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闽南童谣,拥抱七彩童年——校本教材《乡音》教学案例
以传唱“闽南童谣”为载体 激发幼儿爱家乡情感
幼教特教YOUJIAO TEJIAO教师·TEACHER1142020年1月Jan.2020根据教育部相关幼儿教育教学指导纲要,幼儿教育教学应与社会资源结合,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闽南童谣”贴合当地语境,亲近自然生活,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其内容丰富多彩,多充满童真趣味,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是激发幼儿爱家乡情感的重要载体。
而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将“闽南童谣”与幼儿教学结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闽南童谣”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实施及相关问题(一)运用实施形式1.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闽南童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教学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多元。
可以进行线上歌曲唱练教学,可以进行线下传唱比赛表演;可以与游戏结合,打造出各式各样的游戏体验;可以结合相关的歌曲背景,进行歌曲人文科普,展现历史风俗人情;可以借着歌曲教学走出教室,进行相关的展馆参观,进一步丰富升华所学。
总之,“闽南童谣”因其多样的教学形式而充满魅力。
2.有效做到家园之间的联动“闽南童谣”也是父辈们从小传唱到大的歌曲,所以幼儿在园中学习后,很容易再与父母沟通。
这样可以形成有效的亲子互动机制,促进家园之间的联通。
园所也可以借机在亲子会中进行“闽南童谣”的插入,有效吸收家长参与。
3.进行信息技术化教学“闽南童谣”的丰富形式可以借助如今的多媒体技术得以呈现。
一大批优秀的歌曲借助动画、实物的图像化展示,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幼儿们面前。
多媒体发音释义更精准,也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的韵味。
这加深了幼儿学习的体验,达到了寓教于学于演的目的。
(二)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1.对“闽南童谣”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深入歌曲散乱,教学没有章法、不连贯是目前“闽南童谣”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缺乏统一教材,缺乏相关的资源库,使得“闽南童谣”看着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但资源都不在园中。
闽南童瑶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探析
闽南童瑶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探析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汪 萍世世代代勤劳、质朴的闽南人民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编了优美动听、简单易懂的闽南童谣,经过多年的传承,逐步形成一种珍贵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音乐一直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将闽南童谣引入当地小学生的音乐课教学之中,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本文立足自身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将闽南童谣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教学方法简要探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兴趣以往传统的小学音乐课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领唱,学生在台下看着音乐课本上的歌词跟唱,学生没有任何的参与感和情绪体验。
所以,我们要抛弃这种守旧的音乐课教学方式,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教授闽南童谣时也要创设丰富的音乐意境,激发小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进行音乐课堂教学。
例如,我们在教学闽南童谣《新年歌》时,在上课前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红色的纸、胶带、剪刀等工具,上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动手用红纸写春联、做灯笼、剪年画等,然后把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布置得充满新年的欢喜氛围。
而后再跟学生讨论过春节我们当地除了贴春联外,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比如,过年时在厅堂中摆放隔年饭、常年菜、发糕等食物;还有家里的男人依辈“跳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大吉大利的新一年等习俗。
通过这些情境代入,把学生引入过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把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调动起来之后,再进行闽南童谣《新年歌》的教学。
“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金,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相信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投入童谣的学习当中。
二、开展游戏教学,寓教于乐“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游戏中学生能够充分解放天性、释放情绪、调节压力。
美学家席勒也曾主张游戏性学习,他认为游戏是“最美”的学习方式。
所以音乐教学中,应该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游戏教学,组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趣味性中充分感知音乐的魅力,体验闽南童谣的乐趣,寓教于乐。
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
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教案标题: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闽南童谣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材料:1. 闽南童谣相关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绘本或图片资源,展示闽南童谣的文化特点。
3. 班级乐器(如小手鼓、铜钹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一段闽南童谣的音频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这是闽南地区的传统童谣,有着独特的乡土味道和文化内涵。
2. 引发思考:教师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或听过闽南童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观点。
