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生物质能源是指源自于生物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从植物、废弃物以及动物排泄物等生物质所生产的能源。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能源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仍然非常小。
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新能源政策的倡导,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生物质发电:发电是生物质能源的一种主要利用方式。
生物质可通过焚烧或气化方式进行能源转化,发电。
生物质发电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使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目前,生物质发电在欧洲等地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包括木质燃料、废弃物、农业余料、城市垃圾以及植物油等,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
其中,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应用是作为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能源。
例如,生物质燃料油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后成为柴油等传统石油燃料的替代品。
3.生物质液态燃料:由于柴油、汽油等传统的石油燃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生物质液态燃料因具有较低排放可替代传统燃料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液态燃料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目前,生物质液态燃料已经逐步开始在农村、城市公交以及物流等领域得到应用。
二、生物质能源的未来趋势虽然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占比很小,但是未来这种可持续、环保的新型能源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也会逐步完善和创新,生物质的转化效率会不断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高效利用生物质有效物料时的技术上,有望取得更加长足的进展。
2.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为了鼓励和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例如,政府会根据绿色发展总体目标和排放限制目标,对生物质能源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并扩大生物质能源的市场需求。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解析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对于缓解化石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回顾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历程,随后详细分析了当前产业的技术水平、市场规模、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展望了生物质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推动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生物质能产业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国家能源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生物质能供热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鼓励生物质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在技术进步方面,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在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生物质发电技术日趋成熟,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同时,生物质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生物质能的多元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生物质能在供热、发电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对于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还可以与农业、林业等产业相结合,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然而,尽管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生物质能资源分散、收集难度大,导致原料成本较高;生物质能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还有待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和市场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等。
生物质能的政策支持与发展

生物质能的政策支持与发展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生物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
生物质能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生物质能的来源非常广泛,如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
这些生物质资源经过加工处理,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生物燃料等多种形式的能源。
生物质能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只要地球上存在生命活动,生物质能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
其次,生物质能的利用过程相对较为清洁,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此外,生物质能的分布广泛,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生物质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生物质能的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由于生物质资源分散,收集和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还不够成熟,效率有待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为了促进生物质能的发展,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
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通过提供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生物质能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例如,对生物质能发电企业给予上网电价补贴,对生物质能燃料生产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
在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制定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生物质能领域。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生物质能技术研发的支持,通过设立科研项目、建立研发平台等方式,推动生物质能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能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财政补贴方面,我国对生物质发电项目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按照075 元/千瓦时的价格给予补贴。
生物质能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能源安全的需求,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生物质能的定义、应用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生物质能的未来。
一、生物质能的定义生物质能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利用生物质中所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
生物质通常包括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残渣,如木材、秸秆、废弃物、粪便等。
利用生物质能源可以生产热能、电能、生物燃料等,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优势。
二、生物质能的应用1.生物质能的利用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热能利用、发电和制造生物燃料。
其中,热能利用通常采用生物质燃烧的方式,将生物质转换为高温高压的蒸汽,再将其通过蒸汽涡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而生物质燃烧也可以直接产生热能,被用于加热和烤制等工业和家用领域。
此外,利用生物质可生产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将其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2.生物质能的优势生物质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环保和经济效益方面。
