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教育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研究综述
一、职业素质教育含义的界定研究
(一)国外对职业素质教育含义的理解
世界10所著名一流大学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夫妇捐资兴建)的培养目标中强调“通识教育”(A Liberal Education)。这种构思广而言之,就是“培养出为将来从事职业上的成功具有很好准备的、有文化和有用的公民的概念”。老斯坦福曾经在一个通识教育案例中描述:“为了丰富头脑和为了给予商务能力,我把最大的重点放在一般文艺(General Literature)上。我想我已经注意到,单是技术上被教育了的孩子们,不能成为成功的商务人。想象力需要被教养和被开发来保证在生活中的成功。一个人将绝不会构造出他不能想象到的任何事情。”可以说,老斯坦福认为培养想象力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自第13届校长威尔逊之后,把素质教育当成专业教育的预备阶段。该校19届校长雪莉·M·蒂尔格曼在就职典礼的演讲中说:“了解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普林斯顿的头等大事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辨识能力……。我们于是区分了两种教育:获得知识,有些对专业培训是必要的;培育思考习惯,可以应用于一切职业。”同样,培养思考习惯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方面。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中强调,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们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敦促他们攀登智力优秀的最高标准,协助他们开始对知识和真理的终身探索。……探索不再受到传统学术疆界的局限。许多学生所渴望从事的职业不再受到单一专业或学科领域的局限。哈佛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最重要的东西在于:不论在教室里还是在实验室里,我们要保证
有更多的东西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师生间的直接接触。”而且在这些直接接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觉学到的东西非常之多。哈佛大学对于“帮助学生们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这一观点,和企业中的“赛马机制”有异曲同工之意,只有正确地帮助学生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无限的创造力,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
(二)我国对职业素质教育含义的理解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提法最早源于1988年2月的《人民日报》,当时刊出一篇由柳斌撰写的“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章,从此引起学者的注意。此后,“素质教育”一词被高等教育界所广泛引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职业素质教育也逐渐作为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受到广大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刘岩(2007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职业素质为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宫玉杰(2007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内容和目的的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与职业发展有关的部分,如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勤奋坚毅、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团队精神等人格品质。戚文革、曾宪文(2009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就是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教育生产关系、不同教育环境、不同教学条件下,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以人为本,以培养知识化、技能化、智能化的实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教育目的的职业教育。邝安全(2010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职业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与职业发展有关的部分,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适应职业的特定要求;二是注重个体的内在素质的
养成。王召会、潘锐(2010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素质的体验,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情感等方面。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构成内容研究
黄爱明(2007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是职业理想与道德、职业心理素质、职业文化素质、职业审美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创新与创业素质等六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刘岩(2007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培养层次,主要实施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知识教育;二是身心和谐发展层次,主要实施职业身心素质教育和职业审美素质教育;三是创业能力发展层次,主要实施职业技能和职业情感培养。这三个层次相互作用并构成职业素质教育的系统。黄三平(2008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的包括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个性的引导三方面内容。宋楚华(2007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设定职业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培养职业社会素质和职业方法素质。李维维(2009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分为职业社会素质和职业方法素质,职业社会素质包括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社会适应性、终身学习理念;职业方法素质包括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吉飞(2009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钱群雷、刘东风(2009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应划分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规范、职业心理、创新和创业素质等的教育。吴光林(2009年)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职业知能素质职业
知能素质是职业素质之源,涵盖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礼仪和职业交往等基本内容;二是职业身心素质,职业身心素质是职业素质之基,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是职业道德,敬业守纪、自我约束和管理的素质;四是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包涵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基本内容,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易磊(2006年)认为,职业素质教育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知能素质教育、职业身心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职业劳动素质教育。
三、高职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当前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吴光林(2009年)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强,培养目标不明确、考评机制不完善,注重显性课程的教学、忽视隐性课程的作用,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没有进入学生培养的整体目标,等等;二是不能全面涵盖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职高职院校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大多以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社会实践等内容为主,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不强;三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简单化、表面化倾向明显,由于受学制、体制及认识的局限,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是作为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的选修课程,其职业针对性不强,没有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需求发生联系,学生缺乏参与的热情。王宏认为,一是缺少一个整体的计划和安排;二是没有涵盖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三是缺乏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四是师生整体参与度不足。丁燕、周月友(2010年)认为,一是职业素质教学的具体内容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