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精编版
心理咨询记录表样表精编版
![心理咨询记录表样表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72806cb9f3f90f77c61b2e.png)
4、和其他任课老师积极配合。改变和他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思想品德行为,为他创造一个健康、理想的活动环境。
心理健康辅导记录表
辅导
对象
班级
4(1)班
性别
男
年龄
2、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
3、提供学习榜样。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
4、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带他去参加某一项活动,社会实践等。
辅导
对策
及过程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2、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她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
【重要1到2岁孩子教育知识】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重要1到2岁孩子教育知识】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f59f046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1.png)
【重要1到2岁孩子教育知识】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1.经常疑神疑鬼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
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2.过分追求表扬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3.贬低、妒嫉他人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4.自暴自弃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
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5.回避竞争、竞赛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
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6.语言表达较差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
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
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7.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8.过度怕羞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心理健康 ——人生画布(精编)
![心理健康 ——人生画布(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9df3ef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9.png)
(一)人生画布——流动的人生
• 当我们呱呱坠地,如同洁白的画布,走过天真无 邪的童年,走过懵懵懂懂的少年,我们怀揣着梦 想,小心翼翼地勾勒,小心翼翼地经营,渴望在 人生的画布上留下最美好的线条和颜色,创造独 一无二的风景。
(一)人生画布——流动的人生
• 之后生命中又遇到一些重要他人甚至是一些陌生 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想在上面画上几笔,没有整 体,没有结构,没有用色的讲究,有的只是任意 的理解和随心的涂画。
(一)人生画布——流动的人生
• 活动规则:按提示开始或中止绘画,使画布 在小组内以顺时针方向传递。直到自己的画 布回到手中。
(一)人生画布——流动的人生
• 一个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经过,他那么爱你,想要在 你的人生画布上涂出最绚丽的风景,才不管他是否 和你保持相同的风格,也许这个重要他人也能领悟 你的人生期盼,也给你绘就了你想要的风景。
(四)人生画布——修复的人生
• 人生难免遇到风雨。在刚才的分享中我已 经看到你们的坚强信念,那么现在就请大 家再次拿起画笔,拿出勇气,去修复你的 人生画布。
•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生活,是一幅任我们自己去涂 抹的画。画是否独具一格、意境高远,关键在于 你能否以全部的心智和毅力去完成这部作品。
•
人会因为自己的缺乏和不足而对未来失去
(三)人生画布——波折的人生
•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总要经历风风雨雨,请你用 一种你最不喜欢的颜色在别人的画布上象征性地 涂上一些挫折。一开始,你可能不太忍心,可是, 你真的不能保证人生一帆风顺,所以你要帮助别 人看到这个事实。与其说你是在破坏,不如说是 在帮助他。
(四)人生画布—修复的人生
• 活动规则:在被破坏的画布上进行修复,重 新展现人生愿景。
(一)人生画布——流动的人生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50af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1.png)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对于心理异常的判断,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本文将从心理异常的表现、影响和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心理异常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焦虑、恐惧、行为异常、社交障碍等。
这些表现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
因此,对于这些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判断和干预。
其次,心理异常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情绪低落可能导致个体对生活失去兴趣,影响工作效率;焦虑和恐惧可能导致个体无法正常社交和交往;行为异常可能导致个体做出危险行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因此,及时判断心理异常,对个体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个体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对于心理异常的判断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首先是持续时间,心理异常的表现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是偶发或短暂的情绪波动;其次是影
响程度,心理异常的表现需要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
一定的负面影响;再次是自我意识,个体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异常,是否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最后是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异常是
否导致个体无法正常社交和交往,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心理异常的表现、影响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对于心理异常的判断,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和治疗,帮助个体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心
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异常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心理异常对
