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超声成像原理课件
![超声成像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8a894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9.png)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38
2、侧向分辨力
指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 平面上,在探头长轴方向上 的分辨力。能分辨相邻两点 (两个病灶)间的最小距离。
13
超声仪器
探头原理
定义:是将电能转换成超声能,同时将也可将超声能转 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
2024/6/7
2006年6月5日星期一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收超声能 超声,转利 声能利换用 。量用成逆
转正超压 换压声电 成电能效 电效发应 能应射将 接将超电
14
14
超声场特性 P171 1、声轴 2、声束 3、束宽 4、近场及特性 5、远场及特性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39
(3)横向分辨率(厚度分辨力):
指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 平面上,在探头短轴方向的 分辨力。为与侧向分辨力在 一平面上,是相互垂方向轴 线上的分辨力。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40
谢谢各位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2024/6/7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件
8
超声原理
彩色编码技术是由红、蓝 、绿三种基本颜色组成,当频 移为正时,以红色来表示,而 兰色则表示负的频移。
图像特征
2024/6/7
在显示屏上以不同彩色显示不
《超声成像原理》PPT课同件的血流方向和流速。 P1899
9
超声仪器
探头原理
----压电效应P169
超声成像的物理原理教案
![超声成像的物理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985a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0.png)
超声成像的物理原理教案超声成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可以通过声波的反射来生成人体内部组织的图像。
其物理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来实现成像。
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能够听到的20kHz的声波。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
在媒质中传播时,声波会与介质中物体的界面发生反射、折射和传递,这种声波的反射现象使得超声能够产生图像。
超声成像系统主要由超声发射器、接收器、探头和图像显示器等组成。
发射器中产生超声波,并将其通过探头发射到人体内部。
探头内表面覆盖着压电晶体,当施加电压时晶体会发生振动并产生超声波。
超声波在人体内部传播,并与组织界面发生反射。
反射声波通过探头上的压电晶体传递到接收器中。
接收器中的压电晶体会将接收到的回波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放大器放大后送至图像显示器。
图像显示器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时间来确定声波的传播路径和反射点的位置,从而生成对应的图像。
图像显示器通常采用灰度显示,反映声波的强度和回波的强度差异。
超声成像系统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一般为2-20MHz之间,不同的频率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较高的频率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适用于检测较小的结构,如血管、神经等。
而较低的频率适用于深部组织的成像。
在超声成像中,声波的传播路径和反射点的位置被假定为直线传播,但实际情况下,由于组织的吸收和散射,声波会发生衰减和分散。
这些影响因素会对图像的质量产生影响。
在图像生成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配对接点校准和滤波等技术来减小这些影响。
此外,超声成像还具有实时性和无创性的特点,能够提供动态的图像,避免了其他成像技术中放射线的危害。
超声成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如妇科、肝脏、心脏等疾病的检查。
综上所述,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来实现成像。
其原理基于声波的反射、传递和折射等现象,并通过超声发射器、接收器、探头和图像显示器等设备实现。
超声成像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便利和准确性。
超声成像原理
![超声成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63ec3267ec102de2bd8942.png)
(4)差频回声式
基本工作原理为: ①发射固定频率的脉冲式或连续式超声; ②提取频率已经变化的回声(差频回声); ③将差频回声频率与发射频率相比,取得 两者间的差别量值及正负值; ④显示。
多普勒超声基础
(1)频谱多谱勒 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科学家 Doppler于1842年首先提出,用于阐明振 动源与接收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所 接受的振动频率因为运动而发生改变的 物理现象。
(二)图像方位 仰卧位: 1、横切:图左为患者右侧,图右为患者左 侧,图上为腹,图下为背。
2、纵切:图左为患者头端,图右为患者足 端,图上为腹,图下为背。
3、冠状切面:图左为患者头侧;图右为患 者足侧。 4、斜切:图左为患者右侧,图右为患者左 侧,图上为腹,图下为背。
