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堤病害及
高填方路堤病害处治课件
![高填方路堤病害处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83fa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3.png)
日常养护管理
裂缝处理
01
02
对于发现的裂缝要及时进行封闭处理,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
根据裂缝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灌浆、
03
填补等。
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养护技术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实
动态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 测路堤的位移、沉降和应力变化,以 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利用地质雷达、钻孔检测等技术手段, 探测路堤内部结构变化和缺陷。
病害评估标准与流程
评估标准
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 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每个 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理措施。
评估流程
先进行目视检查,发现明显病害 后进行探查检测,确定病害的性 质和范围,最后通过动态监测进 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均匀沉降和裂缝。
案例二
某山区公路高填方路段,因地基处 理不当,引发路堤滑坡和坍塌。
案例三
某城市快速路高填方路段,因排水 设计不合理,造成路堤水毁和侵蚀。
处治效果评价
案例一
通过采用注浆加固和路堤补强措 施,有效控制了沉降和裂缝的发
展,处治效果良好。
案例二
通过采取抗滑桩、挡土墙等加固 措施,成功阻止了滑坡和坍塌的
现高填方路堤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处理,提高养护 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生态化养护技术
引入生态理念,采用生态护坡、植被 恢复等措施,提高路堤的生态功能和 景观效果。
结合地方特色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 地推广生态化养护技术。
06
高填方路堤病害处治案例分析
分析吹填土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及预防措施
![分析吹填土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8ddbed3bd64783e08122b7c.png)
分析吹填土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及预防措施1 概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将填筑高度超过20m的路堤称为高路堤。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高速公路、铁路等四通八达,高填方路堤随处可见,但其病害亦越来越普遍。
化忆川、刘鑫、刘涛、王刚、杨丹等相关人员结合实际对高填方路堤的病害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的防治、处理办法。
笔者通过长期的施工实践,对榆林及周边吹填砂土、砂黄土或黄土路堤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与同行交流经验。
2 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产生机理高填方路堤常见的质量病害为路堤裂缝、路堤下沉和边坡滑坡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2.1 设计方面的因素据不完全统计,路堤约占公路总造价的25%~45%,其质量问题是公路工程的主要问题。
正确的设计方案是确保高填方路堤质量的关键,吹填砂土、砂黄土及黄土地基更是如此。
从现有高填方路堤质量通病的统计分析得知,设计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外业测设不到位或未测设、填料种类选择不当、未对填方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单凭经验设计、设计参数选取不合理或是未对特殊做法进行专项设计等,从而为拟建公路质量埋下隐患,使路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整体沉降、边坡失稳等病害,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及行车的舒适性等。
2.2 施工方面的因素施工是确保高填方路堤质量的关键,对吹填土等特殊土尤为如此。
2.2.1 施工工艺方面。
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未按规范要求分层填筑填料或是分层厚度过大、分层不均匀,路用碾压机械选择不当或是压实不到位(压实系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压实时填土含水量控制不当或是同一路段不同填料填筑顺序错误等为拟建公路质量埋下隐患,容易诱发质量通病。
2.2.2 施工组织方面。
施工人员缺乏经验,按照普通路堤工艺组织高填方路堤施工,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专项设计。
在组织施工时往往先施工低填方路堤,后施工高填方路堤,且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为赶工期立即铺筑路面,迫使路基没有足够的时间沉降固结,砂黄土、黄土等特殊路基尤为严重,使路面使用不久就出现整体、局部沉陷。
浅谈高填方路基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高填方路基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366ada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8.png)
124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侧墙上袁拧紧紧固螺钉曰
从第二步到第五步袁是门槛组件的安装过程曰这四个安装步骤可
以按任意顺序安装遥
All
Rights Reserved. 2冤安装门锁袁按照要求将门锁安装在门框上袁用数显扳手拧紧曰
