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控规编制方法创新的再探索——以光谷中心区控规为例

合集下载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创新__省略_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_解析_蔡瀛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创新__省略_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_解析_蔡瀛

9【摘要】配合《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实施,广东省建设厅出台了《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

该《指引》详细规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编制与审批程序、成果构成等内容,从控制指标体系、公众参与、实施管理制度等方面探索了完善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方法。

论文在分析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剖析了《指引》制定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总结了其意义与创新,并结合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完善《指引》的相关思路。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城市规划FORMULATION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CAI Ying; WANG Zhaohui; YAO Yanhua; SUN Xiang; LI GuangxuABSTRACT: To implement Urba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Management Ordinance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unveils the Guide to Formulation of Urba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Guide specifies the contents, procedures and expression of the planning, which is regarded as an exploration of formulation method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n the aspects of index system, public participation, implement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that the planning is faced with, anatomizes the contents and summarizes the renovation of the Guide. And it puts forwards some proposal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Guide.KEY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planning formulation; urban planning2004年9月2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在与现行上位法律法规衔接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原则、制度和措施,突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土地划拨、出让和开发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规范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调整以及公众参与等法定程序,并引入了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的创新体制。

096、“小街坊密路网”的实施策略研究——以武汉光谷中心城为例

096、“小街坊密路网”的实施策略研究——以武汉光谷中心城为例

“小街坊密路网”的实施策略研究——以武汉光谷中心城为例吕华明毛一凡刘卫东摘要:近年来,“小街坊①密路网”的西方规划理念在国内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该理念一方面创建了功能混合、适宜步行、交通高效的城市街区空间;另一方面,伴随着“小街坊密路网”模式出现的地块小、开发不经济、建筑密度高、绿地率低等特点,也表现出对国内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不适应而水土不服,一些“小街坊密路网”模式的城市中心区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精细控制手段的缺失,不自觉的回归“大街区”模式。

笔者以武汉光谷中心城为例,从规划编制、地下空间建设、供地政策等多角度探讨“小街坊密路网”模式城市中心区的实施之道。

关键词:小街坊;密路网;城市中心区;街道;交通;地下空间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市在“土地经济“的驱动下,为了减少道路建设的投入以及保证开发用地的最大化,“大街坊”逐渐成为城市结构的基本单元。

“大街坊”模式下,汽车通行成为街道的单一交通功能,城市传统文化和活力逐渐消失;同时“大街坊”带来的树状道路结构,让小汽车更多的集中在城市主干路,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上述背景下,国内一些城市逐渐意识到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而街道则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和重要载体。

“小街坊密路网”的西方规划理念激发了街道的活力,增进了城市经济效益,与现在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目标相契合,从而在一些城市的中心区得到广泛应用。

1、“小街坊密路网”的发展背景1.1 “小街坊密路网”发展历程1.1.1邻里单位为基本单元的现代主义城市20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西方城市空间理论经历了一系列演变。

1928年,美国雷德朋(Redburn)模式开创了全新的住区形态,提出用超级街区模式,强调人车分流;1929年,佩里提出邻里单位概念,主张以小学的服务规模为基础、以城市道路为边界,形成不被外界交通穿越的居住空间;1933年,柯布西耶提出现代主义城市,主张通过人口高密度、建筑低密度来重塑城市,强调快速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影响,街道成为满足交通功能的工具。

018.“控规+”——北京中心城控规管理方式转型探索

018.“控规+”——北京中心城控规管理方式转型探索

“控规+”——北京中心城控规管理方式转型探索陈玢,杨贺摘要:北京中心城进入存量空间管控时代,在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倒逼经济转型、城市运营转型,城市 规划管理的转型更为迫切。