个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心理卫生与咨询考试大纲精编版
![心理卫生与咨询考试大纲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b703a410a6f524cdbf851c.png)
心理卫生与咨询考试大纲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苏州大学编(高纲号 039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课程的性质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心理问题的干预手段,是咨询员与治疗者在实际操作中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普通大众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紧密联系又互为不同。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者采用恰当的技巧,与咨询对象建立一种和谐、融洽、有益的人际关系,利用有关的知识与原理,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及其根源,在充分发掘其潜力的基础上,改变其错误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让他(她)恢复或提高社会适应力。
而心理治疗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太,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行为等,达到排忧解难、降低心理痛苦的目的。
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为正常人,而咨询者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且按照一定的步骤对对方的心理问题进行信息的搜集、诊断和恢复。
在此过程中间,双方需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就要求咨询者具备熟练的沟通技巧并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其中有可能是咨询者自身的因素,也可能来自来访者对咨询的各种干扰。
心理治疗以较为详细的心理诊断为前提,治疗者要弄明白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及其表现,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治疗者需要掌握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或流派,它们分别是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集体心理治疗与家庭治疗、合理情绪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等。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间,治疗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内容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界定及其关系。
2.心理咨询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及基本步骤。
3.咨询关系的建立、咨询中的沟通技巧、心理咨询中的阻抗。
4.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诊断。
5.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集体心理治疗与家庭治疗、合理情绪疗法、人本主义疗法。
精编新版2019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
![精编新版2019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482858f46527d3240ce0d7.png)
2019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题库3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B )防御机制的表现。
A、退化B、投射C、固着D、反向作用2.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C)A、焦虑B、恐惧C、情感脆弱D、情绪低落3.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 )A、和解B、妥协C、容忍D、调解4.利他主义的表现(C)A、人不为我,我不为人B、人为财死C、辛苦我一个,幸福十万家D、逃避责任5.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D )A、情绪稳定B、情绪愉快C、经常开心D、喜乐无常6.关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哪一个是错误的(D )A、接近性B、相似性C、外貌D、自尊7.利他主义的表现(C)A、人不为我,我不为人B、人为财死C、辛苦我一个,幸福十万家D、逃避责任8.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D )A、情绪稳定B、情绪愉快C、经常开心D、喜乐无常9.本来是别人做过的事,回忆成自己做过的事,这属于( A )A、错构B、虚构C、错觉D、记忆减退10.气质类型(D)A、有好好坏B、都是好的C、都是坏的D、无好坏之分11.喜、怒、悲、恐等基本情绪是(B)A、后天学习得来的B、与生俱来的C、不同动物不同D、不同人种不同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最根本的动力是(B)A、自我B、本我C、想象我D、超我13.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下列不是产生诱因的是(D)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B、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C、优势地位的丧失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14.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B)A、气质B、性格C、人格D、能力15.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A)A、压抑B、否认C、自居作用D、投射作用16.巴甫洛夫在铃声一唾液分泌实验中提出(B)的概念。
A、强化B、条件反射C、联想D、模仿17.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疾病是(B)A、神经衰弱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强迫症18.在记忆过程中,与保存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B)A、注意力不集中B、脑部器质性疾病C、情绪因素D、思维障碍19.病人感到周围环境变得灰蒙蒙一片,没有生气,似乎隔着一层膜,这种症状最可能为(B)A、幻觉B、非真实感C、交替人格D、双重人格20.正常遗忘的规律为(A )A、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近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远事遗忘B、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远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近事遗忘C、近事遗忘和远事遗忘同时受损D、近事及远事都不易回忆21.睡眠规律的形成与下列哪项的关系最为密切?(C)A、体温B、身体健康程度C、人体生物钟D、性别22.因为第二天上午的一场重要考试,小明失眠了。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总结精编(3篇)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总结精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c6d2e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5.png)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总结精编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我获得了深刻的启迪。
