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漫谈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现代西方哲学评析

二十世纪现代西方哲学评析

二十世纪现代西方哲学评析二十世纪现代西方哲学评析分析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和思潮。

把握这三者的共同架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方现代哲学的本质特点,更为深入地了解哲学的发展。

无论是分析哲学、现象学还是存在主义,都渊源于西方哲学对康德和黑格尔的承续。

在康德那里,认识既来自于经验材料,又相关于心灵方式,是心灵方式对经验材料的整列和制作。

康德认为,人类的头脑中有一个先验的心灵方式,而经验材料则来自于感官的提供。

心灵以先验的知性方式和理性方式整列经验材料,造就事物普遍必然的知性样式和理性样式,即知性的时空样式,如形状、位置、大小、距离、速度等等的时空样式,以及理性的判断样式,如质的判断、量的判断、属性的判断和模态的判断。

康德的见解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界限是心灵方式对经验材料的制作,是主客共制的成品。

康德把心灵方式和感官外的存在称为“自在之物”。

“自在之物”为我们的感官提供了经验材料的来源;经验材料进一步被心灵方式整列,生成它们的时空样式和判断样式,并由此造就了认识,这是一切知识的普遍必然的绝对基础。

康德认为,我们的心智不能离开和扬弃自己的心灵方式直接进入自在之物,达到“自在之物”的原型。

认识的界限是,它既受到心灵方式的界限,又受到不能进入“自在之物”原型的界限。

当我们谈论事物和世界时,它们是心灵方式对经验材料的制作,是主客共制的成品,这个成品构成了“现象界”。

这样,实在被界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彼此关联的世界,即“现象界”的世界和“自在之物”的世界。

康德学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学者,他们极为赞赏康德的那个纯粹先验的、自我绝对的心灵方式,但又非常不满意康德的那个“自在之物”,更不赞成“心灵方式”和“自在之物”的二元之分。

他们一心期望通过进一步论证,彻底扬弃“自在之物”这个多余的累赘,回归一元绝对的哲学传统。

黑格尔认为,生命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应当从主客统一的更高进阶中,找到世界的终极所在。

二十世纪哲学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

二十世纪哲学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

二十世纪哲学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俞吾金(一)二十世纪的生活有多么丰富,它的哲学思想也就有多么丰富。

当我们考察二十世纪哲学时,可能发现,它在外观上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表现之一是多元的思想发展动力取代了单一的思想发展线索。

我们发现,传统哲学演化的思想线索常常是单一的。

如英国经验论哲学可以沿着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的思想发展线索进行探究;德国古典哲学可以沿着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发展线索进行探究等等。

但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中,思想动力完全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如果我们撇开二十世纪的生活背景不说,单是主要思想动力就有以下几个:马克思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胡塞尔的现象学、由弗雷格和罗素肇始的分析哲学、克尔凯郭尔的宗教哲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孔德的实证主义、索绪尔的语言学等等。

这不光使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展现为丰富多采的哲学流派,甚至同一个哲学家也受到多重思想的影响。

表现之二是在学理上分解为兴趣迥然各异的哲学思潮。

如二十世纪的西方哲学,就其较核心的部分而言,是由以下三大思潮组成的:一是以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为主线的当代知识论哲学,二是以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诠释学为主线的欧陆人本主义哲学,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流派的结合为主导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如果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西方社会和文化中蕴含的现实问题,以“社会批判理论”作为自己的旗帜的话,那么,分析哲学孜孜不倦地加以考察的则是像“奶酪放在桌子上”、“我的扫帚在屋角里”这样的表述是否在哲学上是正当的;至于存在主义者,如海德格尔虽然对“存在的意义”作了深入的分析,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一度又是纳粹主义的积极支持者。

这些迥然各异的哲学兴趣显示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在内容上的巨大的振幅。

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哲学就像一个长着许多脑袋的怪物,每个脑袋都说着不同的语言。

表现之三是同一思想与诸多不同的哲学流派逐一结合,形成了新的派别。

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漫谈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漫谈

