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章节题库(人格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格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这说明人格具有()。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功能性【答案】C【解析】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那些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属于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其为人格特征。
2.以下概念与个性特征内在联系相对较低的是()。
A.应激反应B.特质应对C.A.型行为D.客观事件【答案】D3.人格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这说明人格具有()。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功能性【答案】C【解析】独特性指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起来,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没有哪两个人的人格是完全相同的。
整体性是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功能性指外界环境的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的,也就是说,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
4.一个人所表现出的同情心或自私、诚实或虚伪的性格特征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答案】A5.强、平衡、不灵活这种神经活动类型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答案】C6.()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
A.品质B.人格C.性格D.气质【答案】C7.下列属于胆汁质特点的是:()。
A.有耐性B.易冲动C.活泼D.好交际【答案】A8.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范畴?()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答案】A9.勤奋与懒惰属于()。
A.气质特征B.能力特征C.性格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C10.某人动作缓慢、平和、执着、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其气质属于()。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第3章新精神分析3.1复习笔记一、个体心理学(一)阿德勒生平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
l912年,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1937年病逝于苏格兰。
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论神经症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等。
(二)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1.器官缺陷与补偿(1)基本理论阿德勒认为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这些生理上的伤害给人的身心机能的正常运转及发展造成种种问题,因而有必要给予解决。
(2)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①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②发展其它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
(3)器官缺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①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便;②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
2.自卑感(1)儿童通过和成人比较产生自卑感;成人通过社会比较产生自卑感。
(2)自卑感虽然是消极的、不愉快的感受,但自卑感也会成为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3)阿德勒认为,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克服自卑感。
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改为“男性反抗”。
3.追求优越(1)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追求优越。
(2)追求卓越的双重性①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②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情结”。
4.社会兴趣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三)生活风格与造性自我1.生活风格的定义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2.生活风格的类型(1)根据社会兴趣可大致分为两种:①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②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2)阿德勒根据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①统治-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②索取-依赖型:这种人喜欢依赖别人的劳动,向别人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③回避型:这种人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企图碌碌无为而避免失败;④社会利益型:这种人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人格心理学 第1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考研笔记-精品
第1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概述一.人格相关的概念(一)人格的定义[一级]心理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格的?试述人格的特性。
[17华南347名:人格]普心: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在心理学上,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
)⑴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⑵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
⑶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在时间上有前后一贯性,空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的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格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人格的内涵⑴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是说人格是由人的内在心理特征与外部行为方式构成的,它不仅是一个个单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而且是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着一定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式。
即,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①外部行为方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各种言行,遵循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
即人格的〃外壳〃,表现出人格的外在品质特征;②内在心理特征:个人隐藏于内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品质特征。
⑵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基5出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三)简述生物遗传因素(天性)与后天环境因素(教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及两种因素的关系⑴人格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
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遗传素质是人格形胡口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不是人格的唯一决定因素。
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不可能自发地演化为人格。
[3]°后天社会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离开了遗传素质的基础,它的作用就无法表现出来。
郑雪《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人格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一、概念题1.人格答: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1)整体性。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
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
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
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
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2.人格心理学答: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论。
(2)特质论。
(3)类型论。
(4)学习论。
(5)现象学取向。
3.人性论答: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的理论。
人性是善的,是恶的,还是中性的?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复杂。
从古到今,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人性论不仅复杂,而且非常重要,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包括人格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与学习理论等,都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
印度有一位牧师辛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小 女孩。小的约2岁,很快死去了;大的约8岁, 取名卡玛拉。卡玛拉以四肢爬行,像狼一样生 活。经辛格的悉心照料与教育,她两年学会了 站立,四年学会了6个单词,六年学会直立行 走,能讲出40个单词,到了17岁临死时,她 仅具有相当于正常儿童四岁时的心理发展水平。
社会剥夺将会使人丧失人性,不能形成人格。
– 第五、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般方法论原则 人格心理研究过程 主要研究途径
一般方法论原则
• 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 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 • 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
人格心理研究过程
• 1.观察描述:观察心理现象,收集事实材 料;
课程学习目标
✓ 1.掌握人格心理学术语、人格理论; ✓2.在口头和书面上熟练运用不同人格理论和术语; ✓3.能够运用人格理论,理解大量的现实案例。
怎么学?