使用生物质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而且,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不可比拟的经济优势,能够有效地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三、生物质能的发展趋势1.新能源政策的推动近年来,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计划。
其中,生物质能在清洁能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推动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已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政府也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推动生物质能的产业化发展。
2.技术创新的助推生物质能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生物质能的转化效率和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例如,利用新型催化剂可以加速生物质的生物重组和乙醇生产过程,提高乙醇的转化效率;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氢气和合成气,为制氢、合成燃料提供了可能。
3.市场需求的增长生物质能作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生物质能的应用前景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质能的应用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是指以木材、植物、废物等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能源形式的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备受关注。
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生物质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生物质能的应用生物质能的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电。
生物质能可以通过燃烧、气化等方式,转化为电能。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多个生物质发电站,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成为主要的发电来源。
2.热能。
生物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用于供热或加热。
生物质热能主要应用在生活、工业、农业等领域,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地区供暖。
3.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燃料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烧烤、野营等领域。
目前生物质燃料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替代石油的燃料。
二、生物质能的优势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有以下几个优势:1.可再生性。
生物质能的原料来源广泛,不仅包括木材、植物等可再生资源,还包括废旧物资、农业副产品等,具有循环利用的特点。
2.低碳排放。
生物质能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与生物质原料的吸收量相当,因此生物质能的碳排放较低。
3.能源分散化。
生物质能的生产可以较好地结合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使得能源分散化,不仅方便生产,也方便当地居民使用。
4.具有社会效益。
生物质能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同时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生物质能的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就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生物质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1.资源可持续利用。
对于生物质能的原料,需要严格控制采伐量,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地利用生物质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政策扶持。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生物质能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4.公众参与。
生物质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得到公众的广泛参与,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生物质能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物质中的有机物质,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来发电或制热等能源。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的能源战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的概述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概述1.技术的发展历程自1980年代开始,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在此之后,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及其应用”逐渐成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热点项目。
这一项目的启动,为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同时也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在世界能源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国把生物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强化,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加大了对生物质能技术的扶持和推广。
2.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已经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在加大对生物质能技术标准化、常规化、制度化的建设,推进生物质能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其实际效益和经济价值。
在技术应用方面,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特别是生物质热电联产,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了新兴的清洁能源,很多企业纷纷开始投资兴建。
同时,生物质能技术在农林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处理等方面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二、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的现状分析1.技术的优势如此高速发展的生物质能技术,必然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生物质能技术所用的原料可持续性好,能够有效缓解目前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局面,使得这种新兴能源具有高度的发展潜力。
其次,由于生物质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和灰分等物质的环境影响比较小,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相对较少。
第三,由于生物质本身所含的植物颗粒和木制颗粒等可以进行压缩,使得这种能源的储存和运输成本十分低价。
中国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一、生物质发电方式1、直接燃烧发电在国内,直燃发电技术已经趋近完善,单机可达15MW。
由于我国的生物质能主要是以秸秆等农作物为材料,因此国内的生物质燃烧技术大多以秸秆燃烧技术为主。
秸秆直燃发电技术,是将农作物原料(如秸秆等)经过输送系统投入锅炉,在炉内直接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
2、混合燃烧发电生物质原料与煤混合作为燃料进行发电的技术被称作生物质混合燃烧发电技术。
其燃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对于燃料处理和燃烧设备要求很高,是将生物质原料直接与煤混合后投入炉内燃烧:另一种是先气化生物质原料,将燃气与煤混合燃烧产生的蒸汽送入汽轮机发电机组。
3、气化发电经过气化炉的生物质原料转变为气体燃料,净化后直接在燃气机中燃烧发电或者在燃料电池中发电的技术被叫作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二、生物质发电现状生物智能形式多样、应用广泛,涵盖了电力、热力、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
生物质能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能源署在2018年提出,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中被忽视的“巨人”,生物质能将引领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增长。
根据IRENA最新发布的《RENEWABLE CACITY STATISTICS 2020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53700万千瓦,比2018年增长了17600万千瓦。
