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式·张烈老师讲武术

三体式·张烈老师讲武术
三体式·张烈老师讲武术

一·序言

孙存周先生教授的三体式动作规范,要求严格。多年来,我尊其教导多在练上下功夫,很少与他人交流,所以从未真正体会到三体式的难度。直到退休后,找我学习并交流武术的人增多,我才发现来访者中即便是练拳多年,甚至已经小有名气的人,若按孙存周先生的要求站三体式,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标准,这才使我认识到孙存周先生教的三体式确实有一定难度。

分析来访者做不到孙存周先生练习三体式标准要求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是大致是三体式的样子,没有真正的严格要求;

第二,虽知道些标准,但表述又不太明确。如三体式的肩、胯、足跟在一条直线上;另一说法是立一根竹竿,足跟、臀、肩,都与竹竿相靠,此说法显然忽略了臀部的凸起。再如三星对照是指鼻尖、左手食指尖、左脚脚尖在一个垂面上;以及前脚三分劲、后脚七分劲、脚趾抓地等这些描述都没有基准,使人不易判断正确与否,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

第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三体式是桩功,要坚持长时间站,使三体式令人生畏,产生了神秘感。

当年孙存周先生教我是按传统的教授方法:口传心授,耳濡目染。我的动作是在他的摆弄、纠正下,经过较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地逐步达到他的规矩和要求的。现在我们之间不具备口传心授的条件,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切都是快节奏的,时间也不允许。所以我要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将孙存周先生教给我的拳,用语言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在教学方法和讲述方式上加以标准化,这样才能不走样地传承下去。同时我也在训练方法中加入了自我检查的方法,使学习者可以自己发现毛病、把动作做正确。

在三体式的讲解过程中,我将采用先分解再结合的方法来讲述清楚。在今后的讲拳中均用此方法。

二·标准站姿

三体式根据出手出脚的不同,可分为左式三体式和右式三体式,下面我们以出左手出左脚的左式三体式为例进行讲解。

一、标准站立:

1. 两脚站立的位置:我们讲拳的方位仍用中国人习惯的东西南北来表述,根据

需要有时也用角度来表述。在地上南北方向画一条直线;你面向南,左脚踩在这条直线上,既然是踩,就一定要踩正了。右脚成45°贴在左脚的后边,右脚脚跟的圆弧正好与这根线在左脚后边相切。

我说的是脚,若穿着鞋,鞋底比脚大出一圈,则右脚脚后跟的鞋底要踩过一点线。

2.身体的状态:两脚按规矩站好位置后,把身体站直,站舒服了,这时头向南,胸向西南,身体要挺拔,就是要立如松。按前边武术试验“含胸拨背”、“肩胯

相合”的要求,这种站立姿式你应该已经形成习惯了。

3.头的状态:头要尽力向上顶,下颏要往里收着点,两眼平视,注视前方,使自己有一种像牛犊一样、梗着脖子盯着正前方的感觉。按前边武术试验“虚领顶劲”的要求,你也应该形成习惯了。

千万不要小看了标准的这一站,要做到要练拳了,虽然还没开始练,往那儿一站就绝对标准,透出一股精神气,使自己、使他人都感到为之一振。

学习孙式武学,这一站是非常关键的一课。

三·需要统一的观念

正前方与下蹲高度

一、正前方:

有了标准的站立就要提及练拳时两眼注视的方向和出拳打击的方向,也就是正前方。

正前方是这样定义的:通过自己的鼻尖假想一个伸向正前方的垂面。这个假想的垂面与地面会有一条相交的直线,这条直线肯定与你标准站立姿式下前脚踩着的直线是平行的,而且距离很近,但究竟相距多远还是重合在一起,我没有计算或证明,总之相差不多,大约是一寸左右。

通过鼻尖指向正前方的这个垂面就是你练拳的正前方。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两手都要沿着这个面向前打击。手的高低可以改变,不管出手是与心口同高、与眉同高、还是与脐同高,但手向前打击都应当在这个假想的垂面上。中国人说自己时都是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尖,你的假想敌就在你的对面,打击方向指向鼻尖的正前方肯定没错。

二、下蹲高度:

在熟练掌握了三体式预备式站立的基础上,在一面墙壁前,背对墙壁按照左式三体式预备式的规矩与要求站好。所谓背对墙壁是以头的朝向为依据,因此你的身体和墙有45°角。逐渐向后退与墙接近,由于你的身体曲线,首先和墙接触的是你的右肩和右臀。这时你的右脚与墙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正是你的臀部凸起的高度。每个人右脚与墙的距离是不同的,是由自己的臀凸起程度而定

两腿同样用力逐渐弯曲,使身体向下蹲,两膝弯曲的方向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这一点要特别强调,要形成习惯,今后练拳中无论练什么拳都要坚持这个规矩;这是因为膝的弯曲方向与脚尖一致符合膝关节运动生理学,对膝关节有保护

作用,使其不易受损。

两腿继续逐渐弯曲,两腿同样用力,

绝不可以把身体重心移向某一条腿,这一点是我一再强调的。这时你的右肩和右臀一直贴着墙,身体垂直向下降落,下蹲到你的极限,即不可能再向下蹲了。这时你膝关节的弯曲受到踝关节的限制,因为踝关节限制你脚面与小腿的角度,你不可能把脚面贴到小腿上。

要记住这个高度,这就是你练拳时标准的高度,练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都是这个高度。这个高度是以右肩和右臀一直贴着墙的前提下,下蹲产生的。如果你体质较差可以蹲的高一些,但心里一定要清楚自己做的不到位。有些人为了狠下功夫,蹲的比这个高度还低,那肯定是做错了,一定偏离了标准,他的右肩肯定离开了墙,绝对是错误的下蹲动作。

要先以墙为测量方法,把动作做标准,并且要记住这个高度和姿势;

要熟练到一蹲就能达到标准姿势后,再离开墙去练。

三体式的标准起始

三体式的标准下蹲(或三体式的预备式)手的动作与位置:

右臂贴着身子,把右手大指根放在肚脐下。右手掌心朝下,右手中指指向前方,手处于自然张开状态。右手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用左手中指贴着右手手背的大

指根处可以正好摸到自己的肚脐,即右手不可以把肚脐盖住,又不可以离肚脐很远。

左臂也自然贴着身子,左手立着,掌心向

右,手指朝前,左手食指正好被压在右手中指的下边;左手大指张开,虎口撑园,大指指向右,与地面平行,被压在右手掌根处。

要记住这个位置,以后一站三体式的预备式,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上。

三体式的标准下蹲(或三体式的预备式)

先站好三体式的标准站立

两手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两腿同样用力逐渐弯曲,使身体垂直向下蹲,两膝弯曲的方向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下蹲到标准高度(参见《需要统一的概念(正前方下蹲高度)》编者注)手的动作与下蹲同时完成。

这样蹲好后,舌顶上膛,提肛(即有一点憋屁的感觉)

应注意的是两手从身体两侧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直接做到位,非常简单朴素,没有一点没用的花活。身体往下一蹲,手也一步到位。

三体式出左脚

在三体式标准下蹲的基础上,应明确知道左脚踩在一条伸向前方的直线上(参见《标准站立》中的脚位插图编者注)。由其他人用手固定你的右胯,使之

不要向外凸出,即两胯仍然保持下蹲的标准状态;同时固定你的右肩,使之不要向右倾倒。也就是说,在标准下蹲后,身体各处都不许变,只是左脚沿脚下的线向前迈出,迈出的步幅标准是:膝盖的前端向下做垂线,这条垂线正好落在左脚的脚后跟。

