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电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核电发展主要经验和启示

国外核电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启示2010-03-31 09:21:24 中国能源网作者:薛新民微博评论浏览次数:0字号:T|T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核电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有秦山核电厂(300MW)、大亚湾核电厂(2×900MW)、秦山第二核电厂(2×600MW)、岭澳核电厂(2×984MW)和秦山第三核电厂(2×728MW)投入商业运行,并取得良好业绩;正在建设的田湾核电厂两台机组也将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建成,届时我国核电的总装机容量将达8.7GW。
此外,我国300MW核电机组技术成熟、安全性能好,目前已向巴基斯坦出口一台。
但我国核电的发展也存在着堆型较多、国产化比例低、造价较高等问题。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目前,正值我国“十一五”核电发展规划制定之际,核电产业技术复杂、资金密集、建设周期长且又涉及到核废料处理、核安全等问题,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性。
世界核电的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国制定“十一五”核电发展规划借鉴。
本文将归纳总结这些经验与教训,以促进我国核电的健康发展。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1国外核电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教训1.1发展核电是解决能源供应的有效途径核电是一种有争议的能源。
自1954年前苏联第1座核电厂奥勃宁斯克核电厂投运以来,世界核电的发展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是全世界核电发展的高潮,1966-1980年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的年增长率达到26%,1983年已有317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达191GW,核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核电的经济性、核废料的处理、公众对核安全的担心等原因,北美和西欧核电增长出现停滞,核电机组的增加主要在亚洲和东欧国家。
此间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则稳步提高,全世界核电机组平均可用率从1980年的62.7%上升到2000年的85.9%。
核能的发展与展望

核能的发展与展望概述:核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具有高效、低碳、稳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医疗、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能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
一、核能的发展历程核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研究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
1954年,第一座商业核电站在苏联建成并开始运营,标志着核能的商业化应用。
此后,核能发展迅速,各国纷纷建设核电站并投入使用。
二、核能的现状1. 核能在全球能源中的地位目前,核能是全球第二大电力来源,仅次于煤炭。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442座商业核电站,核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92.4 GWe,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0%左右。
2. 核能的优势和挑战核能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核能发电效率高,燃料利用率远高于化石能源。
(2) 低碳:核能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3) 稳定:核电站运行稳定,不受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核能也面临一些挑战:(1) 安全风险:核能事故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
(2) 废物处理:核能发电产生的放射性废物需要妥善处理和储存,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一定风险。
(3) 社会接受度: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核能持怀疑态度,担心核能发展可能导致安全问题。
三、核能的展望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核能领域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第四代核能技术正在研发中,这些技术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
例如,钚基燃料循环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核废料,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
2. 发展趋势核能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MR具有体积小、灵活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逐渐成为核能发展的新趋势。
(2) 聚变能源:聚变能源是一种理论上可实现的清洁能源,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国际合作研究。
(3) 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可以互补,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
发展核电的看法

发展核电的看法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人类正在积极寻求新的能源解决
方案,而核能作为一种高效、低碳、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备受关注。
但是,发展核电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安全问题、核废料处理等。
本
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发展核电的利与弊,并提出观点,希望对读者有
所启发。
首先,发展核电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核电站具有巨大的发电能力,一台核电机组能够满足数百万人的用电需求。
而相比传统化石燃
料发电,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环境友好。
此外,核电站建设
和运行成本都相对较低,且燃料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可持续性。
因此,发展核电将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缓解世界能源短缺的问题。
其次,发展核电也会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
最显著的是核电
站的安全问题。
核能具有巨大的能量释放量,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
类和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核电站的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安全
规定,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和人口密度等因素,且必须进行在建设前进
行充分的安全评估。
同时,核废料处理也是一个挑战。
核废料的长期
储存和处理需要高额成本,而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变革和
环境变化,如何处理核废料必须谨慎。
总体来说,发展核电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不能忽视其带来的风险,但也不能忽视它所具有的可持续性和对发展的积极影响。
因此,发展
核电需要重视安全,遵守规定,加大投入,持续完善核能技术,并与
其他能源解决方案相结合,达到更为理想的清洁能源结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核能的优势,推动全球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加快发展核电的意义与作用

