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传承的文化责任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87261d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f.png)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摘要】京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表演特点。
其传统剧目和表演形式多样丰富,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方式。
当代京剧传承与发展在努力保护传统的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注入现代元素。
京剧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国粹艺术,传播中国声音。
京剧的国际传播也逐渐增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传承京剧文化的重要性在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粹艺术的使命在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京剧文化的永恒魅力体现在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热爱。
【关键词】京剧,文化传承,国粹艺术,历史渊源,传统剧目,表演形式,当代传承,发展,社会意义,国际传播,重要性,使命,永恒魅力。
1. 引言1.1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京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音乐、舞蹈、戏曲、戏剧、美术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学情怀。
传承京剧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惜,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弘扬国粹艺术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只有通过传承和创新,才能让京剧这一瑰宝焕发出新的光彩,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文化,使其在当今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艺术之花。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京剧这一文化符号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瑰宝。
2. 正文2.1 京剧的历史渊源与特点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京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包括了音乐、舞蹈、唱腔、表演等多种元素。
演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如歌唱、舞蹈、表演和功夫等,才能完美地表演京剧。
京剧文化传承意义简写
![京剧文化传承意义简写](https://img.taocdn.com/s3/m/fab7e0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c.png)
京剧文化传承意义简写京剧文化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传承京剧文化的意义在于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培养社会公民的审美情趣,提升国民素质。
以下是对于京剧文化传承意义的一些简述。
首先,京剧文化传承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京剧作为中国古代剧种之一,汇集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优秀元素,包括戏剧表演、音乐、舞蹈、戏曲脸谱等。
京剧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被遗忘和淡化,还能够将其传承给后代,使得这些文化财富得以延续和发展。
其次,京剧文化传承意义体现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京剧在艺术表现上以古代中国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为背景,通过精湛的表演将中国古代文化展现给观众。
京剧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三,京剧文化传承意义还在于培养社会公民的审美情趣。
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吸引了众多观众,其中不乏年轻一代。
通过接触和学习京剧文化,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艺术欣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他形式的艺术表达,提升整个社会的艺术水平。
此外,京剧文化传承对于培养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情感教育也有很大的意义。
京剧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观看京剧演出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其中的悲喜交集、人生百态,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体验。
同时,京剧表演者在传承和演绎京剧的过程中也能够借此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情感教育,使之更好地扮演起京剧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最后,京剧文化传承还体现在对国民素质的提升上。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还能够借此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传承京剧文化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和国民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京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京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ce43c0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6.png)
京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京剧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戏剧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因此,对京剧的保护和传承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京剧的保护和传承措施进行探讨,以保护和传播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二、保护措施1. 建立传统文化保护体系。
可以制定各项关于保护和传承京剧的政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 加强文化教育。
鼓励有关方面对京剧进行更多的研究,提高京剧的知名度,并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
3. 加大文化投资。
文化投资可以支持京剧的发展,促进京剧的传承,以及保护传统文化的遗产。
4.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防止遗产的破坏和流失,确保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三、传承措施1. 推动唱腔创新。
鼓励各界,特别是有才艺的人,以创新的方式推进京剧的传承及发展。
2. 加强技术培训。
加强唱腔和表演技巧的培训,加强相关技术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京剧表演水平。
3.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利用现代手段,如电台、网络平台等,搭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粉丝。
4. 组织传承团队。
组织一支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团队,以激励更多的人以传承京剧为责任,并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
四、结论京剧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因此,对于京剧的保护和传承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探讨了京剧的保护和传承措施,旨在促进京剧文化的传播、发展和传承。
