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生为本,促进有效教学
实施有效教学的五大策略
新课程教学2020年第16期实施有效教学的五大策略广东省河源市第一小学 黄雪琼 【摘 要】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变低效乃至无效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该是每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以生为本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一、恰当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所要到的要求和标准。
课堂教学目标应围绕三个维度设计:知识与技能维度———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让学生“乐学”。
教学目标设定还应紧扣教学内容,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学生”。
作为教师,每上完一节课之后要认真反思:本节课目标的设定是否恰当?本节课目标的实现了吗?本节课对目标的有效实现还存在哪些问题?二、“以生为本”———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是指教育者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从学生学习实际和需要出发,以学生“有效地学”为核心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流程、方法所进行的规划和安排。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是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重点,其关注点是考虑学生“如何学”。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学生的提高和发展通过学习而获得,而“以生为本”就是为了追求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活而开放的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活而开放的课堂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有效课堂需要开展活而有效的课堂活动与互动,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互动合作轻松活泼,学生在课堂中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取知识,展示自我,发展自己,从而实现轻负高效的目标。
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的师生活动要具有灵活性,在活而开放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锻炼,潜能会得到充分开发,能力会得到提升,进而切实提高课堂整体实效。
以生为本 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以生为本,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本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习活动中,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积极性主体作用自主合作探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的开发与教学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之本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无论教师怎么教,要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培养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只有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尤其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更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激趣就是其中的一种。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刚上课就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郑睿精师重教,以生为本落实高效课堂
Interview“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年前对师者的定义;“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是今天对师者的注脚。
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一位好老师或许就意味着一个好家庭,一个好未来。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作为渝北教坛的一颗新星,在渝北区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大力推进“特色教育强区”建设背景下应运而生,十年来学校积极践行“上善若水•善天下”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现代化教育特色名校进程中,以做好学生引路人的价值标准建设好教师队伍。
着力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教师专业成长体系,提供锤炼能力的平台,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以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潜心育人的专业化的两江教师“梦之队”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十年披沙拣金。
十年薪火相传。
2020年12月30日,重庆市两江中学举行了隆重而又热烈的办学十周年成果展。
十年光阴,两江中学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品牌学校;十年筑梦,两江中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绩。
如今的两江中学从一所年轻的市级重点中学到成为西南政法大学附中、两江中学教育集团挂牌成立,更是进一步夯实了办学的底蕴和厚度。
郑睿郑睿,重庆市两江中学校校长。
物理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
渝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渝北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渝北区优秀教师,重庆市卓越校长工程中新合作培养计划培养对象。
人物档案对话《教师研修》:课程是实现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
对此,两江中学在课程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郑校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以及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时表现出来的自信。
以这些理念为前提,学校跟随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抛弃了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侧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治校思想、以“文化引领、精神聚力、师资优化、管理精细”为发展思路,立足有效课堂,实践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在我校初中部构建了“有效课堂”体系;以课程灵动性、思维灵动性、语言灵动性以及实践灵动性为基准,在高中部构建了“灵动课堂”,最大化地实现了丰富校本课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语言精准、科学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以“生”为本,全面实施有效教学
以“生”为本,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是为了学习而设计教学,而不是为了教学而设计教学。
学生需要的是给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老师教得辛辛苦苦,加班加点,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使学生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也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中要实施有效教学。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1.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时,以新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既要防止超钢教学,又要切实达到教学目的。
教材所介绍的内容是经过高度浓缩的,基本上是知识提要,备课时需要作精心加工,把本堂课内容与社会知识、学生生活实际等有机地融为一体。
使课本知识化,生活化,生动化。
2.研究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点,找出能力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分析、思考及教学经验得出的,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有技能、方法重点。
做到心中有数。
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教学过程设计,备课应尽量写得详细。
因为只有经过文字条理化的语言才会简洁、严密、逻辑性强,才有利于在限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在深入钻研教材,明确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每个知识点的辞别力价值,即找出课堂教学的能力点,通过能力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3.备教法和学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课堂教学的类型,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各种教法都有优缺点,如:传统启发式是传授知识的最好教法。
易为学生所接受,但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创造能力,现代启发式虽有利于训练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能力,培养探索精神,但教学耗时多、进度慢。
备课时应尽量结合两者的优点,克服其不足,形成综合启发式教学程序。
在方法的选择上,要坚持“最优化”的观点。
打造生本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纵深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是我校教育观;
“带好每个班级,教育好每个学生”是我校工作落脚点; “均衡编排班级,重视生本课堂打造”是我校具体措施。
三、具体措施
1.依靠教师 塑造精英团队,为生本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2.立足课堂
紧抓校本研训,为生本课堂衡发展,为生本课堂提供主体保证
周末作业反馈节选
四、取得效果
1.学校荣誉档次渐高。 3.创建工作上新台阶。 5.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2.教育质量连创辉煌。 4.办学条件逐渐改善。 6.……
•谢谢指导!
