也曾在烟雨蒙蒙的春天里,多次到过苏州、杭州、无锡等地,游遍了江南名园。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特征及解读文本的方法一、文体特征1、散文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2、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小说中的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指人3、人物传记传记单称“传”,属广义散文里的一种文体,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

传记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记述历史事迹为主,有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等;另一类属于文学范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文学描写。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课件:3.2.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52张ppt)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课件:3.2.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52张ppt)

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 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 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 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
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
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
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 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 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 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 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 “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
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
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 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 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
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
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而喜 欢„„”,显得整齐、工稳、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 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
“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例证九]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
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 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 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3.2.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精品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3.2.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精品教案

(一)表达方式散文常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记叙通常考查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的运用。

近年来对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的考查较少。

近三年中,只有2011浙江卷、2011湖南卷、2010全国Ⅰ卷考到叙述人称,叙述方式考查的也并不多,而且大多不是直接考查。

对于这一考点,我们只要有最基本的了解就可以。

与其它的表达方式相比,散文阅读中考查最多的是描写。

描写指用语言文字等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绘,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

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按照描写对象的不同,描写主要有对人物的描写和对景物的描写。

历来对人物的描写的考查,通常情况下能考查的是人物的描写手法,以及这样写的作用。

描写景物,主要考查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等。

抒情就是抒发对人、事、景物的思想感情,用褒扬、赞美或感叹的语气表达作者的感受。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肯定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喜怒诉诸言,不拐弯抹角地说出来,如“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间接抒情就不一样了,是借物抒情,这“物”,包括“事物”和“事理”;还有记叙、描写和抒情密不可分的情况,那就是“夹叙夹议”或“情景交融”。

抒情的作用是表明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借以加强记叙的深度,揭示文章的主旨。

在文学类文本范畴内的散文中,议论只起辅助作用。

它没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它只是一些片断议论,或只是一些议论句。

它往往点明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近年高考的散文阅读考查中,单独直接考查抒情和议论的并不多。

有关表达方式运用的答题步骤一般是:先写出具体运用什么方式方法,然后再具体解析。

即答题格式为:方法+解析。

——记知识,提能力——以例说法,举一反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上善若水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

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1.散文。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2)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

(3)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没有贯串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的特点。

2.小说。

小说的基本特征:一是性格刻画丰富、细致;二是情节构造完整、复杂;三是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记叙方式和描写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2)描写方法:对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景物描写则通过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

环境、场面描写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1.从不同角度,辨别不同的表现手法。

表现事物的手法有铺垫、衬托、象征、渲染、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等;描写人物的手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构筑情节的手法有悬念、照应、巧合、抑扬、陡转等;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反复、对偶等。

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表现手法的具体作用。

(1)象征,化抽象为具体,使感情表达含蓄、耐人寻味。

(2)渲染,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写,突出主要表现对象。

为行文作铺垫,营造氛围。

(3)抑扬,包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4)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5)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要表现的形象更加鲜明。

中考语文考点36小说阅读之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全国通用)

中考语文考点36小说阅读之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全国通用)

小说的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大类: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构思手法。

修辞手法多在解答句段赏析题中重点考查,描写手法包括写人手法(正面描写中的肖像、动作、语言、细节等,还有侧面烘托)和写景手法(如多种感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等),多在分析人物形象与分析写景特点类题中考查。

而构思手法,常见的有对比、衬托、象征、想象、抑扬、伏笔照应、卒章显志等,多在分析小说的整体构思类题中考查。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神奇的自来水秦德龙①天立医院的医生为我做了检查。

检查的结果,令人吃惊: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

我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②我对医生说了实情。

几年前,我到一个边远山区挂职锻炼,吃住都在老乡家。

说实在的,山里很穷,很落后,老乡有了病,也只是喝碗白开水,顶多熬点稀粥喝。

这里的人,靠天吃饭,吃水要到山里去挑,山里有山泉。

当然,山里吃的喝的都是绿色环保食品,绝对不会有任何污染。

③山区是没有自来水的。

可我怎么会得上自来水依赖症呢?④“问题就出在这里。

几年来,你一直喝的是山泉吧?”⑤“那当然,我一直喝的是山里的水,吃的是山里的饭和菜。

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山区!”⑥“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

我是说,正因为你没离开过山区,一直用山里的水烧饭,你才会得上这种怪病。

”⑦我愕然了。

⑧医生吩咐护士给我挂瓶子输液。

“输液吧,输几天水,你就好了。

”⑨护士很快就给我挂上了吊针瓶子。

然后,拍拍我的手背,让血管鼓起来,一针攮了进去。

扎上吊针后,护士又调了调流速,让药液缓慢有序地滴入我的身体。

⑩我忍不住问护士:“请问,您给我输的是什么药?”⑪护士爽快地答道:“自来水。

”⑫我大吃一惊:“自来水?怎么不给我打药呢?”⑬护士笑道:“这就是药啊,你得的是自来水依赖症啊。

你体内缺少自来水,所以,才给你输自来水!”⑭真是气死我了。

我输自来水干什么?我到医院干什么来了?我就是来打针吃药的呀!我拔掉针头,找到了医生。

⑮医生望着我,笑道:“你几年没喝自来水了,也没吃自来水煮的饭了,当然要给你输自来水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阅读考点解析 7.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说阅读考点解析 7.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高考小说阅读考点解析】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小说往往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或性格;二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三是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用来烘托人物,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就是要通过对小说特征的领悟去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

