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是一种旨在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管理工具。
它是为了帮助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一套标准程序,以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和操作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目的是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以预防和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它涵盖了食品加工设备和设施的卫生要求、员工的卫生要求、卫生控制程序、清洁和消毒程序等方面。
1.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目标和适用范围:- 目标: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预防和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适用范围:适用于食品加工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
2.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要求:- 设备和设施的卫生要求:- 所有设备和设施必须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设备和设施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要求。
- 员工的卫生要求:- 员工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
- 员工必须遵守手部卫生要求,包括洗手和使用适当的洗手液。
- 卫生控制程序:- 建立卫生控制计划,包括定期检查和监测卫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包括原料接收、储存、加工和包装等环节。
- 清洁和消毒程序:- 建立清洁和消毒计划,包括清洁和消毒频率、方法和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等。
- 确保设备、设施和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食品污染。
3.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执行和监控:- 建立培训计划,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卫生检查,以确保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性。
- 建立记录和文件,包括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执行情况、内部审核和卫生检查的结果等。
4.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性,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 参考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及时更新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通过遵守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食品加工企业可以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预防和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操作程序。
它是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SSOP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保障生产环境的卫生和食品的安全。
一、人员卫生。
1. 所有从业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必须进行手部卫生,包括洗手和消毒。
2. 所有从业人员在工作时,必须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并佩戴头罩和手套。
3. 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以免污染食品。
4. 从业人员在工作时,如有伤口或生病,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主管报告。
二、设备卫生。
1. 生产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保证设备表面的卫生。
2. 设备清洁和消毒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彻底、全面。
3.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
三、场地卫生。
1. 生产车间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2. 废弃物和垃圾应及时清理,防止积存和滋生害虫。
3. 生产车间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清新,有利于食品卫生。
四、原料卫生。
1. 进货原料必须具有合格的检验证明,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 进货原料在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不合格原料及时退货或处理。
3. 原料储存应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分堆、标识,确保原料的卫生和安全。
五、产品卫生。
1.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2. 成品在包装前,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产品表面的卫生。
3. 包装后的产品应进行合格的质量检验,对不合格产品及时处理,确保产品卫生和安全。
六、卫生监测。
1. 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监测,确保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实施。
2. 对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七、员工培训。
1. 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28页
SSOP4:手清洁与消毒,以及卫生设施维护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29页
SSOP4:手清洁与消毒,以及卫生设施维护
3、洗手消毒设施:
非手动水龙头 在适当地方配置足够数量
水龙头及洗手消毒设施 (每10人一个) 具备皂液和消毒液 配置干手设备或一次性毛 巾、纸巾 提供温热水洗手 配置流动消毒车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13页
消毒方法
SSOP2:食品接触面清洁
机械除菌
热力消毒
辐射消 毒
超声波
用机械方法从物体 表面,如水、空气、 人和物品表面除掉 污染微生物,即使 不能将微生物杀灭, 但能够大大降低其 数量,惯用方法有 冲洗、刷、擦、抹、 铲除、通风和过滤。
如干烤、烧灼、 煮沸、蒸气等 消毒。
如紫外线消毒 法(每 10~15m2, 安装一只3W 紫外线灯,消 毒时间大于 30分钟)。
SSOP2:食品接触面清洁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19页
交叉污染起源
