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美国的辩诉交易中的辩方处境

合集下载

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

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
三、对待辩诉交易制度的具体态度
随着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发展和大量刑事案件的不断涌现,在刑事诉讼制度中建立和完善简易程序制度是一种必然。简易程序自身的特点必然使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但这正是简易程序为提高诉讼效率所付出的代价。程序的经济性与正义性二者不可偏废。离开经济性强调正义性,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案件积压,诉讼拖延;离开程序的正义性强调经济性,必然导致被告人的诉讼权利难以保障。只有二者兼顾,相互协调,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而程序的经济性毕竟属于刑事审判程序的次级价值,程序的正义性才是建立与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的第一目标。因此,对程序经济的追求不可能也不应该以牺牲程序的正义为代价。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需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合理的制度和原则,但是也决不能照抄照搬,而应当结合我国的司法实际情况批判的汲取其合理的精神内核。就辩诉交易制度而言,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不宜引进。在中国目前的刑事诉讼基本制度下,由于种种配套制度的缺失,很难在短期内为求效率而全面引进辩诉交易制度。
尽管辩诉交易制度得到了美国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其本身所有的弊病显而易见:
1.量刑定罪与犯罪事实的背离性。因为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妥协的结果,所以对罪犯的量刑定罪往往与案件事实、改造罪犯的需要或与社会期望对罪犯提出强有力的控诉的合法权益不一致。这样出现的结果只能是难以起到改造罪犯和威慑犯罪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会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里犯罪率高据不下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有一个叫威廉斯的强奸杀人犯,他一生之中曾经五次因强奸或杀人被捕入狱,而五次被假释出狱。为什么一个罪恶满盈的强奸杀人犯会被屡捉屡放呢?实际上是威廉斯和他的律师在钻法律制度的空子。每次被逮捕后,威廉斯和他的律师通过辩诉交易承认数项罪行中的较轻的一项,从而避免法庭审判,而由法官对其承认的罪行直接审判。根据美国司法统计局对10.9万个释放人员的追踪调查,其中63%后来又被逮捕,他们重新犯罪的结果是:2300杀人罪,3900性暴力罪,1.7万抢劫罪,2.3万攻击罪。调查结果还显示,32%已经破案的杀人案是由假释、缓刑或保释人员所犯。[5]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研究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研究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研究作者:赵廷凯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08期摘要:辩诉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可以较为快速解决纠纷的程序规则之一,自在美国出现并逐步发展成熟之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甚至与其法律传统不同的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也尝试对其进行借鉴、移植。

本文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概念、特征、内容、生存基础、关于辩诉交易制度的争论、辩诉交易制度的意义等方面来对美国辩诉交易制度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引进辩诉交易制度或者构建类似制度从而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提供些许帮助!关键词:美国;刑事诉讼;辩诉交易;有罪答辩中图分类号:D971.2;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184-03作者简介:赵廷凯(1988-),男,山东聊城人,贵州大学2013级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概述(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辩诉交易制度(plea bargain),也可翻译为认罪辩诉协议,是指在美国刑事诉讼中作为控方的检察官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围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犯罪行通过谈判、协商检察官欲提起的指控而达成的一纸自由合同。

2.特征(1)协商性。

辩诉交易制度中认罪辩诉协议的达成是拥有检察权的检察官与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通常是被告人的辩护人作代表)通过自由协商、讨价还价后一种“妥协”的产物或者说是一种“软博弈”的产品。

(2)契约性。

Plea bargain中的bargain翻译成中文就是“交易”、“契约”的意思。

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辩诉交易制度的核心在于契约,换句话而言就是,辩诉交易制度是指作为控方的检察官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罪名或量刑建议上形成了一种双方当事人都自愿认可的合同。

达成了此合同后,检察官必须履行其在此合同缔结时所答应的事项,也就是减少指控或降低指控;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应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即是认罪。

此时,公法案件司法化。

美国诉辩交易的法律规定(3篇)

美国诉辩交易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诉辩交易(plea bargaining)是美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重要程序,它是指在审判前,控辩双方就被告人的罪行和刑罚进行协商,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诉辩交易是美国刑事司法体系的核心机制之一,对于提高司法效率、减轻司法负担、保障被告人的权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美国诉辩交易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诉辩交易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诉辩交易是指控辩双方在审判前,就被告人的罪行和刑罚进行协商,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在诉辩交易中,被告人可以选择认罪或者不认罪,而控方则可以根据被告人的认罪情况提出相应的指控和刑罚。

2. 特点(1)自愿性:诉辩交易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任何一方都有权拒绝参与诉辩交易。

(2)灵活性:诉辩交易允许控辩双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协商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3)保密性:诉辩交易的过程和结果一般不对外公开,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案件的公正性。