按照这样的标准迈出这一步,你的左腿得很用力,右腿更是得用力。两脚的脚趾肯定要抓住地,否则就站不住。这就是老的拳书上常说的“前腿三分劲,后腿七分劲,脚趾抓地”的说法。

虽然能做成这样就是完成了三体式下肢的正确动作,但是,当别人控制住你,使你正确的下蹲姿势不被改变时,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左腿不会向前伸了。由于你没受过训练,还没有功夫,左脚在标准下蹲姿势不变的情况下伸不出去是正常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这种情况下伸出左腿,就谈不上三体式的难度了。

能正确伸出左腿的训练方法:

动作1:标准站立

动作2:做好三体式的标准下蹲,这时先不考虑手上的动作,两臂仍在体侧。

动作3:把上身向右倾斜一点,也就是说你的重心由于身体的右倾已转移到右腿上。这时你的左腿可以向前迈了。迈到标准的步幅,使膝盖前端与脚跟在一条垂

线上。

动作4:左脚向前迈成标准步幅后,把开始向右倾斜的身子逐渐直立起来,或者说是整个身体向左慢慢倾倒(请注意,倾倒的过程中要注意肩胯相合,胯不能突出,身体是一个整体地倒过去编者注),在倾倒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腿的感觉。

在向左倾倒到要倒不倒时,你会突然感到象过电一样两腿一震,感到两腿发热,好像从来也没有用过这么大的力量,非常吃力,同时会感到两脚的脚趾用力抓着地,两脚好像弓一样弓起来,只是脚趾和脚后跟着地。我将这要倒不倒的这一点称之为临界点。

要有耐心地找这种感觉。根据我教拳的经验,没练过拳的人很快即可得到这种感觉;而练过拳的人,由于他们原来的错误习惯,让他们向左整体倾倒时,他们很难做到整体,膝、胯、脊椎、各个关节都特别活,八道弯似的找平衡,做不到整体向左倒,故要较长时间才能找到感觉。对练过拳不容易找到感觉的人我也想了一个办法:背向床蹲一个马步,然后整体慢慢向后倒(这样你就不会怕摔着),在慢慢向后倒的过程中你会突然感觉有一瞬间脚趾抓地,两腿像过电一样。找到这种感觉,再回到前边讲的出脚方法进行练习

这种感觉找到就好,哪怕只是一瞬间。开始你向左倒,找到感觉后,会因为你没有功夫而坚持不住,所以马上要移动身体,否则就真的摔倒了。有了这种感觉后就可以有意识的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逐渐的你两腿的功力在增长,坚持的时间也逐渐加长。这种感觉就是三体式下肢的正确感觉。

当你可以将这种感觉坚持到两分钟时,则你腿的功夫已经可以从标准的下蹲正确伸出左脚,进行真正三体式的练习了。

三体式上肢动作的联系

一、上肢的预备式动作练习:

先站好标准站立,两手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

右臂贴着身子,把右手大指根放在肚脐下。右手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用左手中指贴着右手手背处的大指根,可以正好摸到自己的肚脐,即右手不可以把肚脐盖住,又不可以离肚脐很远。手心朝下,右手中指指向前方,手处于自然张开状态。

左臂也自然贴着身子,左手立着,掌心向右,手指朝前,左手食指正好被压在右手中指的下边;左手大指张开,虎口撑园,大指指向右,与地面平行,被压

在右手掌根处。

要记住这个位置,以后一站三体式的预备式,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上。

二、上肢的到位三体式练习:

先站好标准站立

左手的动作

(1)左手向前方抬起,手心向上,如托着东西一样,左手食指尖和鼻子都在正

前方的垂面

上。(参见《需要统一的概念(标准站立、正前方)》编者注)。

(2)在保证坠肘(胳臂窝朝上)的前提下把手心转向下,食指尖仍在原来的位置。这时因为你站的是标准预备式,你的前胸与正前方是45°。

(3)在身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把左手尽量向前伸展,伸展到找到拳感后,扬起手腕使食指尽可能竖直,腕子极力的扬,食指尖依然对着鼻子。

(请注意右图与上图肩的区别编者注)

(4)这时将五指尽力张开,各手指略微弯曲,虎口肯定撑圆了,手好象按在或者说抓在一个

大球上,手心仍然努力向前顶劲。左手虎口的高度与心口一样高。

右手的动作

与左手一样,右手也是五指张开,象抓住一个大球。腕子尽量往起扬,手指往上翘,手掌心也向前顶劲。右手也有感觉,但没有左手那么强烈。

要记住这时双手的位置和感觉。以后一站三体式,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和有这种感觉。

真正三体式正规练习

(三体式的整套动作被分解为三个部分:标准站立、标准下蹲、到位的三体式编者注)

动作一:标准站立(参见《需要统一的概念(标准站立、正前方)》编者注)

动作二:三体式的预备式(标准下蹲)

在做标准下蹲的同时,两手要完成三体式上肢的预备动作。(参见三体式(3)三体式的预备式编者注)手的动作与下蹲同时完成。应注意的是两手从身体两侧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直接做到位,非常简单朴素,没有一点没用的花活,身体往下一蹲,手也一步到位。

这样蹲好后,舌顶上膛,提肛(即有一点憋屁的感觉)

动作三:到位的三体式

同时出手出脚,动作要迅速,手脚动作要一致,绝对是同步进行。左脚向前迈到标准步幅,即膝盖前端与脚跟后端成垂线。

左手向前推,右手在原地向起立,两手均做到位。

虽然左手左脚都出去了,但身体其他部位与标准下蹲时一样,一点都不走样。

精力集中,眼睛瞪住左手食指指甲、收颌,身体挺拨正直。

这就是正确的三体式

张烈老师讲武术(二)