它对构建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更深入地理解自我,并赋予我积极塑造未来的信心。
该课程对塑造我完整的人格特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它鼓励我勇敢地自我反省,通过这一过程,我意识到自己在人格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教师的引导和教材的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正视自身的问题。
这门课程还对我的人生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人生的确需要明确的规划,对于初入大学的我来说,明确自己一生的目标至关重要。
有了目标,我们就能坚定地朝着理想迈进,而不是随波逐流。
缺乏目标和方向的生活,往往充满困惑和挫折。
有了明确的规划,即使面临变故,我们也能及时调整,确保目标在现实中的持续存在。
这样,我们就能拥有无往不胜的力量,坚定地为实现最终理想而努力奋斗。
目标的清晰性与生活的盲目性构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有效的个人规划能激发我们全力以赴地追求理想,为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付出努力。
因此,良好的人生规划至关重要,而这门课程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人的精神核心在于思想,而思想的根基在于心理。
这门课程通过塑造我高尚自由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为我的未来之路点亮了明灯。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总结精编(二)学校已组织了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如“同舟共济”、“心有千千结”、“优点轰炸”、“自画像”等,鼓励学生在互动中观察、学习和体验,以增进自我认知、自我探索和人际关系调整。
这些活动旨在增强团队精神、沟通技巧,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同时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互信与协作,让他们体验到支持与被支持的幸福感。
学校进行了个别心理辅导活动。
由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估,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孤儿、单亲家庭以及优秀学生等特殊群体。
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旨在培养每个学生形成乐观处事、积极态度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32a6b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0.png)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小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最小的一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
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些小学生的心理出现不健康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心理不健康
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焦虑
和抑郁情绪较为明显。
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原因,一些小学生
常常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出现抑郁情绪。
其次是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
生的注意力本来就比较难以集中,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学习压力过
大等原因导致心理不健康,小学生的注意力就更难以维持了。
此外,
一些小学生可能表现出逃避行为,不愿面对问题、面对挑战,从而选
择逃避,这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之一。
面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应该引起重视,及时采
取措施解决。
首先,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陪伴孩子,倾听
他们的心声,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健康的教
育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
最后,社会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让他们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只
有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小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中学生心理疏导(二十个专题)精编版
![中学生心理疏导(二十个专题)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edc043a26925c52cc5bf95.png)
中学生心理疏导实例专题一交友心理疏导交友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有人对"学生交友"情况作过调查,发现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具有强烈的交友需求,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中61.1%的学生结交伙伴在三个以上,29.3%的学生结交伙伴在十个以上,他们有的是本班同学,有的是邻居,有的是小学的同窗,有的是通过同学间相互介绍的,还有的是在踢球、甚至是打架时认识的。
交友使学生们有了一个没有老师管束,没有父母唠叨的自由天地。
他们年龄相仿,兴奋点又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起学习、活动,甚至于各种违反纪律的事。
他们在这个天地里找到了无穷的乐趣,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调查"你的心里话最愿意对谁诉说?"时,结果是令人震惊的:竟有85.7%的学生愿意把心里话对自己的同学、伙伴说,而只有7%愿意把心里话告诉老师。
除了其他原因外,主要是中学生正处在自主意识逐步增强的时期,他们逐步增强的自尊心与初步的"成人感"需要人注意和尊重,而这种需求只有在伙伴中才能得到。
因此,交友心理在这个时期发展特别迅速。
中学生思想单纯,喜交往,伙伴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
一般地说,在中学时代建立起来的友谊是终身难忘的。
伙伴之间互相敞开自己的心扉,无话不谈。
他们互相商量问题,互诉烦恼,同享欢乐,分担痛苦。
他们的交谈内容非常广泛,有时也会谈论异性与性的问题。
在伙伴之间,无拘无束,一起谈笑,一起活动。
他们期待伙伴理解自己,鼓励自己,成为自己的参谋,能关心自己,提醒自己,甚至对自己的性格提出意见。
因此中学生友谊的内涵与结构比小学生深刻和稳固,具有一定的择优性。
中学生交友的另一特点是:伙伴之间大都是个性和兴趣相近的人,他们在学业、能力、性格、爱好等方面都很接近。
但也有些例外,伙伴之间性格各异,却可以互相弥补不足。
所以找个性不同的人作为自己的好朋友的现象,也时有所见。
中学生交友不仅在感情上有依恋的特点,而且往往把友谊作为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心理辅导工作记录精编WORD版
![心理辅导工作记录精编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8493a10b4e767f5bcfce84.png)
诊断
这是造成该生内向性行为问题的障碍的主要因素.其父亲参与赌博,欠下多笔债款,家庭负担非常重,使他们更缺少时间和心情去照顾孩子;再次,父母离婚对他的打击也非常大。由此该生感到家庭冷落自己,增加了自卑的感觉,感到自己是家庭当中的一个没有用的人。
辅导
过程
(1)家庭探访,与家人保持联系,更深入地了解家庭背景.结合家庭的教育,对他进行必要的帮助.?