4.注重监控 加强科学监管,为生本课堂进行保驾护航
措施一、依靠教师——塑造精英团队,为生本 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1. “四动” 助推教师发展 一是目标鼓动 二是任务推动 三是课题驱动 四是教师互动 2. “四爱” 引领教师发展。 一是爱自己,栽培自己 二是爱学生,成就学生 三是爱家庭,经营家庭 四是爱生活,享受生活
一是平衡分班和小班化管理。
二是落实“后20%学生帮扶制”。
三是构建“家校一体化网络”。
措施四:注重监控——加强科学监管,为生本 课堂进行保驾护航
1.教师维度: 一是实施行政“三个随”。 二是落实讲义印刷审批制。 三是坚持每测必析谈话制。 2.学生维度: 一是实施德育“六个抓”。 二是落实校讯通监控制。 三是坚持周末作业反馈制。
2.完善课堂“六个一” ———创建“生本课堂”模式
一是“一评”,点评上节课作业完成情况 二是“一查”,检查对知识巩固掌握情况
三是“一教”,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五是以校际携手为平台,加强课堂交流
六是“一思”,总结得失,教学反思
课堂“六个一”备课节 选
措施三:关爱学生——实现均衡发展,为生本 课堂提供主体保证
以生为本提高中职语文有效教学
得很 辛苦, 生学得 很痛苦 , 学 生并没有 得 到应有 的发 展。要 改变语文 教 学 学 但 中高耗 低效 的状 况, 必须实 现有 效教学 。经过教 学 实践和探 索, 认为可 以从 我
以下 几个 方 面 提高 语 文教 学 的有 效 性 。
学 这些 课文 时, 到好 处地 引入专业 知识 , 引导学 生结 合专业 知识 去理解课 恰 或 文 内容 , 会使语 文课 堂教 学锦上 添花 。语文教 师还应 重视 第二课 堂的 开辟, 将 以弥补 课堂 教 学 的不足 , 如设计 模 拟应 聘 、营销 、商 业谈 判 等场 面, 开展辩
茫然 。
证会 、演讲 比赛 、组 织 实地 参观 , 实 习专 题调 查或 实 习小 论文 等, 写 通过 与 专业 密切 相关 。 富多彩 的第 二课 堂活 动, 丰 既扩大 学 生的知 识面 , 提高实 用技
能, 进智 能的提 高, 使学 生课余 生活 丰 富多彩, 促 又 促进学 生 的健 康成 长 。
2创设和谐的课童教学环境 。 树立服务意识 语文老 师要 打破 陈旧 的教学观 念, 真正树 立 以生为本 的教 学观念 , 课 要 在 堂中树 立服务 意谀 , 到把 “ ”的权利 还给 学生, “ ”的任 务派给 学 生, 做 玩 把 做
把 “ ”的机会 让给 学生, “ ”的使 命 留给学 生。从 而将 学生 由被动 接受 说 把 创
1认清 形势 , 变教学 理念 转
语 文文 实践 活动 中渲染 职业氛 围 、创 设职业 情景 , 置职 业任 务, 布 培养职 业意
识, “ 使 职业 ”成 为语 文 实 践活动 的纽带 。在 现行 的 职业 学校 语文 教材 中, 很 多 篇 章涉 及 到 专 业 知 识 ,《 国 古 代 的 几 种 建 筑 》 说 不 尽 的布 达 拉 我 、《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以学生中心的有效教学真实含义与优势首先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含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和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最佳教学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课堂教学,从而推进整个课堂教学由教向学的彻底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己活动、自己探索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二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是“教”,而是“学”。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
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课堂教学形式是"三统一",即统一的上课时间、统一的上课进度、统一的课程考试。
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思维方式和目标志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且这些不同还随着时间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二、教学组织“以人为本”。
人的差异性是社会的客观存在。
而人们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又使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进一步扩大,而且更为多样化。
由于人们的认知特征、情感方式、个性结构的巨大差异,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承担社会角色的不同,在成人中,由于不同个体受教育程度和经验结构的差别,还由于因此产生的对人的生命价值取向的千差万别,就有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传统的课堂面授教育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往往也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以生为本,立足差异,促进教学
以生为本,立足差异,促进教学在教育领域,以生为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它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为出发点,立足差异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差异性,促进教学则是指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就这一理念进行探讨,探讨如何立足差异,以生为本,促进教学。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立足差异。