传承京剧经典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京剧文化
![传承京剧经典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京剧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b32e8f4de80d4d8d05a4f5d.png)
社科论坛 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24期 179幸福生活指南传承京剧经典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京剧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弘扬张 月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四川 眉山 620860摘 要:京剧艺术是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更是中华民族深厚历史积淀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曾在近代史上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汇聚着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和拥护,但是随着西方艺术形式和文化理念的冲击,京剧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身陷困顿之中而无法同时代衔接。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历史价值日益得到肯定,弘扬和传统文化的呼声水涨船高,京剧文化在这样的现代社会下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魅力,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开拓以实现京剧艺术的历久弥新、振兴辉煌。
关键词:京剧艺术;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熔铸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骼缝隙之中,对待传统文化艺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天然的共情和感悟,京剧艺术曾经家喻户晓,响彻于北京的胡同巷尾中,更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的辉煌已不复过去,但是文化内蕴却依旧深厚,在传播媒介异常发达的今天,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复兴需要新一代年轻人的不懈努力。
一、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京剧传承困境 唱念做打、锣鼓脸谱,京剧艺术在一方戏台之上演绎着历史的沉浮和时代的变迁,仅靠演员的表演和伴奏的演绎就能将浩浩荡荡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有着极高的美学魅力还承载着浓厚的生活内涵,在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基础上以形传神、表情达意,从而在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上展现出无穷的文化特色。
但是京剧艺术对戏曲人员的艺术造诣要求极高,一名戏曲演员要从小下苦功,在经历数十年的积淀和学习后都极有可能无所成就,因此戏曲艺术首先面临的困境就是传承无人。
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下苦功、下深功,学半截就不学的更是大有人在,更多年轻人不愿意以戏曲艺术为生,期间的时间和精力损耗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诉诸行动的,更何况“冷板凳”的背后是经济的压力和生存的困难。
京剧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京剧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8a497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0.png)
京剧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文化中传承与发展着。
本文将探讨京剧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从历史传统、教育、表演形式和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京剧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源于其丰富的历史传统。
京剧起源于北京的宫廷曲艺,最早能追溯到18世纪的乾隆年间。
多年来,京剧通过各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曲调和服装造型等特征。
这些传统元素为京剧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现代的京剧演艺扩展了广阔的舞台。
其次,教育是京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京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需要专业的教育培训来传承。
通过成立京剧学校、开设京剧专业课程和培训班等方式,可以培养更多的京剧艺术人才,并推动京剧在现代文化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此外,将京剧纳入中小学的教育课程中,有助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京剧,培养对京剧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推动京剧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
再次,表演形式是京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现代社会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舞台表演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京剧开始尝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在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平台上推广和展示京剧,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和喜爱京剧。
此外,京剧演员也在创新舞台表演形式,通过融入现代舞蹈、音乐等元素,使京剧更富有时代感和吸引力。
最后,社会需求推动了京剧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京剧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保证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此外,京剧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和慈善演出,为社会做出贡献,增强了京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京剧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和推动。
通过传统的历史传承、教育培养、创新的表演形式和社会需求的支持,京剧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9a8860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7.png)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它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以其独特的音乐、表演、服装等特色,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京剧文化传承的道路并不容易,它需要多年来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
在传承方面,京剧界的老艺术家们发挥着特别的作用。
他们不仅要承担为后辈传授艺术的责任,还要对传统剧目加以改编和创新,打造出更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以满足现代观众对于艺术形式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京剧文化的传承,还需要广大观众的支持。
