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实习报告.docx

育种学实习报告.docx
育种学实习报告.docx

2013—— 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

育种学实习报告

草莓组培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通过对草莓茎尖分生组织的培养,使之在不同的培养基诱导下分别分化出根

和芽,了解并掌握草莓的无土栽培快繁技术。

2实习时间

2014年 6月

3实习地点

农学院院楼

4实验背景

草莓属蔷薇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时间上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浆果类水果生产中仅次于葡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品,除可以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果酱、果酒和饮料等制品,且具有非常高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在目前的育

苗繁殖中,传统的匍匐茎无性繁殖方法因其病毒感染严重、品种退化、繁殖系数姓名:陈鑫儿

学号:

班级:2011级农贸 2班

指导教师:张林老师__

日期:2014年 6 月

低、速度慢,产量低,已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采用组织培

养不但可以实现快繁,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还对一些繁殖系较低、杂合的材料有性繁殖易分离,或从杂合的遗传群体中筛选能保持其优良遗传性的植株,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目前草莓进行组培苗的脱毒生产,既可防止病害传播,又符合国际上植物检疫标准要求,扩大产品的流通,同时还保证了幼苗繁殖对气候条

件的要求,缓和了淡旺季产品供需矛盾。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的迅速发展从 20 世纪 60 年代就已经开始,并随着生长、分化规律性探索逐步

深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利用分生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草莓无病毒苗的技术已普遍受到重视。

世界上一些草莓主产国,如意大利,通过草莓组织培养苗工厂化生产的途径,快

速繁育优良种苗,同时进行品种复壮工作,为草莓生产提供了大量新品种和无毒

化种苗,加快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和老品种的复壮,我国利用草莓茎尖培养无病毒

种苗的研究工作也获得了成功,并已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4实习内容

快速繁殖草莓秧苗比其他方法有许多优点:采用无毒材料培养的秧苗无病毒,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可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繁殖快, 1 年内一个分

生组织可产生几千甚至数万株优质组培苗,对新品种的推广有利,解决了新品种

材料少、在生产中推广速度慢的问题。快速繁殖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进

行。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可工厂化育苗,根据生产需要为生产提供种苗。

4.1 草莓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法是培养草莓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出幼芽,然后通过腋芽的增殖迅速扩大繁殖,幼株经驯化培育后,移栽到草莓园中使用。即将草莓植株置于含有

多种营养元素的水溶液或营养液中加基质中栽培,并成熟结果的栽培方法。

4.1.1增殖培养

草莓的增殖培养为MS培养基,草莓培养的激素用量一般较低,以 BA0.5mg/L、NAA0.02mg/L较好, BA浓度过高,形成的芽丛生长会停滞,呈莲座状,当BA浓

度过低时,形成的芽少,但芽长势好,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腋芽增殖数量和苗

的生长状况,来调整BA的用量,增殖数量少时,可适当提高BA浓度,增殖数量多而苗的生长差时,应适当减少BA 用量。培养基中的糖以30mg/L 为宜,琼脂7~8g/L,pH5.8 。本实验以 MS+卡拉 +糖 +NAA+6—BA(0.5mg/L )作为生芽培养基。

记为 M。不设重复。每瓶接种 5 个苗。

4.1.2 生根培养

草莓生根比较容易,在继代培养中,有些苗也会发根,但为了使生根整齐,可把健壮的植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其余植株转入新鲜的继代培养基中扩大繁

殖。生根培养以 1/2MS 为基本培养基,除去 BA,不添加任何激素的生根最好,根多而且长。本实验生根培养基以 MS+卡拉 +糖+NAA(0.01mg/L) ,记为 R。 20d 后记录组培苗的生根情况,重复三次。每瓶中接种 5 株草莓苗。 4.1.3 接种后培养

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草莓可能进入休眠,所以接种后需要保持适宜的培养条件即 22~25℃的温度, 18h 光照和 3000LX 的照度。

4.2 组培移栽过程

培养土质为:蛭石和椰壳1::1 混匀,边搅拌边加入多菌灵

试管苗的苗龄为15 天,主根长 1.5cm 左右,白色无须根,移栽成活率可达90%-100%。

移栽前要将培养瓶从培养室中取出置于自然条件下,打开瓶盖进行透气锻炼。

24 小时后,从瓶中取出幼苗,清除干净根部及根颈处的培养基,栽入苗圃或穴盘

中进行驯化。本实验没有经过透气处理,将培养基洗净后移入盆栽中进行养殖。

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关键:

选择不定根直接生自茎基,根多且粗壮,叶片在 3 片以上,叶大、厚、深绿的生根苗,成活率普遍较高。

栽培基质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否则基质混入土中易导致烂根。

移栽时采取深载浅埋,深栽就是在移栽时根要栽的深,浅埋的标准是使小苗的根颈与土表平齐,或略高于土表,即深不露根,浅不埋心。

注意控制光照与温度、湿度。小苗移栽后,放在温室内或塑料拱棚内培养,温度控制在 15— 20℃,湿度维持在 80%左右为宜。同时由于刚移栽的小苗茎秆脆嫩,应尽量采用喷雾状浇水,水量也不宜过大,落干后再喷。遮光 50%。一周后,可逐渐增强日光照射。