探索活动:1. 观察绘本或图片资源:教师展示闽南童谣相关的绘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元素,如人物服饰、乡土特色等,激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2. 听闽南童谣录音:教师选择一首典型的闽南童谣,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歌曲中的部分内容和歌词。
3. 歌曲合作创编: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闽南童谣进行合作创编。
学生可以根据闽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结合自己的创意编写新的歌词。
学生可以用闽南方言、普通话或双语进行创编。
4. 演唱和表演:每个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练习自己创编的闽南童谣,并进行小型表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乐器伴奏,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合作能力。
巩固活动:1. 分享表演成果: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创编的闽南童谣,并讲解创作的灵感和背景。
2. 教师评价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新。
同时,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强调闽南童谣对于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了解闽南文化: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2. 制作手工乐器:学生可以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闽南传统乐器,如小手鼓或铜钹,进一步体验和感知闽南童谣的韵律和音乐特色。
教案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闽南童谣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中班音乐教案:感受闽南歌谣
中班音乐教案:感受闽南歌谣一、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歌谣,感受其独特魅力。
2.让孩子们能够欣赏和理解闽南歌谣。
3.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和语言表现能力。
4.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闽南歌谣的介绍。
2.听闽南歌谣。
3.唱闽南歌谣。
4.表演闽南歌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孩子们了解闽南歌谣的基本知识和能够欣赏闽南歌谣。
2.教学难点:让孩子们能够唱出流畅准确的闽南歌谣,并且在表演中展现自信和自然。
四、教学方法1.游戏法:采用多种游戏方式,比如“猜谜语”、“口胡”等。
2.故事法:通过故事了解闽南歌谣的背景和历史。
3.唱跳结合法:通过唱歌和舞蹈来学习和感受闽南歌谣的节奏和韵律。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闽南歌谣1.引导孩子们自由谈论“歌谣是什么”,并且让孩子们展示他们学过的一些歌谣。
2.教师介绍闽南歌谣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3.播放闽南歌谣《拍手歌》,引导孩子感受并欣赏这首歌谣。
第二课时:听闽南歌谣1.播放其他闽南歌谣,并让孩子们欣赏。
2.引导孩子们感受其节奏、韵律以及故事情节等。
第三课时:唱闽南歌谣1.教师带领孩子们学唱《拍手歌》。
2.渐进式教学,让孩子们学习这首歌谣的每个部分的唱法和节奏。
第四课时:表演闽南歌谣1.将孩子们分成几组,每个组表演一首闽南歌谣。
2.教师帮助孩子们练习和排练,并提高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六、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不断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表演情况,及时对孩子们进行评价和指导。
2.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更加自信和自然。
七、教学总结1.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教学,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闽南歌谣的魅力。
2.通过唱歌、跳舞和表演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3.通过合作和团队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闽南童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闽南童谣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 学唱经典的闽南童谣歌曲。
3. 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经典的闽南童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闽南童谣歌曲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闽南童谣歌曲的录音或视频材料。
2. PPT或幻灯片。
3. 相关的闽南童谣歌曲歌词和配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闽南童谣歌曲的录音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闽南童谣的了解和了解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闽南童谣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包括闽南童谣的起源、传唱方式和表演形式等。
2. 分享一些经典的闽南童谣歌曲,让学生了解闽南童谣的内容和风格。
三、学唱歌曲(20分钟)1. 分发歌曲歌词和配乐,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曲调。
2. 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唱歌,注意语调和歌曲的表达方式。
四、感悟与体验(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闽南童谣的感受和体会。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闽南童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五、展示表演(10分钟)1. 邀请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展示他们学唱的闽南童谣歌曲。
2. 班级或学校举行小型的闽南童谣演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闽南童谣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唱经典的闽南童谣歌曲,学生除了提高唱歌的技巧外,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自己的表演,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留住乡音,留住一方璀璨文化——校本课程《乡音》教学案例与反思
留住乡音,留住一方璀璨文化——校本课程《乡音》教学案例与反思第一篇:留住乡音,留住一方璀璨文化——校本课程《乡音》教学案例与反思留住乡音,留住一方璀璨文化——校本课程《乡音》教学案例与反思背景分析:乡土教育的开发和应用是一个学校的特色,也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创新设计。
它就像教育中的一朵奇葩,绽放在一所所充满活力的校园。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稳步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各地各校纷纷挖掘资源,集思广益,立足自身实际,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应用添砖加瓦,出谋划策。
