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测量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元器件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万用表对电阻、电位器、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件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过程
1、测电阻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
2、测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读数增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 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C对于001μF以
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读数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3、二极管的测量
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测量功能来测,测两次就可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记下第一次测量的结果,然后交换红黑表笔,再次测量。如果一次为OF,一次有0.5V左右的电压值,则二极管是好的,测出电压值的红表笔所在端为二极管的正极。如果两次测量,都显示OF,则二极管开路。如果两次测量,都显示测量电压,则二极管短路。
4、三极管的测量
三级管的在路测量,(1).NPN管的电压正常是:VC>VB>VE.其中PN结电压是0.5V左右,也就是:VB>VE的电压是0.5V,明显大于2V或者VB∠VE,三极管是损坏,(注: VC的电压大小是不固定的,看这个管的承受多大的内压)
(2).PNP管的电压正常是:VE>VB>VC. 其中PN结电压是0.5V左右, 也就是: VE>VB的电压是0.5V,明显大于2V或者VE∠VB, 三极管是损坏,( VC的电压大小是不固定的,看偏置电路是要多大的电压,但一定适上面的VE>VB>VC电压的大小)
2.拆下来时的三极管测量(R*1K档来测量)
根据PN结的原理:和二极管一样,正向电阻一边用万用表测是相通,对调红.黑笔反向来测是不通.拆下来时的三极管,(1) NPN管:任意测三极管的两个脚,当发现固定黑笔接的一脚不动,用红笔分别接另外两脚时,万用表的指针摆动,电阻是相同.反过来对调表笔,红笔固定的一脚不动,用黑笔分别接另外两脚时,万用表的指针不摆动,电阻是无穷大.哪确定;固定的一脚确定是b极(坏的三极管是对调表笔也是相通的)
. (2) PNP管:任意测三极管的两个脚,当发现固定红笔接的一脚不动, 用黑笔分别接另外两脚时,万用表的指针摆动,电阻是相同.反过来对调表笔,黑笔固定的一脚不动, 用红笔分别接另外两脚时,万用表的指针不摆动,电阻是无穷大.哪确定;固
定的一脚确定是b极
3(确定C极和E极) 三极管好坏的判断(R*10K档来测量)
(1)(确定C极和E极) NPN好坏的判断:上面已确定了B极,R*10K档来测量.用黑笔和红笔分别接触另外两极,保持红笔和黑笔现在状态不变用手指捏b极+红笔接的一极,发现指针摆动的幅度大,放大倍数大,黑笔接的是c极,红笔接的是e极(坏的三极管,用万用表的R*10K档来测量.红,黑笔测量c.e极,接法和二极管测量相同,一边相通,对调表笔另一边是不通,例如;R*10K档的黑笔
接C极红笔接E极指针摆动一点,说明是漏电损坏.经验总结:如果是好的三级管,用万用表的R*10K档来测量c.e电阻一边不通,极笔对调后,另一边是相通的有电阻,电阻大的和原来没有用过的同型号的三极管对比.B极E极输出电压偏低的.
(2) (确定C极和E极) PNP好坏的判断
R*10K档来测量.用黑笔和红笔分别接触另外两极保持红笔和黑笔现在状态不变用手指捏b极+黑笔接的一极,同时捏两极,发现指针摆动的幅度大,放大倍数大,黑笔接的是e极,红笔接的是c极(坏的三极管,用万用表的R*10K档来测量.红,黑笔测量c.e极,接法和二极管测量相同,一边相通,对调表笔另一边是不通,例如:R*10K档的黑笔接E极红笔接极C指针摆动一点如果指针摆动一点,说明了是漏电是坏)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四、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