要想从本课程中获益,你应该:
尽情学习、积极思考
应该记住:先有目标、后有信息。 我们要相信自己是能学会的。 我们要主动地创造自己想要的将来。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还有 约200万人自杀未遂。死于自杀的人中, 约一半患有抑郁症。
认识本课程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教学内容
是第什一章么使人人们格心彼理此学概不论同?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
实验一 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学时数
人格心理学家4
6 6 4
第四章
特质论
4
实验三 中国人的人格
✓ 人格发展:指个体自出生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 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着年龄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人格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因素、变化规律);人 格结构的发展,人格动力的变化。
郑雪《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5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一、概念题1.人格答: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1)整体性。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
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
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
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
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2.人格心理学答: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论。
(2)特质论。
(3)类型论。
(4)学习论。
(5)现象学取向。
3.人性论答: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的理论。
人性是善的,是恶的,还是中性的?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复杂。
从古到今,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1.1 复习笔记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人格的含义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二)其它学科的人格定义1.基督教用人格来表示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2.西方哲学波伊悉阿斯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3.伦理学家把人的崇高价值当做人格的核心;4.古代《罗马民法法典》认为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当代的法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活的人类生物,包括他的一切”;5.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主观方面”、社会传统、风俗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主观化。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1.罗列式的定义如普林斯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3.层次性定义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
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纯粹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的定义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例如,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四)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具体解释为: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格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4.人格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郑雪版人格心理学课件第1章__人格心理学概述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理性VS非理性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整体说VS原素说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素质论VS环境论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主观性 VS客观性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前动性 VS反应性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稳态 VS异态
三、人格的钱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科学的人格理论 (具有深入、客观、精确、系统和普通的特点) 专家们的科研活动
前科学的人格理论 (具有肤浅、主观、模糊、片面和特殊的特点)
社会文化、社会实践 普通人的抽象概括 个人日常生活经验 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一)范型
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 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二)人格理论流派
1、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2、新精神分析学派 3、特质学流派; 4、行为主义学习论流派; 5、人本主义流派; 6、认知学流派 ; 7、生物学范型 8、交互作用论范型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2)诸葛亮对人才的考察也有特点。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 其识;四曰,告之以祸福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 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 事而观其信。”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3)形相学通过人的外貌(体型)来推测其心理 特征。 (4)颅相学则通过分析人的头颅形状来推测人格。 (5)笔迹学通过分析人的笔迹来推测人格特征。
郑雪--人格心理学读书笔记
郑雪--人格心理学读书笔记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人格--简单的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个体差异。
(至今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其意指面具、脸谱。
人格的现代定义:1、罗列式---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有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3、层次性定义4、适应性,受达尔文影响5、区别性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一个个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着一定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式,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2、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3、相对稳定的,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
同时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4、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八个主要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1、古典精神分析2、新精神分析3、特质论4、行为学习论5、交互作用论6、生物学论7、人本主义8、认知论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6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
1937年,奥尔波特发表《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理论--261、人格的前科学理论前科学理论--日常生活经验,非正式、系统理论。
科学理论--有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要求客观性、逻辑性、系统性等。
5、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精准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第四节、人格心理学方法--36一、一般方法论原则1、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实证倾向、思辨倾向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3、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4、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5、伦理性原则、被试自愿参加、接近真实生活、有利的研究设计、被试自愿终止、充足的补救二、人格心理研究过程三、主要研究途径1、临床研究(个案研究)2、相关研究3、实验研究四、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47一、弗洛伊德的生平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1、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无意识概念和心理动力观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2、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的背景物理学的能量守恒与“力比多”生物学的进化论第二节、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53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无意识的特点:1、无矛盾性,各种无意识本能冲动和欲望拥挤在一起而互不干扰2、无时间性,时间关系是意识的特征3、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无意识几乎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只求享乐5、无意识观念能量远比意识大,其机动、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无意识不是虚构的概念:1、在催眠状态下的各种行为2、梦是无意识的愿望满足3、日常的失言、笔误、遗忘4、意识很难说得清楚的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5、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6、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二、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人的动物性。