3冤安装嵌块袁要将嵌块安装在地板上预定的位置袁拧紧螺钉曰
4冤安装摆臂体组件袁拧紧螺钉曰将其安装在门框上相应位置曰它主
要是协助门页运动曰
5冤安装平衡轮曰将其安装在门框上相应位置曰它主要是协助门页
运动曰
从第六步到第十步袁是机械组件的安装过程袁这五个步骤整体上
是可以与前面门槛组件的四步安装过程对调的曰但是这五步内部不能
互相调换遥
机械组件安装院
在紧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个方向的螺钉要交替拧紧袁不能一次
性将其中一个螺钉完全拧紧曰
6冤安装上滑道尧拧紧螺钉曰上滑道安装在上吊架上袁两端用螺丝拧
紧曰大家看袁携门架上的滚轮是放到上滑道里的遥 上滑道袁主要是实现
携门架连同门页运动的袁是他们的运动轨迹曰门页的外摆运动袁也主要
是由这个滑道实现的曰
7冤安装制动器尧拧紧轴承支座曰这步是驱动电动机-丝杠-传动螺
母组件的安装袁主要是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中心轴的动能袁电动机的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塞拉门的主要结构分析及安装工序
浅析高填方路基的病害及施工措施
![浅析高填方路基的病害及施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256ef2a580216fc700afde2.png)
浅析高填方路基的病害及施工措施摘要:本文阐述了高填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工程病害并分析其破坏原因,进而对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工程病害的措施。
关键词:路基;高填方;病害;施工Abstract: In this paper, some engineering disease may appear high embankment and analysis the causes of damage, the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detail,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engineering measures of disease.Key words: high fill subgrade; construction; disease;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道路建设中高填方工程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丘陵、山地城市,地势陡峻高填深挖路段多,高填方路基随处可见。
但高填方路基沉降、边坡失稳等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一、高填方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1.1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病害,如填筑体与原地基的整体下沉或局部下沉;填筑体纵、横向的开裂等。
1.2高填方地基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病害,如填筑体与原地基的的整体滑动或填筑体边坡的滑坍;支挡结构破坏等。
二、高填方路基工程破坏原因分析2.1路堤自身压缩引起沉降。
当路堤填土压实度不足或路基填料为不良土质时,路堤本身会产生竖向压缩变形而引起沉降。
对高路堤而言,即使压实度和路基填料均满足要求,但由于在土中仍存在空隙,在雨水渗流或毛细水压及上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竖向压缩变形,则路面的损坏不可避免。
2.2地基的固结沉降和失稳破坏。
当地基为软基时,由于其固结沉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特别在软基较厚时,若面层施工前,地基固结沉降尚未完成,则其较大的工后沉降就会引起路堤和路面的损坏。
高填路堤病害及其加固技术分析
![高填路堤病害及其加固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44edc2a5e9856a57126064.png)
高填路堤病害及其加固技术分析一、高填路堤病害防治的必要性在公路建设完成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汽车荷载作用,填土密度及固结发生改变,产生了不均匀沉陷或局部沉陷,特别是在填挖方接头处,这种现象更加显著。
路堤长期曝露在自然环境之下,受水、空气、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发生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
如:浸水温度变大,强度降低;水、温度影响加剧岩土风化;温差作用形成胀缩循环,湿差作用形成干湿循环,使路堤强度变低;地表水冲刷、地下水入侵等都可能引起路基病害。
这些病害会导致路基强度下降,湿软地基容易产生沉陷。
对高填路堤进行整体治理有以下好处:(一)在路线跨越深沟时采用高填路堤方案,能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二)在跨越黄土地区各种冲沟时采用高填路堤方案,能够解决黄土地基的各种弊病,使各项技术指标更加合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加筋法可以提高路堤的整体性,使路堤堤身更稳固,从而减少工后沉降,提高公路使用性能。
这对高等级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尤为必要。
二、高填路堤病害的预防措施(一)一般情况下可对填土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堤身进行冲击碾压或强夯处理,减少路堤的工后沉降。
冲击增强补压法适用于长度大于100m的高填路段和路床增强补压;强夯增强补压法适用于施工场地较小的高填路段。
在路床设计标高下10cm进行路床冲击增强补压,冲压后摊铺路床填料用振动压路机压实至设计标高。
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采用冲击式碾压时,路基高度和冲压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高填方路基,冲击碾压采用从96区顶面算起,往下每隔2.0m冲击碾压一次,每次冲碾20遍,按错轮而不重叠轮迹的方式碾压。
机械一般建议采用冲击能量为25KJ的双轮三边形自行冲击式压路机,冲击补强过程中应注意与构造物及土工合成材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其施工方案以及注意事项参照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2006年)执行(如图1.)。