校本课程《乡音》就是在这样一种合作的基础上产生的丰硕果实。
通过让学生学习、吟唱、背诵闽南童谣来感受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操,再现闽南腔调,初步了解和感受本地话与普通话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和对应规律,为更好学习普通话、传承民俗文化服务。
《乡音》课程持续在校园内开展,以丰富鲜活的色彩和排版,符合认知、激发兴趣;以有趣而传统的童谣传承着闽南文化,形象贴切,易念易背;以多种游戏和活动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姿多彩、生动活泼。
也因为跟它走得更近了,让我们对《乡音》有了更多的认识,让我们产生更多关于完善和提高课程开发和应用的思考。
问题呈现:在这里,我想呈现的是继校本课程的开发后,在应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所教所想以及平时遇到的一些难题,提出几点困惑。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诵闽南童谣,却发现许多本地的学生连原本该是家喻户晓的闽南童谣(歌诀)都不知道,或者半生不熟。
这个现象的背后意味着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乡音正逐渐被遗失在某个历史的角落,乡音迫切需要延续和传承。
而由于学校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的混合,语种显得五花八门,在教学时,更是加大了教学的难度,操作起来更显得易放难收,当然,由于较多学生做不到朗朗上口、熟能生巧,就更需要教学时下功夫带读、领读、引导,也更需要老师费心思、巧安排、激兴趣、勤练习。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闽南童谣教案】(500字)一、教案背景:童谣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儿歌,用简短的词句和欢快的旋律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孩子的期望。
通过教授闽南童谣,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对闽南地区的文化了解,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掌握一首闽南童谣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正确地演唱出来;3.提高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闽南童谣的背景和意义,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童谣以及它的作用。
2.正式教学(15分钟):教师挑选一首简单的闽南童谣,将歌词和旋律教给孩子们,并反复唱几遍,让孩子们熟悉。
3.分组练习(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练习演唱这首童谣,并指导他们注意音准和节奏。
4.全班合唱(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全班合唱。
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增加演唱的趣味性。
5.创作童谣(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闽南地区的风景和生活场景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童谣。
鼓励孩子们用闽南方言表达,让他们体验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6.分享和表演(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表演他们创作的童谣,并与全班分享。
鼓励孩子们用音乐和歌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孩子们对童谣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了解其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程度;2.观察孩子们在合唱和表演中的音准和节奏表达能力,是否具备合作意识;3.观察孩子们创作童谣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孩子们去参观本地的民俗馆、文化展览等,增加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2.鼓励孩子们多听闽南方言歌曲,培养他们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组织孩子们参加诗歌朗诵、歌唱比赛等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小班闽南特色童谣教案设计
小班闽南特色童谣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小班闽南特色童谣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闽南特色童谣,培养幼儿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闽南特色童谣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并演唱一首闽南特色童谣。
3. 学习童谣中的一些地方方言和词语。
4. 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如打节拍、跟随节奏等。
教学准备:1. 闽南特色童谣的相关资料和录音。
2. 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3.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闽南地方文化的特色。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闽南地方文化的特色,如建筑、风景、传统服饰等。
2.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学习童谣:1. 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闽南特色童谣,如《小蓝船》。
2. 向幼儿展示童谣的歌词和相关的图片,解释其中的生词和方言词语。
3. 分段教唱童谣,带领幼儿跟随节奏和音调一起唱。
4. 反复练习,确保幼儿能够熟练掌握童谣的歌词和曲调。
学习方言和词语:1. 选取童谣中的一些方言和词语,如“阿嬷”、“阿公”等,向幼儿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2. 引导幼儿模仿并正确发音这些方言和词语。
音乐活动:1. 利用乐器进行节奏打击活动,让幼儿跟随节奏打击乐器。
2. 播放童谣的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和音调舞动身体。
总结:1. 回顾学习的闽南特色童谣和相关方言和词语。
2. 鼓励幼儿与家人分享所学的童谣和文化知识。
拓展活动:1. 邀请闽南地区的文化专家或艺术家来班级进行讲座或表演,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2. 组织幼儿参观闽南地区的传统村落或文化景点。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幼儿的口头回答和演唱,评估他们对闽南特色童谣的掌握程度。
教案的延伸:1. 将闽南特色童谣与其他地方特色童谣进行对比,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特点。
2.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童谣,展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
中班闽南童谣比赛活动方案
中班闽南童谣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唱响闽南童谣,传承本土文化”。
闽南童谣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让孩子们走进闽南地区独有的文化宝藏。