在此新形势下,中心城控规管理的方式也面临继续完善优化的需求,并迫切需 要破解管理机制的瓶颈。

本文总结了现行北京中心城控规管理的运行模式与实施成效,剖析了新形势下控 规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以“控规+”作为破题和引领中心城控规管理转型的战略方向,探索在“控 规+”的语境下,中心城控规管理转型的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中心城控规管理“六个转型”的战略框架, 并将实施单元作为最重要的承接管理转型的载体,优化控规管理机制,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在实操过程 中可以运用的各种政策工具。

关键词:控规+ ,控规管理,转型,实施单元,政策工具1.研究背景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 )在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城乡规划管理的主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控规的法定地位和作用以及 管理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规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乡规 划主管部门会依据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划拨或出让用地的规划条件并核发建设用地 规划许可证。

因此,控规管理工作对城市规划实施与城乡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北京中心城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倒逼经济转型、城市运营转型,城市规划管理 的转型更为迫切。

在经历了城市增量扩张发展时期中心城控规动态维护制度的创新后, 中心 城进入存量空间管控时代,其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新形势下,中心城控规管 理的方式也面临继续完善优化的需求,并迫切需要破解管理机制的瓶颈。

本论文是笔者基于 2015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深化专项工作《北京中心城控规管理 方式转型及规划实施单元划分》 的思考与总结, 重点对当前中心城控规管理的机制瓶颈进行 再审视和再思考, 提出中心城控规管理的应对思路与转型创新的方向以及具体实施路径, 为 下阶段中心城控规管理方式的优化完善提供指导。

光谷中心城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光谷中心城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光谷中心城规划方案设计方案一、背景概述光谷中心城是武汉市硚口区的一个重点发展区域,也是武汉市的科技和创新中心。

随着光谷中心城的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的生活需求,需要通过规划和设计来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系统、绿色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设施。

二、规划目标1.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和设施。

2.构建高效的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3.增加绿化面积,创建健康环保的生态环境。

4.促进文化和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文化设施。

5.加强城市的防灾和应急能力,提高城市的安全性。

三、规划内容1.优化城市布局:规划中心城区的功能区划,包括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创新区和文化区等,合理分布和整合城市资源。

2.打造完善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地铁、轻轨和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并加强公共自行车和步行街的建设,鼓励绿色出行。

3.增加绿化面积:规划建设多个公园和绿地,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并在建筑物屋顶设置绿化带,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4.建设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图书馆、剧院、博物馆和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并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5.加强城市防灾能力:规划建设消防站、应急医疗中心和防洪设施等,提高城市的防灾和应急能力,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四、规划原则1.科学合理性原则: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并进行动态调整。

2.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便捷的生活环境。

3.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和设计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4.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规划和设计城市空间。

五、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光谷中心城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了解城市的发展需求和问题。

2.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光谷中心城的规划方案,确定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创新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创新

试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创新摘要: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城市和谐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一些城市的规划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规划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需要规划部门不断地改变和更新城市规划方法,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文章主要阐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从中针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体系,提升城市规划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单元;编制;方法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工具,是落实城市近期发展重点的手段,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维护城市运营、保障民生的依据,是日常规划管理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与工具。

在《城乡规划法》的指导下,只有深入探索和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不断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才能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真正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指导和依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应。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1.1规划编制缺乏层次感目前,许多城市停止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也就就停留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层面上,进而导致规划师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难以充分理解中观层面对规划区的规划意图,例如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三大设施的布局及城市整体空间的塑造等。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往往依靠规划师的主观判断和分析,在配套设施规模、地块指标的确定等方面主要凭借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先进技术及工具得出科学合理且客观的分析,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1.2 规划的刚性强、弹性弱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方法刚性强、弹性弱,政府自由裁量权较小,在面对复杂市场需求时,容易在规划管理方面出现问题。

规划的编制到实施需要有一个过程,而目前城市建设处于开发的热潮,规划的编制往往被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进而出现前期分析不到位及市场预测的主观性较强等问题,也使规划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愈加凸显。