实用主义的发展来看,又饱含着难以割舍的非理性主义情结,与 以往的经验主义不同,实用主义把人的情感、意志、本能体验等 纳入经验范围,有着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在真理问题上,实 用主义的非理性主义色彩更为厚重。詹姆士的“有用就是真理” 的真理观,把真理理解为由人的需要、兴趣决定,实际上把人的 理性依附于非理性,以至于席勒称实用主义为人本主义,也就不 足为怪了。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的代表罗蒂,坦言自己的理论是 两大哲学流派汇合的结果。
除了肯定非理性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尝试重建形而 上学体系,也是科学主义整合理性与非理性的明显表现。实在论 者怀特海为填补实证哲学遗留的本体论真空,演绎了一条在理 性与非理性之间折衷调和的道路。致力于运用数学和逻辑方法, 使哲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怀特海,不认为宗教与科学精神相 悖,力图使宗教与哲学融合,架构一个熔宗教、哲学、美学、知识 论于一炉的形而上学体系。他基于对世界实在性的认可,将非理 性注入理性中,推导出终极的非理性—— —上帝的存在,确定为实 在世界的最终制裁者,从而给理性披上非理性的外衣。尽管怀特 海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取舍上摇摆不定,但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牵 动了西方科学主义整合理性与非理性,重新讨论本体论问题的 思维神经。一度是 20 世纪上半叶科学主义反形而上学主角的分 析哲学,在 20 世纪 50 年代,在蒯因的自我检讨后,分析哲学对 本体论拒斥的立场也发生了动摇。蒯因在否定分析哲学的两个 教条的基础上,提出“本体论的承诺”的观点,使分析哲学在当代 发生了根本的转向,尽管蒯因所说的本体论并不是指对世界和 事物的存在进行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对存在研究的意 义。其后来者,诸如普特南、戴维森等人,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问 题,都是他们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现代西方哲学兴起之初,理性立场在科学主义各种 思潮中还泾渭分明的话,那么在当代西方哲学里,二者的分野已 相当模糊,像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 几乎一笔勾销。科学哲学以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建立某种合 理的科学发展模式为己任。从表面看,似乎是传统经验论的翻 版,但就其研究方法来看,它运用历史考察的方法,注重研究科 学发展中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科学哲学的前身是卡尔·波普尔 的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从理性和非理性两个维度来界定科学, 他在强调科学探索是一项理性事业的同时,提出任何科学理论 都是大胆思辨的猜测,来自非理性的心灵,即“柏格森的创造性 直觉”。

现代哲学形态的演变趋势

现代哲学形态的演变趋势

现代哲学形态的演变趋势
1. 分析哲学的兴起:分析哲学是20世纪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兴起是由于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

2. 实证主义的流行: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唯一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思想在20世纪初期流行。

3.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否定,它认为现代主义思想建立在理性和统一的基础上,并且对各种分离和异质性的问题视而不见。

4. 非西方哲学的兴起:20世纪后半期,非西方哲学逐渐被认为是哲学学科的一部分。

5. 思维科学的兴起: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维科学的发展。

6. 解构主义的流行:解构主义是一种对文化和语言的批判,强调对意义的多元解释和多元性,这种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盛行。

7. 发展哲学的兴起:发展哲学强调关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公正性和人类发展的综合性,它在20世纪末期兴起。

8. 新唯物主义的兴起:新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实在性和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它在21世纪初期开始流行。

西方文化哲学的发展轨迹与趋势

西方文化哲学的发展轨迹与趋势

西方文化哲学的发展轨迹与趋势西方文化哲学的发展轨迹与趋势自十九xxxx世纪开始,在西方文化哲学领域,陆续出现了进化论、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等不同的学说流派,这些流派的出现渐次推动了西方文化哲学的稳步发展。

文化功能学派。

其开创者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真正为之做出最主要贡献的是德国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

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文化现象可以类分为"物质设备、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以及社会组织",这个看法较为明确地触及到了文化的本质问题。

接着,在对文化哲学体系的缜密思考中,卡西尔不但承继和延续了康德的哲学思想,而且发展和超越了康德的哲学思想。

卡西尔认为,人类的精神应该赋予到具体的实体形式,体现出每个方面和反映出每个原理。

同时,卡西尔对于"文化哲学"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他主张运用哲学理论来研究和探讨文化现象。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卡西尔认为,所谓人的功能,就是自觉主动地创造和发挥各种符号形式的种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符号功能应将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和作为活动主体的对象的文化巧妙连接起来,而各种符号形式中涉及的语言、艺术、神话、宗教、历史和科学等等也能够充分地显现出来。

因此,在卡西尔的文化哲学理论中,人的问题显然是价值轴的问题。

文化结构主义学派。

在文化功能学派着意强调文化的活动功能时,另外一批文化人类学家则将注意力转向到了文化结构层面,因而形成了文化结构主义学派。

对于结构主义学派而言,他们从来未曾否定文化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认为文化功能与文化结构之间并非是处于绝对对立的状态。

关于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成就者,其主要包括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和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

在将注意力转为文化结构的过程中,本尼迪克特一方面深受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也受到包括狄尔泰、尼采、弗洛伊德等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要影响。