就像奶奶讲的故事一样,每一首童谣都充满了浓浓的乡情。
二、活动目的让中班的小朋友们感受闽南童谣的魅力,就像小种子接触阳光雨露一样,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本土文化的种子。
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你想想看,当小朋友们奶声奶气地唱起那些有趣的童谣,多可爱呀!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具体日期],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孩子们在这个时间段精力充沛,就像小太阳一样充满活力。
地点:幼儿园中班教室。
教室就像一个小小的舞台,等待着小朋友们来展示。
四、活动参与人员中班全体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都有机会在这个活动中闪闪发光。
还有老师们,就像领航员一样,引导小朋友们参与活动。
五、活动准备1. 挑选闽南童谣曲目老师们要像寻宝者一样,从众多的闽南童谣中挑选出适合中班小朋友演唱的曲目。
比如,这首歌谣就像一幅生动的闽南生活画卷,简单又有趣。
2. 教学与排练老师们要耐心地教小朋友们唱童谣,就像老母鸡带小鸡一样。
小朋友们要认真学习,像勤劳的小蜜蜂。
3. 舞台布置把教室布置成充满闽南风情的小舞台。
可以挂一些闽南特色的灯笼,这灯笼就像一个个小太阳,照亮整个舞台。
六、活动流程1. 开场老师们先简单介绍闽南童谣的意义,就像介绍一位神秘的朋友一样。
然后欢迎小朋友们上台表演。
2. 表演环节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演唱童谣。
每一个小朋友上台时,就像小英雄登场一样,充满自信。
台下的小朋友们要认真观看,像小观众在看精彩的表演一样。
3. 互动环节在表演中间,可以设置一些互动问题。
比如问小朋友们最喜欢哪句童谣,这就像在小伙伴们中间抛起一个有趣的球,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七、评分标准1. 演唱准确性就像射击要打中靶心一样,小朋友们要准确地唱出童谣的歌词和旋律。
闽南童谣教案小班
闽南童谣教案小班教案标题:闽南童谣教案(小班)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闽南童谣,培养幼儿对于闽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闽南童谣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闽南童谣的歌曲和歌词。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幼儿绘本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闽南童谣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于闽南童谣的了解和感受。
2. 歌曲学习(15分钟)- 教师逐句教唱闽南童谣的歌词,让幼儿跟随学唱。
- 重复多次,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歌曲表演(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闽南童谣进行表演。
-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加入动作或道具等元素,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4. 创作活动(15分钟)-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闽南童谣。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 温故知新(5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学习过的闽南童谣,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巩固幼儿对于歌词和旋律的记忆。
6. 结束(5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合唱一首他们最喜欢的闽南童谣,结束本节课。
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闽南童谣的传承人或专业音乐人到班级进行讲解和演示,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闽南童谣的相关展览或演出,进一步加深对于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观察幼儿在表演和创作活动中的合作和表现。
3. 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反馈。
教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学习和理解闽南童谣的歌词和旋律,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表演和创作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标题:闽南童谣教案引言:闽南童谣是福建省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朴实、幽默、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深受广大儿童喜爱。
本教案旨在通过闽南童谣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本土文化、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增强音乐欣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学习闽南童谣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特点。
2. 学习并掌握一些经典的闽南童谣,增加学生的本土文化底蕴。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闽南童谣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学习经典童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闽南地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童谣的语感。
三、教学准备:1. 资料准备:备有相关闽南童谣的音频、视频或书籍资料,以及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2. 教具准备:录音设备、投影仪、幻灯片或者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闽南童谣,引起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讨论闽南童谣的特点和用途,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介绍(10分钟):-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闽南童谣的历史渊源、流传方式以及文化特点。
- 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经典的闽南童谣,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字词表达。
3. 学习童谣(25分钟):- 选择一首经典的闽南童谣进行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童谣。
- 逐句解析童谣的内容,并教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 引导学生参与童谣的朗读和演唱,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学习。
4. 创作与表演(15分钟):- 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对闽南童谣的理解和创造能力,进行自主创作一首闽南童谣。
- 学生可以以个人、小组或者全班的形式进行创作,并进行展示和表演。
五、课堂总结与反思:1. 课堂总结(5分钟):- 整理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集体欣赏和评价。