MK_武汉市重点功能区规划编制创新与实施机制_于一丁

MK_武汉市重点功能区规划编制创新与实施机制_于一丁

武汉市重点功能区规划编制创新与实施机制□ 于一丁,涂胜杰,王 玮,余 俊[摘 要]研究从武汉市构建重点功能区实施体系的战略背景和现实诉求出发,对重点功能区的内涵、体系构建模式、原则、整体布局和策略进行阐述,同时以武汉市现有重点功能区规划实践为例,从规划组织模式、方案设计和运作模式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重点功能区实施性规划的内容与创新点,并提出了有效的实施保障机制。

[关键词]重点功能区;体系构建;实施性规划;武汉市[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1-0010-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Wuhan Major Functional Zone Planning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Yu Yiding, Tu Shengjie, Wang Wei,Yu Jun[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appeal of major functional zone, and the connotation, structure model, principle,general layout, and strategy of major functional zones. Based on major functional zone planning practic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cont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plan from planning organization, proposal design, and operation, and raise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measures.[Key words]Major functional zone, System building,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Wuhan随着“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和“自主创新”三大国家战略先后聚焦武汉市,特别是2013年武汉市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逐步从城市的空间环境品质转向带动区域发展的引领、辐射功能。

《2024年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范文

《2024年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范文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篇一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为例,深入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控规编制的方法和实施策略,以期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其城市发展速度与日俱增。

回龙观、天通苑作为北京的典型居住区,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其控规编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两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控规编制,以实现城市更新的目标。

二、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概述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位于北京市北部,是典型的城市居住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两个地区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

因此,进行控规编制,推动城市更新,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控规编制的原则与目标在控规编制过程中,应遵循科学规划、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

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提高环境质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控规编制的方法与策略1. 调查分析与数据收集:对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详细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为控规编制提供依据。

2. 规划目标的确定: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确定控规的目标和方向,包括交通优化、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

3. 规划方案的制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组织规划、环境整治规划等。

4. 公众参与:在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确保规划方案符合民意,具有可操作性。

5. 实施与监督: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同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控规编制的实施效果与展望通过实施控规编制,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有所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太原市中心城区XD-11片区控规编制的几点思考

太原市中心城区XD-11片区控规编制的几点思考

. 1 太原 市控 规编 制体 系概 述 可避免 , 但《 城 乡规划 法》 明确规 定 , 控 规 的编制 与修 改必 须经 市 1 从2 0 1 0年开始 , 太原 市在 全市范围内启动 了新一轮的控规编 政府审批 , 规划行政 的程序更加 复杂 , 无 形 中制约 了城市 的发展 。
相对 灵活 的控规 , 成 为城 乡规划 工作 者必 须要 《 城乡规划法》 对 于控 规的编制组织 、 审批 与修改程 序更加 严 制一个 相对科 学 、 完成 的一项重要任务 。 格, 大大加强 了控规 的严肃性 。由于城市 的发展存 在诸 多不确 定 概述 的因素 , 同时控规编 制本 身也存 在一 定 的问题 , 修 改控 规几 乎 不 1
如何 能够相对科学 的编 制控规进 行了思考 , 进 而探讨 了在控规编制过程 当中应当重点关注 的~些要 素 , 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 城 乡规 划 , 控制性详细规 划 , 编制与管理
中图分 类号 : T U 9 8 4 . 1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言
基于此 , 《 城乡规划法》 对控规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编
2 . 3 科 学的 交通级 配 网络
的是街 区的整体结 构 、 肌理 和公共 空 间的形态 保护 , 新加 坡 全 岛 小 印度 和甘榜格 南 3个主要历 史街 区 , 保留 7 0 0 0 新加坡规划优先 考虑快速路 、 主干道 、 次 干道和支 路 网系统 , 保 留了牛车水 、 重点考虑轨道交 通用 地预 留 以支 撑商 业和 住宅 密集地 区的刚性 多栋历史建 筑 , 为市 民保 留了丰富的历史 和文化 记忆 。承 德是极 发展 , 在高密度发展 地段 建立 主要交 通 车站及 设施 , 有 效连 接各 具特色 的历 史文化名 城 , 应保 留老 城重 要的 旧建筑 和 区域 , 以二 重要 枢纽 , 实现便捷 换乘 。城 市用 地规 划配 合交 通发 展 , 邻 公交 道牌 楼地 区为例 , 可 以二 道 牌楼 现存 文物 古迹 和历 史建 筑 为基 枢纽区域鼓励高 密度 开发 , 保证公 交导 向模 式得 以发展 。承德可 础 , 保 护街区 内城隍庙 、 承德文庙 、 道 台衙署等 物质文 化遗产 以及

