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2012年度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

2012年,在总结既往经验以及学习新的知识基础上,我们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也是对既往成果的补充。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优化及改进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临床路径,结合临床统计资料,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一、病人资料及成果:

病人总数61人,均为住院治疗,61例中男38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岁,其中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79岁。单侧病变59例,双侧病变2例。住院治疗5天-9天不等。61例中有52例(85.3%)有明显移位;18例(14.7%)无明显移位。经以上改进治疗方案及时用于临床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总有效率100%,其中痊愈率93%,好转7%。患者平均住院天数:5 -9天,以上年相比有所缩短。平均费用:1500-2200元,以上年相比有所减少。

综上,对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单病种治疗,目前认为不管有无明显移位,也不管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伤后都应早期及时复位提高治愈率,延迟复位致畸率和手术率明显升高。经改进治疗方案及时用于临床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疗效:明显缩短患者早期腕关节肿胀、疼痛时间;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二、治疗难点及改进措施:

难点:患者骨折愈合拆除小夹板外固定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及功能受限。

解决措施:a、维持有效外固定,保技束带松紧适度,以来回移位1cm 为宜。b、骨折整复固定2-3周后,可于患手掌、背及手指处行拿法、指揉法、理筋手法以消散瘀肿。拆除夹板后可于伤处行分筋、指揉、摇腕手法,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