采用强夯补压时,路基高度和夯击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高填方路基,强夯采用从96区顶面算起,往下每隔4.0m强夯一次,强夯夯击能2000kN·m,夯锤重10t,落距10m。
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方法的探讨
![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da4c0273968011ca30091ae.png)
高填路基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的探讨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范围逐渐由东部地区延伸到中西部等多山地区发展。
高速公路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兴起,在西部地区丘陵、沟谷众多,地形复杂,地势高低起伏,高填路基结构型式是不可避免的。
路基尤其高填方路基,由于施工进度、路基填筑材料等质量方面原因, 随着时间的增长和车辆重复荷载的作用,容易出现一些路基病害。
1高填路基病害调查分析高填方路堤常见的病害有: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向裂缝;路基滑动或边坡坍塌等。
高填路基由松散粒状材料填筑后碾压而成,在自重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路堤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竖向和水平方面的变形。
由于路堤各部分变形量不同而造成不均匀沉降,从而在不同部位形成拉伸应变区和压缩应变区。
高填路基抗拉强度很低,在拉伸应变区就易产生变形裂缝。
变形裂缝根据其产状和路基延伸方向的关系,可以分为纵向变形裂缝和横向变形裂缝。
根据成因,总体上可将纵向裂缝归为两类,即一类是为不均匀沉降裂缝,另一类为滑动裂缝。
其中不均匀沉降裂缝,主要是由于竖向的不均匀沉降导致。
高填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一般是由于地基存在软弱层、路基厚度不均或者压实度不均匀等因素引起的。
横向裂缝的产生主要是沿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导致。
在较长沟谷地段的填方路堤,由于沿路堤纵向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使路堤有往沉降较大的地方产生变形的趋势,从而,在沉降中心附近,路堤形成压缩变形区域,在路堤顶部产生水平压缩。
两侧沉降较小的段落,则由于往沉降较大的一侧移动而形成拉应变区域,在路堤顶部产生水平拉伸,当这些部位的拉应变超过填料的临界拉应变值时,路堤就会产生横向裂缝。
路基滑动或边坡坍塌是特定条件下路基不均匀沉降发展的最终结果。
在其演化过程中,一般先产生纵向裂缝,近似为弧形。
变形发展道一定程度,在降雨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边坡失稳,引起整体或局部路基坍滑。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高填路基的病害最终会导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的不平整,导致路面产生许多病害,主要表现为坑凹,起拱、波浪、接缝台阶、碾压车辙、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桥梁伸缩缝的跳车等。
高填方路基的常见病害及沉降机理
![高填方路基的常见病害及沉降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2397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8.png)
高填方路基的常见病害及沉降机理一、高填方路基的常见病害按照经验,当路堤用碎石、中、粗砂作为填料时,其极限填筑高度为12m,而除此以外的材料作为填筑材料时,路堤极限高度为20m。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规定:水稻田、常年积水区的高填方边坡,是指细粒土填筑的路堤边坡高度大于6m;其他地方的高填方路堤边坡,是指填土或填石路堤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填方路堤边坡。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高填方路堤是指路堤填筑高度超过20m的路堤,对于高填方涵洞路基,填土不仅是荷载的施加者,又是荷载的承受者。
其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特征直接影响着涵洞所受荷载的大小;而涵洞的变形同时受到其下地基刚度和结构物刚度相对比值的影响。
因此,在涵洞结构分析时,应考虑各部分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把涵洞体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填土体、基础及地基连同涵洞结构本身一起进行充分考虑。
高填方路段涵洞受力复杂,加之设计和施工技术相对落后,导致高填方路段涵洞病害时有发生。
根据各地区不同等级公路的观测,发现大多数混凝土圆管涵洞在使用3个月至2年后即出现不同程度病害,其中约8%的涵洞需进行中、大修或改建,涵洞的破损数量远高于桥梁,在洪水期间其水毁面达70%以上,是公路水毁的多发之处和重点部位。
发生破坏的原因是涵洞与桩基的刚度较其两侧填土及淤泥地基的刚度大得多,从而在涵洞顶引起极大的沉降差与附加应力,使涵洞顶土压力远远超过计算值。
可见,涵洞顶土压力准确的计算与地基处理效果是高填方路段涵洞设计和施工中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技术问题。
二、填料压实度不足对沉降的影响大量的调查表明,高路堤的流变沉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填料压实度不足;②施工速率和方式对沉降的影响;③路堤填筑高度;④地基中存在软弱土层;⑤地基承载力不足;⑥地形条件对沉降的影响。
其中对于一般高填方路堤前3项因素导致的沉降占主导地位,而对于存在不良地质段的高填方路堤往往后3项因素导致的沉降更大,只能通过对地基加固处理后才能实现对路堤沉降的控制。
公路高填方路堤中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的探讨
![公路高填方路堤中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bad5f69783e0912a2162a97.png)
公路高填方路堤中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的探讨【关键词】公路施工;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治理措施1.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形成病害的原因1.1设计方面的因素未能结合路基填筑材料的种类对高填方横断面及边坡的坡度进行设计,没有采取验算的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确定。