- 强调闽南童谣的重要性,以及学习闽南童谣的意义和收获。
2. 反思(5分钟):-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体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唱响乡音唤起乡情——浅谈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唱响乡音唤起乡情——浅谈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发布时间:2021-03-15T15:25:04.3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作者:徐淑英[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越来越关注。
徐淑英福建省安溪培文师范附属小学 3624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越来越关注。
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集合多种风格的音乐来进行教学,才能够增长学生的音乐见识和音乐赏析的能力。
闽南童谣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融入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种类的认识。
本文针对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小学音乐的教育价值,对闽南的民间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闽南童谣;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闽南童谣是用闽南语创作出的童谣,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吟诵方式以及传唱方式进行表达的,在闽南民间非常具有闽南的当地特色。
随着当代教育不断的进行发展,对于人的价值和文化的传承都有一定要求,所以在小学阶段融入闽南童谣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一、通过闽南童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识随着教育部门对新课改的要求,对于课程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
与此同时,课程资源的利用和不同区域的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关联,闽南童谣是闽南人民对地方文化的智慧结晶和乡土特点的内涵所在,所以在小学阶段把闽南童谣融入音乐课程都具有重大意义的。
教师可以在音乐课程教授中引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欢快、轻松地进行童谣的学习,不仅对学生的音乐能力有所拓展,同时能够帮助教师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和多样性。
小学阶段相与其他学生阶段相比是较有特点的,这一阶段的学生自身思想和思维能力尚不完善,三观意识也没有养成,同时对于世界的认知和了解也不够丰富,就像一张白色的纸,等待着家长和教师以及社会的描绘。
所以这一阶段的学生呈现的是开放和接受的状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事情的理解能力是很大的,智力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也是快速的,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大好时机,学生可以通过对闽南童谣的传唱和赏析。
音乐课堂引入闽南童谣,激发学生提高乡土情怀黄璜
音乐课堂引入闽南童谣,激发学生提高乡土情怀黄璜发布时间:2021-10-21T07:46:57.789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8期作者:黄璜[导读] 受到以教育考试评价为主体的学习机制的影响,中学一线音乐教师应主动突破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次学科观念,在教学工作研究中不断选取合适的课堂教学,即如何在工作研究中提升学科教学层次。
我校地处闽南地区,师生们普遍对闽南传统习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闽南乡土文化资源,将闽南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音乐艺术学习有机地融合,笔者把带有浓郁闽南地区方言特色的闽南童谣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既能在学习中感受闽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在参与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闽南优秀本土音乐文化。
黄璜惠安嘉惠中学摘要:受到以教育考试评价为主体的学习机制的影响,中学一线音乐教师应主动突破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次学科观念,在教学工作研究中不断选取合适的课堂教学,即如何在工作研究中提升学科教学层次。
我校地处闽南地区,师生们普遍对闽南传统习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闽南乡土文化资源,将闽南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音乐艺术学习有机地融合,笔者把带有浓郁闽南地区方言特色的闽南童谣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既能在学习中感受闽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在参与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闽南优秀本土音乐文化。
关键词:闽南童谣、闽南方言受到以教育考试评价为主体的学习机制的影响,中学一线音乐教师应主动突破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次学科观念,在教学工作研究中不断选取合适的课堂教学,即如何在工作研究中提升学科教学层次。
闽南童谣是很多闽南人小时候美好的回忆,厝边的小伙伴们一边玩耍一边哼唱着“天乌乌,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
鮕鮘做媒人,土虱做查某。
龟吹笙,鳖拍鼓,水鸡扛轿目凸凸,田婴揭旗喊辛苦,火萤挑灯来照路。
虾姑担盘勒屎肚,老鼠沿路拍锣鼓。
为着龙王卜娶某,鱼虾水卒真辛苦,照见一个水查某。
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上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除了传统的歌曲和音乐教学内容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文化的音乐教育也备受关注。
而闽南童谣作为闽南地区的一种独特音乐形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就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一、挖掘地域文化,增加学习乐趣闽南童谣作为闽南地区的音乐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而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正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融入闽南童谣的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学习歌曲的背景故事、歌词的意义和地方特色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闽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增加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二、培养学生情感,提升审美能力闽南童谣以其简单朴实的旋律和耳熟的歌词,深受人们的喜爱。