以生为本是指把学生全面的、多元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尊重学生的思维和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重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差异。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地发掘和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应该立足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因为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灵活应对,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供更多的独立学习机会;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多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逐步跟上教学进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关怀者。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7篇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7篇篇1本学期,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为未来的教学制定合理计划,特做此工作总结。
以下是我的有效教学工作总结。
一、工作目标和背景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背景方面,考虑到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和能力水平,我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计划。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本学期我主要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演示、讨论、探究等。
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还通过组织课堂活动、课外拓展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三、教学过程与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和指导。
同时,我还通过布置作业、考试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期末考试中,班级平均成绩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有所提高。
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激励;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计划;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三是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以生为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以生为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经常说的有效教学,其实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而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呼唤有效教学,只有教学有效了,学生才会学得轻松,他们的学习成果才会更加精彩. 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重以生为本,让学生的情感、内在经验和求知的欲望都能得到释放,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深层次的感悟,在随机生成中走向完善.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一、释放学生的潜能和问题意识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学生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 而学生的已有经验、智慧和知识都应该成为学习的动力之源和能量之库. 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依托学生资源进行教育,那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利用已有知识获取新知小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铺垫的,我们可以指导他们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把自己获得的体验,积累的经验,以及刚刚学到的数学知识,逐步形成数学技能. 因此,我们在教学新知识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把握好它们和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获取新知,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带着学生走近教材”,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有效地把新知纳入到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例如,在教“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先自己猜猜长方形、正方形的边与角有什么特征,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当我看到学生用量、对折等方法证明了自己的猜测时,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成功的.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学生可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我没有漠视他们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既没有消耗他们的问题意识,也没有冷却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样的教法合乎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应该是最佳的选择.2. 发挥个性思维,提高学习智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的.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以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智慧. 