与一般路基相结合进行设计,导致填筑材料与施工工艺都未能满足施工要求。
在公路旧路扩建工程中,未按照要求对新旧路连接处进行施工,导致安全隐患存在,容易有整体或局部沉降,从而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得到影响。
1.2施工方面的因素在高填方路堤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分层填筑的方法进行操作,导致各层间的厚度无法得到合理控制。
在对路面进行分层碾压或整天碾压时,没有控制路面的含水量,在相同路段进行施工时,未能对填筑材料的不同进行控制。
由于压实度及均匀度达不到相关要求,促使局部有大面积的沉降变形现象发生。
不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采用先对地填方路堤进行施工,在进行高填方路堤施工,通常在高填方路堤施工结束以后,则进行路面的铺筑,未能给路基停留足够的沉降固结时间,从而在公路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沉陷发生。
1.3施工技术的因素在对高填方路堤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未能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纵横向搭接进行处理,不合理的搭接会促使路基有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发生,最终引发裂缝出现。
在对路基两侧进行填筑时出现超宽填筑不足,会形成路基亏坡,在进行处理时运用“贴补法”,促使原边坡土不易与不填土相结合,压实的难度相对较大,从而使其整体性得到降低。
其次,不合理的路基材料的选择,也会对路基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高填方路基沉降的整治措施2.1设计方法的处理(1)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的状况对路基进行设计,路基横断面的形式、防护工程以及边坡坡度都应采用与工程施工相适应的。
并对公路边坡的防水系统设计及防护设计进行完善。
(2)在对路基填料进行选择时,应选用较好级配的砂、砾类土等粗粒土对填方路基的填料进行作业,粒径应保持在不超出15cm;路基填料不能选用淤泥、液限以及有机质土超出50%、细粒土塑性指数超过26的材料;还应对路堤填料的最小强度及路堤的压实度进行要求。
高填方路基病害处置及加固补强施工技术
![高填方路基病害处置及加固补强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649a87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a.png)
高填方路基病害处置及加固补强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填方路基数量增多,填筑高度不断增加,高填方路基的各种病害层出不穷,对病害的处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高填方路基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结合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现场实际情况,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高填方路基病害问题进行具体观测和分析,提出可靠的处置及加固补强技术措施,确保路基施工工程质量。
道路路面的开裂和沉降与路基的施工质量有关,高填方路基在填筑时常出现填土石方量较大的问题,填筑材料、填筑工艺、施工季节均会密切影响高填方路段的施工质量。
高填方路基在施工完成后,随着使用时间增加与汽车荷载作用,会出现部分路基发生整体下沉、局部沉降、局部开裂等现象,在填挖交界处、路桥过渡段的下沉较为突出或明显,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及道路安全。
关键词:高填方路基;沉降;开裂;加固补强1工程概况本标段路基采用整体式路基,高填方路基位于K23+250~K23+850段,长600m,路基边坡高度26m,高填方路基填料采用土石混填,填料的最大粒径小于20cm。
路基每8m为一级边坡,第一级(从上往下)边坡的坡率为1∶1.5,其余均为1∶1.75。
两级边坡处设置不小于1.5m平台,平台设3%横坡。
2高填方路段路基病害问题(1)高填方路堤纵向开裂。
本工程高填方路基在距隧道出口处100m路段、K23+300~500段铺筑完成水稳及沥青面段出现3条纵向裂缝,开裂宽度0.5~1.0cm、开裂长度185m。
(2)高填方路堤不均匀沉降、沉陷。
高填方K24+400~600处路基出现路面沉陷,沉降深度约为5~8mm。
(3)高填方路基出现滑动或边坡塌陷。
高填方K23+200~600处边坡出现裂缝,骨架出现拱起或破损。
3路基病害主要原因3.1路基压实度不满足施工需求(1)在实际路基施工过程中,压实度受限于现场条件,导致局部路堤填料黏土土块粉碎程度不足。
(2)暗埋式构造物位置易受到构造物长度限制,发生路基边缘无法超宽碾压的情况,导致路基边缘压实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
谈谈高填方路基的病害及预防措施
![谈谈高填方路基的病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573478a417866fb84a8e82.png)
载力降低 , 导致沉降发生。 ( 2 ) 原地面处理不彻底, 如未清 除草根、 树根 、 淤 泥等不 良土壤 , 地基压 实度不足等因素, 在静、 动荷载的作用下 , 使路基沉 降变形。 ( 3 ) 不 良地质路段未予 以处理或处理不当而导致路基沉降变形 。 ( 4 ) 填筑顺序不当。在高填方路堤旖工 中, 填层超厚或未严格按 分层填
( 例如经过一个雨季) 可能产生局 部的明显下沉 。 4 . 4 质 量 管理 方 面 施工过程 中, 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 压实度的抽检频 率不够 , 检测资料 不真实; 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 心不强, 施工现场管理不严密等 , 使
高路堤工程完工后, 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汽车荷载重复的作用, 常 出现路 堤的整体下沉与局部下沉 。 特别是桥涵结构物 台背回填与路基填方交接处、 填方与挖方交接处, 路基下沉尤为突 出。高填方路堤常见的病 害有三类: ( 1 ) 整体下沉或局 部沉降 ; ・ ( 2 ) 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 向开裂 ; ( 3 ) 路基 滑 动 或 边 坡 坍塌 。 4 、 病害产生 的原 因 高填方路基病害的原因很多, 有设计方面 的, 也有施 工和管理等多方面