人格心理学郑雪笔记
人格心理学郑雪笔记一、人格心理学郑雪笔记人格心理学可有意思啦,就像在探索人类内心的神秘宝藏。
先来说说人格的定义吧,人格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身份证”,它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行动。
这可不像身份证那样简单直白,它是超级复杂又超级有趣的东西。
然后是人格的结构,这里面包含了好多部分呢。
比如说气质,这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风格,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活泼外向,有些人就比较安静内向,这就是气质在起作用啦。
还有性格,这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慢慢形成的,就像我们受到家庭、学校、社会这些环境的影响,性格就会发生变化。
人格的形成也很有趣哦。
遗传因素是一个基础,就像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些生理特征一样,也会继承一些心理特征的倾向。
但是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小看,比如说一个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可能人格就会比较积极乐观;而在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可能就会比较敏感和缺乏安全感。
人格理论也是人格心理学里很重要的部分。
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把人格分成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那个遵循快乐原则的小恶魔,只想着自己开心就好;自我呢,就像是个协调者,要在本我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超我就像是个严厉的小警察,监督着我们的行为是不是符合道德规范。
还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这就像是我们人类共有的一个精神宝库,里面储存着我们祖先的经验和记忆。
在研究人格的方法上,有观察法。
就是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去推断他们的人格特征。
还有问卷调查法,就是通过一些设计好的问题,让人们自己回答,然后根据答案来分析人格。
不过这问卷调查法有时候也不太准,因为有些人可能会撒谎或者不太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
反正就是说呢,人格心理学是一门超级有趣又超级复杂的学科,郑雪老师讲的那些知识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大门。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格的概述拉丁文persona personality一.人格概念(一)人格的多种定义1.人格的实在性定义⑴罗列式定义:人格是所有特质的总和⑵整合式定义:强调人格的组织性和整合性⑶层次性定义:人格是有组织、有层次的2.人格的非实在性定义人格的非实在性定义实际上是对人格定义的现状的反映,当前,人格心理学家还不能提出为大家所接受的实在性定义。
⑴McClelland心理学家对个人行为所提出的最恰当的看法⑵Hall &Lindzey 人格并非存在于个体内部或个体外部的东西,而是人格心理学家所特有的看法⑶Sarason 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范围,包括许多术语、概念和方法㈡当代百科全书中的人格定义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人格(个性),个人的心理面貌和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3.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4. 《心理学百科全书》在定义方面,仍然很少有一致的看法。
……人格是与一个人的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
……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三)本书的人格定义(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4.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郑雪人格心理学
资料】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人格——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奥尔波特通过对50余种人格概念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我国学者的观点——―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郑雪)二、人格心理学(一)定义——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研究对象——无专有的研究对象(三)研究任务⌝揭示人格心理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确定人格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运用相关的人格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运用于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人事管理等领域。
(四)学科性质与地位⌝学科性质——人文科学范畴学科地位——与心理过程共同构成心理现象的两大支柱⌝(五)学科现状——喜?忧?―人格心理学从来没有遭受过缺乏用来描述和解释人格现象的理论的饥渴‖。
(Emmons,1995)人格心理学自诞生至今,逐步呈现出群雄争霸的局面:⌝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包括新近的进化论人格心理学)⌝⌝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对学科现状的两种看法:θ乐观忧虑θ(六)研究方法ϖ个案研究——此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
优点1.许多对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容易用实验研究来检验;2.适合考察一些较为罕见的个案;3.当研究者认为他们所考察的人在所要考察的维度上与正常人无本质差别时,适合采用此种方法。
缺点1.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考虑;2.个案研究中的道德问题;3.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难以被检验;4.资料收集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个案研究是否等同于临床研究?θθ相关研究——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定量关系。
优点:1.比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更省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2.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更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可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3.可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上、法律上无法控制的变量;4.当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察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时。
人格心理学郑雪配套练习题库
人格心理学郑雪配套练习题库人格心理学郑雪配套练习题库郑雪《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目录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2章古典精神分析第3章新精神分析第4章特质论第5章生物学论第6章行为学习论第7章交互作用论第8章人本论第9章认知论第10章积极心理学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2章古典精神分析第3章新精神分析第4章特质论第5章生物学论第6章行为学习论第7章交互作用论第8章人本论第9章认知论第10章积极心理学第四部分模拟试题郑雪《人格心理学》模拟试题(一)郑雪《人格心理学》模拟试题(二)试看部分内容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性格与气质相互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形成某些相同的性格特征B.气质不能够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C.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D.性格对气质具有明显的影响【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与气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气质往往能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