加快发展核电的意义与作用加快核电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发展核电是我国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
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的需求,到2020年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要达到10亿千瓦左右。
这对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已经成熟,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实践验证,供应能力较强,已成为国家能源电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核电发展,发挥核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更大作用,是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现阶段电源结构中,火电比重过大。
这种格局不仅受到资源储量和开发的制约,而且受到环境容量和运输能力的严重限制。
我国一次能源集中在北方和西部,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却缺乏常规能源。
加快核电发展,构造“北煤、西水、东南核”的国家能源新格局,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运输压力,对提高能源效率和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展核电,对保障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具有突出的作用。
2.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燃煤电厂,每年产生二氧化碳650万吨、二氧化硫1700吨、氮氧化物400吨,还有大量的灰尘、固体颗粒等。
2003年,我国燃煤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达810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34%。
电力工业发展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核电不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
2003年,全世界核发电量相应减少了20多亿吨的二氧化硫排放。
大规模发展核电,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3.发展核电是寓军于民、促进核科技工业发展,保持和提高国家核威慑能力的主要手段核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核电发展战略与我国发展经济的对策

核电发展战略与我国发展经济的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尽管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这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实现完全的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因此,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在逐渐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本文将从核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入手,探讨我国应对能源危机的发展策略。
一、核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发展。
目前,有多个国家正在积极发展核电技术,并将其作为未来能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报告显示,核电在全球能源生产中占比约为10%左右。
近年来,核电的技术不断得到升级和发展,其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也逐渐得到认可。
在我国,核电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核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兆瓦,到2030年,将达到150兆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核电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核电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其次,核电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核电可以降低我国对于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提高我国能源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二、应对能源危机的发展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供需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能源危机所带来的挑战。
下面,我们将从核电技术研发、核电企业发展和能源战略制定三个方面来探讨应对能源危机的发展策略。
1、核电技术研发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当前,我国已经在核电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核电技术研发的发展:(1)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
国外核电站建设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启示

保护环境的一项重 要举 措 , 电项 目正被 纳入 国家电力发展 核 规划中。2 0 国务 院正式批 准了 国家发展 改革委 员会上 0 7年 报的《 国家核 电发展 中长期 规划 (0 5— 0 0 》, 20 2 2 ) 这标 志着 中国核电发展进 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 , 中国也掀起 了新一轮核
国外核电站建设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启示
谭 德 明
( 南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湖南 衡 阳 4 10 ) 20 1
[ 摘 要 ] 核 电发展对 改善我 国电力能源结构、 实现 矿产资 源节约和 生态环境 改善 , 促进 社会 、 经济与环境 的协 调发展
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义。文章通过 分析 法 国和美 国等 国家核 电站建设 的特 点 , 总结其核 电发 展 的先进经验 , 而为我 国核 电站 从 建设提供 有益 的经验借鉴和启 示 , 推动我 国核 电的快速发展 。
第 1 第 2期 0卷
20 0 9年 4月
南华 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un f nvri ot C ia Sca S i c dt n o ra o i s yo S u hn ( oi c neE io ) l U e t f h l e i
V0 . 0 No 2 11 . A r2 0 p.0 9
法 国是一个能源 资源 匮乏 的国 家 , 又是 世界 能 源 消 但
费大 国, 一次能源 消费总 量 占世界 总量 的 3 , 世 界第 六 % 居 位。法 国为 了解决 能源资源 不足 与能源 消费 巨大 之间 的矛
盾, 积极 发展新兴的能 源工业 。法 国核 电设 备 能力 、 石油 和
国外核电技术发展现状与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核电技术发展现状与对我国的启示一、国外核电技术的发展现状核能作为目前广泛应用的一项清洁能源,其在国外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1.核反应堆技术的不断更新核反应堆是核电站发电的核心装置,其热输出、效率、安全性都是评价核电站性能的标准之一。
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核反应堆包括CANDU、BWR、PWR等,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核反应堆如高温气冷堆、小型模块式反应堆等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2.核燃料的再利用核燃料是核反应堆发电的基础,传统的核燃料是铀,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注重核燃料的再利用,如法国的MOX燃料再利用、俄罗斯的快中子反应堆用旧燃料的再利用等。
3.核电站的建设规模化和集中化随着核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设大型核电站,以提高发电效率、节约建设成本。
其建设规模和集中程度不断提高,如中国的“华龙一号”、法国的“欧洲压水堆”等。
4.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核废料的妥善处置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问题,随着核电站规模的扩大和寿命的延长,核废料贮存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各国研究和开发的处理技术和方式也不断优化和完善。
二、对我国的启示在国外核电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取经验:1.加大核反应堆技术的研发力度我国核电站建设进入快车道,如何保障核能的安全、高效、稳定,需要不断更新和研发新型的核反应堆技术,如高温气冷堆、核聚变反应堆等,在获得核能技术的核心优势上改进、创新和推广。
2.注重核燃料的再利用核燃料资源是我国富足的资源之一,合理利用核燃料是推进能源转型和发展清洁能源的关键。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核燃料再利用技术,逐渐实现我国核燃料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利用。
3.加强核电站建设的规模化和集中化我国能源庞大、需求进一步增加,建设大型核电站既可以提高发电效率、节省建造成本,也可以减少污染和环保支出。
而建设大型核电站也需要各类技术的协同创新,包括设备维修、运营管理等。
【读后感】核电——人们的未来_900字