MK_33.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的作用与编制方法的探讨——武汉光谷中心城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的启示

MK_33.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的作用与编制方法的探讨——武汉光谷中心城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的启示

图 3:传统公共服务获取模式图
图 4:智慧城市公共服务获取模式
图 3、4 资料来源: 《智慧城市与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浅析》 ,2014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4.2.3 智慧交通规划 传统城市规划交通规划部分主要包含对外交通、城市交通、交通设施三部分,其关注的 落脚点是建设实体的安排与部署, 而智慧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资 源浪费、安全事故频发、难于实时控制事态等难题,要求动态化、全局化、自动化、智能化, 其关注的落脚点是交通的组织与管理。 因此智慧交通规划更多的是在传统交通规划的基础上 通过信息技术开展数据汇集、智慧决策、智慧服务等工作。 4.2.4 智慧能源规划
3、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的现实意义
3.1 弥补总体规划对智慧城市系统性研究的缺失
从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间和编制周期特点来看,对于近年才兴起的智慧城市理念,
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考虑甚少甚至空白。从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来看,包含城市的社会、经 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但主要研究对象依然是土地和城市空间,而智慧城市缘起于信息技术 的发展,如何将信息技术通过城市这个载体进行落实和整合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开展智 慧城市专项规划工作能弥补现有总体规划对智慧城市系统性研究的缺失, 从顶层规划开始全 局性的明确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和要求。
[3]
3.3 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完善与创新
智慧城市理念的落实最终需要反映在城市建设上,而控规是直接指导城市建设的抓手,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智慧城市指标具体化并分解,通过点位、指标、条文等控制方式,实现 与控规成果有效衔接, 既是控规编制中对于智慧城市方面内容的完善, 也体现了控规的与时 俱进和创新。
[2] [1]
1、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
1.1 智慧城市的兴起促进城市规划的进步和发展

对老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思考

对老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思考

对老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思考刘理红【摘要】以淮南市谢家集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针对老城中心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控制性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深入探讨,在地块划分和指标控制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路和方法,以期使老城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3(039)003【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老城;中心区;控制性规划;编制方法【作者】刘理红【作者单位】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 规划概况谢家集区是淮南市西部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南与长丰县接壤,西与寿县毗邻,是淮南市西部城区。

区境面积275.7 km2,城市建成区面积约20 km2,总人口33.5万人。

规划区处在谢家集城区中心地段,其北至谢三路,南到规划的夏郢孜路、唐家山路、桂山路,西临规划的卧园路,东靠西张铁路线,规划用地面积为442 hm2,现状居住人口约6.9万人。

现状东部为旧城区,西部为新建区,土地利用性质主要有: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居住、市政公用和交通设施等。

现状土地权属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包含有淮南矿业集团、煤机厂、唐山镇以及谢区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和谢区居住小区用地。

除部分新建建筑区和部分保留改造的老建筑区,可开发建设用地约331 hm2。

2 发展特征2.1 良好的区域发展条件谢家集区位于淮南市西部,紧邻合淮阜高速公路和S102省道,是构建和支撑淮南市中心城区发展框架的重要一极,随着合淮同城化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合肥—淮南经济走廊的建设,合淮之间未来发展具有一定潜力,在淮南市西部极有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发展空间。

经济的发展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对老城更新改造产生推动力。

2.2 优越的城市生态环境谢家集区区域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呈现出三山两水的山水环境特征。