本尼迪克特从文化相对主义入手,特别强调对于文化的有机整合,逐步发展为文化有机论和文化整体论的学说。

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

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

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对社会科学进行哲学探究的研究方法和立场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对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进行了综述分析。

当前的研究现状在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主要有四种研究方法和立场,分别是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和演化心理学。

实证主义是社会科学中最为传统和流行的研究方法和立场,其主要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关注事实和数据的量化研究。

实证主义强调定量方法和实证数据,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是验证假设和推断结论,追求客观和普遍的认识。

不过实证主义的弊端是无法涵盖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的主观经验,很难揭示社会现象的深层本质。

批判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和反思。

批判理论认为,社会现实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与人的意识和谋略密不可分的。

批判理论主张揭示社会现实的结构和力量,揭露不公正和剥削,并通过社会变革和民主改革解决社会问题。

然而,批判理论常常也被指责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不能成为社会科学真正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哲学流派,对现代主义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进行了批判。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由权力、语言和文化建构的,批判规则和权力关系,关注记忆、词汇和故事的纷扰,强调个体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缺乏一致性和普适性,其批判和反思的价值和意义也是有争议的。

演化心理学是社会科学哲学的一种新兴方法和研究领域,它基于生态遗传学原理,探讨人类社会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演化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感受、决策和偏好都具有遗传基因和进化适应性的特征。

这一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的视角,它的价值和意义正逐渐受到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视。

当前的研究趋势当前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趋势是接受和融合多种方法和立场,目的是通过交叉学科和方法的融合来实现对社会现象的更深入和广泛的理解。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势析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势析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势析近三十年来,西方科学哲学是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为主流的。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产生于逻辑经验主义分化解体的过程中,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真理观与科学进步观,而奎因与塞拉斯则变换认识的视角,为本体论承诺作出辩护。

自此之后,科学理论有否真理性、科学理论所陈述的实体究竟是否真实存在等问题,便成了西方科学哲学争论的核心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每一科学哲学家都觉得有必要站在一方的立场,作出明确的抉择。

如今看来,这场争论的发展过程已基本呈其轮廓,其走势也日渐明朗。

众多观点虽聚讼纷纭,但是,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与后现代科学哲学已成鼎足之势。

今后的发展如何?我们已可在总结这一程中初见端倪。

一、正统的科学实在论满途荆棘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形成的科学实在论,是以塞拉斯和普特南等人为代表的较为正统的科学实在论,其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关于事物本质的说明是真的。

那么事物的本质是真实地存在的。

”[1]在整个七十年代,大多数科学哲学家都持这种观点。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观点却残留着素朴性质,罗杰·琼斯指出:“在前分析的意义上,我们都是实在论者。

但是,在分析的意义上,在哲学家单方面的智力劳作中,却提供了大量反对实在论的意见。

”[2]尽管科学实在论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但实际上其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分化。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标上各种不同修饰词的实在论概念。

科学实在论的内部分化,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在当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在其实践活动中并不懂得如何做一个实在论者,他们所说的理论其本体论承诺是经常改变的。

关于这一点,库恩从科学史出发,提供了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固定的基本的本体论,认为前后相继的理论其本体论承诺是不可通约的。

库恩的观点固然有其片面性,但是,琼斯在谈到现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领域时,也认为他们没有确定的本体论承诺。

他认为。

本体论承诺是有条件的,离开具体的条件,谁也说不清理论的本体论承诺问题。

现时代与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总趋势——开展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与评介

现时代与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总趋势——开展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与评介

作者: 杨文极
出版物刊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21-30页
主题词: 现时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现代西方哲学;人类社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 <正> 时代决定哲学,哲学反映时代。

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主义繁多、学派林立,但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而决非远离世界的遐想。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现代西方哲学也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它们与时代紧密相联。

离开现时代,就根本无法理解现代西方哲学。

在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从现时代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地研究和评介现代西方哲学,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行,“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贯彻,进一步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评介现代西方哲学,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怎样正确地理解现时代和怎样正确地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与现状,从而正确地把握它的发展总趋势的问题。

本文试对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现代哲学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哲学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哲学发展的新趋势
1. 实在论的复兴:实在论认为外部世界存在,不仅是我们的经验,而且是独立于我们的心理过程的。

这个哲学现象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复兴,主要是由于实验哲学的发展,该方法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评估哲学论点。

2. 自然主义的崛起:自然主义认为哲学问题最好被认为是自然科学问题的一部分。

近年来,哲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将哲学问题提交给自然科学方法来解决,这些方法使用数据和实证推理来支持其论点。

3. 现象学的新潮流:现象学试图探究意识的形式和经验的本质,目前正在经历新的复兴。

这个领域最近的发展包括认知现象学和神经现象学,这些帮助澄清学科的重要地位,并将其与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联系起来。