内家拳基础训练:找到练拳时应有的感觉 练习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的过程中,上肢应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类似针灸时的感觉,即酸、麻、胀,主要体现在指尖、掌心、小臂、腋窝等处。练习气功的人经一段时间的练习也能产生此种感觉,称之为得气。这种感觉可称为练习内家拳的特有感觉,我们称为拳感。(在武术试验一:内家拳的共同感觉中已试验过编者注)。现在我们用一种方法马上找到这种感觉,并记住这种感觉,要在今后练拳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一阶段:找到拳感的基础训练 动作1 面对墙壁,胸距墙十五公分,两脚距离如肩宽,直立站好,两手侧平举,手心向上如托着物体一样,两手的小指触墙,你肘关节的胳膊窝是朝上的。 胸距墙面15公分、双手小指触墙的要求,控制住了你张开的两臂与你身体的相对位置,既不会前伸也不会向后背。你侧平举的两臂不是180度的直线,而是应该保持160度-170度的夹角。这样做是为了在你脊椎骨挺得直直的情况下,你的两块肩胛骨是平贴在你的后背两侧,不会在后边支起来。这时胸大肌是放松的,使你体会到在后背挺得直直的情况下“含胸拨背”。 注意身体挺直、收下颏、头向上顶。 动作2 保持着这种胳膊窝是朝上的状态,把手心转向地面,这时是两手的食指触墙。 (体验:“含胸拨背”、“虚领顶劲”、“垂肩坠肘”编者注) 要记住这个姿势,要从这个姿势中体会到胳膊窝朝上、肘尖朝下就叫坠肘。练拳中强调的坠肘就是胳膊窝朝上,这时小臂的尺骨挠骨是拧着的。在这种状态下,肘关节不易受到冲击的伤害。同时体会垂肩的感觉,体会到向上顶头和垂肩是一码事。通过这个练习使你明白真正的沉肩和坠肘。 动作3 在动作2的基础上把两只手尽量向远方伸展,注意身体的姿势不可改变,两手食指仍然触墙,贴着墙往外伸,努力的伸,好像两只手要把地球抱住;此时仍努力收颏,顶头,这时你的手指尖会有感觉。 动作3的附加训练 伸展肩的另一种练习方法: 平躺在床上,把手臂向天花板举成与身体垂直的状态,然后再往上伸展手臂。向上长出的一段完全是由肩部的伸展所至,要尽量往高处伸展,也可以两个手臂同时进行练习。由于你是躺着的,脊柱肯定是放松的,不会参与肩的伸展运动。这时体会向外松肩非常明显,也不会产生驼背,但由于手臂竖直上举,要由大胸肌来保证动作的完成,故此时大胸肌不可能完全放松。 动作4 在动作3基础上把两只手立起来,尽量努力往起立,尽可能使指尖向上挺着劲,掌心向外顶劲,一方面努力把手立成垂直地面,另一方面两手心仍然继续不断地努力向外顶劲,这时手指、手掌、小臂都会产生较为强烈的酸、痛、麻、胀的感觉。 如果做的很到位,这种感觉一直可以达到腋窝,有些人还会有掌心向外冒热气或冷风的感觉。这种滋味只有通过认真练习才能体会到,只要你认真做,马上就能体会到这种感觉,要记住这种感觉,在你今后的练拳过程中,不论是形意拳、八卦拳还是太极拳,始终都要贯

山西车派形意拳大师杨永蔚

山西车派形意拳大师杨永蔚 杨永蔚(字,秀山)老先生,生于一八八三年逝于一九五四年 九月,享年71岁。杨老先生是山西形意拳蓍名宗师车毅斋的弟子蓍 名武术家樊永庆的徒弟,跟樊老前辈学练山西车派形意拳,后因樊老前辈英年早逝,杨永蔚老先生先后又跟,宋世荣、车毅斋二位师爷秘密学习山西形意拳的精髓。所以后人只知杨永蔚是樊永庆的徒弟,跟樊老前辈学艺练拳,少有人知杨老先生还受教于宋、车二位老前辈。杨永蔚老先生一生对形意拳的执着追求和对形意拳无私的贡献,是我们后辈人永远的领航灯。杨老先生一生授徒无数,先在山西各地授徒,后又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在东北三省各处传艺授徒。 杨守先王鸿许承林赵贤才靳连壁 郝瑞林刘振声张晋之吕芳埔田德长杨王炳文杨译僧李恒林潘植忠陈晋中 永宿贵田白福权马恒毓毕世亮杨玉成(子)蔚李修政王乐之王龙天吴道君战益君 杜生贞王福和王喜亮姚友谦柳中泉 牛广玉牛丕真杜声振杜三蛮王富荣 王富润侯鸿寿杨玉清(女儿)

以上是杨永蔚老先生在一九四九年以前所授的徒弟(如有遗漏请知情者联系以便添加) 杨永蔚之子杨玉成(玉林)老师 杨玉成(玉林)老师是山西车派形意拳在哈尔滨传播者杨永蔚老先生之子,是在哈尔滨山西形意拳杨家第一代嫡传。杨玉成老师自幼跟随其父杨永蔚老先生习练山西车派形意拳,在其父的严格传授下,杨玉成老师克苦锻炼,认真领会拳法真髓,继承山西形意拳传统的练法和用法,在当今山西形意拳有些传统练法已经失传的情况下,但在杨玉成老师练习中却仍一直保留着(如:四把、演手等等)。 在其父杨老先生仙逝后,杨玉成老师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坚持锻炼,并一直经心细致的传播着,其徒弟、学生众多,其中有六位入门递帖的徒弟,在拳艺上由为突出。

形意拳——张西可

形意拳——张西可 昨天上午正在工作,张老师打来电话,希望上午大家能见个面,我从老板那里请假,赶往山师!约等片刻,终于见到张老师,张老师并不像想象那样高大!1米6多的身高!也看不出高手的样子!我们到山师的一块小树荫下稍谈后交手,张老师身步极其灵活,拳如流星,迅如电闪,整体能力把握相当精妙!让我感到惊奇!虽然我和老师的身材差距很大,但真的感觉无可奈何!从乳山秦文清老师那里学习归来,和不少朋友相互交流过,从没有见到技艺如此者! 早听说张老师一直和现役专业队的队员交流,和柳海龙等散打冠军经常交流,经常会有很多高手来找张老师交流学习!张老师曾就学于中国拳击泰斗张立德老先生,又从学于多位形意八卦散打拳击的前辈。由于一直和专业队员交手,实战水平相当精湛! 和张老师交流完后,老师热情的邀请我到他家里坐坐,前辈如此待我,我真是有些不好意思!听张老师谈论武林中的事故,老师也不停的指导我各种武技的精华,让我受益匪浅!老师的豪爽也让我感叹!张老师的跺脚如炸雷!出手出脚如山倒,而且整体发力迅猛冷脆!杀伤力相当强悍!张老师是我游历武林这些年不曾见到的,能将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结合的如此完美的人,和很多那些所谓的名家高手有天壤之别!如今像张老师这样的高手,能有这样的胸怀真的世间少有!张老师一直痴迷武术,希望能为武术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谓用心良苦啊!我代表济南技击联盟全力支持张老师,去努力发扬中国真正的武术! 济南技击联盟也曾多次邀请各位传统好手前来交流,但发现说手者众,实做者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好手参与进来共同进步交流学习。孙氏形意嫡传张西可老师也欢迎广大武友前来交流技艺! 孙氏形意:孙禄堂--孙存周---张烈----张西可 —————————————————— 关于张西可水平高低的问题 我也济南的一个形意拳爱好者,但我练的是山西车派的形意拳,与张认识也有几年了。在机关单位上班之余,也上上网,看到这两天的争论,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 其一,张这个人是个搞学问的人,事业心很强,南开大学硕士,发表过不少小说,几乎年年拿山东省新闻奖,今年他写的《潍坊率先撤销11家驻外办事处》在谷歌上能搜到近5000条有关的信息,中央电视台也就此作过好几期节目。对武术,他一直说只是业余爱好。这些年,陆陆续续来找他的人也很多,在济南,练太极、形意拳(尚派、宋派等)及其他拳种的人与他交往的人也不少。大家的感觉是,这个人很平和,