SSOP3:预防交叉污染
生、熟产品未严格 分开
B
A 工厂选址及设计不科
学、车间布局不合理
交叉污染起源
C 原料、成品未隔离
卫生操作不妥
E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D 加工人员不良卫生
习惯
第20页
交叉污染预防
SSOP3:预防交叉污染
物流
人流
2.1 隔 离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9页
SSOP1:水和冰安全性
生产废水 1、对于废水排放,要求地面有一定坡度(1°~1.5°)
易于排水; 2、加工用水、台案或清洗消毒池水不能直接流到
地面,应直接入沟,以预防地面污水飞溅,污染产 品和工具; 3、水流向要从清洁区到非清洁区; 4、地沟(明沟、暗沟)要加篦子(易于清洗、不生 锈)与外界接口要防异味、防蚊蝇; 5、地漏或排水沟出口应使用U形、P形或S形等有 存水弯水封,以防异味。
6标准卫生操作规范(SSOP)

标准卫生操作规范(SSOP)目录目的定义SSOP的制定依据SSOP的制定SSOP的实施SSOP的培训SSOP的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记录的保存与审核目的:本规定是在良好的操作规范(GMP)的指导下制定的。
为我ABC 公司生产加工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使本公司的产品加工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保证产品的生产加工始终在良好的卫生条件下进行,使产品安全卫生。
定义2.1 SSOP:是指导、规范、保证生产加工卫生和产品质量的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2.2管理人员:负责产品质量和卫生检查的人员。
2.3净区:指卫生清洁度要求严格的加工区。
2.4脏区:指卫生清洁度要求不太严格的加工区。
定义2.5消毒:指采用符合食品卫生的化学药品配制成溶液或采用物理的方法,有效地杀死有害的微生物,但又不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卫生的处理程序2.6清洗:用自来水或热水除去尘土、污物、残屑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不良物质的操作。
2.7加工用水及冰2.7.1加工用水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定义2.7.2加工用冰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制成的。
2.8有害微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9虫害:能通过食品给人类带有危害或降低人类食欲的生物,如苍蝇、昆虫、老鼠。
SSOP的制定依据♦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工厂的卫生管理♦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卫生和质量检验的管理♦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采购:应按该种原材料质量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进行。
♦运输:运输工具(车厢、船仓)等应符合卫生要求,应备有防雨防尘设施,根据原料特点和卫生需要,还应具备保温、冷藏、保鲜等设施。
♦贮存:应设置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原材料场地和仓库,并控制环境。
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设计: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有关食品卫生部分均应各该类食品厂的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26
打 喷 嚏
27
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间设施
v 手的清洗消毒 v 目的:防止交叉污染 v 方法和步骤:
1. 清水洗手 2. 擦洗洗手皂液 3. 用水冲净洗手液 4. 将手浸入消毒液中进行消毒 5. 用清水冲洗 6. 干手
1. 手套比手更容易清洗和消毒 2. 不得使用线手套,且不易破损 3. 清洗消毒的程序、方法、频率和手一样 4. 手套的贮存
19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v 工作服
1. 集中清洗和消毒 2. 专用的洗衣房 3. 洗衣设备、能力与实际相适应 4. 不同区域的工作服分开 5. 每天清洗消毒 工作服用来保护产品,不是保护加工人员
v 首先必须进行彻底清洗 v 除去微生物赖以生长的营养物质
v 确保消毒效果
v 再进行冲洗 v 然后进行消毒
v 首选82℃ 水 肉类加工厂
v 消毒剂 如: 次氯酸钠100—150 ppm v 物理方法 紫外线、臭氧
16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v 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的频率
v 大型设备 每班加工结束之后
23
防止交叉污染
v 工厂和车间的设计、布局
v 提前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v 加工工艺布局合理 v 物理隔离
v 加工:前后工序如生熟之间完全隔离 v 贮存:原料、成品库
v 加工多种产品
v 人流、物流、水流和气流
v 人走门 物走传递口
24
防止交叉污染
v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v 加工人员 造成交叉污染的主要来源
10
水的安全(包括冰)
v 防虹吸设施
v 清洗/解冻/漂洗槽 v 2倍水管直径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第三方审核
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以客观评估企业 SSOP的符合性。
监管部门检查
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及时整改不符合项,并采取预防措施。
应对法规变化的策略
关注动态
及时关注国内外法规和标准的更新动态,了 解变化内容和要求。
培训员工
对员工进行新法规和标准的培训,确保他们 了解并遵循新的规定。
调整程序
SSOP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SSOP起源于20世纪中叶,随着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 题逐渐受到关注。
发展历程
随着食品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SSOP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食品加 工企业必须遵循的标准要求。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SSOP将更加注重预防性卫 生管理、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长期稳定。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卫生状况 ,企业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清 洗,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03
监控与检查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控和检查机制, 对SSOP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 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操作。
从失败中学习的教训