(4)非正式性:诉辩交易不一定要通过正式的审判程序进行,可以由检察官、辩护律师或者其他有资格的人员进行。

三、诉辩交易的法律规定1. 法律依据美国诉辩交易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等。

(1)宪法: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在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之前,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

这一规定为诉辩交易提供了宪法依据。

(2)刑法:刑法规定了各种罪行的构成要件和刑罚,为诉辩交易提供了刑罚依据。

(3)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辩交易的程序和规则,包括起诉、辩护、审判等环节。

(4)司法解释:美国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对诉辩交易的法律适用进行了解释和规定。

2. 诉辩交易的条件(1)被告人自愿:诉辩交易必须基于被告人的自愿,任何强迫、威胁或欺诈手段都是违法的。

(2)案件性质:适用于诉辩交易的案件一般包括轻微犯罪、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

(3)证据充分:控方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否则不能进行诉辩交易。

辩诉交易的现实思考和分析

辩诉交易的现实思考和分析

法 学 视 野4INTELLIGENCE························辩诉交易的现实思考和分析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舒 杰摘 要:首创于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因其结案方式迅速而灵活,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诉讼效率,因而在美国联邦和各州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更有向其他国家蔓延之势。

理论界不少人士主张移植该制度,以适应我国的现实需要。

笔者认为,任何一项司法制度之引进,均须有相关的制度和法律背景作支撑,且与现行的法律体系相协调,否则,不仅这一制度的应有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还会破坏现有体系的完整性。

辩诉交易制度当然也不例外。

本文将就辩诉交易制度置之于中国语境下,以中国特色的司法现实为观照,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辩诉交易一、辩诉交易概述辩诉交易,又称辩诉谈判或辩诉协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开庭审理之前,提起控诉的检察官为了换取被告方作有罪答辩,提起比原来指控更轻的罪名或者减少指控罪名,或者允诺向法官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建议为条件,与被告方(一般通过律师)在法庭外进行协商谈判而形成的一种司法制度。

辩诉交易的前提是被告人做有罪答辩,且应在法庭开庭审判之前作出,而被告人所作的有罪答辩是建立在检察官三项有利于自己的允诺基础上的,该三项内容具体体现如下:第一,指控交易,是指检察官撤消非直接相关的指控,允诺提起比原指控罪名要轻的罪名来对被告人进行指控,以获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辩。

第二,罪数交易,是指在被告人犯有数罪的案件中,检察官只对其中一罪或部分罪名进行指控,以获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辩。

第三,刑罚交易,是指检察官以同意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建议,以达到对被告人降低处刑幅度为条件来取得被告人的有罪答辩。

工作心得:美国检察官是辩诉交易中的主导者

工作心得:美国检察官是辩诉交易中的主导者

工作心得:美国检察官是辩诉交易中的主导者“辩诉交易”,指处于控告方的检察官与处于被告方的辩护律师进行会商和谈判,以撤销指控、降格控诉或要求法官从轻判处刑罚等为条件,换取被告人作“认罪”答辩或满足控诉方其他要求。

如果交易成功,达成协议,经法官审查被告人系出于自愿,协议内容合法,便加以采纳,直接对被告人定罪判刑,不再进行开庭审理。

辩诉交易在美国的兴起,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但直到1970年的“布拉迪诉美国”案,这一制度才由美国最高法院以判例的形式正式确立,遂在美国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采用。

时至今日,在美国联邦及各州的犯罪案件中,均有超过90%以上的案件通过辩诉交易解决,使辩诉交易成为美国对刑事案件进行“审判前解决”的重要内容。

其中,检察官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是辩诉交易程序推进的主导者。

检察官主导辩诉交易的制度基础美国实行典型的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检察官作为政府或社会公益的代表追诉犯罪,在诉讼中的地位是处于控诉方的当事人。

检察官所作出的起诉、不起诉决定尽管具有终结诉讼的效力,但其性质不是作为司法机关对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司法性裁判,而只是一种当事人的处分。

与大陆法系实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国家相比,美国在追诉犯罪的问题上一贯不实行严格的起诉法定主义,甚至谈不上是“以起诉法定主义为主、兼采起诉便宜主义”。

在美国,检察官在决定是否对被告人提起刑事指控时,享有相当程度的自由裁量权。

检察机关可以根据一定时期内刑事政策的要求或者与犯罪作斗争的实际需要,决定对犯罪人不予起诉或降格起诉。

其他实行起诉便宜主义的国家大都以微罪不处分为限度,而美国的检察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却可以不受这种条框的限制,从而反映出美国关于追诉犯罪的刑事政策中所具有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色彩。