得高填方路基是施工质量实际达不到工程技术要求 。
5 、 病 害 的预 防 措 施
,
的原因。 公路受到 自 然环境多样性影响 , 同时也受到路基本身 自 重荷载和车 辆荷载的作用。能否保证高填方路堤长期稳定 , 关键取决于设计和施 工。
4 - 3 路基 填 料 原 因
高填方路基施工时采用 的填料如果混进 了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土等 劣质土 , 或土中含有未经打碎的大块土或冻土块等 ; 由于劣质土抗 水: 胜差、 强度低 , 骼 堤将 出现塑性变形或沉 陷破坏 : 在冰冻或季节性 冻土 地区, 由于 劣质土或冻土块的存在 , 路堤极易 出现冻融翻浆现象。 在填石 路堤 中若石料 规格不一、 性质不匀或就地爆破堆积, 乱石中空隙很大。 这样, 在一 定期限 内
浅论高填路堤病害和网格加固边坡施工技术
![浅论高填路堤病害和网格加固边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7410e5b52acfc788ebc99c.png)
浅论高填路堤病害和网格加固边坡施工技术一、前言在进行高填路堤的施工时往往都需要进行土方的超填,但是由于路堤的边缘处不易被压路机进行压实,造成路堤极易受到侵蚀,为了保障路堤更加稳固,我们需要对路堤进行加固处理。
二、工程应用实例某工程K1355+063一K1355+260,全长197 m,位于渭河特大桥西侧,渭河左侧一极阶段地后缘,前后为自然山坡,其中小里程方向山坡较陡,大里程方向为山坡前台地,平缓,中间为原人工填筑的路堤,现已废弃,左侧为渭河漫滩,较平缓,辟为耕地,线路走行在废弃路堤中部,为半填半挖形式,最大填高19 m,左侧坡角受百年洪水浸蚀。
三、高填路堤的主要病害高等级公路通车运营后。
随时间的推移及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普遍存在路堤整体或局部下沉。
甚至滑动等现象。
特别是桥涵结构物台背回填与路基填方交接处、填方与挖方交接处。
路基下沉尤为突出。
常见的病害有三类: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边坡坍塌。
1.高填路堤沉降高填方路堤的沉降主要表现为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均匀沉降一般发生在路基所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如路线通过地形、水文地质变化不大,且路基施工采用的填料、机械设备、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变化的路段。
均匀沉降的沉降量过小,一般不会造成路面破坏,也不影响行车安全和观感效果;但过量的沉降将会导致路面、构造物台背等处出现台阶,引起跳车,路面过早损坏,公路纵面线形不连续,既影响视觉效果又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有效降低路基沉降,消除路基沉降危害已成为公路建设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2.高填方路堤沉降表现形式(1)工程地质影响填筑路基的取土场距离路基的距离较大,地基土和路基填料的工程性质不同,所表现出的强度、压缩沉降量亦不同。
而当路线通过洼地、多年水田、水塘或劣质土地段时,若填筑前没有进行特殊处理或压实,则填筑完成后,原地面土壤易产生压缩下沉或挤压变形。
(2)地形影响路基填方的高度是随原有地形的变化而变化的,当路线穿越沟符时,路基填方变化在零至几十米范围内,沟谷中心往往填土高度最大,向两端逐渐降低至零。
高填方路堤病害成因及处置措施
![高填方路堤病害成因及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0f290e43323968001c923c.png)
高填方路堤病害成因及处置措施吴成波20143911道桥系高管14-1目录1.工程概况 (1)2.高填方路段沉陷后易发生的危害 (1)3.病害的处理 (1)4.换填土法 (1)4.1施工准备 (2)4.1.1技术准备及要求 (2)4.1.2材料准备及要求 (2)4.1.3主要机具 (2)4.1.4作业条件 (2)4.2施工工艺 (2)4.2.1工艺流程 (2)4.2.2操作工艺 (3)5.质量标准 (3)5.1主控项目 (3)5.2一般项目 (4)6.成品保护 (4)7.安全、环保措施 (5)7.1安全措施 (5)7.2环保措施 (5)8.质量记录 (5)国家重点工程荣乌高速山东段,横穿黄河冲积平原,此地区地质为湿陷性黄土,地下水位较高。
由于地处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全线上跨地方道路、河流,致使大型桥梁的桥头填土较高,通常能达到 6m~12m,高填方路段较多,出现较大沉降的可能性较大,危及道路的安全使用。
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通过两年来的运行,发现效果较好:水文介绍和分析软土地区高填方路基的沉降防治和处理措施。
1.工程概况K78+310桥上跨青羊铁路,采刷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20km/h,设汁筒载为公路—I级,桥涵宽度为28m,设计洪水频率为 1/300,桥高为 9m~15m,总长757.06m。
桥头填土,最高处为 11.8m,高填方路段全长340m,地下水水位较高,雨季时距离地面为1m,含盐鞋较高,土质为粉质湿陷性黄土。
2.高填方路段沉陷后易发生的危害2.1高填方路段经常紧接大结构物,以 K78+310公铁交为例,桥梁为刚性结构物,台背同填采用的是半刚性石灰土,路基为粉质湿陷性黄土填筑而成,由于三种结构顺序连接,各自的弹性模量差别极大,出现的沉降也存在较大差别,极易出现桥头跳车,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营;2.2高填方路段出现较大沉降后,致使路面开裂、基层断裂,加速路面的破损,严重危及路面的正常使用;2.3高填方路段的沉降进一步发展,可致使路基整体沉陷,横向挤压,出现路基失稳、崩塌,造成道路的损坏。
1学习情境一高填方路堤病害处治
![1学习情境一高填方路堤病害处治](https://img.taocdn.com/s3/m/e74640f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e.png)
1.1.3 高填方路堤病害监测与调查
❖3.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
30
1.1.3 高填方路堤病害监测与调查
❖4.路堤基底处理
❖ 当地基中分布有软弱土层时,应按软土地段路基的有关规 定,做好地基加固设计。当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表1-2 中相应的稳定安全系数时,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 挡结构物等措施。
情景一高填方路堤病害处治