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SSOP,确保其适应企业 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
虫害控制
01
应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灭鼠、灭 蝇、灭蟑螂等虫害控制工作。
02
生产场所的门窗应严密,无缝隙 ,防止虫害进入。
生产人员应遵循卫生规定,不得 携带食品以外的物品进入生产场 所,防止虫害随物品进入。
03
如发现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 行清除,防止其对食品造成污染
。
04
03
CHAPTER
实施与监控
数据分析
对卫生操作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一、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生产用水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
对于任何的食品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的安全卫生。
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用水来源及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控制和监测:1。
本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生活用水均来自自来水公司供给的自来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2。
公司送生产用水到卫生部门进行水质全项检验,并有检验报告正本.监测频率:每半年一次.3。
公司化验室用余氯数显测定仪测定水管末端游离余氯,一年内对所有生产用水水龙头进行抽样。
当检测结果余氯低0。
05PPM时,公司有自动加氯装置对增压水池水量进行加氯,保证余氯含量符合本行业卫生要求。
监测频率:生产期间每天一次。
4。
公司化验室对水质进行感官和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查,要求:细菌总数≤100CFU/ML(37℃和22℃培养),大肠菌群〈3MPN/L。
监测频率:生产期间每月至少一次。
5。
在加工程序中使用的水是一次性的,无循环重复使用.6。
一切用水均应注意卫生,清洗时要防止污水溅污染成品或半成品.7。
生产用水水龙头按顺序编号,有防虹吸措施,并有供水网络图.8。
为了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水压,用于操作台上的生产用水一律通过水池加压,水池容量约为400吨。
9。
水池必须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程序为:水池→排干水池→全面清洗→100PPM氯液喷洒→全面清洗。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10。
污水排放10.1 污水处理: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符合防疫的要求;处理池的地点远离生产车间。
10。
2 废水排放设置10。
2.1地面处理(坡度),一般为1-2%坡度.10.2.2工作台等工具有将废水直接导入下水道.10.2。
3 废水的流向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
10.2.4明沟加不锈篦子,于外界接口有水封防虫装置。
11。
质管部、维修组每月对工厂所有的供水管道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渗漏,各供水管附近是否有污染源.纠正措施:1. 在自来水系统损坏的情况下,公司应停止生产,判定是何时损坏的,暂存这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进行安全评估,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时,才可恢复生产。
什么是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什么是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指企业为了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
保证所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
一、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起源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频繁爆发食源性疾病,造成每年七百万人次感染和七千人死亡。
调查数据显示,其中有大半感染或死亡的原因与肉、禽产品有关。
这一结果促使美国农业部(USDA)重视肉、禽产品的生产状况,并决心建立一套涵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所有环节在内的肉禽产品生产安全措施,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
1995年2月颁布的《美国肉、禽产品HACCP法规》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求建立一种书面的常规可行程序–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确保生产出安全、无掺杂的食品。
同年12月,美国FDA颁布的《美国水产品的HACCP法规》中进一步明确了SSOP必须包括的八个方面及验证等相关程序,从而建立了SSOP的完整体系。
从此,SSOP一直作为GMP和HACCP的基础程序加以实施,成为完成HACCP体系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内容SSOP至少包括8项内容: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8.虫害的防治。
三、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操作程序SSOP是由食品加工企业帮助完成在食品生产中维护GMP的全面目标而使用的过程,尤其是SSOP描述了一套特殊的与食品卫生处理和加工厂环境的清洁程度及处理措施满足它们的活动相联系的目标。
在某些情况下,SSOP可以减少在HACCP计划中关键控制点的数量,使用SSOP减少危害控制而不是使用HACCP计划。
实际上危害是通过SSOP和HACCP关键控制点的组合来控制的。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车间设施、设备、工器具以及手套、工作服、围裙等一切可能与食品接触的表面。
3控制和监测
3.1材料选用:直接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工器具采购时,应选用无毒、无味、不吸水、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同产品、洗涤剂、消毒剂不发生化学反应。
3.2设计和安装:设备焊接表面应平滑、无破裂和凹陷,设备应易于拆卸,设备安装时要有充足的空间,便于清洁和维修保养。
章节内容
一、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
二、产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三、防止交叉污染
四、手消毒设施及卫生间的维护管理
五、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的外部污染
六、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七、员工的健康及个人卫生控制
八、害虫的防治
九、附录:SSOP记录清单
卫生标准操作(SS0P)程序
文件编号
版次
页码
2/17
一、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
4.3卫生监督员纠正化学物的不规范放置,及培训正确使用化学物。
4.4车间使用的软水管为无毒的材料制成,不能拖在地面上使用,用后盘起放置在专用架上或墙壁上,管口不许接触地面。