卧龙山、唐家山、舜耕山自北向南分列其中;瓦埠湖、十涧湖镶嵌两翼。

面向精细化实施的城市更新区域控规编制方法探索

面向精细化实施的城市更新区域控规编制方法探索

面向精细化实施的城市更新区域控规编制方法探索
孙忆敏
【期刊名称】《上海房地》
【年(卷),期】2022()5
【摘要】城市更新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作为指导和控制建设行为主要工具的控规,其传统的编制方法与城市更新项目精细化实施的要求无法完全匹配。

本文分析了笔者参与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对城市更新项目的控规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孙忆敏
【作者单位】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存量型控规的精细化编制方法探索——以佛山市控规编制实践为例
2.面向城市更新的武汉市控规编制研究与实践
3.新数据环境下控规科学编制与实施优化方法探索
4.县级市控规编制方法探索——以武安市洺湖新区北岸控规为例
5.面向创新型经济需求的控规编制方法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城市更新的武汉市控规编制研究与实践

面向城市更新的武汉市控规编制研究与实践

面向城市更新的武汉市控规编制研究与实践彭阳;申洁【摘要】武汉市中心城区已进入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手段的存量发展时代,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仍在使用增量发展时代的均质化、标准化的编制方式.在可开发用地有限、社会管理基本稳定、人—地—房—设施多维结构失衡等新问题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迫切需要优化突破.为适应城市更新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满足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品质化内在提升需求,武汉市开展了新一轮控规编制,通过细分用地属性、重构单元体系、“人—地—设施”联动配套、制定统一的开发用地配建比例、弹性控制配建任务和配建方式等,促进资源有限条件下的规划实施,同时探讨了保留区内控规编制的管控内容.【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6页(P98-103)【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更新;中心城区【作者】彭阳;申洁【作者单位】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0 引言2008年,《城乡规划法》赋予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在我国规划体系中的法定地位——既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工具,又是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

控规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武汉市经历了2008年、2012年两轮控规的全面编制和整体优化,建立了通则式的标准化编制和管理框架[1],对中心城区规划管理的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新常态,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和建设基本稳定,已逐步进入存量更新时代[2]。

武汉市的城市更新工作主要通过“三旧”改造的方式开展,改造方式正在从过去大拆大建、增量扩张的建设模式向存量改造、小步更新的模式转变[3],改造目标从低效土地的再利用向城市功能和服务品质的整体提升转变。

这就要求控规的编制和管控模式也应向适应这种变化的精细化模式转型[4]。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解决城市病,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而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加速聚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以下简称“公服设施”)在规模、品质、建设速度等方面均难以满足新老市民的需求,上学难、就医难、停车难等问题日益尖锐,迫切需要优化现行控规以缓解设施用地和建设矛盾。

以我国城市为例探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优化创新

以我国城市为例探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优化创新

以我国城市为例探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优化创新发表时间:2015-05-15T16:34:08.62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谌俊[导读] 促进城市发展关键是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规划由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部分组成。

谌俊(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40) 摘要:促进城市发展关键是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规划由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部分组成。

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核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衔接者,其编制是对现有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但是,目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稳定性差等问题,为此本文就我国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优化与创新进行探讨,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法》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优化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现状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和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直接影响城市形态,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难以达到规划预期的目标。

1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1控规的编制缺乏科学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再落实到了每一个地块的规划。

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充分理解总体规划对所在区域的规划意图,否则提出的规划方案将缺少对于总量的控制以及逐渐分解的环节,难以兼顾城市整体发展的需求。

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城乡规划法》条款中取消了对大中城市分区规划的编制要求,使控规编制主要依靠规划师的资料丰富程度和主观分析,控规的科学性大打折扣。

《2024年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范文

《2024年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范文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旨在为类似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二、背景介绍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脏乱、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控规显得尤为重要。

三、控规编制的意义控规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进行详细规划。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控规的编制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发展指明方向。

