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的临床复杂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1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ifth
起病形式多样性
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
儿童青少年是首发BPD的高峰,双相Ⅰ型的平均发 病年龄为18岁,而双相Ⅱ型稍晚,平均约为21.7 岁
终生均有首发患者
急、慢性起病
急性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
青少年期潜隐起病呈亚临床状态后急性恶化
多重原因
心因诱发性:首发多有诱因
内源性:反复发作后自发较多
-
1
-
10
双相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的症状重 叠关系
精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障碍
双相障碍
伴有精神病 特征的抑郁
症
抑郁症
难治性抑郁 症
-
11
DSM-V双相及相关障碍的标注
伴焦虑性痛苦 伴混合特征 伴快速循环 伴忧郁特征 伴非典型特征 伴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 伴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特征 伴紧张症特征 伴围产期起病 伴季节性特征
-
6
复杂性: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 快速循环发作:为恶性病程
— 定义:在12个月中发作4次以上,不论其发作为 M、 HM或D,均应达到症状学诊断标准,但不要求达到 相应的病期标准
— 发生率:国内:RC在MD中约占7.9%, 在BPD中占28.81%
国外:分别为15%与15.2~ 24.2% — RC多发生于BP-II型中,约占75~83.5%
-
12
伴焦虑性痛苦
感到激动或紧张 感到异常的坐立不安 因担心而难以集中注意力 害怕可能发生可怕的事情 感觉可能失去自我控制 提示:更高的自杀风险,治疗反应差可能性
更大,病程更长。
-
13
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中与DSM– IV躁狂症状 相关的分布
只有31.2% 的患者在其抑郁发作时期没有躁狂症状 在STEP-BP中双相抑郁发作时期符合DSM-IV躁狂症状的数目(n=1380)
没有躁狂 (31.2%)
亚躁狂综合征 (54.0%)
完全混合发作 (14.8%)
-
14
DSM-V中带有抑郁症状的混合特征
❖ 如果以躁狂或轻躁狂为主,标准是必须满足为躁狂发作或
轻躁狂发作,并且目前发作几乎每天都存在至少3个以下症
状:
– 突出的烦躁或抑郁心境,主观报告或他人观察的
– 快感或兴趣减退
– 精神运动性迟滞
DMI,约占25% — 快速循环发作(RC):自发或诱发
-
5
复杂性: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 转相及发作变频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时可促转向抑郁:第一代>第二代
Hal. 为10.1% (12W);Olan. 为6.3% (12W)
— 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时,可转为M、HM、Mixed及RC
— Game等(2004)报道单用ADs治疗:BP-D转躁为84.2%(合
用MSs时下降为31.6%)。循环频率增加25.6%,新发生的RC
为32.1%
— Bottlender(2001)报道158例BPI—D,单用TCAs转躁率
82%,合用MSs则为58%,说明TCAs转躁率很高
— 各种抗抑郁剂转躁率大小,依此可能为:TCAs>SNRI、
NaSSA>SSRIs>丁胺苯丙酮(Bupropion)
病程的复杂性 临床症状的复杂性 诊断的复杂性
-
9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双相障碍已不再是单纯的 “躁郁症”,不仅仅只存 在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 其临床表现可出现各种各 样的症状,且大多数不同 症状间都可以混合出现, 导致临床识别的困难。
沈其杰等(2007),《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 Anderson IM, et al. BMJ 2012;345:e8508.
-
治预 疗后 ++ ++ ---
4
复杂性: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 发作的方式
— 90%以上为反复发作 — 终生平均发作9次,平均每年0.5次 — 青少年首次发作多为D,连续数次转为M或HM,
成人首次发作M与D机会相似 — 随发作次数增多,其间歇期逐渐缩短,频率则增多 — 间歇交替发作:MI-DI或DI-MI,循环发作:MDI,
-
7
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RC发生的易感因素
女性、绝经期 甲状腺功能低下(包括临床下 甲低) DMI发作模式者 BP-II型者 情感旺盛气质者 环性心境障碍者
—RC发生的危险因素
使用BZDs(尤以阿普唑仑) 酒精滥用 饮咖啡 使用兴奋剂 暴露于白光下 睡眠剥夺
服用抗抑郁剂
-
8
双相及相关障碍复杂性
年以上,期间可有与M或HM并存的混合形式
-
3
%
病程
10
很少的发作次 数,完全缓解
40
多次发作,没 有残留症状
40
发作间期残留 症状
10 Figure adapted from
快速循环
1. Judd LL, et al.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03;6:127–37;
临床发作形式的多样性
急性躁狂发作 急性抑郁发作 混合发作 轻躁狂发作 快速循环发作 伴精神病性特征的发作 亚临床躁狂发作 亚临床抑郁发作
-
2
复杂性: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 自然病程
— 躁狂或混合性发作约数周至6个月,平均约3 个月(轻躁狂可短至1~3天)
— 抑郁发作约3~13个月,平均9个月 — 不加医疗干预多数可自发缓解 — 10%可转为慢性病程,是以其抑郁发作持续两
Edition,
(Copyright(c1)260
伴混合特征
与重性抑郁发作相关的混合特征,是发 展成双相障碍的一个明显风险因素。
-
17
伴忧郁特征
1、对全部或几乎全部活动丧失愉悦感 2、对平常的快乐刺激源失去反应 极度沮丧、绝望或空虚的抑郁心境 早晨加重 早醒 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厌食或体重减轻 过度内疚
– 疲乏或精力缺乏
– 无价值感或或内疚感(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内疚自责)
– 自杀观念或自杀
-
15
DSM-V带有轻躁狂症状的混合特征
❖ 如果以抑郁为主,标准是必须满足重性抑郁发作,并 且目前发作几乎每天都存在至少3个以下症状:
– 情绪高涨 – 自尊心膨胀 – 更健谈或有持续讲话的压力感(言语迫促) – 意念飘忽或主观感受到思维奔逸 – 精力旺盛或有目标的活动增多 – 风险行为增加 – 睡眠需要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