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散文(写景咏物类)阅读命题角度与解题技巧(教师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de8906011ca300a7c3905e.png)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795db0a0116c175f0e48e4.png)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它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吸引人、感染人,传递作者情意的阅读目的。
此类散文通过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对此地、此景的喜爱之情或以时间为线索,或移步换景以空间为线索。
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外物之中,是以外在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真理的感悟。
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一、句子含义的解答:(如2010年第8题)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如2004年第10题,2009年第7题,2010年第7题)(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007年第9题)1、内容上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
2、结构上: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文章或段落内容的归纳综合(2004年第14题,2007年第11题,2006年第8题)不要漏掉文中的信息,提炼自然段的段意五、有关表现手法的是赏析(2009年第12题)运用的方法+具体内容+作者情感常用的方法: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六、写景技巧:(2009年第10题)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docx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5495f934b35eefdc9d3334a.png)
写景状物散文解技巧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景物主的散文。
它把自然山水、人工景、民俗貌当作主要描写象,写出它的形声色味、情特性,充分展示其采魅力,以吸引人、感染人,作者情意的目的。
此散文通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作者此地、此景的喜之情或以索,或移步景以空索。
常运用象征和比的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外物之中,是以外在形象来表作者生命的真理的感悟。
常型及解技巧:一、句子含的解答:(如2010年第8)的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或短用了比、比、借代、象征等表方法。
答,把它所指的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如2004年第10,2009年第7,2010年第7)( 1)它本身的作用;( 2)合句子境。
1.比、人:生形象;答格式:生形象地写出了+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加气、一气呵成等;答格式:了+象+特性3.:引起者注意和思考;答格式:引起者+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加气等;4.比:了⋯⋯突出了⋯⋯5.反复:了⋯⋯加气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007 年第 9 )1、内容上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
2、构上: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文章或段落内容的归纳综合(2004 年第 14 题, 2007 年第 11 题, 2006 年第 8 题)不要漏掉文中的信息,提炼自然段的段意五、有关表现手法的是赏析(2009 年第 12 题)运用的方法 +具体内容 +作者情感常用的方法: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六、写景技巧:( 2009 年第 10 题)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解题思路和关键:一、读文本初读,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圈画关键词或句子,做到心中清楚:1)每节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把握主要内容);2)为什么要写作本文(把握中心主旨);3)怎样来写作本文的?(找线索、理清文章结构)二、找规律就写景状物类散文来说,景因情生,景随情变,情景关系十分紧密。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8926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b.png)
突破散文阅读的方法与训练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的试题中,都少不了对散文阅读的考查。
而这个类文章和试题也恰恰成了学生答题路上的“拦路虎”,因而使分数偏低,不够理想。
甚至在平日的学习中。
有的学生还达到了“谈散文色变”的水准。
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们普遍认为。
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缺少方法。
不知道答题的规律,甚至不知道答题方法是什么。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关键是要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去答题。
这样就避免了失误。
分数也就自然会提高了。
学生也就不会为此而苦恼了。
下面就散文阅读、答题方法以及考点分析等方面略作指导。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能够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择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择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
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总结(讲课)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总结(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90dc4918cc7931b765ce15ab.png)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文——读懂题——审清答——有针对、有程式一、行文思路类【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结构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4大考点5例题详解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4大考点5例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9769d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b.png)
4大考点+5例题详解★知识划重点★一、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散文所表达的内容总是会按照特定的顺序展开,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可采用以下技巧:1.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2.划分层次,概括要点。
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
二、分析文章标题、首段、中间段、结尾段的作用散文标题的作用: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
局部段落的作用:散文作品中总会有一些特殊段落,这主要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如开头段和结尾段,或是叙述中的插入段。
从高考命题来看,常会就这些特殊段落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设题。
开头段的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结尾段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补充说明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完整版)散文作用题一般的答题角度和模式.doc
![(完整版)散文作用题一般的答题角度和模式.doc](https://img.taocdn.com/s3/m/0787a372ed630b1c59eeb5c9.png)
散文考点——作用题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并络活运用作用题一般答题角度和模式学习内容:①内容主题类:内容角度就是要考内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奠定等方面的作用。
主角度可考主有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内容答格式:是了写什么或了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抒了作者⋯⋯感情,造了什么氛,奠定了某种感情基。
②结构类:(配套练习 1《耽在磁器口的光阴》)结构上,不同位置、类型的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往往不同。
(1)开句段的作用:配套练习2《木的激情》4《庄子的翅膀》① 点明,开山。
② 引起下文。
有一些文章开不直接点,但能引起下文。
或,人深省,引者趣;或埋下伏笔,暗示下文呼;或置索,暗示下文通;或置念,暗示下文解;或运用特殊言,以照尾。
③ 奠定基。
有的文章开就展思想深沉或情感的特点,比如感,抒烈感情,全文奠定感情基。
④ 正反。
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但开不直接写些内容,而先去写人、的事或个道理,就从正面或反面要写的人、事、理作烘托、陪。
种方法叫做。
无是正面是反面,其作用都是者厚的趣。
反面又叫比。
(2)中句段的作用:(配套练习 1《耽在磁器口的光阴》)承上启下的渡作用;前后呼作用,或照开,或照尾;(折 )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折 );也有 (引起 )下文的作用。
(3) 尾句段的作用:(配套练习1《耽在磁器口的光阴》)① 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是全文,点明旨,深化中心,呼开,或兼而有之。
② 尾句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人深思。
③ 尾句段也有暗示主或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另外,注意:(1)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相映、正反照、烘托、分印关系;全文中心起化、突出作用;在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
配套练习《 3 背水的日子》 5《高处的灿烂》 6《木格花窗的眺望》(2)反复出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 (主旨 )、化感情等作用;在构上,有交代索、前后呼等作用。
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化或一唱三之效。
散文阅读把握主旨题型满分答题技巧 (教师版)
![散文阅读把握主旨题型满分答题技巧 (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07f467f7ec4afe04a1dfea.png)
第六讲高考散文阅读“归纳要点,把握主旨”题型满分答题技巧一、考点解析归纳要点、把握主旨的考察一般包含两点,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二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
二、常见题型①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②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并具体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主旨的。