俯卧位: 1、横切:图左为患者左侧,图右为患者右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2、纵切:图左为患者头侧,图右为患者足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c、强回声:反射比较强,回声明亮,也可 伴有声影或多重反射。纤维组织(包 膜)、结石、钙化灶、气体。 d、高回声:回声强度介于等回声与强回声 之间。 e、无回声:均匀液体内无声阻抗差异的界 面既呈无回声暗区。胆汁、尿液、血液。
正常人体各种组织的回声表现: 1、强回声:气体、骨皮质、软骨组织、纤维结 缔组织 2、高回声:肾窦、胎盘、胰腺、肌肉、眼球后 组织、甲状腺实质 3、等回声:肝脾实质、肾皮质 4、低回声:脂肪 5、弱回声:无髓鞘中枢神经系统 6、无回声:液体
以回声形态命名 (1)光点——细小的亮点状,直径小 于3mm。 (2)光斑——直径小于5mm的斑片 状强回声。 (3)光团——直径大于5mm的团状 强回声。 (4)光环——回声呈环状。
(5)光带——回声光点连续排列呈明亮的 带状或线状。 (6)声晕——结节外周呈1~2mm无回声 环形围绕者。肝癌。 (7)声影——声速经过声阻抗差别大及声 衰减系数较大的障碍物时,声能明显衰 减,后方出现条状暗区称为声影,多见 于结石、钙化及致密结缔组织回声之后。
超声成像原理
![超声成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6d86da28ea81c758f578fd.png)
c、强回声:反射比较强,回声明亮,也可 伴有声影或多重反射。纤维组织(包 膜)、结石、钙化灶、气体。
d、高回声:回声强度介于等回声与强回声 之间。
e、无回声:均匀液体内无声阻抗差异的界 面既呈无回声暗区。胆汁、尿液、血液。
正常人体各种组织的回声表现:
1、强回声:气体、骨皮质、软骨组织、纤维结 缔组织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2、纵切:图左为患者头侧,图右为患者足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侧卧位: 1、横切:图左为患者左侧,图右为患者右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2、纵切:图左为患者足侧,图右为患者头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三)图像分析的内容
观察分析超声图像时,首先应了解切面 方位,以便于认清所包括的解剖结构, 并注意分析以下内容 。
骨>肌肉>肝脾>肾、血液>乳腺>水>脂 肪>肺>空气
(四)超声波的特性
1、方向性:直线传播 2、声衰减现象:扩散、散射、组织对声
能的吸收 3、多普勒效应(Doppler效应):声源
与接受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产生频率 变化。
超声遇到活动的界面,散射或反射回声 的频率发生改变,又名多普勒频移。界 面活动朝向探头时,回声频率升高,呈 正频移;界面活动背离探头时,回声频 衰减低,呈负频移。频移的大小与活动 速度呈正比。
(4)光环——回声呈环状。
(5)光带——回声光点连续排列呈明亮的 带状或线状。
(6)声晕——结节外周呈1~2mm无回声 环形围绕者。肝癌。
(7)声影——声速经过声阻抗差别大及声 衰减系数较大的障碍物时,声能明显衰 减,后方出现条状暗区称为声影,多见 于结石、钙化及致密结缔组织回声之后。
超声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ppt课件
![超声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5ea7f1964bcf84b9d57bf9.png)
弥漫型: 肝内呈多发、可疑结节样回声,静脉扭曲变形。
小肝癌型: <3cm的单发结节为主,多为弱回声,边界清。
肝癌(大块型)
胆囊结石超声诊断
胆囊内强回声光团或光点 结石回声后方伴有声影 改变体位结石强回声依重力方向移动
横向分辨率的上限是显示器扫描线的宽度。
超声波的分辨率—纵向分辨力
➢超声波频率越高,纵向分辨力越好。
振元
靶点
低频率
振元
回波信号 靶点
高频率
回波信号 20
超声波的分辨率—横向分辨力
➢频率越高,波束越集中,横向分辨力越好。
不能分辨
能分辨
21
超声物理基础—小结
1.哪些器官不能(不适合)超声检查? 2.超声检查时为什么要搽耦合剂?
第三种,对超声的测量存在困惑。
一个病灶不同超声医师测出的大小 不一样,有时甚至相差较远,比如肾 结石上午在这个医院做了是这么大, 而下午跑到另外一个医院来做又是那 么大,难以理解。
未来趋势
超声报告的内容
• 超声报告单分上项、中项、下项。 • 上项:为病人的基本信息和机器的品牌、型号等。 • 中项:记录检查时的发现(包括图片和描述)。应细致、
第一种,临床医生只看结论,不看描述。
有的临床医生说,你们彩超的报告单,我们只看结论, 你们描述的内容我们根本不看,看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第二种,看了描述,解读错了
曾经有一位临床医生看到我的描写(脾厚 4.5cm,肋下未探及)跟患者如此解释:脾已经 比正常厚了4.5公分......。好在患者也看不懂描述。ຫໍສະໝຸດ 炎症积液实性占位
纤维化
钙化
医学影像学问答题
![医学影像学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27d42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8.png)
医学影像学问答题第1章影像诊断学总论1.简述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答案:X线之所以能够使人体组织结构成像,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的相互作用:①X线的基本性质,即X 线的穿透性、可吸收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②人体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2.简述传统X线检查的优势和限度。
答案:传统X线检查的优势是:①图像的空间分辨力较高;②能够整体显示较大范围的组织结构;③X 线辐射剂量相对较低;④检查费用也较为低廉。
限度为:①摄片条件要求严格:②图像的密度分辨力较低,也就是密度差别小的两种组织不能形成灰度对比;③组织结构影像相互重叠,对病变显示有一定影响;④图像灰度无法调节;⑤X线胶片的利用和管理也有诸多不便。
3.简述数字化X线成像的优点。
答案:数字化X线成像的优点是:①摄片条件的宽容度大,可最大限度降低X线辐射剂量;②提高了图像质量,可使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同时达到清晰显示的效果:③具有测量、边缘锐化、减影等多种图像处理功能;④图像的数字化信息既可经转换打印成照片或在监视屏上视读,也可存储在光盘、硬盘中,还可通过PACS进行传输。
4.简述X线对比剂类型、应用和引入方法。