其中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24GW,约占整个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4.9%。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现已进入产能扩张时期,盈利模式具备可复制性。
中国能源局数据显示,中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由2015年的1030万千瓦迅速上升至2020年的2952万千瓦,到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至3149万千瓦。
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出台的多项行业配套政策为生物质发电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其次,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逐步上升促进了生物质发电厂的扩张建设。
生物质能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策略

生物质能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策略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低碳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生物质能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其所蕴含的能量。
它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可再生等优点,在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生物质能的市场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首先,从能源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而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能够有效地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在政策支持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鼓励生物质能发展的政策措施。
例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价格保障等,以推动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生物质能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前景。
再者,技术进步也为生物质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料制取、生物质气化等领域。
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在生物质发电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生物质发电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生物质发电的原料来源广泛,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生物质发电在未来有望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燃料也是生物质能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它们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随着全球对交通运输领域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生物燃料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生物燃料的制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提高了燃料的品质和性能,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突显,生物质能源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能源领域之一。
生物质能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其总体优势显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类需求,备受人们青睐。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其未来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一、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生物质能源技术是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进行能源转换的过程,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环境的负担和环境污染的减少。
生物质能得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主要因为能够弥补传统能源的不足,逐渐成为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形态多样,包括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电力、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以及生物质能和新能源复合利用等。
其中,生物质电力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其装机容量和电量不断增加。
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早期的技术投资、技术成本、生物质供应成本、生物质能源市场化等。
在能源产业链中,生物质资源往往被视为燃料和生产原料的替代品,我国也大力推行生物质资源开发,鼓励技术创新,发掘生物质资源的潜力。
二、未来生物质能源技术的趋势未来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将体现出以下趋势:1. 生物质供给链的改善生物质资源供应是生物质能源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不能保障现有的生物质来源或者生物质来源无法持续,生物质能源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保障生物质供应可持续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生物质供应计划,调整机制和价格政策,保障全球生物质供应链的稳定性,实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创新是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的核心,包括能源利用办法、生产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源技术的产业化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之一,在产业化进程中,将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具体实施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促进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推动生物质能源技术逐步进入市场。
3. 协同创新和分享协同创新和分享是未来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走向,各国在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中应加强协同创新和分享全球技术资源和专业人才,推动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共同发展。
生物质能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

生物质能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逐渐崭露头角。
它来源广泛,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生活垃圾等。
了解生物质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前景,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政策环境来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物质能发展的政策。
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的共同挑战。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低碳能源,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少。
许多国家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将生物质能纳入其能源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其开发和利用。
其次,能源安全也是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因素。
过度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供应中断的影响。
发展生物质能可以增加能源供应的多样性,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再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就业是推动生物质能发展的又一动力。
生物质能的原料大多来自农村地区,其开发利用可以为农民创造额外的收入来源,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能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
例如,出台了补贴政策,对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热等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引导生物质能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了对生物质能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