③文章表现了什么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三、解题思路内容概括:划分全文或某一段落的层次,提取关键词语,整合文字答案。
主旨概括: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揭示了……主题。
【迷津点拨】1、归纳要点(1) 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
(尽量使用原文词语)(2) 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要点不能遗漏)(3) 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做好层次分析与层意归纳)2、概括主旨(1)能力体现对局部的段意的概括,关键是弄清句子间的关系、段落之间的照应,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1)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读题目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也往往与中心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切入点。
②析首尾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内容,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往往抒情议论)进行重点品悟。
③析议论抒情句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的主旨。
④联系背景有不少文章,只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就可能深切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因此,阅读者除了对作者和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还要抓好文后的注释或说明性的文字。
⑤不同类型不同的主旨写人记叙类散文主要对人物做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被评价事件的价值、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对人生的感悟和认识。
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描写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晤,富于理趣。
(完整版)散文(写景咏物类)阅读命题角度与解题技巧(教师版)
![(完整版)散文(写景咏物类)阅读命题角度与解题技巧(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1c3372c8d376eeaeaa31bc.png)
散文(写景咏物类)阅读命题角度与解题技巧(教师版)——以散文《紫藤萝瀑布》与《岳桦》为例学习目标:1.熟读《紫藤萝瀑布》,学会赏析写景写物类散文,把握文体特点。
2.结合《岳桦》练习,了解写景写物类散文的命题角度。
3.完成《听雨》练习,掌握写景写物类散文的答题技巧。
一、经典例文赏析:《紫藤萝瀑布》写景写物类抒情散文特点总结与高考考点分析1.结构思路方面高考选取的文章大多结构清晰、浑然一体,能让考生迅速把握文意。
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连接性词语和标志性词语,这样就能迅速把握文意;考试时,可能让你分析开头结尾的妙处、过渡段落的作用等等。
练习:勾画出《紫藤萝瀑布》中体现思路的句子,分析其妙处。
2.内容主旨方面这类类散文或绘景,或写物,题材广阔,常常因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能从寻常景观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
阅读时,要了解作者“描绘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描写了什么物,表达了怎样的情志?”以本文为例,作者托物言志,从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写到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认识。
紫藤萝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虽也遇到过不幸,但终于燃起生命之火。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经历过文革的“我”也加快前行的脚步,使生命之花再次盛开。
考试时,可能要求你探究主旨(如“边读边思”中的第7题),要注意文章题目和抒情议论的段落(常在文末),有时候,文末小注也要注意。
还可能问你对作者观点的看法,要结合文章回答,表明态度,举例说明。
3.表达技巧方面这类散文语言生动形象,深刻含蓄,作者善于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
考试时,对生动形象的语句,会让你品味其所用技巧与表达效果,这就要你熟悉表现手法与修辞方法的作用,学会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作用。
对深刻含蓄的语句,可能会让你分析重点词语、句子内涵或情感,这就要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中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主旨来理解把握。
散文阅读答题要点及技巧
![散文阅读答题要点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4f23164b90d6c85ed3ac63c.png)
散文阅读答题要点及技巧(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能够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择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择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
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三)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能够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9c81bb259eef8c75ebfb35c.png)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常识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二、解题方法1、研读题干(题目),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得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3、准确表达。
(1)摘关键词(2)摘关键句(3)自己得话概括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三、如何解读散文得主旨(考点剖析一)方法: 1、瞧标题2、瞧注释3、瞧过度句(段)4、瞧开头结尾句5、瞧抒情议论句6、瞧反复出现句(段)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得异同.)领会为什么写得题型(领会作者得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得情、理+作者技法)四、写景状物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就是为了写人,就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得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得写作上,作者常常就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
就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得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得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得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得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得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得作用(考点剖析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得出发点4、概括文章中得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饰得,要还原它得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得作用(考点剖析四)1、分析段落得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2、分析段落得作用:内容上得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得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六、句子或段在文中得作用(考点剖析五)分析语句或段得作用:一般应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去分析.1、答内容上得作用(有两点.):应从句子或段落表达得句意或段意+与主题得关系上分析考虑。
初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套路及答题示例
![初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套路及答题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a6993333687e21ae45a95b.png)
初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一)、散文常识概念: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要素:1、景、物:景物的特点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3、意:文章的主旨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写景状物散文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1)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
(2)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
(3)描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致。
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1)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2)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3)按空间顺序写。
(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写。
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一分结构。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三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状物的文章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和“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如《长城》一文就是“状静物文”,它介绍了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燕子》一文是“状动物文”,介绍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停歇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是“状植物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写景散文阅读技巧】散文阅读答题的技巧
![【写景散文阅读技巧】散文阅读答题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892023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45.png)