答案:X线对比剂类型及应用:①医用硫酸钡,仅用于食管和胃肠道造影检查;②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又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主要用于血管造影、血管内介入治疗、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窦道和瘘管及T型管造影等。
X线对比剂引入途径:①直接引入法:口服,如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灌注,如钡剂灌肠、逆行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等;穿刺,如血管造影、经皮经肝胆管造影等;②间接引入法:经静脉注入行排泄性尿路造影。
5.简述X线检查时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答案: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①屏蔽防护,用高密度物质,如含铅的防护服、眼罩、脖套和三角裤等,作为屏蔽物,遮挡敏感部位和器官;②距离防护,利用X线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原理,适当扩大检查室的空间,减少散射线的辐射:③时间防护,每次检查的照射次数不宜过多,并尽量避免重复检查。
2019年第一季度超声科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
![2019年第一季度超声科三基三严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dc98ae453610661fd9f47a.png)
科室:姓名:考试时间:得分:( B )( A )( D )( D )( C )( B )( B )( D )(ABC)(BCD)1.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主要依据超声传播的声阻抗特性、声衰减特性、多普勒特性、3种物理特性。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超声引导下,经皮针刺活检有细针抽吸活检、切割式活检、环钻式活检3种方式。
C.剑突下位D.右肋弓下位10.影响超声心动图的因素有A.低频率探头 B.衣服遮盖C.接触剂过少D.高频率探头A.乳房纤维腺瘤 B.乳腺癌C.脂肪瘤D.乳腺小叶增生9.超声检查心脏的基本部位包括A.胸骨旁位 B.心尖位7.腹腔脏器经腹超声检查最常用的探头是A.线阵探头 B.凸阵探头C.腔内探头 D.矩阵探头8.“豹皮样”回声结构是下列那种疾病的超声表现C.腹水、胸腔积液定位D.外周血管6.最早在妊娠多少周时能够用超声测量双顶径A.14周 B.12周C.8周D.6周A.肌肉B.脂肪C.肝D.血液5.彩色多普勒技术不用于下列哪项检查A.浅表器官B.心血管系统3.超声检查中常用的切面是A.矢状面 B.横切面C.斜切面D.锥状切面4.那种组织对超声传播阻碍最小C.2MHzD.20-40MHz2.超声波的发生是A.换能器的逆电压效应 B.换能器的压电效应C.换能器向人体发送电信号 D.换能器的热效某某某某医院2019年第1季度三基三严考试题《超声科》本次考试为闭卷,满分100分,考试限时60分钟;特别注意:问答题中抢救要点答错一处,整道试题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其中包括2道X型题,其余均为A型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于医学上的超声频率为A.<1MHz B.2.5-10MHz( - )( + )( + )( + )( - )答: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A( airway 打开气道)-B( breath 人工呼吸)【要点】高质量CPR的要求是:①.胸外心脏按压至少100次/分;【要点】②.按压幅度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婴儿不少于4cm,儿童不少于5cm;【要点】③.每次按压保证胸廓完全回弹复位;【要点】④.尽量缩短终止按压的时间;【要点】⑤.避免过度通气。
第七章超声波成像
![第七章超声波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bf437cd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0.png)
第一章 概 述 声波的基本性质
10-4
100
104
1081012 Biblioteka Hz)•••
•
•
次声波 可闻声波 超声波 特超声波
地震 海啸 核爆炸
语言 音乐 自然界
老鼠 分子热振动 蝙蝠 海豚
第一章 概 述
• 医学超声学是一门将声学中的超声( ultrasound)学与医学应用结合起来形成 的边缘科学,也是生物医学工程学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医学超声影像仪器涉及到微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声学技术及材料科学,是多学科边缘交叉 的结晶,是理工医相互合作与相互渗透的 结果。迄今超声成像与X-CT、ECT及MRI已 被公认为当代四大医学成像技术。
。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二、超声波的物理量
• (四)声强
• 声强是表示声的客观强弱的物理量,它用每 秒钟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1平方厘米 面积的能量来度量。
• 单位是焦耳/(秒·平方厘米)[J/(s·cm2)]。
• 声强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强也 越大;振幅越小,声强也越小。声强随着距 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X线属于电磁波。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在超声诊断中,声波在人体所有软组织中均以纵 波的形式传播,故诊断用超声都为纵波。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四)波长
对于纵波,等于两相邻密集点(或稀疏点)间的距离,如图(a) 所示; 对于横波,则是从一个波峰(或波谷)到相邻波峰(波谷)的距 离,如图(b)所示。
超声在传播时,遇到与超声波波长近似或小于波 长(小界面)的介质时,产生散射与绕射。 绕射是超声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向前传播。
超声波成像原理简介