易言之,辩诉交易在美国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于:其一,只要被告人本人认罪服法,法官就可以不经审理而径行判决。

这在其他强调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经过法庭调查事实、核实证据的国家中是难以实现的;其二,检察机关在决定是否对罪犯提出控诉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学习参考: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研究

学习参考: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研究

学习参考: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认辩诉交易制度以来,美国每年适用辩诉交易制度结案的比率逐步递增,时至今日联邦定罪判决的97%、州定罪判决的94%都是辩诉交易的结果。

用肯尼迪大法官的话说,“辩诉交易已经不是刑事司法制度的附属物,它本身就是刑事司法制度。

”然而,该制度在最初适用时将被害人排除在外,由检察官与被告人双方就罪数、罪名或量刑进行协商,法院通过审核赋予辩诉协议以法律效力。

随着被害人权利运动的兴起,犯罪被害人在辩诉交易中逐渐有了一席之地。

诉辩交易中被害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是指知情权和发表意见权。

知情权,即被害人有获取信息的权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与辩诉协议相关的信息,如检察官拟开展辩诉协商的决定及理由、辩诉协议的内容、法院举行答辩听证的日期、时间及地点等。

第二类是关于自身权利的信息,即辩诉交易程序中享有哪些特定权利,如有权与检察官进行协商,有权出席答辩听证,有权在答辩、量刑等任何公开程序中发表意见等。

联邦《犯罪被害人权利法》规定,检察机关和其他司法机构须尽最大努力确保犯罪被害人知悉其所享有的权利。

有些州在检察官办公室设有被害人协调者,以帮助被害人理解他们的权利。

发表意见权。

被害人的意见主要围绕两方面:一是犯罪行为对被害人所造成的影响、后果,二是针对辩诉协议表达自己的看法。

发表意见的阶段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控辩双方辩诉协商阶段;二是法庭在决定是否接受辩诉协议的答辩听证阶段,被害人出席法庭,以口头或书面陈述方式发表意见。

根据不同州的立法规定,被害人可以在上述一或两个阶段发表意见。

被害人参与路径。

美国辩诉交易的决定者除被告人外,还有检察官和法官,被害人在与后两者的沟通中发表意见,实现参与辩诉交易的目的。

在辩诉协商阶段与检察官协商。

绝大多数州都允许被害人就协商中的答辩协议与检察官进行一定协商。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统计,29个州已经要求在辩诉交易阶段检察官必须与被害人进行协商并且获得他们对辩诉交易的看法。

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第一篇: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摘要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是被告人通过委托辩护律师同检察官之间就被告人所触犯的罪名及相应的量刑进行私下的协商,从而达成交易的刑事司法制度。

当前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运用于美国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之中,为高效审理案件,及时完结审判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但辩诉交易制度也存在着固有的弊端,因此我国在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同时,也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适合于“中国特色”的形式予以合理地适用。

关键词:辩诉交易;评价;借鉴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概况(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概念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是指检察官同被告所聘请的辩护律师,就被告人所触犯的刑法罪名,以及相应的量刑幅度和范围,经由控辩双方通过私下协商,进行交易,最终达成定罪和量刑的一致意见,进而快速审结案件的制度。

(二)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运作模式一方面,辩护律师可以与检察官进行协商,对检察官所指控的罪名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被告人认轻罪的前提下,将其中较重的罪名替换成较轻的罪名。

或者就监察官所指控的多项罪名进行协商,就其中指控的某项或者某几项罪名有条件地予以撤销。

另一方面,当辩护律师在分析案情后,对于定罪没有协商的空间时,可以与检察官进行量刑上的交易,通过由被告人直接认罪以此来获得较为宽缓的量刑幅度。

(三)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特点1.交易主体的特殊性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是辩护律师结合检察官所掌握的相关证据,基于其辩护策略,对被告人所提出的建议。

其实质上是被告人行使自己诉讼权利的一种体现,当被告人选择接受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则会向检察官提出要求进行辩诉交易的请求。

从而使得案件无需进入繁琐复杂的审判程序,而直接通过辩护人和检察官之间的私下交易来提前协商定罪罪名或者量刑范围,而后向法官提出,并经由法官向被告人说明和确认,最终完成刑事案件的审判。

2.交易内容的可选择性检察官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其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检察官可以结合特定的案情,提出相应的指控罪名和量刑意见。

美国司法实践中的辩诉交易制度.doc

美国司法实践中的辩诉交易制度.doc

美国司法实践中的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制度是二十世纪以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诉讼模式,是美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司法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司法实践迫不得已的选择。

虽然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争议,但它却在一片反对声中迅猛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很好地解决了西方刑事诉讼所面临的一大矛盾——刑事案件的不断增加与司法资源的有限性。