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会有许多完美出彩的地方,但是我们的预设有时会出意外,面对意外,我们要学会抓住契机,捕捉亮点,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适时地调整教学进程,说不准这样的意外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例如,在教“认识角”时,我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做一做角,有好多孩子都是按照书上的方法去做的. 但是有一位调皮的小男生,他把自己手里的小棒对折了一下,也变成了一个角. 他兴奋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这个角有创意吧!”我笑着点了点头,这时,有一位男生也站了起来,他说:“老师,你看,我的胳膊弯一下,也是一个角啊!”所有孩子都笑了,但是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我给予他们表扬. 这两个孩子的想法,就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 我对于他们的表现立刻予以表扬,让他们有了成就感,也无形中鼓励了其他学生的创新欲望,他们的思维也不再受书本的局限了. 这样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思考,还能使他们兴致盎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真正地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二、让学生体验成功和生成新知如果要想学生有所发展,就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获得成功体验的主要场所. 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把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利都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1.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获得过一次成功,便会激起他们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些可以体验到成功的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到成功,在探究中发展思维. 这样的学习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让他们不再认为学习是痛苦的事情,而是他们快乐的体验.例如,在教“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各种三角形,让学生去拼摆. 在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摆之后,他们逐渐会发现一些规律: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然后,再引导学生探讨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最后成功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用这样的方式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满怀期待,在操作失败之后,再重新拼摆,最后获得成功. 他们会因此而更加喜悦,也真正体验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探究知识的乐趣.2. 在合作交流中生成知识每名学生生长的环境都不同,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也就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让他们小组合作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当然,这样的合作还能促进学生情感上的交流,思维上的碰撞,对于他们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教“长短”时,我先让孩子们观察自己学具袋中的物品,然后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让学生先初步感知什么是长,什么是短. 之后,再让学生自己操作,寻求比较长短的方法.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到的、揣摩出来的方法,让他们亲自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他们的知识生成显得很自然,不露痕迹.总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我们就要坚持以生为本,真正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释放他们的潜能和问题意识,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获取新知,并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提高学习的智慧,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并在获得成功时生成新知.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有用的数学.。
以生为本,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以 生 为 本 ,构 建 ( 渭 源县 职业 中等 专 业 学 校 , 甘肃 渭源 7 4 8 2 0 0 0 )
摘 要: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要 以 学 生发 展 为本 . 以能 力培 养 为 立足 点 . 以促 进 学 生 综 合 能 力的 形 成 和 发 展 为 目标