观众是京剧文化传承的关键,没有观众的支持,京剧文化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因此,京剧界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观众能够了解、学习和欣赏京剧艺术,从而推动京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京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京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将京剧文化纳入到教育体系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京剧,从而增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兴趣。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京剧文化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众所周知,传承京剧文化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
只有通过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才能够保护并传承好这一重要的国粹艺术。
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与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e54b57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c.png)
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与责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如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护与传承中华文化已成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任务。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着使命和责任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让世界共享中华文明的瑰宝。
一、使命与责任的内涵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与责任体现了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保护与传承艺术形式:中华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闻名于世,如京剧、曲艺、民俗艺术等。
我们应当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学习、传习、创作,使得这些艺术形式能够感染人心,流传下去。
1.2 弘扬传统价值观:中华文化强调儒家理念,注重仁义道德,推崇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
我们应当传承这些价值观,努力将之融入日常生活中,世代相传,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塑造健康的人文环境。
1.3 宣传国家历史文化:国家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当宣传国家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传承中华文化的路径与方法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路径与方法:2.1 教育传承:学校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加强中华文化的教育,将中华文化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进行专门的课程设置,如中华文化、国学、中国历史等,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2.2 社会活动推广:社会活动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组织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文艺演出、书法展览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让中华文化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
2.3 科技信息手段:借助现代科技与信息手段,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平台宣传中华文化,让更多人通过新媒体获取中华文化的信息,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传承中华文化的挑战与对策然而,传承中华文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比如:3.1 文化多元冲击:国际化的进程带来了文化多元,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中华文化面临着替代和边缘化的风险。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fd5bf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c.png)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
京剧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底蕴和精髓。
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传承京剧文化并弘扬国粹艺术,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和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京剧文化能够帮助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京剧作为中国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拥有丰富的剧目和各种角色形象,对于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京剧中的演员们不仅仅是表演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他们通过学习、传承和创新,将京剧的传统艺术形式继续发扬光大,并将其传给后代,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弘扬国粹艺术有助于推动文化繁荣和促进社会进步。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京剧文化并弘扬国粹艺术,可以扩大其影响力,使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京剧。
这不仅能够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也能够促进社会的文化进步和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传承京剧文化和弘扬国粹艺术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在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京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将京剧文化推向国际舞台,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京剧,可以帮助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传承京剧文化并弘扬国粹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并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我们应该加强对京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更多的京剧艺术人才,把京剧的艺术特点和独特魅力推向更广泛的观众和听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传承京剧文化,为弘扬国粹艺术做出积极贡献。
京剧的传承意义范文
![京剧的传承意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ef31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d.png)
京剧的传承意义范文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之一,对于传承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京剧传承意义的一些讨论: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京剧通过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传统的服装和道具以及传统的唱腔和音乐,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京剧的剧本和历史故事选材通常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传统价值观,通过京剧的表演传承,这些文化元素能够得到保留和传承。