在国际上,欧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其中生物质能在其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美国也通过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政策手段,鼓励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应用。
然而,生物质能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政策方面的挑战。
例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投资者的信心至关重要。
如果政策频繁变动,可能会导致投资的不确定性,影响产业的发展。
此外,政策的落实和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政策的效果能够真正实现。
再来看生物质能的市场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
例如,生物质发电技术越来越成熟,发电成本逐渐接近传统能源;生物质燃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法及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法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与日俱增。
现在,我国能源年消耗量占世界能总消耗量的20%以上,而且呈现上升的态势。
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据调查,我国有油料植物为1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大于40%的植物有154种。
且我国的可开发生物质资源总量为7t左右标准煤,其中农作物秸秆约3.5亿t,占50%以上。
因此,加大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农业生物质能源发掘利用,不仅可解决农民的增收和“三农”问题,还可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一、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1、直接燃烧直接燃烧主要包括炉灶燃烧、焚烧垃圾、锅炉燃烧压缩成型燃料、联合燃烧。
炉灶燃烧是传统的用能方式,因其效率低而在逐渐被淘汰。
焚烧垃圾是锅炉在800℃-1000℃高温下燃烧垃圾可燃组分,将释放的热量来供热或发电。
压缩成型燃料燃烧是先将生物质压缩成密度大的性能接近煤的物质,再将其燃烧发电,因其排放的污染尾气小而发展前景良好。
联合燃烧是将生物质掺入燃煤中燃烧发电,此法可减少SO2、NO2等污染气体的排放。
2、物化转化物化转化主要包括干馏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及热裂解技术等。
干馏是把生物质转变成热值较高的可燃气、固定碳、木焦油及木醋液等物质。
可燃气含甲烷、乙烷、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可做生活燃气或工业用气,木焦油是国际紧俏产品,木醋液可形成多种化工产品。
生物质气化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部分氧化法,使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产生的气体可直接作为燃料,用于发动机、锅炉、民用炉灶等场合。
3、生化转化生化转化主要包括厌氧消化技术和酶技术。
厌氧消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将生物质转化为CH4、CO等可燃气体。
同时得到效果很好的可用作农田的肥料的厌氧发酵残留物。
酶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体内的酶分解生物质,生产液体燃料,如乙醇、甲醇等。
二、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1、沼气发酵技术沼气发酵是有机物质在一定温度、湿度、酸碱度和厌氧条件下,经过沼气菌群消化的过程。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取得的成就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取得的成就
中国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分会发布的《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952万千瓦,连续第三年位列世界第一。
此外,“十三五”以来,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逐年上涨,到2019年底,全国已投运生物质发电项目1094个,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254万千瓦。
生物质能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
在“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并在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和生物质燃料方面推动生物质能的利用。
此外,最新发布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指出,生物质能正在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60年将助力温室气体减排超过20亿吨。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我国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引言:农业生物质能是指以农作物、农畜禽粪便、农林废弃物等农业生物质资源或其降解产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转化为燃料、化肥、饲料、化工原料等可再生能源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农业生物质能作为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储量和潜在利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我国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1. 农业生物质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杆、农畜禽粪便等农业生物质资源丰富,但目前大部分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例如,废弃农作物秸秆大量堆放或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2.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我国农业生物质能利用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关键技术和装备不完善。
如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高效的生物质燃料制备技术等方面仍需提高。
此外,由于制约政策的不足,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未能形成较大规模,制约了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广。
3. 环保意识不强:目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环保意识不强的现象,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约束,农作物秸杆焚烧、农禽畜粪便等行为导致大气污染和水土流失。
二、发展前景:1.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物质能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保障。
2.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多种转化、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
例如,生物质能源的气化发电技术、生物质燃料的生产技术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农业生物质能利用创造了更多可能。
3. 市场推广: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农业生物质能市场潜力巨大。
农业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既能满足能源需求又能减少碳排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 环保意识提升: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农村地区也逐渐重视环保问题。
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目前,生物质能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主要应用于生活热水、工业热力、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生物质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利用方式不断优化,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应用领域和更高的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利用主要集中在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热能利用、生物质液态燃料生产等方面。
其中,生物质燃烧发电已经成为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主流形式,目前我国已有多家生物质发电厂投入运营。
同时,生物质热能利用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应用领域涉及工业、居民区等。
此外,生物质液态燃料的生产也在逐步增加,其中生物质乙醇和生物柴油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生物质液态燃料。
未来,生物质能的利用将会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
一方面,生物质热能利用将会扩大应用范围,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和场景。
另一方面,生物质液态燃料的生产技术将会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也将逐步降低,生物质液态燃料将会成为更多运输领域的主要能源。
