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经验概论
教研活动数学核心经验(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本文将结合数学教研活动的实践,总结数学核心经验,以期为我国数学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数学教研活动核心经验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1)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家校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2)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能力,B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C层学生数学能力较弱。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3)注重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选择合适的情境。
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旅游、交通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有趣的活动。
通过游戏、竞赛、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注重学生参与。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加强概念教学。
教师应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强化解题技巧。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数学核心经验
1能识别相对复杂的排列模式,如ABCABCABC模式、AABAABAAB模式、ABBABBABB模式等
2.能对所提供的相对复杂的模式进行复制和扩展
3.能发现并说出环境中事物排列的简单规律,如衣服上的条纹是按红绿红绿的规律排列的
1能认识构成模式的单元,如出示一排ABBABBABB的模式的物品,能指出该模式的核心单元是ABB
感知集合包含关系阶段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是关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对类包含观念的理解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比如可以按照物体的名称外部特征量的差异用途材料数量关系等进行分类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感知其关系模式所谓模式就是在物理几何或数里可发现的所有具有预见性的序列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模式认知就是对事物和对象的具有隐蔽性抽象性的规律特征模式就是按照一定规则排成的序列可以是重复或发展的它不仅存在于数学中也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确定属性特征是量的比较之重要前提
1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
2.从绝对到相对
3.从不守恒到守恒
4.从模糊、不精确到逐渐精确
语言可用来识别和描述特定的属性
量的比较具有相对性、传递性(如A<B、B<C,则A<C)
测量
即把一个待测定的量与一个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同一个量,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计量,所得的量数不同,常用的计量方法是直接计量法,但它一般不使用常用的计量单位,仅是一种非标准测量,也通常称为自然测量,即指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小棒、绳子、瓶子等)而非标准测量物(如尺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等
3.概念水平的加减:指幼儿不需要借助实物的直观操作或以表象为依托,能够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如口述或者呈现加减法算式
学前幼儿数学核心经验
01集合1. 概念:具有某种属性特征的事物的总体。
集合与分类的关系分类的能力即是儿童对集合进行区分的过程。
核心经验要点一:物体的属性可用来对物体进行匹配、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
二分法分类:师:你是怎么分的?你的规则是什么?他又是怎么分的?核心经验要点二: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分类的方式(1)物体的名称:把相同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
(2)物体的外部特征:颜色、形状等。
(3)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轻重等。
(4)物体的用途:如文化用品和生活用品。
(5)物体的材料:如塑料做的和布做的。
(6)物体的数量:如把数量只有一个的放一起,把数量有两个的放一起。
(7)事物间的关系:如在一堆动物与食物中,将小兔与胡萝卜放一起,猴子与香蕉放一起。
核心经验要点三: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感知其关系。
师:哪个更多?2.儿童发展轨迹与特点(1)泛化笼统的知觉阶段(2)感知有限集合的阶段(3)感觉集合元素数量的阶段(4)感知集合包含关系的阶段学前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1)能根据事物表面的、具体的和简单的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2)能根据事物较内部的特征来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但脱离不了具体的情景和功用。
(3)开始根据本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能够抽象事物的多种属性或特征。
3.支持性策略(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共同特征,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2)根据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开展适宜的分类活动。
(3)提供有多种维度差异的感知操作材料,在此基础上指导幼儿学习分类。
02模式1.概念:在物理、几何或数里可发现具有预见性的序列,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
核心经验要点一:模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的序列(可以是重复或发展的),它不仅存在于数学中,也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核心经验要点二:识别模式可以有助于进行预测和归纳概括。
核心经验要点三:同一种模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征。
幼儿园数学领域核心经验(两篇)2024
引言概述:幼儿园数学领域的教学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数学领域核心经验(二),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数学学习。
正文内容:一、数的认识与数量关系1. 引导幼儿认识数字:通过数字卡片、玩具等实物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并与实际物体进行对应。
2. 掌握整体与部分的概念:通过拼图、分装物品等活动,培养幼儿整体与部分的感知能力,并理解数量的概念。
3. 数量的比较与排序:引导幼儿使用比较词语(多、少、相等)和排序词语(大、小、中间)来比较和排序物品的数量。
二、常见几何图形认知1. 引导幼儿认识几何图形:介绍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常见几何图形,帮助幼儿辨认和命名这些图形。
2. 辨认几何图形的属性: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帮助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如边的长度、角的大小等。
3. 进行几何图形的拼装:提供拼图玩具等材料,让幼儿通过拼装的方式将几何图形还原或组合成新的形状,培养幼儿的几何思维能力。
三、数字运算与简单问题解决1. 认识加法和减法: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等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并掌握简单的计算技巧。
2. 解决简单问题: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通过思考和计算,解决问题并找到答案。
3. 利用具体物体进行模拟: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引导幼儿使用实物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四、时间与空间的认知1. 引导幼儿认识时间序列:通过每天的日常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时间的先后顺序,如起床、吃饭、上学等。
2. 培养幼儿的时间概念: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如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等。
3. 发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关系: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关系,如上、下、前、后等,并操纵物体进行实践操作。
五、数学探究与创造1. 提供探究性的数学活动:设计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引导幼儿进行数学创造:鼓励幼儿通过模仿、组合和创造等方式,产生新的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
•物品分类这一活动包括什么数学核心概念? •如果教师不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在教学过程中 可能会出什么问题?
