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诗歌与北宋诗坛_刘秋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 第2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l. 11, No. 2 2009年4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Apr. 2009
收稿日期:2008-12-01
作者简介:刘秋彬(1973-),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文学硕士.
大名诗歌与北宋诗坛
刘 秋 彬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41)
摘 要:大名诗歌包括隶籍大名的诗人及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的诗作,其中以仕宦、游历诗人为主。那些来自不同地
域文化背景的诗人一方面繁荣了本地诗坛,有效地参与了宋型诗的建构;另一方面在诗歌中还有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尤其是异地寄赠传播了地域文化。
关键词:大名诗歌;宋型诗;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065(2009)02-0044-03 程杰先生认为宋代文学有4个富有特色的地区,即京东、京洛、江南(含淮南)、巴蜀。这4个地区或盛产名士,或文人聚从频密,在文学以及思想文化
诸方面都引人瞩目[1]
。大名作为河朔咽喉,国之北门,处于北宋对抗辽国的军事桥头堡,文学成就难与以上4个地区相比,但大名诗歌还是有效地参与了宋型诗的建构,在北宋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大名诗歌包括隶籍北宋大名府的诗人及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的诗作。第一类诗人:《全宋诗》辑录大名籍诗人33人,诗373首,存诗5首以上者11人,10首以上者4人;第二类诗人:人数众多,既有政治地位显赫的高官,如寇准、韩琦、文彦博等,又有文坛上卓有声誉的名家,如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等。
一、大名诗歌与宋型诗的建构 1. 本籍诗人
宋白与刘筠是北宋大名籍诗人中存诗数量最多的两位,宋白今存《宋文安宫词》一卷,刘筠今存《肥川小集》一卷,《西昆酬唱集》收诗73首。宋白被
杨亿称作“文章盟主”“儒林之木铎”[2]12 998
,从现存资料看,宋白是宋代较早创作连章体宫词的诗人,与唐五代宫词相比,有以下变化:由直录时事到述古言今;由宫怨到颂圣;由描述日常生活情趣到记录典章制度典例习俗。
在宋型诗建构中走出重要一步的是西昆体诗人。刘筠在西昆体诸家中地位仅次于杨亿,“景德以来,
居文翰之选,其文辞善对偶,尤工为诗”[2]10 088
,与杨亿齐名,时号“杨刘”。他的诗歌主要收录在《西昆酬唱集》中,咏物、咏史诗,淡化、虚化诗中“情”
的成分,情感趋向内敛含蓄,注重内在的心理超越,情感表达理智化;诗歌结构讲究逻辑性,娓娓有序;逞才炫学,典事密集,追求艺术化和精致化的诗学审
美理想[3]
。
2. 游历诗人
大名在北宋前期是北方文化中心,有两个时段文人聚会引人注目:
一是太宗年间,既有本籍的王祜、柳开、臧丙、范杲,又有客居、游学于此的寇准、张咏、王禹偁、张景等人。他们或以施政果敢,刚正不屈见称,如寇准、张咏;或以恢复道统为己任,为宋代文学复古发端,如柳开、王禹偁。
二是仁宗景祐年间,杜衍知天雄军,此时“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客居大名,门生云集。石介称赞“千里犹比肩,四贤今连甍。相聚诚可乐,相得良有
情”[4]3 417
。此间前后,石介也曾到大名游历,凭吊柳开,慨叹魏地雄壮山河孕育出河朔士人清刚敦厚之气,“全魏地千里,雄大视区宇。黄河为血脉,太行
为筋膂。地灵育圣贤,土厚含文武[4]3 410
。”
这些人不以诗歌为能事,没有形成揄扬风流的诗歌唱和活动,但他们为宋代诗文革新造势,在宋代诗风与文风的构建上做出了贡献。宋诗自立始自欧阳修、梅尧臣诸人,梅尧臣被刘克庄尊为宋诗“开山始祖”,欧阳修主盟文坛20余年。他们在以复兴“风雅”为号召,推行诗文革新时使用的词汇是“复古”,而以大名为中心的河北、京东士人在宋代诗文复古中起着导夫先路的作用。
元丰三年(1079)前,大名是宋辽使臣往来必经
第2期 刘秋彬 大名诗歌与北宋诗坛 45
之地。守官对使节盛情款待,尽地主之谊。若恰逢故人,则往往流连数日,宴饮游从,有诗篇留存。北宋使臣中在大名留有诗篇的有王安石、苏颂、郑獬、刘挚等。
3. 仕宦诗人
治平二年(1065),苏辙得韩琦推荐,先为大名府留守推官,寻改安抚总管司机宜文字。次年四月,苏洵卒,苏轼兄弟扶柩归蜀。苏辙任职大名仅一年余,所作诗歌现存23首。身处异乡的诗人对节序的变化最为敏感,与气候温润的江南和蜀地相比,大名的春天常在风沙飞扬中姗姗来迟,“城中二月不知春,唯有东风满面尘。归意已随行客去,流年惊见柳条新”[4]9 846。语言的隔膜更使他们倍感寂寞,“无人携手共吴语,得意摇头时越吟[4]9 844”。