5相关记录及文件
5.1水质检测报告
5.2供水/排水网络图
5.3水质常规检测记录表
卫生标准操作(SS0P)程序
文件编号
版次
页码
3/17
二、与产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1目的
通过对设施、设备、工器具所采用原材料及结构设计的控制,以及对各种可能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洁管理,使食品接触面的状况达到食品加工卫生要求。
3.7纠正措施
3.7.1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设备、设施或工器具重新进行清洗,应拆卸可拆卸的设备部分,分开工作台重新清洁,并使用适当浓度的消毒液消毒。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版本/修订:文件编号:发放编号:拟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生效时期:文件修改页目录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及注意事项1 加工用水(冰)的安全2 食品接触面的卫生3 交叉污染的控制4 洗手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卫生5 防止掺杂物污染6 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卫生控制7 加工人员的卫生控制8 害虫的控制9 卫生记录要求10 纠偏行动1. 目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好产品卫生质量监控,顺利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各车间、部门。
本程序包括SSOP八大内容、卫生记录和纠编行动三个部分。
3.职责3.1品管部是质量安全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从原料----出库的质量安全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2办公室、品管部和生产部负责加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建立健康的档案。
3.3相关部门负责配合实施。
4.注意事项4.1不能与有关法规,如出口食品加工厂良好操作规范(GMP)相矛盾,要有可操作性。
4.2在加工厂有关部位设警示牌。
4.3对8项关键卫生条件和操作规范要有强制性的卫生控制,并记录保存。
4.4强制性的及时纠编行动,并记录保存。
1.1 加工用水采用自备深井地下水源,自备水源远离农家污水或其它污染源,自备水井井口离地一米,上部封闭,保证水质安全,避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1.2 工厂备有完整的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不同加工车间用不同字母和数字加以区分。
粗加工间用A1—A14,精加工间用B1—B12,包装间用C1—C5.1.3 化验室每周对生产用水进行一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验,加工用水检验方法按以下标准执行:A、细菌总数:GB5750——85第35条B、大肠菌群:GB5750——85第36条1.4 卫生防疫站每年1-2次全项目检验,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及使用安全性。
1.5 化验室化验员根据《微生物检验规程》中有关规定对加工用水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微生物检验报告》。
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

每半年检测一次并取得官方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
3、进口国(地区)对水质有明确要求的,按相关要求执行;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
01
接触食品(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或与食品有接触的物品的水和冰应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哪些情况水质可以受到污染-外源性?
山洪
暴雨
污水池
01
接触食品(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或与食品有接触的物品的水和冰应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加工用水的定义: 是指在食品生产企业用来调和加工辅料(配料)的水、制冰用水、 任何时候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水以及清洗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容器 和工器具的水。
加工用水水质卫生要求需符合: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确保食品免受交叉污染 保证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洗手设施的清洁
04
05 06 07
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冷凝水及其他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
正确标注、存放和使用各类有毒化学物质
保证与食品接触的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
08
清除和预防鼠害、虫 害
GB/T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6.4
02
接触食品的器具、手套和内外包装材料等应清洁、卫生和安全
食品接触面: 接触人类食品的表面和以及在正常加工过程中会将水滴溅在食品或食品接触表面上的 那些表面。( GMP,21CFR110.3 ) (直接、间接接触面)
食品接触面有哪些?
1、加工工人的手(手套)、围裙、工作服。 2、加工用案台、刀具、筐、案板等。 3、加工设备如去皮机、单冻机、搅拌机等。 4、加工车间地面、墙面 5、制冰机 6、内包装物料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制定SSOP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 卫生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污染,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意义
SSOP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食品生 产企业的卫生水平和食品安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 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 续发展。
中的卫生和安全。
防震措施
02
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震措施,避免成品受到震动和碰撞。
温度控制
03
对于需要特定温度储存的成品,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确保运
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
成品的追溯与召回制度
追溯记录
建立完善的成品追溯记录,包括生产日期、批次号、原材料来源等 信息,以便于产品质量追溯和问题调查。
召回程序
02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卫生标 准操作程序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与验收