•属性:物体的属性可以用来对物体进行匹配、
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
•分类的多样性: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 的方式进行分类。 •集合比较: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和排序。
幼儿集合与分类概念发展趋势
活动类型 匹配 二元分类 幼儿生活中可选用的材料
幼儿模式概念发展趋势
活动类型 识别 复制 填空 扩展 命名 转换 幼儿行为 教师用语 注意到模式规律,理解 •你注意到什么东西在重复吗? 简单的重复性模式 •我们把这种重复现象叫模式 按照样例复制简单的模 •请你排一个和这个一样的模式 式 •你用了同样的规则了吗? 将模式中空缺的部分填 •你能把这个模式中空缺的部分填补 补起来 起来吗? •你知不知道什么空缺了呢? 把一个模式继续扩展下 •下一步是什么? 去 •这个模式应该如何往下进行? 鉴别模式规则并说出来 •这个模式的规则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描述这个模式?
示例 属性:颜色、大小、形 状,物体的种类等都可 以作为物体的属性来匹 配分类。 分类的多样性:这些球 可以按照颜色分类(红 黄蓝)也可以按大小分 类(小中大)。 集合比较:红球比篮球 多(比较);较少,较 多(排序)。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关集合与分类的活动
——物品分类 大家一起将物品分为 2类 3类 多类
要点提示
1、注重数学核心经验是有效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关键。 •幼儿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对核心经验理解上的学习。 核心经验对儿童的未来学业和认知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核心经验帮助老师确立教学目标和重点,指导教什
么及为什么教这些内容。
•理解核心经验使老师的教学更灵活,对儿童学习行 为更敏感,对儿童学习的支持更有力。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 --- 第七章 空间方位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 --- 第七章空间方位空间方位的认识与辨别与幼儿的日常息息相关,比如说物品的位置(书在桌子上、衣服在抽屉里),个体的空间方位(小明排在小红的后面、小猫躲在沙发下面)等。
空间方位是儿童空间与几何概念发展的基本,儿童早期的空间感的相关经验能够为日后学习几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什么是空间概念?从狭义上理解,即指空间方位概念,是指对客观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
从广义上理解,除了空间方位外,还包括对各种空间变换关系的认识,如辨识物体在空间中的移位、翻转或旋转变换等。
空间位置与方向是发展幼儿空间认知的重要基础,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知最初通常是借助于日常的身体运动开始的。
二、空间方位的核心经验1. 核心经验一:空间方位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详细地表明方向、路线和位置等。
重点帮助幼儿感知空间方位的相对性、连续性和可变性。
物体位置的辨别需要一个基准,以什么为基准来确定客体的空间位置,基准不同,空间位置就截然不同。
比如主体是我,客体是汽车,我们可以说汽车在我的后面,也可以说我在汽车的前面。
一排物体从左边数是第3个,从右边数可能是第5个。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确定不同的物体作为主体进行比较,比如一排小动物排队买冰激凌,对于小猫来说,小狗是排在小猫的后面,但是对于小猪来说,小狗是排在小猪的前面。
通过不同的语言描述来让孩子感知到位置的相对性(小狗的前面是谁?小狗在谁的前面?看似一样的问题,答案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哦~)也可以采用改变主体位置的方式让幼儿在演示性操作中感知和理解,比如妈妈和宝宝面对面的时候,妈妈和宝宝都举起右手,让幼儿观察一下为什么明明都是右手却在不同的方向,可以让宝宝转180°再来观察一下。
宝宝描述语言(直走,左转,右转,下一个路口拐弯)爸爸根据宝宝的语言操作小猪佩奇走出迷宫,需要孩子换在他人的视角(小猪佩奇的角度)来思考方位,特别是对于左右的转换,实在搞不清楚,可以跟着小猪佩奇一起挪动方位。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解析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解析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解析1. 引言数学是幼儿认识世界、理解周围环境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档旨在深入解析幼儿园数学的核心经验,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提供指导。
2. 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2.1 数概念数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包括数的认知、数序的理解、数的守恒等。
- 数的认知: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认识1-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数的认知: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认识1-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 数序的理解:帮助幼儿理解数序的规律,如大小排序、奇偶性等。
数序的理解:帮助幼儿理解数序的规律,如大小排序、奇偶性等。