4.3 组培过程注意事项

1、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必须要严格灭菌,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因染菌导致实验失败;

2、草莓苗在培养基中培养过程中,要随时前去查看,对于被感染的草莓苗植株

要及时清理以防污染其它草莓苗培养基。

3、在进行草莓苗的组织培养操作中,要随时保持无细菌,无污染,高度清洁的

环境。

4、接触草莓幼苗时应用经高温消毒的镊子,且手每次伸进操作台时都需经过酒

精喷洗消毒,培养基瓶口应用酒精灯加热,将瓶口处细菌病毒杀死,因为瓶口处最易繁殖细菌。

5、在进行光照时,室内也必须是无菌环境,尽量勿用手直接接触瓶子,以防

污染。

6、材料脱毒时不要在酒精中停留过长时间,以免材料被杀死。

7、所有制备好的溶液和试剂瓶上都要有标签,注上名称、浓度、消毒与否和制

备日期。

4.4 草莓组培的意义

草莓组织培养的研究与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保存种质资源的途径,采用组织培养将种质保存在试管内,可以较小的空间内有效的保存大量的种植资源,而且能很快恢复繁殖,免遭病虫危害,有得于种质交换等优势。

但在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的研究还有很多关键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始终制约着植物组织培养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进程。因此,对于草莓组织培养规模放大的研究和利用范围的推广仍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艰巨的研究任务。

(小麦考种见下页)

小麦考种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通过对小麦后代单株进行室内考种,掌握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性特征,以及后代选择的要点,了解育种过程中的关键程序。

2实习时间

稻麦收获前进行

3实习地点

农学院院楼

4实习工具

钢卷尺、铅笔、电子天平、记录纸等

5实习说明

小麦杂种二代是性状广泛分离和变异范围最广的一个世代,是整个杂交育种

过程中选择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根据第二代的分离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杂交

组合希望的大小。此外,能否提高新品钟选育工作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

时是否能根据育种目标,在单株选择过程中,对主要形状准确地进行选择。

杂交后代的单株选择,可分为田间选择和室内考种两大步骤,其中以田间选择为主,室内考种为辅。在整个小麦生育期特别是关键时期,应深入田间多观察,多

比较鉴定,才有利于提高选择效果。

6实习方法

田间选择的单株收获后晒干,在室内进行考种,按下列性状调查记录,经分

析比较,最后决选。作分析和比较时,田间初选的标准仍然适用。

1.株高

茎基部至穗顶端,不连芒,以厘米计算。

2.穗数(有效分蘖数)

凡有结实粒 5 粒以上的分蘖均作有效分蘖。

3.小穗数:每穗的总小穗数

4.穗长

自穗基节至顶端(不连芒)的长度

5.小穗粒数

一般观察中部小穗的结实粒数( 选取中部 4 小穗,计算平均小穗粒数)

6.粒色

分红色(包括淡红色),白色(包括淡黄色)。

7.粒形

分为长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圆形。

8.饱满度

种子饱满程度 1 级、 2 级、 3 级记载。

9.千粒重

随机取晒干的充实粒1000 粒称重,以两次重量之差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为准,否则重做,以克为单位。