4. 超验主义的再评估:超验主义是一种哲学体系,认为人类知识和理解受到人类理性和/或超自然力量的限制。

近年来,超验主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是由于哲学家在研究哲学的能力和哲学的目的时的讨论。

5. 情感伦理学的强调:情感伦理学认为道德判断基于情感和道德演变而来的观点。

在现代哲学中,情感伦理学的概念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并被应用于伦理的许多问题。

西方哲学的未来:趋势与挑战-《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的未来:趋势与挑战-《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的未来:趋势与挑战《西方哲学史》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巨著,由著名哲学家罗素所著。

书中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讲述了古代哲学与天主教哲学,下卷则讲述了近代哲学。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并不是单纯地讲述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而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的发展史。

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因此,本书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所共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人。

上卷主要讲述了古代哲学和天主教哲学。

对于古代哲学,本书详细介绍了希腊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同时,本书还介绍了罗马哲学和斯多亚学派,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在天主教哲学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中世纪的哲学思想,包括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哲学思想。

本书讲述了天主教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对于中世纪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通过本书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天主教哲学的思想体系和发展历程。

下卷主要讲述了近代哲学。

在此期间,哲学开始脱离宗教和神学的束缚,开始关注人类自身和自然世界的本质。

本书详细介绍了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各个哲学家的思想特点。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介绍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重要著作,通过对于哲学家及其思想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本书不仅介绍了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介绍了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哲学的社会性质和历史背景。

如果读者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体系感兴趣,那么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

现代西方哲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现代西方哲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刘放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在内的整个近代西方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有了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演进态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永葆青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对此予以密切关注和深入考察,从中汲取营养,推动自身的不断创新。

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来龙去脉作宏观把握,无疑是一件富有意义的工作。

从西方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西方近代哲学通常指从笛卡尔到黑格尔这一时期的哲学,从整体上说属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其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理论等派别的对立,但它们大都在不同程度上肯定哲学不应以“神”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人可以而且应当凭借本身固有的理性能力(包括经验感知和理性反思)去认知世界。

这种理性精神既含有一种以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又与当时兴起的近代自然科学精神相一致。

通过对理性的倡导,当时的哲学家们把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客体)的世界明确区分开来,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被提到哲学的首位,西方哲学发展由此出现了所谓认识论的转向。

这一转向克服了古代哲学的素朴性和中世纪哲学的神秘性,对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科学反对宗教的斗争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西方近代哲学同时又隐含了严重的片面性和深刻的矛盾。

这首先表现在原本丰富多彩的“理性”日益走向狭隘化、绝对化。

近代哲学家们用“理性”构建的哲学体系,往往成了与现实生活和科学发展相脱节的抽象形而上学体系。

这种体系不仅被当作“科学的科学”,而且被用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性。

其次,由于将主客、心物的区分绝对化,近代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二元论。

二元论在认识论上必然导致与理性精神相悖的独断论或怀疑论。

由于二元论将主客分离,主客体的存在都被抽象化,成了纯粹的意识实体或自在的物质实体,由此出发建立的哲学要么是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要么是与人无关的机械唯物主义或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

浅析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

浅析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

浅析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1. 引言1.1 西方哲学的起源西方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想探讨。

在古希腊,哲学被定义为对智慧和知识的追求,旨在解释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问题。

最为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之一是苏格拉底,他提出了著名的“知己论”和“辩论论”,强调通过探讨对话和讨论来获取真知识。

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思想也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的理论基础,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和传承,现代西方哲学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探讨更多更深层次的人类存在和世界问题。

1.2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背景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兴起标志着西方哲学的转型,人们开始强调以理性和思辨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而非依赖传统的信仰和权威。

启蒙运动倡导自由、平等和人权,这些理念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也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19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开始质疑传统哲学的基础,挑战权威和传统价值观。

他们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主观感受,在哲学思考中引入了更多的主观元素。

这种思潮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20世纪的分析哲学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

分析哲学强调清晰的逻辑推理和科学方法,试图解决语言和概念上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致力于理论的简洁和准确,追求真理和客观性。

分析哲学的兴起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也为哲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正文2.1 理性思维的特征西方哲学中理性思维的特征体现在对于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重视。

理性思维强调通过理性和逻辑的推理过程来解决问题和探索真理。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理性思维被视为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是推动哲学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因素。

西方哲学的两次转型及未来发展

西方哲学的两次转型及未来发展

西方哲学的两次转型及未来发展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方哲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一次是以苏格拉底为标志的从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的转型;一次是由近代认识论哲学向现代语言哲学的转型。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着严重不足。