- 数的守恒:让幼儿理解数量的不变性,例如在排列、组合数字后,数量的多少不会改变。
数的守恒:让幼儿理解数量的不变性,例如在排列、组合数字后,数量的多少不会改变。
2.2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帮助幼儿理解空间概念的重要部分。
- 基本形状的认知:教授幼儿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基本形状的认知:教授幼儿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 图形的分类与比较:引导幼儿根据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对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图形的分类与比较:引导幼儿根据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对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2.3 量的比较量的比较涉及对物体数量、大小、高度、长度等的比较。
- 数量的比较:通过各种活动,如分组、配对等,让幼儿理解数量的多少。
数量的比较:通过各种活动,如分组、配对等,让幼儿理解数量的多少。
- 大小的比较: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大小的比较: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2.4 时间和日历时间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
- 基本时间的认识:让幼儿认识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等基本时间概念。
基本时间的认识:让幼儿认识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等基本时间概念。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数感
指的总数是几。初始不要着急出大数,尽可能 从小的数字开始,慢慢过渡到10。 当幼儿可以对10以内能够迅速反应的时候可以 多增加一个人玩,三个人开始也是必须从小的 数开始。
发展的数能力:将数字与物体、动作、想法、符号相联系
发展的数能力:构建数量的意识
游戏案例2:漏掉的数字 游戏玩法: 教师顺数或倒数5-10个数字,中间故意漏1个或2个数字,让幼儿说 出少了哪个数字。
互动: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
结合数感的三条核心经验,请老师们分享实际教 学中、生活游戏中的案例。
颜色:蓝、红 形状: 、
=3 数量:3
小集合的数量可以直接感知到,而无需数数 (目测)
1.直觉性目测 <=3(快速感知) 2. 概念性目测 >3 (靠分布形态感知)
直觉性目测 (一步到位) 概念性目测 (常见组合的理解,2个2是4,2个3是6)
注意:同一个数的排列方式并非都能进行轻易的 数感知
中班 1.感知10以内的数量,发现物体的数量不会因其排列方式的改 变而变化。 2.根据数量属性将数量为10以内的集合分类。 3. 学习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正确指出某一物体在序 列中的位置。 4.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集合匹配。 5.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理解数字的抽象意义。
大班 1. 学习运用目测数群的计数方法。 2. 区分基数与序数。 3.借助百数表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系统,初步理解数系统的 排列规律。
常见的排列方式、颜色划分为两个小集合的排列方式更好目测 紧密排成一行、分散的的更难目测
二、各年龄班的关键经验
小班 1.通过直接感知说出3以内物体的数量。 2. 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给5以内的点子卡片匹配等量的实物。 3.按实物范例的数目或指定数目取出相应5以内数量的物体。 4.根据数量属性将数量为5以内的集合分类。 5.用点或非正式方法表示5以内的数量。
数学核心经验概论
数学核心经验概论数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是一门追求准确和逻辑性的学科。
数学核心经验是指在学习和研究数学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和智慧。
本文将简要介绍数学核心经验,并探讨其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一、定义和公理化思想:确立数学基础数学核心经验之一是定义和公理化思想。
数学的基础是定义,通过定义可以准确地描述数学对象的属性和关系。
而公理化思想则是基于已知真理来推导新的真理。
这种思想在几何学和数理逻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抽象和具象思维:数学问题的转化与解决数学核心经验还包括抽象和具象思维。
抽象是指将具体问题进行概括和提炼,转化为一般性的数学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常见于代数学和数论的研究中。
而具象思维则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实际情境,通过实例和图形等具体手段进行解决。
三、归纳和演绎:数学思维的两个重要方法归纳和演绎是数学核心经验中的两个重要方法。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和总结已知例子的规律性,推测出普遍结论。
演绎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通过利用已知的定理和规则,推导出特殊情况的结论。
这两种推理方法在数学证明和问题解决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模型和实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数学核心经验中的模型和实验思维是数学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重要环节。