2.保护古典音乐艺术:京剧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通过唱腔和音乐传达情绪和故事情节,还对传统音乐、声音和节奏的技术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京剧的传承,古典音乐艺术得以保护和发展,这对于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至关重要。
3.弘扬国粹: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代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水平。
通过广泛推广和传承京剧,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学习京剧,从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4.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京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有着积极作用。
通过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京剧,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戏剧和舞台艺术进行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塑造国家形象:京剧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通过通过它的传承和推广可以塑造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京剧通过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艺术表达手法和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了国人对外宣传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总之,京剧的传承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以及弘扬国粹和增进中外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推广和传承京剧,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学习京剧,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京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它的传承和推广也能够塑造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京剧的传承意义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还有着深远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京剧的意义和魅力
![京剧的意义和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4f00a1c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d.png)
京剧的意义和魅力
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一种,源于明代的杂剧。
京剧的意义和
魅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传承历史文化:京剧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元素,如官场、
家庭、恋爱、军事等,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中华
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京剧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表演形式有唱、念、做、打四个基本技艺,
表演者需要集多项技能于一身,其中尤以其独特的唱腔、化妆和动作演绎,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和感性的享受。
3.建立民族精神:京剧的歌、词、曲、舞,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一种演
艺形式,更是为了彰显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
京剧凝结着南北文化的糅合,蕴含着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等多种文化内涵。
4.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京剧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已经
成为了中国文化海外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
京剧在世界各地都拥有着大量
的爱好者和学习者,有助于扩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京剧的意义和魅力在于,它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又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艺术内涵,对弘
扬中国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
积极意义。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25761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e.png)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中国京剧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它源于明代,经过清代的发展和改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京剧拥有丰富的剧情、精湛的表演技艺、精美的音乐曲调和华美的戏服装饰,形成了独特的视听魅力,深受广大观众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京剧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尽管京剧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但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京剧文化的新表现形式和途径,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观众的口味。
如将京剧与现代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进行创新和融合,开拓新的观众群体,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传播京剧文化,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和爱上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文化交流的形式,将京剧介绍给更多的海外观众,让他们了解和欣赏京剧,增进中外文化相互了解与交流。
综上所述,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该加强京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推动京剧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积极传播京剧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京剧。
这不仅是对京剧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有力推动。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967644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8.png)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诞生以来,京剧一直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吸引着无数观众,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京剧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很多观众,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从传承京剧文化的重要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京剧进校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弘扬国粹艺术出一份力。
