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畜牧业经济形式、产业化与现代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利用当地资源和开发特色产品入手, 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 业群、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 产品,走产业化之路。
5.科技推动型
发挥技术优势,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服务, 推动畜牧业生产、加工配套发展,开拓新的 市场领域。
6.中介组织带动型
中介组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以及各种 技术协会、销售协会等。这类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 信息、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优势,不仅为农 民的产、供、销提供各种服务,而且也为加工、销 售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协会还反映生产者的呼声, 保护农民的利益。目前,专业技术协会类型较普遍, 如有养猪协会、养鸡协会、养羊协会、养蜂协会等。
第二,通过产业化建立畜牧业内部的利益补偿机制,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解决畜牧业比较利益低的根本出路,在于走专业化规模经营 和加工增值的自我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推进产业化,产、 加、销直接连结和在不打破家庭经营的情况下,扩大了区域 规模,既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发挥了规模效益,相应 降低了畜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又通过加工进一步增值。更为 关键的是一体化经营形式,通过合同或契约(也有的是股份 制),将农牧民与其它参与主体结成了较稳定的“利益均沾、 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即加工、流通企业可通过提价让 利,生产贷款贴息、生产资料赊销,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 保护价收购等措施,将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等实现的多次 增值向农牧民部分返还,使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做到利益互 补,缓解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扩大、畜产品生产比较利益下降 以及增产不增收等矛盾,最终使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基本的 动力源泉。
2.市场牵动型
以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拓 宽商品流通渠道,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 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3.企业集团型
以畜产品生产为基地,以加工、销售企 业为主体,以综合技术服务为保障,把生产、 加工、销售、科研和生产资料供应等环节纳 入统一经营体内,成为比较紧密的企业集团。
4.主导产业带动型
首先,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 市场的矛盾。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牧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生 产与市场的连接问题,由于产销脱节所引起的生产 反覆大起大落严重影响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畜 牧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 万户,使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 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可以有效地将分散 的个体生产与市场联结起来,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 场的矛盾,加速了畜牧业的商品化、市场化进程。
第四,产业化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 组合,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畜牧产业化以建立高效畜牧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 展畜产品的深度加工部门,还可延伸到储藏、运销 等环节,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 移,形成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很强的吸纳能力,缓 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同时畜牧产业化还可 促使农村乡镇加工企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总体水 平的提高,形成畜产品生产的规模优势。畜产品附 加值的不断增加,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积累, 推动着农村小城镇的形成,缩短实现农村城市化和 城乡一体的进程。
三、畜牧产业组织类型和组织方式
就全国整个农业内部比较而言,畜牧产 业化起步较早,基础较好,许多地方积累了 一些经验。目前国内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主 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带动型
以实力较强的企业为“龙头”与畜产品生产基 地和农户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体化生产体系。 其主要的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契约式,签约双方 规定责权利。企业对基地和农户具有明确的扶持政 策,提供全过程服务,设立产品最低保护价,并保 证优先收购。农户按合同规定定时、定量向企业交 售优质畜产品由“龙头”企业加工,出售制成品。 这种形式目前在外向型创汇畜牧业中较为流行,各 地都有比较普遍的发展。
6.搞好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搞好畜牧产业化离不开社会服务,首先 是科技服务,还有信息、交通、运输、仓储 等服务。要坚持把实施产业化与社会化服务 体系建设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起 来,全方位服务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
7.排除体制障碍,转换政府职能
产业化涉及方方面面,牵动环节也多,必须坚 持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因地制宜多种 形式发展。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政府 应适当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推动产 业化健康发展。对产业化经营系统自身不能解决的 问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协作配合,排除障碍。同 时要求各级政府逐步转换职能,由单纯管理型变为 管理服务型,切忌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瞎指挥、 乱干涉和硬捏合
第二节 畜牧业产业化
1.主要内容
①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和作用 ②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③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理念机器经营方式 ④组建畜牧业产业化的方法
一、畜牧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 与特征
畜牧产业化是畜牧产业一体化简称。所谓 畜牧产业一体化是指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 的诸环节,即产前、产中、产后,结为一个 完整的产业系统。其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 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合作制等中介组织为 纽带,对一个区的畜牧主导产业实行饲料养 殖加工、产供销、牧工商、牧科教紧密结合 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体制。
畜牧产业化的核心
畜牧产业化的核心是形成畜产品生产与经营
一体化的体系。共同利益是实现一体化的基 础,也是发展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所以,一 体化中各参与主体是否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是衡量某种经营是否实现了产业化的基本条 件
畜牧产业化的表现