辅导
效果
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基本
情况
姓名
魏宇森
性别
男
年龄
13岁
班级
六(4)
辅导时间
4.10
咨询老师
王静
问题
表现
该生因为父母离婚总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抑郁,总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不顺心,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即使遇到喜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过去很有兴趣去看电影,听音乐,但后来就索然无味.长期将自己关在房子里面,不敢和其他人接触.对家人的关心没有任何反映,不相信任何人.在学校不喜欢和老师和同学接触,喜欢独来独往.
辅导
效果
通过辅导该生对家人的关心没有任何反映,尤其害怕她的哥哥,不相信任何人等现象基本消失。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基本
情况
姓名
万婕
性别
女
年龄
12岁
班级
六年级
辅导时间
12.10
咨询老师
王静
问题
表现
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
我将如何应对心理压力精编版
![我将如何应对心理压力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174d924693daef5ff73d1b.png)
我将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我将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兴山县职教中心向元红摘要: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高于普通人的标准,要克服心理压力,我认为把辛苦当作充实,把精神富有当食粮,善待自己,善待学生,善待同仁,就不会有克服不了的心理压力。
就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快乐的教师。
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做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提高;随着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提高教师素质也被提上了日程。
然而,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竞聘激烈,工作超负荷等因素导致目前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
认识、分析、研究教师心里健康的现实困境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什么又是教师心理健康呢,它的标准是什么呢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必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它的标准有: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小常识精编版
![心理健康小常识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3677a028ea81c759f5782d.png)
心理健康小常识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身心功能与潜能。
衡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协调◆正确的自我发观◆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统一与现实社会协调一致◆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4、不盲目地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6、加强意志锻炼,体质乐观的“正性情绪”摆脱忧郁情绪的方法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2、再给自己一点爱3、分散你的注意力4、改变你的行为5、走出忧郁,创建“三人空间”6、了解自己,也相信他人7、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9、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11、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14、运动是自救的基础高压下的情绪信号容易发怒:一旦遇到冲突,反应过于激动和好斗;缺乏兴趣:对自身、他人和社会事件及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不再留意;精力溃散:记忆力衰退,迟疑不决,感到愁苦、内疚、疲惫不堪、冷漠无助、无能、自卑及没有价值等。
高压下的行为信号滥用兴奋物,如糖、酒精、尼古丁和咖啡因等;暴饮暴食;挥霍浪费。
心理减压法之一:心理减压18法◆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高谈阔论会使血压升高,而沉默则有助于降压。
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保持、沉默,听别人说话同样是一件惬意的事。
◆轻松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
如果你懂得弹钢琴、吉他或其他乐器,不妨以此来对付心绪不宁。
◆阅读书报可说是最简单、消费最低的轻松消遣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分析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45e0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7.png)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分析小学生阶段是一个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但是一些小学生在这个阶段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情况。
本文将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1. 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常见表现之一。
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感到焦虑,害怕考试失败或者被同学嘲笑。
这种焦虑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甚至导致身体不适。
2. 社交困难部分小学生有社交障碍,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可能缺乏自信,害怕与他人交流,导致孤独感增加。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3. 情绪波动一些小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为小事感到沮丧、焦虑或愤怒。
他们可能缺乏情绪管理能力,表现出情绪失控的行为,影响自己和他人。
4.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常见表现之一。
一些小学生无法持续关注学习任务,容易分心或者丧失兴趣。
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同时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困扰。
5. 自我否定一些小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自卑。
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无法做到某些事情,或者不值得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
应对措施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小学生尝试、坚持,勇敢面对困难。