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2.下列正确表述“大五”人格因素的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责任心、宣人性、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开放性B.外向性、宜人性、正性情绪、开放性、情绪稳定诖C.宜人性、负性情绪、习俗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D.开放性、外向性、责任心、宜人性、情绪稳定性【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塔佩斯提出的大五人格类型的特质主要有:外向性、情绪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认为,男孩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女孩的恋父情结(伊莱克特拉情结)的人格发展是在()。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郑雪)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郑雪)1人格心理学重点目录人格心理学重点目录人格心理学重点目录人格心理学重点目录((((请配合课本看请配合课本看请配合课本看请配合课本看))))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P5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P6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一、理论任务1、揭示人格心理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2、确定人格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二、实践任务运用相关的人格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运用于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人事管理等领域。
P41主要研究途径3种主要的研究途径(临床途径、实验途径、相关途径),还有他们的优缺点研究途径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概念亦称个案研究,主要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个体分析等方法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间的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质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
举例沙可-临床研究高尔顿-相关系数艾宾浩斯-记忆研究,班杜拉-电视与暴力实验长处生态效度高:研究得到的信息生动丰富深入。
重视个人独特性。
样本量大,代表性高;生态效度高;多变量研究;简单易行。
控制好、信度高,结果说服力强,可作因果推论。
不足代表性差。
信息变化大,难以统计和比较。
不能进行因果推论;关系难以理清,存在多变量问题。
生态效度低;控制难度大;实验花费高。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P53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P53一、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1、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是由人能够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22、前意识主要起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让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人格心理学》课程笔记
《人格心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1.1 人格的概念与界定1.1.1 人格概念的缘起人格概念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最初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引申为个体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在心理学领域,人格是个体长期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1.1.2 心理学家对人格概念的界定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存在分歧,但普遍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独特模式。
这些模式在不同情境下相对稳定,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1.1.3 人格的特性与相关概念人格具有以下特性:- 独特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征。
- 稳定性:人格特征在时间和情境上相对稳定。
- 整合性: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特征相互关联。
- 动力性:人格特征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相关概念包括:个性、性格、气质等。
1.2 人格心理学简史1.2.1 人格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人格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标志。
20世纪中叶,奥尔波特、卡特尔等特质理论家推动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随后,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学派也对人格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2.2 人格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当前,人格心理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
研究者关注人格特质、人格障碍、人格发展等多个领域,并试图从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1.3 人格理论流派1.3.1 人格的6个理论流派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强调无意识、童年经历和性本能对人格的影响。
- 特质流派:关注人格特质的分类、测量和理论探讨。
- 行为主义流派:强调环境因素和外部刺激对人格的影响。
- 社会学习流派:关注观察学习、模仿和强化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 人本主义流派:强调自我实现、个体潜能和人际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 认知流派:关注认知过程、思维方式和信念系统对人格的影响。
1.4 人格心理学研究取向1.4.1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等。
人格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What is personality?Everybody knows, but nobody can tell!(Pervin,1990)•9.11事件中人们的表现相同吗?象9.11袭击这样大的事件导致人们的相似反应。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场灾难说明,我们确实是很相似的,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我们再看得仔细些,就会发现并不是每个人对同样的悲剧做出同样的反应: 在袭击过后的一些日子里,许多美国人紧紧围着电视机,想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也有一些人则关上电视机,不愿再看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的画面.一些公民愤怒至极,发誓要报仇,另一些人则关注受害者,看如何才能帮助他们;一些人聚会,沟通感情,安慰邻舍,另一些人则独自一人静静地反思。
许多人诉诸宗教,寻求安慰,其中一些人在巨大的痛苦中极力寻求上帝的帮助。
•演员所戴的面具暗含人的两面:公开可见的一面和隐藏于面具后不为人知的一面•荣格(Carl Jung, 1875-1961)认为人格应包含两个层面:“人格面具”和“真实的自我”•麦克金南(Mackinnon, 1948)也指出应该从两个方面描述人格: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式;内在的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1、六个理论流派:●精神分析流派强调人的无意识对人的行为的作用;●特质流派认为人是处在人格特征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上的;●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行为主义与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认知流派则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生物学流派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别差异。
2、两个例子:攻击与抑郁●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更具有攻击性?●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更容易忧郁?●精神分析流派:无意识的死本能;到达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特质流派:是个体的稳定特征,儿时具有攻击行为(推撞同学)的个体,成人后常出现虐待配偶和暴力犯罪倾向;●人本主义流派:人不是生来就具有攻击性的,只有在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自然成长过程受到阻碍时)才会有攻击行为;●行为主义与学习理论:攻击行为是学习得来的;●认知流派:人们将模棱两可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生物学流派:遗传中具有攻击的倾向。
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
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篇: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人格的定义人格是先天与后天交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家庭与早期经验,学校与社会文化,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意识,个体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状态。
前意识,没有浮现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
本我是人格的基础。
本我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外部环境,道德规范内化。
超我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
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
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遵循“道德原则”。
超我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抑制本我的各种活动。