![超声波成像原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181e83cee06eff9aef80757.png)
多普勒效应
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
背离运动
多普勒效应
超声诊断的基础
人体组织的声阻与衰减系数 正常脏器的回声规律 病变脏器的回声规律 超声多普勒 超声对人体的影响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
人体组织的声阻与衰减系数
超声在人体内传播时,在两种不同组织的界面处产 生反射和折射,在同一组织内传播,由于人体组织 的不均匀性而发生散射。超声通过不同器官和组织 产生不同的反射与散射规律,仪器利用这些反射和 散射信号,显示出脏器的界面和组织内部的细微结 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按照声学特性,人体组织大体上可分为软组织和骨 骼两大类,软组织的声阻与水近似,骨骼则属固体。 人体不同组织的声速、声阻抗、声吸收系数、衰减 系数等基本声学特性不同。
胎儿面部三维图像
Terms
Ultrasonic:超声波 Ultrasonic Imaging:超声成像 Transducer:换能器 Sensor:传感器 Doppler:多普勒
Terms
CWD: Continuous Wave Doppler PWD: Pulsed Wave Doppler CDFI: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FCT: Frequency Convert Technology RTUIS: Real-Time Ultrasonic Imaging System
超声的物理特性
L0=r2f/C sinθ=1.22λ/D 。式中L0为近场距离,r为换 能器半径,f为频率,C为声速、 θ为半扩散角、D为换 能器直径,λ为超声波波长。
近场距离
医学超声成像实验报告(3篇)
![医学超声成像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e8cdc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d.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医学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掌握超声成像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学会分析超声图像,以加深对超声成像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医学超声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时的反射、折射、散射等特性,通过检测和分析这些特性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安全性。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人体模型、探头、耦合剂、显示器、超声成像设备等。
2. 实验设备:超声成像系统、电脑、打印机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超声成像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将人体模型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好探头位置。
- 使用耦合剂涂抹在探头与人体模型接触的部位,以减少空气间隙,提高成像质量。
2. 操作阶段- 打开超声成像系统,调整探头频率和增益。
- 通过调节探头角度和深度,观察人体模型不同部位的超声图像。
- 记录不同部位的超声图像特征,如组织层次、结构形态、血流情况等。
3. 分析阶段- 分析记录的超声图像,与正常解剖结构进行对比。
- 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肿块、囊肿、炎症等。
- 对比不同探头频率和增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4. 整理阶段- 清理实验器材,关闭超声成像系统。
- 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人体模型的皮肤、肌肉、骨骼等组织在超声图像中呈现出明显的层次结构。
- 肌肉组织呈低回声,骨骼组织呈强回声。
2. 异常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人体模型某个部位存在肿块,超声图像显示为不规则的强回声区。
- 通过对比正常解剖结构,初步判断该肿块可能为良性肿瘤。
3. 探头频率和增益影响- 调整探头频率和增益,发现高频率探头对细小结构的成像效果较好,但穿透深度有限;低频率探头穿透深度较大,但对细小结构的成像效果较差。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医学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了分析超声图像,初步判断人体内部结构的异常情况。
超声技术面试题目(3篇)
![超声技术面试题目(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0c165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0.png)
第1篇一、面试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在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选拔具备超声技术专业素养的人才,提高超声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特举办超声技术面试。
以下为面试题目,请认真阅读并作答。
二、面试题目1. 超声技术概述(1)请简述超声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2)超声技术在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有哪些应用?(3)超声技术的原理是什么?2. 超声诊断设备(1)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超声诊断设备及其功能。
(2)简述超声诊断设备的工作原理。
(3)超声诊断设备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 超声成像原理与成像技术(1)请简述超声成像原理。