以苏格拉底为标志的从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的转型,严格地说应是向知识论哲学的转型,这我们在文章的后面论述。

这种说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是把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以及中世纪基督教时期看作西方哲学发展的异端而加以略去的,将近现代西方哲学看作是对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反叛和对古希腊哲学的承继而加以接上的。

因为,西方历史受外族入侵的影响很大,外族入侵常常改变了西方文化的精神、西方的社会制度及人种结构。

中国虽然也多次遭到过外族入侵,但入族入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文化、社会制度和人种结构,而常常是被中国所同化。

在这一点上特殊的是中国而不是西方,因为很多文明都因外族的入侵而遭到过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古巴比仑、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唯有中国,其文明并未因外族入侵而遭受过中断或根本改变--创造中国文明的依然是华夏人的后裔,不过1840年西方的入侵或许要成为例外。

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大帝虽然是古希腊文明的积极推广者和传播者,但由于多年战争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使这一时期的哲学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使得这一时期的哲学以伦理哲学和人生哲学为主,而不是认识论哲学。

罗马虽然也是希腊文明的承继者,但希腊文明的根本精神却已经改变,古希腊人热衷于理性思考,罗马人则只重实用技术。

中世纪基督教时期更是西方文明的“黑暗时代”,古希腊的理性精神被宗教信仰所取代。

事实上,不仅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和西方社会,虽然完全忽略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和中世纪基督教时期不考虑是不对的,但将近代西方文化和社会看作是对中世纪基督教时期的反叛和对古希腊文化和社会的承继却是非常恰当的。

关于所谓的西方哲学的第二次转型,即由近代认识论哲学向现代语言哲学的转型,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语言哲学只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这个哲学流派并未起到统括现代西方哲学的其它流派的作用,并且这一哲学流派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陷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现代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而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历史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漫谈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漫谈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漫谈
杨东明
【期刊名称】《沧桑》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现代西方哲学在反叛近代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在这两大思潮双峰对峙的格局下,理性与非理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也是不争之实。

从科学主义的兼收并蓄到人本主义的折衷调和,都折射出现代西方哲学整合理性与非理性的努力。

当代西方哲学向语言的转向,更是进一步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促使西方哲学在当代新的发展。

【总页数】2页(P175-176)
【作者】杨东明
【作者单位】江西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0
【相关文献】
1.论现代西方哲学的"返老还童"--现代西方主体性哲学发展趋势研究
2.食品安全,何止食品--漫谈食品接触材料的法规管控、发展趋势、问题根源及应对
3.漫谈军用机器人起源及发展趋势
4.新年漫谈合作社发展趋势
5.中学地理课程发展趋势漫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新生与发展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新生与发展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新生与发展“哲学”这个词汇是由希腊语“philosophia”演变而来,其本义为“对知识和智慧的爱好和追求”。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哲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身份等人类学、伦理学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西方哲学思想也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新生和发展。

一、反思主义思潮的兴起上世纪60年代,随着文化、社会政治的一系列变革,一股反思主义思潮兴起。

反思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他认为哲学的真正目的是揭示人类的存在本质。

反思主义旨在反思现有的制度结构,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解读。

其中代表人物包括德里达、福柯等。

在福柯看来,权力是一种力量关系,处于不同地位和位置的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是社会运行的基础。

他关注的是现代话语的权力效应,认为话语权力关系决定了社会结构的运行方式和历史的进程。

而大量的话语建立在寻求对抗的方式上,使得一些群体、话语、文化等被扬弃或遭到摈弃。

福柯认为,当下应该对话语权力关系进行反思,承认话语也是一种权力的表现形式,对于所谓的话语真理应该怀疑和深入分析。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怀疑传统现代主义的反思型思维,主张每个人都应该经历着从“主体”到“没有主体”的转变。

代表人物有巴塞尔德、林斯、达鲁达等。

后现代主义质疑现代主义的“大故事”或者“进步主义”的概念,拒绝对于历史和物质世界的单一解释。

同时,它反对故事的消失,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故事,而民主、多元文化和自由则是大故事的多种形式。

此外,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多样性,认为知识、文化和权力是相互映射和交织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相对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观念。

人们需要适应这个多元化世界,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三、实用主义思潮的兴起实用主义思潮的兴起,主要是对理论和逻辑的关注变得更加针对问题解决。

从认识的转向到实践的转向看现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

从认识的转向到实践的转向看现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

从认识的转向到实践的转向看现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刘放桐内容提要通过认识论的转向所建立的西方近代哲学标志着西方哲学的重大进步。