二是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三是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美的人格。
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被称为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
与生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成为力比多。
死本能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死本能会表现出侵犯或自毁,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甚至会派生出毁灭性行为。
人格发展即性本能的发展。
发展阶段:1.口唇期,出生到一岁。
2.肛门期,一到三岁。
3.性器期,三到五岁。
恋父恋母情节。
4.潜伏期,六岁到青春期前。
5.两性期,青春期开始。
对异性产生兴趣。
停滞现象,当某一阶段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过度满足时,有些人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固着于某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性格。
退化现象,指个人使用比自己年龄更幼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现实焦虑是人对一个真实的外部威胁的反应,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
1.1 复习笔记
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人格的含义
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
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
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
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二)其它学科的人格定义
1.基督教用人格来表示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
2.西方哲学波伊悉阿斯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
3.伦理学家把人的崇高价值当做人格的核心;
4.古代《罗马民法法典》认为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当代的法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活的人类生物,包括他的一切”;
5.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主观方面”、社会传统、风俗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主观化。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1.罗列式的定义
如普林斯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
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
3.层次性定义
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
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纯粹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
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的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例如,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
(四)本书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具体解释为:
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2.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格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4.人格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五)人格心理学的任务
1.理论任务
(1)一般性理论问题
①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体系;
②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③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及理论评价;
④人格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与主要研究途径等。
(2)人格理论主要探讨
①人的本性;
②一个人的人格构成要素以及这些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
③基本的人格特征以及如何描述与测量;
④人格发展的动力;
⑤人格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发展起来的;
⑥人格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⑦遗传、环境与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⑧人格的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
⑨人格发展要经历的普遍性阶段以及重要特征。
目前,八个主要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分别为: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行为学习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论、人本主义和认知论。
2.实践任务
在应用方面,人格心理学家要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在某个实践领域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问题。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人格测量、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为各种社会实践服务。
二、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1.人性论
(1)告子的性无善和无不善论;
(2)世硕、漆雕开的可以为善也可以不为善论;
(3)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4)孟子、董仲舒的性善论;
(5)荀子的性恶论;
(6)扬雄的善恶混论。
2.性习论
性习论是探讨人的生性(自然本性或先天因素)与习性(社会本性或后天因素)关系的理论。
3.人格的分类
主要有阴阳说、《尚书》的“九德”、孔子的三分法、刘邵的十二分法。
4.理想人格
《周易》的18种理想人格、孔孟的古人理想化法、老子的无为分法、庄子的理想人格。
5.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孔子提出的四种因素、孟子的四种善端、荀子的化性起伪的方法、墨家的“素丝说”。
6.人格心理的评估与考察
《尚书·尧典》中唐尧对舜的考察法、刘邵的“八观”“五视”法、诸葛亮的七种方法。
中国古代对人格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大致的特征:
(1)人格心理学思想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紧密联系;
(2)强调理想人格的设计;
(3)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1.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理性;
2.亚里士多德“灵魂蜡版说”、以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的观点为代表,倾向于人的本性为中性,可以为善为恶;
3.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人文主义的人性自然论与卢梭的观点为代表,主张人的本性是善的;
4.以基督教神学的“原罪说”与霍布斯的观点为代表,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
5.在人格分类问题上,从古希腊的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发展到康德四种单纯的气质学说。
6.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1)这些思想一般都蕴涵在哲学理论中,尚未完全分化出来;
(2)是为适应某个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3)逐渐形成了一个趋势,即人格心理思想与哲学、政治与伦理学的结合逐渐过渡到与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的结合。
(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1.心理测量运动
贝塞尔的“人差方程式”,高尔顿发现了平均数和标准差、相关系数,卡特尔的常模、测量标准化概念的提出,比纳与西蒙编制的智力测验量表。
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法国著名学者皮奈尔首先肯定精神异常是一种疾病,在皮奈尔之后,相继出现了布雷德、沙可、伯恩海姆和让内等一大批杰出的精神病学家。
他们围绕精神病的病因问题形成了精神病病因学上的两大学派,即德国精神病学家格里辛格尔与法国学者沙可为代表的躯体派和魏斯麦、伯恩海姆等人为代表的精神派。
3.其它来源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者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可操作性以及实验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人格心理学方法的科学化。
(2)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反对心理的元素主义,强调整体与结构,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动力的整体结构,提出了心理的场理论与拓扑学方法,对主观心理现象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等。
(3)西方文化人类学
西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美国文化人类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将社会文化的概念与田野研究方法引入人格心理学,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的视野。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1.人格心理学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