一、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辩诉交易,依《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为:辩诉交易是指在司法审查的前提下,刑事案件的检察官和被告双方达成满意的倾向性意见的程序。

它通常包括被告人为得到比可能受到的指控相对较轻的量刑,而作出的承认一个较轻的犯罪或数个指控中的一个或几个的有罪答辩。

这一制度于19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并在197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莱德诉美国一案中得到了正式确认。

1974年,美国修订的《联邦地区刑事诉讼规则》对辩诉交易的一般原则及其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以成文的形式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

现在,美国80%—90%的刑事案件都是以辩诉交易形式结案。

二、辩诉交易制度的内涵辩诉交易作为一项特殊的法律制度,在这一制度的施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有别于传统诉讼的新型的法律关系,具体来说其特殊之处在于:(一)、辩诉交易的主体是检察官和被告人;(二)、交易的内容就控方而言是指自由裁量权内的“有利指控”、就辩方而言则是被告人作有罪答辩;(三)、交易是双方当事人合议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法官不得干涉;(四)、交易的后果是不进入正式审判而是直接进入量刑程序。

由于美国是判例法国家,并且1974年美国《联邦地区刑事诉讼规则》对辩诉交易制度下的交易方式并没有做具体规定,因此司法实践中的交易方式是多样的。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类:其一、罪数交易。

当被告犯有数罪时,检察官为取得被告人的有罪答辩,许诺减少指控的罪数而与被告人交易。

其二、罪名交易。

即检察官许诺以比本应指控的涉嫌罪名量刑要轻的另有罪名指控犯罪,或者当被告人犯有在社会上对其声誉影响极大的罪名时,检察官允许以其他罪名指控,以换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辩。

论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论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论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Plea Bargaining),又称辩诉协商(Plea Negotiation)或者辩诉协议(Plea Agreement),它是指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在法院开庭审判之前,对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问题进行协商和讨价还价,检察官通过降低指控或者向法官提出减轻量刑的建议来换取被告人作有罪答辩的一种活动。

也有学者认为,辩诉交易是指“被告人对刑事指控作有罪答辩,以换取国家对案件的合理考虑”。

[1](P385)辩诉交易制度,是20世纪以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

仅经历了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该项制度从产生、发展到成为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

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没有辩诉交易,然而我国的一些刑事法律制度及刑事政策无疑同样蕴含着辩诉交易的精髓。

司法改革客观要求加大辩诉交易的运用,在改革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同时,可以分步设立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

我国的辩诉交易应当规范化及制度化,同时鉴于特定的制度背景,应注意在立法上为其确立一定的限度,以促进辩诉交易良好运作,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与效益。

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的实践20世纪30年代就已在美国出现,但一直处于“地下交易”的状态。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70年的布拉迪诉美国案(Brady.V.U.S.A Brady UnitedStates,379,U.S.742,752-53[1970年])的判决中正式确认了辩诉交易制度的合法性。

[2](P53) 1974年7月1日修正施行的《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对“辩诉交易”作了明文规定。

从此,“辩诉交易”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

而如今的美国,辩诉交易已经占据刑事诉讼的主要舞台。

在美国,90%的案件是通过辩诉交易来解决的。

由于辩诉交易具有结案快、效率高,有利于解决案件严重积压的问题以及能够减轻刑事司法系统的巨大压力等优点,并使得控方在证据不甚充分的情况下也可获得的被告人的定罪,所以一经问世即获得了蓬勃的生命力,尽管美国有反对者对辩诉交易程序提出种种非议,但是,辩诉交易制度在没有增加法官、检察官数量的情况下迅速解决了大量的刑事案件,节约了有的司法资源故此为司法部门乐于采用。

浅析美辩诉交易环境

浅析美辩诉交易环境

浅析美辩诉交易环境美国最早是英属殖民地,深受其影响,辩诉交易却舍英取美,率先在美国诞生。

虽然也遭受众多讨伐,但就90%的案件皆有辩诉交易处理的结果来看,辩诉交易在美国是有强大生命力和活力的。

文章将就辩诉交易在美国的产生、发展环境进行探讨。

标签:辩诉交易;社会契约;人民法商;无罪推定;证据制度一、美国社会、法律传统方面1.辩诉交易萌芽的土壤首先,众所周知,美国是由殖民地发展而来的国家,在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中,北美大陆迎来了多批的外国移民。

其中除多数来自英国外,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

除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外,还给美国带来了多元的经济、文化、思想交流。

这可以说是在美国历史上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笔,也为美国其后较高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奠定了基础。

其次,辩诉交易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时候也正值美国民主共和党面临着重大的政治危机。

在这独特的历史时刻,需要政府对社会的骚动作出可行而又受欢迎的政策回应,而法律是解决纠纷动乱的最后方式,这导致了官方寄重望于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的法律实践[1]12。