10.穗发芽粒数和赤霉病粒数

7育种目标

1、矮杆抗倒 ; 株高 80cm以下

2、耐穗发芽:穗发芽粒数少于10%

3、抗赤霉病:赤霉病粒少于5%

4、籽粒饱满,

5、产量较对照增产10%以上(按单株籽粒重算)8原始数据记录

株有

小穗穗籽赤

有小效结发千粒粒霉籽株高穗长穗

材料效穗小实芽重饱病粒(cm)( cm)粒

穗数穗粒粒(g)满粒色

数数数

数数度数

6.61613 1.811023

FP4-28756.748.51814 1.8250

4.55

13

红8.21210 2.335912 7.51915 2.822010

FP3-3055229.3179 4.8340

2.17

20

白6.31430.87420 8.81710 2.026010 7.8189 1.522010

3

7669.81915 1.8370

5.82

11

FP -3067.61510 1.017210

8.3159 2.09010

91814 1.826123

7.4179 1.520720

FP -1998.31712 2.327221 6.8129 1.331510

2

59.56 6.77红

1.9 6.6159 1.012133

7.61311 2.328710

6.71510 1.516610

9.31910 1.822020

9.51810 1.816022

2FP2-6758158.5189 2.3180 4.1422红

7.4198 1.012131

8.5179 1.011130

FP3-29063.568.91912 2.3252 6.8225白

8.32011 1.524122

8.9189 1.518231

8.11814 1.322221

8.9199 2.5251931

9.21912 1.816022

10.1 2.115 1.036325

8.82216 1.029232

2FP2-7964.55922150.32027.130白

9.61712 2.043328

8.91813 2.027120

10.51610 2.035336

91813 1.829033

2FP2-756759.3139 2.834010.4310红

11.51913 4.049333

11.82015 3.0581310

6.11260.88020

2FP2-864

8.31914 1.334010 66.158.51512 1.8330 4.9510白

2.19

7.41512 1.830110

6.51419 1.318031

10.82114 2.336010

9.52210 3.028020

FP2-254

89610.42211 2.0310

8.64

10

2.188.4288 2.018010

10.32310 2.035011

10.22217 2.330014

9数据分析

根据育种目标,对十个小麦品种分析如下

1.FP3-290 ,株高为 63.5cm,符合育种目标,且有效分蘖数较多,穗结实粒

数和小穗粒数都较多,产量高,但是它的穗发芽率和赤霉病率很高,分别为20%和 9%,因此不能入选。若入选,可作为回交育种的轮回亲本。

2.FP3-305 株高 52cm,矮杆形状好,穗长较短,无赤霉病发病,抗病性状好,饱满度中等,但穗结实率低,产量差,千粒重不高,有效分蘖只有两个,故不能

入选。

3.2FP2-675,株高略高,为81cm,耐穗发芽,穗发芽粒率只有3%,赤霉病粒率高,达 6%,籽粒较饱满,但千粒重较空白对照组没有提高,且为红色籽粒,因此,入选的可能性较小,但其综合性状相对而言中上等。

4、FP4—287,株高 56.7 ,矮秆性状好,小穗数、有效小穗数、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在中等水平,但籽粒饱满度太低,赤霉病发病率高,不能入选。

5.FP2-254 ,虽然综合性状较好有效分蘖数 6,穗长、有效小穗数、穗结实粒数、小穗粒数都较高,但是株高为89cm,为高杆品种,入选,入选后下一步就是将矮杆性状转移进去。

6.2FP2-79 ,株高 64.5cm,矮杆,有效分蘖数5,穗长、有效小穗数、穗结实粒数、小穗粒数都较高,产量较好,单株籽粒重为

7.1g ,但唯一不足的是赤霉病发病率较高,为10%,不能入选,若选择后要改善其赤霉病抗性。

7.FP2— 199 1.9 株高 59.5cm, 具有很好的矮杆性状,有效分蘖数为 6,穗长、穗结实粒数、小穗粒数都较好,有效小穗数不多,赤霉病抗病性较好,籽粒饱满

度中等,但穗发芽数太多,不能入选。

8.2FP2-75 ,株高 67cm,矮杆,有效分蘖数为5,穗长、有效小穗数、穗结实粒数、小穗粒数都很高,产量较2FP2-79 更好,但是赤霉病发病率更高,为16%,穗发芽率降低,比2FP2-79 入选可能性高,同样,若选择后要改善其赤霉

病抗性。

9.FP3-306 ,株高 76cm,株高略高,但符合范围,穗长中等,小穗数中等,

穗结实粒数很高,但有效小穗数并不多,千粒重 5.82g ,产量中等,有极个别赤霉病,籽粒饱满度太低,不能入选。

10.2FP2-864 ,矮杆,株高 66.1cm,有效分蘖数5,穗长、有效小穗数、穗结实粒数、小穗粒数都较高,产量较好,单株籽粒重为 4.95g ,抗穗发芽,抗赤霉病,综合性状好,但籽粒饱满度低,不能入选。

综上所述,根据育种目标没有确定入选的单株。

10实验结果

根据原始数据整理,及实验分析得出结论,没有确定入选的单株,数据整理如下:

材料矮杆抗倒籽粒饱满度耐穗发芽耐赤霉

产量病

FP3-290√√

FP3-305√√√

2FP2-675√√

FP4-287√√√

FP2-254 2.18√√√√

2FP2-864 2.1 √√√

2FP2-79√√√√

FP2-199 1.9√√

2FP2-75√√√√

FP3-306√√根据考种结果发现,供试单株存在优劣势。大部分单株只在某几个性状中选,没有一个单株全部中选。有的品种综合性状好但是其他方面不够突出,入选后还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最终育不出理想的品种。有的品种在某几个性状上非常突出,例如抗病性,耐穗发芽等,但是总体综合性状差,产量低,最终也不适

合大田生产。但可通过人为育种,将目标性状突出的作为非轮回亲本,将目标性状导入到综合性状好的品种中,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与产量。

11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它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

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次亲自动手的实践学习不仅使我们加深了对农业的认识,也使我们对现代育种栽培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提高了我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

也明白了学习作物育种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新世纪新时期的农业大学生,我们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秉承一

心学农,一心向农,一心为农的理念,怀抱着对农业的热爱为我国的农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实习也使我懂得了,只有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

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

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社会公认的人才。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和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次实习机会,感谢老师给予我们的指点和帮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