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和分析的手段,通过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则是利用实际数据和现象来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五、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数学思考的最终目标数学核心经验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科学,通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独立和自主。
创新思维则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整合和应用的能力,可以推动数学的发展和应用。
结论数学核心经验是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定义和公理化思想、抽象和具象思维、归纳和演绎、模型和实验,以及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这些经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数学的本质和规律,还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
学习交流PPT
9
幼儿模式概念发展趋势
活动类型 识别 复制 填空 扩展 命名 转换
幼儿行为
教师用语
注意到模式规律,理解 •你注意到什么东西在重复吗?
简单的重复性模式
•我们把这种重复现象叫模式
按照样例复制简单的模 •请你排一个和这个一样的模式
式
•你用了同样的规则了吗?
将模式中空缺的部分填 •你能把这个模式中空缺的部分填补
补起来
起来吗?
•你知不知道什么空缺了呢?
把一个模式继续扩展下 •下一步是什么?
去
•这个模式应该如何往下进行?
鉴别模式规则并说出来 •这个模式的规则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描述这个模式?
•物品分类这一活动包括什么数学核心概念?
•如果教师不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在教学过程中 可能会出什么问题?
学习交流PPT
5
•属性:物体的属性可以用来对物体进行匹配、 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
•分类的多样性: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 的方式进行分类。
•集合比较: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和排序。
学习交流PPT
6
用新的形式建构与样例 •你能用另外一种形式建构这个模式
相同的模式结构
吗?
学习交流•P这PT两个模式在哪方面相同?
10
三、活动设计中的发展性问题
对特征的辨认要先于归纳概括 •与幼儿一起先进行选配的活动,然后才是分类 和模式活动
接受性技能比产生性技能更容易
•先与幼儿一起识别模式,然后再建构模式
•遵循幼儿模式能力发展的过程设计活动,即识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培训
03
教育资源整合
通过培训,教师们了解了丰富的幼儿数学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具、
多媒体资源等,这些资源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
未来工作展望
深化理论学习
未来,幼儿教师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数学核心经验》的理 论体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实践教学方法
教师们将积极实践培训中所学的教育方法,探索更加适合 幼儿的数学教育方式,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数学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 思维、空间想象、问题解决等能力, 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 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主 动学习和探索数学世界的自信心。
培养数学思维和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游戏化教学
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01
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
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掌握数学知识。
游戏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02
在游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确保幼儿
在游戏中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
游戏化评价
03
采用游戏化的评价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评价
比较与排序
能够比较不同量的大小,并进行排序和分 类。
逻辑推理
01
02
03
规律与模式
发现和描述数列、图形等 规律与模式,并能进行简 单的预测和推理。
分类与排序
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能进行多角度分类和排序 。
问题解决策略
学习使用试错、猜测与检 验等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能力。
数学学习的核心经验有哪些?