学习 目 标
高填方路 堤病害认 知、监测
掌握高 填方路 堤病害 处治方 法
会编写沥 高填方路 堤病害处 治方案
Page 1
情景一高填方路堤病害处治
学习任务
任务1.1高填方路堤病害类型认知 任务1.2高填方路堤病害处理措施和方法 任务1.3编写高填方路基病害整治的施工组织设计 案例
❖ 高填方路堤病害监测,具体内容如下: ❖ 1.高路堤稳定性分析的强度参数
28
1.1.3 高填方路堤病害监测与调查
❖2.路堤稳定性分析
❖ (1)路堤的堤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宜采 用简化 Bishop 法进行分析计算。
❖ (2)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可采用不 平衡推力法进行分析计算。
Page 39
该照片来源于网络
Page 40
坡面种草
Page 41
客土喷播
该照片来源于网络
Page 42
浆砌片石护面
该照片来源于网络
二、施工方面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 1.做好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 2.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 3.重视原地面处理。 ❖ 4.填筑路基前抓做好路基临时排水工作,做到临时排
❖ 此法是将原路基出现病害部分的土挖去,更换符合规范要 求的土。
浅议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原因及措施
![浅议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原因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f5409c84868762caaed5a4.png)
浅议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原因及措施摘要:通过对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其机理的分析,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综合论述,总结一些可行的治理措施,防止高填方路堤所带来的危害的发生。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病害问题处治措施Abstract: based on the high embankment and 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common diseas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summarizes some feasible management measures to prevent high embankment is the damage caused by occurrence.Keywords: high embankment processing measures disease problem引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的,新的高速公路和旧路改造和扩建,经常会遇到在路基高路堤处理的问题。
重复荷载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和车辆,完成后,路基经常出现路基整体下沉或部分解决;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边坡坍塌和滑动疾病。
本文在转换过程中所涉及的新高路堤上进行分析,以识别道路的原因,填补公路建设者的一种常见疾病,疾病的治疗方案,并有一定的参考。
一、高填方路堤病害成因公路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但也由路基本身的重量荷载和车辆荷载的作用。
能否确保公路长期稳定,高填方路堤关键取决于设计和施工。
1、设计方面原因不良地质路段的情况也有所增加。
土壤的基础上,大量的不良地质,强度低,承载能力低,不当的设计处理能力,路基容易压缩和解或挤压位移,导致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
路线跨越宽浅游的河床,河堤和桥梁,填补了高路堤衔接,桥梁建设与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异较大,作为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合理等,会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桥头跳车。
公路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
![公路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4b020e650e52ea55189819.png)
公路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摘要:本文根据现行公路建设施工程序和养护经验,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填方路堤发生病害的原因,提出了高填方路堤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病害;治理方法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and maintenance experience, briefly analyzes the expressway of embankment is the cause of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high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the key link.Keywords: high embankment; Diseases; Management method1.影响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因素分析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高等级公路建设期路堤一直趋于偏高,平原地区平均高3—5m,跨公路处高8~lOm,跨铁路处高10~12m.高的路堤,必然带来建设资金增加、建设周期加长、技术难度加大、病害增多.建设初期,由于对某些问题重视不够,导致一些高填土路基的早期病害发生。