供应商选择
验收程序
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稳定质量的供应 商,确保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符合 相关法规和标准。
建立严格的验收程序,包括核对凭证 、检查实物、记录信息等步骤,确保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准确无误。
验收标准
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包括外观、尺 寸、重量、颜色、气味等方面,确保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符合要求。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卫生标
准操作程序 • 生产过程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 成品储存、运输卫生标准操作
程序 • 人员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 卫生设施与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八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二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
二、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 的清洁度
(一)食品接触的表面
定义:
食品接触面-“接触人类食品的表面以及在正常加工 过程中会将水滴溅在食品或食品接触面上的那些表 面”(FDA, 21CFR110.3)。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第八章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
第八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一节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概况 第二节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 第三节 卫生监控与记录 第四节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与记录示例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食品加工厂中常见的卫生问题示例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概念); ⑦培训员工; ⑧对外的卫生承诺; ⑨引导(纠正)卫生操作并完善提高。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第八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二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
第二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 一、水和冰的安全 二、食品接触的表面的清洁度(包括设备、手套、
工作服) 三、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四、手的消毒和卫生间设施 五、防止食品被掺杂 六、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贮存和使用 七、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八、有害动物的防治
(三)监控 无论是城市公共用水还是用于食品加工的自备水
源都必须充分有效地加以监控,经监管部门检验 具有合格证明的方可使用。 1. 企业监测项目与方法 ① 余氯:试纸、比色法。 ② 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适用国家标准 (GB5750—1985)。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第八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二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程。
它是食品企业进行自检和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实施SSOP的具体步骤。
一、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内容和要求。
1. 设施和设备的卫生要求,包括生产车间、设备、容器、包装材料等的清洁和消毒要求,确保生产环境卫生无菌。
2. 人员卫生要求,包括员工的个人卫生、着装要求,以及进入生产区域前的手部卫生等规定,防止人员对食品的污染。
3. 原料、辅料和半成品的卫生要求,包括原料、辅料和半成品的储存、保管和使用要求,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
4. 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包括生产加工工艺、操作规范、生产线清洁和消毒、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监控等规定,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5. 产品卫生要求,包括成品的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要求,确保成品的卫生安全。
二、实施SSOP的具体步骤。
1. 制定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由食品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生产情况和食品安全要求,制定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2. 培训员工,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并严格执行SSOP的各项要求。
3. 落实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由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执行情况,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4. 定期检查和评估,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对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5. 不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提高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水平。
三、总结。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是食品生产企业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手段,实施SSOP能够有效地提高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不断加强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产品。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01பைடு நூலகம்
制定改进措施
02
03 跟踪改进效果
SSOP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企业竞争力
ABCD
降低风险
符合法规要求
06
参考和应用
相关法规和标准
01 02 03