四、控规编制的方法1. 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地理、人口、经济、文化等基础资料,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建筑状况、交通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为控规的编制提供数据支持。

2. 规划目标确定: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和城市规划要求,确定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规划目标,包括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3. 空间规划策略制定: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空间规划策略,包括老旧小区改造、交通优化、绿化提升等方面。

4. 控规编制:在空间规划策略的指导下,编制控规,明确各类用地的性质、范围和建设要求,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和公共设施布局方案等。

5. 公众参与与专家评审:在控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吸纳专家建议,确保控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五、案例分析——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在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的编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上述方法。

首先,我们收集了区域内的基础资料,对土地利用、建筑状况、交通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

其次,我们确定了规划目标,包括改善交通状况、提升环境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等。

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考

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考

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考郑萍;程娜【摘要】中小城市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普遍存在着缺乏横向和纵向衔接、大而全的控制内容与市场的弹性需求存在矛盾、容积率指标的制定缺乏依据的问题,给规划管理实践带来了很多困惑.创新编制方法是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创新是申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走向更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之路的关键.【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0(028)003【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层级;公共政策;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容积率【作者】郑萍;程娜【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30074;中南建筑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开发控制基本依据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和增强。

城乡规划法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城市规划管理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依据,可以说,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就不能有开发建设行为①。

其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修改、审批程序复杂化。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由原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提升为由人民政府审批②,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改也提出了更为复杂的程序③。

《城乡规划法》强化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政府调控资源的手段的刚性地位与作用,但是,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市场的不可预见性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弹性要求与传统的大而全、事无巨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着矛盾。

近些年,深圳、广州、上海、武汉、南京等大城市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作了许多的探索,但是,中、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按照2006年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④要求的内容与深度编制,难以适应新的形势。

如何在刚性控制与弹性市场要求之间谋求平衡,是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面临的思考。

控规-城乡规划法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为例

控规-城乡规划法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为例

63【摘要】结合城乡规划法实施后武汉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和规划管理实践,回顾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探索了规划分层编制和管理的创新模式,并就控制性详细规划未覆盖前该如何应对提出了阶段性过渡措施。

【关键词】 城乡规划法;控制性详细规划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UNDER URBAN-RURAL PLANNING ACTLIU Qizhi; SONG Zhongying; SHANG Yu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practices and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after the Urban-Rural Planning Act was implemented in Wuha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n China,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conflicts, examines the hierarchical plan-making system and innovative administration pattern, and provides transitional measures before the plan covers all construction land.KEYWORDS: Urban-Rural Planning Act;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历经20余年的磨炼终成正果,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赋予了控规前所未有的法律地位,其不再只是规划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成为了规划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的法律依据,这无疑对控规的编制与管理都提出了更快、更高的要求:控规成果不仅要快速、全面覆盖,适应我国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必须布局合理、控制适当、审批合法,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基于《城乡规划法》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基于《城乡规划法》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基于《城乡规划法》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武汉市主城区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为例黄宁熊花[摘要]基于《城乡规划法》中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实施效力,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以及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技术编制与管理实施进行衔接,笔者以《武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的研究制定作为契机,从编制目标着手,对规划体系、管理单元以及编制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控制内容要求,期于建立起适用于管理便于公示、科学合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框架以及内容体系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武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其中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编制、审批、修改程序及其在规划管理中的法理地位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核心要求一是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控规依法行政,二是修改控规必须报经原审批机关审批。

这些新条款的出台,极大地规范了控规编制、审批、管理程序,同时也对编制控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技术要求。

控规实施近30年,“如何编控规、如何用控规”一直是业内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有摸索和创新,也有经验和教训。

面对《城乡规划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又将引发新一轮的控规实践。

笔者作为《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制定及控规编制的参与者,结合武汉市实践,对控规的编制方法和内容进行如下探讨。

1 武汉市99年版控规编制和实施情况99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经国务院批复后,武汉市全面展开了主城控规编制工作。