对理性的倡导以及 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的统一,对主客、心物的区分、对它们的关系的认证以及由此对哲学基本问题 的明确提出,对主体的能动作用的强调以及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建立,都是这种进步的体现。

但这种进步中又 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使西方哲学必然陷入独断论和怀疑论以及思辨形而上学等困境。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西方哲学必须进行新的转向。

马克思指出西方近代哲学的成败得失在于它们是紧密结合还是脱离现实生活和 实践,他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根本之点就在于使哲学进一步转向现实生活和实践,这也正是哲学发展的必 然趋势。

同一时期的西方哲学家在这方面表现得暧昧和动摇,但只要他们仍然希望推动西方哲学进一步发 展,归根到底也要以不同方式适应这种趋势。

事实上,英法德美等国的哲学家都通过各自的途径在不同程度 上适应了这种趋势。

他们所实现的哲学的转向往往在不同意义上被归结为语言的转向。

后者被认为体现了 现当代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但是语言并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而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因此语言的转 向归根到底从属于马克思所揭示和推动的实践的转向。

只有后者才能体现现当代世界哲学发展的客观趋势。

关键词客观趋势曲折历程发展关系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根本意义,在 于他把社会实践、或者说社会现实生活置于整个 哲学的核心地位,自觉地适应了哲学发展从认识 论的转向前进到实践的转向这一客观趋势,由近 代进入到了现当代的新阶段。

这一点主要是通过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而获得准 确的认识,但也可以而且应当通过揭示西方哲学 从近代到现代的变更具有实践转向的意义而获得 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认识。

这两方面实际上又是统 &'的。

关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 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哲界针对以往研究在这方面的缺失作了大量补充性的研究。

现代哲学的发展和趋势

现代哲学的发展和趋势

现代哲学的发展和趋势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人类的思考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经历了历史上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变之后,哲学也随之改变了它的面貌。

现代哲学是一种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哲学体系,它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具有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

一、现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现代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哲学思想开始超越传统的宗教信仰,并大胆地将人的理性推向前沿。

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为代表的演化论派以及诗歌美学派等,是当时哲学领域中的代表。

这些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人类社会和世界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并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

二、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1. 多元化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表现在各方面,哲学领域同样如此。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哲学思想中涌现出各种新的流派,如近代情感哲学派、分析哲学派、逻辑语义学派等。

这些新的思想体系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有利于人们深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

2. 新实用主义随着人们对实用主义的认知逐渐深入,哲学也在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实用性。

哲学家们在思考路上越来越注重问题的实际解决,研究重点逐渐从理论研究向现实应用转换。

哲学思想的实用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哲学思维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3.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理念意味着通过关注人类需求和利益来推动社会发展。

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

人本主义哲学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认为人应该在社会中的信仰、价值观等方面保持独立,自由,自主,走向更为健康的发展。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社会将更注重公民的权利和职责。

三、总结现代哲学的发展可以说是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

20世纪的哲学家们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开拓前沿,引领着哲学研究的新潮流。

未来,哲学将更加注重人的自由、平等以及尊重人性本初的方向,为人们提供更为重要的理论参照,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西方现当代哲学发展主要趋势论评

西方现当代哲学发展主要趋势论评

西方现当代哲学发展主要趋势论评
刘放桐
【期刊名称】《江海学刊》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本文基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及各种流派和思潮的不同层次的共性来探讨其主要趋势.认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挑战,陷入了新的困境和危机,但又以不同方式寻找解脱的道路而进一步转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文章总结概括了几种主要趋势:首先,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大都从反形而上学转向重建形而上学,都企图既能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的独断性等弊病、又能避免因拒斥和否定形而上学而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其次,向现代哲学的转向从一方面说就是使哲学研究从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两大思潮各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了这种倾向;再次,是各种不同思潮和流派在上述倾向的推动下越来越打破原有界限而走向相互沟通和对话,甚至包括了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
【总页数】8页(P17-24)
【作者】刘放桐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
【相关文献】
1.论现代西方哲学的"返老还童"--现代西方主体性哲学发展趋势研究 [J], 段德智
2.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西方现当代艺术概述 [J], 王诗彦
3.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的共同研究域 [J], 陈永盛;
4.现时代与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总趋势——开展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与评介 [J], 杨文极
5.如何构建当代中国新哲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关系看 [J], 陈学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NGSANG
学术探讨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漫谈
杨东明
摘 要 现代西方哲学在反叛近代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在这两大思 潮双峰对峙的格局下,理性与非理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也是不争之实。从科学主义的兼收并蓄到人本主义的折衷调和, 都折射出现代西方哲学整合理性与非理性的努力。当代西方哲学向语言的转向,更是进一步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促 使西方哲学在当代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詹姆士.实用主义[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29. [2](匈)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6.125. [3](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6. [4](德)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学家的心理信念,因而,“科学革命,是非理性的,是一个暴民心 本体论的意义理解解释学,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为
理学的问题”[2]。库恩借助非理性因素探讨科学发展规律的手法, 核心,把解释学引向人的现实生活。但总体而言,解释学从宇宙、
在费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中被发挥到极致,在后者的理论中,不 人文、道德等整体知识角度进行的语言分析,已不仅仅是对科学

