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恐惧:往往因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 分强烈的或持续出现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4)儿童癔病:该症是由明显情绪因素所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 起病甚急,主要表现为感觉、意识或运动方面的障碍,症状无 器质性基础。 4.顽固性不良习惯:指有些儿童青少年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 精神及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的、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 为,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特殊精神异常。 (1)习惯性抽动:是指同一组随意肌肉快速、突然、频繁、不 自主无目的地抽动。如眨眼、耸肩、擤鼻等,以头面部最为常 见。 (2)吸吮手指和咬指甲: (3)遗尿:是指儿童5岁以后反复发生、不适宜不自主的排尿, 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
a. 筛查技术和工具:1)智力筛查;2)心理卫生 问题调查;3)家庭环境情况调查;4)儿童发育状 况一般性资料调查;5)其他专项调查。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社区三级预防(2)
b.规范化操作: c.资料来源:一般智力调查对象是儿童青少
年本人。其他筛查评定资料可由家长、教 师或被测人提供,然后按照评定标准综合 分析判断。
犯罪,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 到处寻医求治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 • 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
如何界定儿童的可能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
儿童忍受着一定程度的痛苦体验,如恐惧 或悲伤、焦虑; 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功能丧失,如一个或多 个重要功能受到损害,包括身体功能、情感功 能、认知功能以及行为功能等; 这些问题和功能丧失增加了儿童进一步受到损 害的危害性,如死亡、痛苦、残疾、丧失自由 乃至受教育的权利。
4.改变不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使家长和教师 充分认识到溺爱、放纵、情感忽略、简单粗暴、虐 待等都有增加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性。 要加强法制教育,禁止虐待儿童和歧视缺陷儿童的 行为,禁止性别歧视。
5.逐步建立跨学科的防治网,对社区和学校内 儿童少年进行心理卫生普查,早期发现儿童的问题 倾向,进行家访和追踪调查,以寻找造成问题的有 关心理因素,并予调整解决。
青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1、物质滥用:如吸烟、酗酒、药物依赖、吸毒 2、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溺水、坠落、中毒 3、暴力事件:如家庭暴力、反社会行为、校园暴力、
械斗、违法犯罪 4、情绪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癔症、强
迫症等 5、网络电子游戏成瘾 6、自杀:包括自杀意念、未遂自杀、自杀行为 7、性心理障碍:如同性恋、露阴癖、性虐待等 8、不良性行为
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1.学习障碍: 简称LD,也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 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 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 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2.品行问题:易发展为“右脑综合征”及违法犯罪。 3.情绪问题: (1).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 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 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 态。 (2).强迫行为:特点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 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 郁。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争辩、要求注意、 不服从、恐惧、过 度活跃、抗拒睡觉、 偏食
语言障碍、虐待和 忽略导致的情绪问 题、焦虑和恐惧发 作
争辩、注意力集中 困难、自我意识不 良、炫耀自己
ADHD、学习障碍、 拒绝上学、品行 障碍、
争辩、暴力行为、 厌食、行为不良、
自夸、孤僻、适 自杀企图、物质滥
应困难
用、精分症、抑郁
三、常见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
学习和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学校和家庭负担;
对父母(尤其是母亲)造成严重焦虑;
对学校和班级带来麻烦;
青少年品行障碍、违法犯罪等行为等问题危害 社会治安,多种反社会行为与心理不健全有关;
传统儿科、儿保、精神卫生部门开展儿童少年 心理卫生工作的服务能力和规模有限,无法满 足实际需求;
这些行为问题往往影响家庭的安定和谐及正常 的人际交往和学校生活,到处求医增加家庭和 社会经济负担。
6.培训学校专职心理指导教师,建立基层心理 卫生服务队伍。
7.父母的咨询指导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社区三级预防(1)
1、 一级预防—提高心理健康素质,防病于未然。 (1) 社区宣教: (2) 优生优育: (3) 家长学校: (4) 有关专业人员培训等: 2、 第二级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1) 建立筛查体系和工作规程:
(年代、角度、观点上的差异) • 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 • 社会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 • 儿童疾病谱发生改变 • 医疗科技的进步 • 高危出生史儿童增多——LBW、剖宫产 • 现代物质环境生活的影响——光声电磁波?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现状
• 疾病谱发生改变
• 精神心理疾病发生率增高 • 医学模式转变 • 社会环境压力增加 • 儿童青少年是社会人群中的脆弱体 • 心理行为问题导致儿童学习生活质量下降 • 成年期精神神经疾病大都来自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问题 • 这类行为问题未经干预矫治易发展为品行障碍和违法
第四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教研室: 王梦龙 博士
E-MAIL: wangml@mail.sysu.edu.cn
一、概述 心理卫生是研究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
科学,包括一切旨在改善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 施和方法。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侧重预 防心理障碍或疾病,后者则以促进心理调节、 发展心理潜能为目标,不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美国每年有300万个儿童青少年接受各种 心理健康服务,为此花费掉150亿美元。
➢ 在北美做的调查表明,大约每5个儿童中 就有一个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降, 而每10个儿童里就有一个符合特殊心理障 碍的诊断标准。
➢ 心理障碍儿童中的大约20%可持续终生, 影响到整个成年期生活。
(U.S Public Health Service2000)
d.建立社区内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档案或保 健记录卡。
(2)学校心理卫生教育与咨询:教育对象包括家 长、教师以及初ຫໍສະໝຸດ Baidu以上学生。
(3)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处理的处理。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社区三级预防(3) 处理原则: 一是处理越早,问题越容易解决; 二是处理所带来的影响(包括长期后果) 应小于问题本身所造成的危害。 3、 第三级预防: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1. 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 的理论方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及特 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具有 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 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2. 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 种心理卫生问题。
3.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多形式开展心理卫生活动, 使家庭、学校和社会(社区)密切配合,利用 一切有利因素为儿童青少年创造良好的身心发 展环境,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 面得到全面发展。
就儿童个体或群体而言,心理卫生除研究不 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趋势和开展针对 性的心理卫生服务外,亦从不同群体的生活环 境特点、文化环境差异入手,研究不同群体心 理卫生特点和群体心理卫生问题。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上升吗?