【读后感】核电——人们的未来_900字核电具有能源效益高的优势。
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虽然能够提供大量的能源,但是它们的能源利用率较低,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产生电能,它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没有污染。
通过发展核电,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而且核电站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投资回报周期较短,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核电是一种低碳环保的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低碳环保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与此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而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产生温室气体,对环境没有污染。
通过发展核电,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而且核电站的废料处理相对简单,只需要将放射性废料安全地存放在地下,就可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核电被认为是实现低碳环保的重要途径之一。
核电对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国际油价的波动不断,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大量依赖进口能源国家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安全压力。
而核电是一种独立于化石燃料的能源,它不需要依赖进口,不受供应中断和国际油价的影响,可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核电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清洁能源,它具有能源效益高、低碳环保和能源安全等优势。
通过适度开发利用核能,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核电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核废料的处理、核电安全等,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研究。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能将会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核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核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核电技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有效的清洁能源之一。
它既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不会排放污染物,同时还能够大幅度减少石油和煤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虽然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备受争议,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核电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与应用。
一、核电技术的历史核电技术最初被发明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
在那个时候,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核裂变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并将其用于发电。
1954年,苏联首次建成了一座核电站,接下来几年内,美国也相继开发了自己的核电技术。
在20世纪60年代,核电技术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欧洲。
此后,全球范围内建造了很多核电站,许多国家的电力供应量都取决于核电站的产能。
二、核电技术的现状目前,全球共建有449座核电站,总出力量达到了391,398兆瓦。
这些核电站分布于30个国家,其中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使用国。
事实上,法国的核电站已经覆盖了该国80%的电力需求。
其他的核电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等等,它们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经验和技术的核电国家。
尽管核电技术受到了一些质疑,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仍然在继续使用它。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核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巨大。
因此,一些政府和机构正在加大对核电技术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以满足电力需求的增长。
三、核电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核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最新的核电站通常采用第三代反应堆技术,称为AP1000。
这种技术相比传统的核反应堆更加安全可靠,同时还可以将废物和辐射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
此外,新的核电站也在改善核燃料使用效率,使得该技术更为高效可持续。
未来可能出现的进步包括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会在技术上更进一步,同时在环境和卫生等方面取得更大的优势。
世界核电发展历程与中国核电发展之路

参考内容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 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核电行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本 次演示将介绍世界核电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世界核电行业概述
自上世纪50年代第一座核电站诞生以来,核电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 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行着超过400座核电站,其中美国、法国、日本 等国拥有丰富的核电经验和技术。中国作为后起之秀,近年来在核电领域取得 了显著成就。全球核电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 核协会(WNA)以及各大核电运营商。
三、世界核电行业重点问题研究
1、核电技术选择
不同的核电技术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选择时应结合本国的资源禀赋、技 术实力和经济需求。以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为例,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适合在城市和工业区等地建设,但同时也需要解决成本、辐射防护和废物处理 等问题。
2、建设成本与投资回报
核电站建设成本高昂,涉及巨额资金投入。为了吸引投资者,政府需要制定相 应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 核电站的运营效率,增加投资回报。
谢谢观看
一、世界核电发展历程
核电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自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以来, 核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和应用。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数 据,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450座在运核电站,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全球范围来看,核电技术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美国、法国、日本、 韩国等国家在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不仅拥有数量 众多的核电站,而且在核电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发展核电的重要性