2. 指导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 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合理表达情感,学会情绪管理。
4.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5. 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促进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建立。
总结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帮助。
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社交能力、关注情绪变化等方式,帮助小学生克服心理困难,健康快乐成长。
中学生心理健康PPT教案精编版
![中学生心理健康PPT教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4f94d4b0717fd5370cdc22.png)
(二)嫉妒的表现:
那么,你有嫉妒心吗?当别人超过 了你,当别人做得比你好时,你是不 是感觉心理很不舒服呢?嫉妒心有那 些表现呢?请同学用不记名的方式在 纸上写出我们中学生中嫉妒的表现。
学生写--搜集纸条--念出表现 小结:中学生嫉妒的表现: 有如下几种表现:嫉慕、嫉怨、嫉恨。
嫉慕。对别人的成功或成就产生羡 慕之情,心理体验表现为自我羞愧、 心里很不是滋味。
⑷要树立自信心。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消除别人对自己的嫉妒。 (1)向对方表露自己的不幸或难言之痛。
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人却可能因此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这 便构成了嫉妒心理产生的基本条件。此时,你若向嫉妒者吐露自己往 昔的不幸或目前的窘境,就会缩小双方的差距,并且让对方的注意力 从嫉妒中转移出来。同时会使对方感受到你的谦虚,减弱了对方因你 的成功而产生的恐惧,从而使其心理渐趋平衡。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 嫉妒的危害
普昌中学 张静
一、活动背景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 重。但现实中,却常有一些不尊重别 人的现象发生。比如,人群中,普遍 存在着因他人的成绩、才能、名誉、 境遇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 这种因差异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使自己疲惫不 堪,学生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和开拓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新领域,以便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先前没能满足的欲望,缩小与嫉妒对象的差距,从而 达到减弱乃至消除嫉妒心理的目的。例如,某人虽无真才实学,却善于钻营, 于是官运亨通,成了你的上司。对此,你大可不必猝发嫉情,而应当充分发 挥自己的专长,在业务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同样可以令人刮目相看。
周瑜与庞涓之所以落得如此的下场,是什么使 他们害人终害己?(嫉妒心)
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常识精编版
![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常识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b6b6b5581b6bd97e19ea1c.png)
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常识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常识科普小手册系列一拥有健康心理才有快乐生活目录一、什么是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咨询二、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四、亲子关系与亲子教育心理辅导和咨询五、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和咨询六、团体咨询EAP一、什么是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咨询什么是心理咨询人们总以为,只有精神有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样的理解是对心理治疗的理解。
心理辅导和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可以使您在认知、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解决您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不适,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辅导和咨询不同于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和咨询是应用临床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利用应用临床心理学原理为正常状态的个人和团体,为具有心理不适的个人和团体解除烦恼,助人自助和使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语言艺术和临床咨询心理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技术。
比如对受社会事件影响的人和人群、工作中的压力问题、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心理烦躁,情感困惑、学习障碍,网络成瘾都可以咨询。
心理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心理疾病,需要进行或配合药物治疗。
如睡眠障碍、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及患有各类精神疾患的人。
内地发展概括近十几年来,我国内地开展的心里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良好地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首先在教育界开始了普及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改革开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如今,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和关心人们的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对彰显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在学校、部队、公安、企事业单位及全社会都逐渐相继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各项工作。
我需要心理健康咨询吗您可以问问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有没有困扰您的工作压力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或者是让您感觉心烦、心累甚至心力憔悴的问题我想,您的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们都需要心理健康咨询。
最新DSM-IV诊断标准精编
![最新DSM-IV诊断标准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c31e442fba1aa8114431d9ea.png)
关于DSM-IV的介绍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从1952年起制订《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后来称之为DSM -Ⅰ。