融入闽南童谣的音乐教学,可以通过教唱歌曲、分析歌曲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通过学唱《阿妈的话》这首歌曲,可以引导学生对母亲的爱和呵护产生共鸣,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三、注重歌曲演唱,提高音乐素养闽南童谣的演唱方式多样,有的歌曲需要柔美婉转,有的则需要力度饱满。
融入闽南童谣的音乐教学,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的歌唱技巧、表达方式和情感转化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们的歌唱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自信心。
四、开展文化体验活动,促进全面发展融入闽南童谣的音乐教学,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体验活动,如观摩闽南童谣演出、参观闽南地区音乐文化展览等,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闽南童谣音乐的魅力,并且促进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发展。
这种文化体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校本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融入闽南童谣的音乐教学,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闽南方言和文化知识储备,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加强校本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唱闽南童谣。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理解闽南童谣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掌握童谣的曲调和歌词。
三、教学准备:
1.录音机和光碟。
2.黑板和粉笔。
四、教学步骤:
Step 1 引入
1.通过演唱一首闽南童谣,如《鱼美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童年时候曾经听过或唱过的闽南童谣。
Step 2 学习闽南童谣
1.播放一段闽南童谣录音,并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2.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唱。
3.学生分组自选一首闽南童谣进行学唱。
Step 3 分享学习成果
1.让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自己所学的童谣。
2.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小组合作和交流。
Step 4 体验闽南文化
1.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闽南童谣进行创编演绎,可以改编歌词和曲调,并加入一些闽南的元素。
2.让每个小组上台表演自己的创编作品。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和演唱闽南童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创编演绎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闽南文化,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三年级上册音乐《多彩的乡音》教案分析
三年级上册音乐《多彩的乡音》教案分析第10多彩的乡音(一)教学目标:学唱台湾民歌《捕鱼歌》,了解旋律进行中的“大跳”,能借助手号或搭桥的方法唱准“1ⅰ”。
2能有感情地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桔梗谣》,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出发,分析两首民歌的不同风格。
3学习波音记号,并能将其在《太阳出来喜洋洋》中演唱出来。
4通过学唱民歌,感受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学唱《捕鱼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桔梗谣》教学重难点:学唱《捕鱼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桔梗谣》3首歌曲,初步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特点。
教具:多媒体、钢琴时安排:3时第一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捕鱼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师生问好2情景导入师:在以往的音乐堂上,我们学习过很多富有地域特点的歌曲,老师唱一首歌的前面几句,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来自中国的哪一个省份(师唱《螃蟹歌》)。
生答:四川省师:请同学们来为下面的歌曲找家。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中国的哪一个省?生:台湾。
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我们同宗同源,一脉相承。
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四面环海,景色优美,农业、渔业、旅游业非常的兴盛,一直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中国的“宝岛”,是我们中国浩瀚海疆上的一颗明珠。
在台湾岛上,居住着勤劳勇敢的高山族同胞,他们耕田捕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二、学习新分析歌曲结构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来自台湾的山地民谣《捕鱼歌》,听完之后说一说这首歌给你的印象。
生:台湾人民很喜欢捕鱼;生:大家抓到了鱼很开心;生:这首歌很轻快很好听;师:(出示捕鱼歌歌谱,播放歌曲)请同学们为这首歌曲划分乐句。
生:分为四个乐句。
师:你是如何划分出四个乐句的?学生走到大屏幕前面将乐句一一划出。
师:找一找歌曲中哪一个乐句有难度,在学习中要尤其注意?生:第三乐句。
师:(弹奏钢琴)请同学们听音模唱该乐句旋律。
2学唱歌曲①听伴奏音乐,听辨乐器:二胡、笛子、鼓。
以小组为单位,听到哪个乐器的声音,就举起相应的乐器,并做出演奏乐器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响闽南童谣,拥抱七彩童年——校本教材《乡音》
教学案例
闽南童谣《女间仔畅年兜》:大人乱糟糟,烦恼年兜到。
欠钱人卜讨,无钱当开销。
女间仔畅年兜,食糕食粿食好料,穿新衫裤去拜年,共人恭喜赏红包。
亲切温暖的闽南童谣总能轻易唤起我们对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它产生于闽南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里,成为我们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今,曾经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的闽南童谣,却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淡出孩子们的生活,能够吟诵闽南童谣的孩子寥寥无几,有的甚至连闽南话也说不好,但却能随口唱上几句成人的流行歌曲。
在充斥着网络文学和快餐文化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到底应该是沉醉于流行歌曲的成人化,还是重拾民间童谣的真纯朴实呢?2005年,我校作为《乡音》试点校之一,将闽南童谣引入课堂,开设了《乡音》课程。
听,《乡音》课堂上,老师和孩子们进行着有趣的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什么习俗?