【写景散文阅读技巧】散文阅读答题的技巧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散文阅读答题方法1.明确全文主旨。
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
另外还要注意题目、文中议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
2.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问的是什么)3.注意研究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4.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从哪儿答)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
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6.缩小范围,仔细取舍,做出答案。
(怎样答)根据对应句中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炼概括答案。
可采用自组语言表述法(问作用好处的题)、摘取语句组合法、合并同类法、取主去次法、去偏取正法、抽象法、抓中心句法(指出原因、概括特性要点的题)等。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很多人能根据题干要求,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筛选出来。
散文阅读答题方法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p(一)、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例1:2022年资阳市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二)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4.反问:加强语气5.反复:强调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b99a1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5.png)
令狐采学创作令狐采学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 1 )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 ) ( 2 )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 ) ( 3 )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 ) ( 4 )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令狐采学创作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a5553e8cc7931b764ce1520.png)
2.把握两类物象的不同作用 主要物象 ①内容上,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②艺术构思上,多为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贯穿
在一起。 次要物象 ①构造形式上,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行
考点: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答题模板: •1.确认本文〔段、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2.根据表达技巧的作用,紧扣内容、文句作答。在分 •析作用时,一定要把它自身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结 合起来分析。 •运用了……表达技巧,表达了……内容,到达了……效 果。
语言艺术表现力, 具有绘画美。②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
乐美。③叠字可
二、句式之美〔音韵之美〕 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 联词语的
句子,等等。 长短句的交织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 短语〕,
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句式参差, 错落有致,
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三、修辞之美
理解句意时,一般需要在理解主旨的根底上,借助 “表层义〞, 联络语境,获取关键信息。
3.修辞句——复本来意 首先,确定修辞手法,把握特点。如比喻的相似性,反语的讽
刺性、借代的相关性,比较的形象性。 其次,将句子复原,即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复原成没有使
用修辞手法意思明白的句子。
4.主旨情感句——立足全文 联络句子所处的语境,根据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对作者情感、
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 完好而绵 长关联性运用完好准确。 诙谐:语言轻松幽默,多夸大、反语、比喻、有兴趣。
考点: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
一、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 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①挑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内容的根据,要根据人物自身
的言行分析。 ②挑选分析文中对人物某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这些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 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 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 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 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 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 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
散文名篇
边读边思
紫藤萝瀑布(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 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 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 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 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 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 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 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 闹! ④ “ 我在开花! ” 它们在笑。 ⑤ “ 我在开花! ” 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 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
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
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
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 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 模模糊糊的虚影, 如一张
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③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
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10)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
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
二、经典考题分析:《岳桦》( 20XX年全国 II 卷)
图 1:岳桦迎风
图 2 :白桦知秋
பைடு நூலகம்
《岳桦》
①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
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②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
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
作用, 二要注意与上下文的结构作用,三要注意对思想主题的作用。内容上,对为表达某种
意思或情感;结构上,多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等;艺术手法上,多为突出描写主体、
突出主题、增强表现力等。 【高考备忘】
散文结构思路方面常用技巧有: 开门见山、 首尾呼应、 卒章显志、 伏笔照应、 层层深入、 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等。
⑤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⑥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 们却无法以“林”这个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匍匐,象一些藏在掩 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 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不可的话,或许叫做“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 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怎样的使命? ⑦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 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 就算当初它们生命的基因都来自于同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 种籽。 ⑧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 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 运的富家子弟, 如万人追捧的明星。 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 放眼身前身后的路, 是道 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⑨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 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 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10)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 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 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 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 命运伸出了它无形
④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 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 那些树, 纷纷沿着山体将身躯匍匐下去, 并在斜上 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 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4) “我只是……心上缓缓流过”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过渡,由对紫藤萝的描写转为抒情。
(5) 文章描述的紫藤萝有哪些特 点?