肖维佳老师谈基本功夫

一、化力。此化力非一般的化力。也有俗称为“要”的,或曰“叫起”。它不是化梢节的力,而是化根节,化来力处。人的力是由脚下发出,通过身体传导到手这个梢节。由于是由脚踩地球返上来的力,也有称反作用力的。他的化力就是把对方的反作用力撤掉,使对方的无法借助反作用力,从而把对方的力整体化掉。所谓四两拨千斤,正是在这种化力的基础上做到的。理论上,只要借助不了反作用力,人就发不出力来。看着块头很大,气势汹汹,发不出力来,也就等于没力,用四两来拨就很容易了。 二、挤脚跟。一搭手,就挤住对手脚跟。他这挤不是用力挤住的。而是用意,用神,用内劲。古人称“盖”,或“敷”,也有称“对”的。被挤住脚跟,对方就很不舒服,不得劲儿。高手是挤住脚跟后,还不让对方有太大的察觉。对方的力源被控制了,也就成了背势。当此时,主动一方怎么推怎么有。如果是高手,当此之时,一拍这人就飞起来。 肖维佳先生说他不是高手,这恐怕不是谦虚。因为太极拳确实是高深莫测。 肖维佳有几个观点值得重视。实验室实验的观点。太极拳的训练要有一个实验室实验的过程。穷文富武。学练太极拳难有经济价值,一练就是数十年,没有经济基础是不行的。肖维佳的习练过程就是一个证明。太极拳是象牙塔里的学问,只有那些爱好者花大力气大时间才能得道。这种功夫不是能普及的。市面上流行的太极拳多为太极操,即便是传统的,也多已经脱离了传统。 肖维佳师承石明,石明从师朱怀远,朱怀远从师汪永泉。 汪永泉随父7岁开始向杨建侯、杨少侯学习太极拳,13岁由杨澄甫专职指导,直到23岁杨澄甫南下。汪父汪崇禄(溥伦贝子府总管家)是杨健侯的弟子,并经常负责代教贝勒爷。由于汪永泉父亲与杨家的特殊关系,他成了与杨建侯、杨少侯及杨澄甫三人学习杨式太极拳的唯一之人。汪永泉技艺精湛,1987年去世,享年83岁。 石明老师自幼体质不佳,为了健身强体,开始学习武式太极拳。工作以后,又学习杨式太极拳,正式拜在朱怀元老师门下,并得到师爷汪永泉大师的点拨。 石明老师敏而好学,深究拳理,刻苦练拳,转益多师。为了追求太极拳的真谛,节假日曾走遍京城各大公园,拜访名师大家驻足在著名太极拳师的授徒现场观摩学习。在研究中,他不断结合自己所学,细细品味太极拳深刻的文化内涵,从中体悟老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领悟老子的“道”,加深对《太极拳论》中关于“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为也”的理解以求“明法、明势、明理”。专心修练太极拳之真意。由于他异常的勤奋、奇特的悟性以及惊人的痴迷,终于探得太极拳的奥秘,并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功效显著的教授方法。

张烈老师形意拳(钻拳)

形意钻拳学 钻这个字是向上或向前冲的意思。有了劈拳和崩拳的基础,学起钻拳来就容易多了。 一、钻拳起式:按规矩和步骤面向正南站好三体式,在此不再赘述。形意拳起点均为三体 式。 二、落手垫步钻左拳: 左手左脚的动作和劈拳完全一样,落左手、双手握拳于小腹、提左拳经过心口至颏下、垫步钻拳。所不同的是右手就在原处握上拳即可,不象劈拳右手攥拳时还要翻转。从总体来看,钻拳的落手垫步钻拳和劈拳时基本一样,不同的就是在原地攥拳的右拳手背朝上。 三、上右步钻出右拳(接上式):

3.1 脚的动作: 开始时重心在两腿之间,所以右脚要先向后蹬劲,使身体向前移动;蹬完劲的右脚马上往前迈,要摩擦着左脚(贴着左脚的脚踝)向前迈出,右脚离地,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就在右脚向前极力迈的同时,支撑身体的左腿也极力向后蹬劲,使身体向前加速,使右脚能向前迈一大步;右脚落地、左脚跟进到位。跟进的左脚和练崩拳时一样,脚后跟的圆切在右脚踩的线上,两脚之间有一拳的距离。(如同劈拳收式的那一步编者注) 3.2 手的动作 在右脚向后蹬,往前迈步的同时,左拳向回拉,右拳向前钻。左拳是向下扣,扣成手背朝上,一边扣一边往回拉;右拳从肚脐下(先向上提一点儿,沿身体正前方的立面编者注)钻向斜上方,一边钻一边往上裹成手心朝上。右拳在左拳的上边、手背蹭手背地往前钻至与眉齐高,左拳拉至脐下左侧。 现在你知道两拳的动作了,但两拳应在什么时间开始动作呢?有了劈拳的基础,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练劈拳时,我们特意增加了一个单腿支撑的中间环节。也就是说重心前移,后脚跟进贴到支撑脚的时候,手和肩、胯都保持原状,然后支撑的左腿再向后蹬,右脚往前迈一大步,同时两拳动作与转胯同时完成。 开始练钻拳时最好有跟步单腿支撑的过程。这样的好处是:一是可以检查自己的体位,检查一下这时胯的位置是否保持原状,只有保持原状才有可能不丢失身体转动的速度,避免过早转胯才能保证上步、转胯、出拳、打在一个点上,真正达到整的要求;二是提高你单腿支撑的控制能力,为以后做较复杂的动作打好基础。 要特别注意右脚落地、右拳也同时到位,然后跟进的左脚才到位。跟进的左脚和练崩拳时一样,脚后跟的圆切在右脚踩的线上,两脚之间有一拳的距离。再强调一次,这一拳距离是两脚间的距离,可参见劈拳收式的脚位图。 四、垫右步: 接上式:全身各处保持原状态,只是右脚向前垫一步,把身体重心放在两腿之间。垫步的幅度以身体不产生起伏、后脚仍能蹬上劲为准,两腿曲度基本一致。开始练习钻拳时,垫完这步可停一下,检查身体其它部位是否走了样。尤其要注意胯和身体的角度绝对不能有变化。

武术演讲稿

习武自强圆梦想 尊敬的老师,叔叔阿姨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在这四年的武术学习过程中,我的变化很大。首先是身体的变化,我已由过去的小瘦孩 变成了现在的壮小伙。可以说,武术 1 那强身健体的功能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学习武术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 还培养了我积极上进的信心。有一次,我们训练跳跃的时候,蛙跳时,老师要求我们跳 十组,可我只跳了五组就坚持不下去了,这时,老师对我说:“杨水栋,加油,你一定行的!” 然后我咬紧牙关,坚持跳完后面的五组。从此以后,我的跳跃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次又一次 的坚持之后,我的意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从此,面对困难时,我不再退缩,而是勇敢面对, 战胜困难。 武术还给予我更多的自信。在我上二年 级时,我和其他的小伙伴在我校六一儿童节的舞台上展演一下武术,刚要上台时,我心 里有点忐忑,可是上台表演完之后,观众给予了我们热烈的掌声,这时,我重新拥有了自信。 此后,我在别人面前表现自我有了更多的自信,我相信我会走向更大的舞台。 2 武术,是一种身体与精神统一的运动。 它就是我心中的“小太阳”,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学习武术的这四年中,我也特别喜爱 阅读,读了《三国演义》《岳飞传》??这些历史书籍后,我立志要做一个具有文韬武略,远大 理想的人。今后,我要勤奋练习, 3 文武兼修、品学兼优,习武一定能圆我的自强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4篇二:武术会员大会发言稿 发言稿: “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修德。”武术之礼、武术之德随着中华武术的不断演变, 已在众多习武爱武的受众之中扎下了根基。而其中“抱拳礼”可认为是武术礼仪的典范,集中 体现了练武之人的综合素养,因而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谦逊,但要不卑不亢,见了师兄师姐要主动打招呼问 好,只有把他人的位置方正了,你才能从他那 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实得东西。但时刻要铭记,文无第一,武无第 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武术的路是永远都走不完的! 随着历史的变迁,“抱拳礼”已经规范为武术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礼节。做法是:并步 站立。左掌四指并拢伸直,大拇指屈,内扣于虎口处。右手五指握拳,大拇指压于中指、食 指之上。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左手四指根线与右拳四指第二指关节相对,两臂撑圆,拳、 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抱拳礼”是武德礼仪中标志性动作,它动作虽然简单,但内涵深 刻,从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风格,从内容上体现了习武之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 貌。 中国武术抱拳礼的含义: 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大拇指收回弯曲, 伸直的四指还代表“四海”之意。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手握拳表示,五根手指代表 ‘五湖,握拳表示习武勇猛。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 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