发展核电的重要性背景介绍:核能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发展核电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本文将详细探讨发展核电的重要性,并从经济、环境和能源安全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经济重要性1. 就业机会: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2. 经济效益:核电是一种高效能源,相比传统能源形式(如煤炭、石油等),核电的发电成本更低,可以降低电力价格,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3. 产业链发展:核电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材料,涉及到核燃料、核反应堆、核电站建筑等多个领域,可以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二、环境重要性1. 清洁能源:核能是一种零排放的能源形式,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对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节约资源:核燃料的能量密度很高,一小部分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相比传统能源形式,核能利用率更高,可以节约能源资源。
3. 减少核废料:现代核电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核废料的产生量,并采取安全的处理和储存方法,降低核废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三、能源安全重要性1. 多元化能源供应:发展核电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降低能源安全风险。
2. 提高能源自给率:核电是一种本土化能源,可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提高国家的能源自给率,增强能源安全。
3. 稳定能源供应:核电站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不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确保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
结论:发展核电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能源安全意义。
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增加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核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制定科学严谨的政策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核电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44 8 2010中国科技投资EXPERT VIEWS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郝彦菲新能源战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占领国际市场竞争新的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
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给紧张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对于我国来讲,发展新能源更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当前,“调结构”成为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新的经济局面势必要求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来应对,而新能源很好地满足了政府这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产业,也可以有效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低碳化。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步伐加速,节能减排与新兴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1.新能源所占比重增大但仍偏低,未来化石能源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从全球主要能源供应结构看(表1) ,1973~2008年石油、天然气、煤炭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石油占比的降幅最大,由46.1%下降到34%。
新能源所占比重增大,其中核能占比由0.9%上升到5.9%,增长速度最快;天然气占比由16%上升到20.9%。
尽管新能源增幅较快,但在2008年能源供应量总额中所占份额却最少,仍偏低。
200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1294.9Mtoe(百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4%。
增速比2007 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是2001 年以来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
增速下降主要源于金融危机使得占世界能源消费近一半的OECD 国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2007年下降1.3%,其中美国的能源消费下降了2.8%。
而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也出现连续第5 年减缓。
从结构上看,化石能源(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90%左右。
从总量上看,随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21 世纪世界能源的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IEA《2009 年能源展望》预计2007~2030 年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以每年1.5%的平均速度增长,到2030年达到168亿吨石油当量,比2007 年的120亿吨石油当量高出40%。
德_法核电差异及对中国的启示

097◎童欣摘要德、法核电差异及对中国的启示德、法两国都是核电领域的先进国家,但发展前景却完全不同,当核电继续在法国作为能源支柱时,其在德国已经走向终结。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既有资源储量、人口分布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传统、国家政策和国内政局方面的影响。
我国应该立足于国情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能源战略,在能源的发展和民众的意愿之间取得平衡,在保障公民自由权利的前提下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日本地震所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让人们再一次思考核电的命运。
同属于欧盟的德国和法国不仅是近邻,而且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核电技术方面都属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但两国的核电发展现状和前景却天差地别,代表了大国核电政策的两个极端。
在法国,核电已经占据了全国发电总量的80%以上,而德国的这个比例只有25%左右,并且还在逐年下降。
不仅如此,按照德国政府在2001年时通过的计划,再过十年(到2021年或2022年)德国就将关停所有的核电站。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巨大的差别?一、德、法两国核电发展历程的对比战后德国要利用核能,首先要摆脱战败国身份的限制。
1955年的《巴黎条约》使德国实现了这个目的,五年之后,德国第一座核电站卡尔实验核电站投入使用,是为德国核电事业的开端。
童欣,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098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之后,能源价格飞涨,核电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也是核电在德国大发展的时期。
尽管后来的德国绿党在已经在1979年于联邦德国成立,但西德社会的主流意见依然对发展核电抱以积极态度。
而当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形势出现逆转,据当时联邦德国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 反对发展核电站的人占69%。
这样的民意基础大大推动了德国绿党在政治上的发展。
1993年东西两个德国的绿党合并,在联邦大选中获得49个议席,并在1998年大选中与社会民主党结成“红绿联盟”,进入联邦政府,担任了外交、环保、卫生等三个部长职务。
虽然当时的施罗德政府并不赞同绿党在废除核电方面的激进主张,但迫于民众和政治盟友的压力,还是在“2000年6月14日和德国4个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能源供应康采恩,即意昂集团(E.ON)、莱茵集团(RWE)、欧洲大瀑布电力公司(Vat ten fall Eu rope) 和巴登-符腾堡能源公司(En BW)签署了相关协议。
【读后感】核电——人们的未来_900字