其他卫生操作程序
01
食品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其他必 要的卫生操作程序,如GMP、 HACCP等,确保食品生产过程 中的卫生安全。
建立记录档案 定期整理归档 保管期限设定
监控结果的分析与改进
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 出规律和异常点。
问题诊断与改进
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诊断,制定 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持续改进计划
根据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制定持续改进计划,不断完善标准卫生操作程序。
03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洗和 消毒,以防细菌滋生和交叉污染。
员工个人卫生
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员工在工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以防自身污染食品。 员工在进入工作区域前应通过洗手消毒设施,并接受健康检查,以防将病 菌带入工作区域。
水的安全和卫生
01 02 03
卫生设施的维护和清洁
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 无异味,并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卫生间、洗手池等卫生设施应 设有足够的洗手设施和消毒设 施,并保持其清洁和有效性。
卫生设施的使用应遵循规定, 不得将非食品物品带入食品加 工区域,以防交叉污染。
03
卫生监控和记录
监控计划的制定
01
确定监控对象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2023《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引言•定义和术语•SSOP的基本原则目录•SSOP的具体操作程序•SSOP的执行和监控•SSOP的审核和改进•参考文献01引言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符合相关法规,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目的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背景目的和背景范围本标准操作程序适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验收、加工、储存、运输等。
适用性本标准操作程序适用于各类食品生产企业,包括加工、制造、包装、运输等环节。
范围和适用性02定义和术语1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定义23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是一种用于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的程序。
SSOP是一套详细的书面指示,描述了如何进行操作、监控和记录与食品生产有关的卫生关键控制点。
SSOP通常涉及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涵盖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关键环节。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通常包括八个关键卫生要素:水的安全、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和管理、员工的健康和卫生、害虫的控制、产品的标识和追溯以及食品的储存和运输。
与SSOP相关的术语和定义SSOP必须与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相结合使用,以实现对食品生产过程中潜在危害的有效控制。
SSOP是HACCP体系的基础之一,它为HACCP体系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指南。
01020303 SSOP的基本原则03成品卫生控制对成品进行检测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原则01原料卫生控制确保食品原料在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不受到污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02生产过程卫生控制制定严格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符合法规要求。
1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和消毒23食品接触表面包括:手、工具、设备、容器、餐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表目录页-----------------------------------------------------------------------------------------0文件批准页-----------------------------------------------------------------------------------11.目的------------------------------------------------------------------------------------------22.范围------------------------------------------------------------------------------------------23.职责------------------------------------------------------------------------------------------24.程序------------------------------------------------------------------------------------------24.1加工用水的安全-----------------------------------------------------------------------------------------24.2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24.3防止交叉污染--------------------------------------------------------------------------------------------34.4卫生设施的维护-----------------------------------------------------------------------------------------44.5防止掺杂物污染-----------------------------------------------------------------------------------------54.6有毒化合物的标记、储存及使用--------------------------------------------------------------------54.7加工人员健康状况的控制-----------------------------------------------------------------------------54.8虫害的去除-----------------------------------------------------------------------------------------------6更改记录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1.目的指导和规范我司的卫生工作,确保产品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生产有关的场所和个人。