小说的表现手法很多,体现在不同的层面。

从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看,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看,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从情节的安排看,有伏笔、照应、烘托、铺垫、悬念、突转、抑扬、对比等;从叙述的人称看,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分析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通过文本阅读,找出作者表达主题的方法,体悟小说艺术特征,以此提高自身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下面在几个实例中,结合小说的基本特征着重分析几种主要表现手法的在小说中的实际运用。

例1身份证是个大问题宗利华现在,我们让王大进出场。

王大进出现在桃花谷旅游景点的山坡上。

桃花谷两侧山坡上贴着一个个蘑菇状帐篷,叫鸳鸯小筑。

我们村长儿子懂文学,所以,取的这名很文雅,很作家。

王大进当然理解不了。

他理解不理解也无所谓。

一个收破烂的,知道那么多干吗?但王大进脑子不笨。

他懂得利用旅游资源。

他一边零售矿泉水,还捎带着干老本行,捡破烂。

今天,王大进却拣到一张身份证。

王大进眯了眼一端详,面熟。

这个叫高明的人上午买过他矿泉水。

王大进记住他了。

王大进记住他,是因为他领个漂亮女人。

那女人让王大进不敢抬头正视。

女人太扎眼。

太扎眼的女人任谁都会怦然心动。

王大进开始在桃花谷找。

但没找到。

一连三天,王大进急了。

他对丢失身份证这事有切肤之痛。

2021年中考部编语文现代文考点8.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021年中考部编语文现代文考点8.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点基本: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考点解析: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

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强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表现手法,即“技巧”,又称文学技巧。

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的。

对表现手法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

文章表现手法的考查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查点,统观近三年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设问的变式:1、作者在某段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这是对“文章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直接设问)2、某个句子或某个段落,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是要求对重要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行分析)3、请对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或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这是对“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进行设问)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对“运用某种表达技巧产生某种表达效果”进行设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对“文章的某种处理产生的效果”进行设问)知识储备、方法指导:(一)散文分类散文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作为文学作品的散文指狭义散文,它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和哲理散文。

这四种散文各有特点: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

对任何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叙述中包含感情,侧重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现代文阅读--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现代文阅读--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现代文阅读--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纲要求: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等级:分析综合C)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知识回顾:(一)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一、散文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村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和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鲁迅的《五猖会》。

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

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

对景物加以生动得描绘,可以起到下列的作用: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思想感情④铺垫情节⑤更好地表现主题,如老舍的《想北平》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陆蠡的《囚绿记》、周国平的《面对苦难》二、小说小说是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散文阅读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教案

散文阅读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教案

散文阅读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把握散文的体裁特征。

2. 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散文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散文的体裁特征3.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4. 散文阅读与鉴赏方法5. 散文写作技巧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散文的体裁特征2.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3. 散文阅读与鉴赏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概念、特点、体裁特征、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散文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散文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散文阅读与写作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散文的体裁特征3. 第三课时: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4. 第四课时:散文阅读与鉴赏方法5. 第五课时:散文写作技巧的运用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活动6.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篇经典的散文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语言、结构、情感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散文的深刻理解。

七、小组讨论7.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选取一篇散文进行讨论,分析其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八、练习与反馈8. 练习与反馈:教师提供一些散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指导他们进一步提高。

九、写作练习9. 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自己写一篇散文,运用所学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技巧。

十、总结与展望10. 总结与展望: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回顾学习过程,对今后的学习进行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纲要求: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等级:分析综合C)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知识回顾:(一)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一、散文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村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和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鲁迅的《五猖会》。

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

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

对景物加以生动得描绘,可以起到下列的作用: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思想感情④铺垫情节⑤更好地表现主题,如老舍的《想北平》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陆蠡的《囚绿记》、周国平的《面对苦难》二、小说小说是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基本特征:一,性格刻画丰富、细致;二,情节构造完整、复杂;三,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叙述方式: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环境:自然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和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二)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第 1 页共9 页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第 2 页共9 页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

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议论文的结构特点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

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第 3 页共9 页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1、引用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九、议论文论证方法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

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考题引路:(一)雨和瓦——苏童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

毫不矫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见郁积在屋檐上的雨声听凭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

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者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了!回家了!智利诗人聂鲁达是个爱雨的人,他说,雨是一种敏感、恐怖的力量。

他对雨的观察和总结让我感到惘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