孙氏形意拳(崩拳学)

形意崩拳学 序 “正“和”整“是学习形意拳的两个关键。崩拳的学习在整个形意拳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常说,要是把劈拳和崩拳学好了,形意拳等于学了一半:前面我们学过的劈拳是使我们从中重点体会形意拳的“正”,现在要学的崩拳是重点体会形意拳的“整”。你既掌握了“正”,又掌握了“整”,再学习形意拳的其他拳就容易多了。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非常努力用功的人,练的时间也很长,但就是存在很多毛病和缺点,总结起来都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够科学造成的。在劈拳和崩拳的教学中都有我增加的特殊教学法:劈拳中增加了单腿独立支撑,为后面的形意拳训练打下了基础;崩拳的教学中增加了原地崩拳。这都是为了让学员更快、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如何将身体的转动的速度和出手速度协调的加在一起。熟练后,有了体会、找到了感觉,再把身体前进速度加进去。因为刚一开始学习就把难度极高的前进、扭转、出手三个速度让学员加在一起练习,由于不是按部就班、没有基础,学员会感到非常困难,事倍功半。 增加原地崩拳的目的,第一,是为练好崩拳打基础。通过原地崩拳的练习可以训练由两脚用力产生的抽胯放胯,使由身体转动产生的速度和出拳速度加起来,实现扭转速度和出拳速度的合速度最大;第二,是为提高出拳率。一般练中国传统武术没有练拳击见效快,拳击几个月即可进行实战练习,武术则不行。究其原因,武术是一种文化,必然有一个渐进过程。武术训练的面宽,内涵也深,更主要的是受套路的约束,时间、体力消耗都较大,但出拳率低。原地崩拳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既发挥了形意拳“整“的特点,又提高了出拳率。 相信这种方法可以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找到感觉,产生实战的自信心。 一、原地崩拳: A、原地崩拳的训练要求 A.1.原地崩拳的预备势: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脚尖均向前方。 两腿弯曲如马步,腿的弯曲度不要求很大,即不用蹲得太低, 以你感觉舒适且能用上力为准,不要因为没打几下拳,两腿就 支持不住了而停止练习。上体直立、脊柱挺拔、收颏、顶头、 舌顶上膛、提肛。两拳在脐下自然靠拢,两拳状态如三体式的 后手直接握拳。两臂很自然 的贴着身子不要架架楞楞 的。 A.2.原地崩拳出左拳:在原 地崩拳预备式的基础上,脊 椎骨里好像有一根固定的 垂直于地面的钢轴。身体的 转动是以这个假想的钢轴 为轴心,左胯向前放,右胯向后缩,使身体转成偏右的45°。 这种转动完全由脚和腿的动作来完成,身体以那根轴为轴 心在转,所以屁股肯定不会甩到侧面去,保证了身体的中

功夫在身外

孟庆珂:功夫在身外 采访孟庆珂老师是在一个非正式的采访场合,一个朋友的办公室,喝喝茶,聊聊天,言语之间透着对武术的酷爱。在他的学员们看来,孟庆珂不善言谈,但他说起武术特别是太极的时候,很容易把你带到一个环境。 1966年,孟庆珂出生在德州武城的一个武术世家。8岁开始,跟祖父学习家传武技《佛门禅拳陀螺功》,从那时起,孟庆珂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涯,至今已有42年。 >>>师从张联恩却险些辍学 时光荏苒,习武30年的孟庆珂先后学习了《八极拳》《太极拳》《陈氏太极实用拳法一、二路》《太极剑法》。2004年,听人说太极大师张联恩要来德州教拳,孟庆珂兴奋的几个晚上没有睡好。 工薪阶层的他,微薄的收入除去家庭开支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学费的问题让他在兴奋之余又犯了难。在朋友的资助下,凑齐了学费,开始和张联恩学拳。这个难得机会让孟庆珂百般珍惜,对张联恩老师教的每个动作都是反复的揣摩,然后反复的训练。 在学习了推手后,进入学习拳法和基本功法的时候,是按照每个套路收费的,而且基本功法要笔套路贵一倍。孟庆珂不想再给朋友添麻烦,他选择了放弃。 “两天后,张联恩老师托学生找到我,问我为什么不去练拳了,我只好实话实说,没有钱继续交学费了。”孟庆珂回忆说,张联恩老师知道后告诉他,先学着,其它的以后再说。 擦干了激动的泪水,孟庆珂更加的珍惜和张联恩在一起的日子,学习上比其他的学员要努力很多。 孟庆珂回忆,那时候,有条件的学生都会请老师吃个饭,但他没有那个条件,唯一请老师一次是在自己家里,请老师吃了一顿羊肉馅的饺子。也就是这顿饺子,更准确的说是孟庆珂艰苦训练的精神打动了张联恩老师,没有拜师宴,一个头磕在地上就算真正的拜师了,孟庆珂成了张联恩唯一一个免费授拳的徒弟。 >>>春催桃李,有我一片花香

李存义传形意拳谱

李存义传形意拳谱 五行拳解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谓也。如人之内有五脏,外有五官,与五行相合,心属火,脾属土,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此五行之隐于内者。目通肝,鼻通肺,舌通心,耳通肾,人中通脾,此五行之着于外者。五行有相生之道存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有相克之义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夫五行见于洪范,而汉儒借之解经,后人每讯其于义无取,而生克之理,究不为不当也,拳因之以取名,用以坚实其内,整饬其外,取相生之道,以为平时之练习,强健其身体,增长其气力,以强身祛病;取相克之义,以为技击之应用。 五拳之意 劈、崩、钻、炮、横,五拳之名称也。劈拳之形似斧,性属金,崩拳之形似箭,性属木;钻拳之形似锥,性属水;炮拳之形似炮,性属火;横拳之形似梁,性属土。由相生之理论,故横拳能生劈拳、劈拳能生钻拳,钻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横拳。如万物之生放土,故横拳能生各拳。由相克之理论,故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横拳,横拳能克钻拳,钻拳能克炮拳,炮拳能克劈拳也。 劈拳歌诀:双榻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易骨易筋加洗髓,脚踩手劈一气传。 钻拳歌诀:钻拳原是地反天,上下同打是真传。左右相同随意变,收吸发呼劲合丹。 崩拳歌诀:崩拳属木疾似箭,发动全凭一寸丹。跟顺变化随法用,转身提足把树攀。 炮拳歌诀:炮拳先走虎跳涧,两劈下裹如搜山。钻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实腹水火关。 横拳歌诀:横拳出手似铁梁,横中有直横中藏。左右穿裹应合意,收势退横劲宜刚。 进退五行拳连环拳: (一)混合五行拳法,连络成组,能进能退,光怪陆离,式皆连环,其进退也无定,故名曰进退连环拳式,今多简称谓之连环拳式。 (二)连环拳法,以五行拳法为母,故五行拳法,其初步也;连环拳法,其进退也。其法共为十式,进退各半,因其范围稍小,是以有引长之法,实非小也,其引长法即前节不转,至崩拳式仍接二式,则往返至十四式之数。 (三)拳法以应用为主旨,连环拳可以连环,五行拳应时措用,握之为拳,伸之为掌,故又可变为连环掌,此用徒手之应用也。无论刀枪剑棍,皆能刺、劈、砍、打,以为应用,此用手势之变化也,故各种器械,均可包括无遗,则变化之技击,岂浅鲜哉。 十二形拳歌诀: 龙形歌诀:龙形属阴搜骨能,左右跃步用柔功。双掌穿花加起落,两腿抽换要灵通。 虎形歌诀:虎形属阳力勇猛,跳涧搜山它最能。抢步起时加双钻,双掌抱气扑如风。 猴形歌诀:猴形轻灵起纵轻,机警敏捷攀枝能。叼绳之中加挂印,扒杆加掌向喉中。 马形歌诀:马有垂缰疾蹄功,跳涧过步速如风。丹田抱气双拳裹,左右双冲是真情。 鼍形歌诀:鼍性最灵浮水中,左右拨水是真形。又有钻意加侧打,左顾右盼拦中用。 鸡形飘诀:金鸡报晓独立能,抖翎发威争斗勇。独立先左后右意,食米夺米上架行。 燕形歌诀:燕雀轻盈抄水能,向后展翅快如风。上托提撩三抄水,全部动作要轻灵。