一、传承京剧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京剧文化对于弘扬国粹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辉煌成就。
传承京剧文化,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能够激发民众对国粹艺术的热爱和传承。
只有将京剧这一民族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才能够真正实现国粹艺术的弘扬和传承。
传承京剧文化对于人们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京剧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更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传承京剧文化,可以让人们在欣赏京剧的过程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人们的审美品味和文化素养,使人们更加懂得尊重传统、保护传统,培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京剧文化对于扩大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性剧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传承京剧文化,可以使京剧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扩大其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喜欢上京剧,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传承京剧文化,需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寻找一条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发展道路。
一方面,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使京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其他戏曲艺术的优秀之处,使京剧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
要让京剧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传统艺术形式,在表演艺术、剧本创作、音乐编排等方面加入现代元素,使京剧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文化传承的事例
![文化传承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d3ce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f.png)
文化传承的事例文化传承是一项持久而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传承和发展历史上的智慧、价值观和艺术形式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文化传承事例,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首先,中国的京剧是一个显著的文化传承事例。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起源于清朝,并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不断发展和演变。
京剧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际上也广受赞誉。
这主要得益于京剧团体和表演者对传统造诣的专注和承传精神。
他们世代相传,积极寻找和指导年轻的表演者,确保艺术的传统无间断,同时也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口味。
京剧的传承不仅仅是艺术层面的延续,更包括了价值观念、服饰、化妆等方面的传统,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第二个例子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这个电影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1932年,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对电影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的成功在于对电影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的平衡。
威尼斯电影节在传承上,坚持挑选优秀的电影作品,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同时,它也注重创新,不断引入新的电影技术和语言,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
威尼斯电影节通过坚守自身的传统和不断适应新的需求,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国际电影盛事。
最后,我想提到的是日本的世界遗产保护。
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遗产的国家,其中包括许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古建筑、遗址和自然景观。
日本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这些世界遗产的保护非常重视,并致力于将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传承给后代。
他们未雨绸缪地制定了相关的保护计划,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监测、修复、教育等,以确保这些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恰当的保存和展示。
这种文化传承的努力不仅使日本的历史和传统得以延续,而且为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这些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成功的途径。
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本身,更是传递价值观念和艺术形式,以及激发创新的动力。
为了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知识和技艺的培训,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到传承活动中来。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cf960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e.png)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精髓,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珍贵遗产。
京剧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演特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国粹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成为了当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京剧文化的传承现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跨界合作等方面,探讨如何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一、京剧文化的传承现状京剧作为中国戏曲中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快餐文化的流行,传统文化面临消退和失传的危险。
京剧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是受众年龄逐渐老化,年轻观众对京剧的兴趣不高,导致观众群体逐渐减少;二是传统演出形式和题材难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生活习惯,导致传统演出市场疲软;三是传统剧目传承人流失,传统技艺逐渐失传。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传承京剧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要传承京剧文化,首先要解决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结合问题。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京剧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播和推广,开发京剧文化的数字化资源,使京剧走进千家万户,赢得更多的观众。