从实践角度看,畜牧产业化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 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综合特征。产业一 体化是动态的,具有不断发展演进的性质,按联结和发育程 度看,目前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三种类型。一是“松散 型”——“龙头”凭其传统信誉和为农牧户提供各种服务, 联结基地和农户,主要是市场买卖关系,没有其他约束关系, 该种类型可谓产业化雏型,有希望向一体化过渡,实质没有 形成一体化经营;二是半“紧密型”——龙头企业与农牧户 或基地有契约关系,但不够稳定,属过渡类型;三是“紧密 型”——龙头企业与农牧户或基地有较稳定的合同(契约) 关系或股份合作关系、股份制关系等约束方式,进行一体化 经营。可以认为,紧密型从内涵上属真正意义的一体化经营, 而且有同产权关系,属于高级密型的产业一体化。
畜牧业产业化
蔡泽川
第一章 畜牧业经济形式、产业化与 现代化
1.畜牧业中的经济形式;
2.畜牧业产业化; 3.畜牧业现代化。
第一节 畜牧业中的经济形式
1.主要内容
①国有经济形式 ②集体经济形式 ③个体和私营经济 ④合作经济形式 ⑤联合经济形式 ⑥中外合资经营形式
第三,产业化有利于促进生产的适度规模和提高专业 化、集约经营水平,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当前我国畜牧业主要由分散的农民进行小规模经营, 这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最大障碍,经过多年探索 总未能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在专业化生产体系中, 加工企业或畜产品直销部门,为了获得批量、均衡、 稳定和高质量的货源,必须推动生产基地的规模化 生产,而农户借助龙头企业的配套服务,尽可能扩 大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这两方面的结合,促 使生产规模适度。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 力,又必然要增加投资,使用现代的技术装备,并 形成一种新型的现代科技成果推广运用体系,这样 产业化经营就在小规模农牧户基础上实现了畜牧业 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 畜牧业的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畜牧业现代 化的发展道路。
4.抓好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依托。 只有生产形成一定的规模,方有利于资金投放和技 术指导,亦有利于给龙头企业和市场提供质高、量 大且稳定的货源。所以,要重视建设覆盖面大,辐 射力强的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上要注 意做到“一稳”、“六化”,即在稳定家庭经营的 基础上,做到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 化、服务系列化、产销合同化、保护法制化。
第五,产业化有利于促进管理体制的 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种,需要一套与市场经济和产 业化组织形式配套联动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新机制, 这既是产业化的效应,也是产业化本身的要求。传 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宏观管理体制是部门“条 条”、“块块”分割管理体制,妨碍市场经济的发 展,是产业一体化体制的障碍。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将促进旧体制的改革,使其朝供产销一体化管理方 向发展。同时也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即由过去行 政干预为主,逐步转向政策、法规等间接调控手段 为主的轨道上来。
二、畜牧业产业化的作用
发展畜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这是因为畜牧产业化是 解决目前畜牧业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是保 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畜牧业现代化的发 展道路。 首先,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面对 千变万化的市场,农牧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生产与市场的连 接问题,由于产销脱节所引起的生产反覆大起大落严重影响 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畜牧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国内外市 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使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 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 个体生产与市场联结起来,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加速了畜牧业的商品化、市场化进程。
2.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
确立和培育主导产业是实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的战略基础。确定主导产业,就是要根据地方资源 优势选择市场容量大、效益好的畜产品作为开发重 点,从而将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选择和培育 主导产业的有效途径:一是进一步巩固提高原有传 统产业,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竞争能力。二是 着眼发展新技术支柱产业,对那些既有资源优势, 又有经济、技术优势的项目应加快发展。三是注意 名特珍稀畜产品开发,立足创特色。 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要在对资源和市场全国调 查的基础上进行规划,避免趋同和盲目上马。
3.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担负着“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 外市场”的重要角色,既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信 息、科研、服务中心。所以,龙头企业必须具有开 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全程服务的综合能力,是 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 和成效。要按照“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 (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 (新技术、新产品)、多(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 形式)的原则,精心培育龙头企业,并促进其发展 壮大。在培育龙头企业中,要重视发挥现有大型畜 产品或饲料加工企业,尤其是外向型创汇企业和乡 镇企业的重要作用。
Fra Baidu bibliotek
商品畜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可 以说“市场”是产业化的“总龙头”,背离了市场,龙身抬 不起,龙尾舞不动,必须把培育和建设市场置于推进畜牧业 产业化的首位。 现在国内外畜产品交易中,买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 场需求瞬息万变,除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以指导生产 经营外,还须建立市场体系,开拓国际市场。除了健全本地 市场体系外,还必须以产销合同等方式与大中城市建立供销 关系,在沿海、沿边口岸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设立窗口,通过 开展补偿贸易、契约供销和期货贸易等多种形式,形成生产 和销售相连接,内地与外地相沟通,国内与国际相接轨的大 流通格局,使产品能有稳定的销路。
5.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
能否正确处理好产业化经营组织各环节、各方 面的利益、关系,是产业化经营组织生存和发展的 关键。实践证明,唯有运用市场规律,建立利益均 沾、风险共担的新机制,方能为产业化的发展提供 重要保证和创造内在动力。各地在这方面已创造了 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 善。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按照互 助合作原则运作,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 在机制上解决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矛盾。龙头 企业只有与农户真正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方能更具 有活力、凝聚力和发展动力。对这样的龙头企业应 大力鼓励、扶持发展。
四、推进畜牧产业化必须抓好的几个环节
推进畜牧产业化,是至关国家改革、发 展、稳定的大事,是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的 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举措。更与牧业主管 部门,每一个畜牧企业、事业单位有着直接 的、密切的关系。根据各地实践经验,推行 畜牧产业化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积极开拓市场,加速市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