再次,法律机构与政府的关系也是催生辩诉交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之下各州还拥有各自的政府。

而美国的中央政府是有限政府且相对势弱。

也正是这样的政体,促使真正与地方政府相联系的是各州的地方法院,从而呈现各地裁决各不相同,裁决地方化的现象。

也正因如此,地方法院裁决灵活度大,给辩诉交易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有利空间。

法律理念中,“法律控制”观念萌生。

鉴于法院的作用不容小觑。

外加经济危机导致的暴力犯罪的激增无异于雪上加霜,公众对此普遍具有恐惧心理。

此外,义务与道德冲突的增加,宗教价值以及文化一致性的减弱放大了冲突的冲击波。

宗教传统意义上对平民的束缚作用随着政教分离运动受到了控制,且封闭性文化的一致性以及所包含的互负义务的道德准则也随之衰落了[1]15。

基于种种原因,为了安抚社会民众、缓解纠纷、恢复对社会的有效控制,“法治”观念应运而生。

关于美国辩诉交易的看法

关于美国辩诉交易的看法

关于美国辩诉交易的看法摘要:辩诉交易(plea bargain),是美国的一项司法制度,指在法官开庭审理之前,处于控诉一方的检察官和代表被告人的辩护律师进行协商,以检察官撤销指控、降格指控或要求法官从轻判处刑罚为条件,换取被告人的认罪答辩(plea of Guilty)。

关键词:辩诉交易优点缺点一、起源:二战以后,美国由于种种社会原因,犯罪率居高不下。

为了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解决日益增多的案件,一些大城市的检察官开始用协议和交易的方式,换取被告人的“认罪答辩”。

由于这种结案方式迅捷而灵活,因而在联邦和各州得到广泛采用。

197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正式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

美国1974年修订施行的《联邦刑事诉讼规则》明确地将辩诉交易作为一项诉讼制度确立下来。

但辩诉交易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拥护者和反对者的力量都很强大,在实践中也未顺利推行。

1973年,阿拉斯加州检察长命令全州所有检察官停止参加辩诉交易。

“全国刑事审判标准及目标咨询委员会”还在全国呼吁争取在1978年之前废除辩诉交易。

当然,辩诉交易并没有停止。

目前,联邦和各州90%的案件是以辩诉交易结案的。

二、优点:辩诉交易这种处理案件的方式一方面是可以大减少审判费用,对检察官而言,与其没有把握判被告有罪,还不如让他以较小的罪名受到惩罚;而且辩诉交易也没有像有的学者批评的那样出卖司法尊严和社会利益;相反,这样做正是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如果能让罪犯心服口服地服刑,这对罪犯本身和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

其实,辩诉交易就是诉讼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

三、缺点:这种制度最不利于穷人和下层民众,因为其低下地位和过去前科易于招致嫌疑,他们经常被迫认罪,其中的无辜者并非罕见,可以说,通过认罪协商解决冲突,虽然表面上是在实行正义,但几乎全都背判了下正义的事业。

1.量刑定罪与犯罪事实的背离性。

因为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妥协的结果,所以对罪犯的量刑定罪往往与案件事实、改造罪犯的需要或与社会期望对罪犯提出强有力的控诉的合法权益不一致。

小议美国“辩诉交易”及其移植(1)论文

小议美国“辩诉交易”及其移植(1)论文

小议美国“辩诉交易”及其移植(1)论文摘要:在各种简易诉讼程序中“辩诉交易”制度是刑事诉讼中颇具特色的制度。

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辩诉交易”,它能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益,但它不能超越诉讼的最高价值—公平正义。

关键词:刑事诉讼辫诉交易移植可行性一、“辩诉交易”及其含义所谓“辩诉交易”,是指检察官和被告人或者辩护律师经过谈判和讨价还价来达成由被告人认罪换取较轻定罪或量刑的协议。

如果交易双方达成协议,经法官审查认为协议内容合法且被告人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出的,法官则不再进行实质性的审判,而是直接根据检察官的起诉判刑。

即使检察官的决定是不起诉,法官也不会干涉。

“辩诉交易”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

当时经济蓬勃发展,刑事案件成倍增长,导致案件的严重积累。

一些大城市的检察官开始采用与被告人协商和交易的方式结案。

例如,以减少指控罪数或者向法.官提出降低处罚幅度,与被告人进行交易,促使被告人作有罪答辩从而尽快结案。

由于此种方式的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地提高诉讼效率,节省诉讼成本尽快扫清积案,因此,它在美国大部分州被广泛采用。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70年在Brandy V US一案中正式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辩诉交易”的内容包括: (1)降低指控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中,最常见的形式是检察官与被告人的律师达成降低指控,即检察官在条件成熟时将对被告人的指控人为地降至证据能够支持的控诉,从而使被告人可能承担的刑事处罚相应地减轻。

