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有企业管理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浅析
2010210267 吴娟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1)
二、国有资产管理范围与机构 (1)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2)
四、国有资产运营监管 (3)
五、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 (4)
六、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完善 (5)
七、结论 (6)
参考文献 (6)
摘要:我国2003年成立国资委,对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进行专门管理,也于2008年底推出《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国资委各级机构的出资人身份,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评价和任命,国资委享有国有资产权益、有权参与国有资产决策。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监督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从而也不能彻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唯有通过明确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和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制约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局面,也能促使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承担应有的经济社会责任。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一、引言
国有资产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市场化,但是这个过程中频发的国有资产流失引起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经三个改革阶段,我国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机构—国资委,对国有资产进行专门管理,国资委的出现没有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彻底消失,根据理论界的主要分歧,可以得出,国资委的具体职能有互相排斥的一面,体现在国资委代替政府管理国有资产,一方面没有机构可以管理国资委,自能依靠国资委自我管理,这个缺乏内部激励和制约的机制降低了国资委决策的合理性。
此外国有资产管理很大程度上监督的机制没有完全设立起来,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仅仅停留在经济效益上,对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没有适当的区分,管理目标不合理导致管理效率偏低,缺乏市场化的公开透明监管机制,于是国有资产损失时常发生在企业合并、改制、上市过程中。
我国2009年5月实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结构,但是针对具体管理问题还缺乏详细解释,立法的约束面偏窄,只是提出国有资产管理框架,还是没能从实际层面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具体实施问题。
二、国有资产管理范围与机构
本文所讨论的国有资产属于狭义的国有资产,即增值型或经营性的国有财产,而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指依法归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既包括增值型或经营性国有财产,又包括非增值型或非经营性国有财产。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着重扩大自主经营权和利改税的初期、着重1.黄速建,金书娟.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3 0年[J].经济管理, 2009, (01)
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探索阶段、着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阶段。现阶段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目标是进一步搞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我国2003年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委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特设机构,其监管范围为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这样使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更加专门化、专业化和统一化,使政府监管能力在体制上更具合理性。国资委设立之前,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行使,产生了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现象。2
十六大报告明确国资委的定位是履行出资人职责,拥有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结合的职能,履行对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监管职能。国资委统率所有经营性国企,在产权归属上或产权管理上有中央与地方之分,但其基本职责是受托充当国企的“出资人”,负责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战略性、结构性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和按经营性原则经营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来看,国资委在依法监管国有资产时,将相应的权能整合划一,对具体的组织原则和职能界限作了进一步明确。一方面强调国资委要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另一方面要求其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省、市(地)两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监管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也要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3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我国管理国有资产的目标设定和执行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误区:(一) 对于不同种类和
行业的国有资产没有区别对待,全部使用统一标准即管理效益,忽视特定国有资产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差异,采用相同法则判断不同的资产绩效,评价缺乏可信度。例如国防、环保等领域的国有资产的效益并不是传统经济效益,还有存在无法量化的社会效益,盈利不是该类资产的经营目的。(二) 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资产管理角色界定不清楚,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政府代表全体人民管理国有资产,同时政府又是社会的管理者,一方面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要实现资产运营的高效率,一方面政府制定政策影响经济的运行效率。因此,政府对自身作用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有资产目标的完成,如果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管理所有企业的运行,同时又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与其他企业竞争,会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出现,有寻租等腐败现象,另外也会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而产生的资源浪费,最终
2.邓宇.政府监管国有资产能力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 2007年
3马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 2005年
国有资产也不能实现目标效益。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资产,粗略的来说有两类:盈利性和非营利性,前者可以以衡量企业经济效益优劣为标准设定资产的经营目标,优化资产结构使其达到最大利润率,而后者-非盈利国有资产,主要应该设立社会职能指标体系,对国有资产实际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它所创造的社会效益进行合理评价,实际的利润和回报只是次要指标,通常来讲例如国防类的国有资产很难达到盈利,也不应达到盈利,因为只能按照实际支出测算,很多探索和尝试的成本都很高,经济回报非常少,因此利润几乎不能作为评判依据。4
对于第二个问题,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分离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管理者这两个角色,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者不应该放在同一部门,虽然有管理者提出来寻找第三方来管理国有资产,政府只负责公共管理,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个人认为寻找第三方的可能性很小,况且很多国有资产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不应该脱离政府的管控而交给第三方管理。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主体仍然应该是国家政府,只是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要做修改。我认为可以将国资委中政策管理的部门分离出去,合并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国资委只需负责按照政策对国有企业出资以及国有资产的管理,除此之外再设立一个监管机构,监督国资委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出资是否得当,保证国资委和其管理的企业遵循国家法律经营,并且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国有资产管理的总目标, 应该为: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这个运行效率并非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国有资产发挥自身职能方面的效率,通过有效地配置资源,完成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这样的国有资产管理目标也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 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四、国有资产运营监管
国有资产的运营监管越来与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密切的联系,虽然很多学者认为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原因是产权不明,于是有的政府部门也无法为国有资产损失负责。但是本文主要从其他监管措施,而不是制度设置本身角度,分析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管。
可以分为三部分看待这一问题:一是企业内部自身的运营监管;而是国资委对企业国有4.袁一方,周山清.公共财政与非金融性国有资产管理[J].财经科学, 2009,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