此外,生物质的生物化学转化也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和发展,生物质气化等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生物质能利用将会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能源支撑。
- 1 -。
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生物质能是指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提取出来的绿色能源,包括木材、农作物、废物、城市垃圾等。
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相比具有更清洁、更环保的特点,也更加可再生和可持续,因此在能源转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利用主要集中在生物质沼气、生物质电力和生物质热能等方面。
其中,生物质沼气是最早开发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之一,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
生物质电力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主要以木材、秸秆等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燃烧或气化发电。
生物质热能则是利用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为建筑供暖或工业使用等。
未来,生物质能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展望更加广阔。
一方面,我国政府将会加大对生物质能的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是在废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质化工等领域,生物质能无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次,生物质能的转化效率也将会不断提高。
传统的生物质利用更多的是机械力、热力和化学反应来实现能源转化,但这些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满足越来越严峻的节能减排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随着人类对生物质能的深入研究,新的高效、环保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正不断涌现。
例如,固体生物质废弃物、食品残渣等的水解酶解技术、生物质升级转化技术等,这些新的技术方法将能极大地提高生物质能的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生物质能与其他能源的联合利用也将会得到推广。
未来,生物质能与其他能源如风力、太阳能等能源的联合利用将会越来越普及,形成更加完善的能源互补系统。
例如,利用生物质沼气和风力、太阳能等能源形成光电互补、风光互补等多能互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能源的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的来看,生物质能利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政府的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的推动都将促进生物质能在未来的应用与推广程度。
同时,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大力度推广生物质能的利用,充分发挥其在可持续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生物质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生物质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的演变中,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逐渐崭露头角。
它来源广泛,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生活垃圾以及能源作物等。
生物质能的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环境污染,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生物质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一、生物质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推动生物质能高效转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日益成熟。
例如,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合成气,进而用于发电、生产化学品和燃料;生物质液化技术能够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油,可作为替代石油的燃料;生物发酵技术则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乙醇、生物丁醇等液体燃料。
未来,这些技术将不断创新和优化,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生物质能在能源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二)生物质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为了实现更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生物质能有望与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在能源存储方面,生物质能可以与电池储能技术相结合,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
此外,生物质能还可以作为备用能源,在太阳能和风能供应不足时补充电力,提高能源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生物质能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增加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户现场配置较小的发电机组,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
生物质能由于其来源广泛、分布分散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应用。
例如,在农村地区,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建设小型生物质发电站,为当地居民提供电力和热能;在工业园区,可以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满足企业的用能需求。
未来,随着分布式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质能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四)生物质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拓展除了在电力和热能领域的应用,生物质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作为替代传统燃油的清洁能源,其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

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获取能量的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能源形式。
当前,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探讨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质能技术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国就有利用农作物秸秆或竹木等生物质进行燃烧的先例。
20世纪初期,世界上建立了大量的生物质能设施,但由于油价下跌和化石能源价格的大幅下降,该技术逐渐被淘汰。
进入21世纪,随着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严重,生物质能技术得到了重新关注和发展。
目前,生物质能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热能利用、生物质电力利用和生物燃料利用三个方面。
二、生物质能技术的现状分析生物质能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应用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地区的生活用能领域。
尽管生物质能技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等。
1.技术挑战当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主要集中在热能利用和生物质燃料利用方面。
在生物质热能利用方面,常用的技术包括生物质燃烧、生物质气化和生物质发酵等。
其中,生物质燃烧技术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其存在能源效率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高等问题,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生物质气化技术相对而言较为成熟,但是其设备复杂、工艺流程复杂,容易受到原料质量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使成本和技术难度不容小觑。
生物质发酵技术主要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但是其需要对微生物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使其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2.经济问题生物质能技术生产成本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尽管生物质是可再生能源,但是其开采、加工、运输和利用等环节的成本都相对较高,这使得生物质能源的价格难以与传统能源相比。