熙宁年间是宋代诗歌一个重要过渡时期。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退居颍州,次年七月卒于此,这标志着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文学集团(含梅尧臣、苏舜钦)的结束,此时,诗坛代表人物是王安石与苏轼。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如火如荼的推行新法,熙宁二年(1069),苏轼居父丧罢返汴京,四年,被贬杭州,后来在元祐诗坛独领风骚的苏门文人集团尚未形成。熙宁二年二月至六年二月,韩琦任职大名,创作诗歌130余首,其中主要是与僚属唱和之作,大名幕府唱和成为此际北宋诗坛一道亮丽的风景。
宋代诗坛声势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江西诗派,黄庭坚被尊为江西诗派之宗。“山谷体”成为可供时贤后学模范的诗歌创作范式。熙宁五年(1072)至元丰三年,黄庭坚任北京大名府国子监教授,清闲的学官生活一方面使黄庭坚得以博览群书,增加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他结识了谢景处、苏轼、晁补之等人,砥砺唱和,提高诗歌艺术技巧,是“山谷体”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大名诗歌与地域文化
大名诗坛诗歌创作以仕宦、游历诗人为主,那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诗人一方面繁荣了大名诗坛,另一方面在诗歌中还有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尤其是异地寄赠传播了大名地域文化[5]。
1. 景观的描述,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大名寄赠诗往往含有景观指向,即诗中有对行人所到之地景观的描写,而且应是最具地域特征的景观,因此这类诗可看作是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这种体认可以是本人亲历认知的,也可以是从典籍及前人诗文中习得的。
北宋时期,黄河频繁的决溢,是影响大名府地区人民生产与生活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治河成为大名地方官要务,黄河也在大名诗歌中屡屡被提及。诗人笔下关注更多的是桀骜不驯的黄河给民生带来的疾苦,如梅尧臣“地息戎马牧,民苦黄河流。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4]3 322。元丰四年,黄河在澶州临河县决口,北流入永济渠,大名府南乐、馆陶、宗城、魏县等在两河间受灾严重,县城被迫迁址。贺铸诗中描写了洪水过后的一片凄凉景象:“带沙畎畆几经淤,半死黄桑绕故墟”、“莫问居人溺与逃,破篱攲屋宿渔舠[4]12 590。”
“邺”“铜台”或“铜雀台”常用来指代大名。邺城在曹魏及两晋北朝一直作为本地区政治文化中心,隋唐五代时魏州治所贵乡多被人称作“邺都”,除了地缘关系,还在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同构。“邺下风流”是任职官员的追慕对象,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频频登临遗址,抒发怀古幽思。“西园清夜景,公干不同游。缅想建安盛,西园飞盖游。初筵会才雅,今夕继风流”[4]3 520。
诗人对这些景观的吟咏常含有对历史的追忆。如咸平六年,温仲舒以刑部尚书知大名府军,杨亿作《大名温尚书之任》[4]1 386:
窣云楼堞古铜台,幕府池塘菡萏开。毕万山河千里迥,亚夫钟鼓九天来。属鞬前队射雕手,载笔初筵倚马才。命将文昌非细事,星光昨夜动昭回。
幕府又称“莲花府”,源自南朝齐安陆侯萧缅,他称赞王俭幕府之盛“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6]406。城楼高耸入云,雄壮险绝,府中荷花绽放,旖旎芬芳,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大名蒙上一层轻柔美丽的色彩。三家分晋,晋国大夫“毕万”的后人建立魏国。西汉景帝时,吴楚赵等七王叛乱,大将周亚夫受命平乱于此。幕中既有勇猛善战的“射雕手”,又有草檄诗文的“倚马才”,可见人才之盛。
2. 名物的记载
压沙寺梨大名府压沙寺以梨花之盛著称,是幕府官吏宴饮游赏的场所。压沙寺梨更是以味美驰名。大名地处黄河冲积扇上,土质适于梨树生长,当地人们经过复杂的嫁接技术,培育出这一品种。此梨尤为宋人称道,辽人亦视为果中珍品。宋人庞元英道:“余奉使北辽,至松子岭,旧例互置酒行,三时方穷腊。坐上有北京压沙梨,冰冻不可食,接伴使耶律筠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去,梨已融释。自尔凡所携柑橘之类,皆用此法味即如故也[7]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