结合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创新京剧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提高京剧的时尚度和流行度。
还可以通过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将京剧的传统剧目搬上大银幕或电视荧幕,让更多的人通过现代媒体接触和了解京剧,激发观众对京剧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尊重京剧的传统,不改变其核心价值和艺术特点,同时与当代社会相结合,使京剧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想传承京剧文化,必须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6f6e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3.png)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京剧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剧情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京剧融合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形式,以及吸取汉族戏曲、曲艺和文学、美术等多种艺术素质,充分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如何传承京剧文化并弘扬国粹艺术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如何传承京剧文化并弘扬国粹艺术进行探讨。
传承京剧文化,首先要注重对京剧艺术的保护和弘扬。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在传承中应该注重对京剧文化的保护。
要加强对京剧艺术形式和经典剧目的保护,通过对经典剧目的研究和整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要重视对京剧表演技艺和唱腔的传承,培养一批京剧表演艺术家和传统工艺师,传承和弘扬京剧艺术的精髓和技艺。
传承京剧文化需要加强对京剧学习和教育的推广。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对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认知尤为匮乏。
传承京剧文化需要加强对京剧的学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京剧艺术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京剧艺术展览和演出,向社会传播京剧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
要在学校和社区加强京剧的教育推广,培养青少年对京剧的兴趣和爱好,使京剧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京剧文化需要拓展京剧艺术的传播渠道和载体。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京剧文化的传播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京剧艺术。
可以将京剧艺术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开发各种文化产品和旅游体验项目,打造多种传播京剧文化的载体,使京剧艺术更加贴近当代生活,并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
传承京剧文化还需要加强对京剧团体和艺术家的支持和保障。
京剧团体和京剧艺术家是京剧文化传承的主体和生力军,他们的辛勤付出和艺术创作是京剧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ba5d2e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1.png)
传承京剧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唱腔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为了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我们要加强对京剧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京剧有着复杂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手法,因此对教师和演员的要求非常高。
我们应该培养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加强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要加强对于京剧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演出、展览和讲座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京剧知识和艺术。
我们要注重将京剧融入到现代文化生活中。
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新的娱乐方式和传媒方式,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将京剧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使其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可以制作一些京剧演唱的音乐视频,提供在线观看和分享,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电影和动画等方式,将京剧元素引入到现代文化创作中。
我们还要加强对京剧的保护和传承。
京剧有着独特的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等,这些都是京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侵犯和侮辱京剧文化,同时也要加强对京剧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要组织专门的培训班,传授京剧相关技艺,使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和传承京剧文化。
要加强对京剧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京剧作为中国的独特艺术形式,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我们应该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推广和展示京剧文化。
可以组织京剧巡回演出,参加国际艺术节和文化交流活动,为世界人民展示京剧的魅力。
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加强研究和传播、融入现代文化、保护和传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使京剧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从而传承和发扬国粹艺术。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京剧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dd54a2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7.png)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由中国古代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相融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京剧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瑰宝。
今天我们要看京剧,是因为京剧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它源于明朝的脱胎于元朝的戏曲形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
京剧以传统戏曲文化为基础,融合了古代诗词、音乐、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通过观看京剧,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祖国历史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欣赏艺术美感,提升审美能力京剧不仅在演员的表演中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内涵,同时还融合了优秀的音乐、舞蹈、戏曲唱腔等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京剧的表演方式独特而独具魅力,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