学前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数理逻辑思维、为学前儿童今后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为目的启蒙教育。
因此,对于每个学前儿童而言,在此阶段接受一定的数学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但由于此阶段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不足,所以,教师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会过于复杂和抽象,课程通常会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幼儿。
核心经验是指某一知识领域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概念、技能,它对这一知识领域具有组织性、整合性的作用,而且对学前儿童理解、掌握、运用和发展该知识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数学核心经验,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数学领域当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我们无须提供大量形式上的训练,亦不需要直接进入数学的学科教学,而应开展以锻炼幼儿数学思维为目的的逻辑式教学。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幼儿阶段的孩子对图形和直观事物较为敏感,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直观化的教学方式(如展示图片、播放动画等),帮助幼儿快速进入数学学习当中。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数学核心经验分为以下四个方面:集合分类与模式、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图形与空间。
在每个方面当中,又可分为几个子专题学前儿童数学核心经验的四个方面对幼儿的身心起到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为了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直观的事物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图形等基本的概念。
集合分类与模式通俗地说,集合就是指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举例来说,橙子、苹果、香蕉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都可以归为“水果”类,也就是说橙子、苹果、香蕉是具有相同属性的。
而分类是将一组事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并进行归类的过程,其与集合的概念是不相同的。
既然集合与分类两个概念不相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将二者放在一起呢?其原因在于二者本质上是紧密联系的,分类是儿童对集合进行区分的过程,也是其集合思想的体现。
在集合与分类这一版块中,需要着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当幼儿面对新生事物时,他们首先会细心观察该事物,并且尝试发现其特征。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通用课件
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如使用实物、图片、动画等, 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
难度梯度
设计不同难度的内容,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儿的个性 化发展。
课件形式设计
界面布局
采用简洁明了的界面布局,方便幼儿操作和理解。
色彩搭配
选用鲜艳、对比度高的色彩,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图文结合
合理利用图文,增强课件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此外,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人 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对幼儿数学核 心经验通用课件进行升级和改造,提 高其教学效果和用户体验。
THANKS
课件互动性设计
互动环节
01
设计丰富的互动环节,如游戏、问答、探索等,激发幼儿主动
学习的兴趣。
反馈机制
02
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
学习策略。
动态调整
03
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动态调整课件内容和难度,以满
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幼儿数学课件的应用与效 果评估
应用场景与方式
效果评估标准与方法
学习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程度和应用能力。
反馈与改进
收集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针对课件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 高课件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测试与考试
通过测试和考试的方式,检测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 课件的教学效果。
改进与完善建议
01
1 2 3
幼儿园教学 幼儿数学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师通 过课件展示数学概念、进行互动教学,提高幼儿 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家庭教育 幼儿数学课件也适用于家庭教育。家长可以利用 课件辅助孩子学习,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提 高解题能力。
教学课件:数学第7、8章核心经验梳理(2021年,萧绍幼儿园,浙教版)
第三节
支持性策略 与活动提示
第四节 讨论与拓展
• 讨论问题 • 拓展活动
• 运用多种形式渗透于一日 生活之中
• 自然环境中的寻找与描述
• 游戏形式中的巩固与运用
2
核心经验三要点
• 在量的比较中,确 立并区分物体不同 的属性特征是一个 基本前提,即使是 一个物体,也有许 多不同属性特征可 以进行比较与测量, 了解和确定物体的 属性特征是进行比 较的重要前提。
1
第七章 量的比较
• 确定属性特征是量的比 较之重要前提
• 语言可用来识别和描述 特定的属性
• 量的比较具有相对性、 传递性
第一节
核心经验阐 释
第二节
儿童发展轨 迹与特点
• 从明显差异到不明 显差异
• 从绝对到相对
• 从不守恒到守恒
• 从模糊、不精确到 逐渐精确
•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比较 物体的量
5
第八章 测量
• 比较必须是“均等”的,即计量单 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必须是不间 断的或没有重叠的。
• 即使是一个物体,也有许多不同的 属性特征可以进行比较与测量,了 解和确定物体的属性特征是进行比 较与测量的重要前提。