(2)撤销相关指控检察官通过撤销对被告人的其它指控来换取被告人的认罪。

这种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进行“纵深”指控,即检察官放弃对被告人提起较为严重指控,被气人承认较轻的指控以换取检察官不深挖余罪。

另一种是检察官撤销对被告的相同罪状的指控(平行指控),只要求被告人承认其中的一项指控。

(3)量刑交易由被告人通过认罪换取检察同意请求法院从轻量刑。

这是有别于前两种形式的“辩诉交易”。

在这种形式里,检察官在量刑上仅是提出建议,而且法官不必受此建议拘束。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评析及启示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评析及启示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评析及启示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1.3 文献综述 (5)二、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概述 (5)2.1 辩诉交易的定义与特征 (6)2.2 辩诉交易的历史沿革 (7)2.3 辩诉交易的适用范围与类型 (8)三、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9)3.1 效率视角下的辩诉交易制度 (11)3.2 保障被告人权利的辩诉交易制度 (13)3.3 法理学视角下的辩诉交易制度 (14)四、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实施现状 (15)4.1 辩诉交易的实践操作 (17)4.2 辩诉交易的争议与问题 (18)4.3 辩诉交易与刑事司法改革 (20)五、辩诉交易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21)5.1 国际上辩诉交易制度的普遍实践 (22)5.2 不同法域下辩诉交易制度的差异性比较 (23)5.3 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25)六、对辩诉交易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26)6.1 辩诉交易制度的局限性评析 (28)6.2 辩诉交易制度的风险和冲突 (30)6.3 辩诉交易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31)七、结论与建议 (32)7.1 研究总结 (34)7.2 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启示 (35)7.3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议题 (36)一、内容概括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以其独有的方式处理刑事案件,通过赋予检察机关相当大的谈判权力,使得许多案件以前不为人知的被告者在审判之前就已经获释。

此制度的核心在于辩方和控方之间达成的协议,通常涉及被告人同意对某些指控认罪,以换取较轻的刑事处罚,在许多情况下包括更短的刑期、避免重刑等诱惑。

辩诉交易制度的优点在于其迅速性和效率性,它减小了审判的负担,使资源得以集中于案件严重性和复杂性较高的刑事诉讼过程中。

辩诉交易让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法庭的压力,提高了司法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

针对受害方,及时地获知处理结果也提供了某种程度的闭合。

辩诉交易制度亦面临批评,主要集中在其可能导致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性。

探讨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探讨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探讨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作者:詹月来源:《法制博览》2017年第02期关键词: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中图分类号:D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5-0090-03作者简介:詹月(1993-),女,汉族,武汉大学,2014级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司法改革。

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争论辩诉交易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当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犯罪率的高速攀升,刑事案件积压,在有限的司法资源条件下,为了快速解决案件,一些检察官采用和被告方协商、交易的方式结案,快捷、有效地结案,提高诉讼效率,减少司法成本,因此在美国各州得以广泛适用,成为盛行于美国的一项刑事诉讼制度。

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实践,不仅包括英美法系国家,还包括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荷兰等等。

在中国,辩诉交易也日益成为司法界的热点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类似欧美国家辩诉交易的制度,自首、立功、裁定不起诉等,但与美国的辩诉交易有较大的区别,存在较多法定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的限制。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1970年联邦最高法院在Brady v U.S的判决中,首次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并在1974年修订施行的《联邦地区法院刑事诉讼规则》对辩诉交易的一般原则及其程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辩诉交易的一般原则、公布接受、驳回等一系列程序作了明确而又详尽的规定,以成文法的形式确认了辩诉交易在美国的合法性。

虽然一直存在关于诉辩交易的批判声音:一、在未调查核实全部证据的情况下决定被告人的罪刑,其有罪与否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二、协商科处的刑期应该与其犯罪当时之行为而定,不应该由被告犯罪后是否愿意接受检察官协商条件而决定其刑期之轻重,更不应该由被告选择审判或协商之程序事宜决定;三、会产生不公平现象,当不同被告犯同一罪名时,接受协商的被告得到较轻的刑期,而其他被告却因未接受协商而被判处较重的刑期,而且同样接受协商的被告犯同样的罪状,检察官有时会提供不同的协商条件,产生不同的刑期轻重结果,这显然是司法的不公正、不公平。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之理论探析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之理论探析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之理论探析关键词:简易程序/辩诉交易/公正/效益内容提要:公正与效益成为现代刑事诉讼程序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

