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总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区范围:包括泉州市辖区、晋江市域、石狮市域、惠安县域以及南安市的12
个乡镇和街道(溪美、柳城、美林、省新、洪濑、洪梅、康美、丰州、霞美、官桥、水头、石井),总面积约2980平方公里。
总体发展目标: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培育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创业中心、文化中心、旅游名城和宜居城市。
总体发展战略:发挥泉州在对台交流中的“五缘”优势,以差异化发展为战略核心,突出产业的龙头作用、港口的支持作用、城市的载体作用和文化的纽带作用,以“多轮驱动”全面提升泉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撑带动作用。
经济发展目标: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00亿元,保持12%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保持12%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0亿元,保持8%的增长速度。
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城市职能:一、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整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台商投资区。
二、构建对台交往平台和区域通道,建设全国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和专业技术服务、研发中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商贸、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预测到2030年,泉州中心城区常住城镇人口规模约为28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138.4万人,流动人口约141.6万人;泉州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约为99.7平方米,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79平方公里。
市域城镇结构将形成“一湾两翼多支点”
环泉州湾的泉州中心城区、晋江中心城区和石狮中心城区将整合为未来的市域中心城市
强化中心城市
规划提出,在市域生态保护上,要构建“三纵三横”的市域生态格局。“三纵”即山地生态、城市生态、海洋生态。山地生态重点保护自然山体、河流和水库,城
市生态突出控制生态斑块与通廊,海洋生态强调湾区和岸线的保育。“三横”即在城市组团间由河流、山体、海湾等形成山—海联系的生态绿楔,包括市域南部的小盈岭生态绿带,市域中部的晋江—西溪生态绿带,市域北部的文笔山—清源山—东溪生态绿带。
城市发展的战略是:强化中心城市,构建都市区,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的总体策略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为前提,充分利用市场对经济要素的配置作用,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高泉州的综合实力和对外竞争力,实现健康城镇化。
形成四层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规划提出要构建“一湾、两翼、多支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湾”即环泉州湾核心区(主要包括泉州中心城区、晋江中心城区和石狮中心城区);“两翼”即北翼湄洲湾南岸地区(主要包括泉港和惠安),南翼环围头湾地区(主要包括安海水头组合);“多支点”是指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
要形成“市域中心城市—二级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中心城市即环湾核心区,为市域中心城市,重点整合环泉州湾的泉州中心城区、晋江中心城区和石狮中心城区。二级中心城市有7个,分别是:南安、惠安、泉港、安溪、永春、德化、安海水头(组合)。中心镇有17个,分别是:安溪的湖头镇、蓬莱镇和长坑镇,永春的蓬壶镇、坑仔口镇和湖洋镇,德化的上涌镇和水口镇,南安的诗山镇、仑苍镇、梅山镇、官桥镇和洪濑镇,晋江的金井镇和深沪镇,石狮的永宁镇,惠安的东岭镇。其他建制镇为一般镇,包含沿海地区呈现连绵发展格局的城镇地区和内陆地区传统意义上的一般镇。
优南强北谋求均衡发展
泉州东北部将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空间
在《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在规划区内要形成“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
通厦联湄融入区域
在空间发展战略上,建设区域强中心,促进城市更大程度融入区域:
强化通道:通厦联湄,疏通区域通道,促进城市更大程度融入区域,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态势。联系厦门,作为泉州对接国际的重要途径;联系莆田,推动湄洲湾在东南沿海的崛起。
构建核心:整合泉州湾,建设区域强中心。提升泉州湾核心区的区域地位,构建面向区域、高水准的城市服务平台,落实“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优化分区:优南强北,谋求均衡发展。促进泉州东北部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空间,逐步形成南北分工的产业格局,并分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引导。
控制滨海:着眼未来,预留战略性土地资源,有效控制目前泉州沿海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联合培育面向区域的服务大平台
在规划区内要形成“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湾:整合强化的核心。以泉州、晋江和石狮三大中心城区为主体,发展定位为城市职能培育的主要地区,提升区域地位的战略核心。依托环泉州湾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发挥泉州、晋江和石狮的发展基础和特色,联合培育面向区域的服务大平台。
两翼:面向区域的支点。
北翼:环湄洲湾南岸地区的构成主体为惠安和泉港;形成区域性石化产业、原料产业基地。作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未来对接湄洲湾的战略前沿地区。
南翼:环围头湾地区的构成主体以安海、水头为中心,整合石井和晋江南部等周边城镇,是泉州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筑泉厦、泉台合作平台的战略前沿地区。
三带:支撑带动的纽带。
战略提升带:依托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等,连接主要集中建设的组团,作为培育区域服务职能的空间载体。
战略预留带:形成居住、旅游功能发展带,同时作为城市远景拓展的主要空间。
战略辐射带:利用泉三高速公路和其他快速路等,形成面向内陆山区的辐射带动发展带。未来进一步发挥对西部山区,乃至内陆省、市、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展三大次区域
在功能组团布局上,构建环泉州湾组合城区,发展南部、北部、西部次区域:
●构建一个组合型中心区:
环泉州湾组合城区:其战略重点是利用转型契机,建设泉州湾高端职能环;空间模式为圈层拓展,轴向辐射。通过横向联系的圈层式服务设施布局,进一步强化公共职能的整合与集聚;通过纵向的拓展轴线组织,发挥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发展三大门户型次区域:
南部门户-安海水头组合:是环围头湾地区的增长极核和区域门户,向南对接和联系厦门、珠三角,并为将来对接台湾预留充分的战略用地。
北部门户-惠安和泉港:是环湄洲湾南岸地区的增长极核,形成生活生产一体化的城市组团,向北对接联系莆田、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
西部门户-南安城区:成为向西辐射和带动内陆地区的重要门户。
东进南下北优西控
未来城市用地主要向东向南发展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泉州中心城区要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划分了禁止建设区域、限制建设区域、适宜建设区域和已建区。其用地发展方向为:“东进、南下、北优、西控”,城市用地主要向东、向南发展,优化北部功能,适度向西发展
空间布局结构:
“一湾四区多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