观看京剧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表演的精湛技巧,还可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的美感和情感。
通过欣赏京剧,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都可以得到提升,也让我们更能欣赏和理解其他艺术形式的美。
四、体验传统乐趣,感受民族精神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
京剧的表演风格独特,精彩纷呈,剧情曲折动人,给观众带来非常愉悦的观赏体验。
观看京剧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文化乐趣。
而且,京剧还有很多脸谱、服装等特色元素,观看京剧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我们的生活。
观看京剧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
通过欣赏京剧,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感悟其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今天我们应该去看京剧,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并将其传承和弘扬下去。
弘扬京剧国粹感悟
![弘扬京剧国粹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61cb38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b.png)
弘扬京剧国粹感悟
京剧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弘扬京剧国粹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在弘扬京剧国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推广京剧艺术:可以通过举办京剧演出、展览、讲座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京剧艺术,提高人们对京剧的认知和喜爱程度。
2. 传承京剧文化:可以让年轻一代学习和了解京剧文化,通过
培训、教学等方式,培养更多的京剧人才,传承和发扬京剧文化。
3. 保护京剧遗产:加强对京剧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包括对京剧
剧本、音乐、表演形式等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扬。
4. 推动京剧国际化:可以将京剧艺术与国际化元素相结合,推
出更多的京剧国际化作品和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观众,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弘扬京剧国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来传承和发扬京剧文化,让京剧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方式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1b12f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f.png)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方式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自明代嘉靖年间起,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积极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探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方式。
一、历史传承京剧传承的首要任务是保留其传统的艺术元素和表演风格。
传统京剧包括四大系派:“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三大小生”和“四大花旦”,他们承载着京剧的核心传统。
此外,京剧还有丰富的配乐、舞台道具和化妆等特色,这些都是京剧传承的重要方面。
在传承中,京剧学校和传统名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京剧学校培养了众多的戏曲人才,他们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也注重创新。
传统名家则通过培训学生、演出和录制传统剧目等方式,将自己的艺术传承给后辈。
他们的努力确保了京剧艺术在不断传承中的完整性。
二、内容创新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口味需求,京剧在剧本和演出内容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方面,许多新剧目被创作出来,涉及了更广泛的主题和题材,包括历史传说、现实生活和当代社会问题等。
这样的创新使得京剧的舞台更具触动人心的力量。
另一方面,京剧在传统剧目上进行了改编和现代化的演绎,以吸引现代观众的注意。
例如,通过增加特效舞台装置和灯光效果,改进化妆和服装设计,京剧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
同时,在演出中融入现代舞蹈和音乐元素,使得京剧更加多样化。
三、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京剧也融入了更多的技术创新。
舞台灯光的变化、音响系统的升级以及舞台布景的改进,都使得京剧的演出更加精彩。
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观众的视听体验,也展现了京剧人对于技术创新的探索。
此外,京剧也利用现代媒体和互联网的平台进行传播和推广。
通过在网络上直播演出、制作电影和电视剧,京剧得以走出传统剧场,触达更广泛的观众。
这种传统艺术与新媒体的结合不仅为京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艺术家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海内外交流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也需要与海外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传承的文化责任,不能只被梅葆玖们承担2016-04-26 09:38:24京剧的生存危机,在梅兰芳时代就有,所以梅兰芳才要在巨大的压力下推动京剧改革。
也正是因为改革,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昨天,梅兰芳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去世。
在君秋之子学津、马连良之子马崇仁去世之后,京剧名家传人就此又少一位。
人们在纪念梅葆玖的同时,不免也会有些担忧,京剧的传承,在这些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名家去世之后,究竟会往何处走?多年以来,京剧被定义为传统文化的一名片,这使得京剧的戏剧地位,得以被很好地捍卫。
但与此同时,过于强调京剧的文化属性,而淡看其娱乐价值,也使得京剧固守辉煌历史,却不得不面对市场日益冷清的尴尬。
面对这种状况,京剧人作出了百般努力,但看似于事无补。
毫无疑问,对于传统戏剧的传承,要在认知上有新的角度。
艺术传承的关键在于人,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当成保护传统戏剧的金规铁律。
无论是直接传承人还是间接传承人,都承担了巨大的文化责任,甚至这责任会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但除了人的要素之外,艺术传承还要在纵向的时间线索上不能断裂,在横向的空间围有蒲公英式的广泛散播。
京剧是欣赏门槛较高的戏剧品类,这是公认的。
可由于长期速食化娱乐的影响,当大量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等几乎无理解障碍的作品或产品摆在面前时,非专业观众难免会舍弃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转而接受更直接的娱乐消遣。
很少有人愿意去改变惰性,通过提升自己,来达到能够完整体会京剧之美的目的。
于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状况产生了:传承人越是严肃、认真地向观众传递自己的京剧精神,观众虽然在口头上报以赞赏,但在行动上却往往敬而远之。
这不由让人反思,在京剧传承的时间线索上,究竟在哪儿出了问题。
在整个社会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京剧信息的传播为何总要等到其代表人物去世时才能引起公众关注?京剧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扩大观众群重现京剧辉煌还有没有可能?传统戏剧必须要牺牲掉一些固守的形式来延续生命力有没有必要?想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显然仅把京剧的冷清归罪于“娱乐至死”是不够的。
京剧的生存危机,在梅兰芳时代就有,所以梅兰芳才要在巨大的压力下推动京剧改革。
也正是因为改革,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30年在美国演出的巨大成功,也使得京剧拥有了一次流行于国际的机会。