形意拳站桩秘法

形意拳站桩秘法 [转] 一个孙门内家拳实修者的练功心得(上)...大森林木 真诚希望各位会员有空就多练劈拳,咱们的国术真功全在里面,拳中真意言语无法尽传,您能多练多看,得了我的拳意,就得了真传。祖师尝云:“通者,拳与性合。每出一手,既合其拳之性,亦合自身之性,如此方可称通。”国术乃生生不已之道也,练好劈拳,即能生五行,养五脏。国术,在龙形。子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余云:“拳也者,不可片时辍也,可辍非拳也。”国术真入道者,人练拳如鱼得水,人辍拳似鱼离水。 一个孙门内家拳实修者的练功心得2郭西金 是拳中规矩吗?拳是天地能养人,拳是美酒能醉人,拳是知音能解人,拳是仙佛能渡人。真诚希望各位会员有空就多练劈拳,咱们的国术真功全在里面,拳中真意言语无法尽传,您能多练多看,得了我的拳意,就得了真传。国术习练之初基,在专而不在博也,形意之五行拳,劈拳一通,诸拳皆通;祖师尝云:“通者,拳与性合。每出一手,既合其拳之性,亦合自身之性,如此方可称通。”国术乃生生不已之道也,练好劈拳,即能生五行,养五脏。

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业随身 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在近代中国武术史上,形意、八卦、太极是流传最广泛的三大内家拳术,并且也的确涌现了很多名家名师,他们对内家拳的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文:大道至简的形意桩功――三体式:形意拳非常重视三体式桩功的训练,有"万法源自三体式"之说。因此初步练拳入要站三体式,站三体式内三合,不挺胸,不可鼓腹,不尚拙力,这拳中三。为什么要从站三体式入手? 论形意拳的三体式-----郭云深ymgsxyh 论形意拳的三体式-----郭云深。形意拳,是中国传统功夫中的佼佼者,以其显著的功效而闻名于世,其属于中国功夫中的传统的内家拳体系,有很好的健身养生和技击的效果,下面就郭云深的文章"形意拳三体式"让大家了解下形意拳的特点:形意拳之道,练之极易,亦极难。"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丹道有三易,即练精化气;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功,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 壽關順老師對《身邊的武林》作者老師的答問天地虚怀

三体式·张烈老师讲武术

一·序言 孙存周先生教授的三体式动作规范,要求严格。多年来,我尊其教导多在练上下功夫,很少与他人交流,所以从未真正体会到三体式的难度。直到退休后,找我学习并交流武术的人增多,我才发现来访者中即便是练拳多年,甚至已经小有名气的人,若按孙存周先生的要求站三体式,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标准,这才使我认识到孙存周先生教的三体式确实有一定难度。 分析来访者做不到孙存周先生练习三体式标准要求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是大致是三体式的样子,没有真正的严格要求; 第二,虽知道些标准,但表述又不太明确。如三体式的肩、胯、足跟在一条直线上;另一说法是立一根竹竿,足跟、臀、肩,都与竹竿相靠,此说法显然忽略了臀部的凸起。再如三星对照是指鼻尖、左手食指尖、左脚脚尖在一个垂面上;以及前脚三分劲、后脚七分劲、脚趾抓地等这些描述都没有基准,使人不易判断正确与否,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 第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三体式是桩功,要坚持长时间站,使三体式令人生畏,产生了神秘感。 当年孙存周先生教我是按传统的教授方法:口传心授,耳濡目染。我的动作是在他的摆弄、纠正下,经过较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地逐步达到他的规矩和要求的。现在我们之间不具备口传心授的条件,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切都是快节奏的,时间也不允许。所以我要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将孙存周先生教给我的拳,用语言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在教学方法和讲述方式上加以标准化,这样才能不走样地传承下去。同时我也在训练方法中加入了自我检查的方法,使学习者可以自己发现毛病、把动作做正确。 在三体式的讲解过程中,我将采用先分解再结合的方法来讲述清楚。在今后的讲拳中均用此方法。 二·标准站姿 三体式根据出手出脚的不同,可分为左式三体式和右式三体式,下面我们以出左手出左脚的左式三体式为例进行讲解。 一、标准站立: 1. 两脚站立的位置:我们讲拳的方位仍用中国人习惯的东西南北来表述,根据

习“好教法”,做“慢功夫”“真功夫”的好老师

习“好教法”,做“慢功夫”“真功夫”的好老师 ——致:龙南小语人 新都学校赖聪玲 小学阶段的学习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小学学习成绩、能力和习惯的好坏对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终生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如何在小学打下良好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呢?这个问题,给了我一些深深地启示:需要一个好老师,非常的重要! 哪种是好老师呢?哪个老师教得好,哪个老师教得不好? 老师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老师,他把课程讲得很顺,知识点有板有眼,解题流程清清楚楚。学生完全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得到了什么,练习非常有针对性,考试也充满信心。第一类老师教的,是快功。第二类老师教的却是慢功。他经常给学生讲一些规定内容以外的东西,比如识字教学,他会把分类识字的知识联系起来,他希望学生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而这些暂时未必直接用在考试上。第二类老师的课,学生听了课,回去做练习题,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因为老师没有搞针对性的套路训练。可想而知,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许不怎么好。 学生们普遍更喜欢第一类老师。第一类老师特别善于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但是,经济学家用数据证明,喜欢给知识建立连接的第二类老师,教的才是真功夫。第二类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在后续课程中表现得更好,在其他各科链接课程地学习中也表现得更好!有的老师教应试技巧,有的老师教真功夫,我们不要忘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教师的教学更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一堂好课必须经过严谨的设计,犹如建设一座美丽的房子应有图纸的设计。结合学情研教研学,这是呈现精彩课堂的第一步。 龙南小语人齐行共赏语文之美,习得教学之法,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研员发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猜字谜》一课教案,要求教师参与研讨,任务布置下去,教研员积极组织开展网上研讨活动,我们许多老师参与了研讨,氛围很热烈,多人共研《猜字谜》教学课例,老师们各抒己见,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板块进行分析、评价,找出理论依据共同设计一堂课。一个问题,引起探讨思考,课例研讨,龙南小语人在行动!瞧!我们的语文老师们在居家这段日子里静心思考,潜心教研,努力提升自我。跟着小学语文教研员赖丽红老师,进行网上交流研讨,评价小结,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所以说有“好教法”的老师,是好老师!好教法,是引导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开放式”的技能,这种技能能跟别的知识发生连接,有复利效应。虽然开放式的技能学得慢,但才是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活动啊!人人都知道逆境可以让人学会新东西,“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2007年,美国教育部搞了一次大规模的研究,调研了很多老师和学生,想弄清楚到底什么学习方法是真正有效的。结果, 后发才能先至,慢功夫才是真功夫,输了现在赢得未来的功夫。遭遇困难才是真的学习,这大约也是学习的门槛,因为有这个门槛,才能把行的人和不行的人分开。