• 计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 量之间是一种反向的关系,也就是 说,当计量单位越小时,测量的物 体中包含的单位数量就越多。
• 举例说明
要点一:确定属性特征 是量的比较之重要前提
要点二:语言可用来识 别和描述特定的属性
用正确的语言来识 别和描述物体量发 的差别是量比较的 基本要求,尤其对 小年龄幼儿而言, 能用较为贴切的语 言讲述自己的比较 结果也很重要。
所谓量的相对性是指 由于比较的两两对象 之不同,量的属性特 征也是相对而言,非 绝对的;所谓传递性 是指通过与不同对象 的量差异比较可以预 测和推断出另二组 (个)物体的量的差 异结果,即A<B<C, 推断出A<C。 举例说明
“数概念”核心经验概说
“数概念”核心经验概说作者:田方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9期数概念是学习其他数学概念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数可以用来表示各种客观事物的量,量可以用数字符号来表示。
幼儿生活在数的世界中,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和用到数。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学习与发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最核心的三个方面是计数、数量比较和理解数字符号含义。
核心经验要点一:通过计数确定一个集合的数量,掌握五个计数的基本原则计数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计数可以确定一个集合中的数量。
计数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其目的是确定集合的数量,其手段是运用数数的方法和策略,其结果是用数字来表现。
计数(count)亦称数数,就是将一个具体集合的各元素与自然数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通常方法有口说数字、手点实物,使数字和要数的物体一一对应,结果用数字来表示。
计数一般包括记忆计数和理解计数两种类型。
记忆计数主要是指按顺序从记忆中提取数字。
如果幼儿能够说出“1、2、3、4、5、6、7、8、9、10”,就说明他已能在记忆层面准确计数1到10。
通常我们所说的唱数就是记忆计数,是幼儿掌握序数的主要方法。
很多幼儿都能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唱数1~20,但能唱数并不代表就能正确计数。
因为有意义的数数,既要能够记住顺序或者数字的名称(记忆计数),又要能够有原则地数数(理解计数)。
“理解计数”是指能够把每个数字和集合中的具体物体对应起来,它建立在理解一一对应概念的基础上。
如果幼儿能每次手指着饼干说“一块饼干,两块饼干,三块饼干”,那就说明他已能成功地在“理解计数”的水平上数出3个物品。
理解计数是一种高水平的一一对应,它是幼儿在协调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和包含关系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点数并说出总数的数数水平。
美国心理学教授格尔曼等人认为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受计数原则的影响,幼儿在3岁时就能逐渐了解计数实物的原则,但只有当他们已熟练掌握计数的全部五个基本原则时,他们才算真正能“理解计数”。
幼儿数学核心经验
有显而易见属性的物品(如把衣服和裤 子分开,把牙刷和杯子分开)
根据一种属 有共同属性也有不同属性的物品(如颜 性分类 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杯子)
多元分类
不同颜色、尺寸、类型的物品(如各类 鞋袜,学习用具、玩具)
集合比较
一个月内不同天气记录的比较,男女幼 儿数量比较
二、模式与规律的概念与运用: 模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的序列 • 重复模式——最基本的模式(ABAB) • 递增模式——模式的增长遵循同样的规则(+1 +2)
方式进行分类。
可以按照颜色分类(红
集合比较:集合之间可 黄蓝)也可以按大小分
以进行比较和排序。 类(小中大)。
集合比较:红球比篮球
多(比较);较少,较
多(排序)。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关集合与分类的活动
——物品分类
大家一起将物品分为 2类 3类 多类
•物品分类这一活动包括什么数学核心概念? •如果教师不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在教学过程中 可能会出什么问题?
同一模式予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模式是可以看到或听到的(舞者的动作与教点) •模式可以是静止的或随时间移动的(跳棋棋盘, 有顺序的排序)
对模式中的规律,至少要呈现三组循环
☺☻☺☻☺☻ ☺☻☺☻
☺☻☺☻☻☺☻☺☻☻
思维的发展从实物认知,到形象认知,再到 抽象认知 •首先与幼儿一起操作实物材料,包括她们自 己的身体运动。 •用符号来表征模式,如AB AB AB,这对幼 儿来说更为抽象。抽象的概念要建立在幼儿 实物感知经验的基础上。
如画画,实物材料,手拍,符号标记和语言
教师如何支持幼儿学习数学
1.生活化 •数学学习渗透在幼儿一月生活的各个环节, 如:入园离园,区角,餐点,散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为什么要有核心经验 1.核心经验能帮助教师确立数学教学的目 标和重点,为理解而“教”。
对于很多致力于早期儿童数学教育并渴望能够学习如何在数学活动 中成为一个更智慧更专业的启蒙者的教师来说,如果能够清晰地了解早 期数学是什么,儿童的数学学习为什么会有困难,其发展的的轨迹一般 遵循怎样的路径等问题时。“教学”才有可能成为有儿童、有内容、有重 点、有策略的有效教学,即教师必须要理解所“教”的是什么、为什么, 才有可能实现为理解而“教”,而不是为“教”而“教”。
对于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和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实践来说,“操作式 学习”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在儿童的数学学习中,来自于教师或 成人的语言刺激和提示归纳对儿童的数学学习也同样重要。
(四)儿童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单独、孤 立的学习领域——实施“整合数学”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实施途径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 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定的数 学教学活动、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 (通常是区角活动); 2.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 数学活动、主题及其他各领域教育中的数 学活动、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活动等。