此外,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其市场规模较小,给相关企业和产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质材料,通过化学或生物学反应转化成能源形式的一类能源。
相对于化石能源,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低碳排放等优势,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1.1 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
现阶段主要应用的技术有生物质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
在我国,生物质电力发电装机容量已接近10GW,主要利用的是秸秆、木材和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资源。
1.2 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热电联产是一种高效的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
通过生物质燃烧或气化的方式,发电的同时产生余热,用于供暖、生活热水等热能需求。
这种方式的应用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采用小型的生物质热电联产设备,满足了当地的电和热需求。
1.3 生物质液态燃料生物质液态燃料主要是指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
生物柴油是通过生物质转化得到的一种可替代石油柴油的燃料,主要应用于交通领域。
生物乙醇则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蒸馏等过程制得的一种可替代汽油的燃料,主要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
2.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2.1 增加生物质资源利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取决于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
因此,未来发展需要加大生物质资源的建设和维护。
在我国,要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的统一收储和利用,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同时,研究新型的生物质能够提高生物质的利用效率。
2.2 推广生物质液态燃料生物质液态燃料是未来生物质能源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产量逐年上升,生物液态燃料市场潜力不断增大。
未来可采用多种手段,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加速生物液态燃料的推广应用。
2.3 提高生物质发电效率生物质发电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应用方式之一。
提高生物质发电的效率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和提高电能利用率。
未来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利用高效燃烧技术等,增加生物质发电的效率。
生物质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剖析生物质能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源于可再生有机物质(如动植物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木材等)的能源形式,不仅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性,而且对于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进行介绍,随后深入分析当前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其产业链结构、主要应用领域、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环境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包括其未来市场潜力、技术创新方向、政策支持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生物质能产业的视角,为其投资决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二、生物质能产业现状近年来,生物质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质能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产业规模来看,生物质能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EA)的报告,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在过去十年内实现了翻倍增长,生物质能燃料的生产和消费也在稳步增长。
在中国,生物质能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和生物质燃料年产量均保持较高增速。
在技术应用方面,生物质能产业不断取得突破。
生物质发电技术日趋成熟,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液化等转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同时,生物质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互补利用,如生物质能与太阳能、风能等的联合发电系统,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然而,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生物质资源的收集、运输和储存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生物质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季节性变化使得其收集、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影响了生物质能的经济性。
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生物质能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不够紧密,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引言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一般来讲,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主要包括农业生物质资源、林业生物质资源和工业废水及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燃烧、热化学法、生化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等利用技术,可转化为二次能源,分别为热量或电力、固体燃料(木炭或成型燃料)、液体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原油、甲醇、乙醇和植物油等)和气体燃料(沼气、生物质燃气和氢气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完整的法规和政策体系,生物质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促进能源多元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生物质能具有突出优势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据测算,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为50亿吨左右标准煤,是目前中国总能耗的4倍左右。
在可收集的条件下,中国目前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是传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渣与废水等。
据1998~2003年的统计数据估算(《中国统计摘要》、《中国农村能源年鉴(1998)-1999版)》,我国的可开发生物质资源总量为7亿吨左右(农作物秸秆约3.5亿吨,占50%上),折合成标煤约为3.5亿吨,全部利用可以减排8.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2007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
由此可见,生物质能作为唯一可存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的特点,且为碳中性,加强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表示,国家正在组织编制《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能源林面积将达到2000万公顷;每年转化的林业生物质能可替代2025万吨标煤的石化能源,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达到3%。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林业生物质总量超过180亿吨,其中可作为生物质能源资源的有三类:一是木质燃料资源,包括薪炭林、灌木林和林业“三剩物”等,总量约3亿吨/年;二是木本油料资源,我国种子含油率超过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麻疯树、油桐、黄连木、文冠果、油茶等树种面积约420万公顷,果实产量约559万吨;三是木本淀粉类资源,我国栎类果实橡子产量约2000万吨,可生产燃料乙醇近500万吨。
今后我国将积极促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资发展能源林。
同时鼓励林业生物质能源企业,建立一定规模的原料基地。
将企业的原料林基地作为原料供应的基本保障,原料林基地供应的原料应占到企业年生产需求的50%。
我国还将与法国开发署合作开展“中法生物柴油合作项目”建设。
积极推广试点示范企业建设经验,树立典型样板,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我国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目前还处于起初阶段,发展规模还较小,建设进度慢,在资金投入、鼓励政策措施、生产技术上需要完善。
目前,我国共批准生物质发电项目100个左右,建成30多个,年总发电量40万千瓦;而目前美国每年生产成型燃料60万吨左右,日本26万吨左右。