根据上轮总体规划(1996年)确定的“核心区-中心区片-综合组团”结构,以7个中心城区以及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部分地区为规划范围,将243平方公里用地划分为90个控规(编制)单元并进行统一编码,按照用地规模分为“控规片-街坊-地块”三级用地控制模式。

控规确定了地块用地性质及编码、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容积率、绿地率7项规定性指标以及建筑形式、色彩、人口容量等6项引导性指标该项工作于2002年完成,历时间3年(附图1),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

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考

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考

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考
张丽芬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城市规划是城市一定时期发展的计划,是对城市内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又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据相关文件具体要求,将中小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上升到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相同的程度,深入规范了相关工作。

【总页数】1页(P69-69)
【作者】张丽芬
【作者单位】沧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沧州0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以《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为例 [J], 吴晓勤;高冰松;汪坚强
2.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创新——《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解析 [J], 蔡瀛;王朝晖;姚燕华;孙翔;李光旭
3.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路——《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制定 [J], 李川
4.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以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为例[J], 鲍维科
5.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考 [J], 郑萍;程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研究

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研究

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研究
陈守誉
【期刊名称】《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年(卷),期】2016(035)006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渐加深,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得城市的规划设计显得十分重要.城市中心作为一个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良好的规划设计,而对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规划编制,能够有效的把城市中心的空间利用起来,使得城市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2页(P57-57,62)
【作者】陈守誉
【作者单位】东源县城市规划设计室,广东河源517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2
【相关文献】
1.城市综合型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析——以宜昌市东湖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2.融合城市设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南京浦口中心区规划实践
3.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区空间规划设计探析——以佛山市狮山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4.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研究
5.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讨以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地下空间规划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指标进行控制,这一套指标数据的组合更多的是面向管理,对应规 划管理要素提供技术指标依据, 而在面对市场复杂需求的冲击时, 传统指标体系无法做到与 市场需求直接对话。 比如地块用地性质、 建造面积与容积率构成一组决定土地开发的核心数 据, 但在地块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 单纯用这组数据并不能直接反映实际业态的建设情况, 这就导致规划编制过程中无法对开发总量及指标分配从市场的角度进行修正, 在规划管理过 程中也无从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权衡。
2、控规不适应性的主要表象及剖析
2.1 指标体系应对市场冲击的不适应性
控规在实际操作中,面对市场的不断冲击频繁面临调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控规的调 整主要集中在用地性质调增及指标调整上, “目前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普遍有一半左右的建 设项目程度不等地变更了控规规定内容” [5]。其主要问题在于,指标体系确定的过程中缺乏 对城市或地区总体容量的研究、 公众参与质量低、 编制过程相对封闭、 缺乏动态应对机制等, 导致其缺乏基本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有时地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仅 根据规划师的人为感性认识和惯常经验想当然的确定,缺少足够的科学依据和说服力” [6],
2.3 控制内容应对规划管理的不适应性
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控规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控制内容契合程度不 高,造成规划管理效率上的损失;其二,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灵活性,缺少对“刚性弹性”把 控的相应机制,往往在市场多元需求下,控制内容过于呆板,陷入“刚性不刚、弹性不弹” 的尴尬。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在编制内容方面,往往显得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或多或少 存在着对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范的盲目照搬, 忽视了不同地域控制要求的差异。 城市中心区 功能混合度极高,空间要素构成复杂,规划管理所面对的问题更加多元化,也对控规的编制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7]。
2.2 运行程序应对多方需求的不适应性
控规在编制过程中,非政府、非规划专业人员尤其是相关利益主体通常被排除在外,在 控规的审批过程中,更加缺少多方参与机制,仅仅依照法律规定的公示及听证程序,无法做 到充分聆听各方利益主体的诉求并予以整体权衡。 尽管近年来在实践过程中, 大多数控规在 编制过程中均加强了与相关利益主体的沟通, 但机制的缺失是造成其不适应性的根源。 控规 所表现出的程序上的相对不透明以及多方参与机制的缺失, “直接影响了控规内容的可接受 性,为控规的实施埋下了利益冲突的隐患” [8]。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各方利益博弈最激烈的 区域,各方需求集中程度最高,在这个区域,城市建设活动密集且频繁,控规在实施过程中 可能遭遇的矛盾突出,加剧了其在应对多方需求上的不适应性[8] 。
图 1:光谷中心区区位示意图