但是,公正与效益在法价值体系中往往是相互冲突的。

简易程序的创立正是为了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追求刑事诉讼价值的最大化,以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实现。

于是有些法学家建议采用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来改进我国的刑事审判简易程序。

在本文中作者结合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形成的背景、原因和我国的具体法治情况来阐述我国刑诉简易程序不宜全盘采纳辩诉交易制度,并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法律同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其无法逃避经济功利规则的支配。

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曾指出:“诉讼本身应该在最可能短的时间内结束”,“惩罚犯罪的刑罚越是迅速和及时,就越是公正和有益。

”[1]美国经济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波斯纳也曾说过:“公正在法律中的第二个意义,就是效益。

”[2]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犯罪率都明显呈上升趋势,从而给刑事司法系统造成极大压力。

然而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司法资源的投入是相对有限的。

为了避免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长时间的负担诉累之苦,最大限度的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刑事案件的审判效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上都采纳了刑事案件审判的简易程序。

美国是一个高度追求效益和效率的国家,因此,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国家之一。

在大部分美国人眼中,美国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辩诉交易制度是值得引以为豪的。

不但美国许多法学家而且我国也有不少专家都对这一制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并且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利用辩诉交易制度审判案件的先例。

但是,笔者认为辩诉交易制度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因素,与我国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

在本文中笔者从多个方面来论证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利弊,并且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具体情况指出我国在司法改革中应当如何对待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辩诉交易美国检察官如何与被告方讨价还价

辩诉交易美国检察官如何与被告方讨价还价

头条新闻·HEADLINES辩诉交易:美国检察官如何与被告方讨价还价文|俞飞秉承“实用主义”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最大的郡米德尔塞克斯,成为辩诉交易的发源地。

郡检察官亨廷顿也是有史以来因辩诉交易而被法官质询的第一人201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决定,在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标志着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此确立。

外界不禁好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借鉴了其部分合理因素的辩诉交易制度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利弊得失何在?从美国席卷全球,大陆法系国家能否移植辩诉交易?美国刑事司法的“神兵利器”辩诉交易是指在法院开庭审理前,检察官和被告人律师协商,以撤销指控、降格指控或者要求法官轻判为条件,换取被告人有罪答辩,进而达成均可接受的协议。

通俗地说,辩诉交易就是检察官与被告方之间就认罪讨价还价。

学术界公认:美国辩诉交易的主体是检察官和被告人(律师代理);交易的内容就控方而言是指自由裁量权范围内的“有利指控”,就辩方而言则是被告人作有罪答辩;交易是双方当事人合议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法官不得干涉;交易的后果是不进入正式审判而是直接进入量刑程序。

美国辩诉交易,涵盖罪名交易、罪数交易和量刑交易。

检察官可以将重罪改成轻罪,例如将“强奸罪”改成“性骚扰”;可以将被告多个罪名减到只剩一个;还可以将量刑大幅减少,个别州连死刑犯罪都可交易。

辩诉双方一旦达成协议,法院不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判(陪审团审判),仅在形式上确认协议内容。

只有当法院认为协议内容违反正义原则,才会拒绝接受辩诉交易,这在司法实践中极为罕见。

至于被害人意见,在诉辩交易中不作为参考。

秉承“实用主义”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最大的郡米德尔塞克斯,成为辩诉交易的发源地。

郡检察官亨廷顿也是有史以来因辩诉交易而被法官质询的第一人。

1832年,出任检察官的亨廷顿,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禁酒案件,他发明了事先打印好的、包含多个罪名的起诉书表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美国的辩诉交易中的辩方处境
摘要:辩诉交易,又称辩诉谈判或辩诉协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开庭审理之前,提起控诉的检察官为了换取被告方作有罪答辩,提起比原来指控更轻的罪名或者减少指控罪名,或者允诺向法官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建议为条件,与被告方在法庭外进行协商谈判而形成的一种司法制度。

但是这个制度到底是帮助了辩方还是伤害了他们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控方;辩方;辩诉交易
中图分类号:d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一、辩诉交易背景简介
辩诉交易,又称辩诉谈判或辩诉协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开庭审理之前,提起控诉的检察官为了换取被告方作有罪答辩,提起比原来指控更轻的罪名或者减少指控罪名,或者允诺向法官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建议为条件,与被告方在法庭外进行协商谈判而形成的一种司法制度。

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控辩双方进行多方位的讨价还价,被告人所作的有罪答辩是建立在检察官三项有利于自己的允诺基础上的,该三项内容具体体现如下:第一,指控交易,是指检察官撤消非直接相关的指控,允诺提起比原指控罪名要轻的罪名来对被告人进行指控,以获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辩;第二,罪数交易,是指在被告人犯有数罪的案件中,检察官只对其中罪或部分罪名进行指控,以获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辩;第二,刑罚交易,是指
检察官以同意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建议,以达到对被告人降低处刑幅度为条件来取得被告人的有罪答辩。