(2)超声成像技术有哪些类型?(3)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有哪些?4.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1)请列举几种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方法。
(2)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哪些优势?(3)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5. 超声成像设备操作与维护(1)请简述超声成像设备的操作流程。
(2)超声成像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超声成像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有哪些?6. 超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1)请列举超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几种应用。
(2)超声技术在工业检测中具有哪些优势?(3)超声技术在工业检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7. 超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1)请列举超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几种应用。
(2)超声技术在军事应用中具有哪些优势?(3)超声技术在军事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8. 超声技术的未来发展(1)请谈谈超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2)超声技术在医疗、工业、军事等领域有哪些潜在的应用前景?(3)作为一名超声技术专业人才,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超声技术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三、面试要求1. 面试时间:60分钟2. 面试形式:现场问答3. 面试内容:以上题目4. 面试评分:满分100分,根据面试表现进行评分四、注意事项1. 请考生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以便在面试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
超声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及答案
![超声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35f41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3.png)
超声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A. 20Hz-20kHzB. 1MHz-10MHzC. 20kHz-10MHzD. 1GHz-10GHz答案:B2.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A. 340m/sB. 1540m/sC. 580m/sD. 1000m/s答案:A3.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约为:A. 340m/sB. 1540m/sC. 580m/sD. 1000m/s答案:B4. 超声波成像的基本原理是:A. 多普勒效应B. 反射原理C. 透射原理D. 干涉原理答案:B5. 超声波检查时,耦合剂的作用是:A. 增加超声波的穿透力B. 减少超声波的衰减C. 增加超声波的反射D. 增加超声波的折射答案:B6. 超声波检查时,探头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是:A. 越大越好B. 越小越好C. 无影响D. 距离适中答案:D7. 超声波检查时,以下哪个部位不需要空腹?A. 肝脏B. 胰腺C. 胃D. 脾脏答案:D8. 超声波检查时,以下哪个疾病不能通过超声诊断?A. 肝硬化B. 肝癌C. 胃癌D. 肺癌答案:D9. 超声波检查时,以下哪个指标对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A. 超声波强度B. 超声波速度C. 超声波频率D. 超声波衰减答案:D10. 超声波检查时,以下哪个疾病需要使用高频探头?A. 肝脏B. 肾脏C. 心脏D. 胃肠道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
答案:1MHz-10MHz2.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
答案:340m/s3.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
答案:1540m/s4. 超声波成像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答案:反射原理5. 超声波检查时,耦合剂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减少超声波的衰减6. 超声波检查时,以下哪个部位不需要空腹:______。
超声成像波束形成的基本理论
![超声成像波束形成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8c1eeff6bd97f192379e9a8.png)
超声成像波束形成的基本理论超声成像波束形成的基本理论声场在成像场域的分布称为波束形成(beam forming)。
波束形成在整个超声中处于心位置,对成像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图2.1。
本章以传统的延时叠加波束形成方法为中心来阐述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波束形成的影响,并介绍了波束控制方法(聚焦偏转、幅度变迹、动态孔径)及成像质量的评价标准。
.1 延时叠加波束形成算法延时叠加波束形成是超声成像中最传统、最简单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成像方法,它包括发射聚焦和接收聚焦两种方式。
由于成像过程实际就是对成像区域逐点聚焦,所以一帧完整的图像需要进行至少上万次的聚焦才能完成。
如果采用发射聚焦方式来实现超声成像,则完成一帧超声图像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至少需要几分钟),不符合实时成像的要求。