张烈老师教你学形意拳

张烈老师教你学形意拳 早在2005年,他就在一次书面发言中对孙门弟子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让孙氏武学发扬光大是是孙门弟子共同的责任:大家无论师承何人,辈份长幼,技艺高低,同为孙门弟子,每一个人都肩负传承孙氏武学的重任。 第二:我常说的一句话:眼高,手才有可能高。只有经常观摩正规的演示,才有可能提高自身对孙氏武学认识,才有可能出真功夫。 第三:真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希望大家在习武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身反省,通过交流找出自身的差距,认真练习,了解孙氏武学的真谛。 第四:有标准才能复制,才能真正有规模:传承孙氏武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扩大同门弟子规模,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有可能了孙氏武学。 张烈老师教授武术一直以“弘扬武术精神”为己任,使学生们在习武的过程中树立坚韧、自强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工作生活态度、让这种精神影响更多的人。他坚持用科学观点解释武学。在他的随笔中曾写道:“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在太空已见到完整的地球,则不必再引用先民们所讲的天园地方的说法了;武术也是一样,应用今天的科学观点去理解它、剖析它、证实它”。 教学目录: 1,试验一:练习内家拳的共同感觉 2,试验二:含胸拔背 3,试验三:垂肩坠肘 4,试验四:虚领顶劲 5,试验五:肩胯相合、以脊椎为轴的身体转动 6,形意拳基础训练一:蹲起 7,形意拳基础训练二:转身卧腿下蹲 8,内家拳基础训练:找到练拳时应有的感觉(一) 9,内家拳基础训练:找到练拳时应有的感觉(二) 10,综合试验一:原地崩拳(1)或称原地出拳、原地打拳 11,综合试验一:原地崩拳(2) 12,综合试验一:原地崩拳的视频讲解(1) 13,综合试验一:原地崩拳(3) 14,综合试验二:利用身体速度的试验 15,实验总结:“整”字的涵义 16,基础训练三面对墙壁下蹲法 17,综合试验一:原地崩拳的视频讲解(2)

内家拳旧闻

一、内家拳 1. 内劲的功效 稀音叙述: 内劲自有其独到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可以通过实证来检验的。否则,内劲这个概念则无存在的必要。如何实证呢?62年孙存周先生去上海,亲朋故旧为老先生接风,余师亦前往。斯时谈及内劲,众说不一,存周先生命众人抚其手臂或身体其它部位,触者无不惊讶,谓之如电,有麻嗦之感穿流而过。余师疑之,亦求一拭,余师按之稍重,未见存周先生有一丝动作,余师竟腾然跌出,心悸难挨。余师事后曰:真如电击。故真内劲是一种功能态下的场效应,即能合于形,亦可脱于形而独立存在,故完全可以通过实证来检验其真伪。七十年代初,汪永泉的弟子孙德善先生问一投师者中午吃的是什么?答曰:炸酱面。孙德善的三个手指在其心口处一转,投师者当即呕吐。孙德善看着地上吐出的东西说:你小子说话还挺实在。我并不赞同孙德善先生对待投师者的这种做法,举这两个例子旨在说明内劲是有独到的功能效果的,这种效果完全是可以显于外,而得以实证和检验。而并非仅仅是一种囤于自身体内的感受经验。几十年了能得内劲者确是代不数人。自称得内劲者多如牛毛,然绝大多数经不住实证的检验。故凡谈内劲多有两种倾向,一为全盘否认。二为虚幻迷离。此二者皆未得中道。 2. 内家拳的一些掌故 米儿叙述: 我师童先生说话直,不知道的,以为童师喜欢起事端。所以童师的话,许多人都听不进去。关于吴鉴泉,童师说吴图南曾亲口讲吴鉴泉推不过他,所以他又去拜杨少侯。吴派出自杨派,但始终没有赶上杨派。张义尚称孙式太极拳“是形意八卦的底子,讲主动的快,松软程序度尤差,更不要说轻灵虚无的境界了。”本人的体会与张义尚的认识完全不同。本人练孙式太极拳有年,说此拳是形意八卦的底子不假,但是此拳的特点之一就是松沉灵虚,在这方面比杨式太极拳有过

狸猫上树

狸猫上树 狸猫上树 孙氏形意拳之狸猫上树一式有腾空窜起和不腾空两种用法,皆极为凶狠。张烈师兄都示范过,并说他一般不用该式打人,这是要人命的招式。当年张烈师兄曾与许维仁先生切磋散手,良久未下,也未动用该式。张烈师兄讲:“狸猫上树那不是打着玩用的。” 狸猫上树只要用上,几乎无解。对方顺进或弹抖,则变喜鹊登枝。若对方后撤,则上撕下踹。上奔头面七窍,下奔心口。无论怎样变化,都是直攻对方心口要害。狸猫上树如此凶悍,但运用时,是有条件的:一要掌握时机。二要启动无兆。三要动作迅猛。四要两臂灵敏能随机应变。五要指如钢钩。六要周身骨节能充分松开,尤其是肩胯处。六者兼备才好用。如何掌握时机?距离、节奏、身势、步点、神意五者构成时机。掌握时机,需要老师喂手,过去孙门前辈有专门的喂手器具。 如何启动无兆?孙氏临界态三体式是基础,此式是训练启动无兆的最佳入门基础。孙氏临界态三体式与其它三体式相比,启动那下如同法拉利跑车与夏利相比。但是由于孙氏临界态

三体式极为难练,锻炼时甚是艰苦,一般人都坚持不了。这些年找我学孙氏临界态三体式的人,都是浅尝辄止,未有能坚持练下来的。 如何动作迅猛?由孙氏五行拳求之。其中尤以崩拳为重点。运用狸猫上树时,两臂灵敏能随机应变特别重要,如对手反应敏捷,在我用狸猫上树时,与我两臂相接时,双臂弹抖我,这时我的两臂要瞬间松空,犹如与自己身体脱开一般,同时两脚攻其心门。 五指如钢构是初步功夫,练至高深,手掌连同五指有粘劲,甚至产生吸力,到此境界,与对手两臂相接时,对手亦弹抖不出。 周身骨节能充分松开,才能将狸猫上树一式用到惟妙惟肖。张烈师兄这式用的好,盖因他的筋骨功夫为当今我辈健在者所不及。即使是后辈中之青壮未见有能及者。 狸猫上树一式若辅以轻功则为天盘打法之一例。据《近今北方健者传》记载,当年孙禄堂先生以狸猫上树一式凌空飞起,转身后,面向外,身贴于墙,足跟离地丈余。学者以为矜式。因孙禄堂先生轻功高绝,人言:“孙禄堂打人不用手,脚踩人头,飞来飞去。” 孙存周先生以狸猫上树一式窜起后亦能去地丈余贴于墙上,唯不能在墙上转身,不及其父。然这等功夫亦为世人所惊叹。周剑南先生给我的信中曾言:“在大陆多年所见者,武艺以存