影响高路堤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在路堤边坡高度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平坦地基上的路堤稳定性最好.2)路堤的不均匀沉降主要受可压缩地基土层厚度的控制,稳定性也与地基土层情况密切相关.3)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排水状况对路堤的稳定和沉降有较大影响,路堤中部出露地下水最为不利.因此,加强路堤内部排水设施,对减少路堤不均匀沉降,增强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4)滑动面形式主要受接触面的影响,圆弧滑动是高路堤的主要滑动破坏形式.无论是平坦地基上路堤,还是斜坡地基上路堤、折线地基上路堤,当路堤与地基、地基层间结合良好时,大部分都表现为近似圆弧的滑动破坏.当路堤与地基、地基层间结合不良,或斜坡上覆盖土层强度较低时,可能出现圆弧与直线组合的复合式滑动面.平坦地基上路堤,地基土层厚度为5m与15m的滑动面位置基本一致,可将5m作为划分厚土层地基和薄土层地基的界限,在考虑地基处治方案时区别对待.2.高填方路堤失稳原因分析由于填土过高引起的路基病害形式有以下几种:1)不均匀下沉和路面不平.由于不均匀下沉,导致路面局部凹陷,行车震颤、颠簸,雨季表面积水,进而导致面层早期损坏.2)受水浸害.由于路基、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不畅,导致路基进水,路堤局部湿陷,路面结构层早期损坏.3)地基土强度差.由于原地基未处理好,导致路堤局部下沉,引起基层开裂,裂缝反射到面层,雨水进人,造成面层和基层的损坏.4)桥涵和高填土路堤结合部及高填深挖路堤结合部不均匀沉降,易造成病害.5)高填土路堤,由于不是全防护,裸露部位被暴雨冲刷,造成路堤和路面的损坏。
公路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
![公路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5e2835e009581b6bd9ebfc.png)
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新建公路及旧路改扩建中常遇到路基高填方处理问题。
竣工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和车辆重复荷载的作用,路基常出现路基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坍病害等。
在新建、改建过程中涉及到的高填方路基进行分析,找出路填常见病害的原因,提出治理病害的方案,以供公路建设者借鉴参考。
一、高填方路基下沉的原因(1)设计方面的原因:外业勘测期间未对高填方路段地质进行布探,对其地质构造、各种软弱面的分布状况不明,从技术上无法合理设计,高填方边坡设计没有结合相应填料的种类,也未进行稳定性验算,按一般路基进行设计,填料、施工工艺等未作特殊的要求;对扩改建工程,新旧路连接处未按要求作特别处理,留下隐患,可能出现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陷,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
(2)施工方面的原因。
原地面未彻底处理:高填方路堤基底承载能力应高于一般路基基底,若按一般路基要求,当路基填料不断增加时,原地基的压缩变形将导致路堤下沉。
路基排水方面的原因:高填方地段地面线多位于低洼处,常常积水,尤其是下雨天,使土基常时间浸泡,土基含水量大,排水不良,施工过程中未对路基排水进行处理,若遇水浸泡,会引起土质松软,而导致承载能力降低、路堤沉陷、路基下沉等。
(3)施工工艺方面的原因。
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未严格按分层填筑,在同量工作时控制层厚的不均匀,分层碾压或整平碾压时未严格控制含水量,对同一路段的不同填料没有严格控制,由于压实度不足或不均匀且达不到规定要求,易导致局部较大的沉降变形。
施工组织安排不当,先施工低填方路堤,后施工高填方路堤,往往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就立即铺路面,路基没有足够的时间沉降固结,而使路面使用不久就沉陷。
(4)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原因。
施工过程中,质量与技术方面的管理力度不够,工地现场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技术质量监督力度不够,施工单位感觉工作量偏大,部分人员凭经验减少压实度的抽检频率,甚至伪造试验资料应付检查;施工现场混乱使工程质量降低,造成施工过程中的隐患,甚至造成大的质量事故,危及了路基的稳定性。
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a219f63186bceb19e8bb8d.png)
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内容摘要】通过近年在山区的修建高速公路的实践,分析了高填方路提出现的病害及其原因,介绍了防止措施并提出建议。
【主题词】路堤损坏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U213.1+1文献标识码: A山岭地区大填大挖路基较多,每公里三个以上构造物,又因控制出人的封闭式交通多为立体交叉,必然造成路堤高度增加,工程量大,技术难度也大,公路病害增多。
在高速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的要求下,这一问题就更显得突出。
1病害的种类与形式{1}路基不均下沉,造成路面不平,表面积水,跳车,加速路基,路面的早期损坏。
{2}路基边坡失稳,局部滑塌,造成路面裂缝{3}路基整体下沉,在与构造物及桥涵衔接部位形成错台而跳车。
{4}中央部分隔带排水不畅,雨水渗入路基,造成土基软化,强度降低。
在寒冷地区的北方,还有冻害,路基若为透水性的土,渗流水在路基流动也会带着细小土粒,使土基空隙率增加,加剧路基下沉,造成路面的早期损坏。
{5}桩式桥台基础,前墙多为浆砌片石的护坡,在车辆荷载水平方向的冲击力作用下,土基位移下沉。
2病害的原因分析{1}原地面土基密实度小,承载力低,压缩变形大,若为不良地质路段,承载力大多小于0.1Ma。
压实土基容重为1 800kg/m3的情况下,当填方路基达到6m高时,对原地面产生的压力为0.11MPa说明路堤大于6m的填土高度,将超过原地面的容许承载力,原地面土层会产生竖向及横向的位移,造成路基下沉。
{2}路基填筑的土质不均匀。
大多是由于借方或利用方,因取土的层位不一样,也有个别“一步换三土”的复杂地质构造,加上施工管理不够精细,造成一层土质不完全均一,引起不均匀下沉。
{3}寒冷地区的地方,一般路面顶往下0.8—1.2m为路基土的聚冰带,土基含水量大,冻胀,春融使原以压实的土基发生变化,这样反复冻融循环,约5—10年,路基土的密实度才趋于稳定。
在这段时间内路基也将产生不均匀的沉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施工前未建立临时排水系统
高填方路堤沉降预防措施