【读后感】核电——人们的未来_900字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资源日益枯竭,人们开始寻找替代能源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之一,核电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核电能源拥有着高能量密度、低排放、长期稳定等优势,被誉为是未来能源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对核电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核电对人们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核电无需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因此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大大减少。
这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改善空气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核电能源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核电是一种高效、稳定的能源形式,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核电站在运营时能源产出高、稳定,且不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核电被认为是未来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核电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核电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核安全问题,核电站的安全事故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生命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对于核电的发展非常重要。
核废料处理问题也是制约核电发展的一个难题。
大量的核废料需要进行长期的妥善处理,如何处理这些核废料对于核电的发展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核电作为未来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着许多优势和必要性。
在人们未来的生活中,核电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形式之一,为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清洁的能源。
人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核电的风险和问题,充分做好核电站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核电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能源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核电将会成为人们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后感】核电——人们的未来_900字

【读后感】核电——人们的未来_900字
核电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
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核电被认为是人们未来能源的重要选择。
核电发展的前景十
分广阔,我对核电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核电的发展能够有效改善环境问题。
我们都知道,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会造成大量
的环境污染,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其使用过程中几乎没
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
建设。
核电的发展也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
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这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尽管核电有着诸多优点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核电存在
一定的安全隐患。
尽管核电厂在设计和运营中有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措施,但是核事故仍
然不可避免。
如何提高核电安全性,避免核事故,是当前核电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核废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如何有效处理和处置核废料,成为了当前国际社会的重要课题。
核电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公众认知问题。
由于历史上一些核事故的严重影响,公众
对核电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和疑虑,这给核电的推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对发展核电的认识和意义

对发展核电的认识和意义提起核能,人们的第一反应恐怕是战栗和神秘的恐惧,1945年,广岛和长崎爆炸的两颗原子弹的威力让人们铭记在心,以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灾难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难以估计,再加上前些时间的福岛核事故更是为人们的心灵上能上了一层阴影。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灾难带来的教训是惨痛,正是这一次次的教训让我们在发展核能的时候要慎重的考虑全面些,从教训中受到启发,避免让悲剧重新发生。
正如航空航天业的发展一样,历数航天中的事故以及带来的损失,绝非是一个小数目,在刚起步的时候每一次事故都会让人们对航空的意义产生质疑,发展受到影响,但是人们从事故中发现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一次次实践才有的现在航空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试想倘若早期的航空发展因为一两次的事故而停滞不前甚至夭折,决不会有今天的“波音”,“空客”,人们翱翔的梦想会只是梦想。
虽然核能的提出,发展到现在有一段时间,相对于历史的长河还只是刚刚起步阶段,失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核能的发展。
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今天,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寻找新型能源的要求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历数现阶段有潜力的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潮汐能,水能等。
风能的不稳定是其发展的最大的瓶颈,而且风能丰富的地区人烟稀少,风能发电上网和传输是个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太阳能的分散性使得在利用太阳能时,想要得到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面积相当大的一套收集和转换设备,造价较高,并且现在多数用太阳能电池板,废旧电池的处理也是个问题;太阳能的不稳定性: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
潮汐能潮汐存在半月变化,装机的年利用小时数低,潮汐电站建在港湾海口,通常水深坝长,施工、地基处理及防淤等问题较困难发电只能作为辅助,难以独当一面,成为主流。
国外核电发展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启示