新课标 强调“ 以学生 的发展为本 ” , 以培 养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 , 强调 “ 三 维 目标 ” 的 整 合 和 学 习 方 式 多 样 化。 有 效 教 学 的核 心 是 教 学 的 效 益 。 通 过 课 堂 教 学 使 学 生 的 知 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三 者 协 调 发 展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要 根 据 学 科 特 点 和 学 生 实 际 ,注 重 教 学 情 境 的创 设, 有效 利用 学 生 的亮 点 、 起点 、 疑 点 和错 点 。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 培 养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 合作 学习和探 究学习 , 落 实 以 学 生发 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效评价 教学 . 实 现 数 学 课 堂 的有 效 构建 。 以生 为本 。 全 面 把 握 课 程标 准优 化 教 学 策 略 要 正 确 解 读 课 程 标 准 进 行 教 学 设 计 .从 分 析 学 生 出 发全 面把握学 生已有知识 、 实践体 验 、 生活经验 、 学 习 兴 趣 及 认 知 规 律 等 实 施 教 学 。 根 据 课 程 标 准 与 学 生 实 际分 析 并 处 理 好教 材, 挖掘教材 , 把 握 教学 核 心 内容 , 选 择 并 适 当补 充 相 应 的 素 材, 采用 多样 的 、 切 合 实 际 的教 学组 织 形 式 和 教 学 方 法 。 二、 以 生 为本 。 挖 掘 学 生 潜 力促 进课 堂教 学有 效 生 成 精 彩 的课 堂 不 完 全 依 赖 于 课 前 预 设 .学 生 的差 异性 和 教 学 的开 放 性 使 课 堂 呈 现 出 丰 富性 、 多 变 性 和 复 杂性 。 教 师 要 充 分发挥教学机智 , 处理 好 预设 与 生 成 的 关 系 , 把 握 好 教 师 的 教 与学生 的学 . 调 节 学 习 的难 度 与 思 维 的 坡 度 . 发 现 学 生 的亮 点, 捕 捉课 堂精 彩 生成 点 , 有 效 利 用 课 堂 中学 生 的各 种 生 成性 资源 , 弥 补教 学 设 计 预 设 中 的不 足 。 课 堂 教 学 在 面 向 大 多 数学 生 的 同 时 ,对 学 习 有 困 难 的 学 生 和 学 有 余 力 学 生 也 要 给 予适 当的 关 注 , 帮 助完 善学 生 的个 性 特 长 。 1 . 以生 为 本 , 挖 掘 学 生 的 亮点 激 发 的 兴 趣 。 以生为主 的课 堂教学 , 是 以唤醒学 生 的主体性 , 培 养 学 生 的创新精神及促进 学生整体 素质全面提 高为 目的 , 以 激 励 学 生主动 参与 、 主 动思考 、 主动探索 、 主动创 新为 基本特 征 , 以在课堂 教学过 程中建构 具有 教育性 、 创造性 、 实 践 性 的 学 生 主 体 活 动 为 主 要 形 式 的 一 种 新 型 的 教 学 观 和 教 学 形 式 “ 成功 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 而是 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 ” 。 学 生 在 愉悦 的气 氛 中 学 习 , 能够产生 强烈的求知欲望 , 提 高 自主学 习能力。 我 常 从 四方 面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营造宽松 、 民主、 和谐 的课堂教学气氛 ; 合理设 计教学情 境 : 讲 究教学语 言 , 增 强教学效果 ; 巧设练 习, 让 学 生 品 尝 学 习乐 趣 。 如讲 “ 点 到 直 线 的距离 ” 时, 抓 住男 生喜欢踢 足球的特点 , 我 提 出: “ 点 球 位 置 离 球 门多 远 ? ” 学生: “ 1 2 码。 ” 我又问: “ 1 2 码 是 哪 个 位 置 到 哪 里 的距 离 ? 是如何度量的? ” 学生议论纷纷, 这 时 向 学 生 作 正 面 回 答, 接着下定 义 , 就 突 出 了 内涵 。 学 生 接 受 新 概 念 , 并 掌 握 得 快而且牢 固。 2 . 以生为本 , 把 握 学 生的 学 习起 点 有 效诱 导 。 《 数学课程标准》 指 出: “ 数 学 学 习 活 动 必 须 建 立 在 学 生 的 认 知 发 展 水 平 和 已 有 的 知 识 经 验基 础上 。 ” 这 要 求 教 师 根 据 学 生的认知 发展水平 、 认知规律 、 学 习 准 确 把 握 学 生 的起 点 , 为 课 堂 有 效 课 堂 提 供 保 障 。 教 学 中可 采 用 以 旧 引新 , 沟 通 引趣 : 揭示矛盾 , 设 疑生趣 ; 故 事开场 , 引发兴趣 ; 制 造悬念 等方法 ,
以生为本,以学代教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培养和发展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提出了颇具贡献的“行知”理论。
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立足现实基础,阐述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学,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以生为本以学代教有效课堂课堂教学一、问题的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严重紧缺,形成了学生只要愿意读就能入学的现状。
这部分学生不仅学习落后,而且还存在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精神状态和学习动力。
另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具有专业化、生产化的特点,学生没有生产实践的相关知识,学起来有困难,而课堂教学又以走流程、走形式为主,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如何改善这一情况,成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以学代教。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中,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他认为,教师如果只“教书”或只“教学生”,那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迪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三、以生为本,以学代教如果说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制高点。
可是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讲台上激情高昂地唱着“独角戏”,而学生则规规矩矩地坐着、听着。
课上完了,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了,那么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这是把学生当成语言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典型表现,试问,学生怎么可能愿意去学,课堂气氛又怎么能活跃起来?1.以生为本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有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课后反思)
有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课后反思2012.12.25.