茂盛繁密,充满生命活力
(6) 文章开头说 “我不由得停住了 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 脚步” ,各有什么含义 ?其作用是 什么 ?
“停住了脚步” 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 所吸引。 “加快了脚步” 是被紫藤萝的 生命活力所感染。 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 念,后者的作用是深化了主题, 照应开
联系上下文中的解说句, 结合段意和主旨来理解把握。 有时还要联系时代背景、 创作意图以
及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来领悟句子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 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或事、 述说或阐 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散文的表现手法,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
练习:试从本文中找几个句子表达形象、寓意深刻的句子加以赏析。
写景写物类抒情散文特点总结与高考考点分析
1. 结构思路方面 高考选取的文章大多结构清晰、 浑然一体,能让考生迅速把握文意。阅读时,要注意文 章的开头和结尾、 过渡和照应、 连接性词语和标志性词语, 这样就能迅速把握文意; 考试时, 可能让你分析开头结尾的妙处、过渡段落的作用等等。
练习:勾画出《紫藤萝瀑布》中体现思路的句子,分析其妙处。
3. 表达技巧方面
这类散文语言 生动形象 ,深刻含蓄 ,作者善于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
辞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
考试时, 对生动形象的语句, 会让你品味其所用技巧与表达效果, 这就要你熟悉表现手
法与修辞方法的作用,学会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作用。
对深刻含蓄的语句,可能会让你分析重点词语、句子内涵或情感,这就要要结合语境、
(1) 开头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开篇简洁,单独成段,吸引读者注意; 为下文描写紫藤萝打下基础; 与结尾呼 应。
(2) 第② - ⑥段从哪些角度具体描 写紫藤萝?采用了哪些修辞手 法?
绘色绘形、 整体局部、 形神兼备。 比喻、 拟人。
(3)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 个角度赏析画框语句的妙处。
这句话用比喻修辞手法。 把藤萝花比作 帆和笑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花的 生命活力,活现了花儿的灵气与神韵, 洋溢着作者对紫藤萝的赞美与喜爱。 (指出手法;具体分析;说明效果)
散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构思的线索, 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解析】这类题目的答题模式为“指出手法、具体分析、说明效果”。
3. 第 3自然段:“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它在整篇 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写长白山的其他景物转向了对岳桦的描写。
【解析】 回答某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一类题目, 要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一要注意本身的内容
(11)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 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 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 这个高度一样, 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 因为从白桦到岳桦, 作为一种树已 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 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 而今, 与山中的那 些树相比, 岳桦更像一场风; 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相比, 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种抽象 的精神。(有删节)
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 似从前 .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 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暴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 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 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 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 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答案】 不可以 (1 分)。第二段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 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 1 分),
通过对比突出对岳桦的深刻印象,为文章主旨服务(
1分)。
2.文章主要描写岳桦,为什么 7、 8两段却写到了白桦?
【答案】这是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比较白桦和岳桦生长位置、
外表形态的不同之处,突出表
现了岳桦倔强壮烈的品性。
起生命之火。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经历过文革的
“我”也加快前行的脚步,使生命之花再次盛开。
考试时,可能要求你探究主旨(如“边读边思”中的第
7 题),要注意文章题目和抒情
议论的段落(常在文末),有时候,文末小注也要注意。还可能问你对作者观点的看法,要
结合文章回答,表明态度,举例说明。
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7) 联系时代背景与作者际遇, 谈 谈“紫藤萝瀑布”带给作者哪些 感受和联想。
①紫藤萝鲜活的生命使人获得了精神 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带走了心中关于生 与死、 手足情的焦虑与悲痛; ②紫藤萝 的命运沉浮正是十几年来作者家庭乃 至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 ;③个人、 家庭、 国家等都像紫藤萝一样, 有着不幸的过 去,但阻挡不住生命长河的前进。 ④遭 遇不幸时, 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 信念 ;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 ,乐观面对 新生活。 ⑤只有每朵花尽情开放, 才能 汇成花的瀑布;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 为,才能创造民族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