当然,京剧那次良好的国际化开端带来的经验,并没有在后来被总结运用,因为,想真正在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演出市场上站住脚跟,京剧就必须要遵循商业演出的规律,必须要改革,甚至要大的改革,这对京剧根深蒂固的祖师规矩仍然是严峻的挑战。
直到今天,京剧改革仍然是京剧人想要触碰又不敢触碰的命题——京剧改革带来的利益与改革带来的压力和伤害相比,人们更在乎后者。
媒体发达,公众对优质精神产品重拾兴趣,传统文化的时尚运作空间越来越大,京剧不是没有复兴的可能。
京剧复兴的基础,当然在于对其精粹的认识,对其传承的重视,但需要做一些此前很少做的事情,比如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京剧,用不违和的技术来为京剧增加魅力,用新鲜的概念、创意,在推广、制作、审美提升等方面,扭转京剧下滑的颓势。
而作为一种巨大的文化责任,需要更多的人来承担,不能仅仅依赖京剧传承人。
也不能停留在说说而已的层面,要大量的、细致的实际行动。
(刊于《新京报》评论)我对则西事件的看法(2016-05-01 19:35:47)▼我对则西事件的看法:前段时间看了《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提到了绝症患者追求不切实际治疗所带来的痛苦。
家举家出动,动用全部的经济及社会资源寻找治疗手段延长则西这个年轻人的生命,这种需要来自求生本能,完全可以理解。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和获取知识做出合理判断的渠道,他们是信息不对称及垄断之下最大的弱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个事件里,排名第一的罪者是这家系民营医疗机构以及武警二院:在明知没有治愈效果的情况下对处于最最弱势地位的病者虚假宣传,并收取高额费用赚取利润,是最为恶劣的不义之财,非但不道德,而且。
救死扶伤行业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其实只是全面道德沦丧的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高尚,但可能也不是这个社会中最邪恶的,只是道德水平普遍低下的一个具体代表)。
排名第二的是监管机构,从这种治疗的对外外包,费用的收取,医疗机构对外的广告发布、到对互联网运营商广告推广的监管。
从立法到执法,多部门负有责任。
我们不可能假设和要求各个社会主体道德的自律、行事,而应当要求政府、监管机构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确保其得到恰当的执行。
因此,监管的责任不言自明。
第三才是百度。
百度是受资本驱动的逐利机构,假设其具备更高的道德水准是不太现实的。
它也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不比谁更高尚,但可能也不比谁更丑陋。
只是作为这么大一个企业,而且具备相当的资源垄断能力,在很多事情它选择了逐利而不是社会责任。
只能说很遗憾。
另外,百度在医疗知识这个具体领域上属于弱势群体,也就是负责竞价推广的团队不太可能具备研究医疗信息广告真实有效的专业能力。
搜易对于百度我的主要判断,其一他确实没有什么更高的道德原则做指引;第二主要看它的行为有没有违反法律。
对于一家对股东负责的上市公司而言,这回到了公司合规、控等基础治理问题。
而如果发现百度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法规,那么皮球就重新抛回给监管。
最后是针对则西这样的普通人,患者与家庭。
要求他们提升医疗知识是不实际、不合理的。
而呼吁他们对社会上的医疗信息及资源抱有更多的怀疑也是危险的,会增加医患矛盾,带来反智情绪。
影响后果不可知。
病人都有侥幸心理,希望成为闯过绝症的分子。
在心理上是最弱势,最容易被利用、压迫、剥削的。
而对于诸多道德水平低下的逐利机构,我们不太可能因为祭出最古老的医德大旗就瞬间提升他们的操守,因此还是要呼吁监管机构提高监管力度与质量。
我们也应该希望则西事件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经过这次事件,能够惩戒相关机构与人员,出台相关补助措施,教育广大群众,如果这样,就使得整件事变得更有价值:使得2016年发生的一件可能重复了数百上千甚至更多次数的事件能够脱颖而出,推动社会进步。
第1533篇·世界读书日2016-04-24 10:24:19读书有什么用?这是一名大学生向我的提问。
在有书以来的文明史上这本不是个问题,但进入知识碎片化的时代,这个问题的确成为他或她心底的发问,虽不振聋发聩,却也发人深思。
信息革命的今天,任何一个简单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谷歌与百度随时能帮助你解决你遇到的难题,简单有效而无须辛苦读书。
浅尝辄止形容网络上的学习再贴切不过。
不求甚解成为了今日大多数人读书的常态,于是,“读书有什么用”就真的成为了问题。
我做了如下回答:读书可以让你与众不同,腹有诗书气自华(轼语)即是贴切的一种表达。
学校所读之书可不视为书,故有“课本”之谓。
此读书则是文史子集外加科学一类,读之与不读有天壤之别。
书多读之士,知恐惧,知羞耻,知艰难,古人以为有此三知方可成人。
无此三知仅有人之躯壳而已,惜今天这类躯壳充斥视野。
读书的作用为了不成为躯壳而已。
读科学书,让你多一分理智,多一分逻辑,继而让你的分析更准确;读文学书,让你多一分情感,多一分形象,继而让你的情感更细腻;读哲学书,让你多一分思辨,多一分智慧,继而让你的思想更深刻;至于其它学科的著作,读史学书生发史观,无史观则无力以观沧海,读玄学书进入深邃,不进入则不知天外有天……书只能自己去苦读,不能让别人替读。
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先贤之语仍是至理名言,不因网络的出现而改变。
2016.4.23世界读书日龙凤文化是否需要重建?对于中国的龙凤文化,说实话我知之甚少,也没有太多的研究,只知道它代表了我们祖先的一种精神图腾,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象征。
因为本人和戏曲的关系,也了解到龙凤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国龙凤文化之乡,与中国龙凤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这是我对龙凤文化所知道的全部。
龙为百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它们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凤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沉淀。
如今,像我一样是“龙凤盲”的不在少数,为了呼唤龙凤文化的觉醒,不少仁人志士都在努力着。
4月23日下午,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盛典在隆重举行,这场凝聚中华五千年智慧结晶的生命图腾,以最饱满,最旺盛的精神面貌,拉开一系列的龙凤文化活动序幕,这就是“中华龙凤文化节暨心司南启航大会”启动仪式。
在今后的时间里,容丰富的龙凤文化节系列活动也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
启动仪式由著名传统文化学者,畅销书《堂堂正正一辈子》的作者承平主持。
龙凤文化是与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同源同步同命运的文化,算起来已有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了。
历朝历代都有人关注,有人研究,尤其是年轮转到现当代,对龙凤的关注和研究可以说已卷过了几波浪潮,而现在对于龙凤文化的理解更是到了一个深刻的高度。
在这场“中华龙凤文化节暨心司南启航大会”启动仪式上,让笔者见证了当下中国人对中华龙凤文化的渴求和敬畏,见证了万千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希冀。
我经常说一句大白话,那就是缺什么想什么。
人们这么对龙凤文化的尊崇,恰恰是这种精神离我们貌似越来越远。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
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在“中华龙凤文化节暨心司南启航大会”启动大会上,人们丝毫没有谈到社会的阴暗面,更没有负能量,有的只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但也能从中品到社会对信仰回归的缺失。
于是,一场旨在重建龙凤文化的活动如约而至。
著名传统文化学者承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启龙凤文化节旨在弘扬中国精神,融合古今智慧,体现中国人文状态,推进中华文明,让吉祥和美伴随着中国的新时代勇往直前,让中国的龙凤和善影响世界。
龙凤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那么,具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文化的标志——龙凤文化,为什么在今天会被忽略甚至遗忘呢?因为遗忘了具有高尚的中华龙凤文化,才使中国的今天物欲横流、尔虞我诈、无底线、无节操,少不尊老不礼的社会风气,而匡正社会恶习与风气,恢复与重建中国龙凤文化体系尤为重要。
在笔者看来,中国龙凤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从未消失过,所以谈重建不是十分准确,因为中国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有没有无动于衷,但你骨子里流淌的是龙凤文化的血脉,传承的是龙凤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