国外核电发展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启示The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in China陈俊畅CH EN Ju n-chang;夏良树XIA L iang-shu(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421001)(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421001, China)摘要:本文论述了德、法、美、中四国的核电及核电发展概况,并对其各自最新核电政策进行了解读,最终归纳总结了各国核电发 展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启示及可借鉴点。
Abstract: In this paper,we will expound nuclear power and its developments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of Germany,France,United States and also in China,and we will construe the latest nuclear-related policies in each four country respectively.In the end,we will offer a summary of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point for the sake of our own development in nuclear power.关键词:核电发展概况;核电政策;核电决策;启示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nuclear policy;nuclear decision-making;enlightenment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 )26-0237-05〇引言核电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经济的新型能源,因其具有 高效性,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已有逐步取代化石能 源的趋势。
世界核电布局走向及对我国核电布局的启示

局状 况; 最后 , 深入探 讨 了我 国核 电站布局 , 认为 , 沿海、 东部是我 国核 电布局 的重点 , 我 国建成 、 在 建的 4 5座核 电机组 均布局 在 沿海, 为滨海 电站 , 东部的黑龙江 、 吉林、 辽 宁、 江苏、 山 东、 福 建、 广 东、 广西均 可建滨河 、 滨湖核 电站 ; 中部崛起 急需核 电, 是
条 ”, 开 展 了 核 电站 安 全 大检 查 , 停 止 审批 、 新 开 工 核 电站 2 0个 月 ( 2 0 1 1 年 3月 至 2 0 1 2年 1 1月 ) 。核
安 全规 划 与 核 电 规 划 批 准 后 , 2 0 1 2年 1 1月 我 国 重
( S E E D ) 、 应 急准备评审 ( E P R E V) 提 到安全高度 。
二 世 界核 电分 布与 未来 核 电布局 走 向 ( 一) 世界 核 电站分 地 区布局 考察 将 世界 分成 七大 地 区考 察 核 电布局 。包括 北美 州、 拉 丁美洲 、 西欧、 中欧 和东 欧 、 非洲 、 中东及 南亚 、 远 东 。运行 核 电 站 最 多 的 是 西 欧 与 北 美 。2 0 0 9年
日本 民众 与政府 主 张 “ 去核电” , 认 为 在 一 个地 震、 海 啸多 发 、 频 发 的 国家布 局核 电是 不安 全 的 。世 界 有核 电国家也 进 行 了安 全 大 检 查 , 进 一 步 加 强 了 核 电安 全 。我 国在 2 0 1 1年 3月 1 6 日发 布 了 “ 国 四
第1 4卷第 5期
2 0 1 3年 l O月
南华大学 学报 ( 社会科 y o f S o u t h C h i n a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核电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核电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随着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核电技术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核电技术的历史发展核电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实质性进展,它最早发展起来的主要是美国、英国和苏联。
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了核电站的规模和数量,导致三国国家的核能装机容量均相对较小。
60年代,核能技术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发展出了大型的商业化核电站。
70年代,全球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核电被视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由于前期的资金投入,核电站逐渐降低了成本,并形成了更有效率和安全的反应炉。
二、核电技术的现状目前,全球正在积极推进核能的利用和发展,发展状况如下。
1.世界核能国目前,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是全球核能发展最快的6个国家。
法国和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核电站运营国,装机容量分别为63.2GW和28GW。
随着英国新建多个核能项目、中国稳步推进核电计划并尝试出口核电技术、韩国开发小型可移动反应堆以及日本加强了核安全管理,这些国家有望有更加优异的成绩。
2.核电技术水平随着技术的提高,核电站已经变得更加靠谱和安全。
设计更加适应当地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
同时,各电站都有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了核电站的稳定运营。
3.新反应堆技术成熟目前,高温气冷堆是最先进和最有前途的反应堆技术,它们比传统的水冷式反应堆更加稳定且可靠,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访问性。
三、核电的未来展望核能未来十分广阔,不仅限于现在的应用,同时也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
以下是未来的几个发展方向:1.绿色能源保障核能将继续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形式得到广泛承认。
它可以在绿色能源转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了能源的可持续性。
2.技术创新助推核科技可以应对不少能源问题,如储能技术、先进燃料制备和模拟技术,社会需求量的变化将会推动核科技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核电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2011-3-1摘要:介绍了我国核电装机、核电技术、核电政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未来我国广阔的核电发展空间及形势;世界核电装机发展、主要国家核电装机、核电技术进步等情况。