一经达成协议,案件就不需要再进入实质性的法庭审理阶段,法官只须确认协议双方是否完全出于自愿、协议的内容是否真实,并在判决中体现协议的内容。

在这一审判程序中,由于检察官和被告的“实质性交易”行为主导了案件的处理结果,法官的判决主要依据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因此将其称之谓“辩诉交易”程序。

二、双方的争论与笔者的观点
辩诉交易制度的支持者认为对于辩方是有利的,因为辩方可以选择不进行辩诉交易,如果他们选择了,那么这个选择的结果比进行庭审肯定对于他们来说要好一些,否则他不会选,选择多总比选择少要好一些。

帕累托理论观点认为一个由双方自由达成的合同对双方肯定都有利,能改善双方的状况,辩诉之间的协议毕竟也算一个合同,这个理论为辩诉交易对辩方有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但是还是有学者指出辩诉交易的胁迫性特征,他们认为,辩方的决定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对于控方的威胁的一种回应,就像是在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实际上只对发出胁迫行为的那一方有利。

笔者也认为辩诉交易不可避免地具有强制性,不是被告人自愿的选择,违反了契约自由的原则,使被告人陷入一种威胁购买的交易状态。

不参加辩诉交易的被告人,一方面担心被检方打击报复,遭受更严重的刑事处罚;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辩护律师的压力,结
果导致在辩诉交易中被告人不得不为。

在辩诉交易中,检方显然处于优势地位,他们会提出以比本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更为严厉的处罚作为威胁。

具体来说,检察机关是唯一代表公共利益对违犯刑法侵害个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有权提起诉讼的机关,它具有专业性和垄断性的特征,这此为检察权的自由裁量和滥用提供了条件。

检察官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证据或者“莫须有”的证据来与被告讨价还价,给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被告不做认罪答辩,将对被告进行更为严厉的指控,逼迫被告做出并不公正的辩诉交易。

检察官也可以做出明知法官不可能同意的较低的量刑承诺,换取被告人做出认罪答辩。

三、笔者观点背后的原因
刑事案件中辩方对于影响庭审结果的因素是不确定的,他们不知道公诉人所掌握的所有证据和公诉人会进行什么指控,也不能估计他们所受的刑罚会是什么,所以,他们既不确定被定罪的可能性也不能确定刑罚的严重性。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同意进行辩诉交易,即使认识到控方做不到让每个嫌疑人都进入庭审。

虽然每个刑事案件仍然包含一个公诉人和一个嫌疑人,但是它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公诉人不断在从事这一交易,同一个公诉人要面对不同的嫌疑人,这些嫌疑人是分散的,并且之间没有合作,那么即使公诉人的资源限制再严重,也能使自己的威胁有效。

公诉人就像一个垄断组织,市场上只有他在出卖“辩诉交易”,但是嫌疑人则像一个又一个个体经营者。

与垄断者相同,公诉人是有足够的能
力来获得有利于自己的交易成果的。

如果垄断者不肯以一定的价格以下出卖货品。

一个又一个的经营者也没有能力去抗衡。

只要嫌疑人不能联系做出集体的行动,那么公诉人就算资源再有限,也能起到威慑作用。

打个比方,公诉人哪怕只有一颗子弹,嫌疑人有很多个,当公诉人一个一个对付嫌疑人时,嫌疑人即使知道他只有一颗子弹也会害怕。

对于辩方整体来说,辩诉交易对于他们来说更不是一种帮助,因为如果他们能够共同拒绝接受控方提出的交易条件,他们的状况都会更好。

如果单独来看每一个案子,当然这种威胁是可信的。

在一个案子,对于一个嫌疑人来说,公诉人的确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使嫌疑人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就会进入庭审的威胁成为现实,但是公诉人在特定时间内是要与很多嫌疑人进行交易的,比他真正能够带入庭审的人要多得多,事实上,他不可能把对于这些嫌疑人的威胁都变成现实。

认识到这一点支持者地观点的缺陷就可以看出来了,因为我们可以发现辩诉交易不是一种增加的选择,而是一种替代的选择。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庭审不可能发生,只在一小部分情况中发生,所以它替代了不诉讼的选择。

由于公诉人的资源限制,这些嫌疑人不会都进入庭审。

所以,辩诉交易并不是对嫌疑人的状况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陈瑞华著.比较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10,(01).
[2]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09).
[3]张建伟.辩诉交易的历史溯源及现实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0).
[4]文江玲.辩诉交易之正义性辨析[j].法制与社会,20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