教育大会的“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

教育大会的“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2、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9个“坚持”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4、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5、6个“下功夫”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

“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6、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7、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8、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9、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 10、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张烈老师形意拳(炮拳)

形意炮拳学 炮拳起式是一个新接触的动作,学习炮拳的重点应先放在起式上,起式没做到位就不要学习炮拳的其它动作。在今后的形意拳学习中有很多动作都和炮拳起式相近似,要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来访者中我发现基本上炮拳做得都不到位,这样就势必影响后边的形意拳,如虎形、鹞形、鸡形、鸟台形等。这一个动作没做到位,就可以影响后边的一串动作不到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干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不要投机取巧,这也是武术精神的一部分。 炮拳起式说起来也比较简单,先站好三体式,下肢动作就是三体式左脚向前迈步,落地后马上作为起跳腿向前起跳,然后由右脚单足落地站稳,是一个很干脆漂亮的动作。但实际上我发现很多人做得拖泥带水,看不出形意拳的特色。 炮拳起式的基础练习 我把炮拳起式这个动作分解开,做分步教学,经验证明效果较好,使学员能比较容易地把动作做到标准。 1.1.双脚落地的跳跃练习: 把下肢站成三体式的样子,但可以先不要求站得很标准。然后把左脚向前迈一步,注意迈时脚尖是朝前的(同时要注意是踩在左脚线上的编者注),这利于起跳。 迈这一步是为了用这左脚向前起跳,所以迈时右脚 肯定很用力,以便身体向前移动的速度快,重心马 上可以转移到左脚。由于有身体向前的惯性,左脚 起跳后就可跳的更远。要求是跳得尽量远,但不许 往高跳,身体几乎没起伏,平移似的跳出去,然后 双脚同时落地,站稳。又要跳得远,又要起伏小, 又得落地后站得稳,这可能吗?这就是这个动作的 难度所在。 先是右腿蹬地要有力,然后左脚向前迈的距离要 合适,这样才能把身体向前的速度完成,相当于助 跑的作用使左脚起跳后能跳的更远。起跳后两脚并 起往身体的前边伸,这样头虽然没往上起多少,但 脚离地的距离加大了,给下落创造了时间,这样就 可以跳得远一些。起跳后两脚在身体的前边,两脚 落地后由于膝关节弯曲到站稳,使身体得到缓冲,

庞老师精讲:高层次的练功

庞老师精讲:高层次的练功 混元气编辑 修养意识本身就是高层次的练功,是把我们人的层次提高了。前面讲修治意元体的偏执是治病,现在讲是高层次练功,这里讲的又深了一点,要不怎么突出修养意识是练智能功的根本呢? 练智能功就是要把我们人的形气神,或者说把精气神这三者练得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在《运用意识》章讲过,这个整体,有形气合于神、形神合于气,或神气合于形的。从练功方法来看,武术练功,丹道练功,佛家的禅宗到最后明心见性的练功等,也不相同。但是无论那一种练法,到了高层次时,都必须有意识练功,必须从修养意识来练功。咱们讲的修养意识的全部内容,就是从小我开始练起,把小我练得健康了,然后慢慢一步步把我练大,练成大我。前面讲修养意识的内容时,讲了道德、中和之气、情趣、偏执和大我这五个方面,其全部内容就是一个人从小我到大我的这么一个过程。我们怎样来看待修养意识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呢?可以这么来分析一下就清楚了。一个病态的人,他的意元体是病态的,是病态意识,因为他本身在平常不受任何剌激时,他的性格都不平衡,是偏的,完全是病态。这时纠正性格上的偏颇,那是针对病态人的意元体的练功。情绪的修养呢,平时内心没出现病态,但他意识还不够稳定,一受外界剌激,来了事后,情绪才偏了,才出现不平衡。情绪的修养就是增加常态人意识的稳定性的,当然这里也包括情趣问题,陶冶性情和提高情趣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当受了外界剌激之后心里边动弹了,情绪一偏气也跟着偏,不平衡了,乱七八糟的。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通过练功,练情趣,通过提高情趣,把我们的意识和气调和起来,使其稳定度和平衡度增加,这都是调理气和神的。咱们过去讲要保持中和之气,现在叫保持中和之性(既然都是我们写的书,这两个名字都可以叫),就说明练情绪、练情绪它本身就是气和神的问题。若从气方面来讲,那是中和之气,从意识方面来讲,叫中和之性,练情绪和情趣是练神和气的平衡度的。而且通过调神来调气、养气,把气调理好了,神、气都充足了、平衡了,让它去养形,改变我们的形体。练功程序、练功过程、练功效果是这么体现出来的。咱们具体练功是直接用意识统帅形体,把形体强化起来;而情绪的修养是通过对情绪的调整,使情绪稳定了之后来调节气,气充足、稳定了,神气调和了,去养神去。这样形气神三者都强化起来了。因此,对治性格的偏颇,那是对治病态的练功;调

张烈老师形意拳(横拳)

形意横拳学 一、横拳起式: 为了讲清楚方位,我们设定起式为面向正南方。首先面向正南做好三体式,然后双手同时攥拳:右手就在原处攥拳即可,攥好后右拳的手背朝上,右拳的大指根仍然在脐下;左手在攥拳的同时往里裹,在原处拧成左拳的手心朝上。身体各处除攥拳外均和三体式一样。 二、上左步打右横拳: 先把头向左转向东南,眼睛向东南看要打的方向。左脚向东南迈(这里的“迈”在崩拳的迈步练习中已有详细讲述编者注)一大步,然后右脚跟步。横拳和炮拳步法是一样的,这里不再赘述。因为是打右横拳,故要同时转胯。在左脚迈步的同时,两拳也同时动作: 手的动作: 左拳翻转成手心向下往回拉。(左拳要以小指来说是往外翻成手心向下,若以大指来说就是往里扣成左拳手心向下。在这里这样交待是为了把拳拧动的两种说法都讲出来,两种说法其实是一回事。) 同时,右拳往里裹成手心朝上,从左拳下边打出去,蹭着回拉的左拳往前扎;左拳用相同的速度往回拉(这里的“扎”在原地崩拳中已有详细讲述,“扎”、“拉”的速度与身体转动的速度是互相配合的编者注),“扎”与“拉”的两拳相遇时手心对手心。 右拳的往前扎和左拳的往回拉在手臂动作的同时,主要是由身体的转动来完成的。 应注意的是,右臂是由自然贴着身体的弯曲状态向前裹拧着逐渐伸直,说右臂逐渐伸直也是我们练拳所说的伸直,肯定是有曲度的,一定是肩伸展到位、坠肘,小臂与地面平行;右拳打到位正好是拳心朝上,右拳的高度与心口一样高。 左拳扣着往回拉也是由于身体的转动向回拉,左臂仍然是自然伸直的。右拳打到位时,左拳正好停在右小臂的后端,也就是左拳在右肘关节前边一点。 在打右横拳之前,前边的左拳是到位的,左肩伸展到了极限,左腋窝是有拳感的;打完右横拳,由于身体的转动使左拳拉到右肘前边一点,但左肩并没往回缩,仍然是向前伸展着。身体要正直挺拔、收颏、顶头,两肩都是极力向前伸展。两个腋窝都有拳感,眼睛看右拳掌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