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取值范围:m 可取 –l…0 …l 之间的整数,共
2l+1l个。
m
伸展ຫໍສະໝຸດ Baidu向
原0子轨道符号 0
1个
s1
-1,0,1
3个
px, 2py, pz -2,-1,0,1,2
5个
注d意xy,:d上yz,表d中xz只, 有dxm2-y2=, 0d与z2 空间伸展方向有对应关系,
分别对应pz和dz2 原子轨道。

r dr
离核距离为 r
的球壳薄层示意图
氢原子 1s 电子的壳层概 率与离核半径的关系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3、概率密度与电子云
等密度面
电子云界面图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4、四个量子数
(1)主量子数(n)
a. 决定电子在核外出现概率最大区域离核的平均距
离 b. 取值范围:正整数,n = 1,2,3…
卢瑟福
1919年接替汤姆森担任卡 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1.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

三、丹麦物理学家 玻尔 (Niels
H.D.Bohr)
1885年生于丹麦的哥本哈

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
1913年结合普朗克量子论 发表了长篇论文《论原子构造和 分子构造》,创立了原子结构理 论。
而他本卢人瑟又福指是导汤包括姆玻森尔六在位1内9获2的2诺年十贝获一尔得位奖诺诺的贝贝学尔尔生物奖之理获一奖得,。者。
1.2.1 电子运动的特性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
2、测不准原理
1927年,德国科学家 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原理, 即对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 粒,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 它们在某瞬间的位置和速 度(或动量)。
1.2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 型
二、电子的运动状态
1、薛定锷方程
薛定锷
2
x2
2
y 2
2
z 2
8 2m
1.1.3 玻尔理论
1、“玻尔理论” 的要点
(1)原子内电子按能 级分层排布;
(2)各能级间能量是 不连续的,即量子化;
(3)只有电子在不同 能级间产生跃迁时才 有能量的吸收或放出;
1.1.3 玻尔理论
2、应用“玻尔理论” 解释氢光谱 H
氢原子光谱实验示意图 “玻尔理论”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光谱,也不能 说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采用薛定锷方程来描述原子内电子的运动状态, 即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1.2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 型
一、电子运动的特性 1、波粒二象性
1680年,牛顿提出光 具有粒子性,认为光就是 能做直线运动的微粒流。
1690年,惠更斯提出 光具有波动性,能解释光 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大科学家牛顿
1.2.1 电子运动的特性
单电子原子(H):
n相同,l不同:Ens=Enp=End=Enf n不同,l相同:E1s<E2s<E3s<E4s
多电子原子:
n相同,l不同:l,E Ens<Enp<End<Enf n相同,l相同:E =E =E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4、四个量子数
(3)磁量子数(m)
a. 描述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汤姆森
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 奖。 1904年提出原子的“枣糕
模型”,认为“电子是均匀地分
布在正电荷的海洋中”。
1.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

二、英国物理学家 卢瑟福
(E.Rutherford)
1895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博
士学位期间直接受到汤姆森的指

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1年根据粒子散射实验 的结果提出原子的“含核模型”, 也称为“行星模型”
R(r) :径向波函数
Y ( , ) :角度波函数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3、概率密度与电子云
概率密度: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称为 该处的概率密度。 电子云:电子在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密度大小的形象化 描绘。
概 率 密 度
离核半径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3、概率密度与电子云
壳层概率= r处的概率密度 × 壳层体
l值
0
1
2
3…
l 值符号
s
p
d
f…
原子轨道 的形状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4、四个量子数
(2)角量子数(l)
n
l
原1子轨道 0
s2
0,1
s,p 3
0,1,2
s,4p,d 0,1,2,3
s,p,d,f
亚层数 1 2 3
4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4、四个量子数
(2)角量子数(l)
c. 对电子能量有影响:
c. 代表层次:
n值 n 值代号
1 2 3 4 5… K L M N O…
d. 决定电子能量的高低:
n值越大,电子能量越高。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4、四个量子数
(2)角量子数(l)
a. 描述原子轨道的不同形状,表示电子层中各个不 同的电子亚层。
b. 取值范围:l 可取 0 ~ n-1之间的整数
1、波粒二象性
1905年,爱因斯坦用 光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 电效应,提出光既有粒子 性,又有波动性,即光具 有波粒二象性。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1.2.1 电子运动的特性
1、波粒二象性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依
1924年,法国物理学 家德布罗依受到光具有波 粒二象性的启发,提出了 电子等实物粒子也具有波 粒二象性的假设。该假设 在1927年被电子衍射实验 所证实。
1.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 况
四、奥地利物理学家 薛定锷 (E.Schrödinger) 1926年,薛定锷在考虑实物
微粒的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通过 光学与力学的对比,提出了描述微 观粒子(包括原子内的电子)运动 的基本方程,即著名的薛定锷方程:
2 2 2 8 2m (E V ) 0
x2 y2 z2 h2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4、四个量子数
(3)磁量子数(m)
c. 对电子能量没有影响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 系
1.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 况 1.2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 型 1.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 系 1.4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

一、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森 (J.J.Thomson)
1884年担任著名的卡文 迪许实验室主任
1897年通过阴极射线实 验发现了电子
h2
(E
V
)
0
Ψ:波函数
E:体系的总能量
V:体系的势能
m: 微粒的质量
h: 普朗克常数, 其值为6.63×10-34
J·s
1.2.2 电子的运动状态
2、波函数
z
2
x2
2
y 2
2
z 2
8 2m
h2
(E
V )
0
(1)坐标变换
(x, y, z) (r, ,)
x
(2)变数分离
y
(r, ,) R(r) ( ) () R(r) Y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