生1:我知道春节。
要贴春联,跳火蜷。
生2:我知道清明节。
要扫墓。
生3:中秋节。
要吃月饼,赏月。
师:是的,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些特别的习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节日的歌谣。
(板书:年节真闹热)
师:各个节日在各地的习俗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闽南在节日里都有哪些习俗,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朗读一遍。
等一下要汇报你听懂了什么。
(用闽南话朗读一遍)
正月初一人客多,逐个拜年真闹热。
正月十月上元节,食了丸仔云花灯。
清明前后去扫墓,家家户户上山路。
五月初五端午节,煎饣弟补天赛龙船。
八月十五中秋节,博饼赏月真欢喜。
年兜贴联好过年,围炉守岁跳火蜷。
师:刚才,你们都听清楚了什么?
生:我知道正月初一客人多。
生:我知道八月十五那天可以吃月饼赏月。
老师,博饼是什么?(此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闽南出生长大,已经会说闽南话)
师:请一个同学来解答思晗的疑问。
锦圣,你来!
生:博饼是中秋一种掷骰子的游戏,总共有六个骰子,用一个大碗来掷。
准备一些奖品,分成状元、对堂、三会、四进这些,然后扔出了几个四就可以得到什么奖品的。
下次你来和我们玩。
师:对,这里面还有比较详细的规则,同学们想要了解的话就要去亲自去玩一玩。
别的同学还听懂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了过年要贴春联,跳火蜷。
生:我还知道了端午节要赛龙船。
老师,“煎饣弟补天”的“饣弟”是什么?
师:“饣弟”是一种食物,同学们吃过的海蛎煎就是一种“饣弟”。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念这一首儿歌。
(听录音朗读两遍,师逐句教念两遍。
)师:谁愿意来试一下。
多名学生试读,外来学生字音不太准,语调也比较别扭,如将“跳火蜷”读作“跳火船”、“清明”读作“青明”等,师生共同纠正。
指正的同学很开心,读错的同学跟着一起笑,课堂气氛十分欢乐。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现在,请你们在小组里读,有读不出来的,互相帮助。
生分组读,再指名读。
师:呀!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读,那我们来开火车,一人一句怎么样?
生:好!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这里来!
生开火车读,最后全班读。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
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把这首儿歌背下来了。
在这么多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过年。
(师:过年闽南话怎么说?)我最喜欢年兜,因为有很多好吃的。
(众笑)
师:这位同学对吃比较感兴趣……(生又大笑)不笑,美食是人生一大享受呀!
生:我也喜欢过年。
奶奶教过我念一首《女间仔畅年兜》。
师:你会念啊!这首歌诀也是我们要学习的。
你真了不起,快给我们念念。
生念:大人乱糟糟,烦恼年兜到。
欠钱人卜讨,无钱当开销。
女间仔畅年兜,食糕食粿食好料,穿新衫裤去拜年,共人恭喜赏红包。
师:啊!大家给她最热烈的掌声!(学生热烈鼓掌)同学们回家可以多向爷爷奶奶们学闽南童谣,他们会的比老师还多呢!还有谁要说?
生:我最喜欢端午节,因为有赛龙船。
我还没有看过赛龙船呢!