光谷中心区位于武汉东湖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东湖
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示范区” ) ,总规划面积约 23.5 平方公里,分为一般区与核心区,核心区约 8.1 平方公里, 是行政办公、商业商务、文体娱乐等功能高度集聚的区域,其他区域为一般区,以居住功能 为主,作为核心区城市活力的支撑。光谷中心区是东湖示范区创新产业的服务核心,以科技 金融服务为主,周边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成熟(如图 1) 。
城市中心区控规编制方法创新的再探索 ——以光谷中心区控规为例
毛一凡,胡怡婷
摘要:控规在规划管理及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当前控规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指标体系应对市场冲击的不适应性、运行程序应对多方需求的不适应性以及控制内容应对规划管理的 不适应性,作为城市开发建设最为活跃以及各方利益博弈最为激烈的区域, 城市中心区的控规编制更具复杂 性及代表性。本文以城市中心区为研究范围,从建立动态指标体系、强化多方参与沟通机制以及控制内容面 向管理三个方面尝试解决控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不适应性,对城市中心区控规编制方法 创新进行探索,并通过光谷中心区控规的编制实践进行验证。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方法创新 动态机制 光谷中心区
“难以想象,少数几个规划师竟然可以预先很多年决定一个地区的长远开发方案” [2],终极 蓝图式的传统控规编制方式所确定的指标体系, 应对发展需求不断变化的市场冲击, 不可避 免的显现出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在城市中心区的控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显得更加剧烈
[2,5-8]
。 传统控规在指标体系建立上一般以容积率的确定为核心, 并对地块的建筑面积、 建筑密
展空间载体的城市更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变化, 城市中心区正是城市发展最为集聚的区 域,其发展的动态性与复杂性更加凸显了控规的不适应性。 城市中心区根据区位及建设时 序不同,可区分为旧城中心区与新 城中心区,在控规编制角度,旧城 中心区较之新城中心区在用地现 状、权属分布、建设条件等方面更 加复杂,编制过程中需解决的技术 细节更为繁琐,而在编制方法上二 者并无本质区别。笔者选取新城中 心区(光谷中心区)案例作为理论 研究的载体,意图去除繁琐复杂的 外部性因素,探讨城市中心区这一 复杂区域控规编制上的一般性特 征,探索方法创新。
1、城市中心区与控规概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 )作为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基本依据和 规划调控的重要手段, 为规划管理提供直接有效的操作方法, 在规划管理及城市发展中发挥 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约束力不强而屡遭修改,使得控规 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手段。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明确了控规的法定地位,强化 了控规在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但是,现实中控规的尴尬境况绝不仅仅 是由于其法定地位欠缺造成的, 其自身存在着功能定位含糊、 管制内容和技术手段难以适应 发展需要等方面的不足” [1],控规普遍表现出的技术层面不足致使其控制内容不同程度显现 出与发展需求的不适应。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更需不断提升控规的实效性与适应性,在编制 方法上寻求突破[1-3]。 城市中心区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城市区域,在一定范围内几乎涵盖了城市所有的公共服 务职能, 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 在规划层面作为一个完整功能区进行探讨具有典型意 义。 “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使城市中心区的商务、商业、娱乐、行政等多种功 能高度混合” [4],城市中心区无疑是城市开发建设最为活跃以及各方利益博弈最为激烈的区 域,土地利用情况复杂、功能多样、开发强度高、建筑密集,城市中心区的这些特征决定了 控规编制的复杂性。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转型步伐的加快,作为经济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