整合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几 乎是现代西方哲学共同的思维向度,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 主义,概莫能外。反对思辨形而上学,把哲学限定为对科学方法 论的阐明,这是科学主义共同的理论诉求。科学主义尊重科学和 理性,拒绝对超经验领域作出回答。因而,它们与从非理性角度 探讨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意义的人本主义,有着明显的冲突。但 在科学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哲学主张上的对立,而全 盘否定非理性主义。它们要么在强调理性和真理的同时,肯定非 理性主义所追求的自由和价值;要么在否认哲学具有世界观意 义的同时,又承认本体论问题存在的意义,并不断使非理性的合 理因素与理性结合,丰富自己的学说。
性服务于实践活动,受非理性的生存意志的驱使,是满足生存需 雅斯贝尔斯如此把理性与存在联系起来,使非理性中包含了理
要的工具。克尔凯郭尔则套用黑格尔的“圆圈”说,把人生道路概 性的内容。与存在主义有着直接的理论渊源的法兰克福学派,是
括为:由非理性的冲动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再过渡到非理性的信 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整合理性与非理性从事哲学研究的
除了肯定非理性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尝试重建形而 上学体系,也是科学主义整合理性与非理性的明显表现。实在论 者怀特海为填补实证哲学遗留的本体论真空,演绎了一条在理 性与非理性之间折衷调和的道路。致力于运用数学和逻辑方法, 使哲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怀特海,不认为宗教与科学精神相 悖,力图使宗教与哲学融合,架构一个熔宗教、哲学、美学、知识 论于一炉的形而上学体系。他基于对世界实在性的认可,将非理 性注入理性中,推导出终极的非理性—— —上帝的存在,确定为实 在世界的最终制裁者,从而给理性披上非理性的外衣。尽管怀特 海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取舍上摇摆不定,但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牵 动了西方科学主义整合理性与非理性,重新讨论本体论问题的 思维神经。一度是 20 世纪上半叶科学主义反形而上学主角的分 析哲学,在 20 世纪 50 年代,在蒯因的自我检讨后,分析哲学对 本体论拒斥的立场也发生了动摇。蒯因在否定分析哲学的两个 教条的基础上,提出“本体论的承诺”的观点,使分析哲学在当代 发生了根本的转向,尽管蒯因所说的本体论并不是指对世界和 事物的存在进行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对存在研究的意 义。其后来者,诸如普特南、戴维森等人,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问 题,都是他们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论贬抑理性,但并非轻率地将理性扫地出门,相反,它包容理性, 为存在不是对象,无法用理智来把握,只能凭借内心体验。但为
使之听命于非理性。叔本华对近代将理性视为人的本质规定的 了达到对存在的把握,又必须借助对象,需要借助经验、思维逻
论调,作了哥白尼式的变更,他把非理性置于理性之上,认为理 辑范畴。“通过对象思维,我们必然获得对象、即大全的指示。”[4]
理性和非理性进行了分工,前者指向自然事物,满足人们功利性 理性,它审视个体的自由、命运和前途的同时,把理性作为哲学
的需要;对社会历史的领悟依靠个人的内心体验,属后者专有。 思维的基本范畴。不论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还是哈贝马斯的
柏格森进一步把生命哲学推向直觉主义,坚持直觉高于理智,在 社会批判理论,都是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和矛盾根源
如果说现代西方哲学兴起之初,理性立场在科学主义各种 思潮中还泾渭分明的话,那么在当代西方哲学里,二者的分野已 相当模糊,像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 几乎一笔勾销。科学哲学以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建立某种合 理的科学发展模式为己任。从表面看,似乎是传统经验论的翻 版,但就其研究方法来看,它运用历史考察的方法,注重研究科 学发展中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科学哲学的前身是卡尔·波普尔 的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从理性和非理性两个维度来界定科学, 他在强调科学探索是一项理性事业的同时,提出任何科学理论 都是大胆思辨的猜测,来自非理性的心灵,即“柏格森的创造性 直觉”。
仰三个阶段的学说,无疑表现出理性与非理性是理解人的不可 代表。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以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弗洛伊德心理
或缺的两个方面。生命哲学保留了唯意志论的非理性色彩,以阐 学等非理性元素为依据,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力图将马克思主
明人的生命意义为研究对象,强调生命对理性的超越。狄尔泰对 义“改造”成人道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并不是简单地排斥科学和
关键词 现代西方哲学 理性 非理性 整合
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受到各国社会历史变 迁、科学技术进步和意识形态演变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体系上 呈多元的流向。立足于各自哲学传承,大致形成了以实证分析为 主的理性主义和以抽象思辨为主的非理性主义对立的主线。但 就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要求而言,它致力于解决近代哲学二元 分立的内在矛盾,打破近代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坚冰,促成西方 哲学向现代的转向。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派突破各自固守 的阵地,必然使现代西方哲学逾越理性与非理性的鸿沟,相互渗 透以谋求超越。因而现代西方哲学在多元并举的势态下,又表现 出日渐贯通合流的趋向。
但认同个体心理的作用,而且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心理。在他看 主义的借鉴,而应当是与后者在某种程度上的会合。
来,对科学来说不能排除非理性因素,它和神话、宗教、形而上学
矛头直指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人性危机的存在主义,对科学
等相互渗透。较之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科学哲学整合理性与非 和理性的特权发出抗议,力图将人从人格丧失的异化中拯救出
继波普尔之后,科学哲学愈发注重非理性因素在科学发展
· ·2009·1
- 175-
学术探讨
CANGSANG
中的作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就是结合格式塔心理学对非理性因 义的理解。虽然在解释学的基本原则上,贝蒂和利科从方法论的
素的认可而提出的。库恩认为表征科学突破的范式转换全凭科 角度,把解释学定义为人文科学的一般方法论,伽达默尔坚持从
理性的步伐显然更大。
来,它转向人的内心深处,把孤寂、烦恼、迷惘、对死亡的畏惧等
非理性的心理体验看作人的本真存在,试图通过对人的本真存