1968年制订了第二版,DSM-Ⅱ。
从1974年着手制订而在1980年正式出版的DSM—Ⅲ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它有一整套临床工作用的诊断标准,对于美国的、甚至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说来,不论于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1987年APA又修订出版了DSM-Ⅲ-R.但是,精神医学发展迅速,这也已不能适应需要,所以从1987年起就开始着手DSM-Ⅳ的制订。
在历届主席的支持下,APA组织了一个工作班子一DSM-IV制订工作组,主席为Allen Frances,副主席为H.A. Pincus,共有Nancy C. Andreasen与R.L.Spitzcr等27名成员。
下设13个起草小组,每组5~12人,各负责起草一个部分。
组长分别是:焦虑性障碍,M.R.Liebowitz;谵妄、痴呆、及遗忘,G.J.Tucker;首次诊断于童年期的精神障碍,D.Shaffer与M.Campbell;进食障碍,B.T.Walsh;心境障碍,A.J.Rush;多轴诊断,J.B.W.Williams;人格障碍,J.Gunderson;月经前精神障碍,J.H.Gold;适应性障碍等,R.E.Hales;精神分裂症,N. C. Andrcasen;性障碍,C.W. Schmidt;睡眠障碍,D.J.Kupfer;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A.Schuckit。
每个小组在起草前先广泛复习文献,重新分析已有的资料数据。
起草后,将草稿交50 ~100位顾问专家征求意见(包括我国杨德森教授)。
同时又征询了60多个有关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护理学会等)的看法;也与WHO的ICD—10制订小组交流意见、APA又在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杂志上辟专栏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了12次现场测试,共计70余单位参加,涉及6000余病例. 2年前,APA出版了一本“DSM-Ⅳ意见选择书”,广泛征求世界各国专家的看法。
2024年心理辅导讲稿精编(二篇)
![2024年心理辅导讲稿精编(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4ed55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4.png)
2024年心理辅导讲稿精编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心理辅导讲师。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来和大家分享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巧。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我们的幸福与成长。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提升心理健康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如何积极应对压力。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压力,比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考试压力等等。
怎样才能够应对这些压力呢?首先,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它们,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避免压力过于累积。
一个好的时间管理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任务和休息时间等等。
最后,我们要学会寻求支持。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和支持,或者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咨询。
除了积极应对压力外,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提升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支持,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困扰。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首先,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
无论是朋友、同学还是家人,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不要随意批评或指责他人。
其次,我们要学会沟通。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期望,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我们要学会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用宽容和理解来对待他人。
除了积极应对压力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培养积极的心态也是提升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一个积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乐观、自信和坚强。
那么,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呢?首先,我们要学会感恩。
感恩可以让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不再抱怨和埋怨。
我们可以通过每天写下一份感恩清单来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心理健康标准精编版
![心理健康标准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df0d47770bf78a642954b2.png)
心理健康标准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心理健康基本标准: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珍爱生命,活在当下。
青少年标准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儿童标准一、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
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
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
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基本符合标准的,即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仍有为数不少的心理缺陷入群。
这类人群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不健康表现,但却不属于心理疾病范畴。
对这类心理过渡状态,我们称之为心理缺陷。
一、心理缺陷所谓心理缺陷,是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平衡能力,心理特点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
心理缺陷的后果是社会适应不良。
在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缺陷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
1.性格缺陷常见性格却鲜有下列八种:(1)无力性格。
这种人由于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所以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精神压力和心身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诱发心理疾病。