3.职责3.1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厂区环境卫生。
3.2各部门、车间对各自责任区卫生负责。
3.3品管部负责卫生监督检查。
4.程序4.1生产用水的安全4.1.1生产用水:全部使用自来水公司供应的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品管部每月至少检查生产用水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一次,每天监测水的余氯含量,每半年送加工水到卫生防疫站作水质卫生全项目检测一次。
4.1.2排水道:4.1.2.1车间污水排放畅通,排水道内无垃圾、下脚料等杂物。
每天生产结束后,先清理干净,再用含有效氯400-500ppm的NaClO溶液消毒。
4.1.3蓄水塔:建成封闭、防尘、安全、水源不受污染,每季度对水塔/池进行一次清洗、消毒,程序如下:清除杂物等→刷洗内壁→水冲洗→含有效氯100-200ppm的NaClO溶液喷洒→水冲洗。
4.1.4生产用软水管,应确保出水口端不得接触地面。
4.1.5生产用水、清洗用水、雨水、污水等不同用途的管道,不得交叉联接,并应作醒目的区别标记。
4.1.6纠正措施4.1.6.1一旦发现所使用的水源经卫生防疫站检测指标不符合要求,工厂将首先停止使用此水源,并对使用此水源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分别处置。
直到此水源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1.6.2发现供水管有破损、锈蚀时,立即更换。
4.1.7记录《水质检验报表》4.2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4.2.1工器具、工作台及设备---采用无毒卫生之材料制造、生产用刀具全部采用不锈钢刀。
4.2.1.1生产前,各生产工器具、设备、台面、场所要先经生产主管确认后,方能投入使用。
每日工作前:①对于配料/打料/调料之容器、包装用之胶袋、聚乙烯棒,紫外灯照射半小时。
②对于装胶棒之容器、金属探测器、煮糖夹层锅、打料搅拌机、真空熬糖机,用75%之酒精溶液擦拭。
③对烘房进行清扫,保持清洁。
④浇注机用开水对其进行清洗以消毒灭菌。
4.2.1.2生产结束后,要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工器具清洁后置于指定处摆放整齐,地面要拖干,经主管确认后才能下班。
①工作台、推车用开水冲烫、洗净,然后75%酒精溶液喷。
②水沟用水冲洗干净后用400-500ppm的NaClO溶液消毒。
③小工器具清洗干净后放消毒柜高温消毒30分钟。
④塑料盘在三连消毒池进行卫生处理(先清水洗刷后泡200ppm的NaClO溶液消毒10分钟,再用水冲洗至无消毒剂残留,最后经48~50℃干燥1小时备用。
⑤新模具首次使用前要用洗洁精清洗干净,正常使用后,每日班后先用水清洗干净,后用用开水浸泡、烫洗。
⑥毛巾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后蒸汽消毒20分钟以上。
⑦点花笔每天用后,先清洗后泡200ppm的NaClO溶液消毒2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至无消毒剂残留,凉干备用。
4.2.1.3生产过程中工器具、工作台、生产设备及车间地面每2小时清理一次。
4.2.1.4车间内,生产过程中装盛原料、半成品的容器不能直接接触地面。
4.2.1.5原料处理和各工序所使用的产品盛装容器,由车间负责清洗消毒,确保卫生清洁。
4.2.1.6生产人员按4.3.2.1点要求进行洗手消毒,在工作时手指都应套一塑料手指套。
4.2.2内包材料: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定点采购,使用食品级的包装袋。
向供应商索要检测报告或合格证明。
4.2.3检验室每周做生产工器具清洗消毒效果和车间空气的微生物验证一次。
4.2.4纠正措施:4.2.4.1清洗效果达不到要求的,勒令当场重新进行清洗消毒。
班后由品管员检查验收,确认卫生达标后,操作者方可下班。
4.2.4.2质检人员要对消毒液的浓度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消毒液浓度不够,应及时调整。
4.2.4.3车间生产设备布局、卫生设施如需改变,应事先取得HACCP 小组同意。
4.2.5记录《产前工器具清洁记录表》《生产前机器清洁记录表》《空调、除湿机清洁记录表》《紫外灯开启记录表》《空气微生物指标检验报表》4.3防止交叉污染4.3.1个人卫生控制4.3.1.1工厂制定有个人卫生制度并公布。
①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场所,不得戴手表和饰品,不得化妆、不得留长指甲、头发不得外露;②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生产场所;③生产场所内严禁吸烟、吃东西;④进厕所必须脱下工作服、帽,出厕所后手要清洗干净和消毒;⑤离开车间时必须脱下工作服、帽;4.3.1.2车间入口设专人检查个人卫生。
4.3.2工人的手、手套、工作服、帽、鞋的卫生控制4.3.2.1人员进入成品车间以前要遵守下列洗手消毒程序:清水润湿手部→洗手液搓手→清水洗手→手部浸没200ppm NaClO 溶液消毒60秒→清水冲洗手部→干手器吹干4.3.2.2接触地面、污物、下脚料的人员的手被污染后,应立即清洗消毒。
4.3.2.3需戴手套操作时,应先按“洗手消毒程序”洗手,再戴手套,然后又按上述“洗手消毒程序”洗手套。
4.3.2.4卫生监管人员要检查洗手设施是否完好,洗洁精、消毒液是否充足,工人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洗手,检验室每周抽查部分生产人员做洗手消毒效果的微生物验证。
4.3.2.5工作服、帽、鞋要清洗干净,保持整洁,每天集中进行紫外线消毒一次。
4.3.2.6人员进入车间前应先戴好工作帽,后穿好工作服,按4.3.2.1的要求洗手消毒,工作鞋经过脚踏池(含有效氯400-500ppm)消毒。
4.3.3原料、辅料和生产废弃物的卫生控制4.3.3.1车间废弃物投入专用废弃物桶(加盖)中,加以标识,4小时清理一次,班后全部清理出车间,赃污的废弃物桶应及时清洗。
4.3.3.2原料、辅料、包装物等要单独离地存放,保持清洁、卫生、不受污染。
4.3.4车间的卫生控制4.3.4.1成品车间、产品贮藏库要密闭良好,防止虫鼠侵入。
4.3.4.2车间各出入口设醒目标识/警识。
4.3.5纠正措施4.3.5.1监管人员如果发现工人不按照规定的程序洗手消毒,应责令其返回洗手消毒,并对其进行卫生教育。
4.3.5.2如果产品、工器具、容器等与不清洁的物品相接触而造成了污染,则必须先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证明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
4.3.5.3如果生产前卫生检查结果不合格,必须重新清洗消毒,达标后方可开工。
4.3.6记录《菌落总数检验报告》《洗手消毒记录表》4.4卫生设施的维护4.4.1洗手消毒设施的布置。
4.4.1.1在下列地点设有洗手消毒处:车间入口、卫生间。
4.4.1.2使用非手动开关洗手,配有洗洁精,消毒液,干手器。
4.4.1.3由车间主任负责,在生产前和每生产4小时检查洗手消毒液一次,发现数量不够,及时添加。
4.4.2卫生间:4.4.2.1采用水冲式,设专人管理,每1次/2小时用有效氯400-500ppm的NaClO 溶液消毒,保持清洁卫生,排污畅通。
4.4.2.2卫生设施齐全,方便清洁,数量适当,污水排放畅通,设有隔离门,卫生间门不对准车间。
4.4.3纠正措施4.4.3.1卫生管理员发现厕所、洗手设施损坏时,应该马上通知机修处理。
4.4.3.2发现消毒液不够时,应立即补充,使之符合要求。
4.4.4记录《后勤部清洁工卫生评比表》4.5防止掺杂物污染4.5.1杀虫剂、清洁剂、消毒剂的管理专人管理,专人配制,专人使用,操作规范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4.5.2生产设备维护保养时,使用无毒润滑剂,并及时做好设备的清洗消毒。
4.5.3 掉地原料丢弃报废,工器具接触不洁物后,应在品管员监督下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确认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