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与低效、无效教学不同,有效教学特别注重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维目标”是一个完整、协调、互相联系的整体。
同时,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而是要注重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因此,有效教学主张教师树立教学目标的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使教学目标价值的实现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中,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这个方面,我们往往做得不是很好。
不求上进或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往往不愿花时间去认真备课,更不讲究什么三维目标了,平时都是拿着别人的教案及参考书去胡乱的上一些,应付过关而已。
在此,我想向大伙提个醒:要上就尽力上好每一节课,要不就别干教师这行了吧!别再误人子弟啦!。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有效教学“以生为本”,就教育而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爱人,关爱人的生命,关爱人的生存环境。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有效学习最重要的内部条件:一是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二是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以生为本的课堂就是追求有效且高效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而生本化阅读就是一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阅读,是一种建构性的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是融合作与探究于一体的阅读,是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方法。
而这种方法的习得,必须依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渗透生本化理念,在课堂上进行生本化阅读教学。
那么该怎样进行语文生本化阅读教学呢?在实践中,我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去关注:一、生本课堂开始于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显得至关重要。
于永正老师强调“隐性备课”,注重“备学生”、“备学法”。
是的,追求生本课堂在教师备课之始就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心中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以学生的原有水平、年龄特点为出发点。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中提出了“生命体”的概念,它针对的是现实教育中对“人”的忽视。
如果教育忽略了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教育的本质便被可悲地异化了。
在备课中,我们应当通过学情分析,去帮助教师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备课环节,我比原有的单纯备教案多了一项对学生预习单的了解。
以生为本,优化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行 为 。 我 们 通 过 形 式 多 样 的 校 本 教
研 , 导 教 师 牢 固 确 立 以生 为 本 的 教 引
育 观 , 导 自主 、 作 、 究 的 学 习 方 倡 合 探
式 , 复学 习并深 入理解 “ 学 后导 , 反 先
问题 引领 ” 堂ຫໍສະໝຸດ 教 学模 式 的 核 心 内涵 , 课 大 力 摈 弃 课 堂 教 学 中 的无 效 行 为 。上 学 期 , 们 认 真 组 织 开 展 各 学 科 教 师 我
教 学模 式为抓 手 , 以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为 目标 , 力 打 造 务 实 、 效 的 课 努 高 堂, 学效果不 断提升 , 力 地促进 了 教 有 学 生 综 合 素质 的 发 展 。
一
听 、 一 个 课 例 。 各 层 级 教 研 活 动 精 评 心组织 , 求实效。 力 () 集体 备课 。 我 们 坚 持 不 断 完 1 抓 善 规 范 集 体 备 课 操 作 流 程 和 方 法 。 在
竞赛 、 秀课 例评 比、 秀教育叙事评 优 优
比 等 活 动 , 力 地 提 升 了教 师 参 与 课 有
有 效 课 堂 教 学 过 关 活 动 , 成 了 人 人 改 的 自觉 性 和 创 造 性 。每 学 期 末 , 形 学 争 上 过 关 课 、 板 课 的 良好 局 面 。 样 校 都 对 课 改 工 作 表 现 突 出 的 年 级
高。同时 , 期组织教学反思交流会 , 定
进 行 思 维 碰 撞 , 现共 同 发 展 。 实
讲 的 情 况 , 于 严 重 超 时 的 , 时 提 对 及
醒 、 止 。 听 课 人 员 每 节 课 后 , 机抽 阻 随
( ) 范 引 领 。 为 了 加 快 课 改 进 3示 程 、 进 教 师 整体 业 务 水 平 的 提 高 , 促 我 校 充 分发 挥 各 级 骨 干 教 师 的示 范 带 头 作用 , 过 专题讲 座 、 学 观摩 、 对 通 教 结 互 助 等 形 式 , 领 全 体 教 师 不 断 刷 新 引 理念 , 化课堂 , 力提高教师专业化 优 努 发展水平 。 3着 力“ ” 优 化 评 价 激 励 机 制 . 促 , 学 校 每 学 期 都 举 行 一 次 教 师 课 改 论 坛 , 加 学 校 论 坛 的 人 员 由各 教 研 参
以生为本,打造有效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策略
以生为本,打造有效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策略发布时间:2021-03-24T09:30:14.020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14期作者:刘冬珍[导读] 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的构建时,一定要有教学计划、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的反馈,要与小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制定学生可以接受,且能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刘冬珍鹰潭市第一小学摘要: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的构建时,一定要有教学计划、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的反馈,要与小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制定学生可以接受,且能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小学英语为载体,对以生为本,打造有效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策略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个人观点的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教学;问题原因;课堂策略小学英语教师要积极的构建英语教学课堂,培养好学生的英语思维,扎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打造口语化的训练课堂,打造科技化的教学课堂以及打造游戏化的实践课堂,优化英语教学。