(2)不适应性格。
这种人由于判断和辨别能力有限,因此,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一旦受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就易发生不良行为。
(3)偏执性格。
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妒忌心理。
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
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
(4)分裂性格。
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
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
喜欢独自活动。
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5)爆发性格。
平时性格黏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易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6)强迫性格。
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
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这类人易发展为强迫症。
(7)癔症性格。
心理发展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
感情丰富而不深刻。
热情有余,稳定不足。
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现自己。
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发展成癔病。
(8)攻击性格。
性格外向,好斗。
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冲动。
往往对人、对社会表现敌意和攻击行为。
2.情感缺陷常见的情感缺陷有下列八种:(1)焦虑状态。
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表现出焦虑、紧张。
忧心忡忡,疑虑不快。
虽然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对自己的健康和疾病存有忧虑。
(2)抑郁状态。
情绪经常处于忧郁、沮丧、悲哀、苦闷状态,
常有长吁短叹和哭泣的表现。
这种人缺乏人生的动力和乐趣,生存欲望低下。
(3)疑病状态。
常有疑病情绪反应,有疑病性不适症状,自我暗示性强,求医心切。
(4)狂躁状态。
情绪高涨、兴奋,活跃好动,动作增多,交际频繁,声音高亢,有强烈的欣快感。
这种状态容易发展为躁狂症。
(5)激情状态。
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出现亢奋状态。
(6)淡漠状态。
孤独、不合群,对外界客观事物和自身状况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7)幼稚状态。
心理年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情绪幼稚化。
(8)反常状态。
情感反常,不协调,甚至出现矛盾的情感状态。
二、变态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他(她)每天必须洗固定次数的手才能安心;下班了,要检查3次~5次门锁,否则无法放心。
这些现象表明他(她)出现了心理变态或心理障碍。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变态心理又称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表现出了与其他正常人相反的心理或行为。
(二)变态心理的类型1.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1)行为偏离。
它是指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而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着地偏离常态,从而妨碍对正常的社会生活的适应。
如酗酒、吸毒、盗窃、拉帮结派等。
(2)人格障碍。
它是指反映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冲突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行为。
人格障碍一般从幼年开始,持续到成年或终生。
虽然这类人有正常的智力或完整的认识能力,但自我控制能力很差。
(三)性行为变态(四)不良适应性反应如果一个人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发展有缺陷,在变化着的或新的环境中,就很容易产生不良的适应性行为,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
例如:学生的厌学行为导致休学或退学;成人如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岗位,轻则影响工作和生活,重则造成身心疾病。
三、特殊意识状态(一)催眠状态下的心理异常1.神游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意识朦胧的状态下漫无目的地在外面旅行或漫游,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目不等。
2.梦游症其特点为患者在睡眠状态进入另一种意识障碍状态的表现,且患者对梦游状态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
(二)社会交往剥夺和感觉剥夺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意志
力和控制能力下降,思维混乱,情绪烦躁不安等。
(三)练功者心理异常有些练功者由于心理易受暗示,对练功法盲目狂热地崇拜,以至于漠视现实生活,出现了违背基本规律的行为习惯。
(四)某些导致的心理异常这类心理行为异常表现大多是属于正常和变态=心理之间的交叉或边缘状态,其表现多为一次性,一旦异常表现状态消失,正常的心理和行为也恢复正常。
四、轻度心理异常这类心理异常表现为人的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虽然脑部没有气质性的损害,但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发生失调。
这类人对人际关系处理上往往不够和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但生活能自理,自知有异常,并要求诊治。
(一)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敏感、疲劳、易怒、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二)强迫性神经症状1.强迫性观念这类人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某些想法、某些情绪或某些歌词等,经常怀疑自己做过的事情,或强迫自己回忆刚做过或早已做过的事情,或就某一无意义又很难得到答案的问题冥思苦想。
2.强迫意向表现为被一些异常的欲望和意向所纠缠,容易产生冲动。
例如,走到河边就有跳下去的冲动。
3.强迫行为表现为强迫自己不断重复做一种行为。
例如,反复检查房门窗户是否锁好、关好,反复洗手,反复记录步行楼梯台阶数等。
(三)恐怖症神经症这类心理异常往往由某些确实存在但当前明知并无危险的境遇与客体所引起,而自己却难以控制;因而极力回避,其恐惧程度可由轻度的不安到惊恐。
1.社交恐怖主要表现为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特别是对于他人的注意比较敏感,容易发抖、脸红或出汗,因此不敢出现在公共场所。
2.广场恐怖
主要表现为对空旷的场所、旷野或街道等产生恐惧,且伴随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
3.闭室恐怖表现为害怕封闭的空间;如电梯、电影院、汽车、飞机等。
4.高度恐怖表现为对高处的恐惧,如爬山、上楼梯、乘坐飞机等。
5.动物恐怖表现为害怕接触或见到某些动物,如老鼠、蛇、狗等。
6.昆虫恐怖表现为害怕接触或见到某些昆虫,如蜘蛛、蝙蝠等。
7.疾病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