因此,平常所说的延时叠加波束形成一般是指接收聚焦,其形成过程如图2.2 所示。
图像分辨率通常是评价图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超声成像系统中的图像横向分辨率是由超声波束的声场分布决定的[25]。
超声辐射声场的空间分布与换能器的辐射频率、辐射孔径及辐射面结构有关,称为换能器的空间响应特性为了表征换能器空间响应特性,常引入一指向性函数。
指向性函数是描述发射器辐射声场或接收器灵敏度的空间函数。
由于探头类型不尽相同,包括连续曲线阵、连续曲面阵、连续体性阵和离散阵四大类,因此指向性函数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本节以常用的凸阵探头(离散阵)为例介绍超声空间发射声场的计算如图2.3 所示,设阵元数为N,阵元的半径为R,相邻两阵元间的距离为d,由于d << R,可近似得到相邻两个阵元之间的夹角为Q=d/R。
那么探头上任一阵元i 与中心线的夹角1.2 波束仿真凸阵探头参数,参考图2.3。
超声波的中心频率f=3 MHz,探头曲率半径R=60mm,阵元间距d=0.48 mm,声速c=1540 m/s,阵元数N=32,探测范围为20~200mm,焦点在120mm 处。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五)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五)](https://img.taocdn.com/s3/m/89256c81453610661ed9f4b2.png)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6-1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方法是根据A .超声传播的特性及其有效信息,B .根据人体器官的组织密度的差异成像,C .射线穿透不同人体器官组织的差异成像,D .放射性药物在不同的器官及病变组织中特异性分布而成像。
解:根据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定义,答案D 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D6-2 放射性核素显像时射线的来源是A .体外X 射线穿透病人机体,B .引入被检者体内放射性核素发出,C .频率为2.5MHz ~7.5MHz 超声,D .置于被检者体外放射性核素发出。
解:A 是X 照相和X-CT 的射线来源,C 是超声成像所用的超声,对于B 、D 来说,显然B 正确。
正确答案:B6-3 一定量的99m Tc 经过3T 1/2后放射性活度为原来的A .1/3,B .1/4,C .1/8,D .1/16。
解根据2/1/021T t A A ⎪⎭⎫⎝⎛=,当t =3T 1/2时,80A A =。
正确答案:C6-4 在递次衰变99Mo→99m Tc 中,子核放射性活度达到峰值的时间为A .6.02h ,B .66.02h ,C .23h ,D .48h 。
解 参考例题,T 1 1/2=66.02h, T 2 1/2=6.02h, λ1=ln2/T 1 1/2, λ2= ln2/T 21/2,根据公式2121m ln 1λλλλ-=t 计算得出,t m =22.886h=22h53min正确答案:C 6-5 利用131I 的溶液作甲状腺扫描,在溶液出厂时只需注射1.0ml就够了,若出厂后存放了4天,则作同样扫描需注射溶液为(131I 半衰期为8天)A .0.7ml ,B .1.4ml ,C .1.8ml ,D .2.8ml 。
解:作同样扫描必须保证同样的活度,设单位体积内131I 核素数目为n ,根据放射性衰变规律,2/1/021)(T t n t n ⎪⎭⎫⎝⎛=,T 1/2=8d刚出厂时,V 0=1ml 溶液放射性活度为A 0=λN 0=λn 0V 0, 存放t =4d 后,V 1体积的溶液放射性活度为A 1=λN 1=λn 1V 1, 根据A 1=A 0,得出ml 4.1220/01012/1≈===V V n n V V T t 正确答案:B6-6 放射系母体为A ,子体为B ,其核素数目分别为 N A (t )、N B (t ),放射性活度为A A (t )、A B (t ),达到暂时平衡后A .N A (t )=NB (t ),B .A A (t )=A B (t ),C .N A (t )、N B (t )不随时间变化,D .N A (t )、N B (t )的比例不随时间变化。
超声基础原理
![超声基础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1bf396daef5ef7ba0d3ce8.png)
一、超声的物理基础
2、波长与介质的关系: 、波长与介质的关系: 的关系
a. 同一介质: 不同频率的超声波,传播时期波 长与频率成反比。所以频率越高 的超声波在同一脏器组织中传播 其波长越短。 b. 不同介质: 同一频率、不同介质,其传播声 速不同,波长也不相同。
一、超声的物理基础
3、介质的特性阻抗:介质的特性阻抗等于他的 、
如不发生界面反射就得不到需要诊断的 信息,但反射太强,所剩余的超声能量太强 ,则影响进入第二、第三……层介质中去的 超声能量,得不到所期待的诊断结果。
一、超声的物理基础
5、界面反射是超声波诊断的基础!!! 、
超声波能量
吸收
反射
热能
散射
其它散射 镜面反射 背面散射
图像信息
一、超声的物理基础
6、几个术语: 、几个术语:
• 生物组织的衰减系数与频率成正比。
一、超声的物理基础
7、超声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超声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室化作用 --- 是指在液体中产生强超声时 会出现一种类似雾状的气泡 此现象称为超声室化作用。 热作用:
化学作用 --- 氧化还原
超 声 诊 断 物 理 学 依 据
超声通过不同声阻抗的介质,即可在其交界面上产生 反射,B型超声以光点大小辉度亮暗表示,声阻抗相差越大, 则反射越强,声阻抗界面越多,则反射回波多,光点密。人 体各种组织声阻抗皆有所不同,故回声反射亦不同,脏器与 脏器之间,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间、不同病理组织、声阻抗 皆有不同程度差异,从而构成多种界面,形成亮暗不等,粗 细不等,疏密不等的多种反射光点,据此构成脏器断面大体 形态及内部结构解剖图,及占位病变形态、大小、部位等图 象。声阻抗一致的介面,在正常灵敏度时,皆无反射或呈致 密一致的反射。
影像考医院试题及答案
![影像考医院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e0e7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b.png)