二、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 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指专门的数学教育活 动以外的,渗透于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数 学活动、主题及其他各领域教育中的渗透、 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一)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 (二)主题及其他各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 育渗透 1.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语言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美术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体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
(二)儿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离不开与日常生 活情景相联系的学习背景——基于“情景教学”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现实生活中,能从真实的生 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他们而 言就是一种最自然、轻松而愉快的学习。
(三)儿童的数学学习既需要动手操作——倡 导“手脑并用”
第二节 关注儿童,把握数学教学的实践原则 是指在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时应遵循的一 些基本原则。 以下的教育原则,就是数学教学几个实践 原则
(一)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从具体到表象再 到符号理解的渐进过程——提倡“多元表征”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早期数学概念的发展既离不开具体的客观环境 和生活经验,又依赖于具体的动作操作和体验,它是儿童在不断积累感 性经验,借助于具体事物和形象逐步在头脑中建构起一个抽象逻辑概念 的渐进性发展过程。例如,儿童必须把4辆玩具汽车和一张有4辆汽车的 图片、数字“4”以及文字“四”联系起来,才可以被认为真正具有了数学意 义上的对“4”这一数概念的理解。 (多元表征:指能够用事物情景、教具模型、图形或图表、口语以及书面 符号等多种表征的手段来表达数学的概念、解决问题或演示和解释数学 的现象,而不仅仅是动手操作。)
(一)教师预定的数学教学活动 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 地组织全班或小组幼儿,幼儿通过自身参 与活动,学习与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思 维能力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的弊端: 幼儿的主体性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幼儿被动 学习; 难以照顾个体差异,不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 要。
(二)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 数学活动 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的一种有目的、有 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一般是在为幼儿创 设的数学区角进行。
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的特点具有几个明 显的特征: 1.是幼儿的自选活动,可满足幼儿个别化的 需要。 2.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幼儿可以在生动活泼、 主动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3.多为小组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交往 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对幼儿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 1.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求知探索、 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适合不同水 平的幼儿参与不同的活动或同一种活动体现不同层次的操 作,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收获和提高; 3.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 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儿童乐于动手动脑 的好习惯; 4.有利于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合作与学习,促进儿社会性 的发展。
幼儿园 数学教育途径
专门的 数学教育活动
渗透的 数学教育活动
教师预定的数学 教学活动
幼儿自主选择的 数学活动
日常生活中的 数学活动
主题中的 数学活动
其他各领域教育中 的数学活动
游戏活动中的 数学活动
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组织 或安排的专项数学活动。在这类活动中, 儿童接触的是以数学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和 环境。
(三)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游戏中的数学教育,是指运用游戏形式,向 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过程。 建构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沙水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仅供参考! 谢谢!
(一)什么是核心经验 所谓核心经验,是指对于儿童掌握和 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一些至关重要的概念、 能力或技能。对于儿童的数学学习领域而 言,核心经验就是儿童在这一年龄发展阶 段中可以获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数学概 念和能力。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核心经验都具备以下几 个特点: 1.基础性 2.系统性 3.适宜性 4.前瞻性
2.理解核心经验能使教师的教学更灵活, 对儿童数学思维更敏感,对儿童数学学习 的支持更有力。
核心经验的梳理并不是要在教师已有的工作负荷上再增加一套新 的认知模式和结构让教师去学习,相反,我们希望它可以补充和丰富 教师目前的数学教学。当教师一旦知道了这些概念是如何在儿童的思 维中发展的,就会更容易判断在自己的班级里哪些孩子理解了,哪些 孩子还没有理解,可能接下来他们更需要怎么样的支持~~~~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方素芬
目标导航 1.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2.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的主要 数量关系。 3.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掌握各类数学活动设计的步骤程序以及活 动组织与实施的要点。
第一节 关注核心经验,为理解而“教” 幼儿园数学教育(主要意旨:让老师明白) 教什么? 为什么教? 如何教?