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与原因: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懈怠情绪,尤其是在自己遇到困难,如单词记忆的困难,以及语法理解上的困难以及作文写作的困难,这些都会降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小学生的自律性较低,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一些小学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兴趣不够高,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课程,教师过分拘泥于传统的教科书文本内容,讲解时生硬,缺少学习扩展练习,只关注教材的教学问题,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提升,没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自身的教学素养还是有待提升。
二、打造有效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策略(一)英语教师要打造口语化的训练课堂,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打造口语化的训练课堂,让学生可以大胆的、正确的、流利的进行英语的对话。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大力开展合作化的英语教学,尤其对于口语练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成小组,以教材中得到对话为例,进行模仿性的练习,学生在对话的演练中,不仅提升了口语的呢能力,还提升了应变的能力,学生的随机反应可以很好的体现在英语的对话中,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也可以相互学习,一起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
生本教育观念促进教学发展
生本教育观念促进教学发展【摘要】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思想观念至关重要。
“以生为本”的人本思想,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教师主体,以教定学”,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转变。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坚持生本教育观念,才能达到教师轻松教学,学生乐学的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本教育;语文;教学;创新所谓“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目前,在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师生关系理念,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无可争议的主流意识。
在实践教学中,令我深有体会是老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智力,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以生为本,把他们看作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从而达到教师教得轻松了,学生学得快乐的目标。
一、以学生为本,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创新教育语文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但是由于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以及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和数学、英语相比语文逐渐成为他们普遍认为可学可不学的学科。
只要是中国人都会点汉语,因而,初中语文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然而,语文学科学习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他们其它学科的学习。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大部分还处于灌输――接受的模式,或老师设套学生解套。
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处于听讲――写作业――巩固练习的方式,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将知识和结论准确的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就算完成了任务。
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倾听,“听”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了听客,这种学习使学生学习方式呆板、机械。
教师教的费力却不见成效。
如果还不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教育必然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更跟不上教育时代的步伐。
因此我们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大胆创新。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渠道,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多种途径,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将显得尤其重要。
以生为本,有效实施生活数学教学策略
以生为本,有效实施生活数学教学策略培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智力发展水平、学习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影响,在学习生活数学的过程当中,显现出诸多困难,教师应以生为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适时创设生活情境,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等,提高学生学习生活数学的有效性。
标签:新课标生活数学教学策略引言培智学生注意广度狭窄,记忆短暂,思维反应慢,较长期处于形象化、直观化的思维状态,加之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落实新课标,面向全体培智学生,满足个性化需求,让每一个学生从生活数学学科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成为一个现实紧迫的问题。
现以试用生活数学新教材中《得数是2的加法》为例,阐述相关的探索与做法。
一、利用原有知识,建构新授知识学习的桥梁学生学习生活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都是在具备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基础之上完成的。
对教师来说,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数学知识,还有哪些没有掌握的,即在教学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关注学生的前在、潜在差异状态,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找准学生学习切入点,再实施教学。
二年级下册新教材《得数是2的加法》主要内容包括:认识2的组成,了解2的加法的含义,认识“+”和“=”,会书写2的加法算式。
其中,了解加法的含义是重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加法,教师在讲解加法含义上,要充分从培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合”的概念。