影像考医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X射线成像的优点?A. 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B. 能够穿透骨骼C. 成本较低D. 辐射剂量较低答案:D2. MRI成像中使用的是哪种类型的磁?A. 永久磁B. 电磁C. 强磁场D. 弱磁场答案:C3. 下列哪种疾病不适合使用CT扫描?A. 脑肿瘤B. 骨折C. 心脏病D. 甲状腺功能亢进答案:D4. 以下哪项是超声成像的优点?A. 能够提供三维图像B. 无辐射C. 成像速度快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B5. 以下哪种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观察血流?A. X射线成像B. CT扫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影像学中的“窗口”技术是指______。
答案: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以更好地观察特定组织或结构7. 对于胸部X射线成像,最常用的体位是______。
答案:后前位(PA)8. 在MRI成像中,T1加权成像通常显示______。
答案: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组织9. 超声成像的分辨率通常取决于______。
答案:超声波的频率10. 动态成像技术,如动态CT或动态MRI,可以提供关于______的信息。
答案: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状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解释什么是PET-CT成像,并简述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答案:PET-CT成像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成像技术。
它能够提供关于生物体代谢活动和解剖结构的详细信息。
在医学中,PET-CT常用于癌症的诊断、分期和治疗反应评估,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12. 描述MRI成像与CT扫描的主要区别。
答案:MRI成像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身体内部的图像,而CT扫描则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算法来重建图像。
MRI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没有辐射,但成像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CT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较高,但成本较低,对骨骼和钙化结构的成像效果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在频率与振源频率相等,如果随时间而变短,
则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升高,反则相反。
波源
v fd=v/
接收器
-v fd=-v/
参照波
fd=-v/ c
运动波源
v fd=v/ c
2. 多普勒频移(差频)公式: fd = fR - f0 = ± 2f0vcosθ/c fd:多普勒频移; f0:振源频率; fR :反射超声频率;v: 血流速度 c: 声速 cosθ:超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的余弦
(四)声束聚焦与分辨力
为什么要使声束聚焦?特别要注意聚焦分发 射聚焦和接收聚焦两种情况(常有混淆)。聚 焦有那些方法? 1 声透镜聚焦 2 电子相控阵聚焦(发射聚焦) (1)相控阵扇扫:包括扇扫、扇扩 (2)环阵扇扫 (3)线阵、凸阵 (4)多点聚焦 (5)聚焦新技术:二维多阵元(矩阵)探头
聚焦和未聚焦声束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信息,认识外 周世界,其中,视觉和听觉所获取的信息量最 大。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是通过波从外界获取 信息的。
超声成像技术和原理现在看起来很复杂,但 如果从基本物理原理出发,结合它从简单到复 杂的发展历史来认识,其实并不神秘。 让我们沿着超声诊断仪器发展的主线来看超 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四、多普勒超声 D型超声 (80年代)
频谱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使我们能在无创的条件下进入血流定性和 定量分析阶段。 是超声成像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是医 学诊断学的重要革命。
及
(一)物理原理
1. 超声的多普勒效应 我们对超声多普勒效应做了如下的定义:
振源的视在频率受振源与接收器之间相对运
1. 时间延迟动态聚焦原理
声波发射时电子聚焦的基本原理 延迟时间的改变
时间延迟的曲率半径、 c
F
多振子探头声场分布呈花瓣状,超声技
术需消除副瓣。
二、
超声的物理特性
(一)方向性(束射性或集束性) 1. 大界面与界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 (1)发射的声波在遇到大界面时会产生反射与 折射(透射),大界面指界面长度大于声束波长 的界面。 (2)界面回声反射的角度依赖性:如果声束垂 直于界面时的回声反射强度为100%,入射角6° 时,回声强度降低到10%,12 °时,到1%,≥20 °时,则几乎检测不到回声反射,出现“回声失 落”。
说明超声对软组织的密度分辨力很高。
人体许多器官,如:肝、胆、脾的包膜,腹壁
各层肌肉筋膜及皮肤层等,都是典型的大界面。
2. 小界面与后散射(背向散射back scattering) (1)小界面是指小于声束波长的界面。 (2)发射的声波在遇到小界面时,会产生散射, 如:肝、脾等实质脏器或软组织内的细胞、红 细胞等。以小界面为震源散射波向四面八方发 射超声能量。 只有朝向探头方向的散射信号才会被探头检 测到,称为后散射或背向散射信号。 (3)后散射或背向散射回声无角度依赖性。
*机械波 包括声波、超声波、次声波等。超声波
是一种机械压力波。
(一) 基本概念
1. 何为超声? 2. 超声波的共性: 弹性介质中传播、在液体、气体和 人体组织中以纵波方式传播,具有反射、折射、衍 射和散射特性等。 3.诊断最常用的频率是2-10MHz 机械波按频率划分为:
次声 <20Hz 可闻声 20—20KHz 超声 >20KHz 高频超声 >100MHz以上 微波超声(特超声) 100MHz--106MHz
了扇扫、线阵等。
二维超声心动图形成原理示意
Brightness
Depth
Lateral distance
B-mode
早期的手动二维
后来的实时二维 (Real-Time)
超声成像技术与X光成像技术相比,发 展极其迅速,到1980年 美国临床使用的 B型超声诊断仪已经超过了X光机的数量, 以致宣称进入了“医学超声年”,出现 了世界范围的超声热。
(2)横向分辨力:与探头厚度方向上声束宽度和曲
面聚焦性能有关。焦区宽度一般<2mm。 (3)侧向分辨力:与线阵、凸阵探头长轴方向上 声束宽度有关。通常采用相控阵聚焦,声束愈细 侧向分辨力愈好。焦区,3-3.5MHz探头,一般 在1.5-2.0mm。 4. 时间分辨力(帧频)、对比度分辨力(灰阶)、 细微分辨力(宽频带和数字化声束处理)穿透力 (超声探查所能到达的深度)、显现力(超声技 术能显现最小物体的能力)等。
注意:以上情况出现在大界面。垂直于界面时 可接收到最强的反射信号。 (3)界面反射的强度和反射系数
声阻抗的概念。
声阻抗(特性阻抗)z = ρc (密度〃声速) 声强反射系数(RI) = 反射波声强/入射波声强 RI = (Z2-Z1)2/(Z2+Z1)2 Z1和Z2代表两种介质的声阻抗。
• 当Z2=Z1时,为均匀介质,RI=0, 无反射。
M超声技术
M型是B型诊断仪的一种变异型,通常 用单晶片即可完成。
采用亮度调制(光点)工作原理类似B型。 M型仪在水平偏转板上加入一对慢扫描锯 齿波,使回声光点沿水平方向扫描、代 表时间、各层结构展开形成曲线,即称 超声心动图。
正常主动脉根部M型超声心动图
三、二维超声 (70年代)
B型图象化阶段,发展极为迅速,出现
3. 衰减系数(单位: dB/(cm•MHz)) 衰减服从指数规律
ζ(x)= ζ0e-αx
式中:ζ(x)为在声束传播方向离x处质点振 动的振幅,ζ0为起始点处质点振动的振幅,α为 衰减系数,单位为dB/(cm•MHz), e = 2.718…。 Ζ[zi:t*]
(1) 人体软组织和体液声衰减是不同的(见教材 P5); (2)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声衰减的主要原因,约占 80%,不含蛋白质成分的水几乎无衰减(透声);
(2)组织体液中蛋白成分尤其是胶元蛋白成 分愈高,衰减就愈显著;水分含量愈多, 衰减就愈少,钙质成分愈多,衰减也愈明 显。
(三)超声的分辨力 1. 指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在显示器上区分细小目 标的能力或最小距离。 2. 分辨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声波频率、脉 冲宽度、声束宽度(聚焦程度)、声场的远近 等等。 3. 空间分辨力主要与声束特性有关。分三类: (1)轴向(纵向)分辨力:与波长密切相关, 纵向分辨力大致等于5-8倍波长。
利用声波诊断疾病
叩诊(percussion):叩击、震动、音响和震
动的性质判断有无异常。 清音(resonant note):正常肺部; 浊音(dull note):被少量肺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 鼓音(tympanitic note):含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
实音(flant note):实质性脏器;
和频率f 三者的关系 c=fλ
t
λ = c /f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T = 1/f
声速(波速)c:指波动的某一振动相位在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体软组织中声波的传播速
度为 1540 m/s ,不同介质中声速有很大的差别。
(三)声场 1. 超声场
何谓声场: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 达到的空间,叫超声场,简称声场,亦称声束。 2.声场特性 声场(或声束)的形状与探头和介质有关。 主瓣、旁瓣(与伪像的关系)、近场、远场、 聚焦区、扩散角等概念。
Amplitude
Distance
A型超声技术 A-mode
B型技术
B型成像模式(B型:Brightness modulation display),用单晶片或多晶 片 与A型诊断原理相同,都是应用回声原 理作诊断,即发射脉冲超声进入人体, 然后接原各层组织界面的回声和脏器的 内部散射回声作为诊断依据,与A型不同 之处:①光点;②二维。
注意:成像、频谱多普勒及彩色多 普勒用的是短阵脉冲波
3 电子相控阵动态聚焦(接收聚焦)沿回声方向全 程接收聚焦。 4 聚焦声束与非聚焦声束的比较 (1)聚焦区明显变细,大大提高分辨力 (2)近场(旁瓣区)声能分布不均现象依然存在 (3)远场(非聚焦区)散焦现象依然存在,或许 更为严重 (4)与纤细的X线束相比仍不同。
4. 对抗超声衰减的技术措施
TCG(time compensation gain), 又称DCG (distance compensation )。 TGD或DGC在仪器出厂时已经有预设定值,同 时,TCG调节也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5. 人体组织对超声衰减不同程度的一般规律
(1) 骨>软骨>肌腱>肝、肾>血液>尿液、胆 汁(见教材P5);
对于圆形单晶片探头来说,近场声束呈圆柱形, 其直径接近于探头直径,长度取决于超声频率和 探头的半径,公式如下: L = (2rf)/ c 其中, L 为近场长度,r为振动源半径,f为频 率,c为声速。 超声波指向性好坏的指标是近场的长度和扩散 角的大小,从此公式可以看出其中的关系。
超声声场的形状
3. 利用多普勒频移公式(方程)计算散射体(血 细胞)的运动速度:
v = ± fd c /2f0cosθ
对比:fd =± 2f0vcosθ/c 可得上式。 注意:c为1540 m/s;仪器内设有θ角度校正计算 软件,但操作者必须给出正确的θ角度;如果 θ角=90°,cosθ=0,就不可能测出血流速度。 操作中要尽可能使θ角小于60° θ角愈小,侧 值误差愈小。
(1)连续波多普勒(CW):两组晶片同时工作,
一组连续发射和另一组接收超声。不同深度出现
的血流频移和组织运动多普勒频移信号都被叠加 起来。不能提供距离信息,但最大可测血流速度 不受限。 注意:连续波多普勒取样线上的标记表示的
• 当Z2≠Z1时,为不同介质,RI≠0, 有反射。
• 当Z2和Z1相差很大时,如骨与软组织或空气 与软组织等,RI则接近于1(100%),则产生 强反射。 • 从上述公式很容易推断不同声阻抗组织介面 所出现的反射情况。
(4)界面回声反射的能量与界面形状的关系 声束垂直于凹面或凸面,分别具有聚焦和散焦 的作用。 垂直于不规则界面时,呈现乱反射情况。 人体软组织只要有0.1%密度差即产生反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