• 教育制度所起的“导向”——竞争 • 介入的研究者增多——医疗、教育、心理学
1.学业问题:此与学习行为有关,如学习 障碍(困难)、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自控 能力特别差、课堂上活动过度或嗜睡等等。这 类问题多发生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尤其突出。 对某些儿童来讲,也可能是适应不良导致的一 过性表现。
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 僻抑郁、强迫行为、过分任性或冲动、暴躁易 怒、胆小退缩、癔病、适应困难、恐怖等。对 时常而严重的表现者须由精神(心理)科医生 作鉴别诊断。
问题青少年儿童的处理注意点:
a. 个别化原则:
b.对可疑问题儿童应个别通知家长或班主任教师, 要他们到上级医疗机构或社区指导专家那里做 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c.对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处理干预要特别谨慎要考 虑这种处理可能造成的伤害,甚至剥夺患儿接 受正常教育的机会,以致出现处理不当引起法 律纠纷。
应对措施
1.一般卫生措施:要建立优生咨询机构,改进围产 期保健,对婴幼儿、孕妇实施计划免疫,积极防治及 减少有损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疾病因素。
2.改善家庭和学校环境,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教 师、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早期发现儿童青少年中的心 理卫生问题,及时采取干预矫治措施,以获得最佳效 果。
3.开展心理行为指导,由卫生学、教育学、心理 学、儿科、精神科、社会学等多学科专业人员配合进 行,重点进行儿童青少年认知、情绪及行为问题方面 的指导矫治。
学习障碍的特殊类型—非言语型
1、 研究者较一致认为它是右脑半球的功能障碍; 2、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 3、 表现特征为: (1)视空间识认困难; (2)理解对象关系困难; (3)缺乏时间概念; (4)面孔和表情认知与判断困难; (5) “解读”他人心理活动困难—“心灵见解”障碍; (6) 社会技能延迟; (7) 攻击行为; (8) 社会性退缩、过分腼腆、社会性幼稚。 4、 社会认知障碍越严重,情绪耐受性越脆弱,不因年龄而受控; 5、有神经学依据;
(4)口吃:俗称结巴,是较常见于2岁~5岁儿童的一 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 (5)多动性障碍:也叫多动症或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 (缩写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行为异常综合 征。特征是智力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 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多的特点,因而导 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力差。 (6)网络和电子游戏、电视依赖
3.社会发展需要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
儿童发展概览
年龄 0~2岁
正常情况
进食、睡眠、依 恋正常
行为问题
倔强、脾气大、 大小便困难
临床病症
智力迟缓、喂食障 碍、儿童孤独症
2~5岁 6~11岁 12~20岁
语言、如厕、自 我照顾能力、自 我控制、伙伴关 系
掌握学习技能、懂 得规则、承担简单 责任
异性交往、自我同 一性、承担更多责 任、独立
长春 13.10
沈阳 13.10
延边 11.10
甘肃 6.32
乌鲁木齐 14.45
呼和浩特 13.45
武汉 13.89
天水 14.60
年龄范围:4~16岁 男童平均13.4%; 女童平均12.5% 符合DSM-Ⅳ诊断者占86.4%。
引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2
2.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全国22个省市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调查结果(%)
北京 合肥 南京 11.61 16.00 13.84
苏州 11.61
上海 12.25
宁波 15.00
哈尔滨 深圳 柳州 14.67 14.74 11.73
昆明 12.60
新乡 12.74
西安 15.71
重庆 成都 济南 12.00 14.42 12.12
d.特殊班级或学校。一般应对儿童不同问题 设立不 同的训练班级或学校,这样会收效更大;
3.品行问题:如攻击行为和斗殴、偷窃、经 常撒谎、逃学、家庭暴力、离家出走、生活放 荡、纵火、破坏财物、结识和加入不良青少年 团伙等。这类问题男孩多见。
4.心身疾病:如神经性厌食、肥胖症、儿童 消化性疾病、睡眠障碍、青少年高血压、哮喘、 头痛等。
5.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 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协调: 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问题儿童干预基本目标
• 破坏性的行为的控制 • 稳定情绪 • 促进学习能力 • 合并症的应对
——Sherman 1997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
6.青春期问题:常发生于少年青春发育期。 如吸烟、酗酒、少女怀孕、家庭暴力、药物依 赖、性传播疾病、出走、违法犯罪、自杀等。
男孩多见的行为障碍
ADHD 品行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孤独症 语言障碍 阅读障碍 遗尿症
女孩多见的行为障碍 焦虑障碍 青春期抑郁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 性虐待
男女同样多见的行为障碍 青少年违法 抑郁症 焦虑症 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