由于学生已学习了2的组成,知道1和1组成2,因此,教师可以在认识2的组成基础上,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呈现:2名学生在打扫卫生,手里各拿着一个扫帚,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出图上是谁?在做什么?每人手里有几把扫帚?分别用什么表示(1)。
两个同学再将扫帚放在一起,引出加法的概念。
由于“合”是建立在学生已学“2的组成”基础上的,学生很快地理解了加法的含义。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新课标强调师生在教学中应积极参与交往、共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生为本,促进有效教学
自新课标施行并纵深推进以来,有效教学已成为校园内热门且比较突出的一项议题。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主要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过认真的准备活动,借助合理化、科学性的策略运用,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较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基础、发展和创造等能力取得良好发展的一种课程活动形式。
然而我们沉思静想,竟然有一种“蓦然回顾,却还在攀登爬高处”的困惑。
难道有效教学就跳不出齐天大圣的“金光怪圈”吗?答案是否定的。
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
一、将有效教学与情趣教学牵手,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的兴趣主要分为表象兴趣和理性兴趣两大类,前者是由于人的各种感官受到外来刺激综合而成,后者则是一种潜在的隐性情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各类途径和有效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表象兴趣,促使其在量的积累中不断变化而逐步发展为理性情趣,才能为数学情感学习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
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因此情趣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创设了如下多媒体情境:“贝贝使者”准备访问邻国都城,他先是选用正方形车轮,可车子无法开动;接着改坐
椭圆形车轮的车子出访,虽然开得动却颠簸得很厉害;最后改坐圆形车轮的车子顺利出访,一路顺风、好不惬意。
笔者就此提问:圆形与正方形、三角形有哪些不同之处?圆形车轮为什么能够平稳前进而其他的就不行呢?在如此情境下,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学习思维异常活跃。
二、将有效教学和能力培养牵手,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
新课程理念在继承传统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鲜明地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并提倡开展以认知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情感为灵魂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
而能力因素是以自主学
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
这是基于“以生为本、素质发展”指导思想下的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
如教学梯形面
积公式推导内容,在创设问题情境后,笔者没有直接进入教学程序,而是提出如下问题:请大家回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得出的?学生在点拨和激励之下,采用了“割、补、切、拼”的方法,把梯形分为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尝试。
教师再次启发:观察各自所拼的图形,它们的底、高、面积与梯形的底、高、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这种关系,究竟能否推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下,学生借助已有表象最终如愿以偿。
三、将有效教学与创新实践牵手,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持续发
展能力
创新是一种教学相长现象,它包括教学创新和学习创新两个方面,而且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谓学习创新,就是通过教师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善于发现一题多解的方法。
而教学创新,就是指教师在根据实际需要,在熟练把握教材结构基础上,对教学理念、形式方法、教学内容、作业练习及学习考评等方面,进行不落俗套和不拘形式的变换和改进,让学生常有新鲜感。
比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可在教学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家居住面积,课堂教学中适时汇报调查结果,从而引出面积及其单位的概念。
再如作业练习的创新――在复习平面知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设计练习如下:为学生提供31.4 厘米长的一根绳子,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形状,它们的周长是否相等?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如此问题迎合了小学生“求异、求新、求趣”的学习心态,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四、将有效教学与激励评价牵手,以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
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活动而言,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传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会某一种或几种异于寻常的解题方法,而在于如何培养他们勇于进取的学习信念和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
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一方面要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构建和谐关系、施展个人魅力和讲究教学艺术等途径,充分发挥亲师信道的情感智力效应。
再如,在开展因材施教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以激励为主的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品质欠佳的潜能生和问题学生,更要激之以情、导之以行和有效规范,不断增强他们学习方面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逐步取得千里跬步、细流江海的教学效应,为有效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断锦上添花。
以上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综上所述,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性教学既是一项值得重视和为之探究的永恒实践课题,又是考量师风师德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们应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为之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