总结了世界核电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高度重视核电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及加强核电技术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发展战略,核电,气候变化,能源危机0 引言核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实现能源低碳清洁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7],已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与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核电具有经济性好、单位投资减排效益高等优点。
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核电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不断提高,大规模发展核电已成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能力、推进能源消费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制定了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我国已进入核电快速发展时期。
本文介绍了我国核电发展的前景与形势、世界核电装机及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世界核电发展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核电大发展提供借鉴。
1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1.1 我国核电装机的发展概况1991年12月,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1台30万kW压水堆核电机组在秦山一期核电站投入试运行,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
1994年,秦山一期与大亚湾核电机组,2台由法国引进的90万kW 压水堆型核电机组正式投入运行,使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了210万kW。
2002年,秦山二期(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秦山三期(由加拿大进口的重水堆型核电机组)、岭澳一期(由法国引进的压水堆型核电机组)各有1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使核电装机达到了447万kW。
此后,这3个电厂的第2台机组以及田湾核电站(2台由俄罗斯引进的压水堆型核电机组)陆续投入运行。
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有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908万kW投入商业运行。
1.2 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核电发展走的是一条“以我为主,中外结合”的道路,在20多年的探索、实践、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我国核电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我国已掌握第2代核电技术,在“十五”末及“十一五”初期,我国利用秦山二期和岭澳一期已有技术并加以改进,建设了秦山二期扩建和岭澳二期等核电工程,使国内企业具备了自主设计第2代改进型60万kW和100万kW级压水堆型核电站的能力。
“十一五”期间,通过对外合作,我国引进了新一代先进的核电技术,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改进,提高了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核电工程设计工作也从中外联合设计逐步过渡到由国内企业自主完成,形成了中国先进压水堆型核电站品牌和批量化建设的设计能力。
2004年,我国开始了第3代核电机组的引进工作,最终选择了美国西屋的AP1000作为我国未来统一的核电技术路线。
2009年,采用AP1000核电机组的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山东海阳核电站开工建设。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的核电发展还处于自主技术成熟化和批量建设的准备阶段,而法国、美国等核电强国已经走过了批量建设的阶段,由于其技术先进成熟,现已处于技术输出阶段。
1.3 我国核电政策的发展情况我国核电发展的政策经历了补充发展→适度发展→积极发展3个阶段。
(1)补充发展阶段。
在2000年前,我国核电只是作为电力发展的一般补充。
1983年,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联合拟定的《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要点》对我国核电起步阶段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水平、能源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家没有及时制定相关的落实规划,致使我国自1994年秦山一期和大亚湾核电站投入运行后的7年间,就再没有新建核电机组。
(2)适度发展阶段。
我国在2000年10月提出“适度”发展核电时,核电装机仅有210万kW,由于当时我国核电发展规划还没有纳入到全国电力规划中,核电项目一直是单个安排、分散建设。
2003年,我国的核电发展战略出现重大转折,这一年,政府首次将核电发展纳入国家电力规划之中。
(3)积极发展阶段。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电在中国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中明确提出:贯彻“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电力发展方针。
在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指导方针下,我国核电建设与审批进度加快。
2009年,我国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台山共计6台核电机组的建设项目,装机容量达850万kW。
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有20台,装机容量共计2192万kW[8-9]。
