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作者:孙杨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0年第06期

[摘要]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其实质上是旅游生产系统的空间投影,反映了不同地区旅游系统发展绩效的差异。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调控,可以将区域旅游发展调整到最佳状态。本文整理回顾了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将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逐一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作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新兴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产业基础和保障。随着地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

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学者从空间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等多个专业领域,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旅游空间结构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旅游空间结构的经典理论回顾

国外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先后提出、归纳了多种旅游空间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地理学方法,并将一些经典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型应用到旅游研究中来。旅游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传统区位理论在旅游学科中的应用,Christaller、Lundgren、Miossec和Gormsen将其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对区域旅游业的布局模式、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Lundgren、Hills、Lundrgen和Britton建立了关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同时这些模型也被广泛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当中;增长极理论是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在其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提出,佩鲁认为增长极往往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极”,能够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二、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于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业空间演化模式和旅游产业集群两方面。

1.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

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建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认知模型,运用这种空间结构模型,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景区土地利用功能配置与都会城市旅游圈层构造、以及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方面可取得满意的实践成果。

国外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偏重于旅游空间结构的单项要素,例如旅游资源、旅游流、空间发展战略与对策等个体,研究较多从微观空间上旅游设施的布局以及旅游者行为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从系统的角度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甚少,而且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描述,在对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形成机制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2.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美国蒙大纳州的政府2001年度的经济报告以“优势企业和旅游产业集群”命名,重点阐述旅游产业集群与一般产业集群的区别,构建蒙大纳州旅游产业集群系统框架。Peter Murphy 和Julie Jackson 在分析了Hjalager 用产业区模型的框架研究欧洲的旅游目的地的成果后,建议用波特的集群模型拓展产业区模型,作为推进目的地成功的更为广泛的分析框架。他们认为波特的集群定义也应该能描述一个旅游目的地,目的地旅游企业一般都能够互相合作,通过共同市场形成共同的区位,波特的钻石模型和集群理论能结合起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对区域的作用提供更为广泛和均衡分析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外学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角度研究的特点,有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对产业集群内部旅游企业间竞合机制和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从经济地理学的方法对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等的研究。但研究以案例分析为主,对于旅游产业集群一般的理论范式构建还比较欠缺。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竞合机制、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演变以及集群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三、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现状

1.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及演化模式研究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处在不断变化中,由低级阶段向较高级别转化,应该以动态的观点来研究区域的空间结构。现有对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及演化模式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

在理论方面,国内的旅游管理与规划的学者试图用经典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来解释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和演化模式。卞显红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演化过程的一般演化路径方面进行考虑,系统地论述了城市旅游增长极、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城市旅游点—轴空间结构、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很多学者从旅游区发展的历史描述中总结旅游业空间结构演化的进程。陈志军以江西旅游发展为例,指出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经历了点状、放射和凝聚模式,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矛盾、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优化空间结

构的目标、措施和模式。卞显红基于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视角,认为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旅游产品价格、旅游交通服务价格与服务次数、城市居民居址到RBD与到城市旅游边缘区的距离、城市人口等因素对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及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2.旅游地空间组织形态的研究

对旅游业的空间组织形态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展开。在宏观层面上,旅游地是由旅游城市、连接旅游地的交通线路及其所依托的区域所组成的空间网络系统,国内学者主要从旅游规划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微观层面上,旅游空间组织形态是旅游地内部的景点和旅游设施的安排。研究的重点是对城市旅游空间进行分析,为城市旅游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性支持,理论成果集中在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和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区位特征与空间形态研究。吴必虎首次定义了环城游憩带(ReBAM) 的概念,揭示了旅游成本与土地租金的相互作用是决定ReBAM区位的主要力量,而游憩需求、投资偏好和政策导向是影响ReBAM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旅游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每个旅游城市都不是孤立的,而存在共生的关系。同时旅客的流动性客观上也要求旅游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在空间上不同旅游功能的城市相互联系,形成空间结构。近几年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为主,着重研究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都市旅游圈的构建等问题。

4.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国内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源于旅游地理区划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学者分别对武汉、西安、苏州、宁波等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但大部分的研究只对城市的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定性的描述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对策缺乏广泛的应用性和理论支撑。

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内学者近年来开始采用地理学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城市的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研究,在方法上体现了多样性。采用分形方法研究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了旅游景区系统的分形特征得到了初步的证实,用分形理论进行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可行有效,运用分形的思想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可以使旅游的各要素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国内学者在采用分形方法进行研究时多集中在旅游热点城市和较大的地域范围。现有的研究成果,只局限分析城市旅游的资源空间结构或市场空间结构单个方面,提出的优化策略缺乏针对性。

四、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现状的评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