师:嗯,赛龙船要在端午节时到江边或海边看。
泉州那边就有,还有水上捉鸭呢,平衡技术好的人看完赛龙船还可以带只鸭子回家。
多好。
生:真的呀?
师:真的。
同学们还喜欢什么节日?
生:我喜欢元宵节。
因为我爷爷会给我做花灯。
师:哇,你爷爷真了不起!做花灯是一项传统工艺呢。
想了解花灯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找资料看看。
……
欢乐还在延续,思绪堆积脑海。
闽南童谣不仅在学生兴趣培养、语言发展、审美感受和想象创造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探索闽南民间艺术的欲望,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在语言、文化认同感和审美情趣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闽南童谣简短易读,利于培养儿童语言能力
闽南童谣简短易读,又具有韵律感,易唱易记,是一代又一代闽南人通过口头传承的语言文化,是闽南独特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
如今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从小就让孩子学习好几种语言,反而把本土的方言丢弃了,多么可惜。
通过探索,我们认为开展《乡音》的学习活动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缺憾。
因此,在《乡音》教学活动中,我们以互动教学方式贯穿始终,寓教于乐,较好地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及有关的社区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童谣营造了浓厚的语言氛围,帮助学生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引导他们学会从周围环境与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在活动中,老师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方言的韵味。
又通过游戏、绘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可以读、玩、看,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充满了乐趣,让他们在娱乐、玩耍中学习了方言,丰富了生活,提高了认识和审美修养,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二、闽南童谣充满童趣,可用于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
闽南童谣来源于闽南民间,取材于闽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充满童趣,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闽南童谣极具童趣,本身具有非常生动的游戏性,而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对儿童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也是孩子们最愿意从事的活动。
因而,我们以游戏方式为载体,通过对闽南童谣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闽南童谣及其他闽南民间艺术的兴趣。
在游戏活动中,低年级学生尤其喜欢的是《老鼠仔》、《挨砻挨崎岖》等闽南童谣,就是因为它可以、边诵读边游戏边歌唱,给他们带来了十分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闽南童谣《老鼠仔》的活动中,孩子们自由结对,有的当墙洞,有的当小老鼠,依照童谣的韵律,“小老鼠”鱼贯穿过“墙洞”进行游戏,最为有趣的是,当“小老鼠”的孩子在童谣即将结束时,就迟迟不敢钻过“墙洞”,或是尽量猫着身子快速溜过,生怕被“墙洞”给套住,此情此景,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游戏的类似情形。
在游戏中,孩子是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的,他们自由自在地创编游戏的动作、规则,所有的孩子兴趣盎然,诵读之声此起彼伏,和谐悦耳,怡情愉性,嬉笑之声不绝于耳,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通过游戏活动,孩子们充分体验童谣和谐快乐、轻松的本质,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三、闽南童谣音韵和谐,利于激发幼儿审美情趣
闽南童谣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其语言质朴,文句通俗,念起来朗朗上口,轻松愉悦,是孩子们的诗,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时以感受、欣赏为切入点,意在引导、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们选择学生喜爱的闽南童谣来引发其学习兴趣,进而通过讲解、吟唱、欣赏,激发其审美情趣。
如选择了最具特色的闽南童谣《天黑黑》《天上一块铜》《老鼠仔》等,将目标定位于让孩子感受闽南童谣明快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以及幽默的风格,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童谣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被其幽默的语言逗得哈哈大笑,情不自禁地用力鼓着手掌,踏着节拍,朗朗诵读。
我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觉,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我听了觉得很好笑。
”“我觉得它很有节奏。
”“我觉得它很幽默”……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动机,通过几次对童谣的感受与欣赏,孩子们已会不由自主地在平常的生活中三五成群地把童谣作为一种游戏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如果没事,他们也会叫我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诵,孩子们的审美情趣有了一定的发展。
方言包含了一个地区重要的思想、文化、情感与道德元素,保留了多样而丰富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生态形式,是人类曾有过的美好生活和童年纯真世界生动完美的表现,对于当代儿童是重要的精神乳汁。
因此,我们还将不断地挖掘乡土文化中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儿童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让孩子们从学习言中,认识闽南民间艺术,感受乡土情怀,发展到爱家乡、爱祖国,从而陶冶美好情操,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去拥抱自己的七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