1.设计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a.路线选择 b.加强工程地质勘察 c.对原地面明确提出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d.路线通过较陡的横坡及河谷地段时,应该要求设置纵横向台阶 e.计量避免高填方路堤和陡坡路堤设计 f.做好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设计 g.高填方路堤路桥过渡段采取特殊设计 h.对软土,盐渍土等不良地质路段,要采取特殊设计,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水稳定性
2.施工方面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a.做好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b.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c.重视原地面处理 d.填筑路基前抓好路基临时排水工作 e.严格选取路基材料 f.严格控制路堤筑工艺 g.抓好路基特殊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 h. 做好压实度的检测工作
3.加强养护技术
a.加强对防水、排水沟构造物的养护工作 b.对沉降量大形成跳车的路段,应分析原因采取注浆加固等有效措施稳定路基,及时修补破损路面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c.对风蚀、水蚀的路基边坡,要及时修补加固,确保安全 d.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好坡面植被防护,稳定路基边坡
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病害及防治措施
高管10-1 二组 成员:朱勇 范勇,魏建华,覃祥,艾佳,王成
大纲
病害 表现形式 形成原因 预防措施整治措施 病害整治技术
高填方路堤定义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规定:对边坡高度 超过 20m 的路堤或地面斜坡坡率陡于 1:2.5 的路堤,以及 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对重要 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因此,高填方路堤就是指边坡高 度超过 20m 的路堤或地面斜坡坡率陡于 1:2.5 的路堤,以 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故高填方路堤与低填方路堤 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填方路堤的稳定不仅与边坡高度有 关,也与路基填料及其性质、边坡坡度、地基所处水文地质 状况、路基压实机具、施工方法等有关。所以说,高填方路 堤只是笼统地指填方较高的路堤。
病害类型
1.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
2.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向
开裂;
3.路基滑动或边坡坍塌。
高填方路堤沉降表现形式
1.工程地质变化处
2.地形变化处
3.水文的影响
4.桥涵结构物台背回填段与路基结合 处
填方路段填层超厚、填料粒径超标
一、高填路堤沉降原因
高填路堤下沉主要有堤身下沉与地基下陷两种类型, 沉降主要表现为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4、灌 浆 法
③下注浆花管 注浆花管应根据钻机钻孔的孔径与孔深而定,应根据简单易行的方法 选用。一般来说,注浆结束后注浆花管很难拔出,如果强行拔出则会 破坏路基。因此,注浆结束后将注浆花管作为非预应力锚杆留在路基 内,可以起到管架的作用,对于提高路基强度有很大好处。尤其对高 填路堤边坡稳定效果更佳。 ④灌浆施工的方法 灌浆施工主要包括灌浆压力、浆液浓度、灌浆顺序等内容。如何选择 和控制灌浆压力和浆液浓度等因素,是灌浆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灌浆压力是保证灌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大范围灌注前应 先做试验,根据注浆段的路基类型结合单孔注浆量选择适宜的注浆压 力。浆液浓度通常以水灰比(重量比)1:1较为合适。在密实度较好的 粘土路基中,可适当增大水量,使稀浆更易充分进入粘土路基中。
3 粉喷桩法
⑴适用条件:处理l0m以内路基下沉病害时,采用粉喷桩 加固技术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⑵原理:粉喷桩处理软基土是通过专门的机械将粉体固化 剂喷出后在地基深处就地与软土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 软土之间新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原地基中形 成强度与刚度较大的桩体,同时也使桩周土体性质得到改 善,桩体与桩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外荷载。 ⑶施工注意事项: ①严格按粉喷桩施工规范施工,严格掌握钻机的就位、钻 进、停钻、提升、停喷、重复的工艺流程。 ②做好粉喷桩的质量控制。粉喷桩处理软基属隐蔽工程, 通常是昼夜连续施工,必须做好粉喷桩的质量控制,内容 包括桩距、桩位检查,逐桩控制喷粉量、桩长等。
高填方路堤病害整治技术
1、换土复填法
2、固化剂法 3、固化剂法
4、灌浆法
二郞山隧道东口路堤边坡坍塌
1 换土复填法
因填筑土质不符合要求,路基出现下沉但面积不大且深度 较浅,采用换土复填方法,简便快捷。此法是将原路基出 现病害部分的土挖去,更换符合规范要求的土。一般采用
级配较好的砂砾土,塑性指数满足规范耍求的亚粘土为宜。
回填时,挖补面积要扩大,且逐层挖成台阶状,由下往上, 逐层填筑,碾压密实,压实度要求高出原路基压实度1-2
个百分点为宜。这种方法是只要掌握好路基的填筑方法即
可,没有复杂的技术要求。
2.固化剂法
处理高填路堤的下沉时,如果更换路基填料受到限制,且 填筑料数量不大时,可在原填料中掺入固化剂处理路基病 害。固化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其不同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组成成分决定了不同的类别、特点和固化方法。路 用材料固化剂从形态上看,可分为固态和液态两大类;从 化学构成上看,可分为主固化剂和助固化剂两大部分。其 中,固体粉状固化剂中主固化剂以石灰、石膏、水泥为主, 助固化剂采用高聚物如聚丙烯酚氨、聚丙烯酸或含有活性 基的有机化合物;液态固化剂中主固化剂多采用水玻璃, 助固化剂则采用各种无机盐如碳酸镁、碳酸钙等。前者与 土混合分层碾压密实即可,适合于表层或浅层土的固化; 后者使用时,采用特殊工艺将浆液注人土中使土固结,适 合于深层土的固结。在道路工程中使用时,可根据路用土 的种类与固化剂的成分、类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