在的意义的揭示,阐明人生和世界的真正意义。海德格尔没有笼
统地否定理性和科学思维的作用,强调人的超越性,人是不断超
与科学主义相抵触的人本主义,调和理性与非理性的步伐 出自己的界限趋向未来的存在,因此不能局限于科学和理性。雅
1988.48.
的海德格尔,正是在现象学的影响下,重视对语言的分析,通过 “语言是存在的寓所”[3]来阐明语言与存在的本质关系。海德格尔
杨东明 江西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 副教授
整合抽象思辨与经验分析,研究语言以解释存在的意义,为 20
哲学硕士
世纪 60 年代在人本主义中崛起的解释学奠定了基本方向。解释
也不遑多让。唯意志论深入人的情感、意志等内心世界的非理性 斯贝尔斯则肯定科学对哲学的价值,哲学离不开科学所提供的
因素,主张发挥个人独特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使哲学复位于人, 各种知识,通过科学而达到超乎科学、超乎知识范围的存在本
它对个体生命的关怀,让近代理性的神圣光环黯然失色。唯意志 身。他认为对存在的揭示,不能应用一般的认识和理解方法,因
他的创造进化论里,认为作为生命最高形式的人,具有理智和直 的梳理,批判现实社会的非人道性,以合理性整合非理性与理
觉两种能力,理智运用于建立科学,认识外在世界,在实践范围 性,从而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内有效,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而直觉,即理性之外的内心体
总的来说,由黑格尔推到极致的近代理性主义哲学,面对理
代哲学的基主客体合而为一,这是现代西方
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按照理性与非理性的标准划分,很难 哲学各种思潮构造理论体系共同的思维动向。
明确地将其划归某一流派。胡塞尔前期主要基于他的现象学方 法,建立先验现象学体系。与实证哲学相仿,胡塞尔强调理性,要 求把哲学建成严密科学。后期胡塞尔围绕生活世界,提出目的论 的历史解释方法,关注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和人类历史的目的等 形而上学基本问题,使世界和人的本质问题回到哲学研究的中 心位置。从胡塞尔前后期的思想变化可见,化解现代西方哲学中 理性与非理性对立的矛盾,有机整合二者以开凿西方哲学合流 之渠,是胡塞尔现象学的真正用意。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直接 导致存在主义、解释学等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向语言的转向。后期
(责编 武 敏)
学主张通过对人的语言本性的揭示,达到对世界、历史和认识意
- 176-
· ·2009·1
验,绵延中的思维,惟有它才能认识内在自我,通达生命的本质。 性与非理性杂糅的各种现代思潮的轮番攻击,二元分立的形而
生命哲学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地位和作用的区分,透射出它在很 上学大厦轰然倒塌,这对西方哲学而言,可谓一大幸事,使之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