我国还没有生产出以林业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美国和欧盟国家生物柴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和250万吨。
新型原料的培育、产品的综合利用、高效低成本的转化技术将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生物质能技术三大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一是原料供应从以传统废弃物为主向新型资源选育和规模化培育发展,二是高效、低成本转化技术与生物燃料产品高值利用始终是未来技术发展核心,三是生物质全链条综合利用是实现绿色、高效利用的有效方式。
“十二五”时期生物质能科技重点任务包括:微藻、油脂类、淀粉类、糖类、纤维类等能源植物等新型生物质资源的选育与种植,生物燃气高值化制备及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车用生物燃气示范,生物质液体燃料高效制备与生物炼制,规模化生物质热转化生产液体燃料及多联产技术,纤维素基液体燃料高效制备,生物柴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万吨级的成型燃料生产工艺及国产化装备,生物基材料及化学品的制备炼制技术等。
二.中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中国生物质资源量巨大,约有7亿t标准煤可作为能源利用。
其中,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亿t,其他农业废弃物约1.3亿t。
畜禽粪便和农产品加工业废水经过沼气化处理后,理论L可以生产沼气约75。
亿m’。
林业生物质资源每年可用于能源用途约3亿t。
城市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约1.5亿t。
三.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生物质能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沼气产业基本形成;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02万t,开发了甜高粱茎秆等非粮作物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秸秆直燃发电示范工程正式并网运行。
沼气产业:“十五’,期间,国家累计投资34亿元专项支持沼气建设,直接受益农户达374万户.截至2005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池已发展到1807万户,年产沼气总量约70亿m,,折合标准煤约500万t,可以替代154。
万t原煤;全国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3556处,年产沼气总量约2.3亿m",可替代标准煤约17万t。
生物液体燃料产业:中国总体上人多地少,农业后备资源不足,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粮食供应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使用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发展生物质能的空间十分有限,必须利用未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非粮作物的能源作物。
为保证原料来源,已开发出高品质的“醇甜系列”甜高粱品种;自主开发的固体、液体发酵工艺和技术已达到应用水平,并在黑龙江省建成年产5t的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示范装置。
当前甜高粱乙醇生产技术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资源储存、保鲜,如何实现全年连续生产等。
另外,中国在利用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物质发电产业:中国生物质发电技术可分为直接燃烧发电、棍合燃烧发电、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
到2005年底,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0MW。
其中,蔗渣发电约1700MW,垃圾发电约200MW,其余为稻壳等生物质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
蔗渣发电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区,多为糖厂自备电厂,锅炉大多为中压或次中压层燃炉,亦有使用流化床燃烧炉.《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为生物质电力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kW,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很多企业把投资转向新兴的生物质发电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底,全国已进入立项程序的生物质发电项目105项,约300万kW,平均投资1.1万元/kW。
其中,国外直接燃烧技术及设备占60%以上,80%的设备为12MW的直燃发电系统,发电效率低于25%。
从运行效益上看,由于电站原料适应性较差,电站运行成本较高;从已公布资料上看,投入发电的10多个项目,大部分经济效益较差,需国家提供额外补贴的有8项。
所以,我国应根据生物质资源禀赋和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生物质发电项目,以确保原料保障和项目经济性。
生物质发电的成本主要取决于生物质原料成本和发电效率。
生物质原料成本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加而上升,而生物质原料成本与发电规模有直接的关系。
相关测算显示,当生物质发电项目规模从1MW增加到20MW时,所需生物质原料的收集范围将从1~4犽犿增加到30犽犿以上,致使原料收集、储运、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增加一倍。
实践表明,受生物质资源量和收集储运成本因素制约,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原料收集半径应控制在县域范围之内,项目规模应限制在15MW 以下(混燃发电除外)。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和生物质发电技术经济特点,我国生物质资源相对集中地区(能源灌木林区、农林业加工厂、大型集中农场等)可优先发展大中型生物质直燃/混燃发电和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0MW以上),生物质资源相对分散区域(如广大农业区)可灵活发展中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10MW以下)或与煤混合燃烧发电技术。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在螺旋挤压成型机上,但存在着成型筒及螺旋轴磨损严重、寿命较短、电耗大、成型工艺过于简单等缺点,导致综合生产成本较高,发展停滞不前。
进人2000年以来,生物质固体成型技术取得明显的进展,成型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部分为饲料设备生产厂转型而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目前处于试点示范阶段。
四.生物质能技术现状4.1生物质发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集环保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于一体,从战略需求出发,各国都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开发利用。
生物质发电技术主要包括:直接燃烧发电、与煤混燃发电、气化发电以及沼气/填埋气发电等。
大规模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效率较高,但要求生物质集中、数量巨大,因此大规模进行收集或运输,电站运行管理成本较高;小规模直燃发电技术则效率较低。
直燃发电技术在国外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大部分用于林业废弃物的处理,在丹麦等少数国家也有针对农业秸秆的应用[4]。
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在我国尚未形成系统性研究,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秸秆中含有较高的氯及钾、钠等成分,其灰熔点较低,容易在炉膛内结渣、结焦或沉积于受热面,严重影响生物质燃烧锅炉的换热,甚至造成腐蚀。
目前国内在建的生物质直燃电厂主要依靠国外引进技术,关键设备基本是直接进口或在国内委托生产,既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设备价格也很高,电站建设成本达1.2万元/kW,发电成本太高已成为我国秸秆直燃发电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生物质直燃的另一种方式是生物质和煤混合燃烧发电技术,该技术规模灵活,经济性较好。
美国已有300多家发电厂采用生物质与煤炭混燃技术,装机容量达6000MW[5],但实践中仍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燃煤锅炉的燃烧温度通常介于1000~1250℃,高于生物质的灰熔点,容易引起结渣等问题。
生物质气化发电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质发电技术。
首先,生物质进入气化炉,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部分燃烧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在700~850℃的温度下发生热解气化反应,转化为含氢气、一氧化碳和低分子烃类的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经过除尘、除焦等净化处理,作为燃料驱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组发电。
可燃气体热值越高,发电效率越高。
燃气发电设备对燃气杂质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生物质气化炉和燃气净化装置是生物质气化发电的关键技术设备。
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效率取决于系统规模和采用的气化发电工艺,如兆瓦级以下的简单气化发电系统效率通常低于20%,利用余热发电的较大规模的生物质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效率可高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