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国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 疑,非问无以广识。(《孟涂文集·问说》)
【译文】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 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二、生活启示
1、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规。”(《论语》)
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 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 乎?”(《论语》)
【注释】(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3)先 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 女等。(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 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 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3、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 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注释】 ①《武成》:《尚书》的篇名。 ②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 ③杵(Chu):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 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 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 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
一、我爱阅读 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三国志•魏 志•王肃传》)
【注释】 ①从:跟随。 ②苦:苦恼。 ③渴:迫切地。 ④或:有人。
【译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
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 自见”。
【注释】 恕,原谅,宽容。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生遵照它 去做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意思是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 友其士之仁者。”(《论语》)
【译文】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 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 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 友。”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敢以此规。(《左传》)
【译文】 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
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 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
三、父母之爱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 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论语》)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 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 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 到孝了.”
【注释】有:通“又”。立:立身行事。做事合乎礼法。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 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 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 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 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 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好曲不厌百回 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 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人同行有我师。(《古今贤文》)
【译文】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学了必须去 亲自实践,只知道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不能就要去学,不知 道就要去问,读书全靠自己用心下苦功,老师只不过起领进门的作用。好 歌百听不厌,好书百读不厌.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这样能获得知识.默读有益 于思考,朗读有利于记忆.一本好书开始读时,就象获得一位良友,再读时,就象 与故友相逢.细心观察到处都是知识,三个人中定有可以成为我的老师的.
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于人,二乐也;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注释】 ①故: 事故,指灾患病丧。②怍:(zuo,四声):惭愧。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 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 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四、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 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 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 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 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 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 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 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注释】 ①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②养----供养,养活. ③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对犬马,也供给饮 食加以饲养,假如仅是供养父母而无敬心,与犬马有何区 别? 这是将人养父母跟人养犬马相比. 【译文】子游问怎么做才是尽孝.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 的孝,是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 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