2 我国核电发展前景与形势我国是世界上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大量的煤炭消费使得我国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前列,且东南部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给我国带来了较严重的减排压力。
发电是我国煤炭利用的最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电装机的快速增长,电煤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呈上升之势,已超过50%。
优化电源结构,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核电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容量因子(容量因子=可用发电小时/年利用小时数),加快核电发展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0]。
我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15%左右”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预计届时核电装机规模需要达到7000万-8000万kW,未来我国核电发展的市场和空间非常广阔[11]。
根据发展需求,我国核电装机将由2009年的908万kW快速发展到2020年的7000万-8000万kW,扣除截至2009年年底已在建的2192万kW容量,并考虑核电工程5-7年的建设工期,2010-2014年,我国核电需要再开工建设3900万-4900万kW(年均开工780万-980万kW),大于截至2010年8月世界其他各国3092万kW的在建总规模,核电建设任务非常重。
此外,我国在建及将要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中,既有国产第2代加技术的核电机组,也有法国EPR和美国AP1000第3代核电技术机组。
EPR和AP1000机组属世界首批,尚无运行管理经验,未来我国核电的大发展将面临较大的建设、运行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3 世界核电发展现状3.1 世界核电的发展历程自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1座5000kW实验性核电厂并投入商业运行及1957年美国建成9万kW希平港原型核电站以来,以核电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期望和呼声一度高涨。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以及美国核电较低的造价,使得许多国家认识到发展核电是其摆脱过分依赖中东石油的唯一出路,美国、前苏联、日本和西欧各国制定了庞大的核电发展规划。
1973年的第1次石油危机引发了美国第2个核电设备订货高潮,2年间美国共订核电机组6700万kW,占当年订货总量的50%。
到1980年年底,全世界在运核电机组近300台,总装机容量已达1.8亿kW。
1966-1980年,核电装机容量年增长率达到26%[12]。
1979年,受第2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锐减,使得电力需求大幅回落[13]。
此外,由于1979年美国三厘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世界核电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核电的经济效益下降、核电投资风险增大,加之核电安全管理加强,使得核电发展跌至最低谷。
由于安全、经济、能源需求、能源效率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世界核电发展放缓,进入低潮期。
据统计,到1983年,美国有108座核电装置共计1.1亿kW订货合同被取消,不少在建的核电厂被推迟或停建。
除法国外,欧洲其他发达国家以及美国已有10-30年没有发展核电。
截至2010年8月,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440台,装机容量3.76亿kW,分布在30个国家或地区;在建核电机组59台,容量6260万kW[14]。
1954年以来,世界核电装机容量与核电机组台数见图1,世界核电机组建设与关停情况见图2[15]。
3.2 主要国家的核电装机情况世界核电装机主要分布在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核电装机规模最大,法国核电装机占其国内总装机的比重最大。
截至2010年8月1日,世界主要国家核电装机容量情况见图3。
2000年以来,随着能源价格的再次快速上涨、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提高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要,发展核电再次为各国政府所重视[16-20]。
美国及英国等欧洲国家原有核电发展政策逐渐改变,近年来纷纷制定了新的核电发展计划。
而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印度,出于经济发展及应对温室气体减排的需要,未来核电装机将快速发展。
截至2010年8月,主要国家核电在建及规划建设规模情况见图4。
3.3 核电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核电技术已发展到第3代,即先进的压水堆技术,美、法等国已开展第4代核电的研究,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进化时序见图5[21]。
各代核电技术的特点如下[22-23]:(1)第1代核电。
第1代核电为试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1954-1965年,世界共有38座“第1代”核电机组投入运行。
如:前苏联在1954年建成的世界上第1座5MW实验性石墨沸水堆型核电站;英国于1956年建成的45MW原型天然铀石墨气冷堆型核电站;美国于1957年建成的60MW原型压水堆型核电站;法国于1962年建成的60MW天然铀石墨气冷堆型核电站;加拿大于1962年建成的25MW天然铀重水堆型核电站等等。
(2)第2代核电。
第2代核电是在第1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建成的功率在300MW以上的压水堆型、沸水堆型、重水堆型机组,具有标准化、系列化和批量建设的特点。
1966-1980年,世界共有242台属于“第2代”核电机组投入运行。
期间,美国成批建造了500-1100MW的压水堆型、沸水堆型机组,并出口其他国家;前苏联建造了1000MW石墨堆型和440MW、1000MWVVER压水堆型机组;日本、法国引进、消化了美国的压水堆型、沸水堆型技术,法国核电发电量增加了20.4倍,核电装机占其国内总装机的比重从3.7%增加到40%以上;日本核电发电量增加了21.8倍,核电装机占其国内总装机的比重从1.3%增加到20%。
(3)第3代核电。
第3代核电主要指满足美国“先进轻水堆型用户要求”(URD)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型核电站的要